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看影響教師的好書有哪些
Top10書目信息
教學與行為干預
1.《教學與行為干預()》,[美]卡拉·肖爾等著,王小慶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
美國暢銷教師工具書,當中小學老師遇到「學不會的孩子」時,請試試這個科學方法。
目前,處於成型期的干預反應模式(RTI),已不再局限於最初對閱讀障礙學生進行鑒別的功能,還被廣泛用於為學生提供數學及行為方面的針對性干預。無論是用於學前兒童還是高中生,該方法在許多學校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全書採用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對RTI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紹,包括RTI的發展歷史,針對不同學習者、不同學科的實施策略,教育部門領導者如何領導實施RTI 等。其目的在於指導教學實踐者使用這一既有挑戰性又極具價值的模式,並能對學生產生積極而有效的影響。
專業資本:變革每所學校的教學
2.《專業資本:變革每所學校的教學》,安迪·哈格里夫斯、邁克·弗蘭著,高振寧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專業資本:變革每所學校的教學》分析了當前教育界對教師和教學所存在的許多錯誤觀念,詳細介紹了什麼是高質量的教學,有哪些途徑可以促成並維持這種教學,這對中國學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師都有非常重要的啟發意義。本書以專業資本理論為視角來探討教育政策,認為過去的許多教育問題在根本上都是由於過度強調商業資本、忽略專業資本建設所造成的,指出重視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和建立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的必要性,這對我國提升教師整體素質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棉花糖實驗——自控力養成聖經
3.《棉花糖實驗——自控力養成聖經》, [美] 沃爾特·米歇爾著, 任俊 閆歡 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
你是否:無法長時間專注地做一件事?喜歡的物品總是念念不忘,立馬就要買到手?無法控制自己的不安情緒,讓珍視的伴侶瀕臨崩潰?減肥遙遠無望,擺脫不了眼前一頓美食的誘惑?工作嚴重拖延,還在沉溺於社交網路和在線游戲?快買快賣導致投資頻頻失利?本書告訴你:自控不僅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更是你自己的選擇。看到第二顆棉花糖,自控便無須努力。
自控力與意志力的熱論都源於50年前開始的棉花糖實驗,實驗結論一經報道便獲得廣泛關注,然而這場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卻遭到了極大的誤讀。《棉花糖實驗》是實驗設計者、自控力之父沃爾特·米歇爾對實驗來龍去脈的溯本清源,在破除大眾對棉花糖實驗的普遍誤解的同時,還給出了對從孩子的養育、僱傭新職員,到避免糟糕的交易和個人決定的最明智建議。
學習之道
4.《學習之道》,[美]芭芭拉·奧克利著,教育無邊界字幕組,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本書從腦科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出發,跨學科解讀學習的原理,提供最全面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
大腦如何處理圖形、文字、數字等信息,不同類型的學習匹配哪種信息通路。學藝術、學語言、學音樂、學數理,各種事物的學習原理有何差異?對於你而言,為什麼A方法比B方法效果更好。如果你翻開這本書,我相信你對學習是認真的。
記憶組塊、提取練習、穿插學習法……數十項科學研究,繪制學習原理全景地圖;最全面的學習法則,通往精進之路。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
5.《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魏勇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是北京十一學校特級教師魏勇的隨筆集。作者在書中真誠分享好課的秘密:要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教師要以真實的自我跟學生相處,選擇與自己天性一致的教學方式,需要跨界,要設計好的問題。課堂是拆圍牆、開窗戶的工程。好課要讓學生滿腹狐疑,要給學生驚喜!……這些心得源於作者獨特的思考與實踐。《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絕大多數文章是作者來到北京十一學校後寫成,讀者從中亦能深刻體會十一學校的教育氛圍與教師文化。
熱情投入的主動學習者——學前兒童的學習品質及其培養
6.《熱情投入的主動學習者——學前兒童的學習品質及其培養》,[美]馬里奧·希森(Marilou Hyson)著,霍力岩、房陽洋、孫薔薔譯,教育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積極的學習品質是兒童學習的基礎,是兒童良性發展循環的起點,是兒童終身學習的重要保障。美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要重視兒童學習品質培養的問題,並將學習品質作為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與健康、語言、社會性等內容並列,寫在了聯邦政府的相關文件中。該書是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多年來關於學習品質問題研究的一個成果總結,在系統梳理學習品質的概念、結構要素、框架標准以及積極學習品質的重要作用之基礎上,具體論述了該如何在實踐中培養兒童的積極學習品質,從課程選擇、教學方法、評估、教師、家庭等多個角度提出了培養兒童積極學習品質的工具,將對兒童學習品質的研究推進到了實踐層面,對我國幼兒教育界認識、把握以及落實《指南》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孩子是個哲學家
7.《孩子是個哲學家》,[意]皮耶羅·費魯奇著,張晶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孩子是個哲學家》是一本寫給天下父母親的書。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皮耶羅?費魯奇對育兒生活焦頭爛額的體驗與我們普通的父母別無二致。然而不同的是,作為一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他敏銳的雙眼發現了繁瑣育兒日常背後我們身為父母而發生的深刻心靈轉變。
孩子長大了,父母變老了。這僅僅只是一種流於表面的物理事實。而在孩子與父母彼此交織的生命和生活中,更深刻的變化發生在我們的心靈之中。那麼,身為父母,除了日復一日的操勞和一長串的賬單,孩子們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饋贈?
「孩子上天賜給我們的禮物。」人們常常如是感嘆,然而像作者如此深刻的剖析和覺察卻並不多見。《孩子是個哲學家》正是這一觀念的絕佳闡釋。
失控:孩子不聽管教怎麼辦?
8.《失控:孩子不聽管教怎麼辦?》,[美]沙法麗·薩巴瑞(ShefaliTsabary)著,孫璐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失控——孩子不聽管教怎麼辦?》是美國著名正念心理學家沙法麗?薩巴瑞博士飽含勇氣與智慧的嶄新力作。從豐富的臨床研究與青少年咨詢經驗出發,沙法麗博士發人深省地指出,親子沖突的根源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控制與管教——它們總會觸發孩子的不滿與反抗。如果父母能夠放棄「我的孩子應該如何」的執念,轉而接納孩子的「本來面目」,尊重孩子的需求,就能夠與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聯結,從而引導孩子自我確認、自我激勵和自我實現。這種充滿覺醒、聯結與愛的養育方式,最終會令育兒變為一場父母與孩子相互支持與陪伴的成長之旅。
人之初:現代蒙學四十六課
9.《人之初:現代蒙學四十六課》,王尚文、郭初陽、顏煉軍著,東方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我們生活在一個價值多元而混亂的時代。面對海量的知識、信息,弱水三千,如何獨取一瓢作為基礎人文教育的源頭活水?沒有公認的好辦法,因此茫然,甚至迷亂。有人主張回歸《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等古代蒙學讀本,但它們的內容難免有時代的局限;也有不少人在摸索新的途徑,但篳路藍縷,開拓為難。
面對如此糾結的境地,需要真誠的行動和實驗,本書的三位編者以瓶管之識,編輯此書,為讀者提供了一種選擇。
為青少年讀者提供基礎人文選本,自應「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而全球化時代文明經典的採集,顯然不應再受限於民族和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壁壘,應該面向「天下」的文明經典。老子說:「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不拘泥於自身傳統,才能再造現代文明。
厚土:一個清華學子對晉西農村的調查紀實
10.《厚土:一個清華學子對晉西農村的調查紀實》,肖亞洲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地處晉西黃土高原的山西石樓縣,與《人生》《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的家鄉——陝西省清澗縣,中間僅隔一條黃河。以《人生》《平凡的世界》為起點,再回頭審視這30多年來的中國農村,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作者將自己置身於厚重的土地,用腳步丈量鄉村,用眼睛觀察現實,用心靈感受農民。水土嚴重流失的溝壑,暖意猶在的窯洞,陷入困境的紅棗產業,游離於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新生代農民工,逃婚的農村女青年……
盡管生存於那樣一方閉塞的天地、那樣一種惡劣的環境,黃土地上的人們從未丟棄堅強、執著、淳樸、寬厚和善良。黃土高原上的痛和悲,總是帶著溫暖與堅韌,沉重卻不乏希望。本書共八章,作者以包容、客觀的立場和眼光,發現和呈現一個「遠未實現現代化卻漫溢著現代性」的轉型期鄉村社會生態,解開被現代性的宏大敘事有意或無意忽略了的真實境況。
附:「影響教師的100本書」的書目
一、教育理論類
1. 《教學與行為干預(RTI)》,[美]卡拉·肖爾等著,王小慶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
2. 《專業資本:變革每所學校的教學》,安迪·哈格里夫斯、邁克·弗蘭著,高振寧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3. 《棉花糖實驗——自控力養成聖經》, [美] 沃爾特·米歇爾著, 任俊 閆歡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
4. 《教育方法學》,[日]佐藤學著,於莉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5. 《同一性 青少年與危機》,[美]埃里克森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6. 《美國基礎教育:觀察與研究》,王定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7. 《首要教學原理》,[美]M.戴維.梅里爾(M.David Merrill)著,盛群力、鍾麗佳等譯,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8. 《教育中的理論與抵制》(第二版),[美]亨利·吉魯(Henry A.Giroux)著,張斌、常吟、左繼容、傅書紅譯,閻光才、張斌校,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9. 《學會教學》(第九版),[美]理查德·I·阿侖茲(Richard I. Arends)著,叢立新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二、教育心理類
10. 《寫給教師的心理學》,[英]斯科特·巴克勒、保羅·卡斯爾著,張浩、郝傑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6年5月出版
11. 《情緒急救:應對各種日常心理傷害的策略與方法》,[美]蓋伊·溫奇(Guy Winch)著,孫璐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12. 《青春期心理學: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和面臨的問題》(原書第13版),[美]金·蓋爾·多金(Kim Gale Dolgin)、菲利普·賴斯(F.Philip Rice)著,王曉麗、王俊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13. 《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碼》,[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金玉編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14. 《男孩的人生目標大不同》,[美]邁克爾·古里安(Michael Gurian),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15. 《去情緒化管教:幫助孩子養成高情商有教養的大腦》,[美]丹尼爾·西格爾、蒂娜·佩妮·布賴森著,吳蒙琦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16. 《我在美國做學校心理學家——走進真實的美國中小學生活》,謝剛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17. 《對話孩子:我在加拿大做心理咨詢與治療》,黃蘅玉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18. 《讀懂初中生——心理特級教師的咨詢手記》,楊敏毅、黃莉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三、教師專業成長類
19. 《怎麼上課,學生才喜歡》,魏勇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0. 《有效教學設計:幫助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美]凱·M·普萊斯(Kay M. Price)、[美]卡娜·L·納爾遜(Karnal L. Nelson)著,李文岩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21. 《教師花傳書》,[日]佐藤學著,陳靜靜譯,鍾啟泉校,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6年9月出版
22. 《課堂研究》,鍾啟泉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23. 《書語者——如何激發孩子的閱讀潛能》,[美]唐娜琳·米勒著,關睿、石東譯,阿甲審譯,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24. 《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蔣軍晶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25. 《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肖培東語文課例品讀》,肖培東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26. 《我這樣做老師》,魏書生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27. 《重新想像學習:互聯社會的學習變革》,[英]格雷厄姆·布朗-馬丁著,[伊朗]紐莎·塔瓦科利恩攝,徐曉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28. 《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法》,金陵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29. 《促進教學的測驗與評價》,趙德成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30. 《怎樣評價學生才有效——促進學習的多元化評價策略》,[美]埃倫·韋伯著,陶志瓊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31.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怎麼看?怎麼辦?》,柳夕浪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6年1月出版
32. 《新高考來了,怎麼看,怎麼辦》,顧明遠、翟博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33. 《給小學教師的100個簡單的科學實驗創意》,[英]特雷西·安·阿斯頓著,韓小寧、劉白玉、頓小慧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34. 《像冠軍一樣教學:引領學生走向卓越的62個教學訣竅》,[美]道格·萊莫夫著,丁浩、趙婕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35. 《教育的重建》,楊東平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36. 《做有智慧的教育者》,林格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37. 《智慧靈性的小學語文教學》,陳延軍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38. 《合作學習技能35課: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未來競爭力》,[美]哈維·斯莫基·丹尼爾斯、南希·斯坦尼克著,馮魯華、楊婷婷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39.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常生龍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40. 《設計·製作·游戲:培養下一代STEM創新者》(中小學STEM教育叢書),[美]瑪格麗特·赫尼、[美]大衛·E·坎特主編,趙中建、張悅穎主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41. 《做最好的中學教師:高效課堂管理的十三堂課》,[美]卡蘿爾·西蒙·溫斯坦(Carol Simon Weinstein)、[美]英格麗德·諾沃德沃爾斯基(Ingrid Novodvorsky)著,田慶軒、顧翼梅、田墨濃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42. 《老師如何提問,學生才會思考》,[美]南希·塞西爾、珍妮·法菲爾著,劉夏青等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43. 《怎麼想,就怎麼教——從默會知識到思維教學》,丁際旺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44. 《小學語文主題教學研究》,竇桂梅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45. 《美國中小學課堂觀察——一位教育學教授的筆記》,李海林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46. 《教育為誰》,李鎮西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47. 《傾聽課堂:教師行動研究例析》,胡慶芳等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48. 《王崧舟與詩意語文》,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組編,王崧舟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49. 《華應龍與化錯教學》,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組編,華應龍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50. 《沒有圍牆的教室——美國女老師30年愛心課堂手記》,[美]弗朗西斯·H·卡庫嘎瓦著,仲小燕譯,譯林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51. 《這樣的數學作業有意思——小學數學探索性作業設計與實施》,劉善娜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52. 《教師的互聯網素養》,程慧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四、學前教育類
53. 《熱情投入的主動學習者——學前兒童的學習品質及其培養》,[美]馬里奧·希森(Marilou Hyson)著,霍力岩、房陽洋、孫薔薔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54. 《學習的心智傾向與早期教育環境創設:形成中的學習》,[紐西蘭]瑪格麗特·卡爾,溫迪·李,卡羅林·瓊斯,安·史密斯,凱特·馬歇爾,朱迪思·鄧肯著 周菁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55. 《兒童游戲通論》,劉焱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56. 《幼兒園自主游戲觀察與記錄——從游戲故事中發現兒童》,董旭花等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57. 《蒙台梭利教育精華:讓孩子自信又獨立》,[法]夏洛特·普桑(Charlotte Poussin)著,尹亞楠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58. 《幼兒園備課·說課·聽課·評課》,俞春曉等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59. 《園長的札記》,游向紅著,學苑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60. 《幼兒園:教什麼?怎麼教?——「耶魯一期」美國研修手記》,劉華蓉主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61. 《破解家園溝通的44個難題》,胡劍紅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五、綜合類
62. 《失控:孩子不聽管教怎麼辦?》,[美]沙法麗·薩巴瑞(ShefaliTsabary)著,孫璐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63. 《孩子是個哲學家》,[意]皮耶羅·費魯奇著,張晶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64. 《學習之道》,[美]芭芭拉·奧克利著,教育無邊界字幕組,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5. 《特權:聖保羅中學精英教育的幕後》,[美]西莫斯·可汗著,蔡寒韞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66.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美]羅伯特·普爾著,王正林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7. 《媽媽教的數學》,孫路弘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8. 《地球通史》(牆書系列),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69. 《巨嬰國》,武志紅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70.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訓練課》,[日]福原正大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71. 《發現你的天賦》,[英]肯·羅賓遜(Ken Robinson)、[美]盧·阿羅尼卡(Lou Aronica)著,路慧編,李慧中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72. 《乘數效應:發現學校里的天才》,[美]利茲·懷斯曼、洛伊斯·艾倫、伊利斯·福斯特著,韓雪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73. 《心理營養:林文采博士的親子教育課》,[馬來西亞]林文采、伍娜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74.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美]羅娜·雷納著,鍾煜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75. 《平和式教養法》,[美]勞拉·馬卡姆博士著,孫璐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76. 《加油向未來 科學一起嗨》,《加油 向未來》節目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09月出版
77. 《孩子:挑戰》,[美]魯道夫·德雷克斯、[美]薇姬·索爾茲著,甄穎譯,三聯書店2015年1月出版
78. 《小集團思維:決策及其失敗的心理學研究》,[美]歐文·L·賈尼斯著,張清敏、孫天旭、王姝奇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79. 《好習慣成就孩子的一生:0-6歲幼兒習慣養成教育》,晏紅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80. 《學習的科學:如何學習得更好更快》,[美]愛德華·D·赫斯著,汪建軍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81. 《母愛的羈絆》,[美]卡瑞爾·麥克布萊德(Karyl McBride)著,於玲娜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82. 《頑皮的孩子是天才》, [美]狄波拉·塔爾梅奇、傑米·塞勒著,張薔薔、林笠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83. 《優秀的綿羊》,[美]威廉·德雷謝維奇著,九州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84. 《讀懂孩子的塗鴉世界》,潘鏡蘭著,譯林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85. 《不和媽媽說再見》,趙銳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86.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劉稱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11月第3版
『貳』 能百度到的不是「真學問」 我們應該怎樣學習歷史
我高中讀理科,大學讀工科,很少看課外書。在歷史課堂上,我從未聽說過1942年河南大飢荒……死了幾百萬人,這么大的事,我竟然一無所知。……認識過去有助於理解現在,我這個『史盲』該多多補課了!」 由此似可管窺我們的歷史教育,尤其是中學理科歷史教學的缺憾。本報特約請北京十一學校歷史特級教師魏勇撰文,探討這一問題。 目前我國教育有兩個特點,大學被就業綁架,中學被應試綁架。要把中學生從「人質」狀態中解救出來,需要全面的教育和社會改革,需要社會各階層的智慧和決心,顯然,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為中學歷史教師,能夠做的事情固然相當有限,卻也不是無可作為——至少可以讓一部分學生先自由起來。比如,讓佔全部學生人數70%左右的理科學生在學歷史時得到解放。 一方面,因為他們不參加歷史高考,而會考要求又比較簡單,「解放」有可行性。另一方面,因為我們看到一些理工科出身的官員、科技工作者甚至校長,在社會問題上的看法仍然停留在他們那個年代的中學歷史教育的水平上,其歷史觀基本局限在中學歷史教科書范圍內;由於專業所限,大部分理科學生很少有機會在課下主動學習教科書以外的歷史,於是,他們在課堂上接觸到的人文教育有可能決定其一生的精神底色。基於此,「解放」有必要性。 再者,教育的事情不能等到根本解決方案來臨時才動手,那樣的話,根本解決方案也許永遠等不到。人類歷史的經驗證明,自上而下設計的完美方案通常不如自下而上形成的自發秩序來得合理,對社會而言,最佳的頂層設計是對自發秩序的認可和完善。所以,我願意就中學理科歷史教學這樣一個小小的切面來談談我的看法和做法。 批判性思維才是歷史學習應當追求的目標 我們為什麼需要歷史教育?這涉及歷史學科的本質。 為什麼學歷史?過去有一個標准答案:以史為鑒,可明興衰。但仔細琢磨,這個答案對大多數人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比如愛因斯坦,他不需要懂很多歷史,照樣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做出傑出貢獻。再說普通人,比如一個計程車司機,不懂歷史就開不好車嗎?一個計算機程序員不懂歷史就編不好程序嗎?好像沒有什麼因果關系。這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對以往的歷史學科本質定義的一個挑戰。究竟這個學科是干嗎的?絕大多數人只想過一種幸福的、甚至是平淡的生活,天下興衰,過去王朝的風雲變幻,其實對我們個體的生活沒什麼影響,除非你想當統治者,才要去了解治理國家的經驗教訓。 學歷史有什麼用呢?我發現,周圍的很多人,親人、朋友、同事之所以不喜歡看那些我認為很好的歐美經典電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看不懂。許多經典電影涉及歷史背景和典故,如果缺少對世界歷史和文化的了解就容易看不懂,看不懂就不喜歡看。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可以說失去了一大人生樂趣。當然,這僅僅是學歷史的淺層作用之一。 事實上,歷史學科的作用需要重新思考,既需要從族群生存發展的角度來考慮,也需要從個體生活需要和自我發展的角度來理解。這樣,我們在教歷史的時候才會放下身段,才能避免以宏大敘事遮蔽個體訴求。沒有對歷史的了解和批判性思考,社會就不能分享如下共同記憶:我們曾經在哪兒,我們應有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歷史上哪些決定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一旦缺乏這種集體記憶,人們就會陷入政治冷漠症,甚至不能理解報紙上發表的新聞和披露的問題,不能聽懂一場演講在說什麼,不能和別人談論有關的公共話題。 歷史學習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夠通過這種學習,內化那些有助於形成公民社會的重要價值觀。其中,貫穿於歷史學習過程始終的批判性思維是在政治方面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 那麼,究竟我們要教給學生什麼?過去的歷史學習,常常是「貝多芬」式的——一背分數就多,不背就沒分。這其實完全扭曲了歷史學習的意義。歷史的確是由一系列事件構成的,但了解這些事件本身不是目的。歷史事件只是一個一個的案例,透過這些案例,我們要分析,要學會如何從案例中得到一個明智的、合乎情理的見解。這個過程,以及最後形成的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才是歷史學習應當追求的目標。若干年後學生即使忘掉了歷史事件的細節,也不會忘掉分析案例的思維方式,這正是學習歷史所要達到的目的。 凡是能網路到的,一定不是歷史教學的真正價值所在 應試教育很大程度上繞開了歷史的真正本質,在知識的皮毛上做文章。比如某些高考題,讓你排列甲午戰爭、中法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這4個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對了就給分,排列不對就不給分。或者,即使有少數考察歷史學科能力的題目,也只是在規定的前提下假裝自由思考。這有什麼意義呢?這些大多是網路就可以解決的。 我的體會是,歷史教學的價值是網路不能解決的;凡是能網路到的,一定不是歷史教學的真正價值所在。因此,我們教師的用力方向應該是電腦沒法代替的方向,而不是跟網路、谷歌、維基網路比賽信息量。 如果我們還把自己學生時代受教育的那種模式復制到現在的教學中,那就等於把歷史教學貶低到了電腦硬碟的程度。那樣的教學無非是把一個儲存著很多信息的硬碟拷貝給學生。那很糟糕,老師根本就沒有競爭力——你競爭不過硬碟嘛。現在主流電腦硬碟有500個G,我相信,人的大腦連5個G的信息都不能同時容納。不過,電腦的CPU無法對自身儲存的信息進行有機整合,創造新的認識和見解,而人腦可以,這就是人腦最可貴的地方。因此,我們的教學要做功的部分就是人腦處理信息的能力。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能力呢?學習歷史有助於學生用從過去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深度智慧去理解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即將到來的各種事態做好准備。歷史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人類的偉大經歷,揭示了個人和社會為了適應各種情況所做的調整;展示了很多由於錯誤類推或忽視歷史教訓而導致的沉痛代價。學生從中知道忽視過去可能會使我們成為過去的囚徒。進而,學生將意識到,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需要對人類事務中的偶然性和不合邏輯性做好准備。最終,使他們在面臨當今難題時,能夠更深刻地意識到選擇的多樣性及其可能的後果,從而在現實生活中做出負責任的決策。
『叄』 如何設計有效的歷史教學問題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廣,以學生發展為主要目標,要求教學過程中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促進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逐漸深入課堂。問題化教學貼近新課程標准,貼近升學率,也不斷引起我們的注意、研究、探索。現實歷史課堂教學中,幾乎所有教師都採用問題化教學模式,但效果不一,有的問題質量不高,過於簡單,課堂表面活躍,學生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提升;有的問題艱澀,學生只能「沉默」 「被參與」,教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但學生仍然「啟而不發」,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時下像這樣低效的歷史課堂教學依然存在,課堂教學預期目標並非都能達到。結合教學實踐,本文就提高歷史教學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談幾點看法。
一、歷史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現狀
近年來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師都在盡力打破「滿堂灌」,普遍重視課堂問題的設計,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教師的觀念存在著模糊、混亂的現象,課堂教學所設計的問題還存在以下現象:
1.設計的問題出現兩個極端傾向。不是過於簡單的選擇式問法,或者是非常膚淺的填空式問法,就是寬泛且難度極大的問題。選擇式問法如:是不是?等,填空式問法如:這個歷史事件發生於哪一年?等,這類問題思維含量低,不能起到訓練學生學科能力的作用。而難度過大的問題問的范圍過大或太寬泛,或者問得過深、過難,學生答題沒有任何思路,不知如何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僅不能訓練學生思維能力,連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恐怕都難以實現。
2.問題過於籠統,層次不清晰,指向性不明確。如:辛亥革命是怎樣發生的?這種大而全的問題抑制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厭學。
3.問題不分主次輕重,過於繁瑣。如:某個歷史人物出生於哪一年?是什麼地方人?有哪些事跡?如何評價他? 「滿堂灌」變成「滿堂問」,嘻嘻笑笑,熱熱鬧鬧,學生什麼也學不到。這種問題混淆了教學重點,耽誤了學生的學習時間。
4.隨意性提問。上課時每講一兩句便問是不是,或者是講到某個知識點時突然學習一些與課堂教學內容關系不大聯系不緊密的問題,分散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注意力。
二、歷史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原則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要遵循以下原則:
1.掌控難度。設計課堂提問的問題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沒有難度或難度太大都會失去意義。因此,設計的問題不能太難,不能超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要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已有知識經驗的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的學生差異,要讓每個學生「跳一跳」便能摘到不同的「果子」。
2.掌握問題的梯度,也就是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層次。所設計的問題裡面要含有不同層次的小問題,由易到難,適合各個層面學生的需要,從而形成系列化的問題。
3.注重效度。所設計的問題要對解決本節課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有幫助,才能叫有效。
4.注重聯系。歷史的發展是內在聯系的,因此,問題設計要多注重時間(縱向)或空間(橫向)的聯系。學生對於所學或尚未學到的知識不能做到上引下聯,制約了學生思維的延伸、教學目標的深化和知識點的強化。
三、歷史課堂教學問題設計的方法和技巧
在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思維含量高的問題,不僅有利於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為學生發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提供橋梁,使學生的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得以提升。
1.整體構思,層層設問。課堂教學所設計的問題要從教學內容整體考慮,形成教學內容整體知識結構,在整體結構中依據重點和難點理清層次,按照層次組織一連串問題,構成一個指向明確、思路清晰、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問題鏈。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鏈過程中掌握知識訓練思維能力。如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本課教學內容,整體上就是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依據這一點我們可以把這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三個大問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背景(從諸侯爭霸到秦朝統一);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至高無上的皇權、中央管制、郡縣制的全面推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積極和消極)。每個大問題再設計有層次的細致的小問題,如至高無上的皇權這一知識點,可以設計為:皇帝稱號的由來是什麼?它是如何建立的?這一制度有何特點?這一制度有何影響?如何評價它?等問題。
2.扣住重點,抓住難點。重點難點是每節課課堂教學的核心,重點難點解決了,課堂教學的目標也就基本實現了。因此,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一定要聚焦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如我們在學習中國古代歷史上「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問題時,要注意突破「春秋戰國的社會大變革是百家爭鳴形成的根本原因」這一難點,從學生已有認知水平來講是有些難度的,我們可以設計成系列性的問題來突破,如: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有何變化?這些變化引起社會政治、階級關系和思想文化領域發生了什麼變化?這些變化是涉及到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各個方面的深刻變化,這說明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是什麼?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學生對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政治已有一定的了解,再來理解「春秋戰國社會大變革是百家爭鳴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很容易了。因此,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一定要有針對性。
有效的問題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學生思維的大門。教師要提供這樣一把鑰匙,就要以學生的認知、思維和情感為基礎,以課標為導向,不斷優化問題設計,構築有活力、有效力的歷史課堂。
『肆』 初中歷史導入新課的幾點做法
我們根據歷史學科和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要做到導入新課時就用有趣的開頭引起學生的好奇,吸引學生的興趣,並不是件難事。以下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歷史課導入的幾點做法。
一、復習舊知導入法
復習舊知導入法是歷史教師最常用的方法。指在每堂課開始之前,教師通常復習先前的內容,進而導入新課。這種方法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將舊知識有機聯系在一起,系統化。使學生在「溫故」的基礎上「入題」,進而「知新」。例如:我在講授《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課時,設計的導入語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麼?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這場戰爭後簽訂了一系列的條約,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有沒有達到完全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為什麼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學生回答完後,教師總結:因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法沒有達到完全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樣的導入語既復習了上一節內容,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兩次鴉片戰爭的內在聯系緊密地結合起來,由此順利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
二、質疑設問激發興趣導入法
一個精心設計的問題,能像一根魔術棒,吸引著學生,激發著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精神處於積極向上的狀態,從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達到在輕松愉快中學習的目的。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巧妙的設計出讓學生感到驚奇而疑惑的問題,引起他們的強烈好奇,從而製造懸念,以激發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進行歷史思維,學生很快就會進入課堂情景中,有利於下一步的教學。比如《宋代的城市生活》一課,還可以創設這樣的問題來導入新課:宋代人很會生活,特別是娛樂方面的活動,很多一直保存到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中,請跟隨老師一起學習,然後告訴老師你有什麼發現。在引入宋代的歷史時,我把之前在一本書上看見的一段話作為引入語,留給學生大大的懸念。「遠遠看去,宋代就像一團亂麻。亂到什麼程度?我想用一句俏皮話來表述,亂到連最不怕亂的歷史學家也越講越亂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講亂更不知道如何來擺脫亂。」為什麼會這樣呢?請隨著老師學習宋代的歷史,你就會有深刻的體會的。學生們先是一臉的微笑,接著是一臉的疑惑,從學的角度看,提問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提問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淘治他們的審美情趣。
三、設問法
由學生熟悉的或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提出問題、探究它的由來。設問一般有二種情況: 一是復習舊課引入新課所提問的問題要注意寓有深意和新意,並且要和新課內容緊密相關。二是結合教材重點,把新課中最能引起同學興趣的內容,用設問句形式,激發他們求知的慾望。如講「我國境內的原始人群」時,可以這樣設問:「你們知道人是怎麼來的嗎?我國古代有女媧捏土造人的傳說,古代埃及人認為是創造力之神哈奴姆用水和泥土造出來的,基督教認為人是上帝造出來的,也有人認為是人由猴子變成的,這些都是不科學的。那麼人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你們都知道奧運會,但是否知道它的發源地在哪裡?我國亞運會開幕式的場館可坐十萬人,但你是否知道在1900多年前的古羅馬劇場可以容納多少觀眾呢?」 設問法的最大優點是通過寥寥數語,就能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並且造成懸念,使學生產生一種渴求答案的強烈願望,從而產生自覺的主動的學習要求。
四、引入圖片、歌曲、影視資料等,直觀導入
圖片導入是一種比較常用的導入方法,從圖片的內容看,可以呈現的是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遺跡等等,這些形象直觀的圖片用在相對枯燥的學習內容前,可以提高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三大改造》一課時,我就改變了以往相對單調的復習導入,以歷史人物榮毅仁導入本課,使得本課內容更具人情味。在新課開始時,我以幻燈片呈現了榮毅仁的圖片,並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大家知道這位人物是誰嗎?他就是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這樣既將達到了導入新課的目的,使學生對三大改造有初步的認識,同時又使學生了解了榮毅仁這一歷史人物,並從他的身上感受到了愛國情懷,有助於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這樣一舉多得,效果明顯。
運用歌曲導入的方法也是司空見慣的,例如學習抗日戰爭時,可以用《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導入;學習抗美援朝戰爭時,可以用《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導入;學習《民族團結》,可以用《愛我中華》導入;學習港澳回歸時,可以用《七子之歌•澳門》導入;在學習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內容時,通常會用《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導入。當然除了這些歷史題材的歌曲外,當下的一些流行歌曲也可以巧妙運用,例如魏勇老師在教授《戊戌變法》時,就巧妙運用了迪克牛仔的歌,而且寓意深刻。他是這樣導入的:「迪克牛仔曾唱到『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值得等待,當那些往事已成滄海,可不可以重頭再來?』這首歌唱出了世事的變幻,人間的滄桑,如果一個民族可以重來,我想我們也許會選擇1898年作為重來的起點,那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一次機遇,然而我們沒有好好把握,最終讓強國之夢與我們擦肩而過,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遺憾和長久的反思。今天我們就來仔細咀嚼這一段歷史。」,這樣的導入,在新課開始時,就使得學生對戊戌變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激發了他們對這段歷史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影視資料導入,更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這樣的導入方式大多形象直觀,而且學生能夠獲取一些課外知識,提高感性認識,從而形成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自我理解和歷史知識體系的自我構建。
總之,各種精彩有趣的新課導入,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之一,它們不但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有利於師生之間感情的互動。因此,設計精彩有趣的課堂導入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伍』 杭州胡斌飆車案的結果是什麼
譚卓死的真挺冤。。。胡斌女友還說胡斌善良,惡心啊!!!就那種撞人了嘻內嘻哈哈笑笑女友肩膀容耷耷,看著地上一個奄奄一息的被他害死的人在做最後的掙扎不顧,一手拿著冰冷的手機叫人處理。囂張!富人了不起啊,怎麼不和比爾蓋茨比比,看看誰富誰善良。唉,可最終判了一星期去體驗監獄生活去了,113萬?對於他父母來說相當於我們掉了一元零鈔吧。最近晚上醒來還是經常聽到很響的馬達聲,嚇得我都睡不著。沒開空調都覺得冷颼颼的。。。。
『陸』 魏勇的歷史課怎樣貫徹了教育的個性原則在線等
一、因材施教
——個性化課後輔導需要真正體現關注學生差異化的理念
「因材施教」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體情況施行不同的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因勢相形」,培養「各具情態」的人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在教育實踐中按照「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根據學生的資質,發揮其各自的特長,培養各具特色的人才。縱觀孔子的諸位弟子,如文才出眾的顏回、武藝高強的子路、御馬術超群的冉有等,之所以他們各有所長,正是孔子尊重學生的水平與能力、特長等差異,實施「因材施教」的結果。
以推崇孔子「因材施教」理念而迅速發展壯大起來的個性化課後輔導行業,同行們在探索個性化教育方面作出了一些的嘗試,但與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理念的精髓仍有相當的差距。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中小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往往由課後輔導機構來實現,然而這些課後輔導機構卻是圍繞考試試卷,針對應試而進行的個別化的課後輔導。
個性化教育,即便是個性化的課後輔導也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差異,讓學生去吃「自助餐」,既讓優等生「吃得好」,又讓中等生「吃得飽」,還讓學困生「吃得了」。對於優等生來說,輔導的重點在於強化興趣,拓寬知識面,發展其特長;對於中等生來說,重點在於補差補缺,防止知識負積累,促進轉化。對於學困生,其重點是增強自信和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方法上的提升。
鑒於此,踐行「因材施教」的理念就是根據每個學生差異化的個性特徵,為學生制訂出適合其個性特徵的發展規劃,實施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與方法來進行個性化教育,因此說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二、修己育人
——育人教書先正己,必須遵循敬業樂業、為人師表的為師之道
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修為做好了,才有資格去教育別人或者領導別人。卓有成效的教育,必須靠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來感化和駕馭被教育者。只有具備了讓大家都稱道的人格,成了眾人的榜樣,才能贏得尊敬,讓人信服,從而感化他人。
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應當深深地認識到,要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學生,不僅自己首先要品行端正,情操高尚,學識淵博,敬業樂業,還要擁有教育與教學的高超藝術和技能。因此,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術,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操作和應用,不斷探索新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在耕耘中拓寬視野,在執教中提煉師藝,真正升華其師德與師技。
作為個性化教育教學工作的踐行者,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科學的研究者和促進者,又是育人藝術的探索者和設計者。應該時刻牢記「為人師表」的宗旨,而不只是把這種職業僅僅當做一種謀生的手段;應該專心致志地從事教育工作,忠於職守,樂於奉獻;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無私地奉獻給學生,在育人教書中真正體現自我價值;應該以培育人才、繁榮學術、發展先進文化、推動社會進步為己任,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正確把握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恪盡職守,潛心專研業務,把育人放在首位,精心施教,做到師表在人間,風范皆楷模。
三、傳道解惑
——培養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好學、善學、樂學;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與學習方法
在實施個性化教育的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要讓學生「好學、善學、樂學」,這就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思維,學會分析和思考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發掘學生「好學、善學、樂學」的內驅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思維與學習方法。
怎樣才能做到讓學生學會思維呢?個性化教育工作者應當從讓學生學會質疑開始,往往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我國古代大教育家朱熹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讓學生在互動與交流中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提高學習成績的過程就是發現、提出和解答疑問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應當會巧妙地設疑,創設問題情境,以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產生「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效果。
學會思維,關鍵是方法得當。在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中讓學生掌握諸如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類比、歸納、演繹、體驗等思維方法,傳授給學生一些分析和判斷的策略和技巧,這樣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而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引導學生掌握正確思維方法的基礎上,積極推行「引導——自學——提問——討論——解惑」教與學的新模式,努力使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得到錘煉,於是,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激發,從而形成「好學、善學、樂學」良好學習心態和學習習慣。
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稱職的老師和不適合的學習方法。
四、以人為本
——關注、尊重,平等、互愛,寬容、包容,怒而不棄;應當遵循「以學生為主導」的教育准則
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時代發展的結晶,它主張把人放在第一位,順應人的稟賦,提升人的潛能,完整而全面地關照人的發展。在個性化教育中,教育工作者應當懷著一顆善良、博愛的心,去關注每個孩子,樹立「以學生為主導」的意識,變學生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從單純的接受知識到主動自覺地掌握知識。
個性化教育必須全程貫徹「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准則,把教與學變成是師生平等交流、互動、共同成長的雙向過程。這就要求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講授知識時,不是自己滔滔不絕、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而是在課前就安排學生預習即將講授的知識,收集相關資料,講授過程中讓學生先說自己所了解的內容,發現和提出問題。然後老師再糾正錯誤、補充說明、答疑解惑。這樣一來,將抽象而晦澀的知識就在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中變得簡單易懂了,同時,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可以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應該掌握的知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快樂指數。
怒而不棄就是提倡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要有寬容與包容之心。一些天賦稍差而又不思進取的學生,常常會給老師帶來很大的刺激,有時甚至會忍無可忍,這種情況下老師也難免會動怒。但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對他們怒而不棄,該批評時就批評,該關心時要關心,絕不會因生氣就對其放任不管。因此,「以學生為主導」還體現在對問題學生做到不拋棄不放棄,這是每位個性化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起碼的職業道德。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和學生的一切。
五、以德樹人
——德育為先,心育為重;確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終極目標
孔子把人的道德素養看做是第一位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為僅有知識而缺乏道德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學文而無行者不少。所以,孔子強調做人與讀書之間,做人是第一位的。育人之道,德字為先。在社會變革轉型的現實情境下,「以德樹人」顯得格外迫切。
個性化教育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更是一種理念,一種足以支撐學生走好以後人生之路的精神動力。因此,在個性化教育的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教育工作者必須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以及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和塑造。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德育教育的重點,個性化教育還應該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開心靈困惑。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學生的學習以及品行檔案資料,對暴露問題出來的學生做好心理動態監測和科研工作,指導學生自助,對特殊學生要進行追蹤輔導。
同時,個性化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還需要掌握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本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問題孩子的問題根源往往就產生於家長身上,所以,正確引導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和配合教育工作者做好德育教育,也是個性化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之一。
六、以誠立教
——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個性化教育機構要把「誠信辦學」、「精品教育」作為一種責任
個性化教育機構目前一般都是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辦學的投資人大多是自然人或是私營企業等,這就帶來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與公益性質辦學之間的矛盾,實際上也是長期存在的社會公益事業與教育產業化之間的困惑。一些民辦的教學機構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往往故意誇大宣傳,把個性化教育說成是無所不能;還有的為了體現其教育效果,一味地追求應試技巧,把分數視為教育成果的唯一標准;更有甚者以什麼「名師團隊」、「包上名校」等噱頭來招攬生源斂財;一些沒有辦學或教育培訓資質的公司也看好這塊市場,紛紛進入個性化教育行列,甚至盲目擴張教學點以試圖分得一塊更大蛋糕。於是,一時間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使得原本尚處在探索階段的個性化教育平添了許多亂象。
筆者以為,推行個性化教育是我國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盡管我國教育資源的稀缺性以及與生俱來的不能公平共享等因素,然而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率先介入必將會加快個性化教育制度的推行,這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曾有學者大聲疾呼,個性化教育時代已經來臨了。
面對個性化教育時代的來臨,個性化教育機構應首先確立「以誠立教」的辦學方針,建議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把個性化教育作為一項社會責任工程來做,堅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對待,堅持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誠信辦學」的服務理念,堅持教育家做教育、企業家做市場的逐利模式,摒棄粗放式地發展個性化教育的諸多弊端,強調並盡快實施行業自律,揚長避短,不斷地進行行業自我完善,推行個性化教育的規范化、標准化,把個性化教育打造成真正的「精品教育」,努力達到個性化教育細致、精緻、極致教育的目的。只有這樣,個性化教育才能夠真正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
『柒』 工業4.0時代,怎樣為孩子籌備未來的教育
「互聯網+製造」就是工業4.0。 一、工業4.0時代:世界不再是你過去所知道的那樣 什麼是工業4.0時代? 「工業4.0」概念最初由德國率先提出,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此前的工業革命分別為:工業 1.0的蒸汽機時代、工業 2.0的電氣化時代、工業 3.0的自動化時代。 工業 4.0時代的核心特徵是什麼? 「網路化」 什麼都是「互聯網+」,互聯網加上傳統經濟,就是未來的新常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沒有網」說出了人們生活在4.0時代的心聲,人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離不開網路。 智能化 所有的東西都在走向智能化。比如說煮飯,現在只要在手機上一按幾點幾分啟動,遠程式控制制,家裡的電飯煲就開始自動煮飯了;手機一按,家裡的洗衣機就開始洗衣服了。據說現在正在研發智能機器人,家裡搬回一個,所有的家務活都給你包了……這時候,你會發現生活變得特別簡單、便利。機器會代替你做得更多,而你會擁有越來越多的時間,那麼這么多時間用來干什麼呢? 「去中心化」 以前人們競相離開農村奔向城市,居住在一個核心地帶,爭奪城市的優越資源和機會,因此出現了像武漢、北京、上海這樣幾百萬、上千萬的大城市。但是現在,開始物極必反了,未來你可能會發現大城市的解體。未來鄉村極有可能成為「奢侈品」和新的人類家園。 「去組織化、去管理化、去中間化」的極簡網路原則,隨著互聯網的聯系越來越普及。廠家去掉代理商的中間環節,而與顧客直接聯系。同樣地,在工作上,組織機構也成為非必要因素,供方和需方可直接聯系,這使很多人擺脫組織走上了自由職業者道路。在生活上,人們越來越注重直接、快捷的聯系。因此,一切組織都將成為不太必要而走向鬆散、潰敗,同時,就只有依賴互聯網新型「控制力」的增強。是什麼?請諸君自己斟酌思量。 「個性化」 這是一個個性大解放的時代,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賦予個體自由,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個更高度的個體、更高度自我掌控的人。個人從此擺脫了土地和機器的束縛,告別了貧窮而追求自由,個人越來越注重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工業生產也從大規模標准化走向了私人定製化。在未來的時代,發揚個性的人會越來越多。 …… 所有這些巨變,將徹底重構我們的生活,徹底重構我們社會的運行模式。 二、詳細解析工業4.0時代對教育的巨大沖擊 1、傳統教育行業被顛覆,傳統學校的職能不復存在 在這樣一個新時代,「大數據、雲課堂、雲教育、雲技術、翻轉課堂、STEAM課程、MOOC、微課……」種種新名詞分分鍾撲面而來,讓我們應接不暇、眼花繚亂。 有了WiFi,有了App,學生已經不再依賴傳統的教師傳授知識;學習可以不僅僅發生在學校、在教室、在45分鍾課堂;而是隨機的、各種碎片化的時間都可以找到最好的老師,獲取最寶貴的資源。 所以,這一切都讓傳統學校作為「知識文化中心」的功能已不復存在,傳統學校的圍牆已經坍塌了。現代大學的存在意義和存在邏輯,也已被顛覆。 美國的一位網路專家說:「地點已死,空間長大。」教育界,必然掀起真正的革命! 「可汗學院」的異軍突起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一個優秀的老師,把他的課程放到網上,千萬人都來採用。 這意味著:「傳授知識的好教師」第一次變得不再稀缺。 你無法通過把這部分好老師「專屬化」來提高學校的競爭力。 因此,這個時代,「知識」已經無法壟斷;「個體」也不見得會輸給「集體」,甚至很可能優秀的個體,比某些人數多多的「集體」更強大。 如果某個教師的個體很卓越,他一個人就可以超過很多的學校,實現很多教師加起來都無法達到的教育成果。這在過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這種事情的出現,就必然讓「傳統學校」失去存在的意義,也讓「教育資源」變得不再集中,「去中心化」完全成了現實。 同時,「互聯網+教育」也讓傳統學校「同質化」,讓優質學校與普通學校的教育資源不再是「天壤之別」。 北京上海的學校,不見得就比山溝里的精英學校更「接近文化教育中心」。山溝里的精英學校,不僅可以同步知道北京上海的課程和教育,也可以使用美國歐洲的教材,甚至哈佛大學的課件和教程來教學,還可以決定如何使用這些課件,來幫助學生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未來假如你想對鄉村教育作點貢獻,不一定要親自前往鄉村,你可以足不出戶地贈送一個優質師資的「雲端課堂」給鄉村孩子帶去新知,「互聯網+教育」是真正化解人們心頭大痛的城市農村「教育資源不公平」問題的捷徑。 北京十一學校的特級教師魏勇就說:凡能網路到的,一定不是教學的真正價值所在!李希貴先生也說,互聯網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很輕松地找到一位「隨叫隨到、無所不知」的全科教師,那麼傳統老師和學校的價值和意義將失去了最大依託。 因此,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重新定義教育、重新定義學校的時代了。 但是如果你懂得善用這個新時代的信息網路資源,你就會發現這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如果你不懂,那麼你將可能錯失很多良機而被時代所淘汰。 2、這是一個個體強大、個體超過組織、個性化教育到來的時代 試想,如果在十幾二十年前,傳統的沒有互聯網的工業化時代,上述變化能發生嗎?我們能不能找到可汗?可汗能不能找到我們?不行!那是個個體無力的時代。個體渺小無力地不能伸展於天下,而客戶也無力按照自己的需求自主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個人都不能受到良好的尊重,即使是可汗再大的本事,也可能被組織機構埋沒。 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很奇妙地,都同等賦予了每個個體絕佳的機會和超級影響力。只要你善於運用,你一個人就可以辦一所學校,一個人就可以開一家醫院,一個人就可以做一個自媒體。 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個體強大、個體超過組織、個性化教育到來的時代。 這個時代賦予每個個體表達自己的自由,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話語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自媒體。你可以燒個菜、賣個萌、爆個料,都發到自己的微信微博和QQ,與網友互動分享交流。你就是「CCTV」,你就可以打造你自己的網路名片和網路品牌。 今天,假定我們有一個優秀的微積分教師,我們幹嘛不把他的講課過程全部錄下來提供給全世界的學生,而讓其它幾百萬個講這門課又講不好的老師去干別的活呢?這個時代實現了!那麼這個教授就算給他再高的工資也都是廉價的,因為他對全世界講課,這就是今天在線教育、明星教師、獨立教師來襲的重大意義! 今天,個體的實力格外突顯重要,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個性化教育趨勢已然到來,「因材施教」已真正成為可能。 因此未來我們必將告別傳統教育的單一化、工具化、標准化,而響應多樣性、體驗性、深度探究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3、未來無業可就,教育目標正從就業目標轉型為創業導向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行業界限已經在消失。 這意味著什麼?我們很多家長都很關心孩子上大學要讀什麼專業好?這句話就告訴我們已經沒有專業這回事了,你如果再繼續將眼光局限在專業上,你就太out了。 一個科學家的判斷:「你的孩子將要從事的工作有65%是現在還不存在的職業。」也就是說:未來是未知的。 那麼,既然我們的孩子將來要從事在今天還未出現、還不存在的工作,那麼我們現有的教育模式還有效嗎?我們還為工廠、生產線或者某個職位身份量身定向培養一個孩子,會有用嗎?肯定沒用,因為你這個「定向培養」的前提已經不復存在、崩潰了。 看懂了你就知道,這事情一旦成真,改變將不可想像!那麼家長該如何來幫助孩子規劃?只有一個途徑——認清本質,看
『捌』 范跑跑是個怎樣的人
范美忠,四川隆昌人,1992年畢業於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學,1997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到自貢蜀光中學當教師,不久他因為課堂言論辭職,後輾轉深圳、廣州、重慶、北京、杭州、成都從事媒體、教師行業,曾在《中國經濟時報》、《南方體育》等媒體任編輯,發表過《追尋有意義的教育》、《〈過客〉:行走反抗虛無》、《〈風箏〉:靈魂的罪感與懺悔意識》、《用觀念打敗觀念——讀〈哈耶克傳〉》,在天涯BBS,第一線教育論壇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現任職於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
在外媒的報道中將其稱為Running Fan。
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論壇寫下了《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震親歷記》一文,文中細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時所做的一切以及過後的心路歷程。
5月12日14時28分,地震發生時,四川光亞學校的范美忠老師不顧學生,本能地猛沖下樓,第一個到達操場。事後,范美忠發表帖文《那一刻地動山搖》,說「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范美忠的逃跑行為和貼文中的言論,引發網民熱議,並送其綽號「范跑跑」。
附 《那一刻地動山搖》:
我曾經為自己沒有出生在美國這樣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權的國家而痛不欲生!因為我大學畢業十幾年的痛苦與此有關,我所受的十七年糟糕教育與此有關。我無數次質問上帝:你為什麼給我一顆熱愛自由和真理的靈魂卻讓我出生在如此專制黑暗的中國?讓我遭受如許的折磨!但我也曾為自己感到慶幸:我沒有出生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那樣我將可能經歷戰爭的恐怖和非正常喪失親人的哀痛;我沒有出生在共和國的前三十年,因為以我這種寧折不彎,心口如一的性格,多半會被槍斃了家人還要忍著傷痛上交子彈費;或者誓死捍衛毛主席和紅色中國而其實死得一錢不值;或者經歷熱烈的青春之後卻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當然,十六歲讀初三的時候,我通過電視報紙隱隱約約地旁觀了那場那一代人不堪回首的運動,但懵懂無知的我並沒有感到痛苦,因為當時我還是一個傻瓜,雖然這場運動對我人生軌跡的影響是三年後我經歷了噩夢般的一年軍訓。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難!首先就是大學以後面對商業社會和極權社會的精神分裂的痛苦和欲求自由公正而不得的焦灼與孤獨,還有失去家園的生命虛無!但這是在某些人看來似乎是虛無縹緲的近乎神經質的痛苦,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憂之!我沒有遭遇戰爭,沒有遭遇特大洪災!我懷疑自我與他人的可靠性生命的可靠性但沒有懷疑過大地的可靠性,雖然我早就否定了大地作為生命家園的可能。唐山大地震成了遙遠的災難記憶和抽象的死亡數字。但該來的終究要來!在毫無心理准備的情況下,我在離震中映秀最近的都江堰經歷了一生中最恐怖的一次經歷: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
這一天下午照例是我的IB一年級SL語文課,課前學生和我都感到天氣極度悶熱,我圍著教室轉了一圈,把所有的窗戶都開得最大。這節課上的內容是《紅樓夢》第十三回,照例由學生先講一遍,但學生不到十分鍾就講完了,我覺得很多地方學生都忽略過去了,又叫學生提問,學生也沒什麼問題,我只好親自上陣,在講到秦可卿給鳳姐托夢的時候我問學生:「這是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嗎?」學生說:「這是迷信!」我又問學生:「曹雪芹會認為它是迷信嗎?鳳姐會這么認為嗎?」學生說:「不會!因為他們信這個!」我由此循循善誘地啟發學生:「我們今天認為包括托夢、算命和風水等是迷信,是因為我們用了現代科學實證主義和理性的眼光來看這些東西,科學和理性有很了不起的地方,但它有它的局限,比如我生命的意義虛無科學理性能解決嗎?親人朋友喪失之痛科學和理性能安慰嗎?科學和理性能保證我們幸福嗎?因此,很多問題和領域是科學和理性所無法認識或無法解決的,因此不能太過因科學和理性而自負,對宇宙間的神秘力量要保持敬畏……」剛講到這里,課桌晃動了一下,學生一楞,有點不知所措,因為此前經歷過幾次桌子和床晃動的輕微地震,所以我對地震有一些經驗,因此我鎮定自若地安撫學生道:「不要慌!地震,沒事!……」話還沒完,教學樓猛烈地震動起來,甚至發出嘩嘩的響聲(因為教室是在平房的基礎上用木頭來加蓋的一間大自習室),我瞬間反應過來——大地震!然後以猛然向樓梯沖過去,在下樓的時候甚至摔了一跤,這個時候我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難道中國遭到了核襲擊?」然後連滾帶爬地以最快速度沖到了教學樓旁邊的足球場中央!我發現自己居然是第一個到達足球場的人,接著是從旁邊的教師樓出來的抱著一個兩歲小孩的老外,還有就是從男生宿舍樓下來的一個學生。這時大地又是一陣劇烈的水平晃動,也許有一米的幅度!這時我只覺世界末日來臨,人們常說腳踏實地,但當實地都不穩固的時候,就覺得沒有什麼是可靠的了!隨著這一波地震,足球場東側的50公分厚的足球牆在幾秒鍾之內全部彤塌!逐漸地,學生老師都集中到足球場上來了,因為是IB二年級畢業考試期間,有些學生沒有上課,有的學生正在寢室里睡覺或者打游戲,因此一些學生穿著拖鞋短褲,光著上身就跑出來了!這時我注意看,上我課的學生還沒有出來,又過了一會兒才見他們陸續來到操場里,我奇怪地問他們:「你們怎麼不出來?」學生回答說:「我們一開始沒反應過來,只看你一溜煙就跑得沒影了,等反應過來我們都嚇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劇烈地震平息的時候我們才出來!老師,你怎麼不把我們帶出來才走啊?」「我從來不是一個勇於獻身的人,只關心自己的生命,你們不知道嗎?上次半夜火災的時候我也逃得很快!」話雖如此說,之後我卻問自己:「我為什麼不組織學生撤離就跑了?」其實,那一瞬間屋子晃動得如此厲害,我知道自己只是本能反應而已,危機意識很強的我,每次有危險我的反應都比較快,也逃得比較快!不過,瞬間的本能抉擇卻可能反映了內在的自我與他人生命孰為重的權衡,後來我告訴對我感到一定失望的學生說:「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於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發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如果過於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你們也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十八歲的人了!」這或許是我的自我開脫,但我沒有絲毫的道德負疚感,我還告訴學生:「我也決不會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話雖這么說,下次危險來臨的時候,我現在也無法估計自己會怎麼做。我只知道自己在面對極權的時候也不是沖在最前面並因而進監獄的人。
這時我開始關心起成都的家人以及小狐和李玉龍的安危,但一開始手機沒有信號,顯然因為停電,機站也無法正常工作,過了一會兒手機有了信號,也許機站啟動了備用發電設備。但這時打電話的人太多了,我的電話根本打不出去,別人的電話也是同樣。水、電、通訊和交通中斷,我們只好靜靜地呆在操場里等待,一些學生甚至在如此緊張的時候踢起了足球,我也穿著登山鞋加入了進去,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以這樣的從容態度來緩解內心的緊張慌亂!就這樣一直等到下午五點,才有老師用微型收音機收聽到德陽廣播電台的廣播:7•8級地震,震中在汶川!跟唐山大地震震級一樣!大家目瞪口呆!而震中距離都江堰又如此之近!大家猜測道:「汶川肯定被洗白了!」這時我的一個學生面色沉重,因為他的父母兄弟等親人都在汶川縣城,這時我們還不知道震中是在汶川境內的映秀而不是汶川縣城腳下!不知道都江堰其實比汶川縣城距震中還近!而汶川跟外面完全失去了通訊聯絡,交通也完全中斷!這個學生告訴我:「汶川經常地震,前年還發生過6•5級地震,但除了一些老房子汶川的房屋都是按照七級防震修的,因此沒有事。但這次都江堰就比前年的汶川地震厲害……」說到這里,這個學生幾近哽咽無語!這時我才想起寢室辦公室都肯定不能睡了,晚上難道住操場?那也得棉被和衣服啊!如果我回成都,那也需要錢啊!我饒開樓房心驚膽戰地回到我的寢室,發現水桶已經從飲水機上被震下來了,放在凳子上的衣服也被震了幾件下來,手忙腳亂之中我只拿了錢卻忘了拿衣服被子,因為我住的宿舍是修了十六年的房子,洗漱間的牆體和房間的牆體之間早就裂開了一條大縫!所以出來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勇氣回寢室了!
之後我又到前操場閑逛,發現小學部和幼兒園的學生全在那裡。卿校長也正在那裡,於是我過去跟他聊天。我說:「在我印象中,光亞學校的房子不怎麼結實啊!怎麼一間都沒有倒?」卿校長多少有一些得意地回答:「我們學校的房子修得像碉堡,怎麼會倒?我是包工不包料!那些包工頭都跟我爭,要包工包料,但我堅決不幹,我把材料買好!工錢我可以給多點,房子是現澆鑄的!地面和牆壁都連在一起!修好我們用儀器檢查過鋼筋水泥的含量!」原來他也並不是有先見之明,只不過是沒有偷工減料而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質量保證和防震設計!這樣我放心了,連光亞學校的看起來不見得很好的房子都沒有倒,那其他地方也不見得有多大問題。這時我陸續收到了郭初陽、呂棟和蘿卜坑的詢問安危的簡訊,並且都回復成功,另外給李玉龍的簡訊也發送成功了並收到了回復,知道他和小狐都沒事。這時我才想起,我老家的母親和兄長姐姐也可能看到都江堰發生地震的新聞而擔心,應該給家裡一個電話,這時只有座機還可以通,但打的人太多,我等了好久也沒等到機會,只好放棄!這時一個步行到市內觀察了情況回來的學生說:「都江堰市內挨得慘,百分之二十的房子塌了!光亞學校的房子這次真是經受住了考驗!」學校的老師學生一直對光亞學校的房子建築質量有微詞,經過這次地震之後,卻不禁對卿校長和他的光亞學校的房子刮目相看!
這時在成都的校長夫人也回來了,她說:「成都沒事,但都江堰聚源中學教學樓塌了,十八個班的學生埋在下面,死了幾百人,教育局長跪在那裡哭!」又有從聚源鎮回來的光亞學校附近居民說:「當時我正在逛商店,跑得快,街道兩邊的房子瞬間全部倒塌了,我從死屍上跑過,太可怕了!」又有光亞學校學生家長說:「看來多交一點錢質量就好一點,我的孩子在光亞就沒事!」
從下午五六點鍾開始,都江堰和成都的一部分學生家長就陸陸續續來到了學校把孩子接回去。我也於九點多搭乘學生家長的車回成都,都江堰的交通堵得一塌糊塗,挖掘機,救護車都沒法順利前進,因為亂竄車道的車太多了!光二環路就走了將近一個小時,十點多車終於開上了成灌高速,車跑了一段時間之後我才收到魏勇的短消息:「你還活著就回消息!」我趕緊回復:「我沒事我校沒事,但都江堰情況嚴重!」車開出收費站之後我們發現西沿線已經被用作救災專用通道,車輛從繞城高速繞進城內,然後我打的直接回到家裡,家裡空無一人,之前我已經收到老婆發來的短消息,知道他們已經避到了附近的華德福學校的空地上,於是我拿了銀行卡之後又迅速趕到了華德福學校,發現學校已經搭起兩頂大帳篷和十幾頂小帳篷,而我的女兒也已經在她的小車上入睡!老婆則正和一些華德福老師和學生家長圍坐著聊天,我的突然出現讓老婆感到驚喜,因為地震之後我的電話一直打不通,她一直很為我擔心!當晚我睡在華德福學校的校車上,身體不得舒展,關著車門感到悶,開著車門又有蚊子,總之是睡得不舒服。半夢半醒之間,又有兩次感覺到車在明顯地搖晃,因為是在室外,沒有心理負擔,我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等到六點多,小姨來叫我,說她姐一夜沒睡,因為對環境的不適應,因為蚊蟲不斷地叮咬,小傢伙不斷地醒來,不斷地哭。我們只好趕緊回家。但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對地震的反應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地步。我隨時盯著飲用水桶和茶杯,看水是否晃動,坐在沙發上感覺到沙發動了一下,我就會神色鄭重地說:「剛才好象又動了!」並准備起身要叫大家跑!實際上杯中水晃動的餘震一天之內就有好多次,吊燈晃動的較大餘震就有兩次!我們已經收拾好衣服,買好乾糧,拿著雨傘,站在了門口,隨時准備沖下去,但終於沒有沖出去,而很多人已經沖出去!因為在外面睡覺太不舒服了,所以13日晚上我們就乾脆睡在家裡,但由於擔憂小傢伙,我一直非常警醒,根本就沒睡好。我自己跑起來很快,但如果抱著小傢伙呢,那就未必!而且慌亂中很可能摔跟頭,所以必須反應快才能爭取時間,大意不得!實際上我推斷,餘震不可能超過5•12的震級,既然5•12成都都沒危險,那麼之後的餘震成都就肯定沒危險。但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猛烈地震的成都市民顯然都嚇壞了,他們製造出來的緊張氣氛也感染了我!我也跟著緊張不已!這一天中午又接到李勇的短消息,通知說趕緊儲水,因為都江堰化工廠泄露,成都的水源已經被污染!於是大家又手忙腳亂地找出壇壇罐罐來儲水!我想水不能用怎麼得了?於是趕緊叫送水公司送五桶水,結果他們那裡已經只剩兩桶水了!而商場里人們也正在搶購礦泉水!這時我已經考慮是否撤回老家隆昌或者乾脆撤離到老婆兄弟所在的昆明!打開電視,電視台正反復辟謠,說沒有華工廠泄露這回事,成都的用水沒有問題!照理說我該放心了,但由於我黨說謊成性,就算它這次說的是真話我也不敢相信,於是一個電話直接打到正在都江堰的卿光亞校長那裡,他說:「沒有化工廠泄露,是煤氣爆炸引發火災!」我這才放心了!
一連兩天沒有吃到舒服的飯菜,十四日上午我終於用心做了一頓三菜一湯,熱氣騰騰,色香味俱全的菜已經做好擺在桌上,而番茄蛋花湯也快燒好了,這時卻突然接到小狐的電話,說一到兩點之間有大的地震,通知我趕緊撤出,我一看時間已是一點十六分,大地震隨時可能發生,我馬上把火關了就就叫大家趕緊走!老婆卻還對美味戀戀不舍!而小姨的五歲小兒子則捨不得剛煮好才吃了一兩個的湯圓!我哭笑不得,與生命相比,一頓美餐一碗湯圓算什麼?真要是突然發生破壞性地震,這樣婆婆媽媽還來得及啊?女人和小孩一樣非理性和缺乏決斷!匆匆趕到華德福,那裡又已經匯集了不少學生和家長。天空下著小雨,我們就一直坐在大帳篷下面,因為很多小孩在那裡吵鬧,小傢伙一直睡不好,好象心情很郁悶!過了一會兒,我們感覺到了兩次較為明顯的晃動。我估計震中震級是五六級左右,對震中地區的人來說依然需要擔心,但震級從震中到成都一般要衰減兩級,也就三四級吧,有什麼問題呢?大家實在是太恐慌了。由於晃動過於輕微,我們甚至判斷大的地震還沒到來,一直等到下午五點多,我和老婆終於決定回家了。因為就算我們可以忍受這樣的環境,小傢伙已經無法忍受了。十四日晚上仍然鼓起勇氣睡在家裡,顧慮到家裡人尤其小傢伙,我依然隨時保持警惕,依然在半夢半醒之間,這時我才感覺到,我關心家人尤其關心自己的女兒遠勝過我的學生!當晚十一點鍾左右,又發生了一次較強震,住在我家裡的三個不到一歲小孩的母親反應神速,都抱著小孩沖出了房間,而同一個小區的其他人已經基本都下樓了。我一看震動已經逐漸平息,就叫大家別出去,但我不放心,就叫他們放心睡,我一個人坐在客廳里守夜,就這樣熬了一個通宵。以後幾天就在這樣的驚惶中度過,連日來的緊張擔憂,徹夜不眠,我感到疲憊不堪。我感覺,恐怕大地震還沒有來,而我們自己已經崩潰了!真是對即將到來但卻不知什麼時候到來的恐懼的恐懼才是最恐怖的!十七日晚上我開始放心睡覺,十八日那天我甚至已經很放心了,不再因自己的凳子動了一下就疑神疑鬼,眼睛隨時盯著水杯!當天晚上我已經睡得非常舒服,感覺到精力已經恢復大半了。那知晚上十來點鍾,又看到小區里的人紛紛往外逃竄,並說:「電視里通知,今明兩天有六到七級餘震!」我趕緊打開電視一看,果然電視里正反復播放緊急通知!好多朋友也打來電話通知,氣氛一下子顯得非常緊張!我又冷靜地進行分析,我說「顧名思義,餘震區是指發生餘震的地區,而成都顯然不在餘震區,既然如此,就不應該擔憂!」老婆則堅持要出去,她說:「電視里又沒說成都除外!你又不是地震專家!」考慮到家裡住著三個小孩子,為了他們的安全,我終於還是決定大家一起出去,這時大街上已是一片混亂!這天晚上又是在華德福校園里過夜!而小傢伙則顯得很興奮,幾乎一夜沒睡,並哇拉蛙拉地不知發表些什麼感想!睡在旁邊的華德福外籍教師提醒小聲一點,沒想到這小傢伙卻更加大聲地「哇啦哇啦哇啦哇……」大家都笑了起來!小孩子是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的,他們只是覺得好玩!這天晚上又是在車上睡了三四個小時,將近十天的緊張疲憊,我的身體終於拖垮了,鼻塞頭疼,顯然是得了重感冒!幸運的是,地震似乎終於過去了!接下來的時間地震的頻度和強度都在下降,也許可以逐漸安心了吧?
范美忠再次發文 稱自己失去工作 是社會與文明的倒退
我是范美忠 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 也感謝大家對我的抨擊
我從沒想過自己的言論會掀起如此軒然大波,但此時媒體已將我推向輿論的風頭浪尖,現在我只希望此事能夠盡快平息。
我仍然堅持我的觀點,只有法西斯才會以一個人的言論來對他定罪,並以此作為他的罪狀,我失去了工作,也看到了社會與文明的倒退。
是誰說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只有分工不同的? 是你們這群偽善者!
又是誰一邊說著這句話,另一邊卻說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用三寸長舌來抽打自己的嘴巴? 仍是你們這群偽善者!
教師不是靈魂的塑造者,斷言教師是靈魂工程師,就是典型的話語霸權。
一個孩子的靈魂的塑造,關鍵是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教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當我們習慣於偽善的面具的時候,突然看到真實而醜陋的真相時,總會難以接受,所以抨擊我的人,我並不懷恨在心,只是對你們充滿了無限的憐憫。
尼采曾經說過,當一個人與怪獸搏鬥時,要當心自己變成怪獸,我希望支持我的朋友,以此為戒,不要陷入與偽善者的糾纏與謾罵中,而應該保持我們智商上的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