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上有哪些攝影流派
攝影流派有
1.繪畫主義攝影
繪畫主義攝影是流行於世紀初攝影領域的一種藝術流派,它產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
該派攝影家在創作上追求繪畫的效果,或「詩情畫意」的境界。它大致經歷了這樣三個階段:仿畫階段;崇尚曲雅階段;畫意階段。
2.印象派攝影
1899年,英國舉辦了法國印象派繪畫的首次展覽。繪畫主義派攝影家羅賓森在其影響下,提出「軟調攝影比尖銳攝影更優美」的審美標准,提倡「軟調」攝影。該流派是繪畫印象派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3.寫實攝影
寫實攝影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攝影流派,延綿至今,仍是攝影藝術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4.自然主義攝影
1899年,攝影家彼得·亨利·愛默生鑒於繪畫主義創作的弱點,發表了一篇題為《自然主義的攝影》的論文,抨擊繪畫主義攝影是支離破碎的攝影,提倡攝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尋找創作靈感。他認為,自然是藝術的開始和終結,只有最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藝術,才是最高的藝術。他說,沒有一種藝術比攝影更精確、細致、忠實地反映自然,「從感情上和心理上來說,攝影愛好的效果就在於感光材料所記錄下來的,沒有經過修飾的鏡頭景象。」該派另一位大師A·L·帕邱說得更明確:「美術應該交給美術家去做,就我們攝影來說,並沒有什麼可借重美術的,應該從事獨立性的創作。」
由此可見,這種藝術主張,是對繪畫主義的反動,它促使人們把攝影從學院派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對充分發揮攝影自身特點有著促進作用。這一流派的創作題材,大都是自然風光和社會生活。
5.純粹派攝影
純粹派攝影是成熟於二十世紀初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其創導者為美國攝影家斯蒂格里茲(1864-1946)。他們主張攝影藝術應該發揮攝影自身的特質和性能,把它從繪畫的影響中解脫出來,用純凈的攝影技術去追求攝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豐富的影調層次、微妙的光影變化、純凈的黑白影調、細致的紋理表現、精確的形象刻畫。總之,該派攝影家刻意追求所謂的「攝影素質」:准確、直接、精微和自然地去表現被攝對象的光、色、線、形、紋、質諸方面,而不藉助任何其他造型藝術的媒介。
6.新即物主義攝影
新即物主義攝影又稱「支配攝影」、「新現實主義攝影」。為20世紀二十年代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
該流派的藝術特點是在常見的事物中尋求「美」。用近攝、特寫等手法,把被攝對象從整體中「分離」出來,突出地表現對象的某一細部,精確如實地刻畫它的表面結構,從而達到眩人耳目的視覺效果。它不考慮藝術的本質在於提示對象的本質,因而其美學思想是屬於自然主義范疇的。例如,攝影家帕邱在一九二三年拍攝的火車頭的回轉軸就是用近攝手法,表現了火車頭回轉軸運轉時的狀態,由於畫面摒棄了其他細部因而給予觀眾的視覺印象是強烈的。
7.超現實主義攝影
超現實主義攝影為達達派沒落時期出現於攝影藝術領域中的一種流派,興起於上世紀三十年代。
這一流派有著較為嚴謹的藝術綱領和藝術理論。他們認為,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去表現現實世界是古典藝術家早已完成了的任務,而現代藝術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討過的那部分人類的「心靈世界」。因而,人類的下意識活動,偶然的靈感、心理變態和夢幻便成了超現實主義攝影藝術家們刻意表現的對象。
攝影中的超現實主義者也象達達派攝影家一樣,利用剪刀、漿糊、暗房技術作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創造一種現實和臆想、具體和抽象之間的超現實的「藝術境界」。所以其效果是奇特、荒誕而又神秘的。
8.抽象攝影
抽象攝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該流派的攝影家否定造型藝術是以可審視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表現藝術家審美感受的這一基本特性,宣稱要把攝影"從攝影里解放出來"。
9.堪的派攝影
堪的派攝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反對繪畫主義攝影的一大攝影流派。這一流派的攝影家主張尊重攝影自身特性,強調真實、自然,主張拍攝時不擺布、不幹涉對象,提倡抓取自然狀態下被攝對象的瞬間情態。法國著名的「堪的」派攝影家亨利·卡笛爾·布列松說過:「對我來說,攝影就是在一瞬間里及時地把某一事件的意義和能夠確切地表達這一事件的精確的組織形式紀錄下來。」因而這一流派的藝術特色是客觀、真實、自然、親切、隨便、不事雕琢、形象生動而富有生活氣息。
「堪的」派中的攝影家,就其美學思想和創作傾向而言,情況是比較復雜的,雖然他們都崇尚人性世態的表現,且大部分都從事於新聞攝影工作,但有的為自然主義者,有的為寫實主義者。
10.「達達派」攝影
「達達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於歐洲的一種文藝思想。「達達」,原為法國兒童語言中「小馬」或「玩具馬」的不連貫語匯。因為達達主義藝術家在創作中否定理性和傳統文化,宣稱藝術和美學無緣,主張「棄繪畫和所有審美要求」,崇尚虛無,使創作近乎戲謔,因而人們把該藝術流派稱之為「達達派」。
由於達達派攝影藝術作品不符合人們一般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要求,1924年以後就逐漸受到有較明確、完整的藝術豆腐和綱領的超現實主義藝術流派的沖擊。但其影響仍可在以後出現的現代派攝影藝術中窺見。
11.主觀主義攝影
主觀主義攝影是一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比抽象派攝影更為「抽象」的攝影藝術流派,所以又稱作「戰後派」。
它是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其創始人是德國攝影家奧特·斯坦內特。他認為,「攝影是本來具有發揮自己能力的寬闊領域,也具有高度的主觀能動作用。但目前卻成了一種機械的寫實主義」。於是提出了「攝影藝術主觀化的藝術主張。極力主張攝影藝術的終極應該是提示攝影家自身的某些朦朧意念和表現不可言傳的內心狀態和下意識活動。」主觀攝影就是人格化、個性化的攝影。這便是該流派的藝術綱領。主觀攝影的藝術家們極度強調自己的創造個性,蔑視一切已有藝術法則和審美標准。該派理論家公開表示,「主觀攝影不僅僅是一種試驗性的圖像藝術,而是一種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創造性藝術。」「我們可以任意使用技術手段去創造照片。」
B. 在世界歷史上離奇又費解的案例,分別有哪些呢
每次看科幻電影的時候,會出現一個擁有瞬間移動的超能力者,他們刀槍不入,用自己的方式為世界做貢獻。當看到這個超能力者時,很多人的內心都感到格外渴望,想迫切的擁有這種超能力,可現實是殘酷的,我們深知這種超能力不可能存在。
5
看到這幾個案例,科學家也感到非常費解,如果說被雷擊中真的存在超能力,這么神奇的話,豈不是很多人都要去嘗試了。你們對於傳說中的超能力,有怎樣的見解呢?
C. 攝影家曼瑞創作了幾種攝影技法
在攝影史上,攝影家曼瑞(ManRan,1890~1976)以勇於探索、大膽創新而著稱。他認為,攝影過分寫實,會形成一種束縛,從而限制攝影家個性的發展。
曼瑞首創了「實物直接曝光法」(瑞約光畫)和「中途曝光法」。這兩種攝影技法的出現,大大擴展了攝影藝術的領域。
「實物直接曝光法」,就是把某些透明、半透明的小件實物,直接放置在感光紙上,利用放大機或其他光源,對它進行曝光,再經過顯影、定影獲得照片。採用這種方法,不需要任何底片,就能由具體實物得到具有抽象圖形的照片。對此,曼瑞頗為得意,在給這種技法取名時,將自己的名字融入其中,稱為「瑞約光畫」。瑞約光畫突破了客觀的寫實,給攝影創作開拓了一片抽象的、可供自由幻想的天地。
「實物直接曝光法」的發現,源於一次暗房中的失誤。1922年的某一天,曼瑞不小心把一張沒有曝光的放大紙掉進了顯影盤中。他把放大紙撈出來,隨手放在旁邊的桌子上,接著他又在上面放了一些零碎物品。當打開白燈之後,曼瑞突然發現,這張放大紙上漸漸出現了一些圖形,第一張瑞約光畫就這樣誕生了。
「中途曝光法」也是在一次失誤中發現的。一天,曼瑞在暗房紅燈下沖洗底片,他的女助手由於看見一隻老鼠而驚叫,曼瑞連忙拉開白燈。在白光的照射下,剛泡進顯影液不久的一張底片,由於局部反轉,在厚薄交界處出現了一條透明的輪廓線。洗印成照片後,這條輪廓線變成了起伏的黑線條,具有類似於速寫畫的效果。於是,曼瑞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試驗,終於把這個偶然的失誤,變成了一種特殊的暗房技法。
D. 世界上最老的照相機出在哪裡
出在法國
下面一條關於此相機的拍賣信息供參考:
造於1839年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相機再獲「殊榮」。在以近8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出售後,它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最貴的相機。據美國媒體報道,韋斯利斯特拍賣行宣布,這部由法國製造的照相機被一名匿名人士以79.2333萬美元的價格從網上買走。拍賣行的彼得·克恩介紹說,這部相機由軟木製成,重約5 -6公斤,是一名教授在德國的一座閣樓里發現的。
這架相機採用老式的蓋爾銀版照相法,即把影像照直接曝光在易感光的鍍銀金屬板上,可能製造於1839年8月以前。正是在這一年,它的設計師法國人路易斯·達蓋爾對外宣布他發明了銀版照相技術。經過鑒定,這個相機保留著出產時的狀態,沒有被改裝過。由於它極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相機,專家估計它的成交價有望超過136萬美金。本次拍賣將於5月26號在維也納進行。據報道,目前採用銀版攝影法的相機全球僅有約10台,而且大部分都在博物館里。
E. 關於攝影的歷史
達蓋爾照相法是法國物理學家達蓋爾發明的。1838年,這位法國物理學家正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物體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時,仍不得要領。突然有一天,他發現有一個影像留在了物體上。他於是將附近的化學物品逐一挪開,看看究竟是什麼東西造成了這個現象,最後,他發現,大功臣原來是一支溫度計打破後遺下的水銀。攝影技術便從此誕生了,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1839年8月19日,在法國科學院與美術學院的聯合集會上,公布了法國畫家和物理學家達蓋爾的銀版攝影術,法國政府放棄對這項發明的專利,並公之於眾。人們通常以這一天作為攝影術的開端。
右邊這是達蓋爾的銀版肖像。
1838年達蓋爾就想發表並且出售他的攝影術,幾經努力最後求助於法國科學院常任秘書、天文學家兼國會議員阿拉哥,並得到他的贊賞,他是第一個看出攝影術的發明對藝術與科學的進步將提供最大貢獻的人,也是最早建議並促成法國政府收購攝影術發明權的人。
尼爾普斯也是達蓋爾的合作者,比達蓋爾年長四歲,早在達蓋爾銀版攝影術公布前六年就因病去世了。法國政府在授予達蓋爾6000法郎年金的同時,授予尼爾普斯的繼承人4000法郎年金以示獎勵。
英國發明家卡爾波特是由底片負片到正片的開創人。1835年開始試用塗有氯化銀或硝酸銀的圖紙作為感光材料,在照相機里拍成負像,然後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方法定名為卡羅攝影術。達蓋爾發明銀版攝影術的消息發表後,他提出發明優先權的問題,但為時已晚。
達蓋爾銀版照相法是利用鍍有碘化銀的鋼板在暗箱里進行曝光,然後以水銀蒸汽進行顯影,再以普通食鹽定影,得到的實際上是一個金屬負像,但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由於曝光大約需要 20到 30分鍾,因此,早期攝影多拍攝靜物、風光、人像等等。
由於曝光時間過長,當時拍攝人像,被拍攝者需要坐在安裝有頭部支撐架的特製座椅上。
雖然全世界都公認1839年8月19日是攝影術發明的紀念日,但達蓋爾的銀版攝影術實際上吸取了人們在這方面長期探索的成果。早在 13年以前法國的尼爾普斯拍出的世界上第一張永久性的照片《哥茲沃》,他把感光後能變硬的白瀝青塗在錫銘合金板上,曝光長達八個小時,由於感光時間太長,且影像模糊,他的發明未能得以推廣。
攝影術是由16世紀以來畫家的寫生使用的暗箱發展出來的,這是當年畫家使用的桌形暗箱。所謂攝影術的發明實際上是尋找最理想的記錄影像方法的過程。
F. 相機出現在哪個年代
1725年德國 感光材料的發現
1802年英國 投影到感光材料,攝影的雛形
世界攝影歷史上,第一張可以攝影成像的圖片,在公元1826年夏天,由法國攝影術和印刷製版發明者,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 1765-1833)在實驗室中製成。
世界攝影歷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日子是在公元1839年,法國人畫家達蓋爾(Louis J M Daguerre 1789--1851)發明「銀版攝影技術」正式問世。他曾於1822年在法國巴黎開一個名叫「幻象畫」繪畫景色展覽。他用各式各樣的燈光變化照射在畫面上,產生使人意料不到的美好奇妙效果,聲譽卓著。在1829年,他向巴黎透鏡商買透鏡巧遇年長的尼埃普斯,因兩人意識相同,結果合作共同研發攝影、感光相片技術。三年後尼埃普斯去世,他仍然繼續進行實驗不已。
終於在公元1839年1月9日於法國科學學會上宣布他的傲世大發明。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的發明攝影技術,並命名為「達蓋爾照相術」。
他把一塊塗有碘化銀的銅版上曝光,然後用水銀蒸氣熏沐,生成碘化銀薄膜而為感光面。在自製的照像機內將已發明可以感光的版,讓它經由透鏡投射光影,作曝光,再用設計的汞顯影箱以汞(水銀)蒸汽顯現影像出來,又置在食鹽水(後改作大蘇打)中定影。竟就能形成永久性的影像照片。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的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 ,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G. 世界新聞紀實家攝影如何進行研究
概論
新聞攝影是用新鮮、真實、生動、感人的圖像和簡短的文字說明,及時報道新聞時間,其主要特徵是藉助視覺圖像及時生動的報道新聞。它是新聞學、攝影學與藝術學分支,是一門集社會、藝術、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學。新聞攝影的作品,即新聞照片,其畫面內容與形式完全決定於攝取形象這一環。照片形象又是在非常直接的空間、非常短暫的時間內形成的,故稱瞬間形象。那麼這個瞬間形象的獲取方式與手法,也就直接地決定了新聞照片的內在數值與價值品味。
從一般意義上說,新聞攝影拍攝手法的研究,主要解決拍攝者與被攝事實之間的關系問題,似乎其理論價值及研究空間都較為有限,但縱覽世界新聞攝影發展120年的歷史,眾多的優秀攝影記者和無數的影響了世界的新聞圖片,都可以證明拍攝手法是其成功的一個無法逾越的環節,而拍攝手法差異的根本,最主要是取決於拍攝者的文化內涵及創作理念的差別。可以斷言,出現在特定時期和特定區域的違前規律的新聞攝影行為,都一定與對新聞攝影手法的認識與理解不夠有著密切關系,事實上拍攝手法一直是制約攝影記者個人和新聞媒體提高與發展的瓶頸,這種制約性因素將隨著新聞傳播活動對社會生活滲透性和影響力的不斷增長,變得更加突出。①因此,對新聞攝影拍攝手法的演變及其本質規律的探析是一個具有重要理論意義的命題。
傳統手法的確立
從已知的最早的新聞圖片——《漢堡大火遺跡》(1842年)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在歐洲、美國出現的社會紀實攝影,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時期的作品大多是相對靜止的被攝畫面,很少具有動態和瞬間意義的新聞事實能夠成為照片,英國人J•湯姆森於1877年出版的《倫敦街頭生活》,以30多幅圖片向世人展示了倫敦街頭下層民眾生活情景,這些新聞圖片實際上「都是經過適當擺布的,因為當時『火棉膠』、『濕板』的感光度低,曝光時間長,無法把人物的動作拍攝下來」。②美國最早的新聞攝影家J•里斯為了證明自己文字報道的真實性,拿起了照相機拍攝了紐約東區貧民窟的生活狀況,從他的著名作品《拾破爛人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擺布的視覺印象。盡管如此,這些圖片在當時通過展覽和書籍發布後,給讀者帶來的真實可信度遠遠超過了文字或其它傳播方式。十九世紀的攝影技術,如感光材料感光度低,照相機的快門速度慢又直接催生了擺拍攝影法,即便看似自然的街頭紀實作品其實也都是擺拍的產物,可以說,在特定時段,技術條件的限制對拍攝手法的影響是無可厚非的。
人類進入二十世紀,攝影作為新聞手段的地位初步得以確立,同時它又反過來刺激攝影技術的進一步演進,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萊卡」為代表的一批小型照相機問世,同時也出現了一種在拍攝手法上與前人大相徑庭的風格,這就是德國人E•薩洛蒙所創立的「堪的派」攝影,薩洛蒙使用強光透鏡鏡頭,照相機快門速度達到一千分之一秒,他倡導拍攝「不擺布的,沒有防備,不裝腔作勢的政客和顯達貴人」,③從1928年起,薩洛蒙的拍攝內容涉及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多個方面,十多年的短暫攝影生涯,使他成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世紀的最重要「記錄者」和「見證人」,薩洛蒙所開創的現場快拍風格是新聞攝影手法的全新變化,這種變化使得攝影技術手段有條件成為當時記錄世界的最有效工具,同時這也使得攝影的紀實本質特徵得到了充分的彰顯。我們可以這樣認為,E•薩洛蒙是新聞紀實拍攝手法的奠基者,他所進行的開創性工作在新聞攝影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新聞攝影手法的真正確立者是法國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他也是迄今為止世界攝影史上影響最大的攝影家,有人認為「布列松幾乎是攝影的代號,就像畢加索等於藝術一樣」。④在他為時四十年的拍攝生涯中,出版過二十一本攝影集,舉辦了近二十個重要的展覽,他曾經拍攝過西班牙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他還以旅行拍攝的方式對包括蘇聯、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進行了拍攝報道。他對人類攝影的貢獻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決定性瞬間」理論的提出,他認為「生活中發生的每一個事件里,都有一個決定性時刻,這個時刻來臨時,環境中的元素會排列成最具意義的幾何形態,有時候,這種形態瞬間即逝,因此,當進行的事件中,所有元素都是平衡狀態時,攝影家必須抓住這一時刻。」這段論述概括了攝影表現的本質特徵,如果說美國攝影家阿爾弗萊德•施蒂格利茨在二十世紀初的「攝影分離派」理論,使攝影真正開始擺脫繪畫藝術的牽制,那麼,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理論則是點出了攝影的精魂和本質。布列松的另一傑出貢獻則是他在實踐理論的過程中,為全世界攝影記者所做出的示範,他創造了在被攝對象無所覺察的情況下,無聲地、悄悄地接近主體進行拍攝的抓拍手法,採用這種抓拍手法拍攝的照片,保留了社會生活事實的本來面貌,平實、親切、生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深受讀者的歡迎,也備受報刊媒體的青睞。他在闡釋他的新聞拍攝手法時,強調「看」,所以後人譽之為有「鷹一般的眼睛」,強調要用「心」去感受事實,要能夠「等」,在最重要的時刻能果斷出擊。有同行攝影師曾這樣寫他,「他的那一台相機彷彿有著嚴重的神經痛楚,時而以驚恐的速度跳上他的眼睛,用他那迅速的上下動作當人的面拍照,然後閃向一旁匆忙離開,所有的『犧牲者』都看不出有知覺或受侵擾的表示」。⑤布列松認為「所有的思想,只能在拍攝前或拍攝後,按快門的那一瞬間,只有憑直覺,要借最好的一剎那,來使事件產生全新的意義與境界」。⑥
布列松攝影的輝煌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這個時期也是世紀攝影,尤其是新聞與報道攝影的黃金年代,其間對新聞攝影拍攝手法做出貢獻的還有很多,如著名戰爭攝影家羅伯特•卡帕,以人道主義攝影見長的尤金•史密斯,他們都用自己的理論,特別是用自己的攝影實踐,為全世紀新聞攝影媒體和報道攝影的從業者確立了規范。攝影記者應當努力到達一個個新聞事實的現場,充分關注正在發生和演變的事件與場面,接近主體,而不幹涉和影響被攝內容,用瞬間來記錄和表達最具有本質意義的生活事實。這種規范與薩洛蒙的新聞快拍手法一脈相承,經過不斷發展與補充,成為二十世紀新聞攝影最具影響力的重要傳統。
抓拍
作為對新聞事實進行報道的手段,新聞攝影規律的內核是新聞,而新聞攝影的拍攝手法則是圖片手段能否真實、准確報道新聞的形式因素,當然也是關鍵因素。
新聞攝影拍攝的是具有新聞價值的事實,而新聞價值的核心要素是真實性,這就為攝影記者的拍攝出發點和拍攝內容選擇上作了質的規定。攝影記者必須到達現場,在新聞現場的特定時間和空間完成新聞攝影的拍攝工作,這種現場規定性對攝影記者來說是一種制約,也是一種挑戰。在緊迫的時間條件下,到達現場,接近被拍攝主體,並把握住最有價值的瞬間,對攝影記者來說確實是嚴峻考驗,因此有人把奔赴新聞現場比作士兵沖向戰場,把按下快門捕捉瞬間比作是「影像射擊」,羅伯特•卡帕的著名論述:「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 充分地證明了這種現場規定性的意義。攝影記者拍攝的還應當是正在發生、發展的新聞。由於攝影器材的技術特性限制,新聞攝影不可能象文字手段那樣,通過特定的手法追述過去或者敘寫未來,它只能記錄、表達在鏡頭前現實存在的被拍內容,攝影記者和被拍對象之間被特定的時空關系鎖定,已經發生並消失的事實,無法也不應重拍、補拍,還沒有發生,即便是可能發生的事實,也不應當出現在新聞攝影的鏡頭之中。布列松對此也曾有論述「生命是隨時在變動,有時景象一消失,你就無能為力了」。
從歷史上看,二十世紀產生的新聞攝影家往往被人們稱為「抓拍大師」,他們用自己的實踐演繹了抓拍在新聞攝影中的重要意義。布弄鬆所使用的相機,通常是只帶50毫米標准鏡頭的135小型相機,通常只帶50毫米標准鏡頭的135小小型相機,機身上發光的部分黑膠布貼上,相機往往還被隱藏在不扣鈕扣的黑色外套里。平時人們是不會注意到作為新聞攝影家的布列松的存在的,拍攝時,布列松迅捷地掏出相機,瞬間鎖定形象,被拍對象甚至還未完全反應過來,整個拍攝的《共和軍士兵之死》,影像並非清晰優質,視覺的直觀感受是粗陋的,但從畫面的實際內容看,卡帕在特定現場的拍攝做法本身給這張新聞圖片增添了極大的價值。依據當時的器材條件,卡帕只有在極近的距離實施抓拍,才能夠以瞬間的方法將死亡剎那間的共和軍士兵定格在畫面之中。擊中士兵的子彈同樣有擊中卡帕的可能,槍林彈雨中,拍攝者與被拍者所處的特定現場時空關系,突顯了抓拍在特殊新聞題材表達中的魅力。這張圖片之所以被奉為世界戰爭攝影經典作品,其原因交不僅僅在於畫面形象本身,圍繞圖片成果的拍攝環境、拍攝難度、拍攝手法也同樣具有決定性意義。對拍攝手法的充分重視和嚴格把握,是新聞攝影在拍攝表達和傳播過程中與其它種類拍攝有所區別的地方。
擺拍
從世界攝影史上看,較早時期的攝影作品大多是擺拍的結果,不管是靜物、人像,抑或是帶有紀實意義的社會生活場景。其主要器材條件的限制,這使得攝影者不得不做出這樣的處理,要讓被拍攝對象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否則將無法獲得清晰的影像。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攝影誕生之初的幾十年裡,包括人類早期的新聞攝影出現擺拍的情況並不為怪,拍者與被拍者之間的關系不得不服從於技術條件的決定性制約。但是到十九世界後期,特別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照相機技術因素的極大改善,為新聞攝影的實際拍攝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因而二十世紀上半葉,新聞攝影進入了輝煌的發展時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新聞攝影大師,為人類生活留正職無數永恆的精彩瞬間,紀實抓拍的傳統得到確立,並進一步發揚光大,但是技術條件是新聞攝影拍攝手法形成與改變的影響因素之一,有利的技術條件並不能在新聞拍攝領域自然地帶走擺拍的做法。恰恰相反,在二十世紀中後期,擺拍作為新聞攝影的拍攝手法,一度也非常盛行,尤其在特定時期的中國新聞攝影活動中,其影響而之大和滲透力之強達到了相當的程度。
導致中國新聞攝影活動中擺拍做法盛行的原因在深層次上,是對攝影藝術價值認識的偏差。攝影誕生後,不太長的時間就走出了紀實和藝術兩條道路,雖然兩種風格並非截然分開,但在攝影表現思維出發點上的差異是明顯的。藝術攝影能夠創造出類似於繪畫、雕塑等等其它藝術樣式一樣的視覺精品,以優美的形象造型傳達出美的信息與美的情感讓讀者獲得美的享受,而紀實性攝影以表達真實的社會生活為出發點,他讓讀者獲得相關社會信息、新聞信息。把藝術化的做法搬到新聞與紀實攝影中,以及用新聞和紀實的手段完成攝影形象美化和藝術化,都同樣導致表面效果的偏差,甚至根本無法達到表達目標。作為東方文化古國,中國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積淀,特別在繪畫領域的東方寫意傳統,深深地影響了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但是這種傳統的影響在攝影,尤其是新聞攝影方面產生了一定的問題。追求 美化、意會、神似的美學風格,與追求真實、再現的新聞攝影方式的確是無法直接相融的。因此有人認為歐美新聞攝影事業高水平的基礎是西方藝術中求真風格的作用,而亞洲國家的民族文化傳統和藝術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聞與紀實攝影發展,這種觀點雖然不太全面,但應當承認有一定道理的。
因此,從理論與實踐的意義上都有必要做出這樣的界定,擺拍將極大地傷害到新聞攝影對於新聞事實真實性意義的追求,而無節制的擺拍帶給新聞攝影將是致使危害。
社會生活急劇變化的今天,新聞攝影必須面對的現實生存狀態,主觀化特徵是新聞攝影應對現實的策略之一,也是新聞攝影自身發展在特定歷史時段的必然結果,主觀影響力的恰當發揮,可以使得新聞攝影帶給人們更多視角豐富,方法獨特,富有個性化效果的優秀圖片,正確處理好攝者與被攝對象關系,使主觀影響力發揮與控制處於有序計劃之中,這對於當代新聞攝影來說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
結語
新聞攝影走過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歷程,迎來了人類信息傳播大發展的年代,以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傳播手段為人類獲取信息、溝通交流創造了全新的天地和全新的方式,日本社會學家康佐指出:「當我們聽到新聞記者這個詞時,我們通常會想像出某個特殊的職業,但是在網際網路時代,沒有信息傳送者和接收者之分,每個人都能參與新聞工作,每個人都有向他人傳播信息和知識的潛在能力。」(16)對於新聞攝影來說,技術、環境、讀者、媒介方式、效果、作用力等的變化是巨大的,以視覺吸引和圖像解讀為主要特徵的信息傳播成為當今世界人類閱讀和認知的重要形式,我們常常以「讀圖時代」、「速覽時代」、「眼球文化」之類的概念來表達,這對新聞攝影來說是發展與挑戰並存的生存環境,書籍、報紙、刊物,尤其是網路都給圖片手段提供了更大的舞台,讀者的關注和重視程度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基於前述對新聞攝影的手法探析,我們可以有這樣的理論判斷,抓拍是新聞攝影的精髓必將延續下去,這是新聞本質規律在攝影方式上最核心意義的體現,經過洛蒙、布列松、卡帕等一代宗師的實踐和總結,它已經成為新聞攝影賴以生存和贏得讀者的決定性條件,在全新的時代環境里,抓拍將繼續延展新聞圖片真實與瞬間的魅力,這種傳統仍將是讀者從圖片中實現由感知到永恆的必要保障。與之相反,在任何條件下,偏離新聞信息傳播基本規律的擺拍終究不被認可,雖然在世界范圍內無法徹底根絕擺拍,但可以預見,隨著攝影從業者素質與認識的良性變化,擺拍手法將進一步得到遏制。第三個判斷則是,時代與技術條件的變化,將更加劇烈地影響到新聞攝影及其拍攝手法,數字技術的巨大優勢,傳輸與修改的便捷為新聞攝影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同樣強大的正負面條件,在拍攝手法、表達方式上,未來的新聞攝影將呈現出從未有過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我們既不能以過於傳統的眼光去框限帶有時代特徵的新變化,又不應對涉及新聞攝影本質規律的做法熟視無睹,任其自流。新聞攝影必須既把握傳統,又注重在現實條件下實現新聞攝影手法的轉變,從而使新聞攝影的表達與傳播能力真正得到提高,並最終真正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傳統手段。
H. 攝影的起源
建議您到網路的攝影裡面看看很多相關資料肯定能對您寫論壇有幫助的
http://ke..com/view/7378.htm
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 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相機進行攝影。 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
英文攝影 Photography 一詞是源於希臘語 φως phos(光線)和 γραφις graphis(繪畫、繪圖)或γραφη graphê,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有人說過的一句精闢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
一般簡稱的攝影,即是用照相機,映像在底片,沖印底片成為單一相片,一張張作永久保存。但相片的影像是不動、無聲,僅供人觀賞其人物、意境,進而體會其涵義。
今天世界上仍存留最早的一張照片可以追溯至1827年,出自法國人約瑟夫‧尼埃普之手。
I. 歐美恐怖片的發展歷史和各個時段比較突出的拍攝手法和題材
恐怖電影的歷史與電影本身的歷史一樣古老。歷史上的第一部恐怖電影是由喬治·梅里耶於1890年代晚期所拍攝的怪物默片,他所拍攝的恐怖電影,是一個充滿惡魔,巫術,女巫,搗蛋鬼,瘋狂博士的世界。 在1900年代初期,德國拍攝出大量表現主義的恐怖電影。由斯特拉·瑞耶導演的《布拉格的大學生》(1913),該片被視為精神分裂症恐怖電影的典範。斯特拉·瑞耶參與了最早的重要恐怖影片《泥人》(1914)及《泥人出世記》(1917)的導演工作,並在其中扮演一個由魔法賦予其生命力的雕像的角色。
德國表現主義的經典作品來自於羅伯特·威恩導演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描述一個邪惡的催眠師的故事。在德國表現主義的電影中,最為知名與不朽的傑作,是由弗雷德里希·威廉·茂瑙所拍攝的第一部吸血鬼電影《吸血鬼》(1922),該作改編自布拉姆·斯托克的《德古拉》,後來所有的吸血鬼形象,都以它為原型。
德國導演保羅·萊尼拍攝的《蠟像館》(1924),描述一個蠟像具有生命,並且成為殺人兇手的故事。保羅·萊尼拍攝完這部電影後,遠赴好萊塢發展,並推出了兩部電影《錄像帶謀殺案》(1927)及《嘻笑的人》(1928)。這時好萊塢正開始其恐怖電影熱潮。
1930及1940年代
好萊塢在1920年代初期就已經出產過恐怖電影,但是從1930年代開始,特別是由環球影業所出品的恐怖電影,才真正開啟了好萊塢的恐怖電影時代。在相當程度上,這些恐怖電影都受到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它們涉及了德古拉,科學怪人,以及木乃伊等等主題。至1940年代,好萊塢恐怖電影已發展至一個成熟階段,各類型題材泰半涉足。
1950年代
受到核武競爭的影響,恐怖電影脫離了以前的哥特式風格,開啟了現代意義上的恐怖電影時期。這個時期的恐怖電影,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人類遭受到非人世界的威脅,例如外星人,死屍,植物,昆蟲等等。像是霍華德·霍克斯的《魔星下凡》(1951),唐·席格的《天外魔花》。將恐怖與科幻摻雜在一起,是這個時期開始的特色,這類型新近較為知名的電影是雷利·史考特的《異形》(1979)。
在1950年代晚期及1960年代早期,一些電影公司特別集中在恐怖電影的製作上。例如英國的鋃頭影業,以及美國的美利堅國際影業。後者製作了一系列愛倫·坡小說改編的電影。
1960年代
希區考克《驚魂記》劇照1960年代的恐怖電影,逐漸脫離對超自然的興趣,轉向非超自然的恐懼。比如希區考克的《驚魂記》(Psycho,1960)就以人的精神變態來驚嚇觀眾。米切爾·鮑威爾的《偷窺狂》也是一個顯著的例子。新近的例子則有《沉默的羔羊》(1991)。
保羅·威爾士以1960年代為當代恐怖電影的分界點,在這之前的是共識與制約,在這之後的則是混亂與瓦解。伊薩貝爾·彼耐多以1968年為分界點,區分出傳統意義上的現代恐怖電影,以及後現代意義上的恐怖電影。 這一分界點,一般公認以喬治·羅梅羅《活死人之夜》(1968)的誕生為標記。
1970年代
在1960年代晚期,有一些嚴肅的、以超自然為主題的恐怖電影,獲得了觀眾的注意力。例如羅曼·波蘭斯基的《失嬰記》(1968)。該片的成就,實際上是威廉·佛瑞金的《大法師》(1973)成功的基礎。在《大法師》後,引起了大量的跟風之作,其中顯著的例子是《天魔》(1976)。
許多原創性的電影都來自於這個時期的獨立製片,低成本與富原創性的特點,一直持續至最晚1990年代晚期。這些獨立製片的澎湃發展與家用錄像帶市場的興起是緊密關連的,也促使恐怖電影找到了它的新市場;另方面,延續恐怖電影傳統的恐怖影片,則繼續在大銀幕市場中發展。
1970年代開始,西方學者開始以理論探討恐怖電影的存在意義。
1980年代
1970年代晚期,恐怖電影的主流轉向駭俗的題材,諸如陶比·胡波的《德州電鋸殺人狂》(1974),約翰·卡本特的《月光光心慌慌》(1978)。還有諸如《十三號星期五》系列及《半夜鬼上床》系列。這類青少年與邪惡劊子手的恐怖電影,漫延整個1980年代。
1990年代
《鬼玩人》電影海報1990年代的恐怖電影脫離了以往外在的暴力形式,轉向自我嘲諷的方式。韋斯·克萊文將別的恐怖電影的內容放置到《驚聲尖叫》中,並在驚嚇中摻雜著反諷的幽默,把陳腔濫調的肢體語言轉化成新一代年青人的詞彙。山姆·雷米的《鬼玩人》(1981)融合了舊與新的僵屍類型。《厄夜叢林》以恐怖電影的內容呈現,卻參照到紀錄片的形式。《厄夜叢林》不止使電影成為一種跨媒體,且使得恐怖電影能夠成為通俗的享樂品。
2000年以後
2000年早期的恐怖電影承續了以往的雜揉性質,並持續聚焦於年青人的世界,例如《絕命終結站》系列,並且有向主流電影市場邁進的企圖,例如《水中的女人》和《七夜怪談西洋篇》。
J. 攝影起源於哪裡
攝影術的產生
攝影術產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據資料記載,世界上第一張照片是法國人約瑟夫.尼塞弗爾.尼埃普斯在經過13年的反復實驗後,於1826年拍攝的他住房窗口外的景況。他把一塊塗有能感光的瀝青層的白蠟板放置在暗箱里,把暗箱固定在他的工作室的窗口,曝光了8個小時,再經過熏衣草油的沖洗,獲得了人類拍攝的第一張照片。後來,他同畫家路易.科克.曼得.達蓋爾合作,繼續進行攝影術的研究。在尼埃普斯於1833年去世後,達蓋爾又作了5年的實驗與研究補充,先後發明了銀版法和定影法。於1839年8月19日,在法國科學院和美術院舉行的聯席會議上公布於世,稱為「達蓋爾攝影術」,又叫銀版法攝影術。它是將鍍銀的銅板用碘蒸氣製成碘化銀,使鍍銀版具有感光性,然後用F11口徑的鏡頭拍攝,陽光下曝光5—12分鍾,曝光後用水銀蒸氣使潛像出現,然後用大蘇打液定影,再用蒸餾水洗凈,就得到一幅照片。
攝影術的發明,實現了人們嚮往已久的願望,不經過畫家之手,把自己的影像姿態完全照原樣固定在鏡子里,顯得逼真而親切。攝影術還使人們了解到以前無法了解的遠方異國的風貌,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它還把一種全新的欣賞對象帶入每個人的生活之中,擴大了藝術欣賞范圍。所以攝影術很快在世界上風行起來。達蓋爾的攝影教科書,四個月里銷售了29版,譯成了6國文字。1840年在紐約,1841年在倫敦,就出現了專照人像的照相館。
與達蓋爾攝影術頒布差不多同一時期,英國一位科學家福克斯..塔爾伯特也發明了一種攝影法,稱之為卡羅式攝影法。他所用的底版是白紙,發明了負正成像過程,用塗有碘化銀的紙作感光版,拍出負像,然後用負像印出正像,曝光時間約需8分鍾。達蓋爾攝影法需用鍍銀銅板,其成本高,又不能復制;卡羅式攝影法能復制,但由於紙基纖維粗糙,復印出來的影像質量不佳。同時,兩種攝影法的感光度都很低,曝光需要較長時間,所用照相機也極為笨重,為攝影的應用帶來較大的困難。於是人們繼續對攝影器材加以改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