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有一個中山國出現嗎
春秋戰國時期,在河北中部一帶有中山國,白狄人所建,還是比較強悍的,曾今參與北狄進行的伐邢滅衛的戰爭,長期於晉國打仗。前506年,始建國,但是在晉國的軍事壓力下,淪為附庸。戰國時期,在地理上被趙國、燕國和齊國包圍,前414年,戰國初期,由於三晉分家,晉國滅亡,中山國復國,定都於顧(今天河北定州)。前407年,復國不久的中山,被正處於新興時期的魏國滅掉,遺族退入太行山。前380年,中山國桓公,勵精圖治,中山第二次復國,定都於靈壽(今天河北平山)。前377、376年,趙國兩次伐中山,均失敗。因為中山的地理位置,正好將趙國分為南北兩部,所以趙國一直要滅掉中山。如果說趙國當時的疆域想彎月一樣,那中山就正好位於彎月中部,對趙國威脅極大。 中山國自桓公後,內部軍事經濟都逐步強大,外有齊國暗中支持(因為齊國與趙國在黃河下游一帶是接壤的,為了掣肘趙國對齊國的威脅,所以齊國暗中支持中山的存在),桓公的後繼者就日益自大起來。前323年,竟然參與「五國相王」,當時秦國楚國齊國已經徹底的從周王朝獨立出來了,自稱王。但是趙魏韓燕四國都還沒有稱王,四國覺得低人一等,就決定四國相互之間也稱王。趙國為了消滅中山,就躥騰中山國也稱王,結果昏了頭的中山國君自以為得意的同意了。中山稱王遭到了齊國的反對,你是齊國的小弟,怎麼能與大哥在一個水平線上坐著呢?結果中山不聽,齊國就結束了對中山的支持,趙國成功的用一個虛名就離間了齊國與中山的關系。前314年,燕國「子之之亂」爆發,趁著齊國滅燕國,也出兵攻打燕國,打下了燕國的大片土地。後來齊軍被迫撤退,復興的燕國很快就收復了中山國所佔領的土地。自此中山國周邊的趙國和燕國都對中山有了極大的仇恨,而齊國也不再支持中山,中山國陷入了徹底的孤立。前305年,經過「胡服騎射」的趙國,在雄才大略趙武靈王領導下,再次攻打中山國,內耗過甚、失去外援的中山國終於無法抵禦了,就割地求和,中山實際上就成了趙國的嘴邊肉了。前303年,趙國第四次攻打中山。前296年,趙軍在遭到強烈抵抗的情況下,憑借著強大的兵力,攻陷中山國都靈壽,扶持了傀儡中山王勝。前295年,趙國廢掉中山王勝,把他遷移到膚施(今天陝西榆林),徹底讓中山失去了根基,人家原來是在河北中部的。中山國自此正式滅亡。中山國先後延續了211年,其中兩度滅國,又兩度復國,軍事力量逐步強大,有戰國第八強之稱,其不屈不撓、頑強自立的精神世所少見,在戰爭頻繁,滅國無數的春秋戰國時代更是僅見。
Ⅱ 歷史上的中山國有沒有修築長城有多長現存有沒有在哪裡
《史記抄•趙世家》記載:「趙襲成候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築長城。」考古工作者曾在順平、唐縣等地發現了土石混築的戰國中山長城,長城高處約有3米,寬0.5-2.5米,做法是兩側挖地基,砌石塊做邊牆,中間用土和碎石填充。另據專家推測,中山長城可能在中山國西北邊界,沿今唐縣、曲陽、行唐、靈壽、平山、石家莊西南的太行山南下,止於邢台西北。296年,趙滅中山國,將王尚遷徙到膚施,中山國自春秋末期立國,經過200餘年時間,宣告滅亡。
Ⅲ 中山國的中山國 - 歷史沿革
中山國都城遺--中山王墓
中山國的前身是狄族鮮虞部落,為姬姓白狄,最早時在陝北綏德一帶,後來轉移到太行山區。
鮮虞之得名出自鮮虞水,鮮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於滹沱河的清水河,這一帶是鮮虞最早的發祥地。
春秋時的鮮虞部落聯盟,由鮮虞、肥、鼓、仇由幾個部落組成,逐漸開始擴張勢力。前652年春,鮮虞攻擊邢國,前651年,征伐衛國,邢君出逃,衛君被殺,齊桓公聯合宋、曹、邢、衛諸國挫敗了鮮虞。春秋中後期,晉國先後消滅了鼓、肥、仇由等鮮虞屬國。鮮虞也展開反擊,於前507年出兵晉國的平中,大敗晉軍,俘虜晉國勇士觀虎,報滅其屬國之仇。前506年,鮮虞人在中人(今河北唐縣西北粟山)建國。因中人城中有山,故曰「中山」,即初期的中山國,中山之名始見於史書。前505年、前504年,晉國兩次進攻鮮虞中山,報「獲觀虎」之仇。此後對鮮虞中山國,史書中兼稱「鮮虞」、「中山」。 前459年至前457年間,晉國開始進攻中山,取得窮魚之丘(今河北易縣)。前457年,晉派新稚穆子伐中山,直插中山腹地,佔領左人、中人(今河北唐縣),「一日下兩城」,中山國受到了打擊。而晉後來被韓、趙、魏三家瓜分。
在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領他的部落離開山區,向東部平原遷徙,在顧(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武公仿效華夏諸國的禮制,建立起中山國的政治軍事制度,對國家進行了初步治理。但武公不久即去世,中山桓公即位,桓公年幼無知,不恤國政,魏國則派遣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消滅了中山,魏文侯派太子擊為中山君,三年後又改派少子摯,後來擊被立為魏國國君,即魏武侯。中山國的殘余退入太行山中。中山亡國後,桓公經過20餘年的勵精圖治,積蓄力量,在前380年前後重新復國,並定都於靈壽。復興後的中山國位於趙國東北部,把趙國南北兩部分領土分割開來,成為了趙國的心腹之患。趙國在前377年、前376年兩次進攻中山,均遭到中山激烈的抵抗。此後,中山國開始修築長城。桓公去世後,中山成公即位,繼承先祖遺風,繼續學習中原社會制度,發展國力,使國勢得到進一步加強。 中山國都城遺址--隨葬器物
伐燕勝利後不久,中山王去世,內政外交均開始走了下坡路,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到了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親自掛帥,使用剛剛訓練好的騎兵部隊配合戰車部隊和步兵,分三路向中山國發動大規模攻擊。這次戰役,使中山國失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土,丹丘、華陽、邸、鄗、石邑、封龍和東垣諸邑盡入趙軍手中。從公元前300年開始,趙國出動20萬大軍連續進行了五年的殘酷戰爭,至前296年,趙軍終於攻破靈壽,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中山國就此滅亡。
Ⅳ 古中山國是現今的哪個范圍都城在現今哪個地方
中山國強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區南部、石家莊地區大部、邢台地區北部及衡水地區西部,南北從鄗至鴟之塞約200公里,東西從井陘到扶柳約150公里。
按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圖》上所標的長度比例推算,中山國疆土合戰國時中山國長度單位為南北距離606中山國里,東西距離454中山國里。
都城是今定州,定州市,是保定市的4個縣級市之一,是河北省中部區域中心城市,具有省轄市級社會經濟管理許可權。
定州是中山古都,擁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三大主要歷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主要發祥傳承地。
定州市地處東經114°48ˊ-115°15ˊ,北緯38°14ˊ-38°40ˊ之間,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西緣,河北省中部偏西,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區」之稱。
(4)歷史上的中山國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山國的重大事件:
1、中山復國
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中山武公統治時期,中山國統治腐敗,魏文侯乘機命大將樂羊率軍越過趙國攻滅中山。魏文侯派太子擊駐守中山,並曾一度命李悝(kui)治理中山國事。
後來,太子擊返魏,魏文侯又以其弟摯為中山君。在這個時期,中山國地區的居民安居樂業,經過魏國的治理,中山和中原各國加強了交往,促進了當地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但是,中山和魏之間有趙國相隔,魏國不能有力控制。
公元前380年,乘魏與諸侯混戰之機,中山復國,中山桓公把都城遷到了靈壽(今河北平山)。
2、趙滅中山之戰
趙滅中山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中期的戰爭。從公元前307年攻打中山國房子到公元前296年並吞中山國結束,共計12年的時間,趙國不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連成一體,領土的擴張也使國力強大起來。
趙武靈王實行軍事改革,加強騎兵訓練,史稱「胡服騎射」,是戰國時中原各國建立獨立騎兵部隊之始,戰鬥力有所增強。
他利用中原大國混戰之機,從武靈王二十五年起多次進攻中山(國都靈壽在河北靈壽西),先後佔領丹丘(河北曲陽西北)、曲陽(河北曲陽)等地。
惠文王三年趙主父(即趙武靈王)親自率軍二十萬從曲陽出發大舉進攻中山,佔領靈壽,俘中山王, 遷之於膚施(陝西延安),兼並中山全部領土,中山國亡。
趙軍乘勝進攻林胡(古族名,分布於山西寧武、岢嵐等地)迫使他們北遷,佔領其一部領土。將中山故地及所佔林胡樓煩土地,建立雲中、雁門兩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定州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復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滅中山之戰
Ⅳ 戰國時好象有個中山國范圍在哪一塊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活動在石家莊一帶的鮮虞人創立了中山國。公元前414年始建於顧(今石家莊晉州東),公元前381年遷都靈壽(今平山三汲),在80多年的時間里經歷了5代君主,疆域「方五百里」,擁有百座城池,是僅次於戰國七雄的「千乘之國」。
公元前314年,燕國內亂,中山國乘機出兵奪取燕國大片土地,名聲大振。趙國面對中山國的強勢,推出「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連年發兵進攻中山,公元前296年,中山國滅亡。
20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平山三汲鄉發現中山故城遺址,城垣南北長4.5千米、東西寬4千米。城垣呈不規則三角形,依地勢修築。城內文化內涵豐富,分為東西兩城。東城為宮殿建築區、手工業作坊區和居住區;西城為王陵區、商業區、居住區和農業區。王宮建築規模宏大, 手工業作坊按照制陶、銅、鐵、骨器、玉器、鑄幣劃分,反映出當時的繁榮景象。
在中山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珍貴的文物:鐵足銅鼎和夔龍銅方壺是目前發現銘文字數最多的戰國青銅器;錯金銀龍鳳銅方案、錯金銀雙冀神獸、虎噬鹿屏風架及巨型鑄鐵方盆等金屬器物都是中國罕見的文物精品;青銅「兆輿圖」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築圖;兩壺古酒在地下塵封了2300多年仍然散發著香氣,是世界上發現保存年代最久的古酒實物。
在故城遺址附近發現了中山守丘石刻和中山王池囿遺址。石刻成於公元前378年,是中國發現最早的碑碣實物;池囿則是石家莊一帶發現最早的古園林遺址。由於歷史久遠,中山國的許多情況並不為人們所知,它連同它的神秘給石家莊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Ⅵ 歷史上是否有中山國
有,中抄國春秋戰國時期襲的一個小諸侯國叫中山國。中山國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鮮虞部落。中山國包括今河北石家莊地區,是嵌在燕趙之內的一個小蠻夷之國,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同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魏滅中山和趙滅中山的階段
Ⅶ 古中山國遺址在哪兒
20世紀30年代,當那塊在平山縣三汲鄉地下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大河光石」,被當地農民刨出地面時,一個湮沒在歷史煙雲中的古老王國被驚醒了。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活動在石家莊一帶的鮮虞人創立了中山國。公元前414年始建於顧(今石家莊晉州東),公元前381年遷都靈壽(今平山三汲),在80多年的時間里經歷了5代君主,疆域「方五百里」,擁有百座城池,是僅次於戰國七雄的「千乘之國」。
公元前314年,燕國內亂,中山國乘機出兵奪取燕國大片土地,名聲大振。趙國面對中山國的強勢,推出「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連年發兵進攻中山,公元前296年,中山國滅亡。
20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平山三汲鄉發現中山故城遺址,城垣南北長4.5千米、東西寬4千米。城垣呈不規則三角形,依地勢修築。城內文化內涵豐富,分為東西兩城。東城為宮殿建築區、手工業作坊區和居住區;西城為王陵區、商業區、居住區和農業區。王宮建築規模宏大, 手工業作坊按照制陶、銅、鐵、骨器、玉器、鑄幣劃分,反映出當時的繁榮景象。
在中山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珍貴的文物:鐵足銅鼎和夔龍銅方壺是目前發現銘文字數最多的戰國青銅器;錯金銀龍鳳銅方案、錯金銀雙冀神獸、虎噬鹿屏風架及巨型鑄鐵方盆等金屬器物都是中國罕見的文物精品;青銅「兆輿圖」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使用比例尺的建築圖;兩壺古酒在地下塵封了2300多年仍然散發著香氣,是世界上發現保存年代最久的古酒實物。
在故城遺址附近發現了中山守丘石刻和中山王池囿遺址。石刻成於公元前378年,是中國發現最早的碑碣實物;池囿則是石家莊一帶發現最早的古園林遺址。由於歷史久遠,中山國的許多情況並不為人們所知,它連同它的神秘給石家莊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Ⅷ 中山國的歷史
1.1 中山國國名演變
歷史上的中山國也叫琉球國,位於中國大陸東方(台灣島的東北方)、日本九州島西南方的大海中,為一群島。同古代日本一樣,關於其國的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中國古史。《隋書》中即有《琉求傳》。據1650年成書的該國用漢語自撰的第一部國史《中山世鑒》稱:「蓋我朝開辟,天神阿摩美久築之。」「當初,未[有]琉球之名。數萬年後,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訪求異俗,始至此國地界。萬濤間遠而望之,蟠旋蜿蜒,若虯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虯也。」這就是說,中國隋朝時(581~617),該國始被稱為琉虯。查中國典籍,虯是龍的一種。以琉球群島散布在大洋中的狀態而言,謂之琉虯,實在非常形象。然而可能因為古代中國都將龍作為華夏帝王的象徵,史官寫史多有忌諱,所以《隋書》就將它改為同音的「琉求」了吧。
1.2 正式改稱琉球
到明朝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楊載攜帶詔書出使琉球,詔書中稱其為琉球。從此乃成為正式名稱。可見,連琉球國的國名也是中國取的。據《殊域周咨錄》載,該詔書說:「朕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稱臣入貢。惟爾琉球,在中國東南,遠據海外,未及報知。茲特遣使往諭,爾其知之。」這份詔書除了以華夏自居中央,使用了中國歷代皇帝慣用的「蠻夷」之類詞以外,毫無威脅恐嚇的意思,是一種和平外交。因此,琉球國中山王察度首先領詔,並立刻派遣王弟泰期,與楊載一同來中國,奉表稱臣。「由是,琉球始通中國,以開人文維新之基。」(見1725年琉球國用漢語自撰的第二部正史《中山世譜》)繼中山王後,琉球山南王承察度和山北王怕尼芝,也相繼於翌年向中國皇帝稱臣入貢。當時琉球「三山分立」,相互征戰。明太祖知悉後,又去詔雲:「使者自海中歸,言琉球三王互爭,廢棄農業,傷殘人命。朕聞之不堪憫憐。」因此要求他們「能體朕意,息兵養民,以綿國祚」。後三王果然罷戰息兵。足見此時中國皇帝在琉球享有高度政治權威,當時的琉球實是中國的屬國。
1.3 琉球國與大明國的關系
據琉球國史及各種史料記載,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正式確定君臣關系。這種關系延續了整整五個世紀,即使是日本慶長十四年(1609)發生日本薩摩藩(今鹿兒島縣)島津氏入侵琉球,琉球國在受到薩摩制約的情況下,也始終未變。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賜閩人三十六姓」人琉。這批中國移民主要是向琉球傳授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琉球王國也曾主動請求賜人,如1606年,尚寧王受冊封時,便請賜明人歸化。如從中國去的蔡氏為蔡襄的後人,林氏為林和靖家族的後人。與此同時,琉球王還經常選派子弟到中國留學。
從明洪武五年(1372)以後,琉球王國一直使用中國的年號,奉行中國正朔。(直至清朝光緒五年(1879),日本強行「廢琉置縣」為止)琉球王國的官方文書、外交條約、正史等,都是用漢文寫的。連它的國都首里城的宮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充分表示其歸慕中國之意。琉球人也與日本人做生意,但每逢中國冊封使到琉,必禁用假名、和歌、寬永通寶,改穿唐服。琉球還配合中國抗倭,《明史》就有記載,如嘉靖三十六年(1557),「先是,倭寇自浙江敗還,抵琉球境。世子尚元遣兵邀擊,大殲之,獲中國被掠者六人,至是送還。」
1609年,薩摩「以勁兵三千入其國,擄其王,遷其宗器,大掠而去」(《明史》)。當時琉球王侍從寫的《喜安日記》記載:「有如家家日記,代代文書,七珍萬寶,盡失無遺!」薩軍將琉球王尚寧等百餘人俘至鹿兒島,達三年五個月,逼迫尚寧王屈辱地承認向其「進貢」。同時還強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島。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變中琉關系。如據《明史》記載,萬曆十四年(1616),「日本有取雞籠山之謀(其地名台灣)」,當時忍辱負重的尚寧王在國家殘破的情況下,依然不忘「遣使以聞」,通報中國防備日本侵略。
1.4 日本兼並琉球國
清朝入主中原後,中琉冊封關系繼續保持,貿易和文化交流還更為擴大了。然而,日本明治維新後,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原來薩摩對琉球的侵略掠奪,還只是日本西南某個島藩的強盜行為;現在,日本則要進行整個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擴張了。明治初年的「征韓論」中,就提到了要侵佔琉球。明治五年(1872),日本借琉球使者到訪日本之際,突然強制「冊封」琉球國王為藩王,並列入所謂「華族」。這是明治政府強行改變日琉關系的第一步。而這些行徑,當時都是暗中進行,對中國隱瞞的。從此,琉球便成為了所謂「日清兩屬」。而後,日本政府不斷施加政治、軍事壓力,進一步脅迫琉球斷絕與中國的宗屬關系,但每次均遭拒絕。如1875年8月5日琉球王尚泰答復日方的信中,便說不能「忘卻中國累世之厚恩,失卻信義」。還提到所謂「兩屬」之事,「以往對中國隱匿,懇請對中國說明,採取明確處置」,並表示「願對兩國奉公,永久勤勉」。但日本還是不肯罷休。
面對日本政府的百般逼迫,琉球國在不斷向日本「請願」要求保持中琉關系、不變琉球國體政體的同時,還向西方各國公使發出外交求援信。日本惱羞成怒,1879年1月10日日本《朝野新聞》竟稱「琉奴蔑視我日本帝國甚哉」!於是,日本決定不顧國際公法,不顧琉球國臣民的意願,加快吞並琉球。1879年3月,日本向琉球秘密派出軍警人員,採取突然行動,在首里城向琉球王代理今歸仁王子命令交出政權。4月4日,日本悍然宣布「廢琉置縣」,即將琉球國改為沖繩縣。隨即大肆搶掠中琉往來的文書、文物和寶印,以及琉球國的政府檔案,企圖銷毀和隱匿歷史見證。並強迫尚泰王等前去日本。這時,琉球王國仍拚死反抗,發出血淚抗議,並曾秘密派官員赴天津謁見李鴻章,請求中國「盡逐日兵出境」。清政府也據理與日本力爭過,但終究未能派兵援助琉球。這當然也是與清朝政府腐敗、實力衰落有關的。當時,琉球國陳情通事林世功還在北京壯烈自殺,以死抗議日本侵略,以死請求中國出兵。然而「自為一國」的琉球還是生生被日本滅絕了社稷!但反抗運動繼續進行,大概到甲午戰爭結束後才漸息。
直到1919年,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徐世昌,在組織人輯集清詩總集《晚晴移詩匯》(1929年編成)時,仍然將琉球詩人的詩作為「屬國」的作品收在最後一卷中。1925年,著名詩人聞一多發表《七子之歌》,將被帝國主義列強強佔去的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七地,比作離開了母親懷抱的七個兒子,哭訴著被強盜欺侮蹂躪的痛苦,在「台灣」一節里他也寫到了琉球:「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灣。」流球滅國一百二十年後,日本政府別出心裁地把2000年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放在沖繩召開。日本還特意新印了面值2000日元的紙幣,上面的圖影是當年琉球王國的遺跡。真不知那些世界首富國家的首腦,坐在當年琉球國的土地上,會不會回想起歷史並不十分久遠的那一幕滅人社稷的暴行?會有什麼感想?
Ⅸ 古代的中山是哪裡
中山國,前身為北方狄族鮮虞部落,姬姓,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小版諸侯國。定都權靈壽(今河北平山三汲附近)。國土嵌在燕趙之間。經歷了戎狄、鮮虞和中山三個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經歷了邢侯搏戎,晉侯抗鮮虞的事件。後被魏樂羊、吳起統帥軍隊,經過三年苦戰,於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從此一蹶不振,為趙徹底擊潰。
春秋末至戰國初年,中山國開始擴張領土。戰國中期,中山桓公復國後,領土進一步擴張。中山國強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河北保定地區南部、石家莊地區大部、邢台地區北部及衡水地區西部,南北從鄗至鴟之塞約200公里,東西從井陘到扶柳約150公里,按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圖》上所標的長度比例推算,中山國疆土合戰國時長度單位為南北距離606里,東西距離454里,總面積與《戰國策.秦策》中「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之說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