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和林在哪裡

歷史和林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1-03-07 16:06:52

1. 古代忽必烈的和林在今天是哪裡

哈拉和林(Qara-qorum,突厥語「黑圓石」),位於今蒙古國境內前杭愛省西北角,蒙古帝國第二代大汗窩闊台汗七年(1235年)在此建都。

2. 歷史中的哈爾和林是今天蒙古的哈拉和林嗎

地理上大致是一個地方.
哈爾和林是蒙古國歷史名城,是古突厥語「黑色版礫石」之意權.它地處杭愛山麓鄂爾渾河東岸,據史書所記,這座古城是蒙古汗國鼎盛時期的產物:成吉思汗15年(公元1220年)定都於此,其子窩闊台繼續營建,城周約12里,4門從窩闊台汗,歷經元定宗貴由汗、元憲宗蒙哥汗,哈爾和林一直是蒙古汗國的首都.

3. 林的歷史

林姓始祖國神比干忠臣出自殷商
三千一百多年前殷商的暴君紂王,在其寵妃妲己的蠱惑之下,曾經把忠心耿耿,進諫三日不去的從父比干,加以慘不忍睹的剖心之刑,這一來,紂王不但失去了一位最忠誠的大臣,而且他殺死自己長輩的罔顧人倫暴行,引起天人共棄,終於加速了殷商的覆亡。根據後世學者的考證,這位被紂王剖心而死的千秋忠義之臣比干,正是後來千千萬萬林姓人的始祖。
關於這段淵源,許多古籍上都有肯定而詳盡的記載,譬如,《路史》上說:「殷比乾子避難長林之山,因氏焉」;《姓纂》則指出:「殷太丁之後,王子比干之子,比干為紂所戮,其子堅逃難長林之山,比乾子堅後思及樹林之庇護之恩,遂姓林氏。魯有林放,仲尼弟子。《左傳》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傳》曰,林楚之先,皆季氏之良也」。
另外一項《晉安世譜校正序》也指出:「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師比干諫紂而死,其子堅逃於長林,周武王克商,賜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居於周、魯、齊、衛。戰國時,有相趙者,始居九門(今河北省)。秦並趙,徙齊郡、鄒郡(均在今山東省),漢定三秦,分鄒郡,置濟南,遂為濟南人;下邳(在今江蘇省)林氏其後也。」
綜合以上的三項文獻,關於林氏的來龍去脈就十分清楚了。他們是上古聖君商湯子姓後裔,其直系始祖為公元前1123年被紂王所殺的少師比干,比干是商帝太丁的兒子, 算起來,比干當為黃帝的第32代玄孫,與紂王之父太乙為兄弟,論起輩份應該是紂王的叔父。到了他因忠諫而被殘殺,他的兒子就逃難到長林之山,不久以後周武王滅紂,封比干壟,壟為國神。賜他的後代姓林,並食采於博陵(今河北省安平縣)。
春秋戰國時代,他們的子孫散居於北方的山東及河南各地,然後於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逐漸在山東的濟南一帶聚居,匯為望族,並且漸漸向南繁衍,至晉室南渡之時,江南已經有了林姓的蹤跡,到唐宋之際,族人就已經遍及福建各地。
先秦時期,立功立言的林姓知名人物不絕於史書,譬如,至聖先師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在衛國碰到一位「行歌拾穗」的老人,並且在子貢的叩問之下,引出一番「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今者安知不生於彼……又安知營營而求生非惑乎,又安知之吾今之死不愈昔生乎」的深邃人生大道理,而被孔夫子贊為:「吾知其可與言,果然。」這位平凡而透徹人生的睿智鄉野老人,姓林名類,是早期的林姓傑出人士之一。
到了清代,林則徐的事跡,大家更是十分熟悉,他的毅然銷毀英商鴉片200餘萬斤,並且把廣東防衛得固若金湯,使得英國軍隊空有堅甲利炮而不得越雷池一步;腐敗的清廷在依鴉片戰爭條約割地賠款之後,又把他放逐到伊犁,他也在那裡幹得有聲有色的故事,受到每一個人的衷心敬仰,這份敬意,並將千秋萬世維持下去,與日月同光。
「林」字的的本意為成片的樹木,林姓的起源就與樹林相關。林姓自子姓比干開基後,相繼形成了西河、濟南、下邳、晉安、南安等郡望;林姓名列當代大姓之第16位。其發祥地為今河南省衛輝市。
河南省衛輝市地處中原(中州)腹地,漢高祖2年置縣,亦稱衛州城,先後為州治、路治、府治、道治。1948年汲縣解放,設衛輝市。它橫卧於太行山東麓,黃河北濱。自古衛州為豫北重鎮,有「南通十省、北拱神州」之稱。
衛輝市乃殷商之牧野。「城外為廓,廓外為郊,郊外為牧,牧外為野。」衛輝距商紂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僅25公里。公元前1029年,殷商都城朝歌發生了一幕殘殺忠諫之臣的悲劇,殘暴的商紂王將其叔父比干挖心處死。誰也沒有想到,中華民族的一大姓氏——林姓就在這一悲劇中誕生。
比乾死後,商紂並不罷休,還要將比干一家滿門抄斬。比干夫人陳氏身懷六甲,星夜逃出朝歌,奔於牧野之長滿樹林的峽谷中,在山泉旁一石室內誕下一子,起名泉。不久,紂王追兵搜尋而至,問懷中之嬰姓什麼?陳氏看著遍野樹林,便指林為姓,說:「姓林」。追兵方揚長而去。事後,陳氏讓孩子名為林泉。
之後不久,決定商王朝命運的牧野之戰就在這里展開。商紂王的部隊臨陣倒戈,紂王登鹿台自焚,商朝滅亡。
周武王滅商後,厚葬了比干,封贈比干遺孤林泉,並賜姓為林,賜名為堅。自此開始書寫瓜瓞綿綿的林姓歷史。
我們尋訪林姓發祥地來到衛輝市,縱然戰爭的鐵蹄踏碎了昔日的禁苑,縱然黃河的風沙掩沒了古老的城廓,牧野還是牧野。一腳踏上衛輝土地,我們的身心馬上被濃濃的歷史文化氛圍所裹夾,關於比乾的傳說、地名、遺址更是滿目盈耳。
據衛輝市比干紀念會的林先生介紹,相傳比干在朝歌被紂王挖心之後,面似土色,掩袍不語,單騎縱馬,出朝歌南行,他知道至心地(今河南新鄉)就會長出新的心來,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變成的老婦擋路叫賣無心菜,比干問:「菜沒心能活,人沒心如何?」老婦答曰:「菜沒心能活,人沒心該死,比干聽後口吐鮮血,墜馬身亡。驟然間,天昏地暗,狂風大作,捲起飛沙走石,淹埋了比干屍體,形成墓冢,故稱天葬墓。墳墓四周,沒心菜圈圈環繞。墓周圍的柏樹,隨著嗚嗚的悲鳴之聲,彎了樹干,斷了樹冠,有的還從樹乾的中心裂開,變成了「彎柏」、「平冠柏」和「開心柏」。
傳說,比乾的馬見不到主人,悲從中來,圍著天葬墓不停地叫了三天三夜,嗓子都嘶啞了,仍然沒有找到主人,便飛奔南行,直到將腸子跑斷了才倒地身亡。村民們為這匹馬封了墓,還特地修了一座馬王廟以作紀念。
傳說縱然不足為據,但比干確葬於衛輝。我們顧不上留戀衛輝的美景,即北上拜謁比干廟。
比干廟位於市東北7公里的頓坊店鄉的比干廟村。北魏太和18年(公元494年)因墓立廟,佔地達44000平方米。比干廟四周朱牆環圍、古柏交柯、碑碣林立,是天下比干後裔林氏兒女祭謁之聖地。
遠遠望去,丹心牌坊巍然聳立,上書:「赤膽忠心」。經牌坊式廟門,沿比干神道前行,只見廟內主體建築鱗次櫛比,比干正殿掩映在濃蔭中,金碧輝煌,氣度恢弘,兩側的配殿和廂房,皆硬山式建築,各具特色。陵廟置放的獅子、朝天吼等石刻神獸,神態各異,或鎮墓辟邪,或取意吉祥。位於廟院後端的比干墓冢,為公元前1028年周武王所封,佔地20多畝,高約20米,冢上植翠柏數百株。它是中國有記載的第一個墳丘式墓葬,也是中國因墓建廟史中最古老的墓冢。
比干墓左側有綿延起伏的黃土崗,右側遠方是巍峨太行,因此比干廟被稱為「二龍戲珠」之寶地。比干廟因墓而建,史志載:「魏孝文帝南行至此,因墓立廟」,其時在北魏太和18年(494年)。1500多年來,廟宇雖遭災害和戰火洗禮,數經修葺,屹立巍然。今存廟宇,為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皇帝重建。
廟內現存80餘塊碑碣充滿了古文化色彩。這里經過歷代帝王、名臣及文人騷客相繼立碑紀念,已成了碑碣林立的文化寶庫。穿行其間,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據史料和林姓家譜所記,比干墓、廟受到歷代帝王重視和保護,主要有武王封墓、魏孝文帝建廟、唐太宗下詔封謚、宋仁宗為《比幹家譜》題詩、元仁宗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題詩、清宣宗修復比干廟正殿等等,他們把比干稱為「三代孤忠」、「亘古忠臣」、「浩然正氣忠良臣」,每當春秋兩季,用「太牢」、「少牢」之禮祭祀,希望臣民像比干一樣精忠報國。
在比干廟正殿後面墓亭前的石坊上題有「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猶存」十個大字,亭內豎立著一塊墓碑,上面刻著「殷比干莫」四個字,落款為「至聖先師孔子書」。世傳當年孔子親率弟子臨墓憑吊,揮劍刻字立石於墓前。據專家考證,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發現的孔子真跡。
孔子把比乾和微子、箕子並稱為殷朝三位「仁人」。他說:「商紂王荒淫無道,致使朝中人人自危。結果,微子逃走,箕子佯裝瘋癲,比干直諫而死。這三個人都是商末的仁人。」還談到,「天子統治人民,應該廣開言路,從諫如流。過去商湯、周武王都因善於聽取臣下的意見而建立了本族王朝,夏桀、商紂王則因拒絕納諫而國破家亡,這些都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教訓。」
說起這個墓碑,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孔子把「墓」寫成「莫」,是借地為土的。後來有一個不學無術而好為人師的的縣令看到這塊墓碑,譏笑孔夫子寫了錯別字,就當著身邊的隨從們說,「今天我把這個字給改正一下,我就是孔聖人的一字師了」。縣令把「莫」字下面添了一個土字。剛剛刻好,忽然烏雲密布,雷聲震天,只聽「轟隆」一聲,土字又被轟掉了。直至今日,這塊石碑斷裂的痕跡依稀可見,碑上的「莫」字仍然沒有「土」。
在比干廟內,懸有一林氏姓源碑,為明代嘉靖17年(1538年)河南衛輝府裴騫所撰,碑文近千字,清晰可辨,是國內僅有的一塊追溯林姓源的石刻文物。裴騫為正德年間進士,官至山東副使,多學博才,著述甚多,著名的有《滁州集》、《薊門集》等。
碑文雲:「自古拒諫之君,莫甚於紂。自古死忠之臣,莫慘於比干者也。夫比干以王子宗親,少師重位,嘆沉酗之亂法,傷市祚之倫表。是故不得不言,不當不死者也。……」碑文所述史料翔實,文筆生動,說理透徹,感人肺腑,確為傳世之作。
步出廟門,我們隨意在村中走訪。比干廟村東是軍屯,南是十里鋪,西是斜道村,北是後庄,京廣鐵路及107國道縱貫南北。看護比干廟多年的徐永志老人介紹說,村莊呈方型院落,現有人口180戶,700餘人。
比干廟村因墓而建,因墓而名。周武王封墓,北魏孝文帝創建成廟宇,唐太宗於公元645年親臨比干墓舉行了隆重的祭禮,並向全國的郡縣頒發《贈殷太師比干詔》謚「忠烈公」,為比干加封了墓寢,修葺了祠廟,規定州縣定製大禮祭祀,並給附近五戶農民撥了地產,派他們守廟祭祀,從此一代代繁衍,形成村落。
徐永志老人現年近六旬,以前在比干廟文官處工作,家中子孫滿堂,殷實幸福,我們邀請他照張全家福,老人欣然同意。
徐永志老人還說,衛輝市西部太行山余脈的獅豹頭鄉龍卧村發現了「長林石室」的山洞。該洞位於龍臣卧村絕壁上,依方山,臨滄溪,上有千尺鷲峰,深山峽谷中,是逶迤不息的滄水。洞深約3米,廣約40平米。洞外蒼郁的綠樹簇擁,俯視左右,山嶺環抱,長林莽莽,確有「龍卧」之靈氣。
據當地官員介紹,從1993年起,衛輝市連年舉辦「中國衛輝比干誕辰紀念慶典」,已接待來自泰國、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越南、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和港澳台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38個林氏團體。國內外200多位領導人、著名人士揮筆祝賀,進一步促進了衛輝市對外開放,經濟高速發展。
衛輝文物古跡甚多,拜祭完比干廟,我們又參觀了牧野大戰古戰場遺址、姜太公故里、姜太公祠廟。
古衛州厚重的人文透著史詩般的豪氣,那蒼茫的遺跡、不屈的忠魂,讓我們圓了一個探源夢。 林姓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姓氏,出自黃帝高辛之後,相傳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來。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員,在商紂王時擔任少師之職,以忠正敢言知名。紂王昏庸無道,他多次進言匡諫,後來因此獲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陳氏為躲避官兵追殺,逃難於長林石室,在密林中生下一子,名堅,因生於林被周武王賜以林為姓,史稱林堅,被林姓人尊為受姓始祖。比干為商末「三仁」之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當今,林姓宗譜與族譜中,絕大多數尊比干為林姓始祖。
除上述一支外,林姓還有其他來源。林姓的另一個起源出自姬姓,是東周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的小兒子姬開,相傳東周時,周平王有庶子名開,字林。子孫以他的字為姓,姓林。後來,他又生子英,英生茂、慶等。因周平王建都洛陽,這支林姓也起源於今洛陽所在的南郡,譜書也因此稱他們為河南林姓。
另外,北魏時,鮮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改姓運動中也改姓林,並注籍為河南洛陽人。以上三支林姓是當今林姓的主要血統所出。
在今天的林姓人中,還有唐代福建建州一帶姓林的少數民族後裔;有一些從復姓樊林改姓而來的人;有一些是由藍姓改姓而來的;還有從劉九改姓而來的;有蒙古可汗庫圖克圖汗的後裔;還有從朱姓改姓而來的。
但古今大多數林姓族人,無不尊奉黃帝為遠祖,而以比干、林堅作為受姓始祖。
播遷及主要分布:莆田、西灌、濟南、下邳 、晉安林氏五個發祥地。
林堅子孫在博陵一帶發展繁衍。至林載時,子孫也在這一廣大范圍中生活,甚至遷徙、移居。西周末年,林萇、林材等人遷徙而來到東周國都。
西漢初期,林皋的後裔林摯等遷居齊郡鄒縣,後因齊郡更名濟南郡,林摯之子林纂遂為濟南人,形成了對後業影響深遠的濟南林氏。
林懋任下邳郡太守,遷居下邳郡。任滿後,便在郡中的梓桐鄉定居下來。後來,這支從濟南林分衍而出的林姓人便被稱為徐州林或下邳林,而林穎或林懋就是開基祖。
東漢中期以後,濟南林開始有人南遷,尤其是漢末林農家族的大禍,成為濟南林大批南遷的導火索,對後世有重大影響的下邳林、晉安林等,都有是由濟南林的南遷而形成的。
晉安林來源於濟南林,晉安林氏的開基者是黃帝的114代玄孫、比干82代玄孫林祿,他出任晉安郡太守,遂全家入閩定居晉安。林祿是林姓入閩第一人。他的後代除留居於晉安外,又有人遷居候官(今福建省福州市)、福唐(今福建省福清市)、長樂(今福建省長樂市)、連江(今福建省連江縣)、溫陵(今福建省泉州市)、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晉江(今福建省晉江市)、南安(今福建省南安市)、清溪(今福建省安溪縣)、德化(今福建省德化縣)、惠安(今福建省惠安縣)、龍溪(今福建省龍海市)、漳浦(今福建省漳浦縣)等地,分別在這些地方開基。另外,下邳林傳到林國敏時,成為台州和溫州等地林姓人的開基祖。
晉安林開創林姓在東南沿海一帶發展的歷史,由於歷史發展中分支眾多,特別是有些在後來還回遷於北方或台灣等海外各地,成為天下公認的林姓最大支派。在當今各地林姓人中,以莆田九牧林姓和後人人數最眾。今天中國林姓南多北少的格局,其根源便在於此。
林祿的後代、林士弘(父母為莆田人),在隋末稱帝,是林姓發展史上惟一一位林姓皇帝。相傳比干為表對商湯忠心,曾立下誓言,凡比干後裔,不可稱王。所以說林士弘是一個不該稱帝卻稱帝的的皇帝。但這只是個傳說,並沒有真正記載可以參考。莆田林氏是晉升安林氏的最大支派,其後家族繁盛,從而使莆田成為繼西灌、濟南、下邳 、晉安之後林氏的第五個發祥地。
九牧堂林氏是唐代莆田人林披(比干第98代玄孫)開基,其後瓜瓞綿綿,遷衍廣泛,名人輩出,莆田林氏後人大量遷移到泉州漳州潮州台灣等地,成為當地林姓開基祖先。
原生活在北方的林姓人又在唐朝末年隨王審知南遷,定居福建各地,以後發展成林姓較有影響的派系。成為濂江、控鶴、陶江、福全、後安等支派的開基祖。
生活在海外的林姓人,從根源上說,有些是從福建、廣東等地遷去的。有些則由這些地方遷到台灣,然後再由台灣遷到別的地區或國家。 郡望堂號是常用來放在姓氏前的稱號,是表示姓氏來源或血統所出的專用術語。在林姓歷史上,出現了很多郡望堂號,其中的西河、濟南、下邳、南安、晉安、九龍、十德、九牧等都有較大影響。
西河是林姓的第一郡望。西河林氏自周武王時期開基至戰國末期,歷經西周、春秋、戰國三個朝代,共傳40代,800餘年。
九龍門和十德堂的來源:比干第35代玄孫林皋,在戰國時任趙國宰相,權傾一時,德高望重。他有子9人,受家風影響,各有才能,被人稱為九龍,他們家族也被稱為九龍門。加上林皋,父子10人同以德才見稱,其家族也因此被稱為十德堂。
忠孝堂的來源:皇帝御賜的堂號,因這支林姓人的史祖林悅以忠孝見稱而得名。
九牧堂的來源:唐代時,閩林始祖林祿的子孫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職。他先後娶三位妻子,三夫人後來生了九個兒子,9人後來都做了州刺史。由於州刺史又稱州。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4. 和林什麼地方

成吉思汗系蒙古帝國的首都之一,忽必烈系元朝的嶺北行省省會城市。全稱哈剌和林,哈剌和林(突厥語黑圓石),一說原是山名,指鄂爾渾河發源地杭愛山;一說本為河名,指鄂爾渾河上游。元末明初,北元政權據以為都,後廢。故址在今蒙古國後杭愛省厄爾得尼召北。 1235年,窩闊台合罕命漢族工匠於鄂爾渾河岸建築都城,命名為哈剌和林。由於大蒙古國在當時世界歷史舞台上極其強盛,和林成為當時世界最繁盛的城市,各國國王、使臣、教士、商人來訪者甚多。1259年阿里不哥在和林地區稱大汗,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自稱大汗,雙方進行了5年的汗位戰爭,阿里不哥戰敗。忽必烈遷都金朝的南京(中都),改名大都。大德十一年(1307年),設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和林行省或和林省)統轄北邊諸地,並置和林路,為行省治所。皇慶元(1312),改為嶺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嶺北行省或嶺北省),和林路改名和寧路。仍為漠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1370年,元惠宗死,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即元昭宗,退據和林,仍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15世紀初期,和林城逐漸荒蕪。蒙古國都城,元朝為嶺北行省治所。全稱哈剌和林。明初,北元政權據以為都,後廢。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後杭愛省厄爾得尼召北。哈剌和(Qara-qorum,突厥語「黑圓石」),一說原是山名,指鄂爾渾河發源地杭愛山;一說本為河名,指鄂爾渾河上游。1235年,窩闊台合罕命漢族工匠於鄂爾渾河岸建築都城,即以哈剌和林為城名。城南北約四里,東西約二里,大汗所居的萬安宮在其西南隅,有宮牆環繞,周約二里。據1254年到和林訪問的法國使臣盧布魯克記載,城內有兩個居民區,一為回回區,內有市場;一為漢人區,居民盡是工匠。此外,尚有許多官員邸宅以及十二所佛寺、道觀,兩所清真寺,一所基督教堂。由於蒙古國的強盛,和林成為當時世界著名城市之一,各國國王、使臣、教士、商人來訪者甚多。中統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在開平城(見上都)即位,其幼弟阿里不哥則據和林地區自立為大汗。二年冬,忽必烈軍打敗阿里不哥,進占和林。四年,忽必烈升開平為上都,次年又升燕京為中都(後改大都),蒙古國政治中心移至漠南漢地,和林城僅置宣慰司都元帥府。大德十一年(1307),設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和林行省或和林省)統轄北邊諸地,並置和林路,為行省治所。皇慶元年(1312),改為嶺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嶺北行省或嶺北省),和林路改名和寧路。和林雖失去都城地位,仍為漠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元朝以大臣出鎮,遣重兵防守,於其地開屯田,建倉廩,立學校。明洪武三年(1370),元順帝妥歡貼睦爾死於應昌,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退據和林,仍用元國號,史稱北元。由於明軍的屢次進攻和蒙古貴族的內訌,北元政權很快衰落。15世紀初期,韃靼與瓦剌兩部蒙古貴族之間相互攻伐,和林城遂被拋棄,逐漸荒蕪。1585年,喀爾喀蒙古阿巴岱汗在和林廢城基址旁興建大喇嘛寺厄爾得尼召,蒙古史籍《厄爾得尼?厄利赫》(Erdeni-yin erige )對此有明確記載。 明羅洪先《廣輿圖》中的《朔漠圖》幅,即已正確標注「和寧」於和林河(鄂爾渾河上游)之東。清初,方觀承曾在厄爾得尼召寺前發現元至正中所立石碑。其後,沉垚、張穆等搜集大量史料,考證和林城方位,均有成績。1891年,俄國拉德洛夫在厄爾得尼召找到至正丙戌年(1346)許有壬撰文的「敕賜興元閣碑」殘片,最後證實了和林城的位置。1948~1949年,蘇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考古學者在基謝廖夫率領下,對和林城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從1983年開始,蒙古人民共和國考古部門再次對和林遺址進行發掘。據負責這次發掘工作的考古學家色爾奧德扎布稱,這次發掘的重點是窩闊台的宮殿,即遺址的主要部分。

5. 和林鎮的歷史文化

和林鎮來距縣城約17千米,距源雙桂堂約5千米,距雲龍高速路出口約8千米,生態農業旅遊資源豐富,有宗教寺廟遺址丁家崖廟及近年打造的「和」文化產業園。
觀光農業園
觀光農業園——油菜花區主要位於龍溪河和林鎮流域段:上起萬安村鬼倒灣,下至愛國村十里灘電站,以及雲復路縣道區域油菜花基地,面積約20平方千米。
文化生態園
文化生態園(原興家村一、二、三、五、七、八組,分為左、中、右及何其灣四區),分刻石文化區(左區),雕塑文化區(核心區),文化娛樂區(右區),湖光山色區(何其灣)。
生態養殖園
生態養殖園(原興家村一、二、三、五、七、八組),梯次造池,生態淡水養殖魚類。

6. 姓林起源於哪裡是改姓的嗎

■姓氏源流

林(Lí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為黃帝高辛之後商湯子姓後裔,其始祖為比干。據《晉安世譜校正序》、《元和姓纂》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子姓,為黃帝高辛之後,商湯子姓後裔,以居地為氏。
2、出自姬姓,得姓始祖周平王有庶子開。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東周時,周平王的庶子名開,字林,其後子孫以祖父字為姓,稱之為林姓。
3、出自少數民族改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孝文帝在遷都之後,實行漢化,將本族原來復姓丘林姓的一部分改漢字單姓林氏,是為河南洛陽林姓。

■得姓始祖

林堅。商朝末年,商紂王寵愛妲己,荒淫無道,殺害忠良。比干做為紂王的叔叔,對紂王喪盡天良的行為一再勸阻,紂王從來不聽並且懷疑比干是否忠心,於是慘無人道地剖開了比乾的胸膛,挖出他的心。比干被害的消息傳到家中,比乾的夫人陳氏擔心紂王再來加害,於是不顧懷孕在身,帶著奴婢逃到朝歌(今河南省汲縣)一帶的長林山中避難,就在當地生下了一個兒子,因常喝泉水便起名字叫泉。周武王滅了商朝以後,他厚葬了比干,四處尋訪比干後人的下落。陳氏於是帶著兒子泉去見周武王,周武王有感於比乾的兒子在山林中所生,其父堅貞不屈,便賜他姓林名堅。從此,以周武王賜名林堅為標志,林姓正式誕生。林堅從而就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林姓最初發祥於河南省境內。自周武王賜名林堅,林堅食邑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後,子孫世襲其爵。春秋時期,林姓由於官職調遷與避亂隱居,散居於周(今陝西、河南一帶)、魯、齊、衛等地。戰國時期,趙宰相林皋,始居九門(今河北省藁城縣西北),生有九子,分別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賢德,被稱之為「九龍之父」,「十德之門」。後來因為趙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舉家遷至西河(即榆林河,流經陝西榆林,注入永定河)避難。漢朝時,林姓子孫歷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職,從而在濟南地區使林姓成為名門望族。後由於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東漢末、三國時期大批南遷,遷入江浙一帶。至西晉末年,中原林姓開始進入福建。林堅八十一代孫林穎之長子林懋曾任下邳太守,分出了下邳林姓;次子林祿曾任晉安(今屬福建省)太守、晉安郡王,死後葬於惠安縣塗嶺九龍崗,成為海內林姓拜謁聖地,為林姓在福建開基始祖。其苗裔散居侯官、福唐、長樂、惠安、龍溪、漳浦等地,稱「閩林晉安世系」,成為林姓最大、最著名一支。晉安林姓又派生許多支派,最盛的有兩支:一為侯官世系(今福建省福州),民族英雄林則徐即屬此支後裔;一為莆田世系,此支自林祿之孫林綏始,林綏的十三世孫林披生九子,俱官刺史,號「九牧林家」。晉安世系分支較著名的還有瓊州世系與睢陽世系,分別在唐朝與南宋時遷入海南,並且部分由於戰爭在明朝時散居於河南、甘肅等地。林姓在唐朝時最早入台,在明清之際,閩粵沿海地區的林姓開始移居台灣,繁衍發展。林姓在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分布較多、約佔全國林姓百分之六十,為我國典型的南方姓氏,如今已遍布全國各地,而且還遠播到港澳與國外。林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一點一七。

歷史名人

林 鼎: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五代十國時吳越著名書法家,以草隸知名,著有《吳江應用集》。
林 逋:浙江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詩人,詩風淡遠,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成為千古佳句。
林 椿:浙江省錢塘(今杭州市)人,南宋著名畫家。
林 良:明代廣東省南海人,著名畫家,擅長花果翎毛,尤喜放筆作水墨禽鳥樹石,為明代院體花鳥畫中變革的代表畫家。林鴻:明代福清(今屬福建)人,著名詩人,為「閩中十才子」之一。
林 圭:湖南省湘陰人,清末維新派中的著名將領。
林 旭:清末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舉人出身,在戊戌變法中被害,成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晚翠軒詩集》。
林 森:福建閩侯人,早年追隨孫中山,任參議院議長,1931-1943年間擔任國家元首。
林士弘:隋末鄱陽(今江西省波陽)人,隋末參加起義後稱帝,為林姓宗族內唯一稱帝之人。
林則徐:清代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曾領導抗英與著名的虎門銷煙運動,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將領與民族英雄。
林永生:清朝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傑出的海軍將領。
林育南:湖北省黃岡人,早年入黨,多次領導學生和工人運動,為公認的中共早期工人運動和青年運動的出色領導人之一。
林育英:湖北省黃岡人,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先後兩次赴蘇聯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在國內歷任常委、師政委等職。
林語堂:福建龍溪人,長期生活於海外,為享譽海內外的文化名人、語言學家。代表作《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等。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號伯渠,湖南臨澧人,當代林姓著名人物之一,為中共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
林思齊:香港人,為加拿大著名學者,富商、社會活動家、慈善家。熱心於慈善與公益事業,為加拿大第一位華人港督。
林慶金:福建惠安人,在馬來西亞從事食品與建築行業,實力雄厚,有「亞洲巧克力王」之稱。

■郡望堂號

1、郡望
南安郡:治所在豕原道(今陝西省渭水東岸)。
西河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自治區東勝縣境)。
濟南郡:治所在東平陵(今山東省章丘西)。
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省睢寧西北)。
晉安郡:治所在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
2、堂號
西河堂:據林氏族譜載,林姓得姓始祖堅公,是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比干被暴君紂王剖心殺死。比干正妃夫人陳氏懷孕逃往牧野(今河南省淇縣)生男名泉。周武王即位,旌表忠烈,徵其後嗣得泉,因泉生於長林山,故賜姓林,易名堅。考河南淇水,地處古黃河之西,世稱西河,故林氏郡望為西河。「西河堂」名源此。
松卜堂:為江蘇省丹陽縣林氏支宗的堂號。丹陽林氏肇於宋代。宋德佑二年(1276年),福建省進士林芳,字逢春,出任丹陽縣令,此後便長住於此。林芳的長子伯一居於城邑,次子伯二定居南郊松卜。從此,福建林氏在丹陽繁衍生息。丹陽林氏「松卜堂」的後人,按行序排列分為松卜、城市、北庄、大華等支。主要分布在大華、埤城、丁家壩、林家橋、北庄、繞庄、孟河、魏村、張庄、黃墟、董庵等地。在縣城裡,林氏族又分孽成金斗鋪、寺前鋪、晉地墳、虞巷、安巷等族系。至2000年5月8日,丹陽在籍林氏宗人達21868人。林氏在丹陽所出的知名人士有林福源、林

7. 關於和林縣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的特色

和林格爾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轄旗縣之一。北靠呼和浩特市郊區、土默特左旗,西連托克托縣,南接清水河縣,東與涼城縣、山西省左雲縣毗鄰。面積3401平方公里。下轄四個鄉、三個鎮、一個經濟園區,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新民街北黨政大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為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所轄旗縣之一。地理坐標北緯39°58』-40°41』,東經111°26』-112°18』之間。北靠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土默特左旗,西連托克托縣,南接清水河縣,東南與山西省右玉縣,東與涼城縣、山西省左雲縣毗鄰。面積3436平方公里。[2]

氣候
和林格爾縣屬於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其主要特徵是乾旱、多風、寒冷,日光充足,溫差大,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時短而溫熱,春季升溫快,秋天降溫烈。年平均氣溫在6.2℃左右。一月平均氣溫為-12.8℃,極端最低氣溫為-31.7℃,七月平均氣溫為22.1℃,極端最高氣溫為37.9℃。年日均氣溫在5℃以上的持續時間為195天左右,年日均氣溫0℃以上持續的時間為233天左右。歷年平均降水量為392.8mm,一天內最大降水量為99.1mm。1971年-2005年期間,降水量最多年份為1978年,降水量為571.4mm,降水量最少的年份為1999年,降水量為250.3mm。[2]

地形地貌
和林格爾縣地形地貌多樣,山、丘、川兼備,屬內蒙古高原向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說,總體地形呈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態勢。東南部屬蠻漢山的支脈,山區面占和林格爾總面的20.4%;中部和南部屬黃土丘陵區,占和林格爾總面積的57.3%;西北屬土默川平原的邊緣,占和林格爾總面積的22.3%。地形地貌的多樣化為發展農牧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山脈為蠻漢山系。主要山峰:東有芒牛山,海拔1864m;南有聖山,海拔1788m;北有神山(又名腦包山),海拔2005m;西有摩天嶺,海拔1302m;中有黑山(東摩天嶺),海拔2031m。[2]
歷史沿革

名稱由來
和林格爾系蒙古語,意為20間房子,因清初新設驛站有20戶人家而得名。[1]

建制沿革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
和林格爾縣歷史悠久,秦屬雲中郡、西漢置定襄郡,北魏時曾建都盛樂。
唐朝初年,663年(龍朔三年)遷渤海都護府於漠南(即漢代成樂城),更名為雲中都護府,第二年又改稱為單於都護府或稱單於大都護府,唐朝中期以後,出現了節度使制度,745年(天寶四年)王忠嗣任振武節度使,將振武軍遷至單於大都護府,振武節度使管轄著單於大都護府。從設置單於大都護府時起,這里就成為內蒙古中部的重要政治軍事中心。
遼代在此設置振武縣,為豐州下屬的縣城。金代振武城地方居民更少,改稱為振武鎮。
元代稱為振武城,可知當時居民已剩下不多了。元王朝為了利用振武城以南,渾河沿岸的可耕地,在渾河北面設置了紅城屯田所(今和林格爾縣小紅城),軍民共同在這一帶墾殖,生產的糧食多次輸往陰山以北地區賑濟。
元朝北遷後,振武城便淪為廢墟。
清朝初年曾有少量居民住在城內,清朝末年以後便遷移出去。清康熙年間,在城關鎮置二十家子驛站,因為當時有二十戶人家,所以叫二十家子。雍正六年設和林格爾理事通判廳。
民國元年(1912年)改廳為和林格爾縣署,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縣署為縣政府。
1949年10月1日,和林格爾縣民主政府在黑老夭區中壩村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民主政府遷回縣城。
1950年2月5日,原國民黨縣政府撤銷,正式成立了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新中國成立後,和林格爾縣先隸綏南專署、薩縣專署,後隸平地泉行政區、烏蘭察布盟行政公署。
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由烏蘭察布盟劃歸呼和浩特市管轄。[2]

風土人情
盛樂古今文化、和林剪紙藝術、當地六大產業、和林整體概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在石雕上都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通過石碑上的碑文,人們可以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和林格爾;通過石碑上的剪紙,人們可以領會當地的風土人情;通過石碑上的「六大產業」,人們可以獲知和林縣的發展特色;通過石碑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們可以領悟到行駛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道」上的美感。
和林格爾,用「文化石」這種獨特的方式,向來往的人們傳遞著古往今來的文化。

8. 中國林家歷史

林姓出自子姓,血緣始祖相傳源自國神比干,「三代孤忠」的他以忠正敢言而聞名,後被暴君紂王挖心,他的夫人媯氏逃難到今天河南衛輝、淇縣一帶的長林,生下一個兒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後,賜他兒子林姓,並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縣一帶),此人就是林堅。林姓由他最早發源,後人尊他為受姓始祖。林堅的子孫後來形成了著名的西河郡、濟南堂、下邳、晉安林氏、九牧林等郡望,還有問禮、九龍、忠孝等堂號,成為林姓最大派系。

出自姬姓
林姓的另一個起源出自姬姓,是東周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的小兒子姬開,他的子孫以他的字「林」為姓。因起源於今河南洛陽一帶,林姓家譜中就稱為河南林。
此外,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時,將鮮卑族等原先丘林姓氏的都改成林姓,並注籍為河南洛陽人。其他少數民族中有滿族的林佳氏和布薩氏也都有改姓林。
《左傳》中宗周有虢公林父,衛國有孫林父,晉國有荀林父。魯國有季氏家臣林雍,林楚,林不狃。孔子有弟子林放。
總體上看,林姓的發源地還是今天的河南衛輝以北地區,那裡的比干廟是眾多林姓子孫前去祭祖的聖地。
史載:殷商太師比干被商王朝紂王所害,正夫人媯(陳)氏甫孕三月,逃出朝歌,於長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字長恩(林氏受姓始祖);周武王牧野大戰敗商軍,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後,旌表比干忠烈,徵覓其後嗣,命閎夭給比干在朝歌南汲境內(今衛輝)封墓,夫人攜泉歸周。因泉生於長林石室,周武王封比干壟,壟為國神,賜姓林名堅。念林堅乃商湯之後先王之胄,且能遠避紂亂而不絕其世,乃拜堅為大夫,食邑清河。後封博陵公,食采二千戶,采邑博陵(今河北安平縣),故林氏總堂號為西河堂。
林姓的發源地是今天的河南衛輝以北地區,那裡的比干廟是眾多林姓子孫前去祭祖的聖地。

林姓變遷
先秦時林姓首先活動在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的地區,進入東周後,林姓已經散布到甘肅、陝西、山西等地。山東魯國是林姓發祥的第一地,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林姓在魯國得到最好的發展,形成了著名的濟南林氏。在隨後的秦漢時代,濟南林氏一直占據了林姓群體的主導地位。兩漢、三國、兩晉和南北朝,北部戰亂、中原板盪,五胡亂華,政權更迭,林姓隨中原居民向四周遷移,林姓已經西南到四川,東南抵江浙,西晉末林姓已經渡過長江,越過南嶺和武夷山,進入了兩廣與福建。唐朝兩次由河南出發的南下福建移民,大批林姓先民定居於閩南,林姓的中心開始在東南沿海形成。明末清初,林姓已經出現在台灣。
宋朝時期,林姓大約有7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98%,排在第十九位。福建為林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林姓總人口的5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福建、浙江、廣東三省,這三省林姓占林姓總人口的85%,其次分布於河南、江蘇、江西三省,又集中了9%。以福建為中心的林姓聚集區已經形成。
明朝時期,林姓大約有79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85%,為明朝第二十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林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慢,幾乎沒有增長。福建仍為林姓第一大省,約占林姓總人口的38%。在全國的分布仍集中於福建、廣東、浙江,這三省林姓大約占林姓總人口的82%。其次分布於江西、江蘇、廣西三省,又集中了10%。從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間,林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北向西南遷移,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
當代林姓的人口已達1300多萬,排在第十七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07%。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林姓人口由79萬增到1400多萬,人口增長達18倍,林姓人口的增長速度大大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自宋至今1000年,林姓人口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大約占林姓總人口的57%,其次分布於浙江、廣西、山東三省,又集中了18%。福建居住了林姓總人口的23%,為林姓第一大省。福建仍是林姓人口的聚集中心。林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林姓在東南沿海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福建、台灣、海南、廣東東部和沿海地區,林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3%以上,尤其在閩南和台灣,比例達到8%以上,這部分高比例的地區的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4%,大約居住了51%的林姓人群。在廣西、貴州、廣東中部和北部、雲南東部、四川東南、重慶南部:湖南大部、江西、蘇浙皖大部、山東東端、湖北東部、內蒙古東部、遼寧大部、黑吉西部;稀疆馥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5%一3%,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2.5%,居住了大約39%的林姓人群。

9. 棫林 史記中的這個地名在今天的什麼地方

陝西禮泉

《世本》曰:「桓公居棫林(鄭地禮泉),徙拾(虢、鄶間十版邑)」。《秦本紀》曰:「秦權軍走,晉兵追之,遂渡涇,至棫林(在涇西)而還」。

「棫林」是一個地名,最早見於出土的西周青銅器的銘文中。該青銅器的時代大致是西周宣王時期(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27~782年)。銘文中記述了周人在棫林這一地方抵禦羌人,和羌胡人博戰的歷史事件

有關棫林的另一記載見於《左傳·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59年)。該條記載說的是此年晉國聯合其他諸侯國攻打秦國,諸國聯軍向西渡過涇河「至於棫林」。

後來,直到漢代,還可見到有關「棫林 」的信息。《漢書·地理志》在「右扶風」條下,記載了秦昭王建「棫陽宮」。「棫陽宮」一名,是因其建在「棫林」之南而得名。這就表明,在秦昭王建棫陽宮時,棫林仍然存在,而且還應面積很大,成為具有特殊地理意義和地理標識的地理景觀,以至帝王的宮殿都要以它作為命名的參照物。秦昭王在位年代為公元前306~251年。棫陽宮應建在這一時期。從周宣王到秦昭王的數百年期間,「棫林」一直被作為重要地理標識和地理景觀,其面積之大可想而知。

10. 關於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的和林村的歷史文化大家有知道嗎

成都市溫來江區萬春鎮源的和林村
答:
和林村是自2005年4月由和林村、高樓村合並設置和林村。和林村地處萬春鎮東部,東鄰永寧鎮八角村,南鄰萬春鎮高山村、三井村,西鄰萬春鎮春江路社區,北鄰萬春鎮魚鳧村。
和林村吸引源源不斷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正是憑借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風光。
據悉,村子秉承自然形態理念,以順應、還原、優化和保護的原則,全面實施院落、水系、農田、林盤核心資源整治,傾力構建「水灌農田、水潤林盤、水繞院落」立體化、景觀化生態格局,打造出「林田相依、林院相融、林水相通」的新村美景。

閱讀全文

與歷史和林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