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的融合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加之每年中考題型的不斷創新,對每一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授課的拓展面也越來越廣泛,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教師們拋棄,大部分的教師都在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更新著自己的教學理念。通過平時的教學探究,在不斷的摸索和交流之中,大家發現了一個共同的教學理念,就是在我們的教學課堂中不斷地把信息技術融入進去,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同時也幫助學生提高了能力,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
一、讓信息技術展現一個不同時代的歷史,讓歷史畫面走進我們的歷史課堂
因為所任學科的特殊性,需要把學生帶入不同歷史時代去看歷史現象,歷史學科的獨特性就體現在這里,如果教師一味地去用語言介紹歷史及其時代的特點,那樣課堂就顯得索然無味,平鋪直敘,學生會覺得課堂缺乏一定的活力,進而產生厭倦的情緒,對於歷史學科的學習也就失去了興趣,這樣課堂也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但當我把信息技術引進了課堂,當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把歷史過程中一個個鮮活的事件通過多媒體的作用展示出來後,學生會主動地融入歷史事件,他們會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事件的背景和那個時代給歷史進程所帶來的巨大作用。不久前,我講甲午中日戰爭一課的時候,由於教材所展示的內容比較少,所以我就特意製作了一個本課的教學課件,把電影《甲午風雲》的片段融入課件,當把影片打開後,學生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影片之中了,他們聚精會神地觀看著影片,當影片把歷史重現的時候,把課本中簡單的歷史過程充實了,豐富了。當影片播放完後,我和學生一起結合課本中的內容,一起來學習本課,學生們比從前的課堂中活躍了很多,而且積極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積極地配合老師,並且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學生們也能分析得十分透徹,省去了教師費力的講解。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歷史教學課例,教師藉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課堂上可以游刃有餘地發揮自己的教學特點,當然,鮮活地教學模式,也一定會激發學生的興趣,他們會積極的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真正的讓教與學融為一體,而且,在不斷的互助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在不斷地積累,他們的眼界不斷拓寬,內心得到很好的充實,讓歷史課堂在一種和諧快樂中不斷得到升華。
二、正確對待網路信息技術,讓優勢充分涌流
網路新新技術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它博大與精深,它把知識無限的拓展。但這樣廣闊的領域需要我們仔細去甄別,不是所有的網路資源都可以幫助我們,雖然網路資源在我們的教學中源源不斷的注入了很多新鮮的血液,但作為優秀教育工作者來說,就應該懂得如何去識別它,多媒體教學給了我們展示自己的平台,給了我們盡情發揮的舞台。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不是我們的課堂從頭到尾都必須使用多媒體教學,有些東西是過猶不及的,如果一味使用多媒體教學,反而使我們變得十分懶散,而且造成許多知識不能傳授給學生,造成課堂活躍了,知識少了,學到的東西變少了,所以,關於網路信息技術還需要我們正確對待,我們應該利用它們的優勢,把更多的東西展示出來,而不是只單純地依賴它們,課堂效果反而會不好。
網路給我們帶來五花八門的東西,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的教學需要豐富多彩,需要生動而吸引人,網路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東西,但更需要我們作為教師去幫助學生分清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沒有用的,學生的思想中充滿了新鮮與奇特,清晰地認識網路信息技術的利大於弊,真正切合學生的實際去幫助他們從網路技術中融入更多新鮮的因素,讓課堂變得多彩。
教育是成才之路,是我們祖國發展的未來,提高教育水平才能培養更多的人才,21世紀作重要的就是人才,而人才的培養,就在教育的創新,當然教育的創新有很多種方式,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把信息技術融入我們的課堂,融入我們的教學,其實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模式的探索。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在創新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我們的教育事業也會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呂曉華.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歷史教學的思考與實踐.教育信息化,2004(08).
2.何成剛.歷史課程改革的人文取向分析――歷史課程改革解讀之一.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3(Z1).
B. 中國古代文學如何達到傳統和現代的融合
首先文學是在不斷發展前進的,而為學發展的主要方式就是復古革新。
對於傳統來說就是古,對於現代來說就是新。其實復古革新的工作前人已經做了。
其實中國的現代文學其本身就有傳統文學的影子,文學演進的過程中,其必然發生融合。
從近代文學歷程上看:
中國古代文學不斷發展著,但卻表現出異常穩定和凝固化的特點,與西方文學相比,統一性和單一性相當明顯。這種特點是和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關的。中國文學大部分在封建社會的小生產土壤中產生,幾乎一直在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中,在重視文化思想、並對之嚴格控制的情況下發展。所以中國古代文學與外國文學的聯系相對說來較少,大部分時間處於封閉的環境中,除了特殊的歷史時期外,總的說來與宗教的關系相當疏淡。這就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凝重穩健的性格。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初,隨著中國封建社會開始發生的重大變化,這種性格開始打破。中國古代文學的正宗詩文,到清代中葉,大都由於因襲舊藝術形式、缺乏新思想內容而走向末路。鴉片戰爭以後,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認識到本民族經濟文化上的弱點,文學上出現了龔自珍、黃遵憲等為代表的開明派;戊戌變法運動前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代表人物梁啟超、黃遵憲等提出了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的主張,要求「崇白話而廢文言」,號召革命的政治小說也相繼產生,例如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 、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 、曾樸的《孽海花》等,都是揭露當時社會黑暗的譴責小說 。與此同時,出現了以柳亞子、秋瑾為代表的一群愛國詩人 ,他們救國圖存的作品,形成了近代文學中新的文學潮流。五四新文化運動,使中國文學進入了光輝的現代時期 。這時期的文學,已成為自覺、獨立而又面向整個社會的藝術。它以改變文學語言為突破口(以白話代替文言),對文學的形式、表現手法、內容,進行了全面深刻的變革,產生了不同於傳統文學的新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還引進和創造了散文詩、報告文學、電影文學等新體裁,創作主體的個性、自我意識和描寫對象社會化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從未有過的強化。對於人的命運和人民、民族命運的關注,現代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成了新的文學主潮的思想基礎。民族危機、知識分子的道路、農民的苦難、抗爭與解放、武裝斗爭,是作品常見的題材。作家與讀者有了更廣泛而親切的交流,而且也更廣泛地吸取了世界文學新潮的營養。正是通過外來影響的民族化和文學傳統的現代化,才創造出了新的民族文學,並成為現代世界文學的自覺成員。這時期的文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出現了魯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 。魯迅創作的《 狂人日記 》 、《阿Q正傳》、《祝福》、《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藝術性的小說及大量雜文,創造了中國現代文學最偉大的里程碑。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文學一方面發揚了五四以後的新文學傳統,一方面又表現出新的歷史時期的時代特色。在更廣泛更深刻的程度上與人民結合,積極表現中國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爭中的革命精神,努力反映社會主義時期中國人民新的生活風貌,出現了一大批富有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文學停滯時期,從7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文學又出現新的轉機,大群新作家走上歷史舞台,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得到恢復和發展,新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方法獲得多方面開拓,文學內容也獲得很大程度的深化,中國文學呈現了新的繁榮局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台灣省文學及港、澳地區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另一軌道上相對獨立地發展,也為豐富祖國的文學寶庫作出了貢獻。自本世紀初開始,又出現了中國自由作家與中國自由文學的概念,使中國文學真正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由上可以看出,現代文學是在傳統文學革新而來的,其本身融入了傳統,至於那些新興的文學也必然將收到傳統文學的洗禮融合。
至於個人如何利用傳統與現代,就必須在傳統中吸取經驗,作為一個中國人,融入文化裡面的東西是無法去除,也不能去除。現代文學應該在傳統文學的積累之上開辟創新,去除二者之糟粕,取二者之精華。其次更應該的是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符合現代節奏又能夠觸摸到一個民族的潛意思。
結:其本身就在時代的沖洗中互相融合,對於個人如何在其發展,融入生活,你會發現傳統與現代是如此有機的融合。(只有融入生活,你才能感受到現代鮮明的氣息,以及在時間長河中長久不滅的傳統。二者正是文學所需要的,也是你所需要的答案。)
C. 談歷史教學中怎樣加強歷史與現實的聯系
歷史教學作為基礎學科教育,歷來被束之高閣,不受學校、家 長、學生的重視。在一些學校,版課程安排中權所開設的歷史課往往是走過場,平時一遇到主課課程緊張,歷史課被隨意地停課、佔用的現象時有發生。更讓歷史老師無 奈的是:在不少學生的心目中,歷史課是可有可無的。為使歷史教學走出困境,應密切歷史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並非死記硬背一 些無用的知識,而是通過歷史更好地認知現實,通過現實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在歷史與現實的互動中多視角、多層面、多形式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D. 如何處理歷史與現實的辯證關系
一、結合時政,從現實角度審視歷史
現實是歷史的延續,歷史是現實的影子。結合時政,針對現實生活的熱點,審視歷史,由今溯古,以古鑒今,我們不難發現,學習歷史有助於學生認識當今社會的主流問題、熱點問題,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時代感。
1.洞悉古今,感悟古人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構建和諧社會」是當今社會主流之一,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仁」和「禮」的理念,就是要求人們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愛互助,反對不義的掠奪戰爭,體現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莊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進山伐樹,自然資源才能持續利用」等觀點,體現的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孟子的「民為貴,君為輕」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社會理念。而如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了世界各地區的聯系,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人類面臨的人口問題、環境污染、資源短缺、毒品問題、艾滋病等一系列共同問題,需要全世界協調行動。所以,我們要繼承古人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努力建設和諧中國,和諧世界。
2.回溯歷史,堅持「和平崛起」
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西方某些國家拋出了「中國威脅論」。回溯歷史,我們可以理解:近代以來大國崛起的歷史表明,大國崛起可能引發國際上的不安。大英帝國的建立和維護,是依靠其數百年殖民征戰和掠奪,德國、日本的崛起曾引起兩次慘絕人寰的世界大戰。即便是自稱推行「平等」的美國,也離不開「大棒」政策的使用,離不開「霸權主義」的外交作風,離不開在海外頻繁採取政治和軍事干涉。正是依據歷史經驗,國外一些人士擔心中國崛起必然會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中國政府適時提出「和平發展」的新理念,旨在告訴世人:中國崛起的本質之處,是在不挑戰現有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而是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和平發展這一歷史趨勢的前提下,在與其他國家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實現中國綜合國力的全面增長和發展。這是中國政府在深刻分析歷史和現實的基礎上,來實現構建和諧世界中的和平崛起。其創新性在於:它旨在摒棄走對外擴張這條近代以來大國崛起的老路,而是決心走一條全新的和平發展之路。這將證明人類能夠以理智與和平的方式,處理好大國崛起引發國際沖突這一千古難題。因此,引導學生從時政角度審視歷史,把握歷史跳動的脈搏,可以幫學生在感悟中增強對「和平崛起」的認識。
二、分析歷史,獲得感悟,學以致用,回饋現實
司馬遷寫《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旨在總結古今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供後人借鑒。所以,分析歷史,獲得感悟,可以學以致用,回饋現實。
1.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大力實施科教興國
英國首先進行第一次科技革命,依靠廉價的棉紡織品橫行天下,很快發展為當時頭號工業強國;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國、德國率先使用新科技,成為世界頭號、二號工業強國;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國首先進入信息時代,成為經濟巨無霸、世界警察。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顯而易見,大國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重視發展科技。中國要和平崛起,就必須大力實施科教興國。
2.回顧中國的對外政策,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中國古代自漢朝到明朝,都積極對外開放,漢代的「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唐代的鑒真東渡、玄奘西遊,和周邊國家友好交往,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加強了與亞、非多國的友誼。由於積極對外開放,中國古代自漢至明經濟科技等方面都處於世界先進行列。到了清代,對外實行「閉關鎖國」,嚴格限制對外貿易,阻礙了科技的進步、文化的發展,使中國更加遠離了世界發展的潮流,使近代中國陷入了落後挨打的局面。回顧中國的對外政策,不難發現:開放則國興,閉關則國衰。所以,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三、把握歷史,展望未來
歷史的發展有其規律,總結歷史發展規律,可以預見現實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發展趨勢。如: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建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漢武帝實現大一統,隋唐完善加強中央集權。雖然也出現魏晉南北朝、宋金對峙等短暫的分裂,但統一是主流;美國通過南北戰爭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中外歷史的發展表明: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這就是規律。可以預見:分裂是不可能得逞的,祖國必將統一。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加強歷史與現實的聯系,通過歷史更好地認識現實,通過現實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在歷史與現實的互動中多視角、多層次、多形式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會領略歷史教學的魅力所在。
E. 如何正確看待歷史在現實社會中的運用
借古喻今,是現代社會中非常常用的一種方法,它被直接引申到現實社會中,然後比附和發版揮,用不好會朝著不權好的方向發展。
如何正確看待歷史在現實社會中的作用?以下三個問題必須重視。
1.不恰當的歪曲歷史,把它勉強用到現實里,這個已經逾越了學術的底線。
2.拋開理想主義的情懷,以現實、謀利的動機。
3.在談論與現實融合時,沒有真正考慮改變讓人不滿的現實,而是想著獲取利益。歷史與現實的融合運用,必須如診斷病源的醫生一樣,要抓住病源的根本,方能融會貫通,取得顯著效果,否則就如江湖郎中一樣,只能看到表象,無法做到以史為鑒。
F. 結合歷史與現實如何改善民生
結合古代 老子 孔子 墨子的思想
現在要縮小 貧富差距 政府應想盡辦法多提供就業崗位 減少失業率 大力發展輕工業 與 旅遊業
城鄉一體化等等
G. 如何讓歷史與現實結合成為歷史教學的常態
試論如何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萬州二中 鄭林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身處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越來越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對於學生掌握知識以及實際能力的提高相當重要。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對學生興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優化課堂結構,使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本文主要論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從而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伴隨著新課程、新標准、新課改、新理念的不斷出現,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何在有限的40分鍾內在完成教學基本任務的前提下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其學習技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中學歷史教師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
一、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後,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但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科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其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有效教學關注學生需求與心理基礎,倡導尊重學生。因此,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實施有效教學,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理解問題,才能真正地接近學生,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取得更高的教學效益,幫助學生輕松地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 教育學生全面理解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
當前在相當多的學生意識中都認為學習歷史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況且在相當多的省市中考考試科目中歷史都是開卷考試,並且分數也只有50分。這樣造成了更多的學生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更不感興趣,從而降低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因此我們必須教育學生正確理解歷史這門學科,了解其應用功能。歷史學科是人文科學,有其特殊性。正如法國的雷蒙-阿隆所言:「歷史科學不再是曾今存過的東西的完全再現,就象物理學並不是自然的再現一樣。歷史的最後目標,是構建一種人們將絕不會第二次看到的時間的獨特的序列——人類的多種社會和文化的變異。」 歷史科學是在掌握歷史事實的綜合及其聯系的基礎上,研究人類的社會發展過程。它既反映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性,也反映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的繁復的現象的復雜性。作為中學歷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和發展的經驗。培養學生根據歷史的經驗思考和認識現實問題。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 歷史雖然不可再現,蛋可以引導學生從歷史經驗中得到教育,喚起他們對相似社會現象的感慨,能從歷史人物中學習到善惡美醜,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二) 緊扣課標結合教材創新教學設計
1.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
【案例】歷史必修3「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目的教學:教師用PPT展示「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的材料,引導學生閱讀後提出問題:「什麼是民主?」「為什麼提倡民主,反對專制?」學生思考,教師作答。新文化運動的其餘內容「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與迷信」、「提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教學流程同上。
分析 : 這一教學過程看起來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實際上沒有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其明顯的特徵是從知識本位出發,由教師包辦產生問題,是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問答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只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實現教師對知識的分層分步傳輸,直接體現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獨斷專行,無視學生主動進行智力勞動的需求,課堂內沒有形成立體、交叉的信息交流氛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多元性。
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是: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主旋律,要保證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角色的恰當承擔。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學習上,包括適當的思維引領、策劃學習活動、提供相關學習途徑、明確成果交流評價機制等。學生不是被動地聽取知識訓導,而是積極地思考、獲取、交流、整合。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要將學生放在首位,首先考慮的是學生該做什麼、怎麼做,而不是教師教什麼、如何教。因此如果將案例1進行重新設計可以將學生按照新文化運動四個內容分成四個小組,各自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共同參與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閱讀教材、利用各自原有的知識與能力優勢互補分析材料歸納基本內容,然後再討論與交流合作中尋求最佳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教師也可以在充當聽眾的時刻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過程中針對學習的理解認識從中發現學生的不足與亮點,進而進行一定程度必要的深入分析引導加以補充與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2.圍繞教學主題開展教學設計
在歷史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無論哪一版本教材一般一個單元就是《課程標准》中的一個專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把握單元主題,明確單元學習的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而每一單元下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個中心,而這每課的中心則是單元主題落實的基礎,為單元主題服務。因此教師要結合單元主題把握和突出每節課的中心,圍繞主題開展整個教學活動。要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就要學習和領會《課程標准》。只有明確了《課程標准》的要求,領會《課程標准》的意圖,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關鍵,把握教學本質,才能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和每一節課的中心,教學就能做到心中有數,輕重適當,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避免鬍子眉毛一把抓,事半功倍。如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這課的中心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導致天平天國運動的失敗,這就應該以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為中心開展這樣的教學設計:教師:歷史上的中國農民階級有何種特點呢?(此問學生雖然不能准確解答,但多少有一些感性認識,並且具有趣味性)我們先分析中國自然經濟的特點,從自然經濟出發來看中國農民階級的特點......
通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得出結論:中國農民階級具有革命性和落後性(保守、自私、分散等),革命性促使農民階級不斷斗爭,而落後性導致農民階級在斗爭的過程中無法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作為指導,而自私性和分散性導致農民在受到殘酷的壓迫後奮起反抗,但在斗爭中取得一點成績和利益後便開始降低自身的革命性,轉而滿足於眼前的利益,更加無法團結起來繼續斗爭分散性漸強。接著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與材料再次分析歸納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的表現,找出其失敗的原因。
3.富於創新性的教學設計
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敢於創新,大膽設計。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對不同的課型進行設計,要勇於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探索。首先,歷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例如對新授課課型可採取導入新課、課文探究、自我測評、課文總結、課外活動等過程。對活動課則可在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准備、活動過程、活動評價與總結等幾方面進行設計。其次,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學科內和學科間的綜合。在學科內要注意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即在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後知識間廣泛聯系。例如:在設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課時,在正確處理歷史課與文化課的矛盾與交織;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矛盾與交織;歷史人物與歷史環境的矛盾與交織這三方面的關系,就會使教學既有新授課的特點,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學共性特點。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注意學科間的綜合,如將歷史和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綜合。此外,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可以增強歷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根據現有條件合理的設計。
4.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
歷史源於現實和生活,但高於現實和生活,更具有一定的指導功能。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歷史,是歷史的最初表現形式,而現實生活周圍的歷史遺跡或者是人文故事則是歷史的典型表現形式。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和事件則可以用歷史來解釋和分析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現實,指導現實生活。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一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將歷史教學延伸到當代。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多角度、多層面的展示歷史,促進學生時代感和歷史責任感的形成。這首先就要求教師具有時代感,充分的關注現實生活,關注國內外事件與時政熱點,縱橫古今,貫通中外,思維時刻保持開放與活躍,從歷史的理論世界中走到歷史的現實狀態中。二是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實現歷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經驗的結合,從而增強歷史的親切感。當教學內容本身時代感、現實感很強的時候,學生自然會感到有迫切了解的願望從而產生興趣,作為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歷史課堂走向生活,從書本走向社會。最終培養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新世界人才,共和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案例】歷史必修2《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一節教學時,某教師是這樣進行的:先提出問題「什麼是經濟全球化?」並從生產全球化、資本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說明了其表現,之後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的原因,重點分析了WTO的推動作用。最後也提出了問題「中國加入WTO後,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讓學生討論。
分析:從課堂教學結構來看,這節課安排是合理的,教學也是圍繞主題而開展的。但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時代感很強的話題,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感受和體驗也比較多,教學時不應該就書本而論書本。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歷史學生身邊和學生本身具有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體驗來感受那些是屬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並舉出實例也可以深印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化難為易從最基本的現象去體會全球化,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最後可以試著讓學生從中找到一些全球化帶來的利弊從而引入到理解中國在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樣則既輕松又合理易於理解記憶。
通過以上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我們的教學設計最終是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這就需教師考慮到各種情況來加強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因此我們在制定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到:首先教學設計目標要明確具體可行,不要定得過高過空。要根據《歷史課程標准》和學生所學教材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其次,教學設計也必須充分考慮師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避免不足,彌補不足,設計出個性化的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初中生可多用講解、談話、探究、體驗等方法,高中生則可多用討論、研究發現法等,但也不能機械化,一切要從實際出發;最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需考慮到所處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是否符合實際。由於歷史學看看內容的多樣性、復雜性,教師在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詳略有當、統籌規劃,真正將教學設計落到實處。
(三)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再現或創設歷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形成歷史表象,掌握歷史知識,並通過具體場景的體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當屬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以其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歷史教學中可以應用的資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圖片,影音資料等。多媒體的直觀性可視性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給學生以如臨其境的感覺,變抽象的語言表述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一種參與的意向,因此是創設教學情境的一個有效方法,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力手段。
2.由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是對人物活動及重大歷史事件的記敘,其自身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在學習過程中引用歷史故事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興趣,同時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因此教學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課中的公民參政情況時,可以對學生講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這一故事,通過對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權利的見聞和遭遇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人民主權的概念和輪番而治的體現,同時也能讓學生體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講《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一課時可以用「酎金奪爵」和「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來說明漢武帝和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如可以用「南門立木」的故事來說明商鞅變法成功的秘訣、用「卧薪嘗膽」的故事來表明越王立志雪恥的決心、用「三顧茅廬」的故事來說明劉備愛惜人才最終使其占據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過故事架橋,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興趣,同時完成了知識的傳授,何樂而不為?
3.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是提高歷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課堂教學是以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形成為核心,滲透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導入比尋設計和安排得當,使學生在首因效應的影響下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設疑、製造懸念導入法或直觀導入法,也可以是故事導入、開門見山、直接破題等。
4. 創設活動讓學生參與激發興趣
古人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們要想深入了解和認識事物,就必須親身參與、體驗。同樣,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也需要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加,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學習,可謂一舉兩得。
歷史活動的組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如讓學生編演歷史劇本、歷史知識搶答競賽、歷史謎語競猜、開展辯論會等。就學生感興趣而又存在爭議的人物或事件組織辯論會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如在《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一課中涉及到對秦始皇功過的評論問題,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統一中國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過歷代都有人評說,當時有人稱贊說「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晉朝有人指責他「殺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贄則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在就這個問題組織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大多積極參與但意見不一: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歷史功績的肯定,認為他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割據混戰,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等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因此應該給予肯定;也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的批判,認為他殘暴,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書坑儒又嚴重摧殘了文化禁錮了思想,因此應對他持否定態度。辯論過程很激烈也出現了不少亮點,既增強了學生興趣有加深了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認知水平。對歷史上沒有定論的人物,同學們比較感興趣,設計討論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觀點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很好的途徑。不論學生在辯論中給出哪種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言直有據即可,辯論後教師要進行講評,將正反方的論據進行綜述,使之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信息系統,反饋給學生。
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對歷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對民族命運的關切,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啟迪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 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1.強化課程意識,深入挖掘歷史教材
課程意識是教師執行課程標准,落實課堂教學設計的內驅力。教師的課程意識需要以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基礎為先決條件,深入挖掘教材是強化教師課程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深入挖掘教材則是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的基礎。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是進行歷史教學的基礎。對教科書的開發和整合利用,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可以試教學效果大增。特別是本次課程改革實現了教材的多樣化,按照相同的課程標准,可以採用不同的教材版本,這就促使教師一定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合理使用教材,強化教研和校本意識。
2.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教學資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豐富的信息來源這是時代的新產物並很快發展成為歷史課程的新資源。 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以及一些歷史音像圖像資料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再現歷史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拓寬課堂形式、啟迪學生思考、強化重點、簡化難點等。通過網路,學生可以訪問世界各地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資料庫、圖書館等,充分利用有效歷史資源級遠程教育中的歷史課程,使歷史不僅僅局限於課堂、學校,而是朝著更廣闊的空間發展。當然這些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和手段,是不能根本上取代教師地位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結合實際和自身特點採取適當的多媒體、網路手段等為教學錦上添花。
3.有效開發社區課程資源,了解身邊的「歷史」
要想充分利用歷史課程資源,校外尤其是我們身邊社區的歷史資源不容忽視,這些資源包括:社區圖書館、資料室、博物館、網路資源、社區歷史遺跡、紀念館、歷史人物或故事等。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課程資源更具有豐富性、生動性和現實性的特點。但長期以來教師把教材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而忽視了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甚至不願主動開拓各種潛在的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各種歷史資源,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其情操,還可以激發其學習歷史的興趣更加了解身邊的人或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事物、體驗人生的好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在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其形式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要有對歷史學科的正確認識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結合課程標准切實可行的創新教學設計;培養並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良好興趣與積極性;還需要加強對課堂內外學校與社會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來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H. 結合歷史和現實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在總結長期的執政治國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制定的基本治國方略。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基本治國方略和發展目標,依法治國經歷了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任務促使黨不斷進行理論創新,「三個代表」等重要思想應運而生,從而進一步豐富和充實了依法治國的內涵。在新的形勢下對依法治國進行與時俱進的理解和認識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依法治國不僅是治國的基本方略,而且是我們黨的重要價值目標
法治是一種治國之道,同時也是一種價值觀念,法治或人治的取捨實質上是一種價值選擇。黨的十五大報告把依法治國提到治國方略的高度,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依法治國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並被視為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不僅是我們黨就治國方式作出的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決策,而且也是一個重要的價值選擇。把法治設定為國家建設的重要目標,意味著法治不僅被當作一種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工具和手段,而且成為黨和國家所追求的一種價值觀念。
二、依法治國在本質上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標和要求相一致
法治是被世界各國長期的歷史實踐所證明了的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有效辦法,是全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晶,代表了世界文化的進步。就社會主義中國而言,法治針對的是權力的濫用,它反對特權,維護民眾的合法權益,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會主義法治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是發展先進生產力的客觀要求。因此,依法治國本質上反映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途徑和有力保障。另一方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社會主義法的價值取向,反映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可以說,「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法治建設的靈魂,是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也是衡量我國法治建設成敗得失的標准。我們立法和執法的整個過程都要體現和服務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是有機結合、辯證統一的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領導,主要表現為「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作為執政黨,黨的領導的核心內容是領導和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掌管國家權力,途徑是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人大的基本職能是立法和監督法律的實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需要通過人大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法律;黨組織推薦的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須經人大認可。黨領導、指導立法,但又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約束。依法治國既保證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又要求黨通過法治來實施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從而避免以黨代政、黨政不分。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內容,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都必須服務於人民當家作主。在當前的情況下,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關鍵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其職能和作用得以真正實現和充分發揮。
四、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執政
把依法治國作為治國方略,標志著我們黨執政方式和社會主義國家治理方式的重大發展和轉變。黨的十六大報告要求堅持依法執政,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並把依法執政同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一起作為我黨執政黨建設的總體目標之一。依法執政的基本內涵和要求是: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和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督促、支持和保證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支持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提高司法人員素質,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和保障;以保證司法公正為目標,逐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形成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為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提供法制保障。在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情況下,國家政權機關中的骨幹絕大多數是中共黨員。這就意味著,我國能否實行依法治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黨及其廣大黨政幹部能否做到依法執政。當前,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
五、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以德治國的基本含義和要求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為落腳點,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配套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並使之成為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道德和法律作為上層建築的中要組成部分,是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法律以強制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道德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培養和提高社會成員的修養和思想覺悟。兩者具有共同的社會目的,即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穩定、和諧與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再次強調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就是把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緊密結合起來,共同服務於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經濟文化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就國家和社會的有效治理而言,法治與德治歷來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我們在強調依法治國的同時,也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做到德治和法治並舉,「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片面強調法治而忽視德治的思想是錯誤和有害的。法治以德治為基礎,良好的道德風尚是法治有效性的社會基礎,只有法治和德治並舉方可長治久安。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是治國安邦的基本方略;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和社會主義道德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目標。
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緊密地結合兩個發面,才能更好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I. 歷史教學中如何做到歷史和現實的結合
歷史教學作為基礎學科教育,歷來被束之高閣,不受學校、家 長、學生的重視。在一些學校,課專程安排中所屬開設的歷史課往往是走過場,平時一遇到主課課程緊張,歷史課被隨意地停課、佔用的現象時有發生。更讓歷史老師無 奈的是:在不少學生的心目中,歷史課是可有可無的。為使歷史教學走出困境,應密切歷史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並非死記硬背一 些無用的知識,而是通過歷史更好地認知現實,通過現實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在歷史與現實的互動中多視角、多層面、多形式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J. 歷史教學中怎樣加強歷史與現實的聯系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身處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越來越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對於學生掌握知識以及實際能力的提高相當重要。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對學生興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優化課堂結構,使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本文主要論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從而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伴隨著新課程、新標准、新課改、新理念的不斷出現,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何在有限的40分鍾內在完成教學基本任務的前提下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其學習技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中學歷史教師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
一、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後,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但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科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其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有效教學關注學生需求與心理基礎,倡導尊重學生。因此,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實施有效教學,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理解問題,才能真正地接近學生,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取得更高的教學效益,幫助學生輕松地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 教育學生全面理解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
當前在相當多的學生意識中都認為學習歷史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況且在相當多的省市中考考試科目中歷史都是開卷考試,並且分數也只有50分。這樣造成了更多的學生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更不感興趣,從而降低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因此我們必須教育學生正確理解歷史這門學科,了解其應用功能。歷史學科是人文科學,有其特殊性。正如法國的雷蒙-阿隆所言:「歷史科學不再是曾今存過的東西的完全再現,就象物理學並不是自然的再現一樣。歷史的最後目標,是構建一種人們將絕不會第二次看到的時間的獨特的序列——人類的多種社會和文化的變異。」 歷史科學是在掌握歷史事實的綜合及其聯系的基礎上,研究人類的社會發展過程。它既反映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性,也反映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的繁復的現象的復雜性。作為中學歷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和發展的經驗。培養學生根據歷史的經驗思考和認識現實問題。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 歷史雖然不可再現,蛋可以引導學生從歷史經驗中得到教育,喚起他們對相似社會現象的感慨,能從歷史人物中學習到善惡美醜,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二) 緊扣課標結合教材創新教學設計
1.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
【案例】歷史必修3「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目的教學:教師用PPT展示「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的材料,引導學生閱讀後提出問題:「什麼是民主?」「為什麼提倡民主,反對專制?」學生思考,教師作答。新文化運動的其餘內容「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與迷信」、「提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教學流程同上。
分析 : 這一教學過程看起來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實際上沒有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其明顯的特徵是從知識本位出發,由教師包辦產生問題,是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問答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只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實現教師對知識的分層分步傳輸,直接體現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獨斷專行,無視學生主動進行智力勞動的需求,課堂內沒有形成立體、交叉的信息交流氛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多元性。
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是: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主旋律,要保證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角色的恰當承擔。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學習上,包括適當的思維引領、策劃學習活動、提供相關學習途徑、明確成果交流評價機制等。學生不是被動地聽取知識訓導,而是積極地思考、獲取、交流、整合。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要將學生放在首位,首先考慮的是學生該做什麼、怎麼做,而不是教師教什麼、如何教。因此如果將案例1進行重新設計可以將學生按照新文化運動四個內容分成四個小組,各自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共同參與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閱讀教材、利用各自原有的知識與能力優勢互補分析材料歸納基本內容,然後再討論與交流合作中尋求最佳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教師也可以在充當聽眾的時刻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過程中針對學習的理解認識從中發現學生的不足與亮點,進而進行一定程度必要的深入分析引導加以補充與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2.圍繞教學主題開展教學設計
在歷史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無論哪一版本教材一般一個單元就是《課程標准》中的一個專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把握單元主題,明確單元學習的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而每一單元下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個中心,而這每課的中心則是單元主題落實的基礎,為單元主題服務。因此教師要結合單元主題把握和突出每節課的中心,圍繞主題開展整個教學活動。要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就要學習和領會《課程標准》。只有明確了《課程標准》的要求,領會《課程標准》的意圖,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關鍵,把握教學本質,才能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和每一節課的中心,教學就能做到心中有數,輕重適當,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避免鬍子眉毛一把抓,事半功倍。如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這課的中心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導致天平天國運動的失敗,這就應該以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為中心開展這樣的教學設計:教師:歷史上的中國農民階級有何種特點呢?(此問學生雖然不能准確解答,但多少有一些感性認識,並且具有趣味性)我們先分析中國自然經濟的特點,從自然經濟出發來看中國農民階級的特點......
通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得出結論:中國農民階級具有革命性和落後性(保守、自私、分散等),革命性促使農民階級不斷斗爭,而落後性導致農民階級在斗爭的過程中無法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作為指導,而自私性和分散性導致農民在受到殘酷的壓迫後奮起反抗,但在斗爭中取得一點成績和利益後便開始降低自身的革命性,轉而滿足於眼前的利益,更加無法團結起來繼續斗爭分散性漸強。接著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與材料再次分析歸納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的表現,找出其失敗的原因。
3.富於創新性的教學設計
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敢於創新,大膽設計。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對不同的課型進行設計,要勇於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探索。首先,歷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例如對新授課課型可採取導入新課、課文探究、自我測評、課文總結、課外活動等過程。對活動課則可在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准備、活動過程、活動評價與總結等幾方面進行設計。其次,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學科內和學科間的綜合。在學科內要注意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即在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後知識間廣泛聯系。例如:在設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課時,在正確處理歷史課與文化課的矛盾與交織;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矛盾與交織;歷史人物與歷史環境的矛盾與交織這三方面的關系,就會使教學既有新授課的特點,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學共性特點。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注意學科間的綜合,如將歷史和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綜合。此外,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可以增強歷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根據現有條件合理的設計。
4.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
歷史源於現實和生活,但高於現實和生活,更具有一定的指導功能。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歷史,是歷史的最初表現形式,而現實生活周圍的歷史遺跡或者是人文故事則是歷史的典型表現形式。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和事件則可以用歷史來解釋和分析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現實,指導現實生活。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一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將歷史教學延伸到當代。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多角度、多層面的展示歷史,促進學生時代感和歷史責任感的形成。這首先就要求教師具有時代感,充分的關注現實生活,關注國內外事件與時政熱點,縱橫古今,貫通中外,思維時刻保持開放與活躍,從歷史的理論世界中走到歷史的現實狀態中。二是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實現歷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經驗的結合,從而增強歷史的親切感。當教學內容本身時代感、現實感很強的時候,學生自然會感到有迫切了解的願望從而產生興趣,作為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歷史課堂走向生活,從書本走向社會。最終培養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新世界人才,共和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案例】歷史必修2《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一節教學時,某教師是這樣進行的:先提出問題「什麼是經濟全球化?」並從生產全球化、資本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說明了其表現,之後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的原因,重點分析了WTO的推動作用。最後也提出了問題「中國加入WTO後,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讓學生討論。
分析:從課堂教學結構來看,這節課安排是合理的,教學也是圍繞主題而開展的。但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時代感很強的話題,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感受和體驗也比較多,教學時不應該就書本而論書本。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歷史學生身邊和學生本身具有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體驗來感受那些是屬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並舉出實例也可以深印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化難為易從最基本的現象去體會全球化,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最後可以試著讓學生從中找到一些全球化帶來的利弊從而引入到理解中國在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樣則既輕松又合理易於理解記憶。
通過以上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我們的教學設計最終是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這就需教師考慮到各種情況來加強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因此我們在制定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到:首先教學設計目標要明確具體可行,不要定得過高過空。要根據《歷史課程標准》和學生所學教材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其次,教學設計也必須充分考慮師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避免不足,彌補不足,設計出個性化的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初中生可多用講解、談話、探究、體驗等方法,高中生則可多用討論、研究發現法等,但也不能機械化,一切要從實際出發;最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需考慮到所處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是否符合實際。由於歷史學看看內容的多樣性、復雜性,教師在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詳略有當、統籌規劃,真正將教學設計落到實處。
(三)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再現或創設歷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形成歷史表象,掌握歷史知識,並通過具體場景的體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當屬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以其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歷史教學中可以應用的資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圖片,影音資料等。多媒體的直觀性可視性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給學生以如臨其境的感覺,變抽象的語言表述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一種參與的意向,因此是創設教學情境的一個有效方法,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力手段。
2.由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是對人物活動及重大歷史事件的記敘,其自身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在學習過程中引用歷史故事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興趣,同時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因此教學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課中的公民參政情況時,可以對學生講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這一故事,通過對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權利的見聞和遭遇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人民主權的概念和輪番而治的體現,同時也能讓學生體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講《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一課時可以用「酎金奪爵」和「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來說明漢武帝和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如可以用「南門立木」的故事來說明商鞅變法成功的秘訣、用「卧薪嘗膽」的故事來表明越王立志雪恥的決心、用「三顧茅廬」的故事來說明劉備愛惜人才最終使其占據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過故事架橋,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興趣,同時完成了知識的傳授,何樂而不為?
3.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是提高歷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課堂教學是以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形成為核心,滲透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導入比尋設計和安排得當,使學生在首因效應的影響下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設疑、製造懸念導入法或直觀導入法,也可以是故事導入、開門見山、直接破題等。
4. 創設活動讓學生參與激發興趣
古人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們要想深入了解和認識事物,就必須親身參與、體驗。同樣,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也需要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加,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學習,可謂一舉兩得。
歷史活動的組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如讓學生編演歷史劇本、歷史知識搶答競賽、歷史謎語競猜、開展辯論會等。就學生感興趣而又存在爭議的人物或事件組織辯論會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如在《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一課中涉及到對秦始皇功過的評論問題,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統一中國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過歷代都有人評說,當時有人稱贊說「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晉朝有人指責他「殺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贄則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在就這個問題組織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大多積極參與但意見不一: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歷史功績的肯定,認為他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割據混戰,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等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因此應該給予肯定;也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的批判,認為他殘暴,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書坑儒又嚴重摧殘了文化禁錮了思想,因此應對他持否定態度。辯論過程很激烈也出現了不少亮點,既增強了學生興趣有加深了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認知水平。對歷史上沒有定論的人物,同學們比較感興趣,設計討論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觀點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很好的途徑。不論學生在辯論中給出哪種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言直有據即可,辯論後教師要進行講評,將正反方的論據進行綜述,使之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信息系統,反饋給學生。
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對歷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對民族命運的關切,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啟迪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 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1.強化課程意識,深入挖掘歷史教材
課程意識是教師執行課程標准,落實課堂教學設計的內驅力。教師的課程意識需要以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基礎為先決條件,深入挖掘教材是強化教師課程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深入挖掘教材則是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的基礎。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是進行歷史教學的基礎。對教科書的開發和整合利用,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可以試教學效果大增。特別是本次課程改革實現了教材的多樣化,按照相同的課程標准,可以採用不同的教材版本,這就促使教師一定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合理使用教材,強化教研和校本意識。
2.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教學資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豐富的信息來源這是時代的新產物並很快發展成為歷史課程的新資源。 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以及一些歷史音像圖像資料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再現歷史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拓寬課堂形式、啟迪學生思考、強化重點、簡化難點等。通過網路,學生可以訪問世界各地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資料庫、圖書館等,充分利用有效歷史資源級遠程教育中的歷史課程,使歷史不僅僅局限於課堂、學校,而是朝著更廣闊的空間發展。當然這些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和手段,是不能根本上取代教師地位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結合實際和自身特點採取適當的多媒體、網路手段等為教學錦上添花。
3.有效開發社區課程資源,了解身邊的「歷史」
要想充分利用歷史課程資源,校外尤其是我們身邊社區的歷史資源不容忽視,這些資源包括:社區圖書館、資料室、博物館、網路資源、社區歷史遺跡、紀念館、歷史人物或故事等。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課程資源更具有豐富性、生動性和現實性的特點。但長期以來教師把教材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而忽視了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甚至不願主動開拓各種潛在的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各種歷史資源,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其情操,還可以激發其學習歷史的興趣更加了解身邊的人或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事物、體驗人生的好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在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其形式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要有對歷史學科的正確認識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結合課程標准切實可行的創新教學設計;培養並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良好興趣與積極性;還需要加強對課堂內外學校與社會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來豐富歷史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