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有哪些少年英雄
有霍去病、王二小、夏完淳、周銀海、李愛民等。
1、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時期名將、軍事家,名將衛青外甥,大司馬霍光兄長。
善於騎射,勇猛果斷。十七歲,拜驃姚校尉,追隨大將軍衛青,率領八百驍騎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騎兵,拜驃騎將軍,封為冠軍侯。
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兩次參加河西之戰中,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漠北之戰後,封狼居胥,大捷而歸,拜大司馬,與大將軍衛青同掌軍政。
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僅二十四歲,被葬於茂陵。漢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並,追謚為景桓侯。
2、王二小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本名閻富華,化名王朴,中國少年抗日英雄,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人。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
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3、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祖籍浙江會稽。明末(南明)詩人、抗清英雄。
父親夏允彝,江南名士。老師陳子龍,抗清將領。夏完淳幼聰慧,「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從軍征戰抗清,十七歲英勇就義。
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領兵激戰,戰敗自殺殉國殉後,夏完淳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等。
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和遺腹子,出世後夭折, 家絕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於松江區小崑山鎮盪灣村華夏公墓旁。
4、周銀海
周銀海,1933年生,江蘇省靖江市侯河鄉(今馬橋鎮)幸福村人。家境貧困,主要靠父母種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幼小的周銀海不得不幫大人幹活,有時挖點野菜充飢。
1940年新四軍東進,周銀海的家鄉獲得解放,從而使他有機會入學讀書,接受革命教育。1943年,鄉里成立農抗會和兒童團,周銀海高興地報了名,成為一名兒童團員。從此,他白天上課,晚上到村頭、路口站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1947年1月18日清晨,國民黨整編第四師對侯河地區進行「掃盪」。周銀海發現敵情後,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學開會的鄉幹部,要他們迅速轉移。為了掩護這些鄉幹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
敵人將周銀海押進團部,逼他供出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知道!」。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
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知道!」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後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
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
第二天,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一定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5、李愛民
李愛民是一個佃農家的孩子,1930年生於山西武鄉縣白家莊,抗日戰爭後任本村兒童團長,積極為抗戰工作。
1943年,他和各村民兵到日本鬼子據點附近搶收莊稼,返迴路上,與日本鬼子的巡邏兵相遇。
為了掩護民兵和鄉親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在鬼子的威嚇和毒打下,他堅貞不屈,被打得皮開肉綻、雙腳骨折仍痛斥敵人,最後犧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僅13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夏完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愛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周銀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二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霍去病
㈡ 歷史上有哪些天才少年
周不疑,周不疑生於三國時期,是荊州劉表的外親。大概是英雄惜英內雄的緣故,周不疑去容許都考察期間結識了曹操的小兒子曹沖,這二位「神童」可謂一見如故,並且成為了好朋友。曹操很喜歡他們兩個,後來曹沖早逝,曹操每每看到周不疑就想起了小兒子曹沖,於是命人把他殺了。
㈢ 除了梁啟超還有哪些歷史上曾經的中國少年
譚嗣同、孫中山、陳天華、徐錫麟、秋瑾
㈣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地少年將軍,比如霍去病
1.漢驃騎將軍霍去病
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漢代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票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殲2000餘人,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與衛青各率5萬騎過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進擊匈奴。霍去病擊敗左賢王部後,乘勝追擊,深入2000餘里,殲7萬餘人。後升任大司馬,與衛青同掌兵權。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元狩六年(前117),24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就去世了。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2.孫策(175—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東漢末江東割據豪強,配偶:大喬.
孫策是親孫堅長子,孫堅娶錢塘吳姓女子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孫堅長年征戰,將家眷留在壽春(今安微壽春縣)。孫策十餘歲時,已廣交朋友,頗有名聲。舒縣(今安徽舒城)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志,英達夙成。因而壽春一見,便推誠相待,結為好友。周瑜勸孫策移居舒縣,以便往來,孫策應允。於是,周瑜便讓出靠道邊的大宅院給孫策居住,且升堂拜母,有無通共。孫堅戰死時,孫策十七歲,他將孫堅的靈柩運回,葬於曲阿縣(今江蘇丹陽縣)。事畢,孫策渡江,居留在江都(江蘇揚州),結納豪俊之士,待養成羽翼,為父報仇。
孫策(175-200年)他是孫堅的長子,孫權的哥哥。他父親戰死的那一年,他才不到17歲,虎父無犬子人稱小霸王,頗有當年楚王項羽的風范。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依仗著從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馬,橫掃江東,勢如破竹。軍閥袁術就經常感嘆「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奸雄曹操聽說孫策平定了江南,也曾經說過「獅兒難與爭鋒」的喪膽之語。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僵持不下的時候,孫策很有遠見的點選精銳兵馬准備渡江北上攻取許都,包抄曹操的後方,可惜渡江前遇刺身亡,這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幸運啊。如果孫策不是英年早逝,歷史真的很可能就要改寫。最令人惋惜的是威鎮江東的「小霸王」不是沙場染血、馬革裹屍,卻是死在幾個匹夫刺客的手裡,實在是身為一個武將的悲哀。他在臨死之前為了江東的基業,沒有把位置傳給自己尚年幼的兒子,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弟弟孫權,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也為江東能夠延續80多年的基業打下了基礎。
關於孫策之死,說法紛紜。裴松之《三國志注》引《吳歷》記載,孫策受傷,醫生告訴他,說這傷可治,但應好好養護,一百天不能有劇烈活動。孫策拿過鏡子自照面目,對左右說:「臉成了這個樣子,還能建功立業嗎?」奮起虎威,推幾大吼,傷口都裂開了。當夜死去。《搜神記》則說孫策死於於吉為祟:孫策殺死於吉,此後,每一獨坐,都感到於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惱火。這次調治箭傷剛有起色,引鏡自照,又見於吉立在鏡中,回頭看,不見於吉,如是再三。孫策摔破鏡子,奮力大吼,傷口崩裂而死。
《吳歷》所記,可備一說;《搜神記》則純是小說家造作虛幻之言。孫權稱帝,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孫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他僅用了幾年時間,便開拓出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廬陵六郡,招攬了大批人才,為日後東吳開國奠定了根基。確實是難得的人物。但他有時過於輕率武斷,以致英年早逝,也真讓人嘆惋。
3.周瑜
周瑜(175-211年)他和孫策是同一年出生的摯友,20歲不到就輔佐孫策平定江東半壁江山,可謂是少年俊才,英姿勃發。公元208年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戰,打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曹操,更加確立了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地位。他和孫策一起都是東吳最具有進取心的將領,並且赤壁之戰後乘勝又打下了荊州,還准備再進攻益州,可惜是英年早逝。此後的魯肅、呂蒙、陸遜等先後擔當主帥,雖然這些將領也都不是泛泛之輩,但東吳方面就再也沒有進取中原之心了。劉備曾經不懷好意的向孫權進言要提防周瑜獨大的局面,但孫權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給予了周瑜極大的信任。
周瑜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幫助孫策創建江東大業,屢戰屢勝。吳郡人民看到周瑜年輕有為,英俊瀟灑,都親熱地稱他為周郎。孫策臨終前囑咐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周的能力不同一般。在征討江夏太守黃祖的戰斗中,周瑜屢立戰功,滅了這支隊伍,成為東吳最有威望的人。曹操攻取荊州後,實力大大強於東吳,東吳有些人就主張歸順投降,但周瑜極力主戰,並指出曹軍外強中干,有四個致命弱點。並和劉備聯合最終在赤壁打敗曹軍,使曹操多年囤守北方不敢南下。作為赤壁之戰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周瑜將隨這一著名戰役名垂千古。900年後,蘇軾還在江邊憑吊:「...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時年36歲。孫權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換上喪服,親自為他料理後事,悲痛萬分。大家紛紛回想起周瑜一生的累累戰功以及他開朗的性情,寬宏的氣度,待人的和氣和謙虛,不禁激起對這位英年早逝的一代英雄深深的懷念之情。《三國演義》中對周瑜的一些描述是欠缺歷史依據的。
5.一、歷史上的李元霸:
本名李玄霸, 唐高祖李淵第三子,後世因避諱清康熙帝玄燁名改稱為李元霸。
《新唐書·列傳第四高祖諸子》載:衛懷王玄霸字大德。幼辯惠。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謚,又贈秦州總管、司空。也就是說,歷史上記載不多,十六歲就死了。
二、傳說中的李元霸:
由上述歷史人物演義而來,但完全背離史實(一說是由歷史人物李元吉-李淵的另一個兒子演義的)。他是隋唐第一條好漢,「年方十二歲,生得尖嘴縮腮,一頭黃毛促在中間。戴一頂烏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勝過漢時項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騎萬里雲,天下無敵。」在當時幾乎沒有人能在李元霸馬前走上三個回合,可以說趙王李元霸打遍天下無敵手。四明山李元霸擊敗反王二十三萬大軍;先後殺死名將伍天錫、宇文成都,在紫金山面對一百多萬軍隊,一對金錘如拍蒼蠅般,只打得屍山血海,迫使李密交出玉璽,反王獻上降表。然而在回家路上被「老天爺」幹掉了——「只見風雲四起,細雨霏霏,少頃虹電閃爍,靂靂交加。那雷聲只在元霸頭上落落落地響,猶如打下來的光景。元霸大怒,把錘指天大叫:『呔!你天為何這般可惡,照少爺的頭響?也罷!』把錘往空中一撩。抬頭一看,那四百斤重的錘掉將下來,『撲』地一聲正中在元霸臉上,翻身跌下馬來。」 這么一位無敵凶神後被雷劈死了。
6.羅士信(595~622)
《隋唐英雄傳》中羅成的原型。唐初齊州歷城人(濟南)。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涌。大業年間,羅士信為齊郡(即齊州)通守張須陀屬下一員戰將,勇武過人,因一舉擊潰齊郡長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讓等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而成名,頗受張須陀器重。後隨張須陀鎮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兵敗,張須陀被殺,羅士信隨同裴仁基等歸降瓦崗軍,被授以總管之職。在率部征討王世充時,重傷被俘。王世充愛惜其才,以禮待之。士信恥與王世充為伍,不久,率所部千餘人降唐,被拜為陝州道行軍總管。
他作戰勇猛,帶兵有方,治軍嚴格,賞罰分明,行軍作戰身先士卒,深得部下擁戴,部下作戰時均能盡力用命。隨秦王攻伐王世充,屢戰屢勝,名震一時。因功授絳州總管,封郯國公。
平定王世充之後,羅士信再從秦王鎮壓劉黑闥義軍。武德五年(622年)在氵名水城(今河北省曲周縣東南)的防禦戰中,羅士信一軍陷於義軍重圍,城破被俘拒降,為劉黑闥義軍所殺。謚號「勇」。葬於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陽)。
7.岳家軍中的勇少年岳雲
岳雲(1119年7月14日—1142年1月27日),字應祥,號會卿,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人,民族英雄岳飛長子(亦說養子),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少年將軍。歷任武翼郎、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等職。
紹興十一年(1142年)除夕,和父親岳飛及張憲一起慘遭宋高宗趙構及奸臣秦檜陷害而死,此時岳雲年僅23歲,死後葬於杭州棲霞嶺。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趙昚為岳飛父子平反昭雪後,岳雲附葬在杭州棲霞嶺下。
南宋時期因為金軍侵略燒殺,岳雲從小與父母分離,顛沛流離中目睹了金兵的惡行和宋人的困苦,在祖母教育下,立下保家衛國的大志,岳雲自幼習武,12歲時岳雲從軍,被父親岳飛編入其部將張憲的隊伍中,當了一名小卒。他旦夕勤學苦練,可謂文武雙全,大有乃父之風。
紹興四年(1134年),16歲的岳雲隨父出征,去收復被金國佔領的隨州、鄧州等地。在這次戰斗中,岳雲手持鐵錐槍,沖鋒在前,勇不可擋,第一個登上久攻不克的隨州城。後又隨軍北征,收復鄧州。從此軍中皆稱他為「贏官人」(官人為宋代對男子的尊稱,「贏」此指常勝不敗的意思)。
此後岳雲成為背嵬軍最重要將領之一(背嵬軍:岳飛親兵,岳家軍精銳,以8000餘名騎兵為主,戰鬥力極其強悍)並任機宜文字(主要負責機密文字記錄,是一支軍隊的重要文職),並在歷次對金對偽齊作戰,以及剿滅楊幺安定後方等戰斗中屢立大功,卻多被父親隱瞞不報,岳雲毫無怨言。(後來同為朝廷命官的張俊知道岳雲的功績,堅持給岳雲報功)朝廷也多次欲賜岳雲官位,但岳飛上書曰其子尚存乳臭,恐不得軍功,十分堅決地推辭朝廷給岳雲的封賞。
紹興十年(1140年),金兀術率軍南侵,以金國精銳在郾城與岳家軍大戰。岳雲身先士卒,率背嵬軍騎兵沖撞敵陣,挫敵銳氣,又反復沖殺,為這場重要的主力決戰獲勝立下大功(此戰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大規模騎兵「遭遇」戰,更是少有的平原野戰中,農耕民族步騎混同擊敗數量優勢的游牧民族騎兵精銳
8.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被害時才十七歲。
夏完淳的父親叫夏允彝,他的老師,就是在當時很有名的陳子龍。夏允彝是明朝的一員大將,滿清入關,明朝滅亡後,夏允彝和陳子龍一道聯合起兵抗清。
十四歲的夏完淳,就追隨父親和老師走上了抗清的戰場。但終以無力回天,兵敗後其父夏允彝自殺。夏完淳又隨老師陳子龍加入吳易軍,吳易軍也兵敗後,夏完淳流亡於江漢之間,繼續進行抗清活動。
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人告發而被捕。解送到南京後,他在監獄里被關押了八十天。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那最後一次庭審,主審官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洪承疇。
洪承疇早就知道夏完淳是很出名的江南「小神童」,為愛其才華,他想用感化的手段,讓夏完淳能悔過自新,為清庭出力。但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夏完淳明知堂上坐的就是洪承疇,卻指著洪承疇厲聲說道:「我聽說我朝有個洪亨九(洪承疇的字)先生,是個豪傑人物,當年松山一戰,他以身殉國,震驚中外。我欽佩他的忠烈。我年紀雖然小,但是殺身報國,怎能落在他的後面。」這番話不但讓洪承疇啼笑皆非,更讓他如坐針氈,一頭的冷汗直往外冒。堂上的衙役們,以為夏完淳真的不認識洪承疇,就告訴他大堂之上坐的就是洪承疇。夏完淳「呸」了一聲說:「洪先生為國犧牲,天下人誰不知道。崇禎帝曾經親自設條,滿朝官員為他痛哭哀掉。你們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說完,他指著洪承疇罵個不停。洪承疇被罵得臉如死灰。
1647年九月,這位年僅十七歲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斬首。
9.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
陳玉成(1836-1862年),太平天國將領。初名丕成,天王洪秀全嘉其忠勇,改名玉成。他是廣西藤縣大黎里西岸村人。1859年夏,二十三歲的陳玉成被封為英王。1860年,太平軍發動了圍殲江南大營的戰役。太平軍採用「圍魏救趙」的策略,李秀成從蕪湖發年兵,晝夜急馳,突然攻佔敵人糧餉基地杭州,以引誘江南大營分兵來救。江南大營統帥和春果然中計。李秀成當即回師與從上游趕來的陳玉成部猛烈合擊江南大營,連破清軍營壘五十餘座,數萬清兵潰散,和春狼狽逃竄。「營內存銀十餘萬,軍火局內所有槍炮、火葯、鉛子等項不計其數」,都成了太平軍的戰利品。粉碎江南大營的勝利,再次解除了天京之圍。 1860年5月,洪秀全在天京主持召開了高級將領會議。洪秀全批准了洪仁玕提出的戰略計劃。為了執行先東進、後西上的方針,陳玉成、李秀成在人民支持下以破竹之勢,迅速佔領了江浙大部分地區,江南清軍幾乎全部瓦解,清將和春等在絕望中自殺。1862年6月4日,陳玉成就義於河南延津,時年二十六歲。
㈤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少年英雄(多多益善)
戚繼光
邱少雲
董存瑞
夏明翰
李大釗
鄭成功
黃帝——人文始祖
大禹—回—治水英雄
孫武—答—當之無愧的兵家之祖
屈原——偉大的愛國詩人
秦始皇——千古一帝
陳勝——農民起義第一人
項羽——窮途末路的西楚霸王
韓信——忍胯下之辱的名將
李廣——龍城飛將
司馬遷——直言不諱的史學家
蘇武——氣節高尚的使者
霍去病——無人能及的驃騎大將軍
愷撒——羅馬大帝
班超——出色的西域都護
曹操——三國英豪
關羽——義薄雲天的英雄
祖逖——聞雞起舞的愛國將領
宗愨——乘風破浪的英雄
拓跋宏——勇於改革的鮮卑英雄
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女英雄
李世民——貞觀之治的開明聖君
郭子儀——身經百戰的大將軍
黃巢——沖天大將軍
狄青——善於為人處世的北宋名將
宗澤——壯志未酬的英魂
岳飛——精忠報國的常勝將軍
成吉思汗——一代天驕
文天祥——丹心一片的愛國詩人
朱元璋——廉儉的好皇帝
貞德——巾幗聖女
夏完淳——少年愛國詩人
康熙——開創盛世的皇帝
㈥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少年英雄
碧血黃花——林覺明今世孟賁——羅士信贏官人——岳雲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縞素酬內家國——夏完淳容戰國之策士——甘羅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江東小霸王——孫策大漢冠軍侯——霍去病漢孝昭帝——劉弗陵
這些基本上二十來歲就去世了
望採納
㈦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可以被稱為「少年英雄」的人物
岳飛少年時期抄,為人沉厚寡言,襲常負氣節。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收復襄陽六郡。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
㈧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少年小皇帝
中國歷史上即位的小皇帝
在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里,約有餘帝。其中,十歲以下登上皇帝寶座的就有30位:
最小的當屬東漢的殤帝劉隆,剛過百天就當了皇帝。而他壽命最短,死時不足1周歲,在位僅有8個月。
二歲的有:東漢的沖帝劉炳,在位5個月;東晉的穆帝司馬聃,在位17年。
三歲的有:北魏的孝文帝元宏,在位29年;清朝的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在位3年。
四歲的有:清朝的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在位34年。
五歲的有:東晉的成帝司馬衍,在位16年;北魏的孝明帝元詡,在位13年;南宋的恭帝趙顯,在位1年半。
六歲的有:清朝的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在位18年;清朝的同治帝愛新覺羅·載淳,在位13年。
七歲的有:後周的恭帝柴宗訓,在位1年;元朝的寧宗帝孛兒只斤·懿璘質班,在位9個月。
八歲的有:西漢的昭帝劉弗陵,在位13年;東漢的質帝劉纘,在位6個月;三國的吳廢帝(會稽王)孫亮,在位17年;北齊的幼主高恆帝,在位不足1年;北周的靜帝宇文闡,在位3年;南宋的端宗帝趙昺,在位2年;清朝的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在位61年。
九歲的有:西漢的平帝劉衎,在位5年;東魏的孝靜帝元善見,在位17年;南宋的端宗帝趙罡,在位2年;明朝的正統帝朱祁鎮,在位14年。
十歲的有:東漢的和帝劉肇,在位17年;三國的魏廢帝(齊王)曹芳,在位15年;南朝的宋後廢帝劉昱,在位4年;南朝的宋順帝劉凖,在位3年;北宋的哲宗帝趙煦,在位15年;明朝的萬曆帝朱翊鈞,在位48年。
㈨ 中國古代有哪些天才少年
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傑」之首)。他的詩風格清新,他的賦更使他是初唐一大名家。他與盧照鄰等人都試圖改變當時「爭構纖維,竟為雕刻」的詩風。他在27歲時所寫的《滕王閣詩序》是詞賦中的名篇,序末所附的《滕王閣詩》則是唐詩中的精品,且詩中手法對後世詩人頗有影響。至於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更是公認的唐詩極品,其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是唐詩中最能滲透古今、撼動人心的千古名句。
楊炯(650~693?),唐代詩人。弘衣華陰(今屬陝西)人。楊炯以邊塞征戰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城南》、《紫騮馬》等,表現了為國立功的戰斗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其他唱和、紀游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艷之風。
盧照鄰(約637~約689),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幽州范陽(治今河北涿縣)人。
駱賓王(約619~687)唐代詩人。字觀光,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人。唐朝初期的詩人,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 在四傑中他的詩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駱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晚鳳迷朔氣,新瓜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豪情壯志,見聞親切。唐中宗復位後,詔求駱文,得數百篇。後人收集之駱賓王詩文集頗多,以清陳熙晉之《駱臨海集筆注》最為完備
初唐四傑 年少而才高
㈩ 歷史上有哪些傑出少年的名字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 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在他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盪,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