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最早設立的驛站從何時開始的
一、我國古代的郵驛與烽火台通信
我國最早關於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後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宇。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在古書《待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於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一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都源於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信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方法。關於烽火通信有個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一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斤金子」(當時把銅叫金子)。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西戎(當時西方的一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一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於娘娘而乾的荒唐事兒,各諾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襲姐見狀,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來犯, 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四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後人,不企是什麼人和什麼時候,都不能拿通信當兒戲。
利用烽火台傳遞信息,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並與烽火台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紮、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我國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並統一名稱叫「驛」。規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緬甸、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並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於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於軍事范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並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於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部和七下西洋,還開辟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餘處,驛卒七萬余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後,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污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於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於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於封建社會,並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台通信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時也是我國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信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我國郵政通信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我國古代民間的通信組織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託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我國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麼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徵,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於的厚望。
民間通信組織的形成,大約始於唐朝。當時主要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後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息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於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後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於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後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一方面是哪裡有利就在那裡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信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信,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 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 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信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於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自從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以後,封建統治階級任憑侵略者侵奪我國郵權,並夥同洋人利用亦官亦洋的特殊權利,採取強令民信局登記,接受海關郵政領導,限制民信局向輪船發運郵件,並採用資本主義的競爭手段,將大部分民信局置於無法經營的境地。到1935年,民信局已被國民黨強迫停辦,而僑批局一直到解放前夕尚有100多家。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
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止,在長達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歲月中,我國郵權同遭喪失,形成了郵驛、民信局、僑批局、客郵、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相繼並存的混亂局面,
(一)「客郵」
自1840年中國封建王朝閉關自守的大門被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後,中國便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首先是英國在中國領土上任意開辦英國郵局,接踵而來的是法、美、德、俄、日等國也在中國領土開辦起他們自己的郵局,而清政府把這些掠奪中國郵權的外國郵局美其名為「客郵」。這些所謂的「客郵」,從沿海到內地,直至邊遠地區的新疆、內蒙等地,幾乎遍布全國。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設立「客郵」的目的,並非為了方便我國人民使用郵政,而是為了對我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侵略目的而服務的。有些國家還利用「客郵」大量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走私漏稅。「容郵」實際上是掠奪我國財富、毒害我國人民的場所。直到1921年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和限制軍備會議上,才通過撤銷「在華客郵案」,但日本在東北和英國在西藏的「客郵」,都賴著不撤,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國在西藏的「容郵」,直到1954年4月1日才移交我國。
(二)海關郵政與大清郵政
海關兼辦郵政也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產物。1861年,原由各國使館自派專差傳送文件的辦法,因其感到不便,故要求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相當於今天的外交部)代收代寄郵件。清政府承擔不久,由於北方捻軍和南方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總理衙門怕負責任,便想推給海關辦理,而當時海關的總務司 (相當於今天海關總署署長)英人赫德,對中國的郵權早已垂涎三尺,此舉正中下懷,便於當年(1866年)移交海關兼辦郵政。1878年7月發行了第一套大龍郵票;並於次年將所辦郵局命名為殖民地色彩的「海關撥駟達」。(撥駟達是英文郵政一POST的譯音)。
公元1896年,雖將海關撥駟達改稱為大清郵政官局,但郵政大權仍然操縱在英法等外國人手中。1905年清政府成立郵傳部(相當於交通部,主管鐵路郵電),直至1911年海關才將郵政移交給郵傳部。移交時,海關當局還向清政府索取了所謂辦理郵政墊款、白銀184萬余兩,由清政府逐年計息歸還。同時,依舊容許外圍人擔任各級領導職務,實際上郵權並未全部收回。
Ⅱ 誰有古代驛站的資料
古代物流話驛站
本站作者:進言 編輯:關山
物流始終伴隨著人類的歷史由古至今,談到古代的物流不免要提及到驛站。驛站簡單講是古代接待傳遞公文的差役和來訪官員途中休息、換馬的處所,以後功能逐步有所擴展,最後被新生事物取代。遼寧地區出現文字記載的驛站是在唐朝。宋代人著的《五經總要》中曾提到過唐代的營州道上所設的驛站:「因受(今朝陽市)東百八十里,九遞至燕郡城(今義縣),自燕郡城東行,經汝羅守捉(今北鎮),渡遼河十七驛至安東都護府(今遼陽市)約五百里」。這里所說的九遞十七驛雖無具體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驛站的設置已經達到了遼東。到了遼代,中京大定府至東京遼陽府之間設置了驛站,有十四處驛館。到金代時,則在上京會寧府至燕京之間,沿遼西傍海道設置了驛站。為了適應軍事需要,加強通信聯絡,金效仿宋王朝在遼寧地區建有的遞鋪。遞鋪一般建在有駐軍的主要交通線附近,好像一個方形的小堡,四角插著黑旗。鋪與鋪之間的距離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嚴密,具有軍事性質。這時的遞鋪和驛站歸朝廷統屬兵部領導。驛站按照朝廷所規定的標准供應給過往官員的食宿和車馬。
到了元王朝,由於疆域遼闊,發展交通,強化了驛站制度,這也成為它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這時驛站也叫「站赤」,實際「站赤」是蒙古語驛站的譯音。
到了明代除開通沈陽至旅順的驛站外,在其它干線道路上均設置了驛站。這與元代只在兩條大幹線上設驛站是不同的。在明代還設立了遞運所,這些獨立與驛站,專門從事貨物運輸的組織,其主要任務是預付國家的軍需、貢賦和賞賜之物。由各地衛所管理。遞運所開始設於洪武元年(公元1376年),它的設置,是明代運輸的一大進步,使貨物運輸有了專門的組織。明代陸路運輸,基本上是採取定點和接力的方法。因此,遞運所除擔負駐地指定運輸路線的任務外,還要做好海、河運輸的集散工作。
清順治帝入關後,建都於北京,稱原來的都城盛京為留都。盛京在全國仍然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盛京驛站也與其他省不同。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站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組織,為軍事系統所專用。鋪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盛京驛站基本上是沿襲明代驛站設置,,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而是根據交通狀況而定。鋪遞用以傳遞公文。凡州縣往來公文,都由鋪遞傳送。盛京的鋪遞遍布全區。
驛站使用的憑證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使用時憑勘合;兵部使用時憑火牌。使用「郵符」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對過境有特定任務的,派兵保護。馬遞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站的接遞如果要從外到達京城或者外部之間相互傳遞的,就要填寫連排單。公文限「馬上飛遞」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緊急公文則標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樣,按要求時限送到。但不得濫填這種字樣。驛站管理至清代已臻於完善,並且管理極嚴,違反規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於有文報局的設立開始與驛站相輔而行,繼而廢除了驛站,同時有文報局專司其事,以後又設郵政,而文報局也逐漸廢止。
驛站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訊手段十分原始的情況下,驛站擔負著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特定的網路傳遞與網路運輸。我國古代驛站各朝代雖形式有別,名稱有異,但是組織嚴密,等級分明,手續完備是相近的。封建君主是依靠這些驛站維持著信息採集、指令發布與反饋,以達到封建統治控制目標的實現。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局限,其速度與數量與今無法相比,但就其組織的嚴密程度,運輸信息系統的覆蓋水平也不亞於現代通訊運輸。可以說那時的成就也是我們現代文明的基礎的一部分。驛站與當今的郵政系統、高速公路的服務區、貨物中轉站、物流中心等等,是否有異曲同工之美?
從沈陽市的歷史發展來看,它就是由古代驛站起家,逐步進化到當代這樣一個大都市,我們不能忘記千餘年的歷史,在我們的身里身外到處有著古人的印記,要善於發現和挖掘古代的優秀遺產,傳承文明,揚長避短,為弘揚優良歷史,開拓新世紀,多下苦功夫,贏得社會的新的與日冰雪進步。
Ⅲ 中國有名的古代驛站有幾處是在什麼地方它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物流始終伴隨著人類的歷史由古至今,談到古代的物流不免要提及到驛站。驛站簡單講是古代接待傳遞公文的差役和來訪官員途中休息、換馬的處所,以後功能逐步有所擴展,最後被新生事物取代。遼寧地區出現文字記載的驛站是在唐朝。宋代人著的《五經總要》中曾提到過唐代的營州道上所設的驛站:「因受(今朝陽市)東百八十里,九遞至燕郡城(今義縣),自燕郡城東行,經汝羅守捉(今北鎮),渡遼河十七驛至安東都護府(今遼陽市)約五百里」。這里所說的九遞十七驛雖無具體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驛站的設置已經達到了遼東。到了遼代,中京大定府至東京遼陽府之間設置了驛站,有十四處驛館。到金代時,則在上京會寧府至燕京之間,沿遼西傍海道設置了驛站。為了適應軍事需要,加強通信聯絡,金效仿宋王朝在遼寧地區建有的遞鋪。遞鋪一般建在有駐軍的主要交通線附近,好像一個方形的小堡,四角插著黑旗。鋪與鋪之間的距離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嚴密,具有軍事性質。這時的遞鋪和驛站歸朝廷統屬兵部領導。驛站按照朝廷所規定的標准供應給過往官員的食宿和車馬。
到了元王朝,由於疆域遼闊,發展交通,強化了驛站制度,這也成為它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這時驛站也叫「站赤」,實際「站赤」是蒙古語驛站的譯音。
到了明代除開通沈陽至旅順的驛站外,在其它干線道路上均設置了驛站。這與元代只在兩條大幹線上設驛站是不同的。在明代還設立了遞運所,這些獨立與驛站,專門從事貨物運輸的組織,其主要任務是預付國家的軍需、貢賦和賞賜之物。由各地衛所管理。遞運所開始設於洪武元年(公元1376年),它的設置,是明代運輸的一大進步,使貨物運輸有了專門的組織。明代陸路運輸,基本上是採取定點和接力的方法。因此,遞運所除擔負駐地指定運輸路線的任務外,還要做好海、河運輸的集散工作。
清順治帝入關後,建都於北京,稱原來的都城盛京為留都。盛京在全國仍然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盛京驛站也與其他省不同。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站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組織,為軍事系統所專用。鋪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盛京驛站基本上是沿襲明代驛站設置,,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而是根據交通狀況而定。鋪遞用以傳遞公文。凡州縣往來公文,都由鋪遞傳送。盛京的鋪遞遍布全區。
驛站使用的憑證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使用時憑勘合;兵部使用時憑火牌。使用「郵符」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對過境有特定任務的,派兵保護。馬遞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站的接遞如果要從外到達京城或者外部之間相互傳遞的,就要填寫連排單。公文限「馬上飛遞」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緊急公文則標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樣,按要求時限送到。但不得濫填這種字樣。驛站管理至清代已臻於完善,並且管理極嚴,違反規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於有文報局的設立開始與驛站相輔而行,繼而廢除了驛站,同時有文報局專司其事,以後又設郵政,而文報局也逐漸廢止。
驛站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訊手段十分原始的情況下,驛站擔負著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特定的網路傳遞與網路運輸。我國古代驛站各朝代雖形式有別,名稱有異,但是組織嚴密,等級分明,手續完備是相近的。封建君主是依靠這些驛站維持著信息採集、指令發布與反饋,以達到封建統治控制目標的實現。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局限,其速度與數量與今無法相比,但就其組織的嚴密程度,運輸信息系統的覆蓋水平也不亞於現代通訊運輸。可以說那時的成就也是我們現代文明的基礎的一部分。驛站與當今的郵政系統、高速公路的服務區、貨物中轉站、物流中心等等,是否有異曲同工之美?
從沈陽市的歷史發展來看,它就是由古代驛站起家,逐步進化到當代這樣一個大都市,我們不能忘記千餘年的歷史,在我們的身里身外到處有著古人的印記,要善於發現和挖掘古代的優秀遺產,傳承文明,揚長避短,為弘揚優良歷史,開拓新世紀,多下苦功夫,贏得社會的新的與日冰雪進步。
Ⅳ 古代驛站的項目怎麼樣
驛站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訊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回況下,驛站擔負著答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特定的網路傳遞與網路運輸。我國古代驛站各朝代雖形式有別,名稱有異,但是組織嚴密,等級分明,手續完備是相近的。封建君主是依靠這些驛站維持著信息採集、指令發布與反饋,以達到封建統治控制目標的實現。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局限,其速度與數量與今無法相比,但就其組織的嚴密程度,運輸信息系統的覆蓋水平也不亞於現代通訊運輸。
Ⅳ 古代驛站究竟有多快
中國古代公文傳遞靠的是驛站,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站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組織,為軍事零碎所公用。鋪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擔任公文、信函的傳遞。遞鋪用以傳遞公文。凡州縣往來公文,都由遞鋪傳送。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郵驛歷史雖長達3000多年,但留存的遺址、文物並不多。我國1995年8月17日發行兩枚《古代驛站》特種郵票,上的兩處驛站遺址,均屬明代。孟城驛是一處水馬驛站,在江蘇高郵古城南門外。雞鳴山驛在河北懷來,是我國僅存的一座較殘缺的驛城,另內在浙江安吉縣的縣城叫遞鋪鎮,有古驛站的園林,但已是新建的驛站古跡了。
普通每隔二十里就有一個驛站,一旦而要傳遞的公文註明「馬上飛遞」的字樣,按規定每天三百里,如遇緊急情況,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
傳遞緊急公文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千里馬」是描述一匹馬能日行千里,實踐是不可能的,按唐朝的規定快馬能日行一百八十里左右,再快的馬可能跑得更多一些,因此實踐是驛卒們快馬加鞭,以最快速度奔跑,單靠一匹馬是跑不到目的的,要到下一個驛站換人換馬,連續傳遞下去。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唐玄宗在臨潼華清池,兩地相隔三千里,六日內玄宗就得到這一音訊,可見傳遞速度每天達五百里。唐代的一尺合0.303公尺,一里合454.2公尺。五百里約合古代的227公里,在當時曾經是非常快的速度了,至於八百里加急,可能差不多要走兩天賦能到。
我們在電視劇和電影里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精彩場面,只見遠方黃塵滾滾,瞬間駿馬飛馳而至,但見人影一晃,穿著黃馬掛,身背公文袋的驛卒翻身下馬,急忙將公文袋傳給另一個驛卒手中,大喝一聲「八百里加急」,隨即又見煙塵滾滾,騎者已然遠去。唐代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前一段寫道,「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威陽,暮及隴山頭。」在這里他把驛騎比作流星。
據《大唐六典》記載,唐代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有二萬多人,宋代人的《五經總要》中曾提到過唐代的營州道上所設的驛站:「因受(今朝陽市)東百八十里,九遞至燕郡城(今義縣),自燕郡城東行,經汝羅守捉(今北鎮),渡遼河十七驛至安東都護府(今遼陽市)約五百里」。這里所說的九遞十七驛雖無具體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驛站的設置曾經達到了遼東。
到金代時,為了順應軍事需求,加強通訊聯絡,仿宋王朝在遼寧地區建有的遞鋪。遞鋪普通建在有駐軍的次要交通線附近,好像一個方形的小堡,四角插著黑旗。鋪與鋪之間的距離普通在十里左右,管理非常緊密,具有軍事性質。這時的遞鋪和驛站歸朝廷統屬兵部領導。
到了元王朝,由於疆域遼闊,發展交通,強化了驛站制度,這也成為它鞏固政權的重要手腕,這時驛站也叫「站赤」,實踐「站赤」是蒙古語驛站的譯音。
到了明代在各干線道路上均設置了驛站。還設立了遞運所,這些獨立與驛站,專門從事貨物運輸的組織,其次要任務是預付國家的軍需、貢賦和恩賜之物。由各地衛所管理。遞運所開始設於洪武元年(公元1376年),它的設置,是明代運輸的一大進步,使貨物運輸有了專門的組織。
郵驛分陸驛,水驛和水陸兼並的共三種,各驛站都設有驛舍,驛丁,驛馬,驛驢,驛船及驛田等。驛站運用的憑證是勘合和火牌。凡需求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運用時憑勘合;兵部運用時憑火牌。運用「郵符」有極為嚴厲的規定。對過境有特定任務的,派兵保護。馬遞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站的接遞如果要從外到達京城或者內部之間互相傳遞的,都要填寫連排單。
驛站驛長和驛卒都負有責任,各朝在法律中都有明文規定,稍有差錯,便要遭到嚴峻的處置。唐朝規定,驛長負有的職責中必須每年呈報驛馬的死損肥瘠,以及經費支出等帳目明細表。對驛卒他們的身份低下,但是最重要的郵遞人員,不論烈日,寒風,大雨,冰雪都身背公文袋,日日夜夜奔跑在驛道上。規定抵驛必須換馬更行,若不換馬則「杖八十」。唐朝還規定,凡文書在途中耽擱行期,晚到一天杖八十,兩天加倍,最重可處徒刑兩年。若耽擱是重要軍事文書,則罪加三等,如因文書耽擱而導致軍事上嚴重後果者,判處絞刑。
普通來說盜賊是不敢搶劫盜竊驛卒他的重要文件,以免蒙受官方剿殺。但交戰的敵方往往會派間諜途中攔截情報,所以常採取派兵保護或變化傳遞途徑等各種措施。
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當時郵驛的速度與數量與今天無法相比,但就其組織的緊密程度,運輸信息零碎的覆蓋程度來說並不亞於古代通訊運輸。可以說那時的成就也是我們古代文明的基礎的一部分。驛站與當今的郵政零碎、高速公路的服務區、貨物中轉站、物流中心等等,卻有異曲同工之美。
Ⅵ 驛站在古代叫什麼
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宮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郵驛歷史雖長達3000多年,但留存的遺址、文物並不多。郵票上的兩處驛站遺址,均屬明代。孟城驛是一處水馬驛站,在江蘇高郵古城南門外。雞鳴山驛在河北懷來,是我國僅存的一座較完整的驛城。 【古代物流話驛站】 物流始終伴隨著人類的歷史由古至今,談到古代的物流不免要提及到驛站。驛站簡單講是古代接待傳遞公文的差役和來訪官員途中休息、換馬的處所,以後功能逐步有所擴展,最後被新生事物取代。遼寧地區出現文字記載的驛站是在唐朝。宋代人著的《五經總要》中曾提到過唐代的營州道上所設的驛站:「因受(今朝陽市)東百八十里,九遞至燕郡城(今義縣),自燕郡城東行,經汝羅守捉(今北鎮),渡遼河十七驛至安東都護府(今遼陽市)約五百里」。這里所說的九遞十七驛雖無具體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驛站的設置已經達到了遼東。到了遼代,中京大定府至東京遼陽府之間設置了驛站,有十四處驛館。到金代時,則在上京會寧府至燕京之間,沿遼西傍海道設置了驛站。為了適應軍事需要,加強通信聯絡,金效仿宋王朝在遼寧地區建有的遞鋪。遞鋪一般建在有駐軍的主要交通線附近,好像一個方形的小堡,四角插著黑旗。鋪與鋪之間的距離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嚴密,具有軍事性質。這時的遞鋪和驛站歸朝廷統屬兵部領導。驛站按照朝廷所規定的標准供應給過往官員的食宿和車馬。 到了元王朝,由於疆域遼闊,發展交通,強化了驛站制度,這也成為它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這時驛站也叫「站赤」,實際「站赤」是蒙古語驛站的譯音。 到了明代除開通沈陽至旅順的驛站外,在其它干線道路上均設置了驛站。這與元代只在兩條大幹線上設驛站是不同的。在明代還設立了遞運所,這些獨立與驛站,專門從事貨物運輸的組織,其主要任務是預付國家的軍需、貢賦和賞賜之物。由各地衛所管理。遞運所開始設於洪武元年(公元1376年),它的設置,是明代運輸的一大進步,使貨物運輸有了專門的組織。明代陸路運輸,基本上是採取定點和接力的方法。因此,遞運所除擔負駐地指定運輸路線的任務外,還要做好海、河運輸的集散工作。 清順治帝入關後,建都於北京,稱原來的都城盛京為留都。盛京在全國仍然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盛京驛站也與其他省不同。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站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組織,為軍事系統所專用。鋪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盛京驛站基本上是沿襲明代驛站設置,,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而是根據交通狀況而定。鋪遞用以傳遞公文。凡州縣往來公文,都由鋪遞傳送。盛京的鋪遞遍布全區。 驛站使用的憑證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使用時憑勘合;兵部使用時憑火牌。使用「郵符」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對過境有特定任務的,派兵保護。馬遞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站的接遞如果要從外到達京城或者外部之間相互傳遞的,就要填寫連排單。公文限「馬上飛遞」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緊急公文則標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樣,按要求時限送到。但不得濫填這種字樣。驛站管理至清代已臻於完善,並且管理極嚴,違反規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於有文報局的設立開始與驛站相輔而行,繼而廢除了驛站,同時有文報局專司其事,以後又設郵政,而文報局也逐漸廢止。 驛站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訊手段十分原始的情況下,驛站擔負著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特定的網路傳遞與網路運輸。我國古代驛站各朝代雖形式有別,名稱有異,但是組織嚴密,等級分明,手續完備是相近的。封建君主是依靠這些驛站維持著信息採集、指令發布與反饋,以達到封建統治控制目標的實現。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局限,其速度與數量與今無法相比,但就其組織的嚴密程度,運輸信息系統的覆蓋水平也不亞於現代通訊運輸。可以說那時的成就也是我們現代文明的基礎的一部分。驛站與當今的郵政系統、高速公路的服務區、貨物中轉站、物流中心等等,是否有異曲同工之美?
Ⅶ 中國古代共傳遞管傳遞文方的地方叫什麼
驛站,驛站是古代供傳遞宮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專馬的場所。我國屬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信息的國家之一,郵驛歷史雖長達3000多年,但留存的遺址、文物並不多。郵票上的兩處驛站遺址,均屬明代。孟城驛是一處水馬驛站,在江蘇高郵古城南門外。雞鳴山驛在河北懷來,是我國僅存的一座較完整的驛城。
Ⅷ 古代驛站名稱
古代物流話驛站
本站作者:進言 編輯:關山
物流始終伴隨著人類的歷史由古至今,談到古代的物流不免要提及到驛站。驛站簡單講是古代接待傳遞公文的差役和來訪官員途中休息、換馬的處所,以後功能逐步有所擴展,最後被新生事物取代。遼寧地區出現文字記載的驛站是在唐朝。宋代人著的《五經總要》中曾提到過唐代的營州道上所設的驛站:「因受(今朝陽市)東百八十里,九遞至燕郡城(今義縣),自燕郡城東行,經汝羅守捉(今北鎮),渡遼河十七驛至安東都護府(今遼陽市)約五百里」。這里所說的九遞十七驛雖無具體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驛站的設置已經達到了遼東。到了遼代,中京大定府至東京遼陽府之間設置了驛站,有十四處驛館。到金代時,則在上京會寧府至燕京之間,沿遼西傍海道設置了驛站。為了適應軍事需要,加強通信聯絡,金效仿宋王朝在遼寧地區建有的遞鋪。遞鋪一般建在有駐軍的主要交通線附近,好像一個方形的小堡,四角插著黑旗。鋪與鋪之間的距離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嚴密,具有軍事性質。這時的遞鋪和驛站歸朝廷統屬兵部領導。驛站按照朝廷所規定的標准供應給過往官員的食宿和車馬。
到了元王朝,由於疆域遼闊,發展交通,強化了驛站制度,這也成為它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這時驛站也叫「站赤」,實際「站赤」是蒙古語驛站的譯音。
到了明代除開通沈陽至旅順的驛站外,在其它干線道路上均設置了驛站。這與元代只在兩條大幹線上設驛站是不同的。在明代還設立了遞運所,這些獨立與驛站,專門從事貨物運輸的組織,其主要任務是預付國家的軍需、貢賦和賞賜之物。由各地衛所管理。遞運所開始設於洪武元年(公元1376年),它的設置,是明代運輸的一大進步,使貨物運輸有了專門的組織。明代陸路運輸,基本上是採取定點和接力的方法。因此,遞運所除擔負駐地指定運輸路線的任務外,還要做好海、河運輸的集散工作。
清順治帝入關後,建都於北京,稱原來的都城盛京為留都。盛京在全國仍然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盛京驛站也與其他省不同。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站是官府接待賓客和安排官府物資的運輸組織。站是傳遞重要文書和軍事情報的組織,為軍事系統所專用。鋪由地方廳、州、縣政府領導,負責公文、信函的傳遞。盛京驛站基本上是沿襲明代驛站設置,,不受行政區劃的限制,而是根據交通狀況而定。鋪遞用以傳遞公文。凡州縣往來公文,都由鋪遞傳送。盛京的鋪遞遍布全區。
驛站使用的憑證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驛站要車、馬、人夫運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郵符」,官府使用時憑勘合;兵部使用時憑火牌。使用「郵符」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對過境有特定任務的,派兵保護。馬遞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驛站的接遞如果要從外到達京城或者外部之間相互傳遞的,就要填寫連排單。公文限「馬上飛遞」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緊急公文則標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樣,按要求時限送到。但不得濫填這種字樣。驛站管理至清代已臻於完善,並且管理極嚴,違反規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於有文報局的設立開始與驛站相輔而行,繼而廢除了驛站,同時有文報局專司其事,以後又設郵政,而文報局也逐漸廢止。
驛站在我國古代運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訊手段十分原始的情況下,驛站擔負著各種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信息傳遞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特定的網路傳遞與網路運輸。我國古代驛站各朝代雖形式有別,名稱有異,但是組織嚴密,等級分明,手續完備是相近的。封建君主是依靠這些驛站維持著信息採集、指令發布與反饋,以達到封建統治控制目標的實現。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局限,其速度與數量與今無法相比,但就其組織的嚴密程度,運輸信息系統的覆蓋水平也不亞於現代通訊運輸。可以說那時的成就也是我們現代文明的基礎的一部分。驛站與當今的郵政系統、高速公路的服務區、貨物中轉站、物流中心等等,是否有異曲同工之美?
從沈陽市的歷史發展來看,它就是由古代驛站起家,逐步進化到當代這樣一個大都市,我們不能忘記千餘年的歷史,在我們的身里身外到處有著古人的印記,要善於發現和挖掘古代的優秀遺產,傳承文明,揚長避短,為弘揚優良歷史,開拓新世紀,多下苦功夫,贏得社會的新的與日冰雪進步。
Ⅸ 古代驛站的相關介紹
秦王朝是我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時代的開始。秦始皇所制定的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道路等制度,對我國後代有深遠影響。
在開創統一的郵驛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
雖然秦王朝僅僅存在15 年,但以驚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國范圍的交通和通信網路。馳道是秦朝道路網的主幹。它以首都咸陽為中心,「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 」(《漢書·賈山傳》)。秦朝馳道十分壯觀:「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錐,樹以青松」。一步為5 尺,50 步合今25 丈(約80 米),10 米左右就栽一棵青松。一路綠影婆娑,十分美觀。這樣的大道遍布全國。另有一條專為抵禦北方匈奴的「直道」,從咸陽北的雲陽開始,途經黃河,直抵今包頭市的秦九原郡。這是由名將蒙恬指揮修築的,全長1800 余里。此外,在南方還修了到兩廣和西南的「新道」。這樣,就在全國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交通網。
這些大道,路平道寬,沿路驛站、離宮、館舍和軍事設施遍布。考古工作者近年曾在陝西旬邑縣子午嶺發現一處秦朝直道建築遺址,是一座約40 畝左右的大平台。專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當時既作防衛又作信息傳遞站的驛站。有的專家則戲稱為「一號兵站」。
秦朝修築的大道至今也還有遺跡可尋。考古學家在直道遺址進行了勘測,測出當年直道最寬處為50 米,轉彎處更寬到60 米。路基全是夯打結實的堅硬層面。據歷史記載,當年秦始皇曾出動大小華貴車輛80 余輛,官員兵丁1000 餘人,在此大道上浩浩盪盪前進,足見路面的寬闊平坦。
秦朝的郵驛統一了稱呼。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對郵驛通信的稱呼都不一樣,秦朝把「遽」、「馹」、「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統一稱呼為「郵」。從此,「郵」便成為通信系統的專有名詞。在秦朝,「郵」負責長途公文書信的傳遞任務,近距離的另用「步傳」,即派人步行送遞。在郵傳方式上,秦時大都採用接力傳送文書的辦法,沿政府規定固定的路線,由負責郵遞的人員一站一站接力傳達下去。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盛世,「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歷來為史學家稱頌的時期。這一時期的郵驛,也達到空前繁盛的階段。隋唐時期郵驛事業發達的標志之一是驛的數量的增多。隋唐繼續發展南北朝時的驛傳合一的制度,「驛」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郵」、「亭」、「傳」。驛的任務包羅萬象,既負責國家公文書信的傳遞,又傳達緊急軍事情報,還兼管接送官員、懷柔少數民族、平息內亂、追捕罪犯、災區慰撫和押送犯人等各種事務,有時還管理貢品運輸和其他小件物品的運輸。隋唐時期的驛遍布全國,像一面大網似地密布在全國交通大路上。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水驛260 個,陸驛1297 個。那時,專門從事驛務的員工共有20000 多人,其中驛夫17000 人。這是一支很龐大的郵政隊伍。驛夫又稱驛丁。根據不同的驛站等級,驛丁的配備數目不同。《大唐六典》載,唐代最大的驛稱為都亭驛,是國都所在的驛站,每驛配驛夫25 人。各道陸驛分為六等:第一等驛配驛夫20 人,二等驛配驛夫15 人,三等以下遞減,最後一等第六等驛為驛夫二至三人。水驛則根據驛務繁閑,也分為三等:事繁水驛配驛夫12 人,事閑配驛夫九人,更閑水驛配備驛夫六人。有些學者據有關各種資料統計,有唐一代,全國的驛夫數實不止上述17000 人,有許多盛唐時期新增之驛,尚未統計在內,其總數合計當在25000 人以上。這和1949 年前國民黨統治時期全國郵政人員總數幾乎相當。這說明唐朝郵驛事業確是發達的。
那時,交通線路暢通全國各地。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在《館驛使壁記》中記載,唐時以首都長安為中心,有七條重要的放射狀的驛道,通往全國各地。第一條是從長安到西域的西北驛路,自長安經涇州(治所在今甘肅涇川北)、會州(治所在今甘肅靖遠北)、蘭州、鄯州(治所在今青海樂都)、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瓜州(治所在今甘肅安西東南)、沙州(治所在今甘肅敦煌)直達安西(今庫車)都護府。第二條是從長安到西南的驛路,自長安經興元、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廣元)、劍州(治所在今四川劍閣)、成都、彭州(治所在今四川彭縣)、邛州(治所在今四川邛崍)直達今川藏地區。第三條是從長安至嶺南的驛路,由長安經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襄樊)、鄂州(治所在今武漢市武昌)、洪州、吉州、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贛州)直達廣州。第四條是從長安至江浙福建的驛路,由長安經洛陽、汴州、泗州、揚州、蘇州、杭州、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縣)直達福建泉州。第五條是從長安到北方草原地區的驛路,自長安到同州(治所在今陝西大荔),再經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濟)、晉州(治所在今山西臨汾)、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縣)、朔州(治所在今山西朔縣),直達北方單於都護府。其他兩條各自長安至山東、東北地區和荊州、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節縣)、忠州等四川雲貴地區。這些驛道,通過的驛站,在《唐書·地理志》和柳宗元的《館驛使壁記》中都有具體的記述。可見這是唐朝驛道縱橫的實際情況,絲毫沒有誇張成分。在寬敞的驛路上,則是:「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那時郵遞效率非常之高,據推算,中央的政令一經發出,兩個月內便可推行全國。
除國內七條主要郵路外,唐朝對外還有若干國際性的驛道。中唐有一位地理學家賈耽,寫過一篇《記四夷入貢道里》,說到唐朝的國際交往線也有七條:一為從營州入安東道,二為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三為從夏州、雲中至蒙古草原道,四為入回鶻道,五為安西西域道,六為安南天竺道,七為廣州通海夷道。通過這些水陸通道,可通往朝鮮、日本、中亞、印度和東南亞各國。
因為全國空前的大統一,隋唐時期從中央發至各地和由各地送達中央的官方文書特別多。僅各州送到中央的統計材料,每年即達50 萬張。《新唐書》記載,中唐著名詩人元結在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縣)任上做刺史才不足50 天,收到的各地文書就有200 函之多。
隋唐郵驛的發達,推動了全國經濟的發展,保證了中央各種制度在全國的推行。 隋唐時期,在各種驛里服役的人,一般叫做「驛丁」、「驛夫」,或稱「驛卒」、「驛隸」。從名稱來看,他們的身份比較低下。前面已提到其中的一種水驛中的「水夫」生活相當艱苦,「辛苦日多樂日少」。陸路上的驛丁,也同樣受到煎熬。他們在烈日之下,在寒風凜冽的冬天,在傾盆大雨之中,都毫無例外地要身背文書袋,匆匆賓士在驛路上。敦煌有一幅晚唐時期題為《宋國夫人出行圖》的壁畫,就描繪了當時驛使身背布袋的形象。他們日常的任務很繁重,除途中奔跑著傳遞文書外,還要兼管掃灑驛庭等事。
更難以忍受的是當時郵驛通信制度很嚴。在唐朝法律中把郵遞過程中的種種失誤的處罰,都規定得很細。稍有差錯,便要受到嚴厲的處置。唐朝規定,驛長應負有若干責任,首先必須每年呈報驛馬死損肥瘠,呈報經費支出情況。若有驛馬死損,驛長負責賠償;若私自減去驛站人員和馬匹,則「杖一百」。對驛丁的處罰更嚴。唐朝規定,驛丁抵驛,必須換馬更行,若不換馬則杖八十。唐律還規定,凡在驛途中耽誤行期,應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書晚到一天杖八十,兩天加倍,以此類推,最重的處徒罪二年。假如耽誤的是緊急軍事文書,則罪加三等。因書信延誤而遭致戰事失敗則判處絞刑。唐律對文書丟失或誤投,也有很重的處罰。《唐國史補》曾記載一個負責簽發公文的員外郎的官,他處理一個從河北發配到嶺南的囚犯的文書,本應向河北、嶺南兩處發文,因夜間疏忽,只發了嶺南一地,河北未發。事發之後,這個員外郎遭到了免官的處分。泄密應受到更嚴厲的處分,唐律規定,泄露重大機密者處以絞刑,私拆書信杖六十至八十。
驛丁中,大部分是被迫服勞役的百姓,也有一部分是各種犯法的囚徒。這些人本來就倍受封建制度的壓迫,罰配到邊遠地區充當驛戶。唐朝中期以後,郵驛制度開始混亂,一些貪官污吏利用驛傳任意剋扣驛丁的口糧,使他們的生活更為艱苦。唐武宗時候,終於爆發了肅州(治所在今甘肅酒泉)地區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驛丁的起義。這次起義為首者汜國忠、張忠都是亡命的囚犯。他們從肅州一直打到沙州,一路上得到各驛戶的支持。政府得不到情報或得到的是假情報,倉皇不知所措,起義軍卻「張皇兵威」。因為平時他們都是快馬快步,「千里奔騰,三宿而至」。唐政府損兵折將,給統治者很大震動。
Ⅹ 古代驛所是什麼
驛所,又叫驛站,是供官員來往、官文傳送的中轉站。提供休息、食宿、通信、交通工具(騾馬),功能和現在的兵站差不多,但只對官員及部分皇親國戚開放,普通商旅平民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