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解決居民生活方面的信訪問題
1、國家運用宏觀調控手段,增加財政支出,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如教育、醫療、就業等。 2、 有利於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和人民生活水平; 有利於維護勞動者就業和享受社會保險的權利 有利於實現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1、國家重視構建和諧社會體現了哪些觀點? 答:⑴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⑵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⑶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⑷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⑸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⑹黨的宗旨。 2、假如你是某市市長,你打算怎樣執政為民、構建和諧社會?(要求:寫出三條工作思路) 答:⑴使城鄉協調發展;⑵努力減少貧困和低收入群體;⑶減少農業從業人員比重;⑷解決好就業問題;⑸建立社會保障體制;⑹切實保障公民的人權。 3、假如你是一位全國政協委員,需要提交三份與執政為民,構建和諧社會密切相關的「提案」,你打算選擇百姓關注的哪些熱點問題? 答:⑴維護公平正義、樹立司法權威;⑵重視信訪,解民疾苦;⑶解決農民工欠薪,關注農民工權益;關注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⑷免徵農業稅,促進「三農」全面發展;⑸關注職工再就業問題;⑹維護社會治安,推進平安工程等。 4、請你列舉社會還有哪些不和諧的因素?針對這些因素,你如何解決,請提出建議。 答:A.⑴當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再就業壓力也相當突出;⑵農民收比較低;⑶部分社會成員生活無保障,存在生活困難群體;⑷分配不公,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⑸社會事業投入不足。 B.建議:⑴千方百計擴大就業;⑵減免農業稅,加大支農力度;⑶進一步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的覆蓋面;⑷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⑸理順收入分配製度,打擊非法致富;⑹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支持,完善社會事業投入機制,增加對社會事業的投入。 5、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角度,談談怎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答: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各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正確處理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關系;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切實加強扶貧開發工作;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協調區域發展;努力擴大就業和再就業;堅持科學發展觀,在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相互協調中促使經濟持續發展。 6、黨中央重視「三農」問題體現了哪些道理?(引申為關心下崗職工問題,黨制定「兩個確保」、「三個保障線」問題)。 答:⑴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⑵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⑶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⑷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⑸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6)黨的宗旨。 7、當前農村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同「不和諧」的因素)如何解決? 答:A.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⑵農村居民收入低且增長相對緩慢。 B.方法:⑴要大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⑵要改變鄉二元經濟結構;⑶要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實施城鎮化戰略;⑷要加大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力度。 8、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你有什麼好的計策?請提出三條。 答:⑴發展農業科學技術,走科技興農的道路,提高農民的素質,提高勞動生產率;⑵加大對農業的投入;⑶落實黨和國家的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⑷拓寬農民就業的渠道;⑸加快城鎮經濟建設。 目前我國農民工已突破1億人。而農民工工資被拖欠、工傷事故多、超時加班、子女就學難問題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成為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 9、怎樣才能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請你就此提出三條合理化的建議。 答:⑴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和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⑶增強用人單位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⑷提高農民工自身的維權意識。 10、農民收入增加緩慢的原因有? 農業科技水平、勞動生產率低;農村人口多,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存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農業基礎設施落後,國家對農業的投入不足等。 11、黨中央為什麼要重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什麼要發展現代農業?) 答: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的原則;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證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與發達國家比較,存在較大的差距……等。 12、請你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幾條合理化建議。 答: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力度,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加大教育投資,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從根本上提高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發展農村科技,科技興農;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發展基層民主,提高農民的參政意識;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良好文化環境,幫助農民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和生活習慣;樹立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依法保護資源和環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大力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完善農村醫療保險、社會保障制度等。 13、制定社會主義新農村美好規劃的主要國情依據有哪些? 答:我國生產力水平比較低,地區發展不平衡;從總體看我國農村的科技水平和勞動者素質還不高;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國目前達到的小康水平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國現階段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國農業科技水平、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與發達國家比較,存在較大的差距,農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農業仍然是整個國民經濟中的薄弱環節;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沒有改變;等。 14、試列舉在我國農村現實生活中存在哪些與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協調的現象?並提出解決的措施。 答:A、現象:農民增收緩慢。措施:拓寬農民就業的渠道;加強對農業和農民的直接補貼政策等。B、現象:環保意識薄弱,生活垃圾亂放。措施:加強環保教育,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C、現象:民主法制意識淡薄。措施: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D、基本的醫療衛生得不到保障。措施:逐步建立農村社會醫療衛生保障制度。E、現象:農民文化素質較低。措施: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大農民培訓力度;繁榮農村文化事業等。 15、請你設計一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宣傳標語。 答:例:建設新農村,共奔富裕路。 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一些難事:買房難——房價太高,許多低收入者只能望「房」心嘆; 讀書難——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無法上大學; 出行難——不少農村交通落後,農民出行很不方便; 看病難——葯價高,醫療保障體制不健全,許多低收入者看不起病; 就業難——許多大學生畢業後不能及時找到工作。 16、這些難事的存在反映了我國什麼樣的基本國情? 答:我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比較低,地區發展不平衡;我國目前還處於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小康社會;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措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最根本措施);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堅持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17、請舉出現實生活中令總理「最感動」、「最痛心」事情的實例。 答:最感動:媒體加強對政府的監督;廣大網友在各留言版留言,對政府提出意見、建議等。(人民對政府的支持——總理語) 最痛心:煤礦安全事故頻發;葯品價格雖然一降再降,但仍偏高;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差等。(在三年的工作中,還沒能夠把人民最關心的醫療、上學、住房、安全等問題解決得更好——總理語) 18、最痛心的事,黨和政府作出了怎樣的努力? 答: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等。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抑制商品房價格過高;關停不合格煤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發展;重視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19、請你展望一下若干年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象。 答:①生產發展,生活寬裕,工廠林立,特色農業活躍,家家戶戶有了寬敞的住房,擁有小轎車,人們重視生活質量。 ②鄉風文明:人人安居樂業,農民的孩子免費高中教育,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自主創業、創新、創優能力增強。 ③村容整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繁榮,綠水清山與人相伴。 ④管理民主:人民積極參與政治、關心政治,民主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實與保障。 20、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青少年應該怎麼做? 答:①肩負「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樹立遠大的理想,立志成材,發揚艱苦奮斗和 創新精神,努力學習,通過深造,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努力成為四有新人,將來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去。②向父母建議:要利用農閑時間,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專業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③向政府建議:要加強對新農村建設 的領導,統籌城鄉發展,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公共設施和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培育新農民、提高農民素質等 21、請你列舉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小於三條)(時事) 答:看病難看病貴、反腐敗、教育收費、社會治安、收入差距能否縮小、就業形勢、食品安全、房價是漲是跌、社會保障和救助、物價水平等。 22、黨要求「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表明了什麼? 答:⑴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⑵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⑶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⑷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⑸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⑹黨的宗旨;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等。 23、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根本的途徑是什麼? 答: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24、什麼是科學的發展觀? 答: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25、樹立科學發展觀的依據(原因) 只有政治、經濟、文化協調發展,三個文明都搞好了,才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我國的人口大量增加、資源的過度消耗、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嚴重製約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鄉之間、中西部與東部之間、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之間不協調。 26、如何理解「人的全面發展」? 答:包括人的身體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或德智體美勞。 27、請為我國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三條建議。 (1)大力發展體育、衛生事業,促進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 (2)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宣傳時代主旋律,弘揚民族精神,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 (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造條件,使人人受教育的機會;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培養「四有新人」 28、你准備怎樣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答: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自己成為四有新人。 29、衡量人才的標准? 答:德才兼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0、請列舉一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具體事例,並簡要分析。 答:提示:保護環境方面的事例,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關心群眾利益方面的事例,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三個文明一起抓方面的事例,符合全面發展的要求;重視三農問題方面的事例,符合城鄉協調發展的事例。(補全具體事例) 31、說說你知道的改革 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分配製度改革;醫療體制改革等。 32、你認為怎樣才能加快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步伐? 答: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尚;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具有自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推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對外開放,廣泛參與國際高新技術合作,增強科學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等。 33、當前我國須重點解決的民生問題有哪些? 答:涉及教育、醫療、住房、環保、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方面,(其中就業是民生之本,就學是民生之基,就醫是民生之急,社會保障是民生之盾。) 例題:民生問題已經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著力解決民生問題」「讓全體人民享受改革發展成果和公共財政陽光」……2007年中央財政預算更是列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民生清單」,送出了民生「大禮包」:3917億元,強化各項支農惠農政策;858億元,緩解「上學難、上學貴」問題;312億元,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2019億元,支持解決就業和社會保障、住房等問題。 34、中央財政送出民生「大禮包」表明了什麼問題? 答: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問題,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等。 35、中央財政為什麼要送出民生「大禮包」?(解決民生問題的意義) 答: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是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的要求;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體現了黨的宗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 36、近幾年我國政府為解決民生問題主要採取了哪些措施?(區別應採取哪些措施: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等) 答:免除農業稅;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修訂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通過物權法;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抑制商品房價格過高;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等。(兩者結合) 37、列舉幾例反映黨和政府致力維護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事例。 答:取消農業稅;實施下崗工人再就業工程;開展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百日維權」活動;西部大開發;進行工資等分配製度改革;實行「兩免一補」等。 38、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這一目標的轉變體現了什麼發展觀? 答: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39、我國為什麼要努力實現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答: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是緩解我國目前嚴峻資源環境形勢的必然選擇;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可加「為人民」意義) 校園安全 40、為什麼黨和國家如此重視校園安全建設? 答: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在面對侵害行為、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時,往往處於被動地位,易受到傷害,屬於社會的弱勢群體;現實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不良誘惑和傷害還存在著;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校園安全直接關繫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重要的人身權利,為了保護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權,必須重視校園安全建設。 41、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請你分別從國家、社會、家庭、自身三個方面談談如何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答:(1)國家:加強校園安全方面的立法和執法,加大對未成年的保護力度,加大對學校危房進行改造的教育投入;社會:社會應該創造條件保障校園安全,如確保校園設施的質量,整治校園周邊的環境,嚴厲打擊危及師生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等;(2)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嚴格學校管理,如開設安全教育課,教會學生必要的安全自救常識勤檢查學校的各類設施,及時排除各類隱患;(3)自身: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如正確對待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教育,勇於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 42、為做好學校安全宣傳工作,設計兩條相關宣傳標語。 答:建設平安校園,維護師生安全;確保學生安全,責任重於泰山。高高興興來上學,平平安安回家去 43、在校園里你可以通過哪些具體形式來開展這次校園安全宣傳活動? 答:舉辦校園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知識講座;辦關於校園安全知識的黑板報、宣傳欄等。 44、報火警119,應講清哪些問題? 答:講清著火的詳細地址、著火物質、火情大小、報警人的姓名與電話等。 45、你認為在上網問題上,應如何加強對青少年的保護(角度:四個保護) 答:國家應制定並嚴格執行有關互聯網管理的法律、法規,運用科學和法律的手段凈化網路環境;社會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網吧的監督和管理,防止網吧對未成年人開放;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網路道德、網路文明和網路安全的教育,為學生提供健康的上網環境;家庭應加強對孩子正確上網的引導,培養孩子的自製能力;青少年要認真學法,依法自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遵守網路道德,文明上網等。 46、上網的利與弊。 答:利:網路拓展了中學生的視野,拓寬了獲得知識的途徑,有利於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我們了解時事,學習知識,與人溝通,休閑娛樂提供了便捷的條件等;弊:沉迷於網路,有損身心健康,造成精神頹廢,荒唐學業,甚至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等。 47、校園安全隱患有哪些? 答:學校設施老化;校園暴力;學生意外傷害;食品安全等。 48、同學中普遍存在的誠信問題。 答:個別同學考試作弊,抄襲作業;欺騙家長、老師;不守承諾的現象等。 49、打造誠信校園的標語 答:誠信是做人的根本;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等 50、給校長提幾條加強誠信品德教育的建議。 答:各班召開「爭做誠信人」的主題班會、演講比賽、徵文比賽等;每學期開展一次「誠信學生」評選活動等。 51、列舉學校存在的不和諧的現象 答:考試作弊、上課不專心聽講、不完成作業、打架、遲到、曠課、破壞公物等 52、請簡單分析校園不和諧現象的危害性及產生的原因。 答:危害:不利於和諧校園的建設、影響同學學習、不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等; 原因: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道德水平不高;紀律法律意識不強;自製力不強等 53、請你設計出你心目中的和諧校園 答:誠信友愛、團結互助、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環境優美等。 社會主義榮辱觀 54、如何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 答:國家要重視立法工作,加大對社會環境的整治力度;社會要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和設施;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關心和愛護學生;家庭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及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未成年人自己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自覺抵制不良影響,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55、請就「八榮八恥」的某一方面,談應該怎樣做? 答:如「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我們應該履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同分裂祖國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保守國家的秘密,維護國家安全;履行服兵役的義務,保衛國家的領土和主權等
2. 如何處理歷史遺留的信訪問題 公務員網上培訓
你好:公務員網上有培訓,中公教育。
3. 如何對信訪人開展思想疏導
一、為了全力做好信訪維穩工作,提案人建議我們的信訪工作人員遵循以下原則:
1、感情原則。
對於歷史遺留問題信訪人員,要態度誠懇地聽取他們的訴求,心平氣和地做好解釋疏導工作,情暖信訪人員。更重要的是要換位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才能充分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真實感受他們的訴求,也才能作出正確判斷。同時要關心他們的家庭情況及生活情況,幫助他們想辦法出點子,力所能及解決生活上存在的問題,切實解除信訪人員的思想疙瘩。只有這樣才能防止他們採取過激行為。
2、研究原則。
要抱著認真學習的態度,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和專業業務知識的學習,熟悉法律、法規和政策,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協調、化解矛盾的能力。研究以前有關的各種文件檔案、報告、資料,分析過去政策與現實政策之間的關系和矛盾,研究以前的各種處理措施,找出處理方法的不合理性和合理性。在必要時還需向有關專家請教,聽取他們意見,了解其他地方類似問題的處理方法,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通過研究學習,才能對歷史遺留問題的成因正確了解,提出的解決辦法才能科學可行。
3、及時原則。
信訪人員長年上訪,很多已經身心疲憊,所以非常希望盡快得到解決。接訪人員由於長年接訪,都是一個主題、同一群人,也會感到厭煩。因此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時,要體現及時性。這個及時性並不是馬上就解決問題,而是針對他們每次上訪反映的情況,要及時按照政策規定進行答復,答復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要有利於情緒的疏導,即使不能馬上答復的,也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答復時間,講究誠信。千萬不能採取拖延戰術。拖延戰術會逼迫他們採取過激行動,導致問題進一步復雜化。
4、特殊原則。
既然是歷史遺留問題,多年都沒有得到有效處理,沒有達到息訪目的,那就有它的特殊性,要麼政策不配套,要麼措施難以落實,要麼是隨著時間變化,過去的處理方法與現實問題不適用等等。歷史遺留問題,往往難以在現實的政策中直接找到解決的依據。因此一定要針對上訪訴求中的合理成分,參考過去和現有政策,立足於當前,以特殊問題特殊對待的思路,找出一個既不違背現有政策又能解決問題的特殊解決辦法。
5、大局原則。
歷史遺留問題之所以長時間難以得到處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如果處理不當,易引起連鎖反應,會影響社會穩定。在重點疑難歷史遺留問題中,群訪的很多,歷史遺留問題不同時期的政策辦法不一,新舊矛盾交織,涉及前後政策區別問題,涉及歷史與現實的差異問題。因此在具體進行處理時,要從大局出發,集思廣益,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努力使處理工作不再產生新問題、新矛盾,不再製造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二、努力化解重點疑難歷史遺留問題的建議:
1、加強領導,落實領導責任,強化齊抓共管。
建立領導幹部「對口解題」機制,專門建立化解歷史遺留問題的專屬機構,確保重點突出、責任到人、工作到位,由區政府領導牽頭,組織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和業務骨幹集中定時辦公,做好日常歷史遺留問題督辦工作。對復雜疑難的重大歷史遺留問題,可建立專門的黨政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區政府領導召集人大、政協、紀委、兩院、律師等成員,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處理群眾信訪積案,歸根結底要落實到解決問題。
①定責任。
對歷史遺留問題進行分類梳理甄別,按難易程度建立台賬,確定全區性、一般性和部門街道不同級別的歷史遺留問題,按照輕、重、緩、急,一一落實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②定機制。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從群眾反映強烈、願望迫切的歷史遺留問題入手,對具備條件的歷史遺留問題及時解決;對暫時解決有困難的歷史遺留問題,創造條件解決;對因客觀原因一時解決不了的歷史遺留問題,制訂詳細的解決方案,並向群眾承諾,限期解決;對影響大、牽涉面廣的歷史遺留難題,根據「一個遺留問題、一個解決方案、一名包案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解決期限」的工作思路,建立領導責任制,抽調精幹力量,倒排時間計劃,分類採取限時辦結,直到歷史遺留問題完全化解。
③定獎懲。
出台相關獎懲機制,把化解歷史遺留問題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幹部使用、亮相排位等方面的重要依據。對在化解歷史遺留問題中成效突出的幹部,進行提拔重用;對破解歷史遺留問題不力的單位和幹部,在全區范圍進行通報批評和誡勉談話。
2、完善信訪公開聽證評議機制。
為化解重點疑難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一個辯理析法、澄清事實、明辨是非的平台。雙方當事人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相互辯論,搞清是非曲直,從而為化解矛盾、息訴罷訪找到突破口。各有關職能部門在聽證會期間應組成包括由群眾代表、涉事單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等人員的評議委員會,協同辦公,公平、公正、公開地處理信訪歷史遺留問題,實現部門之間相互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避免相互推諉的現象,增強處置糾紛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高辦事效率。充分尊重信訪人員的知情權和發言權,讓其陳述自己的訴求、事實和理由。
各評議委員應該真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和主張,有理當堂辯,是非大家評,把問題擺在明處,把觀點亮在桌面,增加公開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工作的透明度。對聽證評議委員會作出的處理意見,相關職能部門應由專人負責去落實辦理,信訪工作人員應進行督辦,及時反饋。同時應繼續做好信訪人的思想疏導工作,幫助其解開思想疙瘩,穩定其思想情續,最大限度的化解其重復上訪、越級上訪。
3、強化各級司法機關接受群眾告訴、申訴及處理案件的責任和能力,由司法機關承辦歷史遺留問題,依法解決。
設立專門的告訴申訴案件受理機構,擴大訴訟受理范圍,對關繫到民眾生活的案件可以考慮緩收、減收或免收訴訟費。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力量對司法機關的監督,組織社會中介機構如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對重點疑難歷史遺留問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法律援助。增加司法機構的資源投入,樹立司法機構的權威、公信力,把社會矛盾的解決從行政救濟渠道引導到司法渠道。
4、依法規范歷史遺留問題信訪工作秩序。
一方面要健全在處理信訪問題工作中,要維護法律、法規的嚴肅性,落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無論是什麼人,因為何種事,凡發生違法行為,都應受到法律追究。對歷史遺留問題信訪事項處理不當,應解決且有能力解決而遲遲不給解決,造成不良影響的,應予以追究。
另一方面,對信訪人員反映的問題有理或部分有理,但以種種理由提出過高要求的,要明確告知政府政策底線、確保處置政策一致性,盡快打消其無理的念頭。
對不斷纏訪、鬧訪的信訪人,對串聯組織大規模越級正常訪或非正常訪的組織者要依法處理;對已有明確結論,在解決問題後承諾息訪,又以同一訴求纏訪、鬧訪的信訪人,對信訪事項完全無理的,以赴省進京訪、進京非正常訪不斷纏訪、鬧訪、滋事,擾亂社會秩序的信訪人員,要及時收集固定證據,堅決依法打擊處理。
5、對反映的問題有理或部分有理,但以種種理由提出過高要求的,要明確告知政府政策底線、確保處置政策一致性,盡快打消其無理的念頭。
對不斷纏訪、鬧訪的信訪人,對串聯組織大規模越級正常訪或非正常訪的組織者要依法處理;對已有明確結論,在解決問題後承諾息訪,又以同一訴求纏訪、鬧訪的信訪人,對信訪事項完全無理的,以赴省進京訪、進京非正常訪不斷纏訪、鬧訪、滋事,擾亂社會秩序的信訪人員,要及時收集固定證據,堅決依法打擊處理。
6、引入第三方介入化解機制。
歷史遺留問題的形成,往往非一日之過。形成過程極為復雜,有些問題形成的時間早,政策變化快,信訪人訴求各有不同,不少信訪人在法院終審判決、信訪程序終結後,未達到預期的目的,仍不斷向政府提出各種信訪理由。且隨著其信訪經驗、「怨氣」的日積月累,一些信訪人的思想越來越偏執,對政府部門的政策解釋不信任、思想勸導不配合、經濟補償不滿足,越來越以自我主張為中心,呈現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上訪勁頭,造成這些人在法律上已經定性、程序上已經終結、經濟上無法滿足、心理上無法疏導,最終導致信訪人多年來未能徹底息訪罷訴。
由於政府部門在政策、法律層面上已無繼續解決問題的空間,而客觀上又無法使信訪人事息人寧、安居樂業,這就迫使我們在進一步強化黨政一把手在維穩信訪工作第一責任的同時,要尋找一條政府可以信任、信訪人能夠接受的「暢通信訪渠道」,構築預防矛盾升級的第二道防線。
配合政府做好信訪人的思想疏導、政策解釋工作,設身處地地結合信訪人的實際情況,給予必要的生產生活幫助,並配以必要的社會輿論,使信訪人感受到政府、社會的關愛和溫暖,並逐步引導其以平和、豁達的心態對待人生、對待社會,撫平信訪人內心的委屈感,消除對政府、對社會的不信任感,幫助其重新樹立對生活的信心。
通過對歷年來的信訪歷史遺留問題積案的排查分析,多數歷史遺留問題信訪積案化解難點在於難以做通信訪人的思想工作,而信訪人對政府工作人員多年來純粹從政策解釋的角度已經厭倦,往往持不信任的態度和抵觸的情緒。
三、對此有必要引入具備以下條件的第三方人員參與歷史遺留問題信訪積案的化解工作。
1、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的人士;
2、對有關政策、法律、法規比較熟悉的;
3、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公正正派、具有奉獻精神的;
4、熟悉本地區社情民意,具有較高威望和影響力,會做群眾工作;
5、工作耐心、細致、樂於助人的,具有一定調解能力的人士。重點選擇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知名律師等信訪人所認可且威望較高、公道正派的人員,
建立第三方人員資源庫,詳細記載各第三方人員所在區域、工作單位、工作經歷、社會影響力等情況。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根據各歷史遺留信訪積案的不同情況,選擇最佳第三方人士作為調解員,制定解決方案,藉助第三方人員的威望和影響,通過深入、耐心、細致的工作,使歷史遺留問題信訪積案得到化解或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4. 如何解決當前的信訪問題
一、重視信訪工作,提倡「小題大做」
對工作中那些易被輕視的問題、易被忽略的小環節,務必「小題大做」。一是小事當作大事辦。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凡是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辦的,就平安無事;凡是把大事當做小事來辦的,就必然要出事。對於幹部職工反映的任何一件「小事」,各部門應當做「大事」來認真對待,謹防小事拖大,矛盾激化。二是身體力行親自辦。對於信訪工作,領導班子成員應做到經常下基層聽民聲,經常接訪查民情,經常辦訪解民憂;應定期過問信訪工作,親自辦理重點信訪案件。三是齊抓共管協力辦。就是做到工作推進和維護穩定並舉,分管的業務工作與穩定工作並重,不能只重業務工作而忽視穩定工作,更不能遇到矛盾就退避三舍,以不分管穩定工作為托詞上推下卸。作為班子成員,無論分管哪項工作,都應樹立處理信訪問題到我為止的觀念,為維護穩定大局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二、排查潛在的不穩定因素,力求「面面俱到」
排查不穩定因素是抓好信訪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通過不斷排查,才能不斷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一是排查做到全方位。既做到「眼觀六路」,又達到「耳聽八方」,做到全方位、多角度,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力求「面面俱到」。對不穩定因素的排查,應注意重點從征、管、查、審批等方面扎實細致地抓好。二是建立信息員隊伍。只有建立了信息網路,健全了信息預警機制,可能引發不穩定的苗頭性因素才能得到及時反饋,才能早拿預案、早作處理、減少疏漏。三是排查工作制度化。排查工作不是突擊行動,所以應形成定期排查的工作制度,層層明確責任,做到常抓不懈,切實將不穩定因素排細排足,早作處理,不留隱患。
三、多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立足「利為民謀」
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所以在工作中要做到以民為本,執政為民。一是樹立科學發展觀。在處理幹部職工反映問題特別是信訪工作中,應認真吸取教訓,做到求發展不以損害幹部職工利益為代價,單位再困難也不與幹部職工爭利益,堅持立足實際求發展,真心實意待幹部職工。而是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對群眾上訪反映的每一件事,應盡心盡責,認真對待,哪怕群眾反映的問題只有1%的道理,應以100%的努力去幫助解決。三是注意不能突破政策底線。對一些群眾反映的問題依照法律法規確實解決不了或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一時難以解決的,應耐心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千萬不能輕易突破政策底線亂開「口子」,以致引發更多的矛盾。
四、多引導信訪者的上訪行為,善於「教育規范」
應注意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尤其是要打消上訪者趨上心理,教育引導其就地解決問題。一是應堅持不懈地深入到幹部職工中去,認真扎實地做好信訪法規的宣傳工作,使上訪者進一步了解「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信訪原則,進一步提高其法律意識,引導他們就地反映、解決問題,做到依法有序逐級上訪。二是加大對國家信訪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使上訪幹部職工打消借訪獲利思想,增強政策觀念,意識到通過合法渠道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違法上訪不但不能獲利,而且容易滑向犯罪的深淵。三是要通過正面教育為主與依法處理相結合的辦法,規范其上訪行為,教育其依法上訪反映問題和解決問題。
五、探索解決信訪穩定問題的辦法,做到「與時俱進」
IT工作在當前的發展中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有關方面的應對政策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而發展中的信訪問題又日趨復雜,涉及面大的信訪問題和群體性的信訪問題又明顯增多,這就需要在解決、處理信訪問題時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創新。一是對幹部職工反映的一般性問題,明確專人辦理,定期督查回訪,確保處理到位。二是對矛盾集中、涉及面廣、問題復雜、影響較大的群體性信訪問題,區別對待、慎重處理、嚴防事態擴大。對其中反映問題確屬應該合理解決的,明確責任,責成專人或成立專班,及時處理解決,必要時可以實行「一事一策」、「一人一策」予以解決;對混在上訪幹部職工中策劃、組織、指揮鬧事的不法分子和借機進行打砸搶的典型分子,堅決依法予以嚴厲打擊。三是對長期無理纏訪、惡意鬧訪、干擾機關正常工作秩序的少數違法上訪人員,要在思想教育疏導的前提下,適時依法處理和探索依法處理,同時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對策,制定出合理合法,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為規范信訪秩序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確保IT工作長治久安、健康發展。
5.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基層信訪問題
導致基層信訪問題的原因是多重的,不是一兩個部門可以造成的,也內不是一兩個部門可以解決容的,更不是「黨與國家、政府和社會、政府與個人、信訪部門和信訪者」獨自一家可以單獨解決的。因此,解決我國基層信訪問題需要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與多角度、多層次、多主體地綜合研究,更需要「制度、組織、機制與公民」等復合型途徑來解決,同時這還需要系統設計。既要有「頂層設計」,又有要「中層設計」,還要有基層的首創精神,既要「自發」又要「自為」,既是「應然」又是「實然」。
6. 如何處理信訪問題
官大一級壓死人,你們的辦法就是活希泥,把所以的責任都推出去。
7. 如何處理信訪問題
他們越是激動,你就越是要冷靜,首先態度要和藹,讓他們覺得你非常尊重他版們,並且願意為他權們解決困難,這樣他們自然會冷靜下來。接著,你要認真傾聽他們所反映的事由,必要時做些記錄,以備信訪部門處理時參考。然後,就他們反映的問題,是你管的你必須表明態度,態度要有理有據,以理服人;能夠處理的事可以著手安排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不能解決的要說明情況,得到群眾諒解;如果不是你這個部門管的事,要及時聯系相關部門進行處理。最後,禮貌送客,不要高高在上,而要充分尊重對方。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處理流程。
8. 怎樣才能徹底的解決中國的信訪、上訪問題
首先得認識到法律途徑的代價,時間長、花銷大,還存在失敗的風險回。
其次信訪若得到領導答的重視,往往會很快解決,甚至超越法律的效力。
最後很多信訪事由,群眾不知道如何通過法律解決,產生畏懼心理,這一缺陷也是信訪產生的重要原因。
體制一天不變,信訪、上訪問題永遠都會存在的!或者這樣說,現階段不可能徹底解決中國的信訪問題,因為信訪渠道相當於一個民意出口,即使不能全部解決問題,至少是一個途徑。給大家去反應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