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筠連歷史有哪些

筠連歷史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07 03:51:04

『壹』 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歷史發展概況

風景名勝
筠連古樓山景區位於宜賓地區筠連縣境內,面積130平方公里。景區處於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由於長期受內外地質力的作用,形成了奇特多姿的景觀。這里有四川盆地內水溫最高、流量最大、水質獨特的「巡司溫泉」,有海瀛鄉陳家溝的間歇潮湧泉,有類似黃龍寺鈣華彩池的騰達鄉仙人洞內的大型邊石壩鈣華景觀,有塘壩鄉董家灣的「千鳥歸林」、巡司鄉的「千畝茶園」、巴茅坡的森林公園等生物景觀,有廉溪鄉的「橫山桂榜」、 塘壩鄉的「木浪曉晴」等氣象景觀,有僰人人懸棺、龍碗大埝、玉壺井公園蓮花石佛等人文景觀。景區內峰叢、溶洞、地下河也較豐富。
古樓景區的海瀛潮湧泉最為奇特,泉水出口為一水平溶洞,每當涌潮前,在洞口可聽到隱約的嗷嗷聲,似豬吼,故當地人俗稱母豬洞。未涌潮時,洞中涓涓水流清澈見底,水面只有1-2米寬,水深不到10厘米。涌潮時,水流變渾濁並夾有較多泥沙,洞內水深增到40-60厘米,水面增寬到3-5米,此時洞內吼聲如雷,景象奇特壯觀。
光明寺位於風景秀麗的巡司鎮以北山上。此山雖不算高,但巡司鎮可盡收眼底。據史料載,光明寺始建於元代,完善於明清,該寺因主供燃燈古佛而得名,文革初被毀。受益於改革開放、善於經商致富的巡司工商界及其它有識之士,於80年代中期即開始集資修復光明寺景區,在風景旅遊建設方面成為全縣之先導。
人們登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雄偉的見義勇為愛民英雄「徐洪剛紀念碑」。沿石級而上,有洞窟可探,泥塑、石刻佛像可供瞻仰,寺前有壯觀的山門,寺內建有三大殿、茶廳、亭台及其它設施。該景區比較重視綠化,菊花的培育為一大特色。深秋季節,秋菊滿園,是筠連人游覽光明寺的最佳時節。
石佛岩(報恩寺)距筠連城北約3公里筠連鎮果木材境內一座陡峭的山崖之下,天然形成寬敞的石窟,人們利用石窟及山勢,因勢利導修建令觀,形成多處景點。所到之處,都能觀賞到一座座栩栩如生的石佛。石佛岩相傳建於唐代。打造石佛的工匠相傳曾參與建造著名的樂山大佛。由於時代變遷,石佛岩寺觀一度成為廢墟。
80年代初,深埋在石佛岩下的二百多尊石佛被發掘出土,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海內外媒體競相報道。筠連縣人民政府將此定為筠連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美華人范伯超先生曾游此,即興揮毫,給景區以很高的評語。石佛岩以「石佛」和「岩窟」見長,特色鮮明,是游覽和休閑的好去處。

『貳』 筠連縣哪個鎮的歷史最悠久

河南省。河南省簡稱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行政區,省會鄭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於黃河中下游以南地區,故名河南。河南地處中國中部,承東啟西,古稱天地之中,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是中國經濟自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以河南省為主體的中原經濟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版塊,以河南省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河南地勢西高東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別分布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別山,中部和東部為大面積的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黃河穿北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河南。全省面積16.7萬平方公里,面積排名全國第17位,總人口10489萬人(2011年年末),居中國同級省份第一,與全球國家相比,河南人口排名第11位(2010年)。在遠古新石器時代早期,在中國黃河中游流域的中原地區就有多種形式的文化發源和發展,現考古發掘出的有裴李崗文化和賈湖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裴李崗文化的年代在距今約9000年前至7000年前之間,由於最早在河南鄭州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該文化的分布范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別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遺址還包括臨汝中山寨遺址、長葛石固遺址等。仰韶文化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持續時間大約在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前。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山東歷城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二里頭文化是中國跨越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文化,以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村的二里頭遺址而得名。時間為大約從前21世紀到前17世紀。夏朝(前21世紀 - 前16世紀)也以今河南為中心,中國史書記載的最古老的部落聯盟國家,中國史上最早的奴隸制世襲王朝。它經歷多次遷移,由偃師二里頭(今河南洛陽偃師)建立,後遷到陽城(今河南鄭州洛陽登封),後遷到陽翟(今河南許昌禹州)。商朝(前16世紀 - 前11世紀)也以今河南為中心,它的主要城市殷,就位於今天的安陽。商代從盤庚到帝辛(紂),在安陽殷墟建城市達二百七十三年,安陽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城市,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城市。前11世紀,西面的周消滅了商朝,建於今陝西西安附近。前771年遷到雒邑,開始分裂動盪的東周時期,那時今河南地域屬許多小國,如戴國、陳國、蔡國、曹國、鄭國、衛國和宋國。北面的強國晉國後來分為三個國家,其中韓國(戰國)的都城新鄭和魏國的都城大梁(開封)都在今天河南境內。南面的強國楚國也在河南南部擁有南陽等地域。最終,在前221年,西面的秦國消滅了所有諸侯國,形成了統一的中國。

『叄』 筠連縣城歷史上出現過5級以上地震嗎

2014年12月30日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12月30日00時08分在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北緯28.1度,東經104.7度)發生3.6級地專震,震源深度15千米。屬

沒查到這里的地震歷史 有的也是去年年底到

『肆』 四川荺連縣的歷史由來

筠連縣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縣境即有人類活動。秦統一六國以前,縣境屬「巴蜀本南外蠻夷地」一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筠連歸大一統的中央王朝。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置犍為郡(郡治今貴州省遵義縣西)。元封二年(前109),犍為郡屬益州(州治今成都市)刺史部。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或元光五年(前130)置南廣縣,駐所在今珙縣沐灘鄉傅家壩,縣境屬益州犍為郡南廣縣地。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改益州刺史部為庸部,改犍為郡為西順郡,縣境屬庸部西順郡南廣縣地。公元23年,蜀地為公孫述割據,將庸部還名益州,西順郡復名犍為郡,縣境仍屬益州犍為郡南廣縣地。
漢建安二十一年(216),改犍為郡轄地為朱提郡,領朱提、漢陽、南昌、堂螂、南廣五縣,縣境屬益州朱提郡南廣縣地。
公元221年4月,劉備於成都稱帝,分益州為二十一郡,朱提郡仍置,領縣亦有南廣,縣境隸屬與前無異。蜀漢延熙(238~257)年間,於南廣縣立南廣郡,縣境歸益州南廣郡南廣縣,不久廢郡存縣,仍屬益州朱提郡南廣縣。
晉武帝泰始七年(271),合南中建寧、雲南、古興、永昌四郡置寧州(州治今雲南省曲靖市),並分朱提置南廣,縣境即屬寧州南廣郡南廣縣。
太康五年(284)撤銷寧州,縣境仍屬益州朱提郡南廣縣。惠帝太安二年(303),恢復寧州建制,縣境又屬寧州朱提郡南廣縣。
晉懷帝永嘉五年(311)置南廣郡屬寧州,縣境屬寧州南廣郡南廣縣。晉愍帝建興四年(316)五月,廢南廣郡,縣境屬寧州朱提郡南廣縣。
晉元帝永昌年間(322~323)南廣又為寧州朱提郡屬縣。晉成帝咸康年間(335~342),李雄定寧州,又置南廣郡,縣境仍屬寧州南廣郡南廣縣。
晉穆帝時(345~361)安西將軍桓溫平蜀,南廣縣地屬東晉。開皇十七年(597),隋討平爨氏後,於南廣郡舊地置協州(州治今雲南省彝良縣),今縣境屬協州。隋煬帝大業初廢協州入開邊縣(縣治今雲南省鹽津縣灘頭),至後仍又荒廢。
唐初,縣境屬戎州僰道縣。武後時置筠州,領縣八:鹽水、筠山、羅余、臨居、澄瀾、臨昆、唐川、尋源。又置連州,領縣六:當為、都寧、邏游、羅龍、加平、清坎。後又置定州、領扶德、支江二縣。該等州縣均為羈縻。歸附唐王朝,屬劍南道(今成都市,後改劍南道西川)戎州都督府(府治今宜賓市)。唐天寶元年(742)改戎州為南溪郡。依舊都督領羈縻州三十六州,今縣境在內。天寶七年(748),唐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被南詔打敗,羈縻筠州、連州等地被南詔佔領。德宗貞元四年(788),南詔歸附,筠地各州縣仍屬戎州羈縻。宋咸平四年(1001)將蜀地分為益、利、夔、梓四路,今縣境內各羈縻州屬梓州路(路治潼州府,今四川省三台縣)戎州。徽宗政和四年(1114)改戎州為敘府,徽宗重和元年(1118)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
至北宋末。羈縻筠州、連州均屬潼川府路(原梓州路)敘州府(原戎州)所轄。元至元十五年(1278),於今縣境內合原筠州、連州而置筠連州,並領騰川縣(縣治今筠連鎮),不久省縣入州。至元十六年(1279),筠連州直隸敘州府。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紅巾軍將領明玉珍據蜀稱帝。在重慶建立大夏政權,歷時11年。筠連州治地隸屬依舊。
明洪武四年(1371)滅大夏,同年改筠連州為筠連縣,縣治今筠連鎮,改設流官,隸敘州路。洪武六年(1373)敘州路改為敘州府,筠連縣隸敘州府。洪武十年(1377)降高州為高縣,將筠連縣、珙縣並入高縣。洪武十三年(1380)又恢復置筠連縣、珙縣,直隸敘州府。明正德十三年(1518)復置高州,仍領筠、珙二縣。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9月,筠連納入清朝統治,縣境人口稀少。至康熙中葉戰亂才平定,曾由慶符縣知縣兼任筠連縣知縣,筠連縣隸屬一仍明制。
雍正六年(1728)對川、滇、黔三省邊界進行了較大調整,將鎮雄、烏蒙、東川三府劃歸雲南省,今四川南部疆界基本確定,將縣屬大、小楠木二園劃歸雲南省鎮雄州。嘉慶七年(1802),筠連縣屬四川省川南永寧道(道治瀘州)敘州府(府治宜賓市)。
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永寧道為下川南道,筠連縣即屬四川省下川南道敘州府。民國元年(1912),中華民國成立,是年裁廢道制,以府、州、廳直隸省政,筠連縣直屬四川省敘州府。
民國2年(1913),實行撤府立道,筠連縣屬四川省下川南道(道治瀘州);民國3年(1914)改下川南道為永寧道(道治地同前),筠連屬四川省永寧道;民國18年(1929)撤銷道,筠連縣直屬四川省;民國24年(1935),四川省下設十八個行政督察區,筠連縣屬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區治今宜賓市)。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月9日,筠連縣解放。同年1月,分四川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四個行政公署,直隸西南大行政區。
川南行政公署設瀘州市,筠連縣屬西南大區(駐重慶市)川南行署宜賓專區,專署設宜賓市(縣級)。1952年9月1日,恢復四川省,撤銷西南大行政區和川南行政公署,筠連縣屬四川省宜賓專區。
1953年8月,經宜賓專區行政公署批准,高縣第四區(區治沐愛場)、第五區(區治落木柔場)、第七區(區治蒿壩場)所轄1鎮、20鄉、156個村劃歸筠連縣。1968年8月,改宜賓專區為宜賓地區,筠連縣即屬四川省宜賓地區。1996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宜賓地區,設地級宜賓市,筠連屬宜賓市管轄。

『伍』 四川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最好是歷史學過的。

歷史老師回答您:
戰國末期,蜀守李冰主持修築都江堰,將川西平原變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據說武則天就出生在今天四川廣元市。

唐朝中期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逃到四川避難;唐末,黃巢大起義時期唐僖宗逃到四川避難。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在王朝初年就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的朝代,而這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爆發於四川青城山地區,王小波李順起義。北宋時期,四川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明朝末年最大的兩支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和張獻忠,其中張獻忠幾次進出四川,曾經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也是由於這場戰爭造成四川哀鴻遍野,清朝初年不得不強行遷移人口到四川,即「湖廣填四川」。

清朝末年,在民族資產階級立憲派的領導下掀起了大規模的保路運動,而四川的保路運動規模最大,清政府為了鎮壓四川的保路運動不得不將四川周邊數省的新軍調往四川,這在客觀上給武昌起義的爆發和勝利創造了條件。

紅軍長征在四川呆的時間最長,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都是在四川創下的輝煌。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南下等都在四川血戰數年。

『陸』 筠連景陽中學建校歷史

有一天我們抄上體育課時,襲有位同學只是站錯了位置,體育老師就在那罵那位同學4分鍾,我們其他的學生都勸老師不要罵了,我們接都上課嘛。但是那位老師不但不聽還扇了勸架的那位女學生倆耳光。這個老師叫張結是宜賓市筠連縣景陽中學的體育老師........把那位同學打進了醫院,那位同學被打的那天是星期一,我現在發的時候是星期五。在這個期間,那位打學生的老師沒有去醫院看過這位被打的學生.....大家說這是一位什麼老師,我已經對她無語了。她不但在這個期間不悔改還去而且去與其他班的老師們在背後對那位學生指指點點說:是那位學生的不是。.....................................大家說一下有這樣的老師是不是我們學生的悲哀,殘忍有心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請你們來評論一下這位老師
如果教育局的叔叔阿姨看見了請你們幫被打的學生主持公道!~~~~~~~~~~~~~~~~~~~~~~~~~~~~~~~~~~~~~~~~~~~~~~~

『柒』 筠連中學歷史

筠連縣屬於四川省宜賓市,位於四川盆地南緣、雲貴 高原北麓川滇兩省結合部,地跨東經104°17′—104°40′、北緯27°50′—28°14′之間。北界四川高縣,東接珙縣,南靠雲南威信、彝良,西鄰雲南鹽津。筠連縣東西長48.5公里,南北寬43.4公里,幅員面積1256.13平方公里,略成圓形。筠連縣總面積1254平方千米 ,現有總人口39萬人。筠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區,光熱水資源豐富,適宜發展農林牧業及多種經濟作物。年降水量1458.7毫米,日照1225.8小時,無霜期>7365天。但因地勢起伏較大,立體氣候差異明顯,地處海拔1777.2米的大雪山,常年平均氣溫9.1℃,海拔368.5米的沐灘河谷,常年平均氣溫19℃,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5℃。縣境夏秋降水最多,佔全年降水的80.9%,冬春降水最少,佔全年降水的19.1%。由於大氣降水時分配不均,常形成春干、冬旱、夏洪、秋洪等自然災害。 筠連資源極其豐富。縣境內優質無煙煤儲量高達28.12億噸,是四川最大的煤田之一;岩溶地貌普遍發育,地下水資源豐富,奇峰異洞比比皆是,瀑布流泉處處可見,間歇泉與長流水並列,溫泉與冷泉共生,咸泉與淡泉齊名,地表露頭多達352處,形成以古樓峰叢為中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筠連苦丁茶作為鄉土特有品種,經過廣大群眾和技術人員的馴化,已在縣境內普遍栽培,面積達5.2萬畝,經過特殊工藝精製的香茗苦丁,暢銷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改革開放以來,筠連經濟、社會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但同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回顧歷史,繼往開來,掌握縣情,科學決策,是振興筠連的關鍵所在。近年來,筠連縣委、縣政府立足筠連縣情,圍繞2010年建成二級中心城市的目標,按照「解放思想寬環境,招商引資促發展;調整結構壯支柱,增收聚財脫困境;基礎建設樹形象,協調發展保穩定」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川南煤海」、「中國苦丁茶之鄉」、「中國奇泉之鄉」三大品牌,不斷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 根據筠連的歷史和現狀,農業要不斷發展,以推廣科技成果為先導,以農田基本建設作後盾,並以資金投入作保證,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烤煙、茶葉、林業等各種經營項目;工業以能源為龍頭,走煤電與相關產業結合的道路,國家、集體、私營一起上,在煤炭、建材、冶鐵、食品上大做文章,逐步擴大規模,提高加工精度,拓寬中外市場,不斷增強經濟實力。振興筠連,教育為本,科技先行,是使工農業生產實現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捌』 筠連金鑾壩歷史由來

筠連縣東西長48.5公里,南北寬43.4公里,幅員面積1256.13平方公里,略成圓形。筠連縣總面積1254平方千米 ,現有總人口39萬人。筠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區,光熱水資源豐富,適宜發展農林牧業及多種經濟作物。年降水量1458.7毫米,日照1225.8小時,無霜期>7365天。但因地勢起伏較大,立體氣候差異明顯,地處海拔1777.2米的大雪山,常年平均氣溫9.1℃,海拔368.5米的沐灘河谷,常年平均氣溫19℃,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5℃。縣境夏秋降水最多,佔全年降水的80.9%,冬春降水最少,佔全年降水的19.1%。由於大氣降水時分配不均,常形成春干、冬旱、夏洪、秋洪等自然災害。筠連資源極其豐富。縣境內優質無煙煤儲量高達28.12億噸,是四川最大的煤田之一;岩溶地貌普遍發育,地下水資源豐富,奇峰異洞比比皆是,瀑布流泉處處可見,間歇泉與長流水並列,溫泉與冷泉共生,咸泉與淡泉齊名,地表露頭多達352處,形成以古樓峰叢為中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筠連苦丁茶作為鄉土特有品種,經過廣大群眾和技術人員的馴化,已在縣境內普遍栽培,面積達5.2萬畝,經過特殊工藝精製的香茗苦丁,暢銷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改革開放以來,筠連經濟、社會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但同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回顧歷史,繼往開來,掌握縣情,科學決策,是振興筠連的關鍵所在。近年來,筠連縣委、縣政府立足筠連縣情,圍繞2010年建成二級中心城市的目標,按照「解放思想寬環境,招商引資促發展;調整結構壯支柱,增收聚財脫困境;基礎建設樹形象,協調發展保穩定」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川南煤海」、「中國苦丁茶之鄉」、「中國奇泉之鄉」三大品牌,不斷推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 根據筠連的歷史和現狀,農業要不斷發展,以推廣科技成果為先導,以農田基本建設作後盾,並以資金投入作保證,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烤煙、茶葉、林業等各種經營項目;工業以能源為龍頭,走煤電與相關產業結合的道路,國家、集體、私營一起上,在煤炭、建材、冶鐵、食品上大做文章,逐步擴大規模,提高加工精度,拓寬中外市場,不斷增強經濟實力。振興筠連,教育為本,科技先行,是使工農業生產實現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玖』 宜賓的歷史有哪些

周朝時期 屬蜀國轄地
先秦時期 僰國屬地
秦時期 屬蜀郡,置僰道
西漢時期 屬犍為郡,置僰
東漢時期 屬蜀郡,置僰
魏晉時期 置僰道縣
南北朝時期 梁武帝設戎州,北周時,宜賓城戎州仍置,另新設外江縣。
隋時期 外江縣復名僰道縣
唐時期 屬劍門道,置戎府,稱戎州。
北宋時期 置戎州,蜀梓州路,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稱敘州,僰道縣方改為宜賓縣。
南宋時期 置敘州府
元時期 屬敘南宣慰司,置敘州路。
明時期 屬四川行中書省,置敘州府。
清時期 屬四川行省,置敘州府。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仍保留敘州府,民國2年止,今市屬區縣屬四川省下川南道。
民國18年後廢道,各縣直屬四川省。
民國24年6月,設置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
1949年12月11日 宜賓解放
1950年 11月設置川南行署區宜賓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同年11月改稱宜賓區專員公署。
1952年 9月,設置四川省宜賓區專員公署。
1954年 改稱宜賓專員公署。
1960年 7月,瀘州專區並入宜賓專區,四川省宜賓專員公署轄有2市16縣。
1978年 4月,宜賓專員公署改稱為宜賓地區行政公署;
1996年 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宜賓地區,改設四川省轄宜賓市,1997年2月,宜賓市人民政府成立。

『拾』 筠連在什麼地方

來筠連縣

筠連縣位於四川盆地南自緣,雲貴高原北麓川滇結合部,地處北緯27°50′37"~28°14′28",東經104°17′45"~104°47′20"之間。北界高縣,東接珙縣,南靠雲南省威信、彝良縣,西鄰雲南省鹽津縣。東西長48.5千米,南北寬43.4千米,幅員1256.35平方千米。縣城距成都市372千米、重慶市384千米、宜賓市89千米、雲南省鹽津縣縣城44千米。

閱讀全文

與筠連歷史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