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聊城有哪些名勝古跡
聊城:人民公園 江堤樂園 環城湖 人民廣場 聊大花園 東昌湖,光岳樓,孔繁森紀念館
冠縣:中華第一梨園 注;該地盛產梨子,甘甜可口,而美名傳···
陽谷:獅子樓 該獅子樓為武松打西門慶故址(同水滸傳),有紫石街等·享譽盛名
東阿:曹植墓 該墓地為 七步成詩的曹植(曹操之子)的墓地,曹植文采受世人敬佩·
梁山:景陽岡 該地為武松打虎 故址。
就差不多這些吧,不管去旅遊還是干麽!都要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呵呵,
希望能幫到你" 祝你玩的愉快~
㈡ 歷史上的聊城
聊城市地處經濟發達的山東省,居魯西,臨河南、河北,位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南北直距138公里,東西直距114公里。轄東昌府區、臨清市和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6個縣和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96個行政村(居委會)。
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 市境發現了距今約六七千年的8座龍山文化城,它們是迄今為止全國發現的最大的龍山文化城。可見,古濟水西岸是當時一個極其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商初大臣伊尹曾「躬耕於有莘之野」,輔佐商湯滅夏桀,世稱賢相。周時有「二十四孝」之一的閃子。
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有謀士計然。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時有著名兵家孫臏、名士魯仲連威名遠播。
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有不少名士,如為西漢時為官清廉的御史尹齊、東漢時以方正著稱的謝弼。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時有著名才人曹植、三國大將程昱、魏相華歆等。
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造就了許多名人,如馬周、呂才、張鎬、程咬金、路隋、王志愔等。北宋時有名相王旦、南宋忠義使臣王倫、醫學家成無己等。
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通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煙火之相望,不下十萬戶」、商賈雲集、百業興隆、帆檣如林、舳艫相接、車馬絡繹、貨積如山。外籍商人會館傍河而立,有崇樓高閣、殿宇名剎,清康熙帝4次來聊,乾隆帝9次駐蹕聊城。市境商貿昌盛,農業、紡織業、印刷業、筆業、工藝品生產業、磚窯業、食品業、造船業、漕運業發達。當時較著名的民間工藝有木版年畫、蟈蟈葫蘆、聊城毛筆、茌平剪紙、臨清哈達、董庄中堂畫、金銀製品。當時的風味名吃有八批果子、魏氏熏雞、呱嗒、進京腐乳、甜醬瓜、高唐羅漢餅、五香驢肉、烏棗等。晚清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聊城教育發達,有書院、私塾和學館3種辦學方式,公元1905年聊城有6處書院:東林、光岳、龍灣、陽平、啟文、攝西。中國清代四大藏書家之一楊以增的私人藏書樓海源閣藏書多達3705部,224600餘卷。《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老殘游記》中記載有發生在聊城的人和事。明清之際.聊城人才薈萃,涌現了眾多名人,如有明大臣於慎行、朱延禧,明末大將左良玉、抗稅首領王朝佐、心學學者穆孔暉、「江右六君子」之一劉琰、博覽群書的鄧鍾岳、書法家崔班、畫家董立元、清代狀元傅以漸、李孟悅,行乞興學的武訓。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後,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後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共聊城地方黨組織與國民黨第六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范築先合作抗戰,建立了華北最早的敵後抗日根據地,建立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先後支持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挺進大別山,陳粟大軍往返黃河南北,東北野戰軍渡河南下進行渡江作戰,有17萬人參軍入伍,有三千名幹部北上南下支援新區建設;組織了數以萬計的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全力支援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當時涌現出不少抗日民族英雄,如范築先、張自忠、金方昌;也有不少著名革命烈士,如共產黨員趙以政、王寅生;還有各行各業的著名人物,如著名學者張修一、傅斯年,雜技藝人李半仙、泥人李等。
㈢ 聊城歷史的目錄
第1課遠古時抄期
第2課夏商周時期
第3課秦漢時期
第4課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
第5課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
第6課明清(鴉片戰爭以前)時期
第7課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第8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
第9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二)
第lO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三)
第1l課近代文化
第12課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第13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第14課「文化大革命」時期
第15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16課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化
國家級、省級和部分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事年表
㈣ 山東聊城有什麼名勝古跡
聊城市簡介
聊城市歷史悠久。唐虞三代(指唐堯、虞舜和夏、商、周三代),聊城屬兗州之域。(古代分中國為九州。《書·禹貢》作冀、袞、青、徐、揚、荊、豫、梁、雍等九洲)。聊城是當時中國的政治中心之一。聊城諸部落,是眾多東夷部落中的一員,這一時期屬戰爭階段。在這一時期,陽谷景陽岡曾是少昊登帝之處。少昊在窮桑封官,附屬部落大多以鳥命名,出現了原始官制。
後來蚩尤打敗少昊部落占據陽谷、茌平等地,聊城諸部落成為蚩尤聚兵基地,聊城諸部落還捲入了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的大規模的戰爭之中,部落成員參加了「涿鹿之戰」。大戰之後,中原平定,中國以華夏集團為核心,中華民族開始大融合。聊城也進入了和平發展階段。在這一時期,黃帝戰敗蚩尤後在窮桑登帝,聊城屬華夏集團管理范圍。漢字始祖、黃帝史官倉頡(東阿縣銅城鎮王宗湯村有屬於龍山文化遺址的倉頡墓)在聊城活動和造字,很顯然,聊城市境的政治文化發展是走在全國前列的,這從41處龍山文化遺址出土器物和9座龍山文化城的氣勢上也能夠看出,其中還出現了文字。黃帝在位之時,其第五子清陽氏封於「清」(東昌府區堂邑鎮),黃帝讓清來治理聊城。後來,顓頊像他的祖先黃帝一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聖大賢之人。他出生在若水,少年時隨著部族不斷順黃河流域東遷,後加入少昊東夷部落,定居於窮桑(今山東曲阜縣)一帶,因此又號窮桑氏。傳說顓頊曾蒞臨聊城(東昌府區閻寺鎮申李庄附近有聊古廟)。
三代之時,古代帝王的交替,傳說為「禪讓制」。巢父,傳說中的高士,因築巢而居,人稱巢父。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居聊城,以放牧了此一生。聊城古有巢陵,為巢父葬處,在今聊城市東昌府區許營。聊城縣治曾移此。其墓旁傳為當年巢父遺牧處,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遺牧」。
聊城歷代狀元
唐代3人孫 逖(tì)、崔鉶、孫 偓;五代2人王徹、王溥;宋代1人王岩叟;金代1人閻詠;明代1人朱之蕃;清代2人傅以漸、鄧鍾岳。武狀元清代2人馬兆瑞、李孟說(讀:悅)。(詳見《聊城歷代狀元》一文)
聊城名稱的由來
據2001年出版的《地方史志資料叢書
㈤ 山東聊城有什麼名勝古跡
臨清舍利寶塔
舍利塔景色舍利塔晨曦舍利寶塔聳立在城北人運河東岸,雄渾高峻,巍峨壯觀。舍利寶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和塔、鎮江約文l峰塔並稱「運河四大名塔」。...
古運河景區
古運河風景區為古老京杭古運河聊城段,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漕運盛極一時,藉助漕運之利,運河經濟甚為繁榮。聊城為沿岸九大商之一,被盛譽為「江北一都會」清康熙、乾隆皇帝曾十一次駐驛於此。
運河沿岸留有很多名勝古跡,「山陝會館、大小碼頭、宋代鐵塔、唐朝古槐」等國家重點文物沿河而立;與...
東昌湖
東昌湖,環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聊城古城,初現於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逐代開闊,水域4.2平方公里,引黃河水為源,常年不涸。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穿湖而過,城河湖一體,托出江北獨特的水城風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中的《胭脂》篇,...
鰲頭磯
鰲頭磯座落在臨清市中區會通河分叉處,是京杭大運河上一處著名的名勝古跡。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此處原為元代運河與明代運河交匯處的一座石壩,其狀如鰲頭,兩支運河上的四處河閘象鰲兩只足,廣濟橋在鰲頭磯後象其尾。壩上所築古建築稱鰲頭磯...
海會寺
海會寺位於陽谷縣城東約25公里阿城鎮南街,會通河(今稱小運河)東岸,為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是古運河民族文化旅遊線上重要景點。其主體建築落成於清康熙年間,至今仍堅固如初。寺院佔地近百畝,由劉公祠、海會寺、運司會館三部分組成。原有殿堂、僧房、樓閣200餘間、各種佛像...
山 陝 會 館
山陝會館院景山陝會館坐落在古運河兩岸,為山西商人集資興建的一處廟宇與會館相結合建築群。始建於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歷經四年,主體工程竣工,其後連年擴修,至嘉慶十四年方具現今之規模,前後歷時十六年,耗銀六萬零四百六十五兩六錢九分,占...
曹植墓
曹植墓古墓葬。位於東阿縣魚山西麓,坐東朝西。建於魏太和七年(233)。曹植墓依山營穴,封土為冢。南臨魚山八景之一的「星落隕石」,北傍曹植讀書之地羊茂平台。墓頂懸崖峭壁,灌木蔥郁。1700餘年來,古墓滄桑,歷經磨難。據記載,早年:「兆塋崩...
武訓祠
武訓祠位於冠縣柳林鎮。主要建築有武訓祠和武訓墓。佔地面積平方米,建築面積平方米。武訓祠,始建於1903年,僅三間。1937年,由時任山東教育廳長何思源撥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為歇山式磚木結構,闊五間,進深三間,飛檐高挑,肅穆庄嚴。祠後為武訓墓。1896年12月5日武訓在臨...
魚邱湖
魚邱湖位於高唐縣縣城內。又名城環湖、高唐四湖、高唐城圈湖。由東南湖、西南湖、東北湖、西北湖4部分組成。為古代掘土築城而成。其中,東北湖和西北湖以拱橋為界,橋旁建有亭台4座,1958年起注入黃河水。湖面
64公頃。湖底平坦,水深常年保持1米左右。湖內有魚、藕,間有葦蒲。...
魚山
魚山坐落於東阿縣城東南20公里處的黃河北岸。屬泰山西來余脈。海拔82.1米,佔地80餘公頃。相傳,因其形似甲魚,或曰古建魚姑廟於山頂,故名魚山。因漢武帝所作《瓠子歌》中有「吾山平兮鉅野溢」之句,又名吾山。春秋時屬齊。魏晉時建有一座神女祠,供奉神女成公...
華歆墓
華歆墓位於高唐縣城東涸河鎮大華村北200米處,距縣城20公里。墓封土高3米,直徑7米。墓室頂部有1平方米的洞。從頂部洞口能看清墓室。此墓為磚室結構,上為圓形拱頂,底部呈八邊形。據當地群眾歷代相傳,此墓為華庄華姓祖墳。華姓人經常維護,故古墓至今保存完整。據《高唐州志》記載,此為三國時期魏臣華歆之墓。...
興國寺古塔
興國寺古塔又稱菩薩塔。位於高唐縣城北17公里梁村街東。始建年代無考,傳為興國寺寺僧和當地居民共同籌資興建,明清時曾維修。塔為青磚砌築,八角樓閣式仿木結構,共13級(存11級),高37.5米。基座為正八邊形,周長22.8米,面積33平方米。第一層重檐,檐下設斗拱,...
臨清清真寺
清真北寺北殿後寺東寺大殿望月樓清真寺,阿拉伯語稱為「麥斯吉德」,意為「禮拜的場所」,臨清俗稱「禮拜寺」。臨清原有三座清真寺。現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東寺,均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
海源閣
海源閣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清道光二十年進士楊以增所建,總計藏書22萬。它與江蘇常熟縣翟紹基的「鐵琴銅劍樓」,浙江吳興縣陸心源的「?z宋樓」,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樓」合稱清代四大藏書樓。其中以翟楊兩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書為最多,因之又有「南翟北楊」的美稱,深為海內外學者所仰...
臨清運河鈔關
運河二閘遺址鈔關大院內景臨清運河鈔關(收取關稅之所)在鰲頭磯南300米處大運河西岸。始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延存至今已有570餘年的歷史。現存有鈔關儀門,南、北穿廳,公堂、巡攔房、船料房、官屬舍房等80餘間古建築,院內存...
姜堤樂園
姜堤樂園位於:聊城市南郊,地理位置優越,東臨趙王河,北靠徒駭河,西傍聊陽路,是在原來四河頭自然風景區的基礎上,科學規劃,精心設計,建成的透染了濃重鄉土氣息、折射著民族地域文化風採的游樂園。
㈥ 聊城傳統的歷史文化景點都有哪些
古城聊城位於山東西部,位於華東、華中、華北三大區域交界處。黃河與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歷史悠久,古跡薈萃,因其位置和布局狀若鳳凰,故有「鳳凰城」美稱。聊城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巢父遺牧、崇武連牆、綠雲春曙、古秋鋪涼、聖泉攜雨、仙閣雲護、鐵塔煙霏、光岳曉晴八大勝景著稱,如今江北最大人工湖東昌湖環抱古城,秀色可餐。聊城還是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故鄉。
聊城被喻為「中國北方的威尼斯」,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她的魅力用一個字概括就是「水」。流域面積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條,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條。黃河在東部奔騰咆哮百餘里;運河從中部蜿蜒曲折過市區;衛河從西部攜水弄潮冀魯豫;還有馬頰河、徒駭河等縱橫交錯,東昌湖、魚丘湖相互輝映。僅聊城市區,湖、河水域面積就多達13平方公里,占建成區的1/3。眾多的河流,美麗的湖泊,使聊城形成了「湖水相連,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獨特水城風貌。這一優勢是中國江北許多城市無法比擬的。
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文明。明清時期,聊城因水而興盛四百餘年。當時聊城運河漕運發達,經濟昌盛,文化繁榮。這里「舟輯如雲,帆檣蔽日」,被譽為「漕輓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在此交匯,人文資源獨具特色,保留下來的文物古跡有400多處。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臨清運河鈔關、明代的光岳樓、清代的山陝會館和三國時期的曹植墓等,都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創辦的海源閣,藏書之珍貴豐富名聞天下。中外讀者比較熟悉的《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老殘游記》等古典名著中描述的許多故事都發生在聊城。優秀的人文環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志士,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唐初名相馬周、哲學家呂才、宋代醫學家成無己、明代文學家謝榛、清代開國狀元傅以漸、「義學正」武訓、抗日名將張自忠、國畫大師李苦禪、領導幹部的楷模孔繁森、國學泰斗季羨林等,都是聊城人。
㈦ 山東聊城的歷史
聊城,居魯西,臨河南、河北,處於華東、華北、華中三大行政區交界處,位於35°47′~37°2′和東經115°16′~116°32′之間,東西直距114公里,南北直距138公里,總面積8590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5.6%。代表中國商業文明的「京杭大運河」和代表農業文明的「黃河」在此交匯,其南部和東南部隔金堤河、黃河,並與河南省及山東省的濟寧市、泰安市、濟南市為鄰,而北部和東北部與德州市接壤。聊城全境地處黃河沖擊平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耕地面積553183公頃。氣候適宜,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半乾燥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時數在2463~2741小時之間,無霜期200天左右。聊城,春秋時期曾稱聊邑故名,一說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從事農業生產。夏商周時期,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和手工業比較發達;春秋時期,聊城為齊國西部重要城邑;戰國時期,聊城為諸侯爭戰之地;秦漢時期,經濟文化得到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銅、鐵、鋁是主要生產工具,利用水井解決飲水和灌溉問題,豪富之家乘車馬出行,銅鏡、熏爐成為必需品,能製作工藝水平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培養了不少名士武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自然災害較多,其間局部統一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事業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隋大業4年(公元608年),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當時臨清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唐代是市境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尤其是教育事業發達,造就了許多名人;明清兩代是聊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樂九年(1411)間曾數次興工開復會通河,縱貫中國南北的大運河為聊城的發展繁榮帶來勃勃生機,臨清、聊城(今之東昌府區)成為沿運九大商埠之一。民國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會會員秘密組織民眾進行革新。民國時期,聊城是魯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國初,有棉業研究所、講習所、實驗廠,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車運輸公司、電燈公司、銀行、織布廠、醫院、官立中學堂、師范學校等。民國中後期,由於軍閥混戰、日軍入侵,農工商各業遭受極大破壞。1937年「七七事變」後,聊城成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裝6萬餘人,與日軍作戰80餘次,保衛收復了大片國土,聊城人民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戰爭時期,聊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後方基地,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強渡黃河之際,市境有3.7萬人參軍入伍;在淮海戰役、渡江南下作戰中,境內民眾組織運輸隊、擔架隊全力支援解放軍作戰,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聊城人民繼承優秀歷史傳統,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所轄各縣、市屢經變遷。唐虞三代屬兗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系齊國、衛國、晉國、魏國、趙國屬地。秦行郡縣制,時境域均屬東郡。西漢初,聊城、東阿、陽谷、莘縣分屬兗州部東郡、冀州部魏郡,青州部平原郡。東漢,分屬平原郡,兗州部濟北國,司州部陽平郡。三國,境域統屬魏地。晉朝,分屬冀州部平原郡、司州部陽平郡、濟北國及東平國。後魏,分屬濟州部平原郡、司州部陽平郡、濟州部濟北郡、濟州部南清河郡。齊周,分屬平原郡、清河郡、濟州部濟北郡、司州部陽平郡。隋初分屬魏州武陽郡、貝州清河郡、濟州濟北郡、兗州濟北郡。唐朝,分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貝州清河郡、魏州魏郡及河南道濟州濟陽郡、鄆州東平郡。宋初,分屬河北東路博州博平郡、大名府魏郡、京東西路東平府東平郡。遼、金,分屬山東西路東平郡博州、東平府、大名路大名府、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元代,分屬東昌路總管府、冠州、高唐州、濮州、東平路。明代,分屬山東布政司東昌府、兗州東平州。清代,分屬東昌府,兗州府、泰安府、直隸州。1912年,境域為濟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為東臨道。1928年廢道,境內各縣直屬山東省。1936年,境內魯西北13縣為第六區,臨清、高唐時屬第四區。1940年4月,隸屬魯西行政主任公署。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魯西行署和冀魯豫行署合並,成立新的冀魯豫行署,轄7個專署。境域分屬二、三、四、六、八專署。至建國前,專署名稱隸屬幾經變化。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屬平原省。館陶、臨清及臨清鎮(縣級)屬河北省邯鄲專區。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1967年3月,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7月,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聊城地區行政公署。1997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分別設立地級聊城市和聊城市東昌府區。自然資源水利資源充足,境內有徒駭河、馬頰河、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加之位於黃河位山灌區上游,水利條件十分優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資源多年平均總量為454.86億立方米,過境黃河水資源420.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9.51億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石膏、鐵等地下礦藏豐富。地熱資源尚待開發。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糧食作物品種500多個,經濟作物品種107個,蔬菜品種600多個,葯材品種61個,林木果樹品種225個,花卉品種146個,飼養動物品種95個。區域劃分聊城市轄冠縣、莘縣、陽谷、東阿、茌平、高唐、東昌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省轄市臨清市,下轄126個鄉、鎮、辦事處,6516個村委會。經濟狀況聊城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蔬菜、果品、畜禽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麥、鴨梨、圓鈴大棗、香瓜、小尾寒羊、魯西黃牛等名優稀特產品馳名中外,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居全國首位,久負盛名的冠縣鴨梨種植面積達60萬畝,為全國之最,肉牛年出100多萬頭,肉雞年出欄500多萬只。農業耕地面積55.62萬公頃,耕作制度多為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工業的主要行業有機械電子、化學、一輕、二輕、電力、醫葯、建材、紡織、汽車製造等。城市風貌聊城是山東省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館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是連接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貫穿中國南北的京九鐵路和連接祖國東西的膠濟邯鐵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黃金大十字」。從聊城出發,1小時到達濟南空港,4小時到達青島海港,4個半小時即可到達北京。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實現了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網路立體化的現代化電信網路。聊城還開通了計算機互聯網和多媒體通訊網路。科學教育蓬勃發展,文學藝術異彩紛呈,城市環境整潔清新,是山東省衛生城市。聊城不僅起著輻射和帶動魯西經濟發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與山西、河北等內陸省份進行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東部沿海的先進技術,還可利用東部省份的豐富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能源基地、內陸口岸和輻射冀魯豫交界地區的中心城市。
㈧ 聊城歷史的介紹
為了對我市廣大青少年加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教育,我們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和山東省教育廳的有關文件精神,組織編寫了聊城市初級中學鄉土教材《聊城歷史》,供全市八年級學生使用。
㈨ 山東聊城有哪些歷史遺跡啊
聊城歷史悠久,有2500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光岳樓、陝山會館、陽谷的景陽岡、東阿曹植墓、臨清的鈔關、舍利塔、清真寺、螯頭磯等。
㈩ 山東聊城有多少年歷史了
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 聊城地區歷史悠久.唐虞3代, 聊城屬兗州之域。 春秋時期,聊城、茌平、高唐、東阿、陽谷屬齊國,莘縣、臨清屬衛國,冠縣屬晉國。 戰國時期,聊城、茌平、東阿、陽谷、高唐仍屬齊國,莘縣改屬魏國,冠縣、臨清改屬趙國。 秦行郡縣制,境域均屬東郡。 漢承秦制,西漢初曾封王建國,郡國並稱。至武帝始設州部,分全國為13個刺史部(州)。是時,聊城、東阿、陽谷、莘縣屬兗州部東郡,冠縣、臨清屬冀州部魏郡,高唐屬青州部平原郡,茌平分屬兗州部東郡與青州部平原郡。東漢正式定州、郡、縣3級。聊城、東阿、莘縣、陽谷、高唐、臨清仍屬原州郡,茌平改屬兗州部濟北國,冠縣改屬司州部陽平郡。 三國襲漢制,境域統屬魏地,聊城、茌平屬青州部平原郡,莘縣、冠縣、臨清屬司州部陽平郡,高唐屬冀州部清河郡,陽谷為縣王國,東阿仍屬兗州部東郡。 晉朝仍為州、郡、縣3級制,聊城、高唐、茌平屬冀州部平原郡,臨清、莘縣、冠縣屬司州部陽平郡,東阿、陽谷屬濟北國及東平國。 南北朝時期仍承晉制。後魏,聊城、茌平屬濟州部平原郡,臨清、冠縣、莘縣屬濟州部濟北郡,高唐屬濟州部南清河郡。齊周,聊城屬平原郡,臨清、高唐、茌平屬清河郡,陽谷、東阿屬濟州部濟北郡,冠縣、莘縣屬司州部陽平郡。 隋初廢郡存州,後又廢州為郡,聊城、冠縣、莘縣屬魏州武陽郡,臨清、高唐、茌平屬貝州清河郡,陽谷屬濟州濟北郡,東阿屬兗州濟北郡。 唐朝,州郡之上增設道,始分全國為10道,至733年(開元二十一年)改為15道。是時,聊城、高唐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臨清屬河北道貝州清河郡,莘縣、冠縣屬河北道魏州魏郡,陽谷、東阿初屬河南道濟州濟陽郡,後屬鄆州東平郡,茌平屬河南道鄆州東平郡。 宋初,廢道設路,路轄府、州,府、州轄縣。是時,聊城、高唐、茌平屬河北東路博州博平郡,臨清、冠縣、莘縣屬河北東路大名府魏郡,東阿、陽谷屬京東西路東平府東平郡。 遼、金承宋制,分其所轄治的北方為19個路。聊城、高唐、茌平屬山東西路東平郡博州,東阿、陽谷屬山東西路東平府,莘縣、冠縣屬大名路大名府,臨清屬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 元代,全國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下設路、州、縣。是時,聊城、茌平、莘縣屬東昌路總管府;冠縣初屬東昌路,後為冠州;高唐初屬東昌路,後為高唐州;臨清屬濮州,陽谷、東阿屬東平路。上屬8縣均隸山東省。 明代,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廢路存府、州,全國分統於15個布政司,亦稱15個省。是時,聊城、臨清、茌平、高唐、莘縣、冠縣屬山東布政司東昌府,陽谷、東阿屬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東平州。 清代通稱為省,全國初為18個行省,後增至22個行省,省下為府、縣兩級。是時,境內今屬8個縣市均隸山東省。聊城、茌平、高唐(一度為直隸州)、莘縣、冠縣、屬東昌府,東阿初屬兗州府東平州、後屬泰安府,陽谷屬兗州府,臨清初屬東昌府、後為直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