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史書是怎麼保存下來的
有帝王家圖書館收藏的,有墓葬里出土的,也有世家世代流傳下來的。
② 古代文物是怎樣保存下來的
近代中國的文物遭受到了前所未有損毀,紫禁城的幾次被佔中文物的損失,圓明園的焚毀,政府管理不力造成的敦煌藏經洞大量珍貴文冊的流失,北京猿人頭蓋骨的遺失以及各種猖獗的盜墓活動等等對文物造成了不計其數的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些文物中有些被直接砸爛燒毀,有的則流失國外至今未歸。
但你別忘了中國的歷史有多長就,中國的文字有又出現了多久,數千年的歷史並不是單記錄在一本書上的,中國的史籍有相當多的版本,而且除了官修史書外還有不計其數的民間史書,就是野史,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所損毀的也只能是一部分而已,就像秦始皇焚書坑儒一樣,不還是有很多書籍留了下來嗎?
一件事並不能只從一方面分析一樣,中國的歷史也絕不能僅僅從一兩本史書中來看,我們現在看到學到的歷史是從眾多史籍中總結出,並經過歷史學家推理論證,還有考古學家考古發掘證實的,是信史。
其實不光是台灣,西夏的眾多史籍也一直在俄羅期,以至於我們要研究西夏史時相當麻煩,國內的資料太少,都在國外,所以後來政府之間協商就把留在俄羅斯的史籍部分出版了,這樣我們一樣可以看到,所以台灣也一樣,它可以作為我們研究歷史的補充,但歷史中有一個,史實是絕對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分析歷史的方法和觀點。
明白了嗎?
③ 古代文物書籍普通家庭該如何保存
一、防老化。書籍的老化變脆,並不在於顧放時間長短,而在於如何處理好書頁所含的酸性物質。有人發現,歐洲在15世紀出版的一些書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因為那時的紙是棉和麻布頭製成的,酸鹼度為中性,並含有防止酸生成的碳酸鈣。現代社會中書籍的發行量極大,用棉麻造紙顯然不可能,因此大都以木材為原料。紙中的植物纖維物受到酸性水解便失去強度和粘合力,而紙中的酸主要來自於給紙上漿的硫酸鋁。當紙開始受潮時,硫酸鋁開始產生硫酸鹽和水合氫離子,最後形成酸性物質,把紙侵蝕掉。污染空氣中的氧化硫和氧化氰也會同水分或植物纖維本身反應生萬酸性物。因此,防止書籍老化變脆,主要是除去紙中的酸。現在最常採用的方法是把書放在碳酸氫鎂或碳酸氫鈣溶液中浸潤,然後晾乾。這樣做,可以紙中的酸,並防止以後再發生酸反應。
二、防蟲。書籍上有時生長小蟲子,嚴重危害了書的使用壽命。防止生蟲的方法是:1、藏書的文章要清潔乾燥,通風良好;書架、牆壁或地板上都不要有裂縫;2、藏書文章的溫度應該經常保持在6—20度,濕度應該經常保持在50%——60%之間;3、收藏的書籍要經常挪動一下,即使是不常用的書籍,也應該定期翻動;4、在書架上或書櫃中,可以放些包好的衛生球。
三、除污。書籍沾染污跡,不僅會縮短書的壽命,而且還會影響看書的效果。除污的方法是:1、除油跡。在油跡上放一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地熨幾遍,便可以把油分吸盡。也可以用幾滴汽油和氧化鎂的混合劑擦除。2、除墨水跡。在染有墨水跡的書頁下邊,先墊一張吸水紙,再用20%的雙氧水溶液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污斑,然後在書頁上邊放一張吸水紙,並壓上重物,等干後墨水跡就會消失。如果用高錳鉀溶液時有褐斑,可以再用草酸或檸檬酸溶液除去。3、除霉斑。用棉花蘸上氨水,輕輕地在霉斑上擦拭,至除凈為止。4、除手指印。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濕布擦去肥皂跡,最後在書頁間襯上吸水紙,把水吸干。5、除蒼蠅便跡。用棉花蘸上醋液或酒精,在蒼蠅便跡上輕輕擦試,至除凈污跡為止。
對於其他的一般污跡,只要用肥皂細心擦拭,再用濕布擦去肥皂,然後在書籍上襯上吸水紙吸干水分,就可以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④ 中國古代書籍是如何保存的~
古代也有很多書籍,並且從古籍記載來看,那時也有很多圖書館,在科學技術極其低下的古代,當時圖書館中的書籍是如何保存的呢?從史籍中看,歷代的藏書大都是皇家的,為了防止書籍被蟲蛀蝕或自然損壞(如霉變),管理人員常常要在天氣好的時候把卷帙浩繁的書籍搬出來讓太陽炙曬,然後再存入府庫。如此多次,也勢必要損耗一部分圖書。有些書到今天只存目而無文,甚至可能有些書連名稱都沒有流傳下來,其原因除了毀於戰火等因素外,大概與此也有相當的關系。然而從當時情況來看,除了這種笨方法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保存書籍。 然而這還只是造紙術發明以後,再具體一點說在印刷術發明之後書籍的保存方法,在更久遠的古代,在還沒有紙張的時候,勤讀書就會出現「韋編三絕」的時代,書籍又是如何保存的呢?那時的所謂「書」與我們今天的書是絕對不一樣的,因為當時沒有紙,文字只有抄在其他能保存的時間長一點的東西上,如牛皮,羊皮,竹簡,木簡,絲帛,甚至草葉,樹皮等等,只要能寫字,大概都考慮到了,這樣的書籍如何保存雖然不太清楚,但時間肯定不會比寫在紙上的古書保存得更長一些,因此其流逝與湮滅掉的就更難以數記了。 雖然古時候書籍保存十分困難,人們還是千方百計地想方法使一代一代的珍貴遺產得到更好地管理與保護。聽說威震歐亞非的古馬其頓帝國的國王亞歷山大就曾別出心裁地想出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新穎方法,他使手下的一些奴隸每人讀熟一部書,然後像今天的圖書編號一樣給他們編上號,一個奴隸就代表了一部書。這樣當他想看什麼書的時候只要按號碼喊一聲,就有一本「書」應聲而至,像放音機一樣把他想了解的內容背誦給他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活圖書館。且不說這種方法的好處與弊病,僅是這個方法本身已讓人不得不佩服亞歷山大王的心思奇巧,難為他竟想出如此新鮮的招數來。自彼以來,再沒有第二個人採用這種方法了,看來也只有這位叱吒一時的馬其頓王才能在那個時代想出那樣令人驚嘆的方法。
⑤ 古代歷史是怎麼被傳下來的
每一個朝代都會為上一 個朝代修史,
中國具有歷史悠久的史官制度。中國古代史官建置甚早,這是官修史書傳統的基礎,也是中國素以史學發達著稱於世的原因之一。據《周官》、《禮記》等書所記,古代所置史官名稱甚多,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別。史官職責亦各有異;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禮記·曲禮上》還說:「史載筆,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說明史官對所記之事是有選擇、有區別的。從確切的文獻記載來看,周代的史伯是一位很有歷史見識的史官,《國語·鄭語》記他同鄭桓公論「王室將卑,戎狄必昌」、諸侯迭興的談話,是先秦時期很有分量的政論和史論。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也都設置了史官,這是同西周末年以後各諸侯國國史的撰寫相關聯的。《左傳·昭公二年》記晉國韓宣子聘於魯,「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為王也。』」這說明史官又有保管歷史文獻的職責。春秋時期著名的史官,晉國有董狐、史墨,齊國有齊太史、南史氏,楚國有左史倚相等。隨著各諸侯國權力的下移,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的一些大夫和具有特殊身份的貴族,也有史臣的建置。如周舍是晉大夫趙簡子的家臣,他的職責是「墨筆操牘,從君之過」[7]。秦、趙史官,又有御史之名[8]。秦國還有太史令之職,史載:秦太史令胡母敬以秦篆撰《博學》七章[9]。先秦史官,名稱繁多,職掌亦甚廣泛,由漢至唐,又有許多變化。
漢承秦制,至漢武帝時置太史令,以司馬談任其職。談卒,其子司馬遷繼其任。司馬氏父子,是為西漢著名史官。其後,知史務者皆出於他官,而太史不復掌史事,僅限於天文歷法職掌范圍。這是古代史官職責的一大變化。東漢時,以他官掌史官之事,如班固以蘭台令史之職撰述國史。三國魏明帝置史官,稱著作郎。晉時,改稱大著作,專掌史任,後增設佐著作郎。南朝梁、陳又置修史學士(亦稱撰史學士)之職。十六國、北朝,大多設有史職,或有專稱,或雜取他官兼任。其體制、名稱,多源於魏、晉而有所損益。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古代史學形成多途發展的趨勢,而歷朝「正史」撰述尤為興盛,故史官當中名家輩出,被譽為「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選」[
⑥ 古代歷史是怎麼記錄下來的
是通過史官記錄的。
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
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歷史。
(6)古代歷史書如何保存下來的擴展閱讀:
歷史上的幾位史官:
1、司馬遷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
2、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漢族,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 ,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
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
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作者把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實,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瞭然。
3、紀曉嵐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
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
他的詩文,經後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由紀曉嵐負責編撰的《四庫全書》是一部研究中國文史的重要工具書。
4、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人。漢初楚元王(劉交)四世孫。
治《春秋穀梁傳》。曾任諫大夫、宗正等。成帝時,任光祿大夫,終中壘校尉。曾校閱皇家藏書,撰成《別錄》,為我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等。
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於是劉向按照國別編訂了《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
全書按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約12萬字。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5、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官
⑦ 古代歷史是怎麼保存下來的
古老的東西保存得很好,很稀有,當然它們很值錢,因為所有東西都很貴
⑧ 古代的書籍是怎麼保存到今天的如史記孫子兵法,等等
首先要知道古代書籍的記錄方式,史記和孫子兵法都是用竹簡刻錄的。先說孫子兵專法,成書於春秋屬戰國時期,歷經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人所見的先秦諸子之書都經西漢劉向、歆之手重新編訂。史記最初也是可在竹簡上,到司馬遷外孫之時,就有不少缺損,現存的書籍中有褚少孫增補的成分。到了後漢,蔡倫發明造紙,再往後的印刷術的發明,促進了書籍的發展流布。歷史上書籍經歷幾次大多厄運,尤其是改朝換代及兵矢之亂,一些愛書的藏書家的功績不可泯滅。漫漫歷史長河如同大浪淘沙,好的作品被歷史篩選出來,一代代傳承下來,最後形成中華五千年連續不斷的文明。
⑨ 古代歷史是怎麼記錄下來的
中國歷代均設置來專門記錄和源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歷史。
上古時期:口耳相傳,結繩記事,岩畫,竹簡等
商周時期:出現史官,甲骨文中有"作冊"、"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冊內史"、"作冊尹"的記錄。據王國維在《觀堂集林》中考證,"作冊"和"內史"是同樣的官職,其長官稱"尹",都是掌管文書、記錄時事的史官。
春秋時期,史官,"君舉必書",有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史官。"大史掌國之六典,小史掌邦國之志,內史掌書王命,外史掌書使乎四方,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劉知幾:《史通·史官建置》)。《禮記·玉藻》說是"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可見,史官的分工和職責是十分細致、明確的。
封建王朝時期歷史的記錄同時包括對中央事務的記載和對地方事務的記載(例:各地地方誌,縣志等) ,同時歷史細節還來源於歷代文學作品和各行政機關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