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1.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內
2.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的相互關系:
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個歷史任務,是互相區別又互相緊密聯系的。
第一,由於腐朽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制度,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
近容代以來的歷史表明,爭得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和必然要求。
㈡ 如何理解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主題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材料一: 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路徑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歷史可能循著某種路徑發展,歷史條件改變了,發展的路徑也可能改變,這就是歷史發展的轉折。洋務新政(洋務運動)的興起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一次重要轉折。它雖然沒有使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生產方式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但卻為此後改良派、革命派成長提供了基礎。
——張海鵬《現代化的研究視角與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材料二: 中國近代史的發展呈現出由「沉淪」到「上升」的發展過程,中國社會走出了一條「U」字形路線。在近代中國歷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徵是「沉淪」;近代中國歷史的後期,其基本特徵是「上升」。在「沉淪」與「上升」中間有一個過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淪」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時期。
——張海鵬《現代化的研究視角與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1)結合洋務運動的內容簡要分析洋務運動是如何為改良派、革命派成長提供基礎的?(6分)
(2)試分別概述材料二中所說的「沉淪」和「上升」的含義。(8分)
(3)20世紀初期是中國由「沉淪」到「上升」的轉折時期,列舉這一時期體現「沉淪」「上升」的重大歷史事件各一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1901到1920年間近代中國由「沉淪」,到「上升」的原因。(11分)
題型:綜合題難度:偏易來源:不詳
(1)提供基礎:洋務派創辦近代工業,引進西方生產方式和技術,誘導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為改良派、革命派成長提供了物質基礎和階級基礎;洋務派創辦近代教育,培養新式人才,翻譯西方書籍,沖擊了舊思想,為新思想的引進和傳播創造了條件。(6分)
(2)含義:沉淪:西方列強侵略,清王朝腐敗,中國社會日益淪為半殖民地社會。上升:中國人民通過不斷探索和斗爭,最終贏得了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同時近代化進程不斷深入(6分)
(3)重大歷史事件:「沉淪」有《辛丑條約》的簽訂、袁世凱復辟帝制、巴黎和會外交上的失敗等;「上升」有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國民黨和中共的成立等(4分)。
經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為社會的轉折提供了經濟基礎;政治:進一步壯大了中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力量,為中國社會的轉折提供了階級基礎;(答政黨建立也可) 思想: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等,為中國社會的轉折提供了思想基礎。(6分)
㈢ 怎樣理解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近代處於過渡時代。從獨立國家變為半殖民地(半獨立)並向殖民地演化,這是個向下沉淪的過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封建(半資本主義)並向資本主義演化,這是個向上發展的過程。兩個過程相互矛盾,又相互連結、相互制約,沒有國家的獨立,就不能保證社會的真正進步,而沒有社會的進步,則無法贏得國家的真正獨立。
阻止帝國主義滅亡中國和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力量在於人民,在於人民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斗爭。反抗英國鴉片侵略和反抗英法聯軍侵略的兩次民族戰爭,反抗清朝統治的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就是這種人民的偉大斗爭。洋務運動不屬於人民的反抗運動。它的歷史地位、歷史作用決不能和人民的偉大斗爭相提並論。不過,從另一方面看,在洋務運動和人民斗爭之間,又存在著曲折的聯系,洋務運動可以說是民族戰爭和農民戰爭的副產品。封建統治階級中一部分有識之士,被民族戰爭的炮火所驚醒,探索戰爭勝敗的因由,利用農民戰爭所造成的新局勢,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緩慢地逐步朝資本主義方向挪動,在暗地裡或客觀上為中國的獨立和進步積累著物質力量,因此,不能以其不屬於人民的反抗運動而完全抹煞。
從林則徐、魏源的引進洋炮、仿造戰船、「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到馮桂芬、李鴻章的「采西學」、"制洋器」、「師其所長,奪其所恃」,一脈相承,明顯地表現出他們在民族戰爭炮火的洗禮下,為抵禦外侮而不惜「以夷變夏」的清醒的認識。向當時先進的西方資本主義學習,是近代中國爭取獨立和謀求進步的根本道路。
在19世紀60年代,曾經一度出現過向西方資本主義學習的另一種可能的前景,那就是經過農民戰爭摧毀清朝統治。太平天國取得全國性勝利後,推行由洪仁牙設計的、全面向西方學習的《資政新篇》的方案。這種前景也許比日本的明治維新更加光輝奪目。但是,太平天國畢竟是失敗了,可能沒有成為現實,燦爛的前景只不過是某些歷史學家們一廂情願的假設.嚴峻的歷史事實卻是:農民戰爭打亂了封建統治秩序,打翻了一批腐朽的舊權貴,打破了清朝「太阿從不下移」的祖宗「家法」,但沒有把清朝推翻,只是造成一種局勢,使李鴻章等人能夠依靠鎮壓農民戰爭而嶄露頭角,成為新權貴;這些新權貴憑藉手中所掌握的有限權柄,在太平天國的廢墟上,把林則徐、魏源等人開其端緒的學習西方的主張著手付諸實施,並擴展開來,持續達數十年之久,形成了一個「圖富強」的洋務運動。對於李鴻章等人來說,鎮壓太平天國農民戰爭,自然是罪惡滔天;但鎮壓之後,他們不是全面倒退,而是有所進取,為國家富強而向西方學習,為學習西方而對當時的封建頑固勢力進行斗爭,他們的所作所為,至少在客觀上導致了資本主義幼芽的出土。因此,洋務運動表現了中國社會進步的不可逆轉的趨勢,曲折地反映了農民戰爭的偉大歷史作用。
清朝二百年極端專制主義的封建統治和閉關鎖國的反動政策,嚴重地阻得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戕害了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以至歷史進入了近代卻還沒有誕生資產階級。向西方學習的任務,在始初階段便不得不由地主階級的開明派來承擔。洋務運動既然是地主階級向西方學習的運動,也就不能不具有封建保守的性質。後來被概括為』中學為體,酉學為用」的口號,恰當地體現了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封建主義是地主階級安身立命的根基。洋務派並沒有破毀這個根基的意願,而只是想在這個根基上嫁接點資本主義,本意甚至還在於強化這個根基。要求地主階級不去維護封建制度乃至具有反封建思想,那是根本不切情理的。作為地主階級,企圖在封建根基上嫁接點資本主義,還應該說是一種進步的傾向,開明的表現。因此,「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在向西方學習的始初階段仍有其積極意義。「中學為體」,歷來如此,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提出異議,並不需要特別強調或者著力捍衛,洋務派揭櫫「中學為體」,無非企圖表明他們不是離經叛道。「西學為用』則是具有實踐意義的新思想,它針對封建頑固派妄自尊大、拒絕一切外來新知識的昏庸和愚昧,因而強調必須向西方學習。如果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內,便不難看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開始時的著眼點在於提倡和保護引進西學,只是到了後來,當資產階級維新派要求改變封建專制主義、實行西方的君主立憲制度的時候,這個口號才具有抵制維新的反動性。
洋務運動從發生、發展到政治上破產的過程,大體上反映了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認識由淺入深的過程。堂堂天朝「受制於小夷」,是對外戰爭失敗的結果,因此,首先引起人們注意並提到日程上來的,是學習西方的堅船利炮以及與軍事相聯系的科學技術。洋務派大辦造船、制炮等新式軍事工業,開始改變了中國軍隊專恃刀矛舟楫等原始武器的落後狀況,井培育了中國第一代產業工人和科技人材。隨後,洋務派進一步認識到經濟力量是軍事力量的基礎,「必先富而後能強」,於是學習西方的經濟設施被提上了日程。開礦藏、辦工廠、架電線、修鐵路,古老的中國出現了第一批大型的新式工礦交通企業,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也開始逐漸成長起來。再後,當人們認識到西方的經濟設施必須有相應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能獲得成效的時候,也就是資產階級在政治上逐漸成熟的時候,洋務運動也就瀕臨政治上破產之日了。洋務派的實踐證明,資本主義之苗是不能在封建主義根基之上茁壯成長的,不是苗的枯萎便是根基的破裂,而這一點,卻是封建性十分濃厚的洋務派所始終無法理解的。事與願違,恰好說明洋務運動在這方面的客觀進步作用。
洋務派不僅封建性十分濃厚,而且對外往往具有很大的妥協性,這是他們的階級屬性所決定的。他們作為地主階級開明派的代表,力量非常軟弱。和廣大人民處於對立地位,是他們本身軟弱無力的根源。上有深恐大權旁落的專制朝廷的壓力,下有盤根錯節的封建頑固勢力的牽制,洋務運動聲勢不小,成效甚微。李鴻章對比明治維新說;「日本蓋自其君主持,而臣民一心並力,則財與才日生而不窮。中土則一、二外臣持之,朝議夕遷,早作晚輾,固不敢量其所終極也。』所以中國「有貝之財,無貝之才,不獨遠遜西洋,抑實不如日本」1。在中外力量對比日益懸殊的嚴峻形勢下,李鴻章雖然企圖勉力支撐,挽回頹勢,但他鑒於朝廷內外阻力重重,所以缺乏信心,甚至感到前途茫茫,危機四伏,把當時的中國描述為「敝絮塞滑舟,腐木支大廈,稍一傾覆,遂不可知』的慘象,發出了「東西各國日益強盛,中土一無足恃」的悲鳴。軟弱必然產生妥協.每當帝國主義肆意欺凌的時候,千方百計地避免和外國兵戎相見,成為李鴻章外交政策的特色,並因此招來「賣國賊」的惡謚。但是,妥協避戰和圖強禦侮並不是絕對互相排斥的.避戰屬於外交,圖強屬於內政,兩者並不完全是一碼事。洋務運動屬於內政范圍,積極加強國防建設,增強軍事實力,努力從事經濟建設,謀求保護利權,都很明顯地具有圖強禦侮的意義。至於成效大小,則受著主客觀各種條件的制約,不能單純以成敗評論是非功過。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的失敗,豈可歸咎於洋務運動的興辦?從洋務派到資產階級維新派以至資產階級革命派,都存在一種錯誤的認識,即所謂「患之有無,不在外而在內」,以為只要國家富強了,外患就自然可以消除,並因自身的軟弱而不敢正面反對帝國主義。同盟會的〈對外宣言〉公開聲明:「所有中國前此與各國締結之條約,皆繼續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權利,一體保護」(《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一二,第3頁)。這不正是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承認列強在華侵略特權嗎?明白這一點,對李鴻章所說的「各國條約已定,斷難更改」、「居今日而日攘夷,日驅逐出境」,純屬「虛妄之論」,也就可以理解了。怎麼能用資產階級革命派尚且不能達到的高度去要求洋務派呢?
洋務運動時期尚處於世界「自由」資本主義時期,歐美列強還沒有完全操縱中國的財政經濟命脈和軍事政治力量,中國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也還沒有形成.因此,把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定性為「買辦官僚」,把洋務運動期間興辦的「官督商辦」企業定性為「官僚資本」,都是需要重新進行深入研究的。至於引用甲午戰爭以後的某些材料來證明洋務運動的買辦性,井由此肯定它是一個反動的、賣國的運動,那就更加難以令人首肯了。甲午戰爭以前,幾乎所有進步人士都支持和擁護洋務運動,即使有所批評,也屬於條陳和建議的性質,其目的是希望洋務運動搞得更好一些,而反對洋務運動的大都是封建頑固派.甲午戰爭期間,系軍事、外交大權於一身的李鴻章怯戰求和,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從而聲名狼藉.但甲午戰爭以後,維新派首領康有為等雖然反對李鴻章,卻不反對張之洞,革命振首領孫中山等則直到1900年還對李鴻章抱著某種幻想。此中消息,是值得參酌的。
清朝初年,封建士大夫中有所謂「經世派」,以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為代表,他們有鑒於明末農民戰爭,總結明朝亡國的教訓,批判理學家的空談誤國,主張經世致用,改革時弊,講求富國強兵之道.從康熙、雍正到乾隆,清朝皇帝唯恐這個學振不利於愛新覺羅一姓的統治,採用提倡理學、獎勵考據,編纂群書以及文字獄等種種手段,斬斷了這個學振的流傳。但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國知識分子是具有關心國家命運的優良傳統的.鴉片戰爭前後,面臨歷史的大變局,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等人又拾起顧、黃、王的余緒,並把富國強兵之道引為向西方學習。經過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遠承顧、黃、王,近繼林、龔、魏,興起洋務運動,把向西方學習的富國強兵之道付諸實踐。他們盡管具有這樣那樣的嚴重弱點和局限性,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乃至罪行,但比起那些不辦實事、空談禮義而且對辦事者多方掣肘、挑剔細故的封建頑固派,實在是更值得同情和肯定的。評價歷史人物,只能把他們和前人及同時代的人相比較,否則便不是科學的歷史的態度,難免流於苛求。
洋務運動當然不是成功的運動,歷史已經宣判了它的失敗。首先,外國資本主義並不願意中國富強起來,不斷地採取政治的、經濟的、外交的乃至軍事的手段進行干擾,而洋務振對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壓力,往往是妥協退讓的。其次,封建頑固勢力害怕他們的根基和權勢遭到破壞,在政治上、經濟上、輿論上進行多方面的鉗制和阻難,而洋務派對於這種壓迫,往往是斗爭不力的。第三,洋務振本身的封建性窒息著洋務運動的生機,諸如企業衙門化、貪污中飽、揮霍浪費、任用私人、侵吞商股,等等,在這個意義上,可說洋務攝既是新式企業的創建者,又是這些企業的摧殘者。洋務運動失敗的經驗教訓,是很值得認真總結並引為鑒戒的。
在中華民族災難深重的年代裡,為了阻止中國向半殖民地、殖民地沉淪,不同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從事過不同形式的探索和斗爭。太平天國、洋務運動、戊戌維新、辛亥革命,是這些探索和斗爭的幾個主要表現。這些探索和斗爭統統失敗了,但也都對中國社會的進步起了不同程度的有利影響。向西方學習是近代中國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主張學習西方還是反對學習西方,成為評價近代中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重要試金石之一。洋務運動是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必經階段,不能因為它是地主階級學習西方的運動而抹煞它的歷史意義。
㈣ 論述題: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答: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以及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兩大歷史任務中,首先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這個歷史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變民族壓迫和人民受剝削的狀況,必須首先進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決上層建築和生產關系問題,才能為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創造前提與基礎,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開辟道路,才能使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成為可能。
歷史表明,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來源http://..com/question/490902421.html
㈤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極其相互關系
1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相互關系?
答: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內以及帝國主義和中容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兩大歷史任務中,首先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這個歷史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變民族壓迫和人民受剝削的狀況,必須首先進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決上層建築和生產關系問題,才能為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創造前提與基礎,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開辟道路,才能使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成為可能。
歷史表明,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有點多...不過就這么答上去應該就是對的)
㈥ 回顧中國近代史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苦難:近代史前夕的中國人民生活貧困,國家出現了經濟危機,由於技術落後,統內治腐敗容,再加上後來的帝國主義侵略,一旦遭到自然災害就必有大量的流民,便會有大片的人餓死(1942年河南飢荒),一旦有國土淪陷,就必有無數人離家失所,就有無數人慘死在帝國主義刀下,面對不斷地慘案,人民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屈辱:勝者王,敗者寇。落後的中國終究敗給了先進的列強,帶給中國的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中國逐漸淪為外國的殖民地,主權一步步的喪失,造就了外國人的橫行霸道,中國人應有的權力被剝奪,不斷地被壓迫。
探索:無數先烈為祖國的前途奮斗過,探索過,犧牲過,自鴉片戰爭起,魏源、林則徐率先睜眼看世界;洋務派學習西方的科技,最終一戰破產;維新派學習西方的制度,最終被封建勢力鎮壓;孫中山推翻清王朝,最終勝利果實落入他人手中。這一系列的探索雖然失敗了,但為後人帶來了寶貴的經驗,鼓勵著後人為國家的復興而奮斗。最終,隨著馬列主義來到中國,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又經過20多年同封建主義,帝國主義的斗爭中,實現了國家獨立,人民的當家做主。
㈦ 如何理解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及相互關系
一、兩大歷史任務:
1、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2、二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兩大歷史任務的聯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務,才能為第二大任務的完成創造條件。
1、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條件,只有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廢除列強同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才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改變買辦的和封建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開辟走向現代化的道路。
2、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總目的是使中國走上現代化,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7)如何理解近代這段歷史擴展閱讀:
兩大歷史任務的區別:二者的主體、內容是不一樣的。
1、前者要改變民族遭壓迫 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從根本上推翻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
2、後者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後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充分發展近代民族工商業,解決生產力的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知網——對中國近代史主題的幾點認識
㈧ 如何理解中國近代史對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意義
了解國情,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國民文化素質。
借鑒歷史經驗,為振興中華,建設現代化的中國獻計獻策。
反思歷史,並且正視歷史,汲取其中的經驗教訓。
仇恨可以被放下,但歷史不應該被忘記。
㈨ 如何看待近代中國l歷史的發展
1840年,抄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隨後,西方列強接踵而來,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給中國人帶來深重災難。然而,面對強敵,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屈服過。他們不屈不撓,前仆後繼,英勇反抗外來侵略,積極探索復興道路。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浪高過一浪。在反對外來侵略的過程中,經歷抗爭、失敗、在抗爭的多次反復,中國人民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在反對國內外反動派的斗爭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這樣,近代中國人民反抗侵略壓迫、追求民族獨立、反抗封建專制、追求民主進步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可以說中國近代是反對外來侵略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獨立、民主自由的歷史
㈩ 如何理解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抗爭,求索交織並存的歷史
要點1:屈辱:中國近代史主要是清末至建國,主要社會形態有封建社會轉變為半版殖民地半封建社權會。中國人民一直處於被內部封建勢力以及外部列強壓迫剝削之中。
要第2:抗爭:在近代史以來,中共人民一直為爭取自由的生存環境在不斷的與封建勢力、外國列強、侵略勢力抗爭。其中代表有太平天國運動(反封建),義和團運動(反列強),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反軍閥),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反侵略),
要點3:求索,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一直在探索如何自強,代表事件洋務運動(部分代表),戊戌變法(君主立憲制改良)辛亥革命後的共和制(資本主義議會制度)五四運動(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