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上下5000年歷史,都有哪些朝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商朝時期(從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2世紀)約五百年左右的時期。這一時期距離現在內約3500年左右二個多容世紀,還沒有確切文字的記載,空白時間應該在公元前1741年商朝國君子太甲登上王位以後到商王朝最後一任國君商紂王在位,才因妲己的出現而出現了歷史記載。
這一時期處於半信史時代。半信史時代中,事實成份大大地增多,而且一部份已得到考古學家發掘物的支持。
但屬於神話傳說的史跡,仍然不少,有時很容易分辨,有時混淆過度,無法澄清。
半信史時代是一個鬆懈的時代,往往一連數百年一片空白。
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中國歷史有了確切的文字記載,開始獲得保存。信史時代才開始。
❷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省份「消失」了
中國歷史上政區的劃分是很頻繁的,或出於地域與文化,或源於經濟與政治。遠的不說,就拿清末以降,中國的政區就在不停的變換。相比大家對這些名字都有印象「熱河」、「察哈爾」、「西康」、「綏遠」等等,但是究竟他們何時建立,何時消失的,恐怕很多人就無從說起了。那麼本文,就從這里說起……No.1 西康省「跑馬溜溜的山上……」《康定情歌》讓這座川西小城蜚聲海外,然而還有多少人記得,康定曾經是一個省會,它見證了中國歷史上一個已經消失了的省份——西康省。西康地處高原,位於西藏和四川之間,有五十三萬五千平方公里,比五個浙江省還要大。從1939年建立到1955年撤銷,西康省在歷史上只存在了16年。
民國二十八年西康省銀行藏幣壹圓一枚西康建省,明末清初就有倡議。1935年(民國24年)7月22日,西康建省委員會在雅安成立,劉文輝任建省委員會委員長,次年遷往康定。在劉文輝的努力下,西康省政府於1939年(民國28年)1月1日正式成立,劉文輝任主席,省會設在康定。1949年12月9日西康省解放。1955年9月西康省正式撤銷,金沙江以東各縣劃歸四川省,金沙江以西各縣劃歸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從民國到新中國,西康省的建制共存在了16年9個月。
康定、九龍、義敦、瀘定、雅江、道孚、理化、稻城、瞻化、巴安、鹽井、甘孜、爐霍、丹巴、定鄉、昌都、得榮、武成、寧靜、察雅、貢縣、察隅、科麥、恩達、鄧柯、石渠、白玉、德格、同普、嘉黎、碩督、太昭、雅安、蘆山、西昌、鹽源、天全、寧南、滎經、漢源、冕寧、昭覺、會理、鹽邊、越嶲、寶興、德昌、泰寧等48縣及寧東、金湯、普格、瀘寧4設治局。No.2 熱河省熱河,簡稱熱,省會承德市,是中國舊行政區劃的省份之一,是塞北四省(熱河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寧夏省)之一。1914年2月劃出,1955年7月30日撤銷。位於目前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交界地帶。(註:其中三個大城市承德歸河北省管轄,赤峰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朝陽歸遼寧省管轄,這三地的民俗民風十分相近。)
熱河名稱來源自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溫泉,溫泉水流入武烈河後,武烈河下游在承德市內的部分,在當地冬季寒冷的氣候下也不結冰,蒸汽蒸騰,所以被稱為「熱」河。
轄2市16縣4旗。省轄市:承德市、赤峰市縣:承德縣、赤峰縣、凌源、平泉、建昌、建平、寧城、圍場、烏丹、青龍、隆化、豐寧、灤平、興隆、北票、朝陽旗: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No.3 察哈爾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察哈爾省由中央直接領導。省人民政府駐張家口市。轄張家口、大同、宣化3市及雁北、察南、察北3專區,共32縣。1952年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原察哈爾省轄區並入河北、山西2省。
張家口市:1949年張家口市為察哈爾省轄市,省人民政府駐地。大同市:1949年大同市為察哈爾省轄市。宣化市:1949年宣化市為察哈爾省轄市。雁北專區:1949年設雁北專區,專署駐大同市。轄大同、陽高、廣靈、靈邱、渾源、應縣、懷仁、山陰、朔縣、平魯、右玉、左雲等12縣。1952年雁北專區劃歸山西省。察南專區:1949年設察南專區,專署駐宣化市。轄宣化、萬全、龍關、赤城、四海、延慶、懷來、涿鹿、蔚縣、陽原、天鎮、懷安等12縣。察北專區:1949年設察北專區,專署駐張北縣。轄張北、康保、寶源(原寶昌、沽源合並)、多倫、崇禮、尚義、商都、化德等8縣。
綏遠省綏遠省為中華民國之一級行政區,包括今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地區。原在清朝為歸綏道,屬山西省,1914年袁世凱政府將之分出山西,與興和道建立綏遠特別區,1928年改稱綏遠省,省會為歸綏,綏遠省為民國塞北四省之一,1954年並入內蒙古自治區。
❸ 中國什麼東西有2000年的歷史卻在100年間消失了
有很多文物都是呀這樣呀。文化大革命「破四舊」弄掉太多的古物了。
比如,孔子墓,文化大革命被挖掘鏟掉了。
❹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消失的有名的文明遺址
▲樓蘭王國位於中國大陸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七公里處,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在歷史上,樓蘭屬於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與敦煌鄰接,西元前後與漢朝關系密切。樓蘭古城曾經是人們生息繁衍的樂園,周邊有著煙波浩淼的羅布泊,人們在門前環繞的清澈碧波上泛舟捕魚,在茂密的胡楊林里狩獵,生活在大自然的恩賜園地。在樓蘭王國前期,樓蘭古城是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依山傍水的樓蘭城成了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
▲1901年3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維吾爾向導奧爾得克的幫助下發現了樓蘭古城,從挖掘出上的佉盧文簡牘「kroraina」一詞推定古城原名樓蘭,歷史上,樓蘭是西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魏晉之時,西域長史駐樓蘭城,使之成為西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古絲綢之路南、北兩道早些時候就從樓蘭分道。樓蘭城作為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過重要作用。漢朝、匈奴和周圍一些游牧民族國家經常為爭奪樓蘭進行大規模戰爭.樓蘭被人們稱為「一塊緊張的世界史的紀念碑」。曾盛極一時的西域重鎮在公元3世紀後迅速地悄然退出歷史舞台,直到一千七百年後的今天,還保持著她「謝幕」時的姿態,令人恍忽覺得歷史就發生在昨天,這一切至今還是個沒有真正揭開的謎底。
2003年3月19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樓蘭考古隊在對樓蘭被盜墓葬進行清理時,發現了墓室中的壁畫。這座墓葬距LE方城約4公里,距離樓蘭古城24公里。墓室規模較大,前後室均繪壁畫,前室東壁所繪身著華麗服裝的男女人物形像,是墓主人高貴身份的顯示。專家否定了這是樓蘭「王陵」的說法,推測其為3世紀前後「城內一個貴族家族的合葬墓。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樓蘭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遊河水被截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布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說法三: 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游移有關, 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游移有直接關系。
說法四: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辟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說法五: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說法六: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頁http://chinapic.people.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75933
http://ke.so.com/doc/678259.html
http://news.guoxue.com/print.php?articleid=14636
本來我只知道一個的,樓上的回答讓我獲益匪淺
❺ 請問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地方丟失了
主要集中在中國來近代史時期
1840年鴉片戰自爭,清政府戰敗,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台灣以及澎湖列島給日本。
以上兩個條約的割地後來都相繼恢復了主權。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簽訂《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至今仍屬於俄國。
❻ 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的王朝都哪些
樓蘭古國 高句麗 大宛
❼ 中國古代都有哪些神秘消失的古國呢
在歷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國很多,大多出現在漢朝以前,這里列舉幾個比較著名的。
一、樓蘭王國
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古滇國在歷史上大約存在了五百年,出現於戰國初期消失於西漢初年。古滇國區域大約在雲南的中部和東部,以滇池區域為中心,連接陽宗海、撫仙湖、星雲湖、杞麓湖片區,秦始皇時,曾打敗滇國,並開通五尺道至當地,但秦朝滅亡後,交通中斷,滇王國再次獨立,直到漢武帝時滇國歸降。在《史記》記載有:雲南有個被稱為「滇」的國家,《史記西南夷列傳》也有相關記載,在漢朝人發現滇國之後,沒過多少年,這個古國就消失了。據《史記》記載:漢武帝發兵進攻滇國。滇王舉國歸附,武帝正式承認滇國,並賜刻有「滇王之印」字樣的王印一枚。下圖牛虎銅案是出自古滇王國文物,是雲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❽ 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國家和民族有哪些
太多了,消失的國家:渤海國、吐蕃國、南詔國、西秦國、回鶻國、龜茲國··········
消失的民族:匈奴、突厥、契丹、西夏、女真、奚族、鮮卑、回紇、靺鞨、高句麗··········
❾ 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國家和民族有哪些
匈奴是其中一個消失的民族。
在秦漢時期稱雄中原以北的一個強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歷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中國古代的匈奴和歐洲的匈人(匈奴)沒有血緣關系,不是同一民族。
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真正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斗是在漢朝。漢初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冒頓單於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計逃脫,之後開始與匈奴和親。其後的文、景諸帝也是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
前57年匈奴分裂,郅支單於獲勝據漠北,呼韓邪單於前51年南下投靠漢朝。前33年呼韓邪單於娶王昭君與漢修好。
48年,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於之孫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時期,匈奴在中國歷史舞台上進行了最後一場演出。之後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從中國歷史中消失,和其他一些民族一起融入華夏族。匈奴後裔漢化後,所改漢姓有劉、賀、叢、呼延、萬俟等,很多生活在今天的陝西、山西和山東等地。
(9)中國哪些歷史消失擴展閱讀:
五胡十六國時期,內遷中原的南匈奴建立前趙、北涼和夏等國家;北匈奴除了退守巴里坤的呼衍部,其餘加入鮮卑聯盟。
除少量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也許成為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的祖先;南下的匈奴是主流,前後南遷者超過百萬:包括南匈奴部眾和加入鮮卑南下的北匈奴部眾,繼續活躍於五胡十六國和北朝。
匈奴帝國崩潰後,持匈奴旗號的部族勢力仍舊長期存在,如陝北匈奴郝散、郝元度兄弟(西晉末年起義領袖)、匈奴宇文(後建立北周)、匈奴賀賴頭單於(後與拓跋部合並建立北魏)、建立大夏國的赫連勃勃、建立北涼的沮渠蒙遜等,持續影響著中國歷史的進程,成為中華民族的祖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