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經歷了哪些變化

歷史經歷了哪些變化

發布時間:2021-02-05 16:26:09

1. 20世紀以來,中國人民經歷了那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因重大變化分別形成了哪些重大的思想理論

1.清朝覆亡,中華民國建立,「三民主義」理論形成;
2.中華民國覆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毛澤東思想」形成;
3.改革開放政策實習,「鄧小平理論」形成。

2. 中國歷史經歷了哪些朝代的更替

夏朝 約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縣 華夏族 禹

商朝 約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華夏族 湯
周 西周 約前1029-771年 鎬京 陝西西安 華夏族 周文王姬昌
東周 春秋 前770-47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華夏族 周平王姬宜臼
戰國 前475-221年 華夏族
秦朝 前221-207年 咸陽 陝西咸陽 華夏族 始皇帝嬴政
漢 西漢 前206-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族 高祖劉邦
新朝 9-23年 常安 陝西西安 漢族 王莽
東漢 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族 光武帝劉秀
三國 曹魏 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族 魏文帝曹丕
蜀漢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族 漢昭烈帝劉備
孫吳 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漢族 吳大帝孫權
晉 西晉 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漢族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漢族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前趙(漢趙) 304-318 平陽 山西臨汾 匈奴族 高祖光文皇帝劉淵
319-329 長安 陝西西安
成漢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巴氐族 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涼 314-363 姑臧 甘肅武威 漢族 高祖明王張寔
後趙 319-351 襄國 河北邢台 羯族 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 337-370 龍城 遼寧朝陽 鮮卑族 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前秦 351-394 長安 陝西西安 氐族 世宗明皇帝符健
後秦 384-417 長安 陝西西安 羌族 太祖武昭皇帝姚萇
後燕 384-407 中山 河北定州 鮮卑族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西秦 385-431 苑川 甘肅榆中 鮮卑族 烈祖宣烈王乞伏國仁
後涼 386-403 略陽 甘肅平涼 氐族 太祖懿武皇帝呂光
南涼 397-414 西平 青海西寧 鮮卑族 烈祖武王拓跋烏孤
南燕 398-410 廣固 山東益都 鮮卑族 世宗獻武皇帝慕容德
西涼 407-421 酒泉 甘肅酒泉 漢族 太祖昭武王李暠
胡夏 407-431 統萬城 陝西靖邊 匈奴 世祖烈武皇帝赫連勃勃
北燕 407-436 和龍 遼寧朝陽 高句麗 燕惠懿帝高雲
北涼 397-439 張掖 甘肅張掖 盧水胡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
*冉魏 350-352 鄴城 河北臨漳 漢族 武悼天王冉閔
*西燕 384-394 長子 山西長子 鮮卑族 濟北王慕容泓
*西蜀(後蜀) 405-413 益州 四川成都 漢族 譙縱
南北朝
420-58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漢族 宋武帝劉裕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漢族 齊高帝蕭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漢族 梁武帝蕭衍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漢族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鮮卑族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 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鮮卑族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鮮卑族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鮮卑族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鮮卑族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漢族 隋文帝楊堅
唐朝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漢族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漢族 梁太祖朱晃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漢族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 936-947 汴 河南開封 漢族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族 漢高祖劉暠
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漢族 周太祖郭威
前蜀 891-925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族 高祖王建
後蜀 925-965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族 高祖孟知祥
楊吳 892-937 揚州 江蘇揚州 漢族 太祖楊行密
南唐 937-975 金陵 江蘇南京 漢族 烈祖李昪
吳越 893-978 杭州 浙江杭州 漢族 武肅王錢鏐
閩國 893-945 長樂 福建福州 漢族 太祖王審知
馬楚 896-951 長沙 湖南長沙 漢族 武穆王馬殷
南漢 905-971 興王府 廣東廣州 漢族 高祖劉龑
南平 907-963 荊州 湖北荊州 漢族 武信王高季興
北漢 951-979 太原 山西太原 漢族 世祖劉崇
宋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漢族 太祖趙匡胤
南宋 1127-1279 臨安 浙江臨安 漢族 高宗趙構
遼國 907-1125 皇都 遼寧 契丹族 太祖耶律阿保機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雲南大理 白族 太祖段思平
西夏 1032-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黨項族 景帝李元昊
金 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 女真族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漢族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滿族 清太宗皇太極
中華民國 1912- 南京 南京 漢族 孫中山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民國再共和,
代代往下傳

3. 20世紀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分別是指什麼

(1)辛亥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3)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4. 20世紀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分別是指什麼

三次巨變:第抄一次襲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大大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實業救國」、「民主共和」成為當時社會的思潮;這個時期作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已得到史學家的確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中國的誕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革和國家政權性質、架構和功能性的轉換。「一五」計劃建設的提前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並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展開經濟、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觀念文化的變革,給一度徘徊的社會主義實踐注入了新的生機,被激活的生產力向國人、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現代化的巨大發展潛力。

5. 經歷的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分別是指什麼

20世紀以來,中國經歷的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治秩序再也無法穩定下來。

(2)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完成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前提。

(3)第三次是改革開放,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革命和建設成就的基礎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社會主義在中國顯示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並賦予中華民族復興以新的強大生機。
(4)這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決定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指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和團結中國各族人民不斷取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勝利,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鄭重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走社會主義道路。

6. 通假字在歷史上經歷了哪些變化

通假字就是古人寫的錯別字,第一個人寫了別字,但後人效仿,就變成了通假字。通假字在文字記錄落後的時代大量存在,隨著時代發展而逐漸減少,先秦時代通假字出現的最多,隋唐時代開始減少,明清逐漸消失。

7. 20世紀中國經歷了3 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分別是什麼

一.通過辛亥革命,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版了資產階級共權和國.
二.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建立了新中國.
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進行改革開放,我國的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飛速提高.

8. 歷史 、20世紀中國經歷的第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分別是什麼

一.通過辛亥革命,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專了資產階級共和屬國.
二.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贏得了國家的獨立,建立了新中國.
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進行改革開放,我國的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國力飛速提高.

9. 中國一詞的含義在歷史上經歷了哪些變化

中國之「中」,甲骨文、金文像「有旒之旆」(有飄飾的旗幟),士眾圍繞「中」(旗幟)以聽命,故「中」又引義為空間上的中央,謂左右之間,或四方之內核;又申發為文化或政治上的樞機、軸心地帶,所謂「當軸處中」,有「以己為中」的意味,與「以人為外」相對應。
中國之「國」,繁體作「國」,殷墟甲骨文尚無此字,周初金文出現「或」及「國」字,指城邑。《說文》:「邑,國也,從□(wéi)」,原指城邑。古代的城,首先是軍事堡壘,「□」示城垣,其內的「戈」為兵器,表示武裝,含武裝保衛的天子之都之義,以及諸侯轄區、城中、郊內等義。
由「中」與「國」組成「中國」,以整詞出現,較早見於周初,如青銅器《何尊》銘辭記周王克商,廷告上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最早的傳世文獻《尚書·周書·梓材》追述周成王說:「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詩經》、《左傳》、《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此詞。
「中國」初義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師(首都),與「四方」對稱,如《詩經·大雅·民勞》雲:民亦勞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毛傳釋曰:「中國,京師也。」《孟子·萬章》講到舜深得民心、天意,「夫然後之中國,踐天子位。」這些用例的「中國」,均指居天下之中的都城,即京師,誠如劉熙為《孟子》作注所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初義「京師」的「中國」又有多種引申:(一)指諸夏列邦,即黃河中下游這一文明早慧、國家早成的中原地帶,居「四夷」之中,《詩·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國微矣。」西周時,「中國」主要包括宋、衛、晉、齊等中原諸侯國,此義的「中國」後來在地域上不斷有所拓展。(二)指國境之內。《詩·大雅》:「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於中國,斂怨以為德。」《穀梁傳·昭公三十年》註:「『中國』,猶國中也。」(三)指中等之國。《管子》按大小排列,將國家分為王國、敵國、中國、小國。(四)指中央之國。《列子》按方位排列,將國家分為南國、北國、中國。
以上多種含義之「中國」,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與「四夷」對稱的諸夏義的「中國」,如《詩經·小雅·六月》序雲:
《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
南朝宋劉慶義《世說新語·言語》說:「江左地促,不如中國。」唐人韓愈《上佛骨表》雲:
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後漢時傳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這些「中國」,皆指四夷萬邦環繞的中原核心地帶。其近義詞則有「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等等。
晚周以降,「中國」一詞從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義
「中國」原指華夏族活動的地理中心與政治中心,自晚周以降,「中國」一詞還從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含義。《史記》卷43《趙世家》所載戰國趙公子成的論述頗有代表性:
中國者,蓋聰明徇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能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與叔父公子成論戰的趙武靈王(?-前 295)則指出,夷狄也擁有可資學習的文化長處,如「胡服騎射」便利於作戰,中原人應當借取,從而壯大「中國」的文化力。發生在趙國王室的這場辯論,給「中國」的含義賦予了文化中心的內蘊。
古人還意識到文化中心是可以轉移的,故「中國」與「夷狄」往往發生互換,唐韓愈《原道》所謂「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明清之際哲人王夫之在《讀通鑒論》、《思問錄》等著作中,對「中國」與「夷狄」之間文野地位的更替,作過深刻論述,用唐以來先進的中原漸趨衰落,蠻荒的南方迎頭趕上的事實,證明華夷可以變易,「中國」地位的取得與保有,並非天造地設,而是依文化先進區不斷流變而有所遷衍,誠如《思問錄·外篇》所說:「天地之氣,衰旺彼此迭相易也。」
「中國」是如何衍變為國名的
我國古代多以朝代作國名(如漢代稱「漢」、「大漢」,唐代稱「唐國」、「大唐」,清代稱「清國」、「大清」),外人也往往以我國歷史上強盛的王朝(如秦、漢、唐)或當時的王朝相稱,如日本長期稱中國人為「秦人」,稱中國為「漢土」、「唐土」,江戶時稱中國人為「明人」、「清人」;希臘、羅馬稱中國為「賽里絲」,意謂「絲國」。
以「中國」為非正式的國名,與異域外邦相對稱,首見於《史記·大宛傳》,該傳載漢武帝派張騫(?-前114)出使西域:
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乃令騫因蜀犍為發間使,四道並出。
這種以「中國」為世界諸國中並列一員的用法,漢唐間還有例證,如《後漢書·西域傳》以「中國」與「天竺」(印度)並稱;《唐會要·大秦寺》以「中國」與「波斯」、「大秦」(羅馬)並稱。但這種用例以後並不多見。
一個朝代自稱「中國」,始於元朝。《元史》卷95《列傳·外夷一》載,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國書,稱自國為「中國」,將日本、高麗、安南、緬甸等鄰邦列名「外夷」。明清沿襲此種「內中外夷」的華夷世界觀,有時也在這一意義上使用「中國」一詞,但仍未以之作為正式國名。
「中國」作為與外國對等的國體概念,萌發於宋代。北宋不同於漢唐的是,漢唐時中原王朝與周邊維持著宗主對藩屬的冊封關系和貢賚關系,中原王朝並未以對等觀念處理周邊問題;趙宋則不然,北疆出現了與之對峙的契丹及黨項羌族建立的王朝——遼與西夏,這已是兩個典章制度完備、自創文字,並且稱帝的國家,又與趙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宋朝還一再吃敗仗,以致每歲納幣,只得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以對等的國與國關系處理與遼及西夏事務,故宋人所用「中國」一詞,便具有較清晰的國體意味。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北宋理學家石介著《中國論》,此為首次出現的以「中國」作題的文章,該文稱: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這已經有了國家疆界的分野,沒有繼續陶醉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虛幻情景之中,此後,「中國」便逐漸從文化主義的詞語,變為接近國體意義的詞語。當然,國體意義上的「中國」概念,是在與近代歐洲國家建立條約關系時正式出現的。
歐洲自17世紀開始形成「民族國家」(nation-state),並以其為單位建立近代意義上的國際秩序。清政府雖然對此並無自覺認識,卻因在客觀上與這種全然不同於周邊藩屬的西方民族國家打交道,因而需要以一正式國名與之相對,「中國」便為首選。這種國際關系最先發生在清——俄之間。俄國沙皇彼得一世遣哥薩克鐵騎東擴,在黑龍江上游與康熙皇帝時的清朝遭遇,爭戰後雙方於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條約開首以滿文書寫清朝使臣職銜,譯成漢文是「中國大皇帝欽差分界大臣領侍衛大臣議政大臣索額圖」,與後文的「斡羅斯(即俄羅斯)御前大臣戈洛文」相對應。康熙朝敕修《平定羅剎方略界碑文》,言及邊界,有「將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為界:河之南岸屬於中國,河之北岸屬於鄂羅斯」等語,「中國」是與「鄂羅斯」(俄羅斯)相對應的國名。
如果說,17世紀末葉與俄羅斯建立條約關系還是個別事例,此後清政府仍在「華夷秩序」框架內處理外務,那麼,至19世紀中葉,西方殖民主義列強打開清朝封閉的國門,古典的「華夷秩序」被近代的「世界國家秩序」所取代,「中國」愈益普遍地作為與外國對等的國名使用,其「居四夷之中」的含義逐漸淡化。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中英兩國來往照會公文,言及中方,有「大清」、「中華」、「中國」等多種提法,而「中國」用例較多,如林則徐《擬諭英吉利國王檄》說:
中國所行於外國者,無一非利人之物。
以「中國」與「外國」對舉。與英方談判的清朝全權大臣伊裡布《致英帥書》,稱自國為「中國」,與「大英」、「貴國」對應,文中有「貴國所願者通商,中國所願者收稅」之類句式;英國欽奉全權公使璞鼎查發布的告示中,將「極東之中國」與「自極西邊來」的「英吉利國」相對應,文中多次出現「中國皇帝」、「中國官憲」、「中國大臣」等名目。而文「中國」正式寫進外交文書,首見於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簽署的中英《江寧條約》(通稱《南京條約》),該條約既有「大清」與「大英」的對稱,又有「中國」與「英國」的對稱,並多次出現「中國官方」、「中國商人」的提法。此後清朝多以「中國」名義與外國簽訂條約,如中美《望廈條約》以「中國」對應「合眾國」,以「中國民人」對應「合眾國民人」。
歷史上一段時間,「中國」並非我國的專稱
古代中原人常在「居天下之中」意義上稱自國為「中國」,但也有見識卓異者發現,「中國」並非我國的專稱,異域也有自視「中國」的。曾西行印度的東晉高僧法顯(約342-約423)《佛國記》中說,印度人以為恆河中游一帶居於大地中央,稱之為「中國」。
明末來華的耶穌會士利瑪竇、艾儒略等帶來世界地圖和五洲四洋觀念,改變了部分士人的中央意識。如瞿式耜《職方外紀小言》雲:「按圖而論,中國居亞細亞十之一,亞細亞又居天下五之一,……戔戔持此一方,胥天下而盡斥為蠻貉,得無紛井底蛙之誚乎。」
清人魏源接觸到更翔實的世界地理知識,認識到列邦皆有自己的「中國」觀。《海國圖志》卷74有雲:
釋氏皆以印度為中國,他方為邊地。……天主教則以如德亞為中國,而回教以天方國為中國。
近代學人皮嘉佑《醒世歌》一文道:「若把地球來參詳,地球本是渾圓物,誰是中央誰四旁?」這都是對傳統的「中國者,天下之中也」觀念的理性反思與修正。
近代中國面臨西東列強侵略的威脅,經濟及社會生活又日益納入世界統一市場,那種在封閉環境中形成的虛驕的「中國者,天下之中」觀念已日顯其弊,具有近代意義的「民族國家」意識應運而生,以爭取平等的國家關系和公正的國際秩序。而一個國家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擁有一個恰當的國名至關重要。
「中國」作為流傳久遠、婦孺盡知的簡練稱號,當然被朝野所襲用。梁啟超、汪康年等力主,應當揚棄「中國者,天下之中也」的妄見,但「中國」這個自古相沿的名稱可以繼續使用,以遵從傳統習慣,激發國民精神。他們指出,以約定俗成的專詞作國名,是世界通則,西洋、東洋皆不乏其例。如果說,「大清」和「中國」在清末曾並列國名,交替使用,那麼,辛亥革命以後,「中國」先後作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以正式國名被國人共用,並為國際社會普遍肯認。

10. 人類社會經歷了哪些歷史階段

人類社會大體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目前正向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過渡。

1、原始社會

原始社會是人類最初的社會形態,是以親族關系為基礎,以母系社會為前提,經濟生活採取平均主義分配辦法,對社會的控制則靠傳統和家長來維系。世界各地都有原始社會,形式多樣。

有些以狩獵和採集經濟為主,有些則以漁業為主,或者以簡單的自然農業為主,部落組織是某些原始社會的特徵,但是並非所有的原始社會都有這一特徵。

根據文化進化論者的學說,有些原始社會保持著平均主義的性質,但另一些則已經逐步變成等級制度的社會,並進而發展成為酋長領地,其組織形式更為復雜。

2、奴隸社會

隨著私有制的產生,社會上出現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原始社會開始解體,奴隸制度逐漸形成,奴隸社會產生。在奴隸社會中,奴隸主在經濟和上層建築居於主導地位,奴隸佔有制生產方式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基本發展方向。

奴隸社會最早出現於埃及、西亞、中國和印度,繼而在希臘和義大利等地產生。隨著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日趨激烈,作為奴隸主階級鎮壓奴隸和其他被剝削者工具的奴隸制國家應運而生。人類歷史上最早在亞洲、非洲和歐洲出現的國家,都是奴隸制國家。

3、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是分封制定義的一種社會制度。這種制度下,國王向各類封建領主授予采邑,而封建領主向國王效忠,從而形成一種金字塔式的國家治理結構。根據領主們的封地規模、家族地位等因素,國王授予公、侯、伯、子、男爵位。

地主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社會是封建社會,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的自然經濟是以土地為基礎,農業與手工業結合,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具有自我封閉性、獨立性,以滿足自身需要為主的經濟結構。

4、資本主義社會

勞動力轉化為商品和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標志著簡單商品生產向資本主義生產的過渡,也標志著對勞動者的剝削形式的變換,即由封建剝削變成資本主義剝削。

資本原始積累還包括對殖民地的侵佔和掠奪,以及其他利用國家權力的暴力手段。以使用機器的大生產為特徵,生產社會化同資本主義的私人佔有之間 的矛盾構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這一基本矛盾貫穿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始終,它在經濟上具體表現為個別企業生產有組織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現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兩大階段——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

5、共產主義社會

共產主義社會是指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的勞動者自由聯合的社會經濟形態。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作為一種社會形態,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完全的公有制,基本生活資料是按需分配的,即每個人都盡其所能為社會作出貢獻,而依照自己的需求索取。

要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必須實現家庭的分化,形成共產主義社會所特有的結構,客觀上依賴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共產主義分配方式,並形成人人平等的社會機制和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我國古代設想的「大同」社會也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一種思想萌芽。

閱讀全文

與歷史經歷了哪些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