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如何評價羅馬文明初中歷史

如何評價羅馬文明初中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5 08:59:53

『壹』 請結合史實分析古羅馬文明的特徵

古羅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個重要源頭,起源於義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內處。古羅馬在在建立和容統治國家過程中,吸收和借鑒了先前發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並在基礎上創建了自己的文明。古羅馬文明對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貢獻有兩方面:前半期的羅馬律法和後半期的基督教。在西方文明發展史上,古羅馬文明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古羅馬通常指從公元前8世紀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公元前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

『貳』 你們如何看待古羅馬文明

羅馬時期,是注重建設管理的時期,這個時候打不列顛用了僅100年,為了其上面的礦產錫,他還建設了哈德良長城,就像中國一樣。但是他是海洋文明是類商業文明。

『叄』 羅馬文明的特點

1,始終具有民主思想 即使是在帝制確立以後 仍然保留著元老院,並為以後的歐洲大陸保存了民主作風,議員議會等民主制度。

2,羅馬是歐洲奴隸制的巔峰,因此其文明也是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之上,這表現在生活中就是生產方式的奴隸主體,還有生產關系的奴隸與奴隸主的從屬關系。

3,在羅馬帝國存在的數百年裡,羅馬一直沒有停止過征討和戰爭,即使有短暫的和平時期也是對於再次戰爭的力量積蓄,這是因為其奴隸制政權的存在就是建立在對於外族和番邦的無情掠奪和奴役之上的,這也是其國家強盛的源頭。



(3)如何評價羅馬文明初中歷史擴展閱讀

羅馬文明教育:古羅馬教育史可以簡化為兩個時代,其一就是以羅馬固有教育為主的上古時代,其二就是以希臘教育為主的古典時代。古羅馬上古時代的教育,是在羅馬固有社會組織和固有思想下,以羅馬傳統英武殺伐精神為教育精神,單純就是羅馬人的教育。

古羅馬古典時代的教育,前146年,羅馬征服希臘後,大批希臘學者來到羅馬辦學,羅馬社會吹起一股希臘風,將希臘文化視為一種時尚,盡管受到保守分子的打壓與反對,但是仍有許多富家子弟紛紛負笈希臘,到雅典等城市專攻希臘哲學和修辭學。

『肆』 古希臘、羅馬文明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3000字以上)

古希臘是西方基本的人本思想的奠基時期,古羅馬在征服希臘後接受了希臘的思想,並通過羅馬治下的廣大領土將希臘文明發揚光大。

古羅馬的自身對於現代西方社會的影響在於,羅馬種種行政制度奠定了現代西方社會政治體制的基礎和雛形。

古希臘與古羅馬是西方文明的兩大基石。
古希臘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特定的地理條件使得古希臘人難以在田地里依靠農耕方式某勝,而是在海上靠經商、做海盜或到海外開辟殖民地來求生存。這種生存環境早就了古希臘人自由奔放、富於想像力、充滿原始慾望、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古希臘人追求現世生命價值、注重個人地位和個人尊嚴的文化價值觀念。因此,古希臘文學和藝術具有豐富多彩、雄大活潑的特徵,具有人類社會童年時代天真爛漫的特徵。

由於古希臘海灣、海島眾多,航海業發達,因此同其他地區,特別是同埃及和西亞各國有著廣泛的商業、文化聯系。早在古希臘文明誕生之前,在西亞的兩河流域的峽谷里就連綿不斷的產生了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和亞述文明。那裡已經具備了較先進的書寫、冶金、紡織等手工藝術,數學、天文學、建築學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地處北非的埃及,在工業、農業、科學、文學藝術方面也出現了古代罕見的奇跡。這一切都對希臘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希臘人從古老的東方文化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以滋潤自己,希臘文學也具有顯著的東方色彩。

古希臘文學表現了古希臘人對宇宙、自然與人生的理解與思考,其中蘊涵著他們較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內容。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測,大自然不可駕馭,人生的變幻無常,使他們形成了帶有宗教宿命論色彩的「命運觀」。體現在文學中,命運對人具有絕對的控制性和不可改變性,人必須服從命運的安排,但人又可以在命定的范圍內發揮最大的才幹與潛能,隨心所欲的去做自己的事。

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獨立不羈、狂歡取樂、享受人生的個體本位意識,而在困難面前又表現出艱苦卓絕、百折不撓的精神。威力無窮的命運給古希臘人帶來了困惑與恐懼,也培養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和個體精神。此外,他們在與命運抗爭中激發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古希臘文學正是在描寫人對現世價值的追尋、人與命運的矛盾和抗爭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潑與美麗,表現了人類童年時期的自由、樂觀與浪漫。生命意識、人本意識和自由觀念是古希臘文學的基本精神,以後也成了西方文學與文化的基本內核

『伍』 如何評價羅馬文明

羅馬來文明是從亞平寧半島崛起源的民族,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羅馬的歷史是輝煌的,同樣也是被厚重的禁衛軍盔甲遮蔽的腐爛,羅馬的歷史上,角鬥士和奴隸是死的最為血腥的低賤人等。關於角鬥士的電影很多,這種殺人的方式是一種暴力又紳士的混雜體。羅馬民眾羨慕的眾神,在一些電影里被刻畫成一些戴著金色頭盔,喊著不明不白的拉丁文祈禱或詛咒一切往領袖心愛的方向上發展的怪人。這都非常好,一個文化的特點就在於沒有人去干涉,偏執又古怪。羅馬的文明是兩個極端的折中點,龐大的帝國無論如何都需要欺騙丑惡來維持。人類也一樣,如果有一天全球人類希望自己的文明接近於完美,那麼就是這個世界的末日。沒人做得到極致,我也沒法客觀評價羅馬,非要的話,美醜參半!

『陸』 評價古羅馬政治文明

鄙人在不少BBS上看到許多網友推崇所謂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共和國』,還有雅典共和國的民主制,認為西方的政治文明是有歷史源頭的,西方文明的確從一開始就是先進的,其實不然.
首先,到了中國漢朝時期,羅馬共和國也已經變成了帝國.此時,政治制度上,漢朝與羅馬是半斤八兩,都是君主專制,誰也不比誰好得了多少!
其次,關於所謂的「古典共和制」,有人拿今天的共和制去想像古代西方的「共和制」,以為也是一種文明的制度,其實不然,古典共和制是建立了野蠻奴隸制基礎上的,乃是統治民族為了共同奴役奴隸,而進行的一種協調與團結,可以想像,要是統治民族內部為了君主大權你爭我奪的話,還怎麼能維持對奴隸的壓迫!正是由於奴隸制的興盛造成了古希臘、羅馬的輝煌,而中國呢,從戰國時期就完全演變成了以平民為主的安居樂業的社會,即使是在所謂奴隸社會的夏商周時代,奴隸比例也遠遠沒有希臘羅馬那麼龐大.希臘羅馬具有當時世界上最廣大的奴隸規模,被視為「會說話工具」的奴隸其悲慘程度在任何時候都超過最困窘的平民.當東方的我們在為長城腳下千萬民工的屍骨而悲愴,為孟姜女失夫哭城而動容時,在西方的羅馬,卻有遠超此數的羅馬奴隸喪身於繁重的修建與監工的毒打之中,以生命鋪就了羅馬貴族奢欲之所,最終草草收屍,成為不令任何人有絲毫憐憫的「不再說話的工具」.成千上萬的強壯奴隸互相廝殺,以血液刺激著羅馬人變態的獸性.萬惡的羅馬人點燃了斯巴達克思的烽火.然而,獨裁者上台了,帝國建立了,而羅馬仍然是羅馬,奴隸仍然是奴隸.
這種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古典共和制」也是有階段性區別的,在雅典共和國時期,乃是真正的平民共和國(雖然這些平民只佔人口極小比例),所有的平民都有投票權,國家政策由公民大會決定,但是,這種全民會議式的直接民主,卻有根本的缺陷,一旦某個政策導致了錯誤性後果,就需要有人承擔責任,但是,一旦決定這個政策的是「人民」本身,那麼就沒人會為錯誤承擔責任的.當政府不能負執政之責,一個國家也就無法存在了.這種根本缺陷使雅典共和國在150年後滅亡.正因為如此,所以在人類的漫長歷史時期,『民主』從來就不是什麼好詞,是很令人厭惡,古希臘偉大學者蘇格拉底就是直接被公民大會處死的,他的學生柏拉圖著作的《理想國》是對古希臘『民主』制的公然抨擊.直到18世紀,歐洲學者們最推崇的政治也是能夠掃除封建割據的強大中央王權.到了後來,缺乏歷史感的美國人將起源於北歐的『代議制』稱為『民主』,這才變成一個好詞.
而古希臘之後的羅馬共和國呢,卻很快連雅典那種所謂的『民主』也不具備了,平民不再具備參政權,只有奴隸主貴族才有參政權,組成「元老院」,乃是奴隸主貴族共和國.然而,隨著征服區域的擴大,元老院內的爭權奪利使羅馬動盪不安,在獨裁者凱撒時期,元老院權力大減,到了凱撒的侄子屋大維當政後,正式登基稱帝,自號「奧古斯都」(「偉大、神聖」的意思,相當於中國人的「聖上」).建立起君主中央集權制統治,元老院不再具備實權.羅馬共和國正式變成羅馬帝國.
可見,在古代,所謂的共和制並不比君主制更文明,它是奴隸制擴張時期的一個妥協手段,乃是野蠻之中的溫情面紗而已.
到了後世,歐洲所謂的『文藝復興』也並非希臘、羅馬文明的延續,乃是近代人文精神的傳播,之所以如此號召,乃是由於中世紀教廷統治的黑暗,以人們對於希臘輝煌文明、羅馬強大時代的記憶來取得廣告效應而已.簡單地說,就是「希臘羅馬的皮,近代文明的瓤」.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柒』 如何評價羅馬法的歷史地位

1、羅馬法的復興不是偶然的,其根據原因在於當時西歐的法律狀況同商品經濟發展及社會生活極不適應。而羅馬法是資本主義社會以前調整商品生產者關系的最完備的法律,這一法律遺產可以滿足當時西歐各國一般財產和契約關系的發展變化的需要。
2、羅馬法復興的過程。
(1)注釋法學派與羅馬法的復興。公元1135年在義大利北部發現《查士丁尼學說匯纂》原稿,從此揭開了復興羅馬法的序幕。義大利波倫亞大學最先開始了對羅馬法的研究。學者採用中世紀西歐流行的注釋方法研究羅馬法,因而得名為「注釋法學派」。注釋法學派在復興羅馬法的運動中,起了開創作用,他們使對《國法大會》的研究成為一門科學,幫助人們了解和熟悉了羅馬法,為運用羅馬法奠定了基矗
(2)評論法學派與羅馬法研究、適用的新發展。14世紀,在義大利又形成了研究羅馬法的「評論法學派」。該學派的宗旨是致力於羅馬法與中世紀西歐社會司法實踐的結合,以改造落後的封建地方習慣法,使羅馬法的研究與適用有了新的發展。羅馬法在義大利復興以後,很快擴展到西歐各主要國家。
3、羅馬法復興的意義。
其一,羅馬法的運用,使商品經濟得到比較順利的發展,市民等級的力量不斷加強,同時也推動了王權的加強和擴張,這都有利於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
其二,經過羅馬法復興,以研究《國法大全》為突破口和中心,法學蓬勃發展起來,形成了一下世俗的法學家階層,改變了教會僧侶掌握法律知識的情況,這就為把羅馬法運用於實踐准備了條件,從而為正在成長中的資本主義關系提供了現成的法律形成。
其三,近代自然法學說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號,是17、18世紀新興資產階級進行反封建斗爭的主要思想武器,而近代自然法學說的思想淵源正是羅馬時代的自然法思想及自由人在私法關繫上地位平等原則。

『捌』 如何理解古羅馬文明在西方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羅馬對海外殖民地的佔領,成為其思想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渠道,並且代代相傳,最終成為了西方文明的基礎,幾乎整個歐洲都曾被羅馬統治過,直到現在,有些國家(尤其是地中海一帶國家)還是可以找到羅馬時代留下的影子
羅馬人對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最為重要的貢獻就是保存了希臘和中東地區的文化成果。羅馬人在廣泛吸收四鄰各族優秀文化成果,特別是古代希臘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礎上,根據本國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需要,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為世界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
(一)法律
為了確保帝國境內各民族都能和平共處,羅馬人便要求他們遵守同樣的法律。
羅馬人制定出公平且合理的法律,賦予公民以許多權利。羅馬人的所有法律後來都被收進《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是拜占廷的一位皇帝。羅馬法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因此如今許多國家的法律都是以之為基礎的。
(二) 公共工程、建築與藝術
為了維護龐大帝國的統一,羅馬人需要擁有優良的道路,這樣其軍隊才可迅速地調動布防。這正是羅馬人之所以成為古代最偉大築路師的原因。在他們所修建的道路中,有一些至今仍在使用。
羅馬人也是偉大的工程師。他們建造了許多橋梁和引水渠,而且其中有一些至今仍被使用。羅馬人是偉大的建築師。他們為我們留下了諸如凱旋門、長方形教堂以及公共澡堂之類的建築風格。
在羅馬人的所有建築中,最為著名的當數羅馬圓形劇場。在這個巨型的圓形劇場中,角鬥士們曾經廝殺不已。該劇場可容納4.5萬人觀看錶演。這個劇場的一大部分至今仍然屹立在那裡。在過去諸多世紀中,世界上許多城市都曾經模仿過羅馬人的建築風格。
(三)基督教
羅馬人還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假如當初羅馬人沒有接受基督教,那麼,基督教可能仍將是中東地區一種無足輕重的宗教,而如今它已是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之一。在羅馬帝國的具體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打上了至為深刻的烙印。
(四)語言
一直到中世紀晚期之前,幾乎所有歐洲作家都使用羅馬人的語言——拉丁語,而學者們對拉丁語的使用則一直持續到18世紀。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時間里,拉丁語一直是羅馬天主教會所使用的唯一一種語言。如今,拉丁字母表仍通用於全世界。在歐洲,有許多種語言都是從拉丁語發展而來的,如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等。在英語中,每三個單詞中就有一個是來源於拉丁語的。
以凱撒、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P.維吉爾、Q.賀拉斯、P.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以T.李維、C.塔西佗等人為代表的羅馬史學,長期以來都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對象。
(五)科學
最為著名的天文學家是托勒密。他認為,太陽是圍著地球轉的。他的這一觀點是錯誤的,但在16世紀之前,人們卻一直將之奉為真理。
我們今天使用的歷法仍然是羅馬歷。"七月"(July)和"八月"(August)這兩個月份的名稱則來自羅馬兩位偉大統治者的名字,即儒略·凱撒和奧古斯都·凱撒。

『玖』 如何評價羅馬法的歷史地位

羅馬法是古代社會最發達、最完備的法律,也是世界法律史上最有影響的法律體系之一,其發源地原為羅馬——公元前七五三年建成的一個小小城邦,隨著羅馬國家的形成,反映羅馬奴隸主階級意志、保護奴隸制的剝削關系、鞏固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地位的社會規范體系——羅馬法也就相應的形成了。公元四世紀起,日耳曼人開始了民族大遷徙,其直接結果就是西羅馬帝國在歷史上的消失和一系列日耳曼帝國的建立,但是這並沒有造成羅馬法的消亡,甚至日耳曼法和羅馬法在當時是並存的狀態。因為西羅馬帝國的故土上建立國家的日耳曼族深知自己那從原始部落習慣脫胎而來的日耳曼法無法適應征服帶來的一切矛盾,允許一定條件下對羅馬人適用羅馬法,由此可見,羅馬法強大的生命力。恩格斯也精闢的指出:羅馬法是純粹私有制占統治的社會的生活條件和沖突的十分經典的法律表現,以致一切後來的法律都都不能對它做任何實質性的修改。 羅馬法是羅馬奴隸制國家的全部法律,它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王政」時期、共和時期、帝政時期。在兩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由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直到資本主義社會前期,也隨著政治制度的興替和社會性質的改變,被打上了不同的階級烙印,其表現形式也有了深刻的變化。然而羅馬法為其本質特徵所規定,能夠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促進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提供了現成了的法律形式,推動了資產階級統一國家法制的法律進程。恩格斯對羅馬法的歷史地位也曾給予過很高的評價,認為羅馬法是建立在簡單商品生產基礎以上的最完備的法律體系,它對簡單商品生產的一切重要關系如買賣、借貸等契約以及其他財產關系都有非常詳細和明確的規定。可見,羅馬法是全人類的精闢的文化遺產,是一部珍貴的法律文獻,成為後世立法的基礎。 通常所說的羅馬法僅指羅馬私法而言,按蓋尤斯《法律階段》一書的結構,羅馬私法的體系為人法、物法和訴訟法三部分。羅馬法的內容和立法技術遠比其他奴隸制和封建制更為詳盡,它所確定的概念和原則具有措辭確切、嚴格、簡明和結論清晰的特點,也被近代以來的法制所採用。原則如公民在私法范圍內權利平等原則、契約自由原則、財產權不受限制原則、遺囑自由原則、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訴訟中的不告不理原則等;權利主體中的法人制度、物權中有關所有權的取得與轉讓制度以及他物權中的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制度、契約制度、陪審制度等。概念如人格及其取得和喪失、所有權定義以及關於佔有、使用、收益、處分各種全能的界定,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等術語。對民法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多為後世立法繼承和發展。 羅馬法學家的思想學說以及羅馬法學發展的成果,也成為後世資產階級法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學說匯篆》的著述,成為19世紀世界最發達之德國法學的歷史淵源。在羅馬法學家的手裡,法律第一次完全成為科學的主題,羅馬法形成了完整的法律體系。正如一個西方學者所說,「羅馬法學家的力量不僅在於,他們有能力在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復雜程度上創建和操縱這些抽象原則,而且還在於,他們清楚的察覺到社會生活和貿易生活的需要,注意到如何採用最簡單的方法取得所希冀的實際結果。當自己規則體系的邏輯與適宜性所提出的要求發生沖突時,他們樂於摒棄這種邏輯。羅馬法學家關於公法與私法劃分的理論、佔有理論、契約效力理論等,已成為資產階級法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羅馬法學家的著作,特別是《查士丁尼學說匯篆》,更是後世廣為流傳的極其珍貴的法學遺產。在中世紀中後期,羅馬法的復興給予整個歐洲以法律概念的共同庫藏,並在不斷變化的范圍內提供了共同的法律規則。羅馬法的復興表明了羅馬法的巨大生命力和無可比擬的歷史地位。它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歐洲中世紀法律的不足,使得新興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有了賴以發展的法律依
據,使歐洲封建割據勢力受到沉重的打擊,為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民族國家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對世界法制發展的進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導致西方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分野。起源於歐洲的兩大法系之一的大陸法系就是羅馬法法系。 總之,我們在研究羅馬法歷史地位的同時,恰當的提出它對後世主要是資產階級國家的影響,肯定它的歷史作用。羅馬法的歷史地位,只能把它放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來理解它。透過這個歷史事實,我們也可以看到羅馬法與資產階級法律它們賴以產生與發展的私有制基礎是相同的,各自反映的經濟條件沒有本質的區別,尤其在維護私有制統治這一點上。當今世界,任何一種法律思想和法律體系,都程度不同的受到羅馬法的影響。西方學者認為:「在我們的文明史上,羅馬法佔據著一個獨一無二的地位。作為世界古代最發達和最完備的法律,羅馬法也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權關系。它不僅符合了中世紀封建社會各國的需要,推動了西歐法制建設的發展進程,而且對近代以來的法律和法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對近代以來的私法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羅馬法的基本內容、基本精神,雖然歷經2000多年的滄桑變遷,至今仍然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具有重要價值。可見,羅馬法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是一部彌足珍貴的法律文獻。

『拾』 請問羅馬的歷史文化程度如何

古希臘羅馬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比較

歐洲中世紀的商人曾被神職人員和貴族所歧視,因為他們認為交易會產生欺騙。「大約在十三世紀中葉,一位方濟各會修士貝爾托爾多·達·拉蒂斯博納……對買賣交易活動持不信任和譴責態度,認為這可能是引起其他人害怕受騙的唯一根源。」[1]這與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農輕商」的觀點頗有些相似。正如馮友蘭所說的,「中國哲學家們的社會經濟思想都強調區別『本』和『末』,農業生產被認為是立國之本,而商業則被看作是立國之末端。」[2]只是這種歧視商業的行為在歐洲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經濟貿易發展所帶動的社會分工和社會大生產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也隨之改變了商業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而中國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要長得多。除了文化基因的習慣思維外,地理因素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中國自古被稱之為「中原」,這一方面反映了文化上一種以「我」為中心的自傲態度,另一方面就是反映了中國內陸不鄰水的地理狀況。文藝復興在十五世紀的歐洲之所以能興起,新航路的開辟是一個重要的客觀因素,而在十五世紀初,中國的鄭和曾帶領過一隻浩浩盪盪的船隊,並且「二十八年內七次之多的創世界記錄遠航,是中國當時生產力水平以及財力物力的集中展示。鄭和的遠航比哥倫布的遠航早八十多年,而艦隊規模、艦船形制、航海技術及航行總里程則有過之無不及。」[3]可為什麼同樣是新航路的開辟,鄭和卻沒有拓寬出一條發展的出路,而僅僅是增強了中國習慣性的優越感呢?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4],如果說勇於在海上開放可能性的歐洲人在水上吃到了甜頭,那麼我們暫且稱他們為「智者」,而作為靠山立業,崇尚「難得糊塗」的我們又明顯的具備「仁者」的文化基因和價值標准。我想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和劣勢所在。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價羅馬文明初中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