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摘要】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素質教育對歷史課教學的必然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結合歷史教材和初中學生的實際,重點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綜合等歷史思維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關鍵詞】歷史教學 思維能力 培養
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近年來教育教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那麼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呢?本文以初二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談談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初二學生通過一年的學習,已經掌握了較為系統的歷史知識,能理解一些理論問題,同時擅長從整體和結構上思考問題,思維已能從感知、表象進行分析、概括、判斷。可以這樣描述:初二學生的歷史思維特徵屬於「再現性思維,即記憶和知識的重現起主導作用,並且也包含著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對初二學生應注重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歷史思維能力的初步培養。
歷史思維是培養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去認識過去和現在,並預見未來的智力活動。首先是怎樣認識歷史事件、人物,學會認識歷史的方法,然後才是拿歷史與現在可比性去發揮想像,或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現代問題,或者去認識解決某一新的問題,對初二學生來講注重的是學會認識歷史,並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現代問題的能力。
分析能力的培養。筆者主要是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通過深化對重點、難點部分的分析式教學來完成的。如「背景分析」:像鴉片走私歷史背景分析,各農民起義背景分析,新文化運動興起背景分析;「勝敗原因的分析」:如中法戰爭結果「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原因分析,護法運動失敗的原因分析等;「性質分析」:如對太平天國運動性質,辛亥革命性質,「五四」愛國運動性質的分析;「歷史意義分析」:如「五四」愛國運動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產生的偉大歷史意義的分析等。對背景和勝敗原因的分析,淡化了識記部分,加深了對難點問題的理解,使學生在理解中記憶。這樣,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就易達到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的目的。
比較能力,是通過對一些不相關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比較,了解歷史發展的一般性和多樣性,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化對歷史規律認識的能力。比較能找出同類現象的異同,揭示其不同本質區別。如比較《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對中國社會的危害,其相同點從割地、賠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比較;不同點從關稅協定,開設工廠,外國軍隊駐扎中國這幾方面比較,並指出這三個條約分別使中國開始淪陷,大大加深淪陷,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通過比較使學生對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有一個深刻理解。又如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比較,指出「改良救國」,與「辛亥救國」的不同道路。
歸納能力,是指從個別事實走向一般概念、結論的一種思維活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一則能使學生對教材中分散的知識系統地整理、建立相應的知識結構體系,促進學生認識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掌握歷史知識的本質特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如辛亥革命講完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如下小結歸納:辛亥革命分兩個問題講述,一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二是革命團體的廣泛建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為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思想基礎,隨著民主革命運動的不斷深入,中國同盟會建立,之後,開始領導了各地的武裝起義,開始了武裝奪取政權的嘗試。這些武裝起義,雖然失敗,但是表明了革命黨人決心推翻清王朝的勇敢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四川人的保路運動,給湖北同盟會發動起義造成了絕好的機會,於是1911年10月10日發動武昌起義、建中華民國、使革命進入高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但是因為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妥協,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篡奪,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這一失敗表明:康有為、梁啟超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孫中山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也不能救中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後勝利。歸納,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窺視知識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說,歸納的過程,是知識聯系銜接形成系統的過程,也是學生歸納能力提高的過程。
綜合能力,是把某一歷史現象的不同方面綜合起來,構成一整體認識的能力,也是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的綜合運用。如在講完「西安事變」這個內容後,可以指導學生綜合「中國共產黨指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的過程」,引導學生重點對「八一宣言」的內容、「瓦窯堡會議的制定的方針」、「一・二九運動」爆發的標志、「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對這些知識的綜合,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的事件發展概貌,把握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建立過程」這一歷史事件的整體認識。
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教師的責任不只在於傳播知識,更要把發展思維的方法教給學生,教學生去發現真理,努力將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新時代的新型人才。
㈡ 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一、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歷史概念教學,注意准確、科學地表達歷史概念,並要理解和掌握歷史概念。因為歷史概念是對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的抽象與概括,反映其本質特徵。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概念的過程,就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歷史事實及其特徵和規律,一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都都應該講解透徹。
如在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天京變亂」這一史實時同學們比較熟悉。若只設問原因如何,過程怎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但嘗試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和問題鏈,效果就不同:(1)假設沒有「天京變亂」,太平天國最有可能發展成為什麼樣的政權?(2)假設沒有「天京變亂」,洪秀全的「天國」理想會實現嗎?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牽涉到「天京變亂」,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敗因、教訓等熱情,在模擬假設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問題。如「太平天國變成了新的政權」,「太平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太平天國割據南方與清對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國理想變成夢」,「洪秀全成為民選總統」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單獨設問,學生興趣很難提起。可設計以下歷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圍剿」前國民黨政權和蘇區控制的國土、人口、擁有的兵力、軍事策略、外援的對比表,同時出示國民黨的碉堡工事和紅軍的防禦工事圖片。就戰爭開始後,假設一方
是紅軍的指揮者李德,另一方是蔣介石,進行模擬指揮(主要是策略)並談感想。這樣一來,不但課堂氣氛活躍了,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求異探究的空間。於是有同學提出敗因主要是中共的軍事策略錯誤;也有認為主要是紅軍的綜合實力不如國民黨;還有認為主要是國民黨的持久戰消耗了我們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問題。於是學生對歷史史實的認識從現象到本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講解使學生對「天京變亂」和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有整體概念,有利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講授歷史知識必須與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能力相結合,在教學中既不能單純講知識而不培養能力,也不能單純培養能力而脫離知識,而應在講授歷史知識時貫徹能力培養,在能力培養的基礎上獲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歷史教學中,好的設問可以起到點睛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如何才能提出好的問題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日三國經濟迅速發展,究其原因,教材講的很明確,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總結歷史規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較分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通過比較分析,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國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2、都通過了侵略擴展獲得大量資金,原料市場;3、都注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採用3、壟斷組織的促進作用。至此問題就已基本解決。但學生還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如果稍加點撥,就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國家統一,對外侵略、掠奪是資本主義的本性,落後就要挨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有反作用於生產力。這樣的分析比較,將「史」與「論」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層次。
二、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你教的科目感興趣,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很高,你的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豐富多樣的教法也能促使學生思維活躍。作為中學歷史教師在勤於積累資料素材的基礎上, 巧於設計問題情境,善於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故事、膾炙人口的歌訣、言簡意賅的歇後語、饒有情趣的民謠、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能的謎語、幽默動人的漫畫等融入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每上一節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興趣、活躍的思維狀態,並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萌動創新的意識。例如,我在講「春秋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這一內容時,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國有一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法令這前,擔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門豎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令說:『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給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觀望著,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有一個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去了,他果然獲得五十金重賞,表明政令一旦下達,就堅決執行。同學們知道這位改革家是誰嗎?學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興趣盎然,我利用這一時機,引導學生思考,商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實行變法?變法的內容和結果怎樣?商鞅變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為何被施以車裂之刑?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為了讓學生理解1977-1978年中國「在徘徊中前進」,我把當年的 「你辦事我放心」、「黑龍江省委敬迎華國鋒主席像」、「堅持兩個『凡是』的方針」等宣傳資料展示出來,採取自由發言的形式,由學生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由於資料新穎,學生興趣濃厚,有的想到了雖然「文革」結束,但個人崇拜現象依然存在,並且還在製造新的個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錯誤仍在繼續;還有的想到了黨的指導思想仍然沒有改變等等。這樣,學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識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誘發了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另外,高中學生很喜歡在歷史教學中聯系社會熱點問題。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學過的歷史思維方法去聯系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去分析歷史現象。例如,在講到蘇聯與德國法西斯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為防範德國的侵略,為作戰做了一些准備,加緊東部的開發和經濟建設,並將重工業遷往東部。這些准備工作為蘇聯最終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聯想到我們國家正在開發大西北。提到此,同學們展開熱烈討論,結果得出了新穎的結論,開發大西北不僅僅是發展了中國經濟,還具有戰略意義,獲得了創造性思維成果。因此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啟發引導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第一、要學會閱讀課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基礎。具體方法是:一是出示閱讀提綱、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句、詞,設計一些提高能力的問題。如出示閱讀提綱應是本節或本段的重點內容。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可告訴學生規律,如一段話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往往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響,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點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內容,另外閱讀時要理解重點詞的含義,如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高度集中」是重點詞,應理解,否則無法理解蘇聯解體的原因。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弄清文中的內容講的是什麼,然後用自己組織語言表達。三是教會學生構建每一課、每一單元的知識網路。
第二、要學會獨立思考。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要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己發現隱藏在事物後邊的問題,當得不到結果時,老師及時引導。如我在講「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時,可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共產黨在1937年秋召開的洛川會議上決定了全面抗戰的路線,為什麼不把八路軍直接調到正面戰場上作戰,而要開赴敵後戰場呢?開赴敵後戰場以後,又為什麼不立即組織百團大戰呢?」通過師生的共同探討,最後得出結論:1937年,八路軍3個師才3萬人左右,若與強敵硬拼,不僅達不到抗日救國的目的,反而會達到蔣介石對紅軍五次圍剿沒有達到的目的。八路軍深入敵後發動群眾,既避免了國民黨可能的挾制、吞並,又能夠組織起抗日游擊隊,開展敵後武裝斗爭。這樣,既有利於持久抗戰,又保障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實踐證明:在教師的引導下,適時設疑,有利於學生鞏固知識、解決疑難問題,更有利於學生不斷轉換分析問題的視角,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多維歷史聯想能力。因此通過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學習,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以表現自己的機會,又可避免老師的一言堂。同時又可把學生思維帶到老師設計好的思維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主要途徑
第一、課堂討論。討論是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結論,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課堂首先就要營造師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討的民主氣氛,鼓勵學生破除迷信,暢所欲言,容忍學生對教師、對教材說「不」,給學生自主探究的心靈自由。鼓勵學生爭論,教師及時點撥,可以使問題在討論中解決,知識在討論中豐富增長,又可使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概括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如我在講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一目時,曾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中我啟發學生把民族資產階級對待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幾種不同態度進行分析對照,並引導學生運用大量歷史事實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最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就對民族資產階級為什麼具有革命性和妥協性這一問題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討論中,同學們獲得各方面的知識,還學會了從多層次多角度去看問題的思維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歷史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標下,教材不只是課程資源,同時非常重視史料的編輯。教師要多渠道,有針對性篩選史料。在豐富的史料面前,學生的思維回到歷史中,認識歷史的真實面貌。如講述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時,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環境的變化,氣候的演變,經典作家的論述等,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緣由,學生對材料進行了處理,最大限度的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做到了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從而使思維向多維的方向發展,更好拓寬了思維視野,培養思維的廣闊性。高中教材,有一個明顯特徵,即從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歷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應的思考題,要求學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綜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論證、討論。這些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習題為範例,仔細講解,教給學生解題方法。第一步,要先讀懂材料,通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選自什麼文章或哪一年的誰的講話,通過材料里邊提供的時間、人物、事件來判斷是課本中的哪一部分內容。第二步,聯想課本中內容來解題。第三步,有的問題要弄清問什麼,通過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經常找一些材料題,並逐漸地由易而難布置一些解析題,讓學生練習。另在教給學生解題方法、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材料的基礎上,上課盡可能增加課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如投影、電視等,使學生見多識廣,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如在講美國在二戰中修改「中立法」實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時引用了羅斯福的一個比喻「如果你的鄰居家著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當時能討價還價嗎?」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國對外政策變的根本原因是出於自身的考慮。使學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過練習提高能力。歷史教學中練習,不僅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還能培養運用技能技巧解題能力,使思維具有靈活性和准確性。練習要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如一題多練,一道選擇題的四個選項,可當成4道問答題來做。各種題型可考查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選擇題可考查學生的多種能力,對比、理解是否准確等,材料題可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問答題可訓練學生的歸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據重點難點來講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另外,總結歸納教材內容、知識結構,對舊知識加工梳理,也是鍛煉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對所學內容提煉要點,找出規律,清理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過小結學習心得的方式進行這方面思維訓練。
第四、逆向發散性。逆向發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的指向與題目意義的方向相異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時歸納整理出來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在應用時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維定勢,對學習者解決問題時有積極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規定性發生變化時造成誤判。善於運用逆向發散法,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思維的失誤,而且在解決問題時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評價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不僅要從整體上逆向思考,而且要從局部去思考,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許多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原因的,是歷史合力的結果。因此歷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點。例如我在講解內閣的設立時,我要求學生順著我設立的問題去整理教材看書。明成祖為什麼設內閣?明太祖為什麼要廢丞相?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何時產生?有何變化?變化的趨勢的是什麼?逆向思維的考查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出現的很多,要多選擇相關的高考題去訓練學生。
第五、寫作實踐。事實證明,讓學生寫史學小論文,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這種寫作,可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他們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見解,闡述出某種新觀念。通過鍛煉,其思維能力也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方法途徑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途徑可以探究。所謂「教無成法,教學有法」,這需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究、總結。總之,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根本。這些能力在將來步出校門後,可以用於實際生活,在這一點歷史教學的社會功能是其它任何學科無法提供的。因此,我們歷史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有益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㈢ 淺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課堂是主渠道。通過課專堂學習,能讓學生掌握歷屬史基礎知識,為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同時也有利於引導學生通過掌握基本的思維方法,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思維能力。在知識結構上的整體化。知識結構的整體化就是打破當前逐章逐節的間斷性教學,建立以單元為環節的連續性教學,構建單元知識結構體系,以加強培養學生對歷史事物的整體性認識的能力。
㈣ 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近年來教育教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那麼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呢?本文以初二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談談歷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初二學生通過一年的學習,已經掌握了較為系統的歷史知識,能理解一些理論問題,同時擅長從整體和結構上思考問題,思維已能從感知、表象進行分析、概括、判斷。可以這樣描述:初二學生的歷史思維特徵屬於「再現性思維,即記憶和知識的重現起主導作用,並且也包含著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對初二學生應注重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歷史思維能力的初步培養。
歷史思維是培養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去認識過去和現在,並預見未來的智力活動。首先是怎樣認識歷史事件、人物,學會認識歷史的方法,然後才是拿歷史與現在可比性去發揮想像,或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現代問題,或者去認識解決某一新的問題,對初二學生來講注重的是學會認識歷史,並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現代問題的能力。
分析能力的培養。筆者主要是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通過深化對重點、難點部分的分析式教學來完成的。如「背景分析」:像鴉片走私歷史背景分析,各農民起義背景分析,新文化運動興起背景分析;「勝敗原因的分析」:如中法戰爭結果「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原因分析,護法運動失敗的原因分析等;「性質分析」:如對太平天國運動性質,辛亥革命性質,「五四」愛國運動性質的分析;「歷史意義分析」:如「五四」愛國運動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產生的偉大歷史意義的分析等。對背景和勝敗原因的分析,淡化了識記部分,加深了對難點問題的理解,使學生在理解中記憶。這樣,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就易達到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的目的。
比較能力,是通過對一些不相關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的比較,了解歷史發展的一般性和多樣性,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化對歷史規律認識的能力。比較能找出同類現象的異同,揭示其不同本質區別。如比較《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對中國社會的危害,其相同點從割地、賠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比較;不同點從關稅協定,開設工廠,外國軍隊駐扎中國這幾方面比較,並指出這三個條約分別使中國開始淪陷,大大加深淪陷,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通過比較使學生對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有一個深刻理解。又如戊戌變法與辛亥革命比較,指出「改良救國」,與「辛亥救國」的不同道路。
歸納能力,是指從個別事實走向一般概念、結論的一種思維活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一則能使學生對教材中分散的知識系統地整理、建立相應的知識結構體系,促進學生認識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掌握歷史知識的本質特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如辛亥革命講完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如下小結歸納:辛亥革命分兩個問題講述,一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二是革命團體的廣泛建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為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思想基礎,隨著民主革命運動的不斷深入,中國同盟會建立,之後,開始領導了各地的武裝起義,開始了武裝奪取政權的嘗試。這些武裝起義,雖然失敗,但是表明了革命黨人決心推翻清王朝的勇敢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四川人的保路運動,給湖北同盟會發動起義造成了絕好的機會,於是1911年10月10日發動武昌起義、建中華民國、使革命進入高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但是因為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妥協,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篡奪,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這一失敗表明:康有為、梁啟超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孫中山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也不能救中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後勝利。歸納,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窺視知識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說,歸納的過程,是知識聯系銜接形成系統的過程,也是學生歸納能力提高的過程。
綜合能力,是把某一歷史現象的不同方面綜合起來,構成一整體認識的能力,也是分析能力、歸納能力的綜合運用。如在講完「西安事變」這個內容後,可以指導學生綜合「中國共產黨指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的過程」,引導學生重點對「八一宣言」的內容、「瓦窯堡會議的制定的方針」、「一・二九運動」爆發的標志、「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通過對這些知識的綜合,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的事件發展概貌,把握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建立過程」這一歷史事件的整體認識。
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教師的責任不只在於傳播知識,更要把發展思維的方法教給學生,教學生去發現真理,努力將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新時代的新型人才。
㈤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內容摘要】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本文就新課改理念下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一是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二是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啟發引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四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主要途徑。
【關鍵詞】歷史概念 歷史材料 歷史思維
【正文】古人雲「授之以漁,非授之以魚」,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把培養學生能力作為教學工作的核心。而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但在傳統教育尤其是講授法過程中過分強調知識的確定性,強調問題答案的惟一性和標准化,在頭腦中形成了太多的心理定勢,用單一的固有的,常規的心理准備去應付各種問題,從而缺乏思考的獨立性和富有新意的想像,反而不利於創造性發揮。「歷史課程標准解讀」一書中告訴我們:知識、技能和思維是學習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三個有機組成部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把三者結合起來進行。本文就新課改理念下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歷史概念教學,注意准確、科學地表達歷史概念,並要理解和掌握歷史概念。因為歷史概念是對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的抽象與概括,反映其本質特徵。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概念的過程,就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歷史事實及其特徵和規律,一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都都應該講解透徹。
如在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天京變亂」這一史實時同學們比較熟悉。若只設問原因如何,過程怎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但嘗試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和問題鏈,效果就不同:(1)假設沒有「天京變亂」,太平天國最有可能發展成為什麼樣的政權?(2)假設沒有「天京變亂」,洪秀全的「天國」理想會實現嗎?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牽涉到「天京變亂」,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敗因、教訓等熱情,在模擬假設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問題。如「太平天國變成了新的政權」,「太平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太平天國割據南方與清對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國理想變成夢」,「洪秀全成為民選總統」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單獨設問,學生興趣很難提起。可設計以下歷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圍剿」前國民黨政權和蘇區控制的國土、人口、擁有的兵力、軍事策略、外援的對比表,同時出示國民黨的碉堡工事和紅軍的防禦工事圖片。就戰爭開始後,假設一方
是紅軍的指揮者李德,另一方是蔣介石,進行模擬指揮(主要是策略)並談感想。這樣一來,不但課堂氣氛活躍了,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求異探究的空間。於是有同學提出敗因主要是中共的軍事策略錯誤;也有認為主要是紅軍的綜合實力不如國民黨;還有認為主要是國民黨的持久戰消耗了我們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問題。於是學生對歷史史實的認識從現象到本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講解使學生對「天京變亂」和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有整體概念,有利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講授歷史知識必須與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能力相結合,在教學中既不能單純講知識而不培養能力,也不能單純培養能力而脫離知識,而應在講授歷史知識時貫徹能力培養,在能力培養的基礎上獲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歷史教學中,好的設問可以起到點睛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如何才能提出好的問題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日三國經濟迅速發展,究其原因,教材講的很明確,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總結歷史規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較分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通過比較分析,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國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2、都通過了侵略擴展獲得大量資金,原料市場;3、都注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採用3、壟斷組織的促進作用。至此問題就已基本解決。但學生還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如果稍加點撥,就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國家統一,對外侵略、掠奪是資本主義的本性,落後就要挨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有反作用於生產力。這樣的分析比較,將「史」與「論」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層次。
二、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你教的科目感興趣,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很高,你的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豐富多樣的教法也能促使學生思維活躍。作為中學歷史教師在勤於積累資料素材的基礎上, 巧於設計問題情境,善於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故事、膾炙人口的歌訣、言簡意賅的歇後語、饒有情趣的民謠、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能的謎語、幽默動人的漫畫等融入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每上一節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興趣、活躍的思維狀態,並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萌動創新的意識。例如,我在講「春秋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這一內容時,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國有一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法令這前,擔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門豎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令說:『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給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觀望著,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有一個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去了,他果然獲得五十金重賞,表明政令一旦下達,就堅決執行。同學們知道這位改革家是誰嗎?學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興趣盎然,我利用這一時機,引導學生思考,商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實行變法?變法的內容和結果怎樣?商鞅變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為何被施以車裂之刑?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為了讓學生理解1977-1978年中國「在徘徊中前進」,我把當年的 「你辦事我放心」、「黑龍江省委敬迎華國鋒主席像」、「堅持兩個『凡是』的方針」等宣傳資料展示出來,採取自由發言的形式,由學生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由於資料新穎,學生興趣濃厚,有的想到了雖然「文革」結束,但個人崇拜現象依然存在,並且還在製造新的個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錯誤仍在繼續;還有的想到了黨的指導思想仍然沒有改變等等。這樣,學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識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誘發了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另外,高中學生很喜歡在歷史教學中聯系社會熱點問題。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學過的歷史思維方法去聯系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去分析歷史現象。例如,在講到蘇聯與德國法西斯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為防範德國的侵略,為作戰做了一些准備,加緊東部的開發和經濟建設,並將重工業遷往東部。這些准備工作為蘇聯最終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聯想到我們國家正在開發大西北。提到此,同學們展開熱烈討論,結果得出了新穎的結論,開發大西北不僅僅是發展了中國經濟,還具有戰略意義,獲得了創造性思維成果。因此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啟發引導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第一、要學會閱讀課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基礎。具體方法是:一是出示閱讀提綱、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句、詞,設計一些提高能力的問題。如出示閱讀提綱應是本節或本段的重點內容。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可告訴學生規律,如一段話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往往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響,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點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內容,另外閱讀時要理解重點詞的含義,如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高度集中」是重點詞,應理解,否則無法理解蘇聯解體的原因。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弄清文中的內容講的是什麼,然後用自己組織語言表達。三是教會學生構建每一課、每一單元的知識網路。
第二、要學會獨立思考。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要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己發現隱藏在事物後邊的問題,當得不到結果時,老師及時引導。如我在講「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時,可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共產黨在1937年秋召開的洛川會議上決定了全面抗戰的路線,為什麼不把八路軍直接調到正面戰場上作戰,而要開赴敵後戰場呢?開赴敵後戰場以後,又為什麼不立即組織百團大戰呢?」通過師生的共同探討,最後得出結論:1937年,八路軍3個師才3萬人左右,若與強敵硬拼,不僅達不到抗日救國的目的,反而會達到蔣介石對紅軍五次圍剿沒有達到的目的。八路軍深入敵後發動群眾,既避免了國民黨可能的挾制、吞並,又能夠組織起抗日游擊隊,開展敵後武裝斗爭。這樣,既有利於持久抗戰,又保障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實踐證明:在教師的引導下,適時設疑,有利於學生鞏固知識、解決疑難問題,更有利於學生不斷轉換分析問題的視角,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多維歷史聯想能力。因此通過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學習,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以表現自己的機會,又可避免老師的一言堂。同時又可把學生思維帶到老師設計好的思維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主要途徑
第一、課堂討論。討論是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結論,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課堂首先就要營造師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討的民主氣氛,鼓勵學生破除迷信,暢所欲言,容忍學生對教師、對教材說「不」,給學生自主探究的心靈自由。鼓勵學生爭論,教師及時點撥,可以使問題在討論中解決,知識在討論中豐富增長,又可使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概括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如我在講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一目時,曾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中我啟發學生把民族資產階級對待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幾種不同態度進行分析對照,並引導學生運用大量歷史事實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最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就對民族資產階級為什麼具有革命性和妥協性這一問題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討論中,同學們獲得各方面的知識,還學會了從多層次多角度去看問題的思維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歷史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標下,教材不只是課程資源,同時非常重視史料的編輯。教師要多渠道,有針對性篩選史料。在豐富的史料面前,學生的思維回到歷史中,認識歷史的真實面貌。如講述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時,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環境的變化,氣候的演變,經典作家的論述等,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緣由,學生對材料進行了處理,最大限度的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做到了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從而使思維向多維的方向發展,更好拓寬了思維視野,培養思維的廣闊性。高中教材,有一個明顯特徵,即從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歷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應的思考題,要求學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綜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論證、討論。這些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習題為範例,仔細講解,教給學生解題方法。第一步,要先讀懂材料,通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選自什麼文章或哪一年的誰的講話,通過材料里邊提供的時間、人物、事件來判斷是課本中的哪一部分內容。第二步,聯想課本中內容來解題。第三步,有的問題要弄清問什麼,通過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經常找一些材料題,並逐漸地由易而難布置一些解析題,讓學生練習。另在教給學生解題方法、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材料的基礎上,上課盡可能增加課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如投影、電視等,使學生見多識廣,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如在講美國在二戰中修改「中立法」實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時引用了羅斯福的一個比喻「如果你的鄰居家著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當時能討價還價嗎?」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國對外政策變的根本原因是出於自身的考慮。使學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過練習提高能力。歷史教學中練習,不僅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還能培養運用技能技巧解題能力,使思維具有靈活性和准確性。練習要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如一題多練,一道選擇題的四個選項,可當成4道問答題來做。各種題型可考查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選擇題可考查學生的多種能力,對比、理解是否准確等,材料題可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問答題可訓練學生的歸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據重點難點來講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另外,總結歸納教材內容、知識結構,對舊知識加工梳理,也是鍛煉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對所學內容提煉要點,找出規律,清理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過小結學習心得的方式進行這方面思維訓練。
第四、逆向發散性。逆向發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的指向與題目意義的方向相異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時歸納整理出來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在應用時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維定勢,對學習者解決問題時有積極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規定性發生變化時造成誤判。善於運用逆向發散法,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思維的失誤,而且在解決問題時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評價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不僅要從整體上逆向思考,而且要從局部去思考,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許多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原因的,是歷史合力的結果。因此歷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點。例如我在講解內閣的設立時,我要求學生順著我設立的問題去整理教材看書。明成祖為什麼設內閣?明太祖為什麼要廢丞相?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何時產生?有何變化?變化的趨勢的是什麼?逆向思維的考查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出現的很多,要多選擇相關的高考題去訓練學生。
第五、寫作實踐。事實證明,讓學生寫史學小論文,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這種寫作,可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他們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見解,闡述出某種新觀念。通過鍛煉,其思維能力也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方法途徑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途徑可以探究。所謂「教無成法,教學有法」,這需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究、總結。總之,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根本。這些能力在將來步出校門後,可以用於實際生活,在這一點歷史教學的社會功能是其它任何學科無法提供的。因此,我們歷史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有益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㈥ 如何培養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靈魂,而思維能力是諸多能力的核心,是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正的學校乃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因此,啟發思維並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一、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要講究教學方法,應根據思維的內容、特點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1.激發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前提,積極的興趣是一個人獲得知識、發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質。歷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青少年學生都喜歡聽生動的故事,這是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徵之一。教學中可運用生動形象的講述方法,或者在講課中適當穿插一些歷史故事,不失為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
2.指導閱讀
現在學生大多不善於讀書,分析、概括能力較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指導學生讀書,選擇典型內容說明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中進行思維活動。例如,在講授世界史,當講到原始社會解體時,考慮到它對以後講授亞非奴隸制國家形成具有普遍意義,必須讓學生清楚而又牢固地掌握原始社會解體時經歷的變化,從而形成明確的概念。教師先讓學生閱讀這一部分教材,要求學生結合閱讀的內容分析:由於生產力提高的影響,氏族公社末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是經過哪幾項大的變化最後走向解體的?學生在啟發誘導下,通過自己的分析、綜合,認識了經歷過的四次大變化,由此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並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
3.巧設疑難
「思源於疑」,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問題產生疑竇時,才能點燃思維的火花。如在講授西安事變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張學良、楊虎城拘捕蔣介石以後,該如何處置?是殺、是關、還是放?」這樣的提問可以有效的激發初中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展開熱烈的討論,最終不僅幫助學生認清了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重大意義,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敏捷性。
4.縱橫聯系
為使學生在學習中能打開思路,學會全面地觀察問題,抓住歷史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分析問題,進而把握其本質,教學中需注意縱橫聯系。這有兩種辦法,一是以一國歷史為線索、以時間為綱的縱向聯系,如講抗日戰爭時期「八·一三」事變時,可聯系「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七七」事變,把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的四次事變構成一個整體來講述。二是以問題為線索,將同類問題或同一時間不同國家間相類似的問題進行比較的橫向聯系。如世界史講到公元前594年雅典梭倫改革時,可聯系同年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又如將中外歷史上使社會制度發生根本變化的四次重要改革聯系起來比較分析,說明進步的政治改革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中國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與日本的大化改新,使兩國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沙俄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使兩國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類似的縱橫聯系,拓寬了學生的思路,訓練了其思維的廣度。
5.分析與綜合
分析和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和方法,二者是相互聯系的。在教學中,只有對歷史現象的各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再綜合起來把握其整體,才能深入理解歷史現象的本質,掌握歷史發展的規律。例如講授世界史「 1794—1814年的法國」時,首先應依據教材分析拿破崙奪取政權和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歷史條件,使學生認識到第一帝國的建立是當時法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其次,要逐項分析拿破崙政權對內採取的各項政治經濟政策的內容,然後把他強化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制定《法典》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制,鼓勵資本主義發展,鎮壓保王黨和加強對工農統治等有關政策加以綜合,分析出拿破崙政權的資產階級軍事專政的實質。再次,分析拿破崙長期對外戰爭的對手和目的,使學生明確其早期對外戰爭的正義性、進步性和後期對外戰爭的非正義性、侵略性。最後,將對內政策和對外戰爭進行綜合,得出結論,並且對拿破崙的歷史地位作出科學的評價。
6.比較異同
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在教學中,可對彼此有某種聯系的歷史現象加以對照,確定其異同點,從而使學生認識歷史現象的本質。比較的方法很多,諸如同一歷史時期的同類歷史現象(如進入帝國階段後帝國主義國家的特徵),不同歷史時期的同類歷史現象(如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一個歷史事件的不同發展階段(如「五四」運動前後的新文化運動),一個歷史事件的兩個對立面(如)等都可以進行比較。比較的目的是找出異同,透過現象抓住本質,以使學生對歷史現象達到更系統、更深刻的理解。
7.課堂討論
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課堂討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討論過程中,學生不僅談論對問題的見解,而且闡述自己所以這樣認識的理由和依據,起到活躍思維、擴展思維、相互啟發、集思廣益的作用。如在講授中國近代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一目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中他啟發學生抓住民族資產階級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幾種不同態度進行分析對照,引導學生運用大量歷史事實發表意見,教師最後歸納總結。這樣,使學生對民族資產階級為什麼具有革命性和妥協性這一問題加深了理解。而且為理解以後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有關問題和中國共產黨對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政策等問題打下基礎。
8.寫作實踐
事實證明,開展學史作文及寫小論文的活動,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學生在以歷史為題材的作文中,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見解,闡述某種新觀點,充分展現他們的才華和智慧,使思維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重視傳授學生歷史學科的思維方法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教會學生思維。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了歷史科學的思維方法,才是切實培養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也是科學的方法論。傳授思維方法,首先要把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教給學生。有一位教師在分析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拿破崙上台的原因時說:「當時法國正處於外國干涉軍壓境之時,國內王黨分子也在密切配合。大資產階級迫切要求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軍事獨裁政權,用以鎮壓人民的反抗,擊敗外國干涉軍,並防止王黨的復辟。拿破崙了解到國內的形勢,認為奪取政權的時機到了,於是放棄遠征計劃,冒險回國。大資產階級對拿破崙回國予以熱烈歡迎,把他看作『救星』,希望他能憑借武力改組腐敗無能的督政府;軍火商和金融資產階級向拿破崙提供了上千萬法郎的金錢;巴黎的一部分軍隊也歸附他。這樣,拿破崙於1799年11月9日發動『霧月政變』,奪取了政權,從此開始了拿破崙的大資產階級的軍事獨裁的統治。」這段分析,貫穿著歷史唯物主義精神,闡明了拿破崙「霧月政變」所以成功的歷史背景:一方面是在外國軍事干涉的威脅下,大資產階級需要拿破崙擊敗外國干涉軍並防止王黨復辟,鎮壓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也闡明了拿破崙上台的物質條件,即軍火商和金融資產階級提供了金錢和部分軍隊。雖然這段分析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的,但僅僅是傳授了歷史知識。因為這里還沒有明確點出「時勢造英雄」這個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教師應該繼續歸納總結:「分析任何英雄人物能夠做什麼而不能做什麼,為什麼獲得成功或者遭到失敗,都要從當時的形勢或物質條件來分析。這就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的歷史唯物主義的一條原則。」這樣,才算把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人物的方法交給了學生,他們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可能正確地進行分析和解釋。
其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歷史思維的一些具體方法,諸如分析法、綜合法、比較法、概括法、分類法等,結合有關知識的講授教給學生。這些方法一旦被學生所掌握,便會大大加強其思維的的科學性,使他們能更有效地理解、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其主動學習的水平。
第三,教學中,不僅要傳授歷史基礎知識,更須向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說明自己分析歷史問題所採用的思維方法,使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掌握科學的方法論。例如講授「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的特點以及它們留給後人的共同歷史教訓」這一問題時,只要求弄清它們各自具有什麼特點,「特點」一詞在這里含義較空泛,乍看起來不易捉摸其具體內容,如果我們運用分析法、從四個歷史事件的性質、目的、作用、影響、意義等方面去考慮,它們各自的特點就十分清楚了。至於其共同的歷史教訓,則應從它們的最終結果、由此說明了什麼問題等方面來思考和認識:「上述四次斗爭都失敗了,都未能推翻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統治,未能改變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這說明,在近代中國,無論是農民,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都不能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勝利。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責任只能由無產階級來承擔。」
三、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歷史思維的品格,課堂教學中還應切實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適時適度
培養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開啟學生的思維。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因此只有當學生出現「憤、悱」狀態,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時,才是對學生進行「開其意、達其辭」的最佳時機,對此教師要准確地把握好。此外,啟發思維的難度要適中、量度要適宜,要恰到好處地引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2.因人循序
教師培養思維能力,應注意每個學生(或每類學生)的差異性,因為他們的個性特徵、知識結構、思維類型等各不相同,必須因人而導(因類而異)。另外,還應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循序漸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總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師應循其「序」而引導。
3.反饋強化
教學中啟發學生思維時,教師要注意接受學生發出的反饋信息,並及時地作出相應的控制調節。這就要求都在課堂上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和發問,及時准確地捕獲反饋信息。對於學生的回答和發問,教師應及時作出評價,以強化學生思維操作,充分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教師恰到好處的表揚或贊許,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得到積極強化;教師恰如其分的批評或否定,會使學生及時改正思維過程中的錯誤。
4.尊重主體
杜勃羅留波夫(俄國民主主義者)曾這樣批評教師越俎代庖的行為:「教師如果把科學的材料嚼得這樣細,使學生無須咀嚼,只要把教師所講的吞下去就行了。這樣,從學生中可能培養出懂知識的猿猴,而絕不是能獨立思考的人。」因此,要真正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多給學生一點思維的主動權,給學生創設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疑問的機會。教師更不能在教學中有意壓制學生的獨立思考,不講教學民主,那樣就從根本上剝奪了學生獨立思維的權利。相反地,只有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學生成為課堂思維活動的真正主人。
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與進步的靈魂,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方向。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礎。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將義無反顧地擔負起培養創新人才的神聖使命,努力打造充滿思維活力的歷史課堂。
㈦ 如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和方法,發揮課堂教學的調控和組織能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中運用自如;自覺加強中外文化修養,拓寬知識面。
㈧ 如何培養學生歷史學科能力
歷史學科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含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記憶能力、表述歷史問題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的特殊能力。所有這些能力可歸並為閱讀理解、語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歸納、分析與運用四大類。它們指向的目標各有側重,其培養訓練的方式也不一樣。
1 閱讀是獲得新知識的重要途徑
歷史學科的閱讀不同於一般語文課,它要求學生領會教科書的篇章結構、大小子目和內在聯系,哪些是基本史實,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觀點。學生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通過感知,參與了觀察、思維、想像分析、歸納、綜合等多種思維活動。教師在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時,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介紹閱讀方法,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可把每個歷史事件分成背景、經過和結果三個方面進行,從閱讀中尋找答案;②指出閱讀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講解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夠明確的概念;③設計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問題,幫助他們通過閱讀去進行思維、分析、判斷、提高閱讀能力;④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單純地按課本順序看書,提高到從各個角度看;從基本史實上升到概念,最終進行理論概括。閱讀能力是各種能力形成的基礎。學生閱讀能力的體現與提高是通過表達來進行的。
2 日常的教學活動應貫穿表達能力的系統訓練
歷史學科的表達能力就是用口頭或書面形式將閱讀與聽講後掌握的歷史知識表述出來。表達的對象不同,其表達的構成也不盡相同。例如歷史人物情況的表達要結合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活動作出概括和評價;歷史事件的表達要概括其發展過程,尤其是發生的原因及帶來的結果和影響。要通過表達達到再現或再認的目的,且向表達的全面、快捷、正確方向努力。訓練其表達能力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教師要表現出耐心與熱情,以營造課堂表達的良好環境和氛圍;②精心設計課堂提問與練習。俄國民主主義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善於提出問題,並能逐漸增加答案的復雜性和難度,這是最主要和極其必要的教學技巧之一」。教師所提問題必須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維層次,即通過歷史基礎知識的再現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並作出評述的思維過程。表達能力是考試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達能力的提高又依賴於對知識整理歸納的訓練程度。
3 整理歸納是歷史學習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環
歸納整理就是要求學生按類別將分散的歷史知識整理成板塊或線索。通過整理,從中概括出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它所反映的實質內容。例如通過對中國封建社會歷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會產生、發展、強盛到衰亡的歷史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①整理歸類必須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完成,不使用現成答案,也不贊成抄襲資料,否則無益於學生能力的培養;②整理的類別由教師列出提綱。歸類方法可按大專題進行,以便系統把握歷史知識。如中國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權、賦稅制度、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科技文化等專題作知識歸類;中國近現代史可按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進行歸類;世界近現代史按國別史、國際共運史等方面進行歸類。歸類方法也可按小專題進行,以便從微觀上系統掌握歷史知識。如同一地區、同一時期發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識等進行歸類。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分類整理,讓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整理歸納線索越多,對歷史知識網路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會同步提高,在知識的運用中就能駕輕就熟。對學生自己的歸納,教師要進行批閱或指導,及時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③整理歸納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綱,或制圖表。
4 分析與運用是能力體現的關鍵
在培養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最困難的既不是閱讀理解、背誦記憶,也不是整理歸納,而是對材料的取捨和歷史知識的運用。分析與運用是學生諸多能力是否能發揮出來的關鍵能力。運用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是一個艱苦而復雜的過程,為此需要做到這樣幾點:①教師精選精講典型例題,並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尋找答題有關規律;②認真審題,精選與題目有關的素材;③結合政治課教學,講清常用的哲學原理,加深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④結合課本加強馬克思主義史學觀的滲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論性較強的章節和段落。如中國古代史上的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對當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產生的影響,正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這一原理最好的體現。
以上論述了能力培養的四個方面,其中閱讀理解與整理歸納是基礎,表達與運用是結果。歷史學習能力的培養除學生因素之外,教師還必須進一步鑽研教學大綱和課本內容,加強業務學習,尤其是教學理論的進修,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這是教學能力培養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