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葉韻說,葉韻說的主要錯誤在什麼地方
葉韻(xié yùn)說,也稱葉音說。由於語音發展、變化,後人讀先秦韻文,有些地方便回會感答到不押韻,於是就臨時改變其中某一字的讀音,使之諧合。
葉韻說是在沒有確鑿根據的情況下,強改字音以求押韻和諧,並非探明了韻字的本音。其根本錯誤,就在於對古韻採取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而非歷史的觀點,不懂得語音是發展變化的。其後果,則是一個字可葉出許多的音,造成漢字讀音的極大混亂。所以說「葉韻說」是錯誤的。
晉代 徐邈、北周 沈重已有改讀之例,而南宋 吳棫的《詩補音》和《韻補》始集大成。這種改字一般是主觀的,像《詩經;行露》上下章同一「家」字, 朱熹分別葉音「谷、空」,大為人所詬病。這種葉音法,跟後世科學地歸納 古韻、構擬古音是完全不同的。
『貳』 葉音說的介紹
「葉音說」是在沒有確鑿根據的情況下,強改字音以求押韻和諧,並非探明了韻字的本迴音。其根答本錯誤,就在於對古韻採取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而非歷史的觀點,不懂得語音是發展變化的。其後果,則是一個字可葉出許多的音,造成漢字讀音的極大混亂。所以說「葉音說」是錯誤的。
『叄』 以一種方言為例,說明如何根據方言的差異來考察語音的歷史演變
歷史比較語言抄學在西方具有襲悠久的歷史,在現代語言學確立之前,語言研究主要是歷史比較語言學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內容也以語音研究為主。目前,漢語的語音史研究也逐漸開始使用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同時還要考慮語言接觸的問題。
你在提問中指出「根據方言的差異來考察語音的歷史演變」,既然是方言差異,就不可能「以一種方言為例」,所以,「以一種方言為例,說明如何根據方言的差異來考察語音的歷史演變」是無法實現的。現在學界的研究方法,不但要比較多種方言的語音,還要參考日語、朝鮮語、越南語中漢語借詞的發音,在研究上古音的時候,還要分析漢字中的形聲字的讀音。也就是說,單純地比較方言語音並不能有效地考察語音的歷史演變。
就具體的操作方法來說,主要是考察方言間語音的對應關系,而不是語音的相似性。利用語音對應關系、語音發音的生理特點以及其他語言中的相類似的語音現象,可以挖掘出語音演變的脈絡。
『肆』 葉音說的產生
把用後代的語音讀古代的詩文,不押韻了的韻腳,臨時改讀為一個押韻的音,即為專「葉音」。屬
梁末·沈重《詩音義》:《詩經·邶風·燕燕》第三章
燕燕於飛,下上其音,之子於歸,遠送於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詩音義》:「協句,宜乃林反。」
這一現象在南北朝時出現,到宋代朱熹的《詩集傳》中體現的尤為突出。
『伍』 漢語語音的演變
不是,先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發音,幾乎是很不相同的~~~然後就由哪裡的興衰成敗內,哪個容地方的發音就被別的地方融合~~~~~慢慢發展到現在的京腔被各個地方融合~~~~就算如此,現在每個地方還是有自己獨特的發音,不過就跟京腔越來越近而已
『陸』 舉例說明什麼叫 葉音說 如何評價
「葉音說」是在沒有確鑿根據的情況下,強改字音以求押韻和諧,並專非探明了韻字的本音。其屬根本錯誤,就在於對古韻採取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而非歷史的觀點,不懂得語音是發展變化的。其後果,則是一個字可葉出許多的音,造成漢字讀音的極大混亂。所以說「葉音說」是錯誤的。
『柒』 北京話的演變
古時候一般大家都說方言,也有普通話,叫官話,意思是說做官的人說的話,指的是京城的方言,
普通話是北京話嗎?
作者:皮扎諾
(本文僅作為問題以供討論,發本貼的目的並不是要否定普通話或者要反對推普,而是要探討語言上的事實。歷史我們不能改變,但事實我們必須尊重,曲意的遺忘就是對歷史的不尊重)
[困惑]
到過北京的人或者聽過北京話的人都有這樣的認識:北京話跟普通話不一樣。普通話說得很好的人也有可能聽不懂北京話,甚至電台的普通話播音員到了北京有時也同樣會聽不懂當地的北京話,這就是關於普通話和北京話的語言現實。這個事實說明了普通話和真正的北京話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然而各種書上卻明明寫著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腳本的,這給國人造成很大的困惑:普通話到底是不是北京話?普通話跟北京話到底是什麼關系?
為了弄清楚北京話和普通話的關系,很多人通過各種途徑去尋找答案。希望能搞清楚這個國民生活中最基本的語言問題,希望能得到一個清晰的關於普通話和北京話的概念。事實上,普通話是不是北京話呢?這一點歷史會告訴我們答案,因為普通話不是憑空出世的,它也是跟世界上其它所有語言一樣,是從原始的語言一步一步地進化成長起來的。
[普通話的定義]
根據舉世公認的普通話的定義,普通話以北京音為標准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現代白話文為規范語法的語言。
但是,這個定義真的是那麼鐵定地正確嗎?
對這個定義,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反證去驗證它的科學准確性。如果這個定義是正確的,那麼,它反過來也應該是正確的,就是說,根據普通話的定義,用純正的北京口音,以純正的北方方言詞彙,以標準的現代白話文語法說出來的必然就是普通話了。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完全依照普通話定義中的嚴格標准說出來的卻仍然不是普通話!就是說,用純正的北京口音,以純正的北方方言詞彙,以標準的現代白話文語法說出來的仍然不是普通話!即使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用標準的現代漢語白話文的語法說出來的話一樣不等於是普通話。這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驗證的,這就是事實。這就清楚地說明了普通話的定義不夠嚴謹。
那麼,普通話到底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重新去思考。這是普通話的定義給中國國民的一個困惑,有了這樣的一個困惑,重新審定普通話到底是什麼就應該了。
[移民與語言的關系]
那麼,怎樣才能准確知道普通話到底是什麼呢?
世界上任何語言的產生、發展和生存都離不開一定的社會群體,這個群體我們暫時叫它語民。人群才是語言的決定因素,即使是象世界語、女書這樣的人工語言也不能逃避社會群體的決定性作用。離開了人群,語言將無從產生,也無從生存。研究和思考一種語言也必須從移民的角度出發,這樣才能找到語言的根源,才能真正認識一種語言的本質。
認識普通話也只能如此,跟其它所有語言一樣,普通話也不能逃避它自身的生成發展史,普通話生成發展史也必然是跟說普通話群體的移民史為一體的。
[比較分析語言關系的歧路]
作為一個語言學者,可以對某種語言抽象出出千千萬萬個特性來,可以對這些特性做一層又一層、一套又一套的理論演釋,可以找出兩種語言之間很多很多的,各種各樣的「關系」,甚至象中文和英文這樣兩種幾乎互不相關的語言也可以找出很多很多的「同音同義詞」來。然而不能否定語言的社會根源。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沒有什麼羞恥,只有存在的事實。
有位傑尕(Hercules)先生曾寫道:
「如果你有100個有編號的球,隨機放入五個有編號的箱子,每箱二十個。一次不行,再放一次。問兩次同樣編號的球放進同樣編號的箱子的大約有多少個?根據該率計算,平均有100*1/5*1/5*5等於20個。這與你們的學說有什麼關系?且慢,聽我慢慢道來。人類一般所用的詞彙量大約都是以萬計,就取五萬吧。不考慮聲調現代北方話約有400音節,英語那可就多了,可能的組合據說上萬。咋一看兩者重疊的可能性應該很小,不過沒必要這么斤斤計較,很多情況下你們沒有考慮韻部,這不是責怪你們,確實在語言的變化中聲母更穩定一些,這樣可考慮的組合都只剩下二三十個。相近意義詞彙相近音的就已達到數千個。事情還沒完,聲母也不是一成不變,無論是漢語,還是諸印歐語言中都有g-k-k',b-p-p',d-th-t-t'等等相互轉化的例子,還有數目繁多的輕唇重唇,舌尖舌上我都搞不懂的玩意。這下好了,箱子只剩下了這么幾個b,d,g,l,x,s。再者,英語和上古漢語都有復輔音,這等於把球放了兩次。最後在發揮一下想像力,在意義上再去附會一把,哈哈,同源詞就上萬了。有個網友說他已找到兩千個,太少了,回頭把漢英,漢德,漢什麼的詞典再翻一翻,多動點腦子,不就成了,更有說服力了?」
雖然他這里是只針對於漢印歐同源詞比較,但總的說來就是,任何語言間都有出現同義諧音詞的幾率,而且這個幾率還是很大的。本人認為傑尕先生的問題是應該引起重視的,這個問題回答不了,任何語言間的同源詞比較都是無意義的。 以前的學者對於普通話到底是什麼或者普通話與北京話的關系這個問題的分析幾乎都是傾向於比較兩種語言的相似特點,但這樣的分析方法顯然有很大的謬誤性,傑尕(Hercules)先生的例子就能夠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這說明了比較普通話與北京話的關系的時候,重要的是沿著語民這條思路而不是兩者之間的語音語言特點。
普通話是自然語言,自然語言是一群人(語民)長期的語言實踐中自然產生的,語言和語民是一體的,知道了語民也就自然知道了語種,這是起碼的邏輯。而語音特徵不論如何都是間接的東西,因而沒有直接的證明意義。況且,語音特徵上的象不象這種東西是很難說得準的,中國人的老母是「ma」,英國人的老母也叫「ma」,莫非英語是從漢語中分出去的一種方言?某某語種用的是某某音系,這並不能說明普通話就是北京話,如果是這么簡單,就不能做次方言的分類了。
我的討論的特點是從語民入手而不是從語音分析入手,這與以往的那些論來論去的普通話是受滿語影響的廢話是大不相同的。
[普通話語民史的考證]
從語音考證上來看,有語音記錄的標准普通話可以考證到清朝末年的愛新覺羅.溥儀,遠東軍事法庭審判的記錄片,裡面有對溥儀的質問,他說的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而不是老北京話。那麼,普通話設計出來的時間應該是在溥儀生活年代之前。
從記錄的考證上看,以下的資料也可以證明普通話設計出來在清朝末年之前:
可以考證的普通話的歷史:
「國語」一詞是清朝末年提出來的。吳汝綸被認為是最早提到國語這個名稱的學者。
1909年(宣統元年),資政院議員江謙正式提出把官話定名為「國語」。
同年,清朝==設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
1910年,江謙再次在《質問學部分年籌辦國語教育說帖》中提出「用合聲字拼合國語,以收統一之效」的主張。
1911年學部召開「中央教育會議」,通過了《統一國語辦法案》。
民國成立後,1913年2月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一會」,確定了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國音,1919年9月編輯出版了《國音字典》。
由於《國音字典》語音標准與北京語音標准產生的矛盾,1920年爆發了「京國之爭 」。
南京高師英文科主任張士一1920年發表《國語統一問題》,認為注音字母連同國音都要做根本的改造,不承認國音,主張以北京音為國音標准,響應者眾。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和江蘇全省師范附屬小學聯合會相繼做出了定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決議,並開始在學校推廣。1919年4月21曰,北洋==成立了「國語統一籌備會」,1928年國民==改為「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5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並出版《國音常用字匯》,為確立國語的標准提供了範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55年後採用「普通話」一詞取代「國語」。
「普通話」一詞在清末就已被一些語言學者使用,據考是朱文熊於1906年首次提出的。後來,黎錦熙、瞿秋白、魯迅等陸續對「普通話」有過論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為了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國語」這個名稱可能引起的誤解,1955年10月相繼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決定將規范的現代漢語定名為「普通話」,並確定了普通話的定義和標准。其中「普通」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說:「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范,確定標准。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這些考證說明了普通話的出現是在清朝末年或者更遠的時代,然而,憑當時中國的語音理論水平和白話文發展水平都與普通話的定義不相符。根據當時這樣的理論水平如何能設計出普通話定義中的那種語言來?假設普通話是被設計出來的,則普通話必然會有具體把它設計出來的某個人或某個群體,然而普通話到底是誰設計出來的始終沒有一個說法。而普通話是自然語言而不是人工語言,這一點已經是全世界的共識,而作為自然語言的語民,條條證據都指向滿清的統治者——滿族人。
[基本思路]
為什麼說普通話是「滿人學說的漢語」而不是「受滿語影響而形成的漢語」?要點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話」、中華民國的「國語」和滿清的「國語」是同一口音的一種語言而不是不同的*語種*;
2,滿清的「國語」的最純正的口音是滿族人——中國的統治者群體的口音,滿族人是滿清「國語」的正統語民;
3,滿語是滿族人入關以前的主要語言,滿語是滿族人的母語,滿人母語的更替說明,滿清的「國語」是滿族人學習而會說的漢語。
實際上,要論證普通話是什麼語種,最重要的應該是判斷普通話的語民而不是普通話語音特徵。
[400年前的北京話:下江官話]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這個問題直到現在還沒有人真正考證過。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義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的官話(考證為下江官話?)。利馬竇的記錄同時也徹底否定了所謂的入聲在明代以前就已經消失的謊言。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社區的安全及其它的政治目的,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里之內的漢人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范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里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的,當時北京的兩種語言的地域差別是:內城說滿話,外城說明朝官話。
[滿語的分化——滿式漢語]
我們分析一種語言以及這種語言的表達對象,是基於這樣的一個語言學基本定理:語言與社會實踐相一致。是社會實踐決定語言而不是語言決定社會實踐,就是說,一種語言有一種說法就必然有這種說法所表達的那種生活實踐。打個比方,比如「椰子」這個詞,如果滿族人的滿語中有「椰子」這個詞,則滿族人所生活的那種生活實踐中必然有「椰子」這個果子的存在。
在統治中國之前,滿族人是一個北方的游牧山林民族,他們的生活環境是跟中原的生活環境完全不一樣的,滿語正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中形成的,並且是歷史短暫的,而且滿族人的生活歷史也從來就沒有經歷過象中華幾千年的那種發達的科技和藝術高級社會實踐。這就決定了滿語不具備表達中國境內生活實踐和中華文化的能力。由於滿語是一種北方民族的語言,滿人草原、叢林的原始生活以及滿族短暫的歷史文化局限了滿語的成熟水平。可以說,滿語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語言,不論它的發音、詞彙以及語法等都十分的原始和不成熟,。對剛剛取得對中國統治權的滿族人來說,即使在北京,滿語也難以滿足曰常生活使用的需要,北京的動植物、建築、曰常用品等很多東西都是滿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這些東西用滿語都很難描述和交流。在滿人和漢人之間是這樣,在滿人跟滿人之間也同樣無法把曰常生活所碰到的東西表達清楚,至於象漢人的建築工程用語、藝術語言、醫學及其它科技用語等高級語言使用則更加無法表達,當時的形勢是滿語在北京面臨無法交流的危機。面對有幾千年歷史的千錘百煉而成的漢語,滿人雖然奪取了中國的政權,然而其語言卻難以勝任統治中國的使命。但是滿人作為中國的統治者卻不得不面對要使用語言的生活政治現實。小至為了自己曰常生活的表達,大至為了統治中國的政治需要,滿人都迫切需要一種能很好地表達自己周圍生活的語言。改造滿語已經是來不及了,滿人除了學習和模仿漢語之外別無他法,因此,套用北京漢人的語言(包括詞彙和語音)成了唯一的選擇,於是第三種北京話出現了——滿人學講的蹩腳漢語(暫且把這種語言叫做滿式漢語)
關於「外來式地方話」
對說不同漢語方言的人學習與模仿其他方言,如廣東人說普通話,別人一聽就能聽出是「廣東普通話」而不是標准普通話,同樣,北方人說粵語也是別人一聽就能聽出「佬崽廣州話」,很多北方人在廣州住了三四十年,能說一口流利的「廣州話」,他能清楚地聽懂別人說的廣州話,別人也能清楚地聽懂他的「廣州話」,但是別人同時也能一下子認出這不是正宗的廣州話,最主要的一點是因為他說的是沒有入聲字的「廣州話」。
對說不同語言的人學習與模仿其他語言,如蒙古人、新疆人、西藏人說漢語普通話,別人還是一下子能辨別出他們不是漢人。
外國的朋友學習漢語,目前我還沒有見過一個象中國人一樣的完全聽辯不出來的外國朋友,加拿大來的大山是學得最好的一個之一,然而他說的漢語還是沒有真正中國人說漢語的那種親切感,即使只聽一小段錄音而看不到他本人說話也一樣能分辨出來,這是因為他說的是「洋式普通話」。可以想像,我們中國人所說的「中國式英語」在英國人心目中會是怎樣。
福建琴江的旗下話是漢語而不是滿語,說的確切點就是「滿式漢語」,「軍話」實際上是一種不太成熟的當地話。一群操不同語言的人來到當地人當中,因為在當地交流的生活實踐需要,當地人的語言也就成了唯一全面通行的共同語言,所以,外來的人群就學起了當地人的語言來,「外來式當地話」是學習的一個必然過程。但是,軍隊、建設兵團是一個龐大的人群,他們的社區結構、生活方式、文化習俗等有自己的特色,當他們的「外來式當地話」演變到能實現當地生活實踐的各種需要特別是語言交流需要的時候,這種「外來式當地話」也就喪失了繼續向當地話靠攏的強大動力,於是,這種「外來式當地話」就被固定了下來,形成自成一體的一種語言,這就是「軍話」。
不單如此,更重要的是要看北京是否保留著一個固定的人群,這個人群是否保持著自己的生活社區、自己的生活特色、自己的文化習俗,更重要的是這群人是否有保留自己特色的意志,以及這個意志有多強,有多大的保衛自己意志的能力等。我們必須堅信是社會實踐需要決定語言而不是語言決定社會實踐的需要。兩三萬人可以形成一種「軍話」說明了形成一種新的語種不需要太大的社群。
[第三種北京話的形成——內城北京話(mandarin)]
北京城裡的一棵小樹、廚房裡的一件工具,用滿語都無法表達!因為滿族人的祖先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植物,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工具,這就是當時統治中國的滿族人所遇到的嚴酷的語言現實。滿語要繼續說下去,除了直接使用北京外城漢人的語言的詞彙和模仿他們的語音之外再也沒有第二種可能!就象曰本皇軍學說中國話:「你的,八路的,幹活?」一樣,北京內城的滿人開始了他們艱難的模仿漢語的歷程。
但是滿語對比漢語有它先天的殘疾,首先,入聲字一下子就全丟了,這就是漢語同音字增多最根本的歷史原因,用滿語套學漢語的發音更是不倫不類,可以肯定地說,這是發音最糟糕的漢語。但是,歷史就是這么殘酷,滿人的這種蹩腳漢語比起曰本皇軍的蹩腳漢語要幸運得多了!隨著使用人口的增加,這種讓當時的漢人老百姓笑掉牙的蹩腳漢語成了清朝統治階級的「共同語言」——這就是早期的普通話(暫時使用英語的稱謂把這種語言稱為mandarin)。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走出北京內城,形成「官話」]
隨著北京內城的「mandarin」這種蹩腳漢語的形成,在北京內城形成一個固定的說「mandarin」的人群。這個人群就是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團體——八旗貴族。「mandarin」成為地地道道的清朝統治者的官方語言——「滿清官話」。
考證歷史很難,但是我們應該相信決定語言的是社會實踐。
可能會有漢人把內地的漢語帶到了關外,在滿人入關以前漢人和滿人應該有交流並且產生語言的相互影響,這很合清理,「滿人在入關之前就多一會漢語。努爾哈赤的漢語就很嫻熟」這也很合理。
但是,這應該不會引起滿語的質的變化,更不會引起滿語在滿人中的主流地位的改變,因為語言的生存是由人群社會活動的需要決定的。在滿人入關以前,滿人的社會活動並沒有根本的改變,滿人說漢語僅僅是政治需要或者只是部分人參與的滿漢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的需要,滿人根本就沒有必須徹底改變自己母語的社會迫切需要。這不是滿人基本生活方式的改變,滿人只有在入關以後才徹底改變了他們的社會活動方式,變成了絕大多數滿人都必須與漢人交流,正是這種社會活動的質的改變才產生了「滿式漢語」在滿人中的主流地位。 所以,滿式漢語一定是在滿人入關以後才出現的事情。
具體的時間有待考證,在《康熙字典》中的語音跟今天的普通話的語音還是一定的差別的,但是跟其它漢語方言相比已經更接近今天的普通話了,《康熙字典》的出現標志著普通話作為一種獨立的方言的成熟。這些說明了普通話是在滿人入關到《康熙字典》完成這段時期形成的。
《康熙字典》的歷史偉大作用是消滅了8萬多個漢字,盡管今天的微軟公司在很多程度上把漢語的字型檔恢復到了十幾萬,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已經不懂得使用這些漢字了,《康熙字典》的出現同時也標志著漢語及漢語文化衰落的開始。
從「滿清官話」的形成史看,「滿清官話」受滿語的影響主要在語音方面,這是一種不成熟的蹩腳的漢語語音系統,而在詞彙和語法方面的影響則十分有限,從語言的本質上將,「滿清官話」還是應該歸屬於漢語的一種方言而不應該歸屬於滿語的一種方言,不過這是最糟糕的一種漢語方言。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落地生根,形成「國語」]
「滿清官話」形成後,隨著滿清政權在地域上的延伸,操著「滿清官話」的八旗貴族也就從北京的皇家內城走向中國的每一個角落,於是各地的第一行政長官的口音又成了當地的標准口音。並在當地的上流社會向平民社會不斷地滲透壯大,最終使「滿清官話」成為中國的「國語」。
從地域上來講,中國的北方是滿人活動的主要地區,也是滿語化程度最高的地區。而南方的個別地區,象兩廣、福建等地則由於「山高皇帝遠」而受到較少的影響,這也是南方諸語言讀唐詩宋詞比普通話更壓韻更親切的根本原因,也是清代中國沒有著名詩人的根本原因。
有一點要說明的是,mandarin是從北京內城繞過北京外城直接向全中國滲透而形成滿清的「國語」的,所以,北京的外城話並不是真正的「國語」——普通話,雖然「外城北京話」一直受「內城北京話」的影響並不斷演變,但是,正如北京的內城貴族和外城平民百姓是兩個互不相容的兩個社群一樣,「外城北京話」和「內城北京話」是跟階級差別一致的互不相同的兩種語言。所謂的「北京話」一直是兩種:「外城話」和「內城話」,而各地方所稱謂的「北京話」實際是指「內城話(即mandarin)而不是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外城漢人所說的「北京話」實際是對中國其它方言沒有影響的小語種。
(普通話對漢民族語言的影響)
[內城北京話的發展——漢語代表語言地位的確立]
mandarin經過滿清王朝200多年在中國的統治,再經過孫中山政權對「國語」地位的表決,再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憲法上「國家代表語言」條文制訂,普通話——漢語代表語言地位已經是堅不可摧。
(朝代變革和國語的承傳)
[內城話北京話在北京的消失]
從語言史上講,普通話不是北京話,而只是北京的內城話,隨著滿清王朝的解體,北京內城的貴族群體也就在北京城裡消失了,因而普通話的真正母體在北京城也已經不復存在了。把普通話硬說成是什麼北京話,這在100多年以前可能還有一半正確,但是在今天還這樣說大錯特錯了,因為「北京話」這個概念變了,已經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北京話」了。
[普通話話系]
普通話是滿式漢語,但滿式漢語並不就等於是普通話,普通話是滿式漢語的一種而已,滿式漢語是一個大語種,各地滿城的「普通話」是普通話的次方言。滿人入主中國後所形成的滿式漢語並不是單純的一種口音,由於滿人分布於全國各地,因而所形成的滿式漢語多種的,這是因為語言是社會生活實踐的產物,但是,這些各地滿城的「普通話」是以北京的普通話為核心的,這同樣基於社會生活實踐決定語言。由於各地滿城的漢語受當地方言影響程度和各地方言本身差異程度的不同,各地滿城的漢語對普通話的差異不一定就比傳統漢語方言對普通話的差異小。所以,用各地滿城的漢語作為普通話的自然語民是缺乏依據的。
一句話:世界上已經不存在普通話的自然語民!
[普通話定義上的困惑]
大凡世界上的語言有兩種:自然語言和人工語言
[概念]
人工語言是在嚴格的語言學理論的指導下,由某個人或某集體設計出來的語言;
自然語言是一定區域的語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語言。
[例子]
人工語言:如世界語;
自然語言:世界上大多數的語言都是自然語言。
[比較]
1,人工語言是先有理論後有語言,而自然語言是先有語言後有理論;
2,人工語言的前提是必然存在它的設計者,而自然語言的前提是必然存在它的語民。
3,大凡一種語言的定義如下:
人工語言的定義是如下的格式:
以XX音為標准音,以XX方言為基礎方言,以XX文為規范語法,由XX(人的姓名)設計出來的語言;
自然語言的定義是如下的格式:以XX區域的語民所說的方言為標準的語言。
4,世界上幾乎所有語言都是自然語言,世界語是人工語言。
[困惑]
根據上面普通話的定義,普通話應該屬於「人工語言」,因而,普通話這種「人工語言」應該具有它的設計者和設計時間。那麼,普通話到底是由誰設計出來的?是什麼時候設計出來的?
[人工語言?]
普通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什麼人工語言。因為100年前的中國完全不具備創造一種象普通話這樣的「人工語言」的學術能力,實踐中也沒有任何個人或任何語言學家群體是真正的普通話之父,在中國的近代語言學者們要努力創造中國的國語——普通話之前,滿清的統治者們如:道光、慈禧等就已經能說一口標准流利的普通話,真正的普通話之父就是他們——滿清北京內城的皇親貴族。
[普通話的定義]
實際上,普通話是自然語言而不是人工語言,這一點在全世界都幾乎沒有什麼爭議。然而目前的普通話定義卻仍然使用人工語言的定義方法,學術上的這種張冠李戴未免有有意誤導中國的國民之嫌!這說明了即使不談普通話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普通話的定義也不正確,普通話必須重新定義。
[如果普通話是自然語言]
任何自然語言的考證都離不開說這種語言的語民,考證自然語言史離不開語民遷移史。普通話今天已經是全國人民的共同語言,然而普通話不是沒有歷史的語言。
最初的說普通話的語民到底是那些人?普通話語民從何而來?
放眼現在全中國各地的收錄記載在方言學中的方言沒有一種是普通話,而普通話卻實實在在地存在於官方語言中,把歷史的時間向前一點可以找到溥儀和滿清的皇親國戚都是說的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沒有語音體系級別的差異),這說明了在全國的漢語方言語民中,滿清的皇親國戚是唯一可以確實考證到的普通話語民。唯一可信的解釋也正是普通話是滿清的皇親國戚所說的一種語言,這是唯一可以考證的普通話形成的歷史線索,理所當然的是它們必然是形成普通話的語民。
但是問題來了,滿清的皇親國戚在400年前的滿人入關以前並不是說漢語的,為什麼滿清的皇親國戚會說不同於任何漢語方言的語言?這就是歷史的奧妙所在!
[普通話和北京話]
明白了普通話的歷史,普通話的概念也就清晰了,其它的「滿語」、「官話」、「國語」、「普通話」、「北京話」和「mandarin」、「漢語」、「方言」這些概念也就不會搞混淆了。從歷史上看,普通話從來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普通話有它自己的歷史。而現在的北京話雖然跟普通話比鄰並一直受普通話的影響和向普通話不斷靠攏,但它從來就沒有真正跟普通話成為一體過,說這兩種話的人也從來都是生活在兩個鮮明不同的社會,所以它們是有區別的
『捌』 語言的形成及演變
第一節 語言演變的原因和特點
一、語言演變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外因)
1.社會的發展帶動語言的發展;
2.社會的統一和分化導致了語言的發展;
3.社會的接觸推進語言的發展;
4.社會的發展使語言日益完善、日趨精密。
(二)心理因素(外因)
思維是諸多心理因素中對語言發展變化影響最大的因素。
先民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不發達,這一特點在一些較落後的原始部落中可以找到端倪。例如愛斯基摩語中用15個名詞表示不同形態或下落到不同地點上的雪,卻找不到「雪」這個概括性詞。
狼狽(連綿詞:真狼狽)
→ →狼、狽
→ →狼狽為奸
親屬稱謂中有因生辰八字相剋而產生的改稱現象,比如稱父為「伯」,稱母為「姊」。這種改稱現象是因禁忌而引起的。
又如「蜘蛛」在浙江省許多地方稱「蟢」,是因為「蟢」所結的網被認為像八卦,以為是喜兆,所以又被稱作「喜子」、「喜蛛」,這是宗教或迷信心理所致。
「蟢,蜘蛛的一種。一種身體細長的暗褐色蜘蛛,腳很長,多在室內牆壁間結網,其網被認為像八卦,以為是喜稱的預兆,故亦稱『喜子』,『喜蛛』」。「蟢子,古書上說的一種蜘蛛:『野人晝見蟢子者,以為有喜樂之瑞。』亦作『喜子』」。
(三)語言結構要素相互影響(內因)
語言是一個符號系統,它內部的各要素經常處於對立統一的關系之中,相互間保持一種平衡的狀態。如果其中的一個要素因社會條件發生了變化,平衡受到破壞,其他各要素就得隨之做出調整,達到新的平衡。這種平衡→打破→平衡過程的不斷出現,就促使語言不斷地發展。
語音演變引起詞彙變化,詞彙演變反過來引起語音、語法變化:
古漢語單音節詞占優勢(聲母多)
——聲母合並
——同音詞增多
——為區別詞義
——雙音節詞大量產生
——輕聲、詞綴
桌:桌子;石:石頭
二、語言演變的特點
(一)漸變性和不平衡性
漸變性:
語言的發展非常緩慢,它的變化在當時是很難被感知的。
他(它):
無定代詞→(1000多年)→第三人稱代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
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
不平衡性:
1.語言的各個要素發展速度不平衡。(詞彙>語音>語法)
2.語言的同一要素內部發展速度不平衡。(一般詞彙>基本詞彙)
3.不同時期語言發展速度不平衡。(社會變動越大,語言變化越劇烈)
4.不同地域的語言(方言)發展速度不平衡。(中國北方>中國南方)
5.不同社會方言發展速度不平衡。(兒童方言>青年方言>老年方言)
語言發展的漸變規律和不平衡規律使語言既能不斷滿足社會需要,又能確保基礎的穩固、使語言的發展和穩定始終維持著平衡的態勢。
(二)語言發展的個別規律
反映一種語言發展特點的規律叫做語言發展的個別規律。如漢語語音演變:
濁音清化規律、韻尾輔音消失規律、詞的雙音化規律、聲調演化規律。
第二節 語言的分化和統一
一、語言的分化
(一)方言
1. 什麼是方言
方言是社會分化的直接結果之一,是全民語言在不同階層、 不同地域的變體,是不同階層、不同地域的人所使用的語言。
2.方言的分類
(1)社會方言
社會方言指的是由於性別、年齡和社會分工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群體所使用的語言。
(2)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是全民語言的地域分支,是局部地區人們使用的語言。
社會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區別:
確定的范圍不同。地域方言以地域的分布確定范圍,社會方言以社會分工、集團的不同確定范圍。
表現的特點不同。地域方言的特點表現在語音、詞彙、語法等各個方面,主要表現在語音系統上。社會方言的特點基本表現在一般詞彙上。
③發展的方向不同。地域方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展成獨立的語言,而社會方言在任何條件下都不可能發展成獨立的語言。
3. 方言的成因
1、社會分化
2、集體遷徙
3、自然環境
4、異族接觸
二、語言的統一
(一)共同語
共同語指的是在統一的社會中被全體或絕大部分社會成員用來作交際工具的語言。
共同語是在一種方言的基礎上,同時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用成分形成的。
(二)國語
國語也是語言統一的結果。
國語是一個國家中的各個民族共同使用的語言,也是國家間交往的官方語言。
中國——漢語
俄羅斯——俄語
加拿大——英語、法語
比利時——德語、法語
三、共同語的形成的規范
某方言成為共同語基礎方言的條件:
政治因素(北京方言:普通話)
經濟因素(倫敦方言:現代英語)
文化因素(托斯卡納方言:現代義大利語)
人口因素(……)
軍事因素不是決定性的。
第三節 語言結構要素的演變
一、語音的演變
把一定歷史時期內語言發生的語音演變過程概括成公式,我們稱為歷時音變規律。歷時音變規律涉及的是整類現象的有規則的變化,在一定歷史時期、一定地域范圍和一定條件下起作用。音變規律在限定的范圍內具有高度的嚴整性。凡是時間、地域、條件都相同的某一類音,都按照規律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出現「例外」,也可以在時間、地域、條件上找出特殊的原因。
中古漢語「談」韻的演變對應規律——
北京話 上海話 福州話 廣州話 麗水話
擔
談
藍
語音演變的內容
1.音位的轉化
由一個音位變為另一個音位。
(虛擬演變路線)
2.音位的分化
由一個音位分化為兩個不同的音位。
3.音位的合並
由兩個音位變為一個音位。
古見組字母+細音韻母(齊齒呼)
古精組字母+細音韻母(齊齒呼)
g、k、h + i →
j、q、x
z、c、 s + i →
4.音位的消失
有些歷時音變是幾種演變方式交錯在一起的。
非音質音位也可以出現上述演變。
中古漢語聲調一般認為是四聲(平上去入)
吳語則是四聲八調(每聲以聲母清濁各分陰陽。以鄰縣松陽話為例)
平:高[53](陰平)
皮[31](陽平)
上:好[213](陰上)
弟[22](陽上)
去:四[24](陰去)
大[13](陽去)
入:八[5](陰入)
六[2](陽入)
二、語法的演變
語法發展的類化。
語法發展的類化是指語法成分由不統一趨向統一,形成表現形式一致的語法類別。(類推)
在古代漢語中,絕大多數動賓結構採用「動+賓」的形式,但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等情況時,卻採用「賓+動」的形式,如「大王來何操?」「不吾知也」。由於類化的作用,到現代漢語時,「賓+動」的格式消失了,而統一為「動+賓」的格式。
語法發展的異化。
異化是表示不同語法意義的某一語法形式,在其他幾種形式的影響下,發生形式上的分化。
在古代漢語中,由於詞的數目較少,常有詞的兼類現象,古代漢語中常用改變詞的聲調的方式來區別詞的不同的語法類別,稱為「破讀」,如「風」讀fēng為名詞,讀fěng為動詞;「好」讀hǎo為形容詞,讀hào為動詞。這就是語法演變中的異化。
語法發展的特點
語法發展的各種變化都是緩慢的。(慚變性)
語法的發展與語音、語義、詞彙的發展變化相適應。
請同學們思考分析下列語法演變現象:
1.在從拉丁語演變成法語的過程中,分別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人稱代詞的後綴-o、-is、-it中途消失了,後來新出現了前綴ie-、tu-、il-分別起原來三個後綴的作用,從而恢復了失去的平衡,這屬於語法演變的什麼變化?
2.英語的swell(膨脹)過去分詞原來是swollen,由於絕大多數過去分詞的形式是在詞干後面加-ed,swelled代替了swollen。
3.古代漢語中「動-賓」是占優勢的結構,「賓-動」只在 一定條件下出現,結果「動-賓」替代了「賓-動」。
4.漢語中詞綴的產生和發展使漢語可以用派生的方式創造新詞。
三、詞義的演變
語義發展變化的原因
社會原因/心理原因/語言本身原因。
語義發展變化的結果:
就詞的某個意義本身的演化來說,有深化、擴大、縮小、轉移。
就一個詞的意義多少的演化來說,有增加新義和丟失舊義兩種。
分析下列詞義的變化
1.「權」古代指秤砣。
2.「布」古代指麻布
3.「鳥」 古代指長尾的鳥。
4.「墳」 古代指所有高大的土堆。
5.「腳」 古代指小腿
6.「書記」 古代指管文書的人。
7.英語「meat」原指食物,現指食用的肉類。
8.英語「deer」原指野獸,現指鹿。
9.英語「bird」原指幼鳥,現指鳥。
10.英語「knave」原指男孩,現指惡棍、壞蛋。
四、詞彙的消長
(略。以學生討論為主)
第四節 語言的接觸
一、語言成分的借用
有接觸關系的語言之間,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中的某成分吸收過來,使之成為自身的組成成分的一種語言現象。
(一)語音借用
語音借用指的是一種語言原來沒有的某個音,因為語言接觸,就從另一種語言中借來某個音,作為自己語音系統中的一個音位或新的音位組合。
西雙版納傣語因吸收漢語借詞而增加了一個復合母音[Au]。
(二)詞語借用
詞語借用指的是從其他語言中把某個詞借到本族語言中來,使之成為本族語言的詞彙系統的一個成員。借詞對本族語言而言,是外來詞。借詞主要指音義全借的。
還有一種特殊的借詞,即借形。借形是只採用某語言中某個詞的形式,而將其語音揚棄,保留其基本意義,使之具有本族語言意義的詞。這種情形在日語和漢語中經常出現。
浪人、背景、參照、場所、番號、方針、登載
(三)語法借用
語法借用指的是從其他語言中借取一定的語言組合規律,使之成為本族語言組合規律的一部分。
『玖』 葉音說的批判
《屈宋古音義抄·跋》:「襲余少受《詩》家庭,先人木山公嘗曰:葉音之說吾終不信,以近世律絕之詩葉音者且寡,乃舉三百篇盡謂之葉,豈理也哉!然所從來遠,未易遽明爾,豎子他日有悟,毋忘吾所欲論著矣。余於是默識教言。」
《毛詩古音考·序》:「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
最後,王夫之繼承了陳第的思想,並在《葉韻辯》中指出了「葉音說」的十種弊端,對此一一進行分析。
『拾』 白日斜中的斜怎麼讀是xie還是xia
讀 xié
讀 霞 音是力求與下文的 涯 押韻,這種讀法是沿襲古代的 葉音說 .葉音說 本身就是一種不科專學的讀法.古代有的屬詩歌是讀 霞 ,但那是因為採取了 葉音說.
葉音說:語音會隨著歷史的變化而變化,但古人卻認為語音是一成不變的,所以,當他們用他們那個時代的音讀原本押韻的作品時,會發現有些作品不再押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會依據上下文韻擅自杜撰一個韻,以期與上下文相協調.
應該認識到他們的這種做法會導致 漢字無定音,且擅自杜撰音韻,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葉音說是一種不科學的學說,應遭到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