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孔子歷史形象有哪些

孔子歷史形象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04 09:15:42

⑴ 有名的歷史人物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 ,出生回於答魯國陬邑。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了六經(分別為:《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了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⑵ 《史記》中的孔子是什麼形象

孔子(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自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⑶ 孔子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故事一】:孔子唱歌。
古代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謂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便是人們娛樂的來源。孔子喜歡"樂",他不但喜歡演奏樂曲,而且還喜歡唱歌;他不但喜歡自己唱,他還喜歡聽別人唱,當然別人也要唱的好聽才行。很多時候,孔子遇到一個唱歌唱的很好聽的人,他必然會要求那個人唱完之後再唱一遍,而且自己也跟著唱。所謂"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不若與眾。"孔子就是這么一個願意與大家一同作樂的人,多麼可愛的小老頭啊!
《論語》原文: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故事二】:朽木不可雕。
孔子弟子三千,達者七十二,成才比例2.4%,不達者太多了,宰予就是其中之一。有一天,宰予這個傢伙大白天的躺在屋裡睡覺。孔子看見了,很氣氛,就罵他:"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砌,簡直沒救了嘛"。罵人朽木,罵人糞土之牆,罵的有水平,罵的精彩,罵的可愛。
《論語》原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故事三】:無所取材。
孔子有句名言:"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這句名言被後世很多人引用來證明孔子的壯志難酬,其實這是斷章取義,孔子的意思並不是如此,他不可能那麼輕易的放棄自己的遠大理想而逐浪於海的,他只是拿此來教育他的大弟子子路。孔子說:"如果我的道理行不通了,那我就搞一個筏子,乘著它到海上去。如果有人跟隨的話,我想子路會跟我去吧。"大弟子子路聽見了,很是高興,以為老師很器重自己。然而孔子接著又說:"子路啊!你這個人,勇氣可嘉,但是除此之外,無所取材啊!"意思是說,我要你跟著我,是因為你比較勇敢,那麼我到了海上,你就可以保護我了。因材施教,發源於孔子,此便是一例。子路這個學生向來以剛勇著稱,缺乏耐性,孔子先褒後貶,以此來教育他,希望他能揚長避短。孔子教學的方法真是可愛,這可愛是其大智慧的體現。
《論語》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故事四】:馬廄失火。
孔子家的馬廄失火了。孔子退了朝回來,連忙問:"沒有人受傷吧?"而不問馬怎麼樣。愛人重於愛馬,仁的表現淋漓盡致,這是孔子的可愛。
《論語》原文: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故事五】:老而不死。
古人所謂的"坐",是指雙膝著地,臀部置於雙腳上。而原壤這個人呢,不懂規矩,想我們現在平常的坐姿一樣,盤著兩條腿坐在孔子的對面。孔子當然很生氣,因為他向來對禮節有頗高的要求,於是孔子對他說:"你這個人啊!從小就不懂禮節,長大了也無所作為,虧你還活到這么老,你真是個賊啊!"罵完了還不算完,他老人家還拿起手杖打原壤的小腿。這么老的人了他也下得去手去打人家,可見孔子是因愛他而怒其不爭而恨他了!
《論語》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故事六】:孔子畏匡。
匡這個地方的人誤把孔子當成了陽虎(陽虎當時是一個強盜的形象),要追他打他,孔子害怕,就逃跑。穩定下來後,弟子顏淵慢了一拍,從後面趕了回來。孔子對他說:"我還以為你死掉了呢?"孔子這是以開玩笑的口吻表達他愛護弟子的情感的,他是怕弟子被匡人抓到了。而顏淵也頗懂幽默,就回答老師說:"你老人家還在呢,我哪裡敢死啊?"有其師必有其徒啊。老師可愛弟子也跟著可愛起來了。
《論語》原文: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⑷ 在中國歷史中.孔子曾經以哪些形象出現過在你的印象中.孔子是什麼樣的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位濃眉長髯的的老者,就像相傳為唐代吳道子所繪《先師孔子行教像》上的孔子一樣。然而,事實很可能正好相反。
20年前,《齊魯學刊》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孔子體態、相貌考》。這篇文章有兩點使人印象深刻:一是孔子身高超過1.90米,二是孔子可能沒有胡須。
說孔子身材高大沒有問題,史書中眾口一詞地說他「長九尺有六寸」,應當可信~。這些典籍所記尺度為周制,周制一尺合今19.91厘米,照此計算,九尺六寸約等於今191厘米。即使在今天,他也稱得上「山東大漢」了。
除了身材高大,孔子上身長下身短、微微駝背、胳膊稍長、天庭飽滿。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孔子可能胖瘦不同,但總體上略瘦。他一生坎坷而操勞,《韓詩外傳》說他「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以挽救「百姓靡安,莫之紀綱,禮義廢壞,人倫不理」的危局。周遊列國時,有個說他「累累若喪家之狗」。「累累」就是勞累、操勞的樣子。孔穎達疏說:「喪容瘦瘠,累累然」。孔子人生的絕大多數時期,其身材可能都相對較瘦。
沒有須眉更是他的奇特之處。有一本署名孔鮒所著的《孔叢子》,這是一部相當於「孔氏誇記」的書。在該書的《居衛》篇中,記有子思與齊君的對話,論述人之賢聖在德不在貌。子思說:「「吾先君 ① ,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敬」。子思所謂「先君」就是孔子,子思明確說孔「 ② 」。所以,孔子天生沒有濃密的眉毛,更不會有修長的胡須。
據記載,當時在場的有齊君的寵臣,那人的特點正是「 ③ 」,所以齊君對子思說:「假如相貌可以交換,我可以將他的須眉送給你。」子思則說只是擔心不能繼承前人的美德,並不擔心「毛須之不茂」。可見,不僅孔子「—堡L」,他的孫子子思也「 ⑤ 」。
以前,人們往往以《孔叢子》為偽書而:睜這些材料置之不理,現在看來事情並不這么簡單。該書雖然不可都當作「真正的史實」,但像孔子祖孫有無須眉這樣的重要事項,恐怕不會沒有依據。
人們通常看到的「孔子行教像」,最早出於唐朝著名的宮廷畫家吳道子之手,但他似乎並沒有認真查考資料。另一方面,受《孔叢子》偽書說的影響,以後的~L-T-畫像便以訛傳訛,孔子畫像、雕像都濃眉長髯。實際上,前人也指出孔子沒有須眉,如明陳繼儒《群碎錄》、清杭世駿《訂訛類編》就說:孔子無須,今像多須,誤。

⑸ 孔子人物形象

善於思考,和藹可親的老人

⑹ 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歷史上的不同形象

在中國歷史上的七種形象

孔子到了漢代,在國家政治思想領域已樹立了合法正統的形象:他的著作《春秋》是治理天下的一面鏡子,孔子本人則是王者之師。

第一種形象是「聖化」。一介布衣的孔子被初步塑造成聖人,中間大概經歷了四五百年的過程。吳國大夫曾向孔門弟子子貢發問:你老師莫非是聖人嗎?為什麼如此多才多藝呢?子貢回答道:上天賦予他做聖人的資質,所以他又多才多藝。這里子貢把孔子贊美成「天縱之將聖」,首次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天賦「聖人」。一百多年後,孟子對孔子作了高度評價,指出:「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意思是說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孟子認為「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孔子「皆不為也」(《孟子·公孫丑上》)。古代聖人有許多不同的側面,而在孟子看來,孔子身上凝聚了聖人的各方面的優點,是古代聖人的「集大成」者。

第二種形象是「矮化」。「矮化」孔子可以說是自老子開始。孔子當年西行,向老子問禮。老子認為周禮的創始人周公早已死了,要復周禮必須要估量時代潮流是否允許。老子告誡說:「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史記·老子列傳》)這說明孔子身上有兩大不足:趾高氣揚的神態(驕氣、態色),過多的慾望與理想(多欲、淫志)。

第三種形象是「正統化」。自從漢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以來,孔子的形象就逐漸趨於正統化。董仲舒聲稱:「《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義)也。……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原先對孔子的形象無論是「聖化」還是「矮化」,都是一種民間行為。現在董仲舒藉助國家機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來強行統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為一種國家的意識形態。董仲舒極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書,認為「《春秋》之道,大得之則王,小得之則霸」。《春秋》一書具有「大一統」的觀點,追求「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包含了國家政治版圖與意識形態的雙重統一。因此,統治者掌握了《春秋》一書的思想本質,就可以稱王天下,至少也可以稱霸天下。

第四種形象是「神化」。孔子在漢代除了被官方及御用學者董仲舒等人獨尊而「正統化」之外,還受到另一批公羊學派儒生的高度「神化」。在《春秋緯·演孔圖》、《孝經援神契》等書中,從孔子的出生、相貌至行為方式進行了一系列精心編造的「神化」:1、孔子並非是俗人凡胎,他誕生於人神交合之中。孔子父母「禱尼丘山,感黑龍之精,以生仲尼」。2、孔子生有異相殊表:「孔子長十尺,海口,尼首,方面,月角日准,河目龍顙,斗唇昌顏」,「手垂過膝,耳垂珠庭,眉十二采,目六十四理,立如鳳峙,坐如蹲龍」。3、孔子作為奉天承運的「素王」,編撰《春秋》、《孝經》,為後世制定了治理天下的大法,帶領七十二位弟子朝拜北斗星,這時天空「白霧摩地,赤虹自上而下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讀之,曰:寶文出,劉季握,卯金刀,在軫北,字禾子,天下服。」孔子在此預言劉邦將取代秦王朝而登上帝位。

第五種形象是「僵化」。經過一千多年的流傳,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漸漸被理學家所「僵化」。從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來看,「僵化」是「正統化」難以避免的邏輯結果。首先,宋代皇帝進一步製造了尊孔的社會氛圍,宋太祖趙匡胤多次去國子監主持盛大的祭孔儀式,宋真宗趙恆親自去曲阜祭孔,追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有了統治者政治上的大力倡導,理學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維護天理、極力遏止人慾的「僵化」形象。朱熹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孔子之所謂『克己復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大學》所謂明明德……聖人千言萬語,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春秋時期的孔子思想豐富多彩,何嘗「只是教人存天理,滅人慾」呢?孔子曾經提倡「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提倡「君子不器」,意即人們應該具有多方面的才能,鼓勵人們搞些下棋、射箭有益身心的活動,甚至還贊賞這樣的生活態度:暮春三月,穿著春裝,集合幾位友人去郊外休閑,在河中游游泳,在高台上吹吹風,然後一路吟唱著詩歌歸來。

第六種形象是「維新化」。晚清康有為搞「戊戌變法」,他需要發掘古代思想資源作為變法的理論支撐。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一書中把孔子塑造為維新運動的祖師,認為「六經」是孔子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託古人堯、舜的言論而親自寫成的作品。那麼,孔子為什麼要「托古改制」呢?康有為認為孔子以「布衣改制,事大駭人,故不如與之先王,既不驚人,自可避禍」。意思是說:孔子作為一個老百姓想要改革國家政治制度,簡直聳人聽聞,不如假託古代帝王堯、舜的名義來進行,既不使人吃驚,自己也可以避禍。這些言論無疑是康有為的「夫子自道」。康有為想要變法,挽救奄奄一息的清王朝,面對的是一大幫清王朝舊制度的維護者,他只能抬出一個經過改造後的「維新化」的孔子形象與之抗衡。

第七種形象是「醜化」。晚清以來,孔子的形象江河日下,或被嚴重扭曲,或被無情抨擊。太平天國洪秀全率領農民起義,要推翻清王朝的統治階層,對於所謂「歷代帝王專制之護符」的孔子本人及其思想自然全無好感,他說:「推勘妖魔作怪之由,總追究孔丘教人之書多錯。」《太平天日》一書編造了新的神話:天父上帝審判孔子,命天使捆綁及鞭撻他。孔子跪在天兄基督前哀求不已,上帝始命停止鞭打,永不準他下凡。太平軍所到之處,焚燒孔廟,搗毀孔子像。宣布《四書》、《五經》為「妖書」,「凡一切妖書,如有膽敢念誦教習者,一概皆斬。」太平軍抵制孔子及其思想,或許還有另外一層原因:孔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對鬼神持懷疑態度。洪秀全創立上帝教,對於不信鬼神的孔子自然要打倒醜化。這是因政見及信仰不同而遭到醜化。

在西方歷史上的三種形象

幾百年來,由於觀察者的角度不同,孔子在西方歷史上形成了幾種不同的形象。第一種形象是「哲人」。第二種形象是「智者」。第三種形象是「完人」。

孔子思想大概從16世紀開始主要是通過西方傳教士傳播到西方的。幾百年來,由於觀察者的角度不同,孔子在西方歷史上形成了幾種不同的形象。

第一種形象是「哲人」。明末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傳教史》中說:「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是孔子。他所說的和他的生活態度,絕不遜於我們古代的哲學家;許多西方哲學家無法與他相提並論。故此,他所說的或所寫的,沒有一個中國人不奉為金科玉律;直到現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並感激他留下的遺產。」「雖然不能說在中國哲學家就是國王,但可以說國王是受哲學家牽制的。」

第二種形象是「智者」。德國黑格爾雖然說過「孔子的哲學就是國家哲學,構成中國人教育、文化和實踐活動的基礎」,但認為「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不能算是哲學家。黑格爾的理由如下:1、孔子只注重常識道德,或者說是「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教訓」。2、孔子不懂思辨哲學。因此,「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

第三種形象是「完人」。18世紀法國一批學者高度贊賞孔子,幾乎認定孔子是個完人。伏爾泰認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言基督未曾說過。基督不過禁人行惡,孔子是勸人為善。他尤其贊美孔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格言,以為「西方民族,無論如何格言,如何教理,無可與此純粹道德相比擬者。孔子常說仁義,若使人們實行此種道德,地上就不會有什麼戰爭了。」伏爾泰在自己的禮拜堂中掛了孔子的畫像,朝夕禮拜。

⑺ 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歷史上形象多變的現象

孔子以具體的抄幾微(詩書禮樂射御)導引人們進入仁境,使人心胸寬大,心懷天下;;獨善其身,光風霽月。與老子莊子一道開啟和孕育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影響至深至遠。真正敬佩孔子的人,別有用心的人都在其身上找到有用之處;前者限於學力眼光不免有歪曲之處,後者則純粹把孔子當作槍使。於是便有了多變的形象。要讓孔子在澄澈中現身,我們先要走進孔子的世界,達到孔子的境界。

⑻ 孔子的形象是什麼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

孔子這個人,有特別多的優點。

孔子教育人的道理總結出來編成了《論語》(資料圖
圖源網路)

這些道理,被孔子的學生們總結出來,編成一本書,叫《論語》。《論語》里的道理,在中國流傳了2千多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曾受到它的影響。

⑼ 孔子在中外歷史上有多種歷史形象 在歷史舞台上

我有好玩的回答!

孔子是誰?

孔子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孔子距離我們很遠,他生活在2500年前春秋時代那遙遠的歷史深處。

孔子距離我們很近,穿過歷史的雲煙,他的思想依然滋潤著炎黃子孫的心靈。

孔子很博學,他上知天文能預報天氣,下知地理會考古挖掘,絕對算得上「最強大腦」的冠軍。

孔子很謙虛,他認為三人中就有一個能做他的老師,他到處拜師學習,勤奮好學的精神奠定了他思想大師的地位。

孔子很高大,他雖不如姚明那樣會打籃球,但擅長駕車射箭等體育運動,據說速度能追得上野兔。

孔子很偉大,他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私人學校,作為史上最牛的校長和導師,他的徒子徒孫遍布古今中外。

孔子很「悲催」,他周遊列國十四年,參加了很多次「面試」,是不折不扣的「面霸」,但不是坐冷板凳就是被炒魷魚。

孔子很「小資」,他吃飯「挑食」,穿著講究,一言一行規矩很多,請他吃飯要特別小心翼翼。

孔子很「麥霸」,他精通音樂,會作詞能譜曲,聽見別人歌唱得好,總會跟著別人學。

孔子很勵志,他幼年喪父、少年喪母,家境貧寒,通過自學成才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的心靈導師。

孔子很堅強,他面對苦難百折不撓,「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中華民族勇於進取精神的化身。

孔子很誠實,他知錯就改,勇於自省,從不掩飾自己的錯誤和過失。

孔子很感性,他既是愛家愛國愛天下的政治家,又是愛哭愛笑愛幽默的平凡人。

孔子很知名,他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好多諾貝爾獲獎者都對他頂禮膜拜。

孔子很無奈,他心懷天下,夢想建立「小康社會」和「大同世界」,但最終夢想破滅,孤獨老去。

孔子很仁愛,他要我們愛自己愛父母愛別人,要我們學會換位思考寬容別人。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享受贊美和承受詆毀最多的人。

孔子是豐富多彩的多面體,他是詩人和歌者,做過法官和外交官,他放過羊,算過賬,是多才多藝的吹鼓手和主持人。

孔子是情感豐富的普通人,他高興時手舞足蹈,憂傷時淚如雨下。他不是神,而是我們的朋友、師長和長輩。

孔子是心靈雞湯的製造者。我敢打賭,你們家書房和學校教室的牆上,必定懸掛著孔子的名言。

總之,孔子是歷史深處的聖人和智者,又是活在我們心中的朋友和老師。

閱讀全文

與孔子歷史形象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