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民國時期有哪些歷史考證學

民國時期有哪些歷史考證學

發布時間:2021-03-07 10:49:38

A. 中華民國時期有哪些重大歷史

民國時期從來1912年元旦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自夕。在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上確立我們採用公元紀年。這一時期發生的大事情很多,
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
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1927年,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失敗
1927年,中共進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1928年,井岡山會師
1930年,中原大戰。
1930年開始,蔣介石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五次圍剿。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4年--1936年,紅軍長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1937年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開始
抗戰時期有四大會戰。百團大戰。中國加入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1945年,中共七大,抗戰勝利,台灣回到祖國懷抱
1945年,重慶談判
1946年,內戰爆發
1947年挺進大別山
1948--1949年三大戰役
1949年渡江戰役,解放南京,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民國結束。

B. 民國時期的學者有哪些

顧頡剛,馮友蘭,陳寅恪等等。
顧誦坤(1893.5.8-1980.12.25),字銘堅,號頡剛;小名雙慶,筆名有餘毅、銘堅等。
漢人,江蘇蘇州人。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古史辨學派創始人,現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奠基人。
1920年,顧頡剛畢業於北京大學,後歷任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雲南大學、蘭州大學等校教授。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等職。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祁儀鎮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 。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C. 有哪些關於晚清,民國時期的歷史書籍值得推薦的

只說三自本:
1、唐德剛《晚清七十年》,文筆風趣幽默,文采又好,偏偏還是學術書籍,好看到爆。正規渠道買不到,某寶有列印版網上也有電子書,強烈推薦。
2、葉曙明《國會現場》,了解那個時代的國會立法,幾屆國會命運蹉跎輪流轉換,聯系當今,不禁心生感嘆。作者文筆也很好。
3、沈博愛《蹉跎坡舊事》,看石扉客的平民父親如何描寫那個時代的農耕子弟生活,文筆朴實無華,也很好看。

D. 民國歷史學界究竟有幾位堪稱"大師

要考察民國時期的歷史學有幾位大師,首先要弄明白當時史學界的基本狀況。內
現在的史學史專家大多數認為容民國時期的歷史學有三大流派。第一是以梁啟超為代表的新史學流派,第二是以王國維、陳垣、陳寅恪、顧頡剛、胡適、傅斯年、錢穆為代表的新考證史學或曰實證主義史學流派,第三是以郭沫若、範文瀾、翦伯贊、呂振羽和侯外廬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史學流派。
另外也有一部分史學家認為民國時期的歷史學只有兩大流派,第一是史觀流派,第二是史料流派,也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史學流派和梁啟超的新史學流派合並起來通稱為史觀流派。

E. 民國歷史書籍有哪些推薦

只說三本:
1、唐德剛《晚清七十年》,文筆風趣幽默,文采又好,偏偏還內是學術書籍容,好看到爆。正規渠道買不到,某寶有列印版網上也有電子書,強烈推薦。
2、葉曙明《國會現場》,了解那個時代的國會立法,幾屆國會命運蹉跎輪流轉換,聯系當今,不禁心生感嘆。作者文筆也很好。
3、沈博愛《蹉跎坡舊事》,看石扉客的平民父親如何描寫那個時代的農耕子弟生活,文筆朴實無華,也很好看。

F. 求,民國時期政府的歷史研究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一九二八年三月,本院籌設歷史語言研究所於廣州,聘傅斯年、顧頡剛、楊振聲三人為常務籌備員,籌備處設在廣州中山大學。同年七月籌備完成,十月廿二日遷入廣州柏園,始有獨立所址,後經議定,此日做為本所所慶紀念日。
初在廣州,分設史料、漢語、文籍考訂、民間文藝、漢字、考古、人類學及民俗學、敦煌材料研究等八組。一九二九年遷北平,為工作集中,乃將原設八組歸並為三個學術組,第一組從事史學及文籍考訂,第二組從事語言學及民間藝文,第三組從事考古學、人類學及民物學,並分別聘請陳寅恪、趙元任、李濟為一、二、三組主任。
其時本所已在河南安陽小屯發現殷墟遺址,北平故宮所散出之內閣大庫殘余檔案亦已由本所購得,趙元任復有全面調查全國各省方言之研究計畫,本所乃決定將研究工作分兩方面。第一、集體研究,以(1)整理內閣大庫檔案,(2)調查全國各省方言,(3)從事安陽發掘,為一、二、三組之工作重點;第二、個人研究,成名研究員各自發揮所長,新進之助理員及練習助理員甫自大學畢業,則由相關研究員分別輔導,提升其學識能力,以期能獨立從事研究工作。
史語所從籌備成立到抗戰前夕,短短八年之間獲得世界學術界的肯定。個人研究成績主要表現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和各種專刊;至於集體工作,舉其要者,內閣大庫檔案之整理,初步完成分類清理,擇要刊布重要資料,有《明清史料》甲、乙、丙、丁各編,每編十冊,記載明清間軍事、政治、社會、經濟等方面之重要史料。各省方言調查,完成湖北、湖南、廣西、江西、安徽各省之方言調查。考古發掘包括城子崖和日照龍山文化遺址,安陽殷商遺址,辛村西周遺址以及山彪鎮與琉璃閣的東周遺址。尤其安陽十五次發掘,為中國古史研究開創新紀元,獲得舉世推崇。
抗戰發生後,本所隨政府西遷內地,由於物質條件困難及工作人員生活艱苦,以致研究工作不易展開。但因十多年來所訓練培育的後一代年輕學人此時均已學有專精,一旦抗戰勝利,客觀條件略有改善之後,本所的研究論文及專門著作即又大量刊布行世,予人耳目一新之感,不但迅速彌補了戰爭期間出版品稀少之缺陷,亦藉此證明了培育後進人才政策之成功。

本所之命運與國運同步,歷經多次遷徙。一九二九年,因國民革命軍之成功,本所由廣州遷北平;九一八事變後由北平遷設上海。一九三四年,中央研究院在南京興建各研究所之建築陸續竣工,本所亦由上海遷至南京。抗戰發生前夕,本所先遷湖南長沙,繼遷雲南昆明,最後定居於四川南溪縣李庄之板栗坳。一九四六年冬,勝利復員,重回南京,一九四八年冬,政府撤退來台,本所在傅斯年所長主持下,將人員、圖書、標本、文物等由南京遷台,暫設臨時所址於桃園縣楊梅鎮。一九五四年春,隨本院而定居南港現址。

G. 歷史學高手進,簡要說說中華民國的歷史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
自上而下改革以及義和團運動的失敗使得很多中國人相信只有通過徹底的革命,廢除掉舊有的制度和體制,並建立新的制度和體制纔是有效的方法。這個革命的領導人孫中山,一個反清的共和主義者,開始在海外華人、留學生,特別是日本的留學生間受到矚目。1905年,孫中山和另一個同樣受到矚目的中國革命領袖黃興在日本東京建立了同盟會。中國國內的一些地區軍閥、百日維新後流亡海外的改革派以及海外的華人對這個運動給以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孫中山的政治理念在1897年形成,1905年首次在東京發表,並在1920年代早期作過一些修改。他的理論集中在「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民族主義號召人民推翻滿族的統治以及結束外國霸權在中國的勢力;民權表達了孫中山期望建立一個普選的共和政府的理想;民生,通常被描述成為社會主義,是指通過對生產方式所有制的規范來幫助平民。
共和革命於1911年10月11日在湖北省的武昌爆發,當時反清軍隊的計劃被暴露。這就是「武昌起義」,也就是台灣所慶祝的雙十節的來源。這次起義迅速擴展到鄰近的城市,並得到遍布全中國的同盟會成員的支持。到了11月底,24個省中的15個宣布從清政府獨立。一個月後,孫中山從美國返回中國。孫中山在美國時從海外華人和美國的同情者間為這次革命籌集了資金。
早期共和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華民國成立,並任臨時大總統。但是在北京的權力早就已經掌握在當時最強大的清朝軍隊的指揮官和清朝總理袁世凱手中。為了防止新生的共和政體遭到內戰或外國軍隊可能的入侵而夭折,孫中山同意袁世凱提出的把中國統一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京政府之下的要求。1912年2月12日,滿清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
共和的進程比孫中山及其盟友對其的預料要慢。革命者們沒有軍隊,而袁世凱的權力開始超越議會。袁世凱根據自己的意願修改了憲法並成為獨裁者。1912年8月,孫中山的盟友宋教仁建立國民黨,這個黨是一些小黨派的聯合,包括當時孫中山的同盟會。1913年舉行的新一屆兩院選舉中,宋教仁以反對袁世凱的統治進行參選,並獲得了議會中的大多數席位。袁世凱為此於3月暗殺了宋教仁。對於袁世凱的不滿開始增加,1913年,南部的幾個省開始進行了反對袁世凱的叛變,稱「二次革命」。叛變後來被成功鎮壓,孫中山及其發動者逃亡日本。1913年10月,在袁世凱的壓力下,議會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總統,而國內的主要勢力也承認了袁的政府。為了取得國際的認可,袁世凱同意給以外蒙古和西藏自治權,中國仍然是宗主國,但是保證俄國在外蒙古地區的權利和影響。
11月,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並驅逐國民黨的黨員出議會。在幾個月內,他中止了議會的權利,並強行頒布了一部新憲法規定他可以任職終身。1915年底,袁世凱自封為皇帝,這引起了全國范圍的叛變,為數眾多的省宣布獨立,稱「護法運動」。在全國的一片反對聲以及國家開始陷入軍閥勢力統治的時候,袁世凱於1916年去世。
軍閥時期
袁世凱去世後,軍閥間展開了相互的混戰以奪取北京政府的政權。大規模的軍閥混戰,如"中原大戰"估計有二十萬士兵死亡,大大小小的戰役不斷。
外國入侵和學潮
一戰於1914年開始以後,日本趁機奪取了德國在山東省的權利。1915年日本向北京的軍閥政府提出了所謂的「二十一條」,這個條約將使得中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北京政府拒絕了當中的一些要求,但是北京屈服著同意了日本對已經在其控制下的山東省的領土要求,北京也承認了東京政府對滿洲南部以及內蒙古東部的統治權。1917年,英國、法國和義大利與日本簽訂秘密協議,以日軍抵抗德國的海軍作為交換條件同意了日本的要求。
1917年中國對德宣戰,希望可以重奪失去的領土。但是1918年北京政府與日本簽訂了一項秘密協定,中國承認了其對山東的統治。當凡爾賽條約確定日本獲得在中國山東的權利以及北京這個出賣領土的行為被公諸於眾後,國內一片嘩然。1919年5月4日,大量的學生上街遊行示威反對北京政府和日本,這就是後來被認為是民族覺醒的五四運動。由五四運動激發的新文化運動從1917年延伸至1923年。1919年5月4日的學生示威遊行是新文化運動的起點,這場由愛國學生發動,以政治熱情、學生運動以及打破宗教崇拜和由知識分子改革派領導的各種思潮,發展成一個民族覺醒的運動。這次運動,後世歷史學家普遍稱之為「五四運動」或「新文化運動」。這兩個詞通常作為同義詞使用。
國共合作
五四運動重新點燃了當時處於低潮的共和革命。1917年,孫中山通過與南方的軍閥合作成為當時在廣州的南方軍閥的大元帥。1919年,孫中山重組國民黨以反對當時的北京政府。北京政府當時仍然具有合法性並與西方世界有聯系。到1921年,孫成為南方政府的大總統,他在他的有生之年致力於鞏固他的政權並實現與北方的聯合。他試圖從西方獲得援助的努力受到忽視,但是在1921年,他轉向剛剛在自己的革命中取得勝利的蘇聯救助。蘇聯試圖通過嚴厲批評西方為「西方帝國主義者」而表示友好的態度對待中國的革命者,但是處於政治的考量,蘇聯領導人採取了雙重的策略,即同時支持孫中山和剛剛建立的中國共產黨。蘇聯期盼著兩方的合並,但是同時也准備了任何一方取得勝利。從此,開展了國民黨和共產黨在中國的斗爭。
1922年,廣州的國民黨-軍閥聯盟破裂,孫中山逃往上海。這時孫開始意識到他需要得到蘇聯的幫助。1923年,孫中山和蘇聯代表在上海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表示蘇聯將協助中國的國家統一。蘇聯的顧問,當時第三國際的著名顧問鮑羅廷(Mikhail Borodin)於1923年抵達中國以幫助國民黨按照蘇聯共產黨的模式進行改組和鞏固。中國共產黨在第三國際的要求下開始與國民黨合作,她的成員被鼓勵以個人的身份加入到國民黨中,並保持其共產黨員的身份。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只是一個小黨派,在1922年時只有300名黨員,到1925年時也只有1,500名黨員。而國民黨在1922年時已經有150,000名黨員。蘇聯顧問也幫助國家主義者建立起政治機構以培訓宣傳人員在群眾中動員的技巧,並於1923年派遣孫中山從同盟會時期起就擔任陸軍上尉的蔣介石到莫斯科進行了為期幾個月的政治和軍事培訓。蔣介石於1923年底回國後參與了建立位於廣州的黃埔軍校。1924年,蔣介石成為軍校的校長。
蔣介石的崛起
蔣介石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在國民黨內部產生了支持與反對的兩個派系。支持聯俄容共的稱為左派,以汪精衛為代表,反對聯俄容共的稱為右派,以胡漢民等老國民黨員為代表。左派認為目前國民黨尚須要得到外國勢力的支持,右派則擔心未來以個人身分加入的共產黨員,可能會並吞國民黨。由於當時由孫中山掌控大局,因此左右兩派暫時無事。
1925年3月,孫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卻沒有交代接替人選。汪精衛在北京安葬孫中山後,在回到廣州前,先到汕頭與蔣介石會面,希望能與蔣合作,與右派勢力競爭。1925年7月1日,廣州軍政府改組為國民政府,汪精衛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胡漢民為外交部長(當時廣州國民政府並非國際承認的合法政府,因此外交部長一職形同空殼)。右派見大勢漸去,開始鋌而走險,暗殺左派國民黨員。1925年9月,財政部長廖仲愷在中央黨部門前被暗殺。左派趁此機會實施戒嚴,蔣介石率黃埔軍逮捕右派軍系的粵軍領袖許崇智等人,將粵軍編入黃埔軍中。至此,左派可謂完全掌握局勢。
北伐戰爭與寧漢分裂
蔣介石一直都希望能立即進行北伐,然而汪精衛和鮑羅廷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都反對北伐,這成為了蔣介石逐漸和左派產生裂痕的起因。1926年3月20日,發生了中山艦事件,蔣開除了他的蘇聯顧問,並嚴格限制共產黨在國民黨內部擔任高級職務。1926年5月,湖北軍閥吳佩孚入侵湖南,當時湖南軍閥唐生智不敵,向廣州國民政府求援,成為了蔣介石發起的北伐理由。作為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蔣介石率軍攻入湖南後,李濟深、湘軍唐生智等人攻入湖北,打垮了吳佩孚。
左派此時已經不信任蔣介石,希望能扶植唐生智來取代蔣的勢力,並且把國民政府的位置從廣州移到湖北的武漢。蔣為了另尋出路,從湖南往東進軍,取下江西、福建、浙江、江蘇等地。蔣進入上海後,獲得了當地商人和外國勢力的支持,不再須要依賴左派與蘇聯,便決定與武漢政府決裂。1927年4月12日,蔣下令「清黨」,動用軍隊及地方幫派人士,搜捕並處決共產黨員。國民黨右派胡漢民等人於是向蔣介石靠攏,在南京建立了一個反共的政府,與武漢的左派政府對峙,稱為「寧漢分流」。這時中國有三個政府:獲得國際承認的位於北京的軍閥政府,國民黨左派與共產黨合作建立的武漢政府,以及國民黨右派組成的南京政府。
共產黨建軍
共產黨感到形勢危殆,認為不能再完全仰賴國民黨左派,開始積極在湖南湖北一帶農村推動「土地改革」(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然而唐生智的部屬軍官多為湖南地主,因此開始強烈反對共產黨。汪精衛迫於形勢,在1927年7月15日宣布「分共」,要求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退黨,國共合作至此結束。
共產黨目前進入了一個低潮期:原本第三國際希望能藉由與國民黨的合作來發展共產勢力,因此對國民政府投入大量的經濟與人力資源,現在不但黃埔軍為反共的蔣介石所支配,也失去了與國民黨左派的同盟關系。共產黨於是決定開始建立起自己的武裝勢力,1927年8月1日,發起了「南昌起義」(國民黨稱為南昌暴動)。原本計劃攻入廣東,但是沒有成功,於是進入江西的山區。毛澤東在湖南也發起了秋收起義,最後與南昌起義的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在井岡山地區勝利會師,組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從此,中國共產黨開始了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的工農武裝割據道路。
黃金十年
到了1928年,中國至少在名義上已經在蔣介石的統治下,而南京政府也獲得了國際承認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國民黨政府宣布,根據孫中山革命理論的三步驟——軍政、訓政、憲政——中國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並開始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中國將在國民黨的領導下發展。
1928-37年是國民黨力量鞏固和取得成就的一個時期。外國在中國的特權通過外交途徑獲得緩解,政府積極地進行立法和刑法系統的現代化、穩定物價、分期償還負債、改革銀行和貨幣體系、建設公路和鐵路、改善公共衛生設施、立法禁止毒品買賣並增大工業和農業生產。同時,教育界也獲得了同樣巨大的成就,以期通過一個普及國語和克服方言差異的計劃以幫助中國社會的統一。廣泛分布的通訊設施更進一步鼓勵了民眾的統一感和自豪感。
第二次中日戰爭
沒有中國人不知道日本對中國的企圖。受到不斷增長的人口和對原材料需求的壓力,日本於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發動了佔取中國東北的戰爭,並於1932年建立了由前皇帝溥儀為首的滿洲國傀儡政權。失去東北這個富有工業發展和戰爭工業潛力的地區使得國民政府的經濟大受打擊。而在一戰後建立的國際聯盟對於日本的行為束手無策。日本開始從長城南部向中國北部以及沿海省份推進。中國人民不但對日本感到憤怒,也開始對國民黨政府產生不滿,因為當時蔣介石定下「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在外交上不斷的退讓,卻又全面調動軍隊圍剿紅軍。後來,在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國民黨與共產黨終於攜手抗日。不過,中央政府依舊抱持著拖延戰術,不願意也不能夠與銳氣方盛的精銳日軍展開全面沖突。
1937年7月7日,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在北平(現今北京)城外起沖突;西北軍於蘆溝橋事變打響了抗戰的第一槍,稱七七事變。接著,蔣介石於廬山發表演說,指責日軍的侵略、呼籲全國百姓團結而立,中國正式宣布展開對日抗戰。同時這也促進了國共反對日本而建立的第二次聯盟的形成。這次合作以有利於共產黨的方式進行。但是兩黨間的不信任仍難以掩蓋。貌似神離的聯盟在1938年後開始破裂。共產黨抓住一切機會擴展其影響,包括利用有利於農民的群眾組織、行政改革、土地改革和稅制改革等等,而國民黨則希望壓制共產黨的影響。
對於抗戰,國府方面定下的作戰方針是,現有部隊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拖延日軍,將華北、沿岸一帶的廣大空間換為寶貴的時間;而真正的戰場,則是華中一帶,以武漢為中堅的防線。不過,為了向世界展現中國抗戰的決心、並且激勵士氣,國府調動最精銳的第五軍等五十萬部隊,投入松滬地區與日軍戰開血戰,徹底粉碎了日皇軍「三日攻下上海,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誇詞。之後,歷經台兒庄等戰役,日軍於一年後攻至武漢一帶的預定防線。此時,戰線過於拉長而導致兵力分散的日軍,面對已有充分准備的國軍,再也無法跨過雷池一步。中日戰爭至此陷入拉鋸戰。
內戰
1945年抗日戰爭後,共產黨的勢力擴大,國共雙方的沖突再起,共產黨主張要在中國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國家,主張廢除國民黨的獨裁專職統治,建立民主聯合政府。而國民黨的蔣介石則為了維護其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政權,要求共產黨首先放棄軍權,再實現國家民主化。國共雙方時有戰斗,時有談判,但談判終致破裂而戰事擴大,從1946年到1949年間的三年內戰,執政的國民黨節節敗退,於是國民政府開始撤離大陸。

H. 民國時期的大學都有什麼專業

1912年10月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大學令》在法律上規定大學必須實行學位制度,之後各大學才逐步設置學位課程。 (一)學位課程設置相對滯後 民國初建,大學建設是教育領域發展的一個重點,但當時大學無論在教學設備、師資水平及校務管理、經費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學位課程設置也無法立即展開。北京大學直到1917年才開設比較完備的本科課程,盡管其在1913年就已培養出首批學士。清華大學在1925年正式設立大學部,設置一套學士學位課程,規定大學分普通、專門兩級,其中普通訓練修業年限為兩或三年,第一年課程七門,第二年課程六門,成績分優、中(及格)、劣(不及格)三等。專門科分文理類、應用社會科學類和應用自然科學類,年限因門類而定。經專門訓練獲得成績者,學校給予學位和畢業文憑。但實際上清華從1921年開始就進行學士培養,而那時還未開設系統學位課程。教會大學設置學位課程歷史相對較早,他們以國外同類大學或專業為標准來設置自己的學位課程,或由國外大學董事部負責擬定,或是仿照國外大學的學位課程模式自行設置,採用他們的有關教材、教學方法。但學位課程設置的時間與教會大學建校比還是相隔若干年。 學位課程設置滯後,不利於大學正常培養計劃的實行。沒有規范、系統的課程,無法實施學位制度。學位課程能對培養對象起到統籌、指導作用,對結果起到評價作用。民國大學在建立之初之所以沒有開設系統學位課程,與當時中國教育現狀密切相關。人們對學位制度的理解尚處於初級階段,而系統《學位法》也遲遲未見頒布,政府也沒有設置監督和審查學位制度運行的機構,各個大學只是在互相學習、借鑒國外的過程中逐步完善學位課程設置。

I. 民國時期的學校開設的課程有哪些

民國時期是中國學位制度發展的重要階段,它上承清末學位制度的零星萌芽,下啟現代學位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是研究我國學位制度發展的關鍵一環。其中學位課程的設置是學位制度建設中的核心部分,學位課程內容的變化直接反映民國時期大學人才培養模式,也揭示了當時社會人才觀的取向。本文試圖通過分析民國時期大學學位課程,為我國當代大學學位課程的改革及發展提供借鑒。 一、民國時期大學學位課程的特點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開始擁有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但大學授予學位、設置學位課程的歷史則晚些。1912年10月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大學令》在法律上規定大學必須實行學位制度,之後各大學才逐步設置學位課程。 (一)學位課程設置相對滯後 民國初建,大學建設是教育領域發展的一個重點,但當時大學無論在教學設備、師資水平及校務管理、經費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學位課程設置也無法立即展開。北京大學直到1917年才開設比較完備的本科課程,盡管其在1913年就已培養出首批學士。清華大學在1925年正式設立大學部,設置一套學士學位課程,規定大學分普通、專門兩級,其中普通訓練修業年限為兩或三年,第一年課程七門,第二年課程六門,成績分優、中(及格)、劣(不及格)三等。專門科分文理類、應用社會科學類和應用自然科學類,年限因門類而定。經專門訓練獲得成績者,學校給予學位和畢業文憑。但實際上清華從1921年開始就進行學士培養,而那時還未開設系統學位課程。教會大學設置學位課程歷史相對較早,他們以國外同類大學或專業為標准來設置自己的學位課程,或由國外大學董事部負責擬定,或是仿照國外大學的學位課程模式自行設置,採用他們的有關教材、教學方法。但學位課程設置的時間與教會大學建校比還是相隔若干年。 學位課程設置滯後,不利於大學正常培養計劃的實行。沒有規范、系統的課程,無法實施學位制度。學位課程能對培養對象起到統籌、指導作用,對結果起到評價作用。民國大學在建立之初之所以沒有開設系統學位課程,與當時中國教育現狀密切相關。人們對學位制度的理解尚處於初級階段,而系統《學位法》也遲遲未見頒布,政府也沒有設置監督和審查學位制度運行的機構,各個大學只是在互相學習、借鑒國外的過程中逐步完善學位課程設置。 (二)學位課程門類從單一趨向豐富,結構漸趨嚴謹 各大學學位課程設置之初,不僅種類單一,大多隻設文、理、法三科,而且沒有固定的課程。出現這一情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師資力量的限制。大學的教員主要來源於留學歸國人士。民初歸國任教的留學生所攻專業主要為文、理、法三科,因此其他學科的設置缺乏師資。以東南大學為例,20年代前後在南高師、東南大學任教的留美學生56人中獲文理科之外學位者只有10人,其中7人為工程學位,其他學科更微乎其微。工、商、農各科師資缺乏直接導致課程設置無法多學科平衡發展。大學師資另一主要來源則是國內高校、主要是本校畢業生。本身只開設文理法學科的大學所培養出來的學生自然只能教授其所學的課程。這些都限制著學位課程建設。二是學科經費的缺乏。民初政局動盪,政府更換頻繁,大學經費比較缺乏,為節省經費,各大學只能開設比較省錢、又現成的科目,而對於那些需要重新購置教學設備、配備師資隊伍的科目往往沒有能力。三是生源的不足。農、工等學科畢業生在當時社會上出路不廣,報考學生很少。如清華大學最初設立的音樂、農學、體育三系是空有系名,而招收不到一個正式的學生,更談不上設置學位課程了。 到30年代初,隨著系科增加,各大學學位課程門類普遍增多,清華16個系所開科目1933年度為365門,1934年度為444門,1935年度為512門,增長速度很快。抗戰結束後,清華還增加了氣象學系、法律學系、航空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建築工程學系,另外增加農學院及其所屬農藝學系、植物病理學系、昆蟲學系和農科研究所。學位課程規定也趨於嚴謹,每一學年必修、選修課程校方明令頒布,同時嚴格實行學分制,並將此與學位獲得與否直接掛鉤。各大學每個系科都設置詳實課程表,包括授課教師、教材、課目數、每周時數、必修或選修以及學分數。為直觀說明這一點,筆者將南開大學英文系1936年度第2學期英文課程的規定列舉如下。

J. 民國時期歷史考證學興起的原因是什麼有何主要成就

我覺得最主要的應該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一些外來史學的影響,所以說對於本版國的歷史學的權一個發展,或者說其中的一些內容產生了疑問,這個是一個比較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說,對於本國歷史學裡面一些看起來有問題的部分,或者說是在發展的過程之中出現問題的部分進行考證

閱讀全文

與民國時期有哪些歷史考證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