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元元年1月1日是根據什麼制定的
公元紀年的來歷
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㈡ 中國歷史上年月日是什麼時記載為什麼同其它國家是一樣的時間
中國採用國際通用公元計年是一樣的,公元前是不一樣的。所以,農歷與陽歷是不同的。農歷為中國記年,陽歷為國際記年。
㈢ 年月日的歷史
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叫"歷法"。"歷書"是排列年、月、節氣等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歷書在我國古時稱通書或時憲書,在封建王朝的時代,由於它是皇帝頒發的,所以又稱"皇歷"。
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叫"歷法"。"歷書"是排列年、月、節氣等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歷書在我國古時稱通書或時憲書,在封建王朝的時代,由於它是皇帝頒發的,所以又稱"皇歷"。
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這三個概念所依據的物質運動是互相獨立的。根據精確測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為365.2422平太陽日,這叫一個回歸年。而從一次新月到接連發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時間間隔為29.5306平太陽日,這叫一個朔望月。以回歸年為單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個整數月,在一個月中又安排多少個整數天的方法和怎樣選取一年的起算點的方法就叫歷法。歷法問題的復雜性全在於回歸年和朔望月這兩個周期太零碎,它們同"日"之間的關系,不像公里同米之間的關系那樣簡單;而且,它們彼此之間也不能通約。所以,歷法總是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協調兩個周期。由於這兩個原因,歷法一般地分為三類;太陰歷、太陽歷和陰陽歷。側重協調朔望和歷月關系的叫太陽歷,簡稱陽歷;兼顧朔望月和回歸年、歷月和歷年的叫陰陽歷。
無論哪一種歷法,都有一個協調歷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關系間題。在原則上,歷月應力求等於朔望月,歷年應力求等於回歸年。但由於朔望月和回歸年都不是整日數,所以,歷月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歷年須有平年和閏年之別。通過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閏年的適當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歷月等於朔望月,或平均歷年等於回歸年。這就是歷法的主要內容。
年月日的來歷
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的時間。全長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叫"回歸年"。
歷法上的年為了應用方便,不採用回歸年,而是採用了完整的天數。公歷的平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閏,每百年少閏一次。使用的整天數的年歷法上叫做"歷年"
農歷是根據月亮的朔望月共12個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個閏年。閏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氣候變化的周期,氣候由冷變熱,再由熱變冷;這包括了人們從事農業自耕種到收獲的全過程。所以人們從很古的時候起,就用氣候冷熱周期變化這個自然規律作為計算時間的大單位,把一年作為制訂歷法的根據。
一個月,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周,也就是一個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時44分3秒,這叫做"歷月"。眾所周知,月亮是個球體,由於月亮繞著地球不停地公轉,同時又跟著地球繞著太陽轉,所以月亮對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也在不斷地變動,月亮對著我們照亮的這一面,有時有,有時無,有時多,有時少,這就形成了月亮的圓缺循環。當我們看不到月亮的時候,叫做"朔"(多在陰歷的初一和三十日)。過十四、十五天,我們就會看到圓圓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陰歷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這次望到下次望,這就是月亮繞地球轉了一周,就是一個月,我們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圓缺循環變化的規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們很早就把它作為計算日子的單位,把朔望月作為制訂歷法的根據。陰歷的一個月,就是根據朔望月定出來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一個白天加一個黑夜,共計24小時。地球是橢圓形的,自己不會發光,所在同一個時間里,地球只有一半向著太陽,向著太陽的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面,太陽的光照不到地球上,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於地球在不停地自轉,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規律的循環。
通常把太陽要升起來的時候叫白天,這就是一天的開始。在白天轉為黑夜的時候,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這個天象變化的規律,就很容易被人們所掌握,並利用它來作為計算時間的基本單位。一天,是歷法上的第一種單位。
這種用太陽定出來的日,叫做"太陽日"。太陽日又有"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兩種。真太陽日有長有短,這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冬季地球離太陽遠一些,所以公轉就慢一些。地球公轉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時間也就有長有短。因此"真太陽日"的時間是不完全一樣長的,這樣用起來就很困難。為了方便起見,歷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陽日,而是一個長短不變的日,這個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陽日的平均時間長度,就叫"平太陽日"。按照現在慣例,一日的時間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時,把24小時作為一日。依照現在慣例,一日是從半夜0點開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時止作為一天。但是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個小時分為十二個時辰,也就是用民間的十二個屬相來代替。恰好每個時辰是兩個小時,每逢單數進位,而每個時辰又分為三個部份,為初時、正時和末時,每天的交替時間是從當日的半夜十一點整開始為第二天的子時,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0點。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為初子時,11:40分到12:19分為正子時,12:20分到凌晨1:00整為末子時。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為初午時,11:40分到12:19分為正午時,12:20分到下午1:00整為末午時,其它依此類推。
用日來計算短的時間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計算長的時間就很困難,所在在計算時間上還有月、年和世紀等。
陽歷、陰歷、農歷
陽歷(即公歷),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通用的歷法,由"儒略歷"修訂而成。儒略歷是公元前46年,古羅馬統帥儒略、愷撒決定採用的歷法。
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運動作為根據的歷法。它以地球繞太陽一周(一回歸年)為一年。一回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積累4年共有23小時15分4秒,大約等於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閏年。但是4年加1天實際回歸年多了44分56秒,積滿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約多算了3天。
陽歷閏年規定:公元年數可用4整除的,就算閏年;為了要在400年減去多算的3天,並規定公元世紀的整數,即公元年數是100的整數時,須用400來整除的才算閏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閏年。這樣就巧妙地在400年中減去了3天,陽歷規定每年都是12個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為的規定,現在規定每年的1、3、5、7、8、10、12月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陰歷,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歷之稱,是純粹的陰歷,我國使用"農歷",一般人叫它"陰歷",那是不對的。農歷不是一種純粹的陰歷,而是"陰陽歷"。
陰歷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方便,陰歷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共是354天。
實際上,一個朔望月並不正好等於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朔望月實際上要比354天多8小時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陰歷30年中就要安插11年閏年,每逢閏年就在12個月多加一天。陰歷的閏年是355天。這樣,陰歷每30年中有19年354天,11年355天,平均一年的長度是354天8小時48分。它的一年比回歸年差不多短了11天。3年就短一個多月,17年就要短6個多月了。所以使用這種歷時,新年不一定在冬天過,它可以在春天過,也可以在夏天或秋天過。它的惟一好處就是陰歷上的每一個日期都可以知道月亮的形狀。
陰歷作為一種歷法,由於它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相協調,所以當今世界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為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外,其他國家一般已經廢棄不用了。
農歷,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歷相同,但農歷運用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歷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歷好。
現在所有的農歷,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歷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歷。解放後還仍然叫做夏歷,1970年以後我國改稱為"農歷"。至於"農歷"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由於自古以農立國,所以制訂歷法必須為農業服務。
農歷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歷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歷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歷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歷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
農歷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歷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歷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回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多月。為了要把多餘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歷的閏月。有閏月的一年也叫閏年。所以農歷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至於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
我國歷法淵源甚遠。《尚書?堯典》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等記載。雖然《尚書》乃後人所託,井不足以證明當時已認識到每個回歸年長度為366天,但是對於農事活動來說,「年」是最重要的周期。這是原始社會的人們從生產實踐中得到的。我國歷法採用干支記法。東漢以前只以記日,建武三十年(54)以後,始以記年。
㈣ 公元元年1月1日是根據什麼制定的
根據主的生日
公元紀年
公元是「公歷紀元」的簡稱,是國際通行的紀年體系。以傳說中耶穌基督的生年為公歷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年)。
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
這種紀年體系開始在歐洲各國採用。中國從辛亥革命後的次年(1912年)起採用公歷月、日,但同時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公元紀年制度,這是1949年9月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協商決定的。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應採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用公元為新中國的紀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四項決議的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
世界各國關於紀年的方法有很多,不過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是公元紀年法。除此之外,還有干支紀年法、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另外,還有伊斯蘭教紀元、佛教紀元、猶太教紀元以及希臘紀元、日本紀元等。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乾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周期。
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而沒有「公元0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年有充分了解的科學家和世界上大多數權威天文機構,都明確支持21世紀始於2001年的說法。
㈤ 如何計算歷史年份
從數學復上講,從那一年開始制到那一年結束,就是從被提到的那一開始年就是實數1, 而不是0。再者,以年作單位,那也就是個虛數,只要是這一年發生的事情,都可認為誰都有份兒。所以1644年,即可算做明朝的也可算做清朝的。也就是個約數,就是四捨五入的問題。
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歷史課本里的記載,那也只能是個約數,這是個折中的方案,因為中國的學術派很多,對於普及歷史知識的出版社來說也只有這個方案最好。
如果是那一自由的學派觀點,她基本觀點也許會是明朝是多少多少年幾個月這么長久,而清朝又是多少多少年幾個月這么長久,這樣來定這下這個事情。
㈥ 「年月日」中「年」、「月」、「日」各自的來歷應該是從歷史上說吧
根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年月日的來歷 : 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的時間。全長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叫"回歸年"。 公歷的平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閏,每百年少閏一次。 農歷是根據月亮的朔望月共12個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個閏年。閏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個月,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周,也就是一個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時44分3秒,這叫做"歷月"。月亮圓缺循環變化的規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們很早就把它作為計算日子的單位,把朔望月作為制訂歷法的根據。陰歷的一個月,就是根據朔望月定出來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轉一周的時間,也就是一個白天加一個黑夜,共計24小時。 通常把太陽要升起來的時候叫白天,這就是一天的開始。在白天轉為黑夜的時候,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這個天象變化的規律,就很容易被人們所掌握,並利用它來作為計算時間的基本單位。一天,是歷法上的第一種單位。 用日來計算短的時間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計算長的時間就很困難,所在在計算時間上還有月、年和世紀等。
㈦ 在歷史中如何計算年份
歷史學是一門以抄時、空為維度襲的科學。談及任何歷史事件、事物、人物等等,都要界定它的時間段落和空間范圍。歷史的空間范圍這里不去說它。歷史的時間段落則以年為本位度量單位。年也是社會生活的元單位。時間是運動的速度,空間是運動的范圍。年便是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比年小的時間單位有季、月、旬、周、日、時、分等。地球斜著身子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
轉帶來了季節的變化。月最初是月亮環繞地球一周的時間,圓缺盈虛一次的周期。公歷的月由此發展而來,但已有所不同。日是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周又稱星期,最初與月相變化有關,恰為月亮圓缺一次1//4。以上的年、季、月、周、日都以天體運動為基準。旬、時分、秒的發明是為了精細地劃分時間段落和工作生活方便。時、分秒按照24進位和60進位嵌入日內,分秒不差。周
與年、月之間則不求除盡,讓它周而復始。如一年有52周多。這方面的匹配協調問題已解決得比較圓滿。
喜歡就設為滿意答案吧
㈧ 編年史就是按史實發生的年,月,日順序編排的歷史。這句話對還是錯
編年體是我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編排史實,是編寫歷史最早也是最簡便的方法。如《春秋》、《資治通鑒》等就是編年體史書。對的
㈨ 誰知道古代史書中的年月日怎麼轉換嗎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與「地支」合稱干支,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個周期,循環往復,稱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中國古代用以記錄年、月、日。
干支紀月時,每個地支對應二十四節氣自某節氣(非中氣)至下次節氣,以交節時間決定起始的一個月期間,不是農歷某月初一至月底。許多歷書註明某農歷月對應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對應。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餘月份按干支推算。60個月合5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復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農歷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訣為證: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必定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紀月時對應的節氣時間段、中氣、近似農歷月份、近似陽歷月份、以及年天乾和月地支構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 節氣時間段 中氣 近似農歷月份 近似陽歷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驚蟄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驚蟄—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穀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種 小滿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種—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處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干支紀日,60日大致合2個月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復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確定的文獻指出干支紀日始於魯隱公三年夏歷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
因為儒略歷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20日,合80年。這就是說,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儒略歷月日日期會反復一次循環。(公元4年本來應為閏年,但因為公元前45年開始實施儒略歷後,「每隔3年」加一次閏日被誤為「每3年」加一次閏日,所以羅馬皇帝屋大維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閏以修正錯誤置閏。)
因為公歷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閏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數是2921940日,合8000年。這就是說,每8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公歷月日日期若沒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會反復一次循環,但整體而言,假設未來從不改公歷,每8000年,干支紀日對應的公歷月日日期才會反復一次完整的循環。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2月18日,合農歷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1992年2月18日,都是是「甲子日」。
干支紀日與公歷的換算
從已知的公歷年份計算干支紀年: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數是地支。
從已知日期計算干支紀日的公式為:
g=4c+(c/4)+5y+(y/4)+[3*(m+1)/5]+d-3
z=8c+(c/4)+5y+(y/4)+[3*(m+1)/5]+d+7+i
其中奇數月i=0,偶數月i=6,C是世紀數減一,y是年份後兩位,M是月份,d是日數。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來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數是地支。
㈩ 求中國近代史年表(年.月.日)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1842)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條約》簽訂(1860年)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簽訂
(1861年 ) 總理衙門建立
(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9世紀60-70)中華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1890)洋務運動(1883-1885)中法戰爭
(1894-1895)甲午戰爭
(1895)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
(1898年)戊戌變法
(1900年)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1905)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
(10月10日)武昌起義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清帝退位
(1913年)護國運動開始;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護法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7月)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
(1925年)孫中山去世、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4月12日)蔣介石發動「412」反革命政變
(7月15日)汪精衛發動「715」反革命政變;國民革命失敗(1927.4)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8.1) 南昌起義
(8.7) 八七會議 廣州起義、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8) 井岡山會師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九一八事變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成立(1932)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抗戰 、偽滿洲國成立(1934 10)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 .1) 遵義會議、中共發表八一事變
(10)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一二九運動(1936.10)紅軍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2.12)西安事變
(1937 7.7) 盧溝橋事變、八一三事變、平型關大捷、南京大屠殺
(1938) 台兒庄戰役、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940)汪精衛偽國民政府成立、百團大戰
(1941) 皖南事變 (1942)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運動
(1945) 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8.15) 日本宣布投降、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到達重慶,重慶談判開始、雙十協定簽字
(1946)政治協商會議
(6)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6 ) 人民解放戰爭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遼沈戰役開始、淮海戰役開始、平津戰役開始
(1949)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毛澤東、朱德發布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人民解放軍解放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9月)人民政協會議第一次全體開幕
(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開始;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