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和親的公主,希望能詳細介紹。
1、永樂公主:楊氏,父楊元嗣,母不詳。父楊元嗣為東平王李續(不是李繼)外孫。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十一月三日,下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第二年李失活死後,永樂公主又嫁其弟李娑固。
2、太平公主: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
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3、衛長公主:一般認為是漢武帝長女,母為皇後衛子夫。因於武帝一朝以帝女而越級封為長公主、湯沐邑為最富庶的鹽邑、兩任丈夫皆貴震天下,被認為是漢武帝最喜歡的女兒。
同母弟為漢武帝嫡長子戾太子劉據。衛長公主沒有陷入征和二年的巫蠱之禍,也並非死於腰斬。一般認為衛長公主逝世於巫蠱之禍以前。根據茂陵陪葬墓分布,衛長公主很可能去世後與其夫平陽共侯曹襄合葬於茂陵。
4、長寧公主:唐中宗韋後長女,先後嫁楊慎交、蘇彥伯二人。頗受寵愛。後世也稱"寧長公主"。聖歷年間,她與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設立府衛,十步一人,加以騎兵巡邏,僭肖宮省。
神龍年間進封公主,開府,設置屬官,不設長史官,待遇等同親王;而她的食邑實封二千五百戶,是親王爵位待遇的三倍還多。
5、定安公主:唐憲宗第十女,母不詳。始封「太和公主」,歸國後晉升為「定安大長公主」。她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後一位和親回紇(回鶻)的正牌公主。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回鶻派使者合達乾等人來請求和親,唐穆宗同意了。
回鶻崇德可汗派都督、都渠、葉護、公主等兩千多人的龐大隊伍來唐朝迎親,納馬2萬匹、駝千匹為聘禮。唐穆宗封其妹為太和公主,出嫁回鶻可汗。公主正式到達回鶻牙帳,選擇吉日,冊封公主為回鶻可敦。
2. 中國古代被送去和親的女子有哪些
漢:劉細君、劉解憂 隋:義成公主 唐:金城公主、寧國公主、回靜樂公主、宜芳公主、弘化公主。這答是幾個比較有名的公主。只有唐朝有真正的公主(皇女)和親。另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政權也有和親公主。大一統的王朝中晉朝、明朝是沒有和親公主的。
3. 古代有哪些被派去和親的女子
在古代有一種方式,既能減少將士流血犧牲,又能減少戰亂,還能穩定兩國關系,那就是和親。皇帝將自己嫡親的公主,送去番邦和親。
也曾有大臣在番邦和親時向皇上提議,這是對皇族的蔑視,對皇權的挑戰。可古代皇帝皇子公主眾多,可能有的公主一輩子都不被皇上重視。所以和親這種方式沒有理由被皇上拒絕,因為這比打仗可要簡單得多。
但公主畢竟是金貴之身,這么做有損天朝威嚴,所以就從唐朝開始興起,選擇一些宗室之女,或大臣之女,亦或是宮中宮女,加封公主封號,被送去和親。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唐太宗時期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原是宗室之女,在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使請求聯姻後,文成公主在遠嫁番邦後,吐蕃積極學習漢族文化,文成公主為弘揚藏族文化也作出不少貢獻。
歷史上比較出名的被送去和親的還有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本出生於長江三峽附近的一戶普通人家,因皇帝廣招美女擴充後宮,而被選入宮,但在進宮後久未受皇上青睞,遂一直鬱郁寡歡。
但就在呼韓邪來朝之時,漢元帝召五女欲賜予呼韓邪,誰知王昭君也在此列,並被呼韓邪一眼相中,此時的漢元帝腸子都悔青了,但話已出口,不好反悔,只能答應將王昭君遠嫁匈奴。
王昭君在嫁給呼韓邪後兩人恩愛有加,並育有一子,但只可惜,呼韓邪命不長,婚後3年就死了。隨後王昭君又依匈奴禮俗,嫁給新一任單於,兩人依舊過著恩愛的日子。
4. 歷史上著名的和親事例有哪些
眾所周知的一個是西漢時期的昭君出塞,唐代的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
從和親的動機來看,有以下兩種情形
一、以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強弱為出發點來決定是否和親。這一點又包含了兩種情況:一是當中原王朝實力薄弱時期,為了求得邊境安寧,不得不與少數民族和親,如漢初劉邦與冒頓單於的和親;二是當中原王朝勢強力大時,少數民族為了尋求中原王朝的認可和支持,或由於嚮往中原先進生產及生活方式,主動向中原王朝請婚,如唐代西突厥的多次請婚
二、通過和親政策,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如唐代就通過與突厥的和親,使突厥貴族進入皇族,優待他們,利用他們比較熟悉本民族的優勢,給他們封官加爵,從而達到對突厥的統治。
附各朝代有記載的和親
漢朝
漢朝和親列表:
前200年,漢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頓單於
前192年,漢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於
前176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於
前174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單於
前162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單於
前160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56年,漢景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55年,漢景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52年,漢景帝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40年,漢武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08年,漢武帝宗女細君公主嫁烏孫昆莫(國王)獵驕靡
前103年,漢武帝宗女解憂公主嫁烏孫王岑陬、翁歸靡
前33年,王昭君嫁匈奴呼韓邪單於
十六國
前秦世祖苻堅女嫁仇池首領楊定
前秦高帝苻登妹東平公主嫁西秦高祖乞伏干歸
北燕太祖馮跋女樂浪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閭斛律
後秦高祖姚興女西平公主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西秦太祖乞伏熾磐女興平公主嫁北涼太祖沮渠蒙遜之*子沮渠興國
北涼太祖沮渠蒙遜女興平公主嫁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南北朝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始平公主嫁夏帝赫連昌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武威公主嫁北涼王沮渠茂虔
北魏宗女蘭陵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閭阿那瑰
北周趙王*宇文招女千金公主嫁突厥沙缽略可汗
後梁明帝蕭巋之女嫁隋文帝楊堅之*子楊廣
隋朝
隋文帝宗女光化公主嫁吐谷渾可汗世伏、伏允
隋文帝宗女安義公主嫁突厥啟民可汗染干
隋文帝宗女義成公主嫁突厥啟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
隋煬帝宗女信義公主嫁西突厥泥厥處羅可汗
隋煬帝宗女華容公主嫁高昌十二任王曲伯雅
隋煬帝小女淮南公主嫁突厥突利可汗
唐朝
639年,唐太宗侄*女弘化公主(淮陽王李道明的女兒)嫁吐谷渾諾曷缽
6*41年,唐太宗宗女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贊干布
710年,唐中宗養*女金城公主(邠王李守禮的女兒)嫁吐蕃贊普尺帶珠丹
717年,唐玄宗宗女永樂公主楊氏(唐太宗孫*子李續外孫的女兒)嫁契丹首領李失活、李娑固 717年,唐玄宗外甥女固安公主辛氏嫁奚首領李大酺、李魯蘇
722年,唐玄宗外甥女燕郡公主慕容氏嫁契丹首領李郁於、李吐於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東華公主陳氏嫁松漠郡王李邵固(契丹)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東光公主韋氏(唐中宗女李*季姜的女兒)嫁奚首領李魯蘇
744年,唐玄宗宗女和義公主(告城縣令李參之女)嫁寧*遠國王阿悉爛達干
745年,唐玄宗外孫女靜樂公主獨孤氏(唐玄宗女信成公主的女兒)嫁契丹王李懷秀
745年,唐玄宗外甥女宜芳公主楊氏(唐中宗女長寧公主的女兒)嫁奚王李延寵
758年,唐肅宗第二女寧國公主嫁回紇英武威遠可汗
758年,唐肅宗侄*女小寧國公主(榮王李琬之女)嫁回紇英武威遠可汗、英義可汗
788年,唐德宗第八女咸安公主嫁回紇武義成功可汗
821*年,唐穆宗第四妹太和公主嫁回紇崇德可汗
唐懿宗第二女安化公主嫁南詔王隆舜(彝),未成婚
五代十國
南漢襄帝劉隱女清遠公主嫁閩太宗王延鈞
遼朝
耶律襄女義成公主嫁夏州都督(西夏太祖)李繼遷
宗女興平公主嫁西夏景宗李*元昊
宗女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嫁西夏崇宗李乾順
宋朝
靖康之變後,諸多宋朝皇室女性被抵押給金國,其中一些變成金國妃妾。
德慶公主,嘉德帝姬趙玉盤嫁為金宋王完顏宗磐之妾
永慶公主,榮德帝姬趙金奴嫁為金完顏昌之妾
淑慶公主,安德帝姬趙金羅嫁為金之都統完顏闍母之妾
延慶公主,茂德帝姬趙福金嫁為完顏宗望、完顏希尹之妾
洵德帝姬趙富金嫁為金珍珠大王完顏設也馬之妾
順德帝姬趙纓絡嫁為完顏宗翰之妾
儀福帝姬趙圓珠嫁為完顏宗弼之妾
柔福帝姬趙多富嫁為完顏宗望之妾
惠福帝姬趙珠珠嫁為寶山大王完顏斜保之妾
寧福帝姬趙串珠嫁為兗王完顏宗雋之妾
令福帝姬趙金印嫁為金熙宗之妾
華福帝姬趙賽月嫁為金熙宗之妾
慶福帝姬趙金姑嫁為金熙宗之妾
純福帝姬趙金鈴嫁為完顏設也馬之妾,後被遣嫁青宮譯語作者王成棣
元朝
共38女,其中皇女10位、同姓宗室女22位、身份不明6位,下嫁汪古部(突厥)16位、畏兀兒9位、高麗9位、吐蕃4位,元朝和親列表:
汪古部
阿剌海別吉公主嫁汪古部首領不顏昔班,後嫁其侄鎮國與弟孛要合(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獨木干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聶古台,後嫁其弟察忽(拖雷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月烈公主嫁汪古部首領愛不花(忽必烈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葉里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子君不花(貴由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忽答迭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闊里吉思(太子真金女,孛兒只斤氏)
愛牙失里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闊里吉思(元成宗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亦憐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孫囊家台(不知)
回鶻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孫丘鄰察(宗王阿只吉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阿實禿忽魯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術忽難(宗王奈刺不花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葉綿干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術忽難(宗王兀魯歹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速哥八剌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竹忽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孫火思丹(宗王卜羅出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奴倫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闊里吉思弟阿*里八斛(宗王完澤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阿刺的納八刺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術安(晉王甘麻刺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吉刺實思公主,封趙國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阿剌忽都(不知)
難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畏兀兒
也立安敦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阿爾忒的斤(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阿刺真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怯失邁失(窩闊台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巴巴哈兒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火赤哈兒的斤(貴由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不魯罕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紐林的斤(窩闊台孫女,孛兒只斤氏)
八卜叉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紐林的斤(窩闊台孫女,不魯罕公主妹,孛兒只斤氏)
兀刺真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紐林的斤(安西王阿難答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雪雪的斤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雪雪的斤(不知)
朵兒只思蠻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帖睦爾普化(宗王闊端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也先忽都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帖睦兒補化之*子不答失里(不知)
忽都魯揭里迷失公主,封安平公主嫁高麗忠烈王(忽必烈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寶塔實憐公主,封薊國大長公主嫁高麗忠宣王(蒙哥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也速真公主嫁高麗忠宣王(不知)
亦憐真八刺公主,封濮國長公主嫁高麗忠肅王(營王也先帖鎖南藏卜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金童公主,封曹國長公主嫁高麗忠肅王(魏王阿不哥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伯顏忽都公主,封慶華公主嫁高麗忠肅王(宗王伯顏忽都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亦憐真班公主,封德寧公主嫁高麗忠惠王(鎮西武靖王焦八(搠思班)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寶塔失里公主,封徽懿魯國大長公主嫁高麗恭愍王(魏王阿不哥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納論公主,封國公主嫁高麗沈王王皓(梁王松山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墨卡頓公主嫁八思巴弟吐蕃白蘭王恰那多吉(宗王闊端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貝丹公主嫁吐蕃白蘭王恰那多吉之*子達瑪巴拉(宗王闊端子啟必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門達干公主嫁吐蕃白蘭王達尼欽波桑波貝(元成宗姐,孛兒只斤氏) 布達干公主嫁吐蕃白蘭王(不知)
清朝
中國和親史到了清代才達到頂峰,雖然目前很難做出精確統計,但據秦永洲和華立的統計,自天命初到乾隆末下嫁到外藩蒙古的,「從公主到鄉君就有70餘人之多。見諸《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的額駙有6*9人,八旗中的尚不在內」;「嘉道年間,科爾沁、敖漢、巴林部共公主*子孫、台吉、姻親3000餘人,這在人口稀少的蒙古族是相當客觀的數字。自天命初到乾隆末下嫁到外藩蒙古的公主、格格共有公主22人、郡主21人、縣主6人、郡君9人、縣君7人、鄉君6人。據道光年間的統計,當時科爾沁達爾漢王旗下有公主*子孫台吉、姻親台吉共2000人,土謝圖王旗下公主*子孫台吉500餘人,敖漢旗下有600餘人,巴林旗下有170餘人。
努爾哈赤第三女莽古濟嫁蒙古敖漢部*長瑣木諾杜棱
太宗皇太極第一女固倫公主嫁蒙古敖漢郡王班第
太宗皇太極第二女馬喀塔嫁蒙古察哈爾親王額哲
太宗皇太極第三女延慶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親王奇塔特
太宗皇太極第四女雅圖嫁蒙古卓禮克圖親王弼爾塔哈爾
太宗皇太極第五女阿圖嫁蒙古巴林郡王色布騰九
太宗皇太極第八女嫁蒙古土謝圖親王巴雅斯護朗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三女固倫榮憲公主嫁蒙古巴林郡王烏爾滾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五女和碩端靜公主嫁蒙古喀爾沁杜棱郡王噶爾臧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六女固倫恪靖公主嫁蒙古喀爾喀親王敦多布多爾濟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嫁蒙古科爾沁台吉多爾濟
恭親王常寧第一女固倫純禧公主嫁蒙古科爾沁台吉班第
怡親王胤祥第四女和碩和惠公主嫁蒙古喀爾喀親王*丹律多而濟之*子多爾濟塞布騰
庄親王胤祿第一女和碩端柔公主嫁蒙古科爾沁郡王*清齊默特多爾濟
高宗乾隆帝弘歷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親王巴布騰巴爾珠爾
仁宗嘉慶帝顒琰第三女莊敬和碩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親王索特納木多布濟
仁宗嘉慶帝顒琰第四女庄靜固倫公主嫁蒙古土默特貝勒瑪尼巴達喇
宣宗道光帝綿寧第四女壽安固倫公主嫁蒙古奈曼部札薩克郡王德穆楚札克布
5. 歷史上參與和親的公主都有那些
金城公主
6. 歷史上哪個公主送去和親到了就被砍頭來著這么悲催!
這位公主就是大唐唐玄宗時期的宜芳公主。這位宜芳公主其實並不是唐玄宗的親生女兒,而是他的外甥女。是唐中宗和韋皇後所生的女兒長寧公主和隋朝宗室楊慎交所生的女兒,也就是唐玄宗妹妹長寧公主的女兒。這位長寧公主因為受到韋皇後的牽連,在唐玄宗誅殺韋皇後後,就被貶出長安。
本來唐玄宗可能都想不起來這個妹妹,但是,在天寶初年,當時東北的奚族首領李延寵迫於大唐的實力,因此歸順了大唐,唐玄宗封李延寵為懷信王。而為了進一步控制李延寵和他背後的奚族,因此,唐玄宗准備跟他和親,將一位公主嫁給他做老婆。但是,東北那個地方,窮山惡水,天寒地凍,而且此時的唐玄宗也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去吃苦。
於是,准備在宗室裡面選擇女子出嫁,最終找到了貶出京城,現在窮困落魄的長寧公主,她此時正好有一位年齡合適的女兒楊氏。於是唐玄宗將其接入皇宮,冊封為宜芳公主,准備出嫁東北奚族首領李延寵。長寧公主自然不願意女兒去,但是,此時朝中已經沒有肯為長寧公主說話的人了。於是板上釘釘,非去不可了。
天寶4年3月份,宜芳公主離開長安,一路向北,經過內蒙古,去東北和李延寵成親,一路上十分不舍,還寫下了訣別詩《虛池驛題屏風》。經過長途跋涉,宜芳公主輾轉到達了奚族,而且順利完婚。但是,此時在東北邊關的安祿山,為了邀功,硬是不顧公主和親的大局。不斷出兵攻打奚族,准備一舉將這個奚族打趴下,或者滅亡。
而這個奚族首領李延寵其實也不是真心歸附大唐,早有反叛之心。因此,開始聯絡周邊的少數民族,尤其是崛起的契丹族,共同起兵反叛大唐,共同打擊安祿山。而為了表明決心,將前來和親的宜芳公主當場斬殺祭旗,以壯聲威,表明跟大唐死磕到底。
而這位可憐的公主,和親剛來,頭顱就被砍下來成了犧牲品,堪稱古往今來最為悲慘的和親公主,而且當時只有十幾歲。在古代和親的公主大多沒有好下場,而且用女人的胸脯買來的和平又能維持幾年呢?因此,後世的人比較推崇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因為大明從不和親,連皇帝死了也不屈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表現的很是硬氣。
7.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和親的公主,希望能詳細介
1、永樂公主:楊氏,父楊元嗣,母不詳。父楊元嗣為東平王李續(不是李繼)外孫。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十一月三日,下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第二年李失活死後,永樂公主又嫁其弟李娑固。
2、太平公主: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
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3、衛長公主:一般認為是漢武帝長女,母為皇後衛子夫。因於武帝一朝以帝女而越級封為長公主、湯沐邑為最富庶的鹽邑、兩任丈夫皆貴震天下,被認為是漢武帝最喜歡的女兒。
同母弟為漢武帝嫡長子戾太子劉據。衛長公主沒有陷入征和二年的巫蠱之禍,也並非死於腰斬。一般認為衛長公主逝世於巫蠱之禍以前。根據茂陵陪葬墓分布,衛長公主很可能去世後與其夫平陽共侯曹襄合葬於茂陵。
4、長寧公主:唐中宗韋後長女,先後嫁楊慎交、蘇彥伯二人。頗受寵愛。後世也稱"寧長公主"。聖歷年間,她與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設立府衛,十步一人,加以騎兵巡邏,僭肖宮省。
神龍年間進封公主,開府,設置屬官,不設長史官,待遇等同親王;而她的食邑實封二千五百戶,是親王爵位待遇的三倍還多。
5、定安公主:唐憲宗第十女,母不詳。始封「太和公主」,歸國後晉升為「定安大長公主」。她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後一位和親回紇(回鶻)的正牌公主。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回鶻派使者合達乾等人來請求和親,唐穆宗同意了。
回鶻崇德可汗派都督、都渠、葉護、公主等兩千多人的龐大隊伍來唐朝迎親,納馬2萬匹、駝千匹為聘禮。唐穆宗封其妹為太和公主,出嫁回鶻可汗。公主正式到達回鶻牙帳,選擇吉日,冊封公主為回鶻可敦。
8. 公主和親是恥辱的象徵,歷史上有哪些公主被迫和親過
和親嚴格意義上是從漢代開始的,然後一直到清朝,有很多的公主都和親過。至於是否是被迫,我們無從得知。因為我想沒有人願意遠嫁他鄉。
去世的原因大家眾說紛紜,但是普遍的說法就是小公主根本無法承受晉平公的寵愛,所以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最後只能在病痛中離開人世。我覺得這個應該只是原因之一。一個才年僅10歲的孩子,去了別的國家,水土不服,擔驚受怕肯定也是願意之一,大家認為呢?
9. 歷史上和親的之間有哪些
漢朝
漢朝和親列表:
前200年,漢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頓單於
前192年,漢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於
前176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於
前174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單於
前162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單於
前160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56年,漢景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55年,漢景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52年,漢景帝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40年,漢武帝宗女嫁匈奴軍臣單於
前108年,漢武帝宗女細君公主嫁烏孫昆莫(國王)獵驕靡
前103年,漢武帝宗女解憂公主嫁烏孫王岑陬、翁歸靡
前33年,王昭君嫁匈奴呼韓邪單於
十六國
前秦世祖苻堅女嫁仇池首領楊定
前秦高帝苻登妹東平公主嫁西秦高祖乞伏干歸
北燕太祖馮跋女樂浪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閭斛律
後秦高祖姚興女西平公主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西秦太祖乞伏熾磐女興平公主嫁北涼太祖沮渠蒙遜之*子沮渠興國
北涼太祖沮渠蒙遜女興平公主嫁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南北朝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始平公主嫁夏帝赫連昌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武威公主嫁北涼王沮渠茂虔
北魏宗女蘭陵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閭阿那瑰
北周趙王*宇文招女千金公主嫁突厥沙缽略可汗
後梁明帝蕭巋之女嫁隋文帝楊堅之*子楊廣
隋朝
隋文帝宗女光化公主嫁吐谷渾可汗世伏、伏允
隋文帝宗女安義公主嫁突厥啟民可汗染干
隋文帝宗女義成公主嫁突厥啟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
隋煬帝宗女信義公主嫁西突厥泥厥處羅可汗
隋煬帝宗女華容公主嫁高昌十二任王曲伯雅
隋煬帝小女淮南公主嫁突厥突利可汗
唐朝
639年,唐太宗侄*女弘化公主(淮陽王李道明的女兒)嫁吐谷渾諾曷缽
6*41年,唐太宗宗女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贊干布
710年,唐中宗養*女金城公主(邠王李守禮的女兒)嫁吐蕃贊普尺帶珠丹
717年,唐玄宗宗女永樂公主楊氏(唐太宗孫*子李續外孫的女兒)嫁契丹首領李失活、李娑固 717年,唐玄宗外甥女固安公主辛氏嫁奚首領李大酺、李魯蘇
722年,唐玄宗外甥女燕郡公主慕容氏嫁契丹首領李郁於、李吐於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東華公主陳氏嫁松漠郡王李邵固(契丹)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東光公主韋氏(唐中宗女李*季姜的女兒)嫁奚首領李魯蘇
744年,唐玄宗宗女和義公主(告城縣令李參之女)嫁寧*遠國王阿悉爛達干
745年,唐玄宗外孫女靜樂公主獨孤氏(唐玄宗女信成公主的女兒)嫁契丹王李懷秀
745年,唐玄宗外甥女宜芳公主楊氏(唐中宗女長寧公主的女兒)嫁奚王李延寵
758年,唐肅宗第二女寧國公主嫁回紇英武威遠可汗
758年,唐肅宗侄*女小寧國公主(榮王李琬之女)嫁回紇英武威遠可汗、英義可汗
788年,唐德宗第八女咸安公主嫁回紇武義成功可汗
821*年,唐穆宗第四妹太和公主嫁回紇崇德可汗
唐懿宗第二女安化公主嫁南詔王隆舜(彝),未成婚
五代十國
南漢襄帝劉隱女清遠公主嫁閩太宗王延鈞
遼朝
耶律襄女義成公主嫁夏州都督(西夏太祖)李繼遷
宗女興平公主嫁西夏景宗李*元昊
宗女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嫁西夏崇宗李乾順
宋朝
靖康之變後,諸多宋朝皇室女性被抵押給金國,其中一些變成金國妃妾。
德慶公主,嘉德帝姬趙玉盤嫁為金宋王完顏宗磐之妾
永慶公主,榮德帝姬趙金奴嫁為金完顏昌之妾
淑慶公主,安德帝姬趙金羅嫁為金之都統完顏闍母之妾
延慶公主,茂德帝姬趙福金嫁為完顏宗望、完顏希尹之妾
洵德帝姬趙富金嫁為金珍珠大王完顏設也馬之妾
順德帝姬趙纓絡嫁為完顏宗翰之妾
儀福帝姬趙圓珠嫁為完顏宗弼之妾
柔福帝姬趙多富嫁為完顏宗望之妾
惠福帝姬趙珠珠嫁為寶山大王完顏斜保之妾
寧福帝姬趙串珠嫁為兗王完顏宗雋之妾
令福帝姬趙金印嫁為金熙宗之妾
華福帝姬趙賽月嫁為金熙宗之妾
慶福帝姬趙金姑嫁為金熙宗之妾
純福帝姬趙金鈴嫁為完顏設也馬之妾,後被遣嫁青宮譯語作者王成棣
元朝
共38女,其中皇女10位、同姓宗室女22位、身份不明6位,下嫁汪古部(突厥)16位、畏兀兒9位、高麗9位、吐蕃4位,元朝和親列表:
汪古部
阿剌海別吉公主嫁汪古部首領不顏昔班,後嫁其侄鎮國與弟孛要合(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獨木干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聶古台,後嫁其弟察忽(拖雷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月烈公主嫁汪古部首領愛不花(忽必烈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葉里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子君不花(貴由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忽答迭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闊里吉思(太子真金女,孛兒只斤氏)
愛牙失里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闊里吉思(元成宗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亦憐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孫囊家台(不知)
回鶻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孫丘鄰察(宗王阿只吉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阿實禿忽魯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術忽難(宗王奈刺不花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葉綿干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術忽難(宗王兀魯歹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速哥八剌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竹忽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領孛要合之孫火思丹(宗王卜羅出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奴倫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闊里吉思弟阿*里八斛(宗王完澤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阿刺的納八刺公主嫁汪古部首領術安(晉王甘麻刺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吉刺實思公主,封趙國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阿剌忽都(不知)
難公主嫁汪古部首領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畏兀兒
也立安敦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阿爾忒的斤(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阿刺真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怯失邁失(窩闊台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巴巴哈兒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火赤哈兒的斤(貴由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不魯罕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紐林的斤(窩闊台孫女,孛兒只斤氏)
八卜叉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紐林的斤(窩闊台孫女,不魯罕公主妹,孛兒只斤氏)
兀刺真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紐林的斤(安西王阿難答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雪雪的斤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雪雪的斤(不知)
朵兒只思蠻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帖睦爾普化(宗王闊端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也先忽都公主嫁畏兀兒亦都護帖睦兒補化之*子不答失里(不知)
忽都魯揭里迷失公主,封安平公主嫁高麗忠烈王(忽必烈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寶塔實憐公主,封薊國大長公主嫁高麗忠宣王(蒙哥女,皇女孛兒只斤氏)
也速真公主嫁高麗忠宣王(不知)
亦憐真八刺公主,封濮國長公主嫁高麗忠肅王(營王也先帖鎖南藏卜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金童公主,封曹國長公主嫁高麗忠肅王(魏王阿不哥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伯顏忽都公主,封慶華公主嫁高麗忠肅王(宗王伯顏忽都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亦憐真班公主,封德寧公主嫁高麗忠惠王(鎮西武靖王焦八(搠思班)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寶塔失里公主,封徽懿魯國大長公主嫁高麗恭愍王(魏王阿不哥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納論公主,封國公主嫁高麗沈王王皓(梁王松山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墨卡頓公主嫁八思巴弟吐蕃白蘭王恰那多吉(宗王闊端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貝丹公主嫁吐蕃白蘭王恰那多吉之*子達瑪巴拉(宗王闊端子啟必帖木兒女,親王女孛兒只斤氏)
門達干公主嫁吐蕃白蘭王達尼欽波桑波貝(元成宗姐,孛兒只斤氏) 布達干公主嫁吐蕃白蘭王(不知)
清朝
中國和親史到了清代才達到頂峰,雖然目前很難做出精確統計,但據秦永洲和華立的統計,自天命初到乾隆末下嫁到外藩蒙古的,「從公主到鄉君就有70餘人之多。見諸《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的額駙有6*9人,八旗中的尚不在內」;「嘉道年間,科爾沁、敖漢、巴林部共公主*子孫、台吉、姻親3000餘人,這在人口稀少的蒙古族是相當客觀的數字。自天命初到乾隆末下嫁到外藩蒙古的公主、格格共有公主22人、郡主21人、縣主6人、郡君9人、縣君7人、鄉君6人。據道光年間的統計,當時科爾沁達爾漢王旗下有公主*子孫台吉、姻親台吉共2000人,土謝圖王旗下公主*子孫台吉500餘人,敖漢旗下有600餘人,巴林旗下有170餘人。
努爾哈赤第三女莽古濟嫁蒙古敖漢部*長瑣木諾杜棱
太宗皇太極第一女固倫公主嫁蒙古敖漢郡王班第
太宗皇太極第二女馬喀塔嫁蒙古察哈爾親王額哲
太宗皇太極第三女延慶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親王奇塔特
太宗皇太極第四女雅圖嫁蒙古卓禮克圖親王弼爾塔哈爾
太宗皇太極第五女阿圖嫁蒙古巴林郡王色布騰九
太宗皇太極第八女嫁蒙古土謝圖親王巴雅斯護朗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三女固倫榮憲公主嫁蒙古巴林郡王烏爾滾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五女和碩端靜公主嫁蒙古喀爾沁杜棱郡王噶爾臧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六女固倫恪靖公主嫁蒙古喀爾喀親王敦多布多爾濟
聖祖康熙帝玄燁第十五女和碩敦恪公主嫁蒙古科爾沁台吉多爾濟
恭親王常寧第一女固倫純禧公主嫁蒙古科爾沁台吉班第
怡親王胤祥第四女和碩和惠公主嫁蒙古喀爾喀親王*丹律多而濟之*子多爾濟塞布騰
庄親王胤祿第一女和碩端柔公主嫁蒙古科爾沁郡王*清齊默特多爾濟
高宗乾隆帝弘歷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親王巴布騰巴爾珠爾
仁宗嘉慶帝顒琰第三女莊敬和碩公主嫁蒙古科爾沁親王索特納木多布濟
仁宗嘉慶帝顒琰第四女庄靜固倫公主嫁蒙古土默特貝勒瑪尼巴達喇
宣宗道光帝綿寧第四女壽安固倫公主嫁蒙古奈曼部札薩克郡王德穆楚札克布
10. 歷史上,有沒有外族送公主給咱們和親的
歷史上多得很的外族女子送到中原王朝來,這和中原王朝送女去外族和親其實是一個道理,只是說法不同,女子的地位不同罷了。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外族入供中原王朝的女子就有大明的朝鮮國送的高麗妃,清乾隆的香妃等等。
無論是和親也好,進貢也罷,一切都是國家實力說了算,實力強大,女人過去是王後;實力弱小,女人過去是玩物,但都是政治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