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名人事例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例:
1。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演說家,被列為世界10大著名的演說家之一。但是,邱吉爾第一次在議會上發表演講時,卻栽過一次大筋斗——當他講到一半時,突然忘記了下文,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憋得面紅耳赤,只好中斷演講,尷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氣餒,潛心研究演講技巧,經常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邱吉爾終於成為20世紀的著名演說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2。鑒真18歲出家為僧,刻苦學習佛法。742年日本派榮壑、普照來華邀請鑒真高僧去日本擔任佛教傳戒師,鑒真先後三次東渡失敗,船被漂到海南島。753年,日本第十次派使者來華,功夫不負有心人,鑒真終於隨日本使團東渡到了日本九州。
3。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4。相傳
,隋代山陰(即今浙江紹興)有座永興寺。寺中大法師叫智永,名法極,人皆稱之「永禪師」。智永和尚乃晉朝「書聖」王羲之的第七世孫。他繼承祖術,工於書法,但總認為自己的書法功力遠遠不及祖先王羲之。為此,他發憤圖強,練字竟寫禿了成千上萬支毛筆。據說,智永和尚每當寫禿1000支毛筆,便將這千支禿筆捆成一紮,裝入瓮中,埋入土裡,堆成墳狀,並戲稱之為「退筆冢」
。
功夫不負有心人,智永和尚的書法終在隋代名噪四方。他晚年書《真草千字文》800餘本,分送浙東諸寺院,佛門視若珍寶。為求其墨寶,永興寺門庭若市,連寺院門檻都被踏爛。於是,智永和尚叫人將門檻外包鐵皮,這「鐵門檻」又被無數慕名前來者踏破。最後,智永和尚便將寺院門檻改成「石門檻」,這「石門檻」自然經磨耐踏了。
Ⅱ 還有哪些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例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時,有位英國首相叫做邱吉爾,他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演說家,被列為世界10大著名的演說家之一。但是,邱吉爾第一次在議會上發表演講時,卻栽過一次大筋斗——當他講到一半時,突然忘記了下文,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憋得面紅耳赤,只好中斷演講,尷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氣餒,潛心研究演講技巧,經常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邱吉爾終於成為20世紀的著名演說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無獨有偶,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於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並做到了多看、多聽。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鍾、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他聽了那些雲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佈道,回來後也學他們的樣子,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終於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並最終踏入政界。
Ⅲ 歷史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的具體事例有哪些
再如西漢的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
還有現代的徐悲鴻,勤奮努力,為國爭光。
從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個道理:只有堅持到底,持之以恆,才能有所作為。
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於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並做到了多看、多聽。他年青時當過農民、伐木人、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鍾、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他聽了那些雲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佈道,回來後也學他們的樣子,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終於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並最終踏入政界。
邱吉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演說家,被列為世界10大著名的演說家之一。但是,邱吉爾第一次在議會上發表演講時,卻栽過一次大筋斗——當他講到一半時,突然忘記了下文,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憋得面紅耳赤,只好中斷演講,尷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氣餒,潛心研究演講技巧,經常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邱吉爾終於成為20世紀的著名演說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頭懸梁,錐刺骨的 孫敬
Ⅳ 關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例
1、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
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2、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於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並做到了多看、多聽。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鍾、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
他聽了那些雲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佈道,回來後也學他們的樣子,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終於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並最終踏入政界。
3、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後,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
於是他們每一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最後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4、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
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5、1897年,居里夫人對放射性物質進行研究。她為了提煉一種別人不知道的放射性物質,搞到了一噸可能含這種物質的工業廢渣。在院里進行冶煉、溶解、沉澱、分析。經過3年又9個月,終於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0.1克新物質,取名為鐳,這項研究也讓她獲得了諾貝爾獎。
Ⅳ 有哪些「功夫不負有心人」的名人事例
俗話說得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學習認真,上帝是不會虧待我們的。但是並非學習習慣差、成績差;逃過學就沒有出息,只要肯下功夫,照樣能取得成功。
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大王,這是家喻戶曉的,但是他小學都沒有讀完:愛迪生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是倒數第一,同學們嘲笑他,老師瞧不起他,並且,他還被認為是低能兒,只學習了三個月便退學了。他的媽媽當過鄉村教師,便在家中教他學習、認字……六年過去了,因為家中生活困難,十二歲的他不得不在列車上賣報,並且他還在列車上做實驗。有一次,他差點把「實驗室」燒起來了,列車長毒打了他一頓,打得他一隻耳朵失聰。雖然他為做實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他鍥而不舍,始終不放棄這個理想,終於在十六歲時發明了自動定時發報機,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隨後,他又陸續發明了兩千多項發明,這讓他一生的價值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如果這個事例不能打動你的話,那就再給你講一個吧:李白,他是唐朝著名詩人,一生創作成百上千首詩歌,但是他小時候還逃過學:那時,李白整天都在讀一些深奧難懂的文章,如果背不出來,就會被老師打手板。李白覺得讀書難,於是就逃學了。李白獨自來到小溪邊,發現一位老婆婆在磨鐵棒,李白上前問到:「老婆婆,您在干什麼呀?」老婆婆看了他一眼,說:「磨針。」李白疑惑不解地問:「那要磨到什麼呀?」老婆婆自信的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李白聽了,心想:老婆婆年紀這么大,還決心把鐵棒磨成針,我小小年紀卻怕上學,還不如這位老婆婆。從此以後,李白在也不逃學了,他刻苦學習,以至後來,他寫的詩想像奇特,風格雄奇豪放,成為了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被後人譽為「詩仙」。
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小學;李白逃學,在世人眼裡,他們不是好孩子,但是,他們卻十分有出息,是世人的榜樣。一個被老師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成為了發明大王;一個因為怕讀書而逃學的李白卻被後人譽為「詩仙」,這是為什麼呢?是上帝偏愛他們嗎?不是。是他們運氣好嗎?不是。那到底是為什麼呢?是他們「後天」的努力;在「後天」下了功夫;在「後天」改掉了壞習慣和不足。因為俗話說得好:功夫不負有心人!
Ⅵ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例子
1、例子:
(1)諾貝爾研製炸葯
1864年的一段時間,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馬拉湖上,有一隻船一直停在那兒。附近的居民對這艘船充滿了恐懼,誰也不敢靠近它,因為炸葯大王諾貝爾在船上進行製造炸葯的實驗。
從事炸葯的研究是一項十分危險的工作,諾貝爾在實驗室試制炸葯時,有一次發生了大爆炸,當場炸死了5個人,其中包括諾貝爾的弟弟,他的父親也受了重傷。這個禍事發生後,周圍居民十分恐慌,強烈反對諾貝爾在那裡製造炸葯。
諾貝爾沒有被這次爆炸嚇倒,他把設備轉移到附近的馬拉湖,在船上繼續他的試驗。
在諾貝爾之前,很多人研究和製造過炸葯,如中國的黑色火葯和義大利人發明的硝化甘油。硝化甘油的爆炸力比黑火葯大得多,但它不易控制,容易自行爆炸,也不容易按照人的要求爆炸,製造、存放和運輸都很危險,人們不知道該怎樣使用它,所以在發明以後的十幾年間,人們只用它來治療心絞痛。
諾貝爾就從硝化甘油的製造和研究入手。起初,他用黑色火葯引爆硝化甘油,後來又發明了雷管引爆,取得了使硝化甘油爆炸的有效方法。
初獲成功之後,接著就是實驗室大爆炸的巨大挫折,諾貝爾只好把實驗室移到船上。後來幾經波折,他在一個叫溫特維根的地方找到一處新廠址,那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硝化甘油工廠。
在諾貝爾研究的道路上,真是困難重重,多災多難。他製造的硝化甘油,經常發生爆炸:美國的一列火車給炸成了一堆廢鐵;德國的一家工廠,全部成了一片廢墟;一艘海輪,船沉人亡。
這些慘痛的事故,使世界各國對硝化甘油失去了信心,有些國家下令禁止製造,貯藏和運輸硝化甘油。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諾貝爾沒有灰心,不解決硝化甘油的不穩定問題,他決不罷休。
經過多次反復試驗,他終於發明了用一份硅藻土(一種名叫硅藻的極小的生物殼堆積而成)吸收三份硝化甘油的辦法,第一次製成了運輸和使用都很安全的工業炸葯。諾貝爾再接再厲,又把發明的成果向前推進了一步,用火棉和硝化甘油發明了爆炸力很強的膠狀物——炸膠。
再把少量樟腦加到硝化甘油和炸膠中,製成了無煙火葯。
諾貝爾不顧反對,不怕危險,潛心研究,終於研製出炸葯。功夫不負有心人。
(2)居里夫人發現鐳
1897年,居里夫人對放射性物質進行研究。她為了提煉出一種純凈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搞到了一噸可能含這種物質的工業廢渣。在院里進行冶煉、溶解、沉澱、分析。
她不畏艱辛,不畏身體受到放射性的影響,經過3年又9個月,終於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0.1克新物質,取名為鐳,這項研究也讓她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她並不愛慕榮譽,視金錢如糞土,把獎章給小女兒玩,把獎金捐獻給在戰爭中的法國。她這種精神,被各國人士鼎力贊揚。
(3)愛迪生改進燈泡
傑出發明家愛迪生在研究了弧光燈後宣布他能發明一種使人滿意的光。但這種燈需要特殊的材料做燈芯,愛迪生先後實驗了數千種材料,經過幾千次失敗,1879年4月他改進了前人的棒狀、管狀燈,做出了一個玻璃球狀物。
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個經過碳處理的棉線固定在玻璃泡內,抽出了空氣、封上口、通上電流,它發光了,人類歷史上首個電燈出現了
(4)海倫·凱勒苦學
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
在她一歲半的時候,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5)林肯苦習演講
資產階級革命家、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於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並做到了多看、多聽。
他年輕時當過農民、伐木人、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鍾、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
他聽了那些雲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佈道,回來後也學他們的樣子,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終於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並最終踏入政界。
2、「功夫不負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語(諺語),它告訴人們只要勤奮、認真地對待所做的事,就一定能做好這件事情。它說明事情的成功,在於肯付出辛勤的勞動。
Ⅶ 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事例有哪些
1.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演說家,被列為世界10大著名的演說家之一。但是,邱吉爾第一次在議會上發表演講時,卻栽過一次大筋斗——當他講到一半時,突然忘記了下文,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憋得面紅耳赤,只好中斷演講,尷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毫不氣餒,潛心研究演講技巧,經常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功夫不負有心人,邱吉爾終於成為20世紀的著名演說家和卓越的政治家。
2.鑒真18歲出家為僧,刻苦學習佛法。742年日本派榮壑、普照來華邀請鑒真高僧去日本擔任佛教傳戒師,鑒真先後三次東渡失敗,船被漂到海南島。753年,日本第十次派使者來華,功夫不負有心人,鑒真終於隨日本使團東渡到了日本九州。
3.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4.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聞名於世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並做到了多看、多聽。他年青時當過農民、伐木人、店員、郵電員以及土地測量員等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聲若洪鍾、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他聽了那些雲游四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佈道,回來後也學他們的樣子,對著樹林和玉米地反復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終於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並最終踏入政界。
5.愛迪生在1877年開始了改革弧光燈的試驗,提出了要搞分電流,變弧光燈為白光燈。這項試驗要達到滿意的程度。必須找到一種能燃燒到白熱的物質做燈絲,這種燈絲要經住熱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時以上的燃燒。愛迪生找了很多東西做燈絲,可總屢屢失敗。有一天,他把試驗室里的一把芭蕉扇邊上縛著一條竹絲撕成細絲,經炭化後做成一根燈絲,結果這一次比以前做的種種試驗都優異,這便是愛迪生最早發明的白熱電燈——竹絲電燈。
6.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上學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缺乏,深感不讀書不能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的讀起書來。他廣泛地閱讀了大量的書籍,認真地學習歷史知識,。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也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不但沒有答應,還更加努力地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後,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7.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他從小酷愛書法,七歲跟隨當時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每天勤學苦練。沒有墨汁、毛筆的時候,他就用手在衣服上寫,有時用樹枝在沙地上寫,有時夜晚在月光下寫。相傳,他在浙江紹興蘭亭池邊練習書法,洗筆、硯台的水把池水都染黑了,經過整整二十年的努力,他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書法家,作品流傳千古。
現代著名畫家黃永玉畫的荷花,十分被人稱道。可是有誰知道他畫過多少荷花寫生稿呢,連黃永玉自己也計算不清。有一回,他叫兒子數一數究竟畫了多少寫生稿。兒子一捆捆抱來,每捆一百張,總共有八十多捆。黃永玉經過二十多年刻苦寫生,並反復鑽研畫荷花的技巧,
吸取各家之長,融於一體,後來他畫的荷花就獨具神韻。
8.無獨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爾遜的生物學家,發現美國東海岸和歐洲西海岸同緯度的地區都有一種蚯蚓,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這是為什麼呢?這個疑問,引起了當時正在研究大陸和海岸起源問題的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為,那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躍大西洋,它的這種分布情況,正好說明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本采是連在一起的,後采裂開分成了兩個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為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和海洋的起源》一書。
9.有一次,牛頓去郊外遊玩,之後靠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他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蘋果會從上往下掉而不是從下往上掉?他帶著這個疑問回到了家裡研究,結果不斷有新的相關疑問產生,於是他不斷研究,後來他發現原來地球是有引力的能把物體吸住。隨後,就出現了《牛頓物理引力學》。
Ⅷ 有哪些「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真實事例
北宋大文學家蘇洵應試不舉,經韓琦薦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他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贊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
傑出發明家愛迪生在研究了弧光燈後宣布他能發明一種使人滿意的光。但這種燈需要特殊的材料做燈芯,愛迪生先後實驗了數千種材料,經過幾千次失敗,1879年4月他改進了前人的棒狀、管狀燈,做出了一個玻璃球狀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個經過碳處理的棉線固定在玻璃泡內,抽出了空氣、封上口、通上電流,它發光了,人類歷史上首個電燈出現了。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需要培育出一個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後才能與其他品種雜交。這是一個難解的世界難題。袁隆平知難而進,他認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親本,是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國有眾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種,蘊藏著豐富的種子資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國,「外國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邁開了雙腿,走進了水稻的莽莽綠海,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資料沒見過報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時間一天天過去,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踩爛泥,駝背彎腰地、一穗一穗地觀察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第14天發現了一株雄花花葯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