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面對課堂的生成性問題
課堂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對於教師來說宛如一個個從不同角度飛來的發球,如何穩內穩地接住它們容需要深厚的史學功底和史學素養,面對課堂生成性資源也需要一定的教學策略和技巧,下面的一段話或許能給我們以啟發:「感謝或稱贊提問的學生;鼓勵學生試著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教師回答不了時要承認,並採取以下某一種方法:l.問班裡是否有同學可以解答;2.告訴學生可以利用哪些資源找到答案;3.告訴學生應如何對問題進行思考;4.主動承擔查找答案的任務,然後在下一堂課上告訴學生。」
『貳』 怎麼處理課堂中的生成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不同的學生由於不同內的家庭背景、知識水平容和興趣愛好,對相同的歷史現象會有不同的看法,可能很多時候學生的看法不同於老師和書本上的觀點,但閃耀著孩子思想的火花,教師應在給予肯定的同時鼓勵其進一步探究。
課堂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對於教師來說宛如一個個從不同角度飛來的發球,如何穩穩地接住它們需要深厚的史學功底和史學素養,面對課堂生成性資源也需要一定的教學策略和技巧,下面的一段話或許能給我們以啟發:「感謝或稱贊提問的學生;鼓勵學生試著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教師回答不了時要承認,並採取以下某一種方法:
l.問班裡是否有同學可以解答;
2.告訴學生可以利用哪些資源找到答案;
3.告訴學生應如何對問題進行思考;
4.主動承擔查找答案的任務,然後在下一堂課上告訴學生。
『叄』 如何應對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問題
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這種活力首先來源於教師和學生都是充滿生命力的個體,
來自於課堂教學實踐中師生思維的相互啟迪與碰撞、情感的溝通交流與共鳴所產生的活力
『肆』 如何使歷史課堂活起來
什麼樣的課才能稱之為一節好課呢?德國教育家海克爾得出的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一是出汗,二是笑;我國崔允�教授將「好課」標准歸納為「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
。「好課」不是一個規范性的概念,而是一個開放性、多元化的概念。不同的評價主體與客體、不同的理論基礎與價值取向,都會形成不同的標准。就歷史教學而言,不同教學內容、不同課堂類型的課,其標准也有所不同,教師對新課程理念、標准下的「好課」的看法也應是多種多樣的。正是由於這種開放性、多元性,為廣大教師創造性教學提供了一定的自主性。
怎樣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如何更好的挖掘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人才,需要我們在教育教學的改革中不斷探索。為此,在我的課堂上開始使用了合作探究教學法。合作探究式教學使學生在與教師、同學的良好互動中愉快地掌握知識,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提高自己的價值觀,真正實現學習的三維目標。在合作教學的課堂中,真正實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教師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一、問題的設計要恰到好處
問題的設計是課堂的核心,只有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的討論才有成效。那麼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什麼呢?
1、設計的問題應有可討論性
在《科技革命》一課中,教師提出讓同學們完成一個表格。
對於這種問題學生完全可以獨立完成,若拿來討論解決,那合作就會流於形式沒有實效。我們需要討論的問題一般是教材上沒有明確答案,需要總結、概括或分析的。如在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課時,組織學生討論:有人認為,如果沒有薩拉熱窩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就不會發生。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說明理由。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學生需要將教材上的知識分析一遍才能得出結論。
2、設計的問題應有可深化性
有些問題看起來簡單,但是經過討論,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如小組在討論辛亥革命究竟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等知識點時,結論只有幾句話,但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們掌握了很多。
3、設計問題要有興趣性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標下的教材具有「人文性、綜合性、開放性」的特點。我經常講課前,換一個視角,讓學生身臨其中,感悟歷史。從每一節課的一點入手,也就是說最能打動學生情趣的一點,即找准切入點,而不拘泥於形式。學習二戰初期德國對外侵略過程,向學生提出,你想當一次希特勒嗎?你作為當前聯合國秘書長的話,對全世界人民做怎樣的承諾?如講述「美國的擴張及美國內戰」時,我准備了一幅美國國旗簡圖,突出圖中十三條紅、白相間的杠和50個星,讓學生觀察的同時並思考相關問題,進而把學生帶入課堂。導語的巧妙設計及構想,既有助於課堂教學,同時也是課堂創新的一種體現。實踐證明,適度、巧妙、新穎、多樣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渴求知識的心理,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思維,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進入角色,主動地學習。從而把學生感興趣的思維帶入課堂之中。
4、設計問題不宜過多
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有一個難題,就是時間不夠。學生要看書、思考之後才能開始討論,要想討論深入必須有充足的時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慾望,這樣下來時間總是不夠。因此,一定要控制問題的數量。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課問題很多,僅在戰爭事件這個知識點上即有以下問題:(1)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什麼會爆發?(2)二戰爆發、擴大、進一步擴大的標志?(3)你了解二戰轉折性戰役嗎?(4)二戰勝利的原因?⑤通過學習二戰對戰爭的認識?這么多問題若都讓學生去討論,這節課肯定是講不完,學生也會很疲憊。所以我們必須
選擇一下,第一個問題比較容易學生自己解決。第二和第四題與課本內容關系密切,可以深化,我們留在課堂討論。第三和第五題可作為課外討論題留在課後。
二、選擇的時機要恰到好處。
問題設計好也不一定就能上好這一節課,什麼時候把問題提出來也是非常關鍵的。選擇討論的時機主要有以下方面:
(1)總體安排。合作教學不是隨意的組對合作,我們根據學生的性別、個性差異、學習情況和身高進行組合,6人一組,盡量做到性別比例均衡,個性特徵不沖突,知識互補,身高相仿。分好組後為了消除「自私」與「自卑」心理,營造團結協作、良性競爭的良好氛圍,要積極引導,科學幫教。初期使用一些獎勵手段�如發些學慣用品等�,激發學生的興趣,慢慢的形成一種習慣,每次討論有意識的記錄,控制時間,避免跑題等等。
(2)授課過程。首先,要在學生對本課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後再提出。提出過早,學生對於知識還是毫不知情,臨時翻書找知識點,這一過程有可能會分散注意力,要麼忘了需要討論的問題,要麼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偏離。這樣不利於學生之間的合作,也不利於師生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三、形式多樣的課堂展示充分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
「在做中學」是上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來的。美國華盛頓大學也有這樣一個條幅:「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在完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後,師生共同完成課堂展示,夯實基礎,活躍思維,鍛煉能力,給學生一個充分體驗的機會。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指導者。課堂展示可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知識的展示,教師隨機在每小組中抽一名學生到黑板上(教室四周都是黑板)默寫或聽寫基礎知識,以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第二部分是學生對重點問題的展示,可由小組中的一個或幾個人把每組合作探究的結果進行展示。展示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講解知識的形式、課堂短劇的形式、手工製作的形式、辯論會的形式等等。例如我的學生在展示「經濟大危機」這一題目時,首先是小組全體成員表演了歷史短劇「通過美國看危機」,雖然他們的表演不很熟練,語言也略顯生硬,但是卻活躍了課堂,鍛煉了自己,同時也讓同學們更深刻地感受到羅斯福敢於改革、勇於創新的精神。在學生展示完以後,教師可以對共性的問題加以講解,因為這些問題可能是每組思考最多,卻未能解決的問題,所以老師的講解定會有事半功倍之效。因為學生的展示的知識是零散的,不成系統的,就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盤子中,這時的教師就應該是那個穿起珍珠的人,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並整理成板書。
四、拓展應用要科學實用
在新課改下,歷史課「不是為了學科而存在,而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存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能夠把各種知識轉化成學生終身受益的一種能力,是每一位教育者最大的願望。這一環節,教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促進者。教者在講完九年級歷史上冊《「拿破崙帝國」》後,學生對拿破崙的功績和過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出示問題:「有人說拿破崙是一代梟雄,有人說秦始皇是暴君是強盜,對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學生的回答可能只局限於「好人」或「壞人」,或者是片面的、不完整的。這時教師應促成學生形成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讓史實說話,用辯證的、歷史的方法來評價。」讓學生對拿破崙再進行一次評價,逐漸掌握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方法。
合作教學模式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了自我,增強了自信。這種教學模式把課堂交給了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促進者。經過教者兩年多的探索和嘗試,已初見成效。
五、課堂教學要注重先學後教,以學為主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本課中的有關問題,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師只需一帶而過,而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則應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達成共識。在討論中,我採用了分組的形式,每組有八位同學組成,其中選一位最棒的學生擔任組長,這樣在討論的過程中,讓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他們之間相互切磋,取長補短,相互幫助,共同認識,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高漲,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教師邊參與學生的討論,邊巡迴指導,共同解決問題,把傳統的「先教後學,以教為主」,變為嘗試的「先學後教,以學為主」。
例:在講授「抗日戰爭的勝利「時,可設計這樣一個學生感興趣的題目:1945年8月,美國該不該向日本投擲原子彈?並根據學生意願分為正反兩組進行辯論,最後師生共同分析並得出結論。這樣不但激發了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以上是我對合作教學法的一點粗淺認識,「教無定法」同樣適用於合作教學法,學生在合作的環境下進步得很快,他們的能力每天都有提高,所以我們可以進行不同的嘗試。我們可以不提問題,學生自學,自己提問,互相解答。還可以定期拿出一節課來讓學生合作備課,將講課、輔導、批改作業交給他們來負責等等。
李大釗說:「歷史是有生命的,活動的,進步的,不是死的、固定的。」所以我們的歷史課堂也不應是死板的,而應該是活動的,有生命的。相信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合作下,我們的歷史課堂會更有實效性。
『伍』 如何處理課堂生成性問題
處理歷史學習中認知沖突的原則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 陳志剛
上海嘉定區中光中學 姜芳芳
關鍵詞:認知沖突;生成性;歷史學習
對於教學中出現的意外問題或者突發問題。老師們習慣認為這是偶發的,是由於老師預設不足或教學內容未能說清所致。實際上,根據現代課程理念,教學中的意外事件往往是指學生的認知沖突,它們在教學中是必然出現的。
所謂認知沖突指的是認知發展過程中,原有概念(或認知結構)與現實情境不相符時在心理上所產生的矛盾或對立[1](p.299)。在學習過程中,認知沖突是一個人已建立的認知結構與當前面臨的學習情境之間產生的無法同構的矛盾與沖突,是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新知識之間存在某種差距而導致的心理失衡。隨著課程改革後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提高,我們發現,歷史課堂上出現的學生認知沖突現象日益增多,例如,學生在學習中會產生諸如這樣的困惑:「既然宋朝『積貧積弱』,為什麼經濟、文化、科技還那麼發達?」「埃及的金字塔到底是誰造的,你怎麼知道?」「如果三年自然大災害不餓這么多人,中國今天的人口不就更多了嗎?」等等。面對學生的這些認知沖突,由於缺乏相關的理論幫助,大多數老師束手無策,他們嘗試利用過去處理教學突發事件的辦法來解決,但這些方法往往難以奏效。這些認知沖突是在課程改革之後出現的,必須運用相關的現代課程理論加以解決。下面筆者從教學的生成性出發,談談在歷史學習中認知沖突處理的原則,希冀對課堂教學有所幫助。
當代課程理論認為,教學實際是一種生成性的活動,其核心不是目標的達成而是學生的發展,而學生的發展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實現的。
英國課程論專家斯騰豪斯等人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兒童進入文化知識之中進行探究。對此,斯騰豪斯提出了教學的「生成性目標」,即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隨著教育過程的展開而自然生成的課程與教學目標,它是人的經驗生長的內在要求。「生成性目標」強調學生、教師與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注重學生批判反思能力的發展,把學生主體性的培養看做是目標,而教師主體性的發揮則是手段,是目標得以實現的保證。課堂教學是一種生成性教學。所謂生成,是指在教學實踐中,因學情的變化,對目標、內容、過程、方法的適當調整,以及在教學中由於學生認知上的困惑、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合理調控,產生的有價值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2](p.174-177)。
在我國,人們長期以來都將課程教學視為學科知識的傳遞、教學計劃或學習的結果的實現等。正是這一認識,導致老師們在教學中存在著對認知沖突的種種誤解。當老師們認為課程即學科知識時,老師們的任務就是在課堂上傳遞這些客觀「真理」;認為課程即書面的教學(活動)計劃時,老師會誤以為自己教學的關鍵就是完成教學計劃,這就造成課程與教學、方案與實施等一些概念的含糊不清,限制了對非書面計劃的課程現象的認識;認為課程即預期的學習結果或目標時,老師會誤以為教學就是預設,不允許學生生成新的教學內容,這就必然會導致對某些在課程工作中最重要的過程(如內容選擇和學習活動的劃分)的忽略。由於我們的教學不是引導學生去思考,而是以所謂的「標准答案」為依據,這就使學生完全成為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喪失了創造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歷史多是停留在對教科書內容的表面理解,只會套用書本上的語言來分析歷史問題,缺乏自己對歷史的認識。在這種教學氛圍中,我們的學生拜倒在教科書的權威下,認為教師與書本就是真理的化身,永遠正確,不可提出異議。這是「沉默」的課堂,學生根本沒有「問題」或「認知沖突」,即使學生有著與教科書相反的觀點、看法,也不敢大膽提出。因此,歷史學習中學生的認知沖突問題始終沒有暴露出來。
現代課程注重教學生成的理念,要求教師必須從以「教為本位」的教學觀轉向以「學為本位」的教學觀,確立「為學習而設計」「以學習為中心」的學程設計觀。這種設計觀強調學習系統的開放性和生成性[3](p.15-16)。傳統的教學力圖在課堂上解決一切問題,這就違背了教育的宗旨,無法讓學生健康的發展。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產生「意外」,未能出現學生學習上的認知沖突,說明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還沒有確立。在歷史課堂上,要想落實教學生成性的理念,順利實現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生成,產生更多的認知沖突,就必須使學生擁有一種歷史的眼光,運用批判思維,理性地審視面臨的歷史學習問題與社會問題。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才會擁有好奇心、探究欲,會主動、理智地思索麵臨的認知沖突。顯而易見,這些理念與許多老師頭腦中的思維定式有著明顯的不同。
根據上述課程理念,我們認為教師要想很好的處理歷史學習中認知沖突,應該遵循下列原則。
1.認識到認知沖突是課堂教學的必然,是教學過程中生成的一種有益的教學資源
由於教學是生成性的,認知沖突實際就是生成性教學的結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著自我的認知建構,必然會產生生成性的問題,這種生成的問題並不是教學中的「意外」,而是認知沖突的表現。當我們認為「意外問題」是老師教學之前沒有預設的、學生在課堂內突然質疑的問題時,實際是抹殺了教學內容的生成性,抹殺了學生知識建構中認知沖突的必然性。處理認知沖突,老師們千萬不要寄希望於傳統的處理教學意外事件的措施。
根據上述理念,老師們在教學中就要認識到認知沖突出現的必然性,理性看待學生在課堂上的種種疑問,不應背離教學情境而從思想政治或學生人格的角度橫加批評指責學生的提問或質疑。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不希望課堂教學中出現沒有預料到的意外事件,也不允許教學過程有超出教學設計規定的行為出現,否則就運用所謂的教學機智去搪塞。其實在教學現實中,學生沒有產生認知沖突的教學才是偶然的。既然如此,教師與其將精力花在設法阻止意外事件上,還不如將精力花在如何利用此類事件上。認知沖突是連結學生固有經驗與新知識的通道,是認知結構更新的一個必要前提。伴隨著認知沖突的產生,學生的思維開始興奮,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思維活動也處在最佳狀態。這種狀態既是教師和學生心理交流的接觸點、共振點,也是教與學的共同機遇,是一個有效的教學契機。在教學中,教師要將認知沖突這樣的「意外」事件看做是教學過程中生成的一種有益的教學資源,在教學設計時考慮怎樣更好地從學生真實的問題和經驗出發,而不是從教科書或從教師假想的問題和經驗出發;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握學生已有認知與新認知的矛盾,開展生成性教學;不斷地留意學生的變化與反應,捕捉偶發的教育契機與智慧火花,並對學生的反應作出積極的回應,引發有效的學習活動,真正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成[4]。
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認知沖突是教學中必然產生的現象,並不是由於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薄弱、抑或是道德水平低下、政治思想品質出了問題。對於認知沖突,老師要認識到,教學實施不是去完成事先規定好的教學任務的行動,而是教師採取的進一步的教育性行動,教學中絕大多數認知沖突只要處理得當就有教育性。
2.課前預設只能夠解決一定的認知沖突
根據教學生成性理念,理想的教學就是產生認知沖突而非消滅認知沖突的活動的過程。認知沖突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讓學生在認知沖突中思考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是非觀,明確做人的責任,學會做人。學會生活,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使他們具備適應社會發展與終身發展的能力,成為現代創新人才。
由於教學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教學預設是必要的,老師可以在備課過程中,自覺「預設」各種可能的教學認知沖突。在預設中,既要預設各種問題與具體解法,又要預設學生的探索過程與方法等。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著眼於宏觀設計,將教學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設計成「活」的板塊,為教學的動態推進和有效生成創設條件並給教師和學生足夠的留白,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為教學資源的生成提供可能,為個體知識的生成創造條件[4]。
但是,課前預設只能解決學生一定的認知沖突。無法全部解決。面對學生認知沖的不斷挑戰,教師的史學功底、思想方法、教學理念、教學智慧將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為此,教師需要長期不懈地學習和鑽研,不僅要有本學科豐富的史學知識、方法儲備,還要有其他學科常見知識的儲備,這樣才有可能應付學生的認知沖突。這要求老師們必須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素質。
3.認知沖突的處理離不開師生的對話、交流,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
知識的生成離不開學生積極的心智建構,必須以學生的主體參與為前提條件。生成性教學的本質特徵決定了教學過程應是一個開放的過程,這樣才能創造、接納「生成」。生成性教學意味著教師要能夠與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探究。
對話意味著不同觀點的碰撞。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所應有的權利、尊嚴和思維方式,尊重學生的觀點,嚴禁使用言語暴力或壓制的方式對待學生,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應當給予恰當的肯定。對於一時弄不清楚的爭議,應當允許保留意見,因為有些問題很可能就是我們在長期教學中熟視無睹的重大問題。認知沖突的產生有賴於教師能否建立平等的課堂氛圍,提供寬闊的思維空間,允許錯誤、叛逆、爭議的存在。這體現了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利。
這種課程觀對教育價值的追求更符合教育的精神,其最大的特點是把教師和學生看作教育過程、教育情境的共同創造體,教師是發展的評判者、指導者,學生是自己發展的主體。這種課程觀指導下的教學,要求教師將認知沖突視為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的一種有益的教學資源,恰當運用互動性教學方法,以對話的理念貫穿教學的始終,幫助學生在原認知的基礎上,通過對話交往,實現意義的獲得及自我主體的建構。
4.分析判定學生認知沖突的類型,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在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後,教師是否能夠幫助其順利化解,主要取決於老師對學生認知沖突的認識:學生現有的學習水平如何?學生與學習目標的差距何在?學生思維的起點是什麼?學生是如何論證其觀點的?其思維起點和論證過程有無紕漏?如何進行指導?等等。只有認清問題才能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情況有更為充分的估計和應對准備。
依據教學中的三維目標理論,按照現象分層,我們可以將歷史學習認知沖突依次分成三類:史學知識層面的認知沖突、思維方法層面的認知沖突、情感與價值觀層面的認知沖突。對於不同層面上的認知沖突,教師應把握的基本策略是:明確學生的問題,層層解剖,如果是因為沒有搞清歷史事實而產生的認知沖突,應幫助學生搞清楚「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以搭建起完整的知識結構;如果學生是在思維邏輯上出現了問題,則要讓學生展示其思維過程,理清問題的形成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思維障礙、疏漏和失誤,領悟思維策略,加強對學生史學方法和邏輯思維的指導;對於情感價值觀引發的「認知沖突」,教師不要操之過急,避免對學生進行空洞的說教,應睿智思辨地在學習歷史的整個過程中對學生思想進行無聲的浸潤和濡化,巧妙地將學生的情感認識引向正確的方向。
關於具體的處理上述三類認知沖突的教學案例,我們可以參看聶幼犁教授自2003年至2006年,在《歷史教學》上發表的一系列關於中學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案例分析的文章,例如,《以「真的是李鴻章賣的國嗎」為例,看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以「應該感謝鴉片戰爭嗎?」為例,看中學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從「如果中國的好東西不傳到歐洲去,中國不就比歐洲先進了嗎?」看中學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從「火燒曹宅對不對?」看中學歷史學科研究性學習》等,幾乎每一篇都圍繞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產生的具體認知沖突,幫助老師分析處理對策。這一系列的文章從案例角度為老師們提供了分析處理學生認知沖突的借鑒方法。限於篇幅,本文不再另外舉例進行說明。
5.對於情感價值觀方面的認知沖突,必須以豐富的歷史史實為依託,採用討論、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獨立個體意識的張揚與強調、多元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多種價值觀的選擇與困惑等,都在沖擊著我們傳統的價值觀念。在這種背景下,涉世未深的中學生在道德價值觀上極易出現某種程度的模糊不清的認識,致使偏激狹隘的、違反歷史理性的情感價值觀滲透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形成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隱形演進過程。這要求老師要通過較長時間的觀察、矯正和養育,幫助學生在價值觀的認識上由膚淺或錯誤一步步走向成熟、深刻、完整、正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如果將情感價值觀教育與政治說教、思想教育等同起來,對於學生不恰當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採取居高臨下的打壓、批評指責或諄諄教誨的方法,得到的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理解情感價值觀的概念,將其與思想道德區分開來,還要學會從歷史的角度給學生提供具體生動的歷史材料,以豐富的歷史史實為依託,採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法,做到「寓情於史」。
當認知沖突發生時,老師需要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即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消除認知沖突提供一定的「支架」,採用討論、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減少或避免在認知中不知所措或走彎路。同時,使學生通過與他人的討論、互助等形式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超越自己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理解,檢驗與自己相左的觀念,不斷地對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再認識,對各種觀念加以組織和改組,對自己的知識與認識進行重新建構。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會逐漸地提高學生的建構能力,而且有利於他們今後的學習和發展,最終有可能使學生養成健康健全、人文關懷、積極進取的人生與價值取向。
關於歷史學習中認知沖突問題的研究剛剛起步,我們希望學者與老師共同努力,探索出更多有效的對策方案,真正使認知沖突成為培養學生歷史智慧的切入點。
『陸』 如何讓歷史課堂生成靈動性
一、使用生動形象的課堂語言
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說話的藝術, 同人心交流的藝術,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 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 歷史課堂的教學語言,首先應該在向學生 傳播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滿足歷史學、教育學和語言學的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形象生動的語 言,可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每天在歷史課上講那些呆板抽象的授課語言,則不僅不容易為學生理解,而 且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歷史課本身具有故事性,教師在 講課中完全可以結合學科特點,使課堂語言生動形象起來。
二、教學語言要口語化
教師在講課時要把老師課本的書面語言轉化為口 語,口語化意味著通俗易懂,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
三、教學語言要幽默
教師為人師表的人格優勢和語言藝術的嫁接可以產生幽默的效果,語言幽默了,有利於營造快樂、愉悅的教學氛圍,引起學 生對歷史這門課的濃厚興趣。
四、要適當穿插典故
在講述大的歷史事件的過程中,可以適時穿插古今中外人物典故,以發揮形象思 維的力量。
五、是要使用多種方法
對抽象歷史知識的講解敘述中, 應使用各種方法,如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讓語言具體化、 形象化。
六、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與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聯系 緊密,教學中加強其相互滲透和勾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課的 積極性,促進各學科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俗話說: 「文 史不分家」 ,中學語文課文與歷史課相關的內容很多,這既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時代背景,又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歷史素材,有利於增長 學生的文史知識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助於學生對語文學科 的學習,反過來如果學生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則有利於學生在學 習歷史學科中對歷史事件、歷史問題有較為深刻的理解與感悟。歷史與政治的聯系也非常緊密,因為教材是依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 唯物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編定的,以哲學觀點統帥史實,同時,教材 中所有的觀點都是以基本的史實為根據的。
『柒』 如何形成初中歷史課的生成性資源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已經體驗到:理想的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堂的精彩往往來自精心預設基礎上的絕妙「生成」。當「無法預約的精彩」成為一句熟語後,課堂中那些極富「生成」價值的因素,被當作無比可貴的教學資源。我們知道「生成性資源」不會憑空而至,卻往往會稍縱即逝。那麼,面對「生成性資源」,我們該如何把握呢?
一、抓住契機------做有效生成的催發著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從宏觀課程的觀點看,課堂中的各種因素:教師本人、學生的生活經驗、教學中的各種信息,都可看作是寶貴的教學資源。當師生圍繞教學內容展開真情互動時,相互啟發、相互感染、相互促進,使學生求知的慾望被激發、情感的閘門被打開、思維的火花被點燃。這時,師生間的互動對話就可以催發、生成許多教學契機。教師要善於抓住並加以利用,從而使課堂充滿活力。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先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已備的學具),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探索,從而發現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據此推導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這時,有一組學生提出質疑:「剛才的實驗與書上的實驗都只能說明圓錐的容積是等底等高圓柱的容積的三分之一,而不是體積。」這時教師抓住契機,充分利用這個生成的教學資源,反問道:如果這等底等高圓錐與圓柱的容器,我們想像它是實心鐵質的物體,那麼,大家想一想怎樣算出圓錐的體積?圓柱與圓錐之間又有什麼關系?這時課堂又活躍了,學生又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因此,對於課堂生成的資源,需要教師敏銳地加以捕捉、放大。否則,契機稍縱即逝。
二、揚沙揀金 ------做生成信息的提煉者
教師在積極誘導學生使他們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同時,必須加強引導,及時調控,充分發揮教師參與者、組織者、指導者和激勵者的作用,為「生成性資源」定向導航。教師要不斷捕捉、判斷、重組從學生那裡獲取的各種信息,見機而作,適時調整。教師不能隨波逐流,要有撥亂反正的膽識、要有取捨揚棄的智慧,要在課堂上不斷錘煉,煉就出一身揚沙揀金的真功夫,使學生能在活而不亂、趣而不俗、新而不謬的空間里暢所欲言,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如一位教師教學「三角形的面積」,他首先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說出底與底所對應的高。
生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生2:得到兩個三角形,是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
教師出示課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
這時有一位學生就喊出來,三角形的面積等於底×高÷2。
生3:從剛才老師演示中就可以看出三角形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生4:從書上知道的,用……
學生拿出學具,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後,教師指名讓學生展示。然後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討論交流,說一說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原來三角形的聯系,並得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生又開始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地學習新知,教師適時進行調整,促進預設與生成的融合,使課堂教學向著縱橫方向發展。在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雖層出不窮,然而並不都是有效的資源,這需要教師慧眼識金、果斷取捨,讓有價值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拓展延伸------做生成資源的拓展者
新教材中提供了一些思考題,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在教學時要充分加以利用,給學生一片新的天地,培養他們求異思維與創新能力。
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歸一應用題」之後,設計一道練習題:新華書店最近隆重推出小學生必讀的《故事大王新編》,可是數量有限,不少小朋友前去購買時,該書已經售完。沒有買到《故事大王新編》的小明,到同學那裡借來看,這本書共有500頁,要求在10天時間內歸還。結果,小明前3天看了120頁,照這樣計算,他能如期歸還嗎?如果不能,你認為該怎麼辦?
生3:10天時間到了先歸還,因為做人要守信用,以後再向同學借來看。
生4:後面幾天可以看得快一點。
一名學生贊成:這倒是個好辦法,那麼後面幾天又該看得多快?請動動腦筋。學生七嘴八舌地小聲議論,但是沒有正確結論。
生5:我認為前面3天看得太慢。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討論得越來越熱鬧了。
生6:如果前3天看150頁,照這樣計算,這本500頁的故事書,就剛好在10天內看完。
教師適時點撥引導、進行引伸,促進預設與生成的融合。即:「那麼,你認為前面3天應該看多少頁,才能保證按期歸還?」這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議論起來,從而推進課堂動態不斷生成。這樣的課堂也必將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和無窮的魅力。
『捌』 如何應對初中歷史課堂上學生的奇思妙想
一、以批判思維重審歷史事件
批判思維是學生奇思妙想的重要表現,雖然歷史教學中提倡歷史不容假設,但真正想了解真實的歷史情況就必須從批判的角度假設歷史,通過對歷史人物的作為、歷史現象等進行批判思考。如元朝對外開疆拓土是消耗了國力還是獲得了更多資源,傳統歷史課程中都會強調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廣的朝代就是元朝,元朝板塊疆土不僅包括了現今的外蒙古國和俄羅斯部分領土,蒙古鐵騎還踏足歐洲很多國家,雖然課堂上沒有對其中細節做出進一步闡述,但是從其他角度來看,游牧民族在取得土地後並沒有進行農業生產或將先進的技術、文化帶到當地進行傳播,反而採用非常殘酷的屠城手段對其他國家手無寸鐵的平民進行威懾,歐洲人甚至將成吉思汗稱為「上帝之鞭」,然而這些內容在課堂上並未集中體現,學生通過閱讀西方歷史和明史對元代的統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種通過懷疑得來的認識往往更加持久,讓學生對元代的歷史不僅僅停留在疆土最大、幅員遼闊的表面現象上,更認識到了元代的窮兵黷武。
二、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
發散性思維是學生進行進一步思考的基礎,發散思維是以一個點為基礎從不同的維度、方向、線索尋找不同的問題解答方法,讓學生的答案不僅僅拘泥在書本和「標准答案」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表達想法,如教師提問,1929年到1933年經濟危機中,資本家為什麼把牛奶倒進海里也不救濟窮人,傳統答案是為了維持商品的高價格和僅有的利潤。然而這一抽象的答案無法滿足學生,特別是經濟理論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更是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引用市場經濟的內容引導學生發散思考,雖然市場上大部分人無法消費得起牛奶,但總有一部分客戶能夠消費得起,而且這部分客戶的消費維持資本家的資金迴流,但如果資本家拿商品補貼窮人,那麼就不會再有人花錢購買商品,只能血本無歸。還可以引導學生從物流成本上考慮,生產的商品不僅有成本,如果免費補貼,就會進一步加劇成本投入,使虧損進一步擴大。除此之外,還可以從供需角度理解這一問題,市場商品物以稀為貴,只有確保商品的稀缺供應量,才能保障商品的高價格,從而保證資本家的利潤。通過多角度解答經濟危機,不僅讓學生系統全面地了解經濟危機的全貌,還為下一階段羅斯福新政的教學奠定基礎。
三、以辯證思維討論歷史的兩面性
辯證思維能夠讓學生在思維對抗的同時辯證地考慮歷史問題的客觀性,教師在課堂開始時設計辯論題目,並對雙方觀點進行集中說明,然後班級學生自主選擇觀點,根據表達能力推舉辯手並組織辯論材料。如對秦統一六國是對文化的摧殘還是歷史的必然這一問題進行辯論,這一問題可以分為兩個觀點,一個觀點是秦國統一六國是文化的倒退,秦國將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消滅殆盡,憑借著十二等爵制將秦國軍隊打造成一部嗜血的戰爭機器,失去國家發展的意義;而另一個觀點則認為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秦國完成了中國的統一,解救了當時身處水深火熱的老百姓。通過這種引導式辯證討論,學生從正反兩方面考慮歷史事件,從而培養學生辯證思考的能力。
結語
歷史課堂上學生的新奇想法是一把「雙刃劍」,放任學生的發散思維會導致課堂節奏被打亂,而合理地引導學生的奇思妙想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想法和教學內容契合,還能夠讓學生在教學中產生共鳴,讓傳統的單向傳授成了學術上的平等交流,有效地提升了歷史課堂中每個學生的參與度。除此之外,這種引導式思維模式還能夠因地制宜地幫助不同學生形成適合的學習方法,學生因為思維方式和方向的差異性,對歷史問題會產生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這些觀點和看法會給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這種方法能夠幫助學生體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慾望,實施興趣教學。
『玖』 如何有效的進行歷史課堂教學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祁縣教育局教研室 武曉慧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課堂教學永恆的主題,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內,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愉悅情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每課三維目標,精心備好每一課。
有效教學是教師為實現預期教學目標,以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為基礎,在師生互動中通過教師的常規教學行為影響學生,以促使學生獲得滿意的學習結果、學會學習的過程。特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的教學過程。簡言之,有效教學即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是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歷史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個體發展和歷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促進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的教學活動。
歷史的考試緊扣課標出題,所以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歷史課程標准不同於其他學科課程標准,它非常具體,內容標准詳細地規定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六本書每個單元每一課的內容標准共44個學習主題,分布在每一冊書共有37個單元。因此,我們在講課之前必須參照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來備課,這樣,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新課程是一標多本,圍繞一個課程標准,使用多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有北師大版,人教版,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教科書,我們都要熟悉教材內容,做好:(1)教材內容分析,了解現行教科書的結構(2)了解課時教學內容與前後課之間的聯系及其在全冊教科書中的地位(3)了解本課教學內容中各子目的內在聯系明確每一課的課標要求以及三維目標對本課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教學目標是判斷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准確全面地理解教學目標的真正含義,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知識與技能」是三維目標中的主線,貫穿於學科教學的始終。它既是學生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堅強基石。「知識與技能」以「過程與方法」作為生成保障。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作為培育的憑借與途徑。
備課要以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為依據,教學活動設計要全面落實「三維目標」,教師還須轉變角色,在備課過程中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材,以一個學生的眼光去閱讀教材,分析教材,審視教材,作好學情分析:(1)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2)了解學生已經具有的與本課有關的知識;(3)了解學生在思維、情感等年齡心理上的差異,使備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知道要學什麼。
寫文章講求有好的開頭叫「風頭」,課堂教學也是一樣,需要創設新、活、美、樂、自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總的原則是要注意啟發性,知識性、靈活性、趣味性。讓學生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中,這就是需要做好成功的導入教學。
一個成功的導入,可以馬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如同徐徐拉開的帷幕,讓同學們一眼看到精美的景緻,又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們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首先要把握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歷史課堂的導入,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技巧性,以達到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的功效性,這樣的導入才具有藝術性。因此在設計課堂導入的時候,應該注重把握一定的原則性。中學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主要有以下四點:(1)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的原則。(2)導入內容的篇幅要適中、恰當原則。(3)從新課程內容標准找導入語的突破口的原則。新課程內容標准,是本課內容的高度概括和精髓核心所在,也是該課的重點與難點,同時也是高考命題趨勢的重要出發點,在講授課程的同時,如果能夠滲透對考點的加強,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有著重要的幫助,而這一類的導入的方法一般建議是復習式的導入為主。(4)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歷史學習素材,理清學習脈絡為準的原則。 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從積累歷史知識到理解歷史的過程,因此歷史課堂不應該為上歷史課而上,在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發展脈絡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的感化。雖然在教學過程中,這一種教育的感化可以貫穿整個課堂,但是,如果能夠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來一個先聲奪人的效果,奠定整一節課的基調的話,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導入教學的方法有多種:問題導入法、舉例導入法、討論導入法、圖示導入法等在教學中自己的具體做法是:
(1)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過渡。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知識,便於將就舊知識邏輯地,有機地聯系起來,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通常通過提問、練習,講述,誦讀等方式進行。使學生「溫故」的基礎上知新,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引發探索問題奧妙的興趣。我在教學《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一課時這樣導入: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歷代帝王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了各種措施,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唐太宗完善科舉制,重視人才,虛心納諫,社會歷史發展到明清時期,明清時期統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呢?這些措施又造成了什麼影響呢?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通過這一導入,學生既回顧了舊知識: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的措施,又明確了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是明清時期政治、思想方面的措施及影響。
(2)注意歷史與現實的對比,從而融入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歷史思維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我是這樣導入的:播放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我接著說,2008年8月,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一次全世界人民體育的盛會,團結的盛會,一首《我和你》拉近了全世界人民心靈的距離,唱出了全世界人民熱愛和平、嚮往和平的心聲,但是,在20世紀先後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不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損耗,也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最殘酷的、規模最大的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並且戰爭的傷痛至今仍在延續,為了避免世界大戰的悲劇再次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我在教學《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一課時,我說,今天老師想送給大家一首歌,你聽聽唱的是哪個地區?於是,我就唱;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母親!同學們一聽就知道是澳門,我接著說,是的,這是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澳門,那麼澳門曾被哪個國家佔領,又在什麼時候回歸了祖國的呢?這一地區實行什麼制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4)採用多媒體手段
教學歷史學科有很多影視資料可供使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發生的大事,重要人物都被拍攝成電視、電影作品,在教學中可以選擇使用。
總之,通過導入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
三、打造教學特色,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首先,應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打造教學特色。中國有句教育古訓是「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人格魅力,課堂教學的教學藝術是讓學生喜歡歷史課的首要因素。看看易中天吧!看看紀連海吧!看看王立群吧!他們的講解多麼生動,多麼睿智,善於設疑,調足了聽眾的胃口!教師的情緒感染著每個同學。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學生風華正茂,他們富有理想,富有激情,我們為何不能給他們一個機會,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呢?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去解決一個一個問題。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減少課堂的講授時間,降低教的富營養,增強學生的飢餓感,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
第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驚奇和問題開始」。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問題中心教學法,即教師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緊緊抓住歷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創造思維情境,將教學復習的知識以問題組的形式呈現,把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心,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習歷史知識的動機和情趣,有效掌握歷史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會學生怎樣學習的教學方法。
注意以下幾點:1、問題的內容,即問什麼? 一是問題內容要緊扣課標和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要求,有較強的針對性。 二是問題要體現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 三是問題要有層次性、次序性。四 是立足課本,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准則,以課文的重難點知識文獻資料思考題等為主要內容。五是不能過於膚淺。
2、要問的對象,即問誰?(1)多關注學習中等及以下的學生 ( 2)問題難度較大、靈活性較強的最好問優學(3)回答問題的同學不能總集中在幾個人身上,應關注全班同學。3、提問的方式,即怎麼問? 一是問題的表述要簡明、准確、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二是問題要有啟發性。 三是教師要善於鼓勵、引導。
4、解決問題的方式(1)注重學生獨立的閱讀和思維,以自主學習為主,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徑,無論什麼學科的教學,都應該把學生的閱讀置於中心位置,要讓學生通過獨立閱讀解決較為簡單的問題,並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著力解決識記層次的問題。(2)較難的問題,可先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試著解決,答案還不夠完整或學生的理解海不是很到位,教師可指導學生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名言、地圖、圖片等材料幫助理解。(3)把歷史知識的學習放在本單元、本冊書或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問題之間的銜接過渡,融會貫通。(5)教師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做好板書設計。
四、做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
學習歷史並不僅是單純地知道歷史事件的情況,更重要的是以史為鑒,指導我們今天的行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逐漸了解中國國情,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確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歷史發展帶來巨大物質進步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確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了解歷史上專制與民主、人治與法治的演變過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斷強化民主與法制意識。
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
五、做好練習鞏固與背誦教學
我認為:就歷史學科而言,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練習和背誦是鞏固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練習題的設置:1、要緊扣課標要求,體現識記、理解、運用層次的不同要求,注意對基礎知識的鞏固。2、題要適量,力求少而精,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3、教師精心設置每課的練習題,當堂練習當堂訂正,及時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4、要求學生在明確題的答案之後把題寫到作業本上,同時作為本課背誦的主要內容。
背誦環節:1、力求讓學生達到理解記憶,注意背誦的准確性。2、注意對知識的系統記憶。3、多提問檢查,關注全體同學,人人過關,只佔用課堂時間,教師問學生時可變換問題的角度,創設問題的情境。4、多激勵,形成競爭的氣氛。
此外,還應進行教學反思。成長=經驗+反思。耐心進行課後反思是打造高效優質歷史課堂的階梯。教學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項技術,精心設計的一堂課,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突發事件,需要自己隨機應變,也可能會有靈感閃現,為自己的課堂增加亮色。課後反思就應該把這些散落在課堂記憶中的碎片拾起記錄下來,作為自己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養分,這也會成為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階梯,我們會繼續攀登,高效優質歷史課堂永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著名課改專家、福建師大教授余文森認為:當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低效問題。我們不能只會紙上談兵,要把有效教學的理論運用到我們歷史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切實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發揮個人的智慧,把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學生具體的學情相結合,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
『拾』 怎樣處理課堂生成問題
多用游戲或者學生來提問的方式我覺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