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學校如何進行歷史教育

學校如何進行歷史教育

發布時間:2021-03-04 04:20:51

㈠ 如何進行歷史教學的課前准備

課堂教學是中學歷史教學的主渠道,因而也是中學歷史課改的主戰場。教學理念和觀點的體現、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的落實。新教材的運用等,往往是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和課堂教學的質量展示出來的。要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則是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西諺有雲:「沒有準備,就是准備失敗。」中國也有古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一、備目標
在上課之前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明確這節課所要達到的目標,只有明確了目標之後才能有的放矢做好一節課的備課工作。在一節歷史課上需要完成哪些目標?如何來確定這些目標?作為一個歷史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考慮:
1、研讀《上海市歷史課程標准》
研讀《上海市歷史課程標准》中的總目標,以此來明確歷史教學的要求。中學歷史課程要體現基礎教育階段歷史教育的本質,即是為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因此要從21世紀社會發展和學生個性成長的特點出發,突破以知識記憶為目標的面面俱到的框架;要尊重中學生的認知與情感規律,糾正急功近利的簡單化做法。所以,課程標准指出,要在中學歷史課程的各個環節中體現「以人為本體的文明歷程」、「以真為前提的學習途徑」、「以思為宗旨的目標體系」、「以實為特徵的教育功能」四個基本理念,以德育為核心,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歷史教育和歷史科學的角度出發,確立學生在歷史學習和歷史認識中的主體地位。
中學歷史課程要使學生樹立「史由證來,證史一致」的基本意識,形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思維方式。從注重實踐、體驗歷史的認識過程出發,課程標准中將歷史學習能力分為一般學習能力和歷史學科特有的認知能力。一般學習能力又分為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決問題、交流思想四項,這四項能力貫穿於歷史學習的始終;歷史學科特有的認知能力又以遞進關系,分為識記鑒別、領會詮釋、分析綜合、評價論證四項,並於具體的教學內容相掛鉤。所有的能力要求均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作了明細的說明。
2、明確三維目標
歷史教學的任務包括很多方面,在課程標准中表述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歷史教學的目標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整體目標的具體體現,都不應該忽視某一方面。而且,正是由於歷史本身所包含的豐富內涵,才使得歷史教學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歷史知識的教學應該是基礎,是不可以剝離出歷史教學的;學生不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一切活動都難以展開,一切能力也都難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生成也會成為空泛之談。知識與技能是基礎,過程與方法是橋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最終目的。所以,現在要注意避免對教學目標整體把握上的缺失,要全面和正確地理解歷史教學的任務。

二、備教材
1、鑽研教材
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對教材通讀一遍,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明確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要求,把握要點。讀教材上的文字圖畫內容,理解教材寫了些什麼內容?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是怎樣寫的?然後把教材上的內容變成教師的已知點,從這些已知點中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內容。
上好一堂歷史課並不是單純的學教材,而是要用好教材。如果只是在教材中尋找知識點,並讓學生圈點,這又使歷史教學落入枯燥乏味的境地,這與「滿堂灌」、「填鴨式」教學又有什麼區別?只能使學生認為歷史課是一門需要死記硬背的學科。新教材中引用了很多原始史料,並且還增加了「動手動腦」、「各抒己見」、「小論壇」、「史海拾貝」和「史海指南」等內容,在備課時就應該考慮如何在課堂上適當的使用這些材料。如在《統一的隋唐時代》中有一目內容是「貞觀之治」,就可以結合教材所提供的兩個「各抒己見」的題目讓學生進行討論,從而使學生更了解貞觀之治的情況。
2、補充史料
在仔細分析研究教科書之後,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適當補充課本外的史料。採用多種途徑,如運用投影、錄像、分發資料卡、閱讀紙等,向學生提供各類材料,包括文字、圖像、統計材料等。通過對歷史材料的研習,師生可以展開對歷史問題的論述,這樣就改變了教學中僅僅是對教科書的釋讀,從而使學生了解到具體、豐富的材料,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促進了歷史學習的深入進行,這樣也可使學生得出「史由證來,論從史出」的觀點。
通過對材料的收集、辨析、推論,使學生了解了歷史的情況,提高了閱讀能力,發展了歷史思維,解決了學習中的問題,同時也應注意對補充材料的取捨,取其能體現教學知識點的材料,而非將所有搜集到的材料一股腦的展示給學生,那隻是史料的堆砌。如在講到「南京大屠殺」的時候就可以引用一些《拉貝日記》、《東史朗日記》的部分內容配合課本中所提供的圖片資料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史實。
3、選擇重點
一堂課的時間有限,需要選定重點內容,組織重點活動,而重點活動是應該圍繞重點內容來設計的。教師須在課前仔細的研讀教材,找出一節課的重點。
什麼是教學的重點呢?從理論上講,教學重點是體現教學目標要求的最本質的部分,是集中反映教學內容中心思想的部分。從實際操作上講,一節課的重點,是該課教學內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那麼,如何確定一節歷史課的教學重點呢?一般來說,對教學重點的選定,可以從某一歷史事件歷史發展中的地位、某一知識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某一內容對學生認識上的作用等方面來考慮。選定教學重點,還要從學生認知水平的角度上來考慮,即教學重點的確定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有些教學內容雖然在歷史上和教材中有著較重要的地位,但學生已經比較了解了,這就要斟酌是否還要重點講授。如講到李白和杜甫的詩,學生在語文課上已經學過他們的寫的詩,就可以略講詩的內容,而把重點放在他們詩歌的特點和形成自己風格的背景上。
4、確定難點
難點是對學生而言的,是指學生難理解、難辨析、難解答、不易接受的學生內容。難點是由學生的認識能力與教學之間的差距而形成的。通常我們把教材中比較抽象,學生對其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或者本質屬象比較隱蔽,需要用新的方法去認識的內容,便可確定為教學難點。

三、備學生
在現今的備課中還存在著一個誤區那就是過多的側重於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因此在備課時就需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分析,以便在教師能在課堂教學時達到最好的效果。對於學生情況的分析可以從學生的年齡和認知水平、學生的技能水平、學生歷史學的認知和相關知識儲備、學生的學習方法等方面去考慮。針對學生的不同的情況,教師可以在備課時作出相應的調整。比如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情感水平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已表現出一定的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質疑探究問題的慾望也比較強烈。但他們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評價還停留在非好即壞的判斷標准上,所以在這方面就可以培養學生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而非好和壞的絕對性評價。初中學生剛開始接觸歷史學科,對於歷史學的認識還相當少,相關的知識儲備也相對的少。絕大部分的歷史知識都是戲說的電視連續劇中獲得,初中學生課外閱讀量也很少,所以必須要先培養學生的學史方法。
初中學生的感性認識大於理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多偏重於具體史實,多運用影像資料和圖片資料。他們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能力,能夠製作簡單的幻燈片或運用網路收集史料,所以在課前可以讓學生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這樣既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又有助於配有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不過初中學生家中計算機的普及率不是很高,所以偶爾在課前可以讓有條件的學生做准備。一般在學校中都有圖書館,其中歷史書籍會佔有一定的數量。所以在備課時也可以考慮讓學生在圖書館中查找資料。初中學生從歷史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相對較薄弱,備課時也時需要注意的。
當然由於地區差異,郊市的學生相對郊區的學生其知識面要窄,接觸的信息量少。所以對郊區的學生可以增加信息的培養。

四、備教法
教法是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採用的手段。它包括教師的教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的學,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目的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產生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的運用其意義並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如何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關鍵是為了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思考,使學生在了解歷史的同時對歷史進行認識。因此,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應該是圍繞著學生對歷史的認識而展開。在學生的活動上,要讓學生動腦,而不是單純地動嘴或動手。教師應該結合教學的實際(包括課程、教材、班級、學生和教師的實際)選擇最適當的教學方法,並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而不是刻意模仿和簡單借用某些方法,這樣才能有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問題教學法的使用。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提問也是很重要的,不是想到問什麼問題就問。提問要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誘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和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問也要能夠使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到學生對知識學習的反饋信息,從而調整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課堂提問要盡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談,而應用比較新的說法,從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問題富有形象性,啟發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如在《國民黨統治的危機》一課講到重慶談判時,我問學生,毛澤東是否應該去重慶和蔣介石談判,試說明你的理由。結果學生各抒己見,十分熱鬧。最後,雙方都給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這樣提問,不但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思維,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明確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
提問時也要注意難易,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問題太簡單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和輕視心理;如果太難,不符合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有的放矢;一定的開放性,給學生提供展示個性和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要刻板;有一定的思維量,直接在課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少些,讓學生經過思維加工後才能找到答案的問題要多些。
課堂提問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這就要求教師多設計一些不同層次的問題。如「是不是」或「對不對」的判別型問題主要針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是什麼」或「怎麼樣」的描述性或「為什麼」的分析型問題主要針對中等生;「有什麼異同」的比較型或「有哪些不同意見」的創造型問題主要針對優等生。這樣,才能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壓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都能積極思考,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各有收獲。

總之,只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才可以順利而流暢的上好一節歷史課。當然在課堂之上可能還會發現一些問題是在課前沒有想到的,所以在每上好一堂課之後對所上的課重新反思一遍找出不足之處在下節課前針對這這些問題做好准備。只有在實踐和改進中才可以更好的完成課堂教學~

㈡ 如何讓歷史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

由於受課堂時間和學校硬體設施的限制,現有歷史課堂教學的方式和手段還不夠豐富,不僅難於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而且也難於滿足學生求知慾強,接受能力快和活潑求新的特點.因此利用好課外時間,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校的條件,因地制宜的開展豐富多採的歷史課外活動,這無疑是對課堂教學的良好補充和延伸,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在平時可採取以下方式進行:
1、歷史專題報告會。利用各種重大的節日,搞必要的紀念活動。舉辦專題講座或專題報告,盡可能在年級或全校范圍內進行,使更多的學生受到教育。舉辦圖片展覽。為了具體地、形象地、直觀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還可以舉辦「鑒古知今,學史明志」圖片展等。
2、播放錄像片、歷史故事片。為了深化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播放歷史文獻片和電影。近年來,隨著中學歷史教材的不斷完善,隨著音像製品的層出不窮,學校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相應的欣賞活動,既能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又能達到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能更好的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欣賞的方式可以是固定的課堂時間,也可以是課間的十分鍾,學校製作一個電子屏幕牆,學生在休息娛樂的同時,把知識傳播、智能培養、思想教育、美育和文化娛樂融為一體。
3、歷史演講會或主題班會。這項活動富於趣味性、知識性、思想性和競爭性,適應中學生喜歡在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心理特點。例如五月四日青年節,一二九運動紀念日里,都可以舉辦這樣的歷史課外活動。這項自我教育活動,能使學生增強參與意識,並從思想感情上進入「角色」,受到深刻的教育。即使對其他觀看的學生,所得到的感受也要比教師講授親切,從而取得更佳的效果。
4、開展歷史知識競賽,這項活動不僅可以增長學生的課外知識,開拓視野,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應變能力.例如:利用建黨九十周年的契機,可以開展題為"九十周年輝煌路"的黨史知識競賽.

㈢ 如何利用歷史課進行德育教育

歷史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在歷史資料當中蘊含著大量的德育內容,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而且可以啟迪
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鑒於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認真
研讀歷史教學大綱和歷史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當中所蘊含的德育思想,找准在歷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從
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推動素質教育的進程.
青少年是未來祖國建設的主力軍,青少年的各方面素質決定著祖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重視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質的教育.
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各方面的教育,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值得不斷探究和完善
的問題.筆者在多年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當中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就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問題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當前許多學生和家長更加註重學習成績,對思想品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再加上現在的家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中更是嬌生慣養.多方
面的原因使得許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任何事情都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不肯吃苦,不尊敬師長,打架、斗毆現象時有發生,沒有社會責任感.由此可見,現代教育對
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在對青少年的德育教學方面還比較薄弱.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應該放到重要的日程上來.歷史教師應該以歷史教學為突破口,運用
好歷史教材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通過歷史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從中受到感化,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繼承我國傳統的優良美德,形成正確的
榮辱觀和愛國主義情感.
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現狀
在高考的壓力之下,許多教師、家長和學生所看重的仍然是分數,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是採用單一的評價方式——考試成績,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樣不僅使歷史教學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也不利於學生和社會的發展.
1、在歷史教學中,仍然是注重學生的歷史成績,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的作用.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歷史教學中不僅要
教給學生歷史知識,還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分數在歷史教學中仍然具有主要地位.一切教學為了高考服務.只要學生成績好其它
方面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教師在教學時,只是向學生傳授歷史知識,讓學生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機械記憶,以取得好成績.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德育教育被忽
視,不利於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也有著制約作用.
2、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標准仍然是成績.成績好的學生就是優秀的學生,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是差學生.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其它方面優秀的品質,學生得不到正確的評價,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這和現代教育所提倡的教學觀點是相違背的.
三、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德育教育也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之上.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歷史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教師要深入研究歷史教材,從中挖掘德育教學內容.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既有中國史,也有外國史;就有古代史,也有現代史.歷史學習包括豐
富的內容,教師在課前要深入研究歷史教材,從中挖掘出對學生品質有教育意義的材料,結合實際問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古代史時,教師可以讓學
生形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以德治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思想.在學習中國近現代史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形成民族榮辱感.教師在歷史教學中,還可以穿插一些歷史小故
事、介紹一些著名的歷史人物,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從中受到鼓舞.
2、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當今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注
意採用多種教育形式,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辛亥革命》等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的影片,讓學生從中受到感染.教師
還要利用好圖書、網路等資源,讓學生去查找相關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師還要利用好當地的相關歷史教育資源,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實
地進行參觀,從切身的感受中得到熏陶,磨煉意志.
3、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採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現代教學中提倡素質教育,要求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要採用多元
化的評價機制,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標准.教師要改變以往單純的以成績進行評價的方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准,注重學生學
習能力、思想品質、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同時發展.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歷史基礎之上都有所進步,都能夠得到肯定和鼓舞.
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教育應該是綜合教育.在對學生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德育教育也不容忽視.高中歷史教師要發揮出學科教學的優勢,在歷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思想品質.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大量的合格人才.

㈣ 如何讓歷史課堂活起來

國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指出: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歷史課堂多多呈現動與活的情景,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這里淺談初中歷史教學如何讓歷史課活起來的問題。
第一,積極開發並巧用教學資源
關於教材,新課改指出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事實上也應該如此。歷史教科書是開展歷史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是歷史教育資源的核心部分,但絕不是唯一的。因為,歷史學科所具有的獨特性質,使其擁有豐富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包括文字資源、影視資料、歷史文物、歷史遺址遺跡等。我們所使用的歷史教科書只是其中的一種文字材料而已。可見,有待我們去開發和利用的歷史課程資源還很多。
1、圖書、報刊資源是常見易獲的教學資源。歷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人文學科,涉及的知識廣泛。圖書和報刊,社區部門單位有,學校有,不少個人也有,只要留心,是極易獲得的。圖書館資料最齊全,如通俗歷史讀物、中學生歷史刊物、歷史文物圖冊、歷史地圖、歷史圖表、科學技術史、文學藝術史、考古和旅遊等方面的讀物,可以借來一用,也可以組織學生去閱讀或摘錄。在報刊方面,除普遍訂閱的日報與歷史專業報刊外,我覺得還有《文萃報》、《中國剪報》、《文史博覽》等對歷史教學很有幫助。老師平時注意收集和保存這些,就可供急用之所需;號召學生課外去閱讀摘錄,既可豐富學生的社會人文知識,加深他們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又能促使他們的動,促進課堂的活。這是一舉多得的事,師生都應該樂意為之。
2、鄉土、社區資源是學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教學資源。作為一個歷史教師,應當隨時隨地地發現和利用社區中的鄉土資源,如歷史見證人、歷史專家學者、歷史教育專家、閱歷豐富的長者等。巧用這些資源,學生最信服、最易接受,因為他們的現身說法,能夠在不同層面,從多種角度為學生提供歷史素材和歷史見解。家庭也是歷史學習的一種資源,家譜、不同時代的照片、圖片、實物,以及長輩對往事的回憶和記錄,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有助於學生的歷史學習。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很感興趣,喜歡探究。如果教師恰當巧用這些社區鄉土資源,不僅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豐富其歷史知識,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活躍歷史課堂。
3、廣播、影視資源是鮮活生動而又豐富的教學資源。近年,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與錄音大量增加,成為一種非常重要且容易獲取的資源。文獻記錄片一般能夠真實生動地再現某段歷史,刻畫某些歷史人物,敘述某些重大歷史事件,對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歷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應重點利用的音視頻資源。還有一些比較接近歷史實際的影視作品和娛樂性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只要其違背史實不多不遠,也可以有選擇地利用,因為它們或多或少地提供了某一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風貌,有益於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感受歷史,以增強其歷史感和歷史理解能力。這類資源多,關鍵在巧用。要巧用,先是精選畫面,再是優化重組內容,然後是確定最佳的呈現方式。時下的教育裝備較以前有很大的進步,呈現方式可採用錄音帶、VCD或者課件播放。前兩種方式播放,對於一般的學校來說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之所以要精選,是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段,而可取的資源多;之所以要優化重組內容,是因為這類資源畢竟不是為教學而專門設計的,我們的教學內容比較集中,教學程序也自有體系和規矩;之所以要確定最佳的呈現方式,是因為這些資源生動鮮活,採用其他方式呈現會失去其生動與鮮活的特性,我們的學生喜歡的就是這方面。
4、信息、網路資源是豐富而又便捷的教學資源。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為歷史教學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豐富的教學資源。隨著教育裝備水平的提高,網路已進入不少校園,我們應該好好地利用,使之為歷史教學服務。特別是計算機教學的推進,更加方便我們充分利用各種與歷史學習有關的計算機教學輔助軟體、多媒體歷史課件、遠程教育中的歷史課程,互聯網提供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資料庫和圖書館、檔案館網站等,以獲取豐富的歷史教學資源。我覺得對於初中歷史教學很有幫助的網站有許多,其中尤以中學歷史教學資源、人教社初中歷史、初中歷史教學網、中基網歷史、歷史中考網、歷史圖片素材、歷史教學資源等網站為佳,我們不妨進去瀏覽瀏覽,會得到一些收獲的。巧用這類資源,精選仍然重要,更值得注意的是要及時下載並保存,因為有些專題性的資源過期再難覓。
除了上述的四類資源外,還有一些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我們可以很好的開發利用。如歷史遺跡、遺址、博物館、紀念館、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蘊涵豐富歷史內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這些資源也當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總之,在這方面我們應當樹立在生活中尋找歷史教學的靈感的觀點,把能夠為我歷史教學服務的資源都盡可能的開發和利用起來,去偽存真,取精用宏,為學生學習動起來、歷史教學活起來所用。
第二,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 如果說積極開發和巧用教學資源是歷史課堂教學活起來的基礎的話,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就是使學生動起來、教學活起來的框架。因此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我認為初中歷史教學要使學生動起來、教學活起來,在教學設計一環必須扎扎實實備好課
一要備教材。要備好教材,就得熟悉課程標准,深入鑽研教材。新的歷史課程標準是教師備課的指導性文件,與以前的歷史教學大綱比較,在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准、教學要求與教法等諸方面都有許多的不同。教師要認真鑽研,弄清其新變化、新要求,做到腦中有課標。教材是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教師要深入鑽研,了解其內容、要求、編排意圖與體系以及各章節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各章節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對即將講授的章節的鑽研,要達到懂、透、化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本。在鑽研教材的時候,要對你所開發且可用的課程資源,進行精選補入;還要廣泛閱讀有關參考書,以便更好地掌握教材,並從中選取一些材料充實教學內容。
二要備學生。備學生,就是要求教者全面了解學生,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備課要把備教材與備學生結合起來。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基礎,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以及他們的學習方法、習慣等。這樣,才可是使所設計的課堂教學足以讓學生動起來,達到教學活起來的目的。還要充分估計到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同一教學內容會產生什麼不同的反映,預想的困難一旦出現將如何克服。這是備課時必須認真考慮、周密設計的。
三要備教法。課堂要讓學生動起來、使教學活起來,教法的設計尤為重要。教學要優,效果要佳,教師就須在備課時認真考慮教法,恰當地組織教材,精心設計好教學程序,做到手中有法。歷史教學的常規方法有講述法、讀書指導法、教具演示法、談話法等。正在推廣或探索中的高效教學法有討論法、情景再現法、圖示法、啟發式教學法、三段式教學法、立體式教學法等。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法的確定要從教學任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徵、個別特點、知識基礎、班級情況和學校的教學條件等實際出發,要有利於學生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目標的培養、發展和實現。
四要備教學手段。 課要上好,得有好的教具相助。這些教具的恰當使用,就是我們所稱的教學手段或教育技術。用得好,對於課堂讓學生動起來、使課活起來、效果好起來是極為有利的。時下大多數教師採用的不外乎圖表實物、音像資料、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四類。一堂課究竟用哪些,何時用,怎樣用,都必須在備課時設計好,課前准備到位。前兩種是大家經常採用的,已經能夠運用自如了。這里我只就後兩類的使用作些提示。
多媒體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在教學方法上具有新穎性、多樣性、趣味性。它以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將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把空間距離變近或變遠,把微觀的事物放大,把宏觀的事物縮小,突破時空限制,可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建立感性認識,易於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積極性。有利於教師把學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識信息傳給學生,擴大知識視野,提高教學效果。
網路技術的利用,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求知慾,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使課堂教學生動、活躍、優質目標的實現如虎添翼。我在教學中使用網路技術,主要有五:之一是利用網路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問題是教與學的心臟。創設問題情景,就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製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景的過程。之二是引而不發,誘思導學。這里的發是指把知識點直接加以解脫。為使全班學生的主體性更好地發揮,心理潛能更好地挖潛,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師沒有必要發,而應該很好地利用網路技術進行誘發、引導,學生的整個認知系統才可激活並高速運轉起來,由最初的萌芽狀態進入主動探索新知階段。之三是利用網路技術,為學生提供獨立探究的環境。獨立探究,就是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的過程。在學生獨立探究時,要及時將其各種方法調至主機並投射出來供大家討論,還要適時引導其自己發現問題、自我矯正,將探究之機留給學生。之四是利用網路科學激疑,創設最佳的學習心境。在課堂,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促使其認知情感由潛伏轉入積極,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如此才能實現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創設最佳的學習心境。之五是利用網路建構自主探索,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這點淺顯而易明了,在此不需解述。
第三, 恰當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新課改的核心是教師、學生角色定位的轉變,即確立教師的主導地位。這是讓學生們動起來、歷史課活起來的保證。教師恰當注意好六個導:
一,誘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這是第斯多惠說的。教師要誘導學生的求知慾,充分挖掘歷史自身的魅力;運用提綱挈領的引言、直觀形象的圖表、極富理性的推理、思辨性強的提問、新舊知識的亮點以及生活中密切相關的事例來設疑引思,激發其學習興趣。
二,引導。教師的教貴在一個引字。我們可以利用歷史的學科特性,引導學生學習歷史、分析歷史、審視歷史、探究歷史。當然,老師的引導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是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具廣闊性、靈活性、深刻性的,只要是有利於學生學習動起來、課堂教學活起來的,都可以恰當的使用。
三,疏導。學生受基礎知識、思維定勢、讀題判斷等因素的影響,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思維障礙。教師此時應該是問題的診斷者、思維的疏導者和心理的開導者。我們不必給予學生現成的答案,而應用觀察、分析、比較、歸納、聯系等方法,對症結進行仔細分析,細心點撥,幫助學生自行解惑。
四,輔導。新課改提出,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都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初中歷史知識是學生未來所需要的,但他們的歷史素質參差不齊,不可能同頭並進。對此,老師可組建學習小組,在小組內好、中、差學生分層次縱向合作,結合老師的個別輔導,把教學由課內延伸至課外。這樣,既解放了教師,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進後進生的進步,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
五,指導。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其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尋求問題的解法,而不僅是記住過程;指導學生探求新的思路,而不僅是套用過去經驗;指導學生發揮聯想想像,而不僅是重復固有模式。
六,倡導。歷史不僅是專業課程,也是重要的文化教育課程。它對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審視思辨習慣、全面系統分析處理問題的態度以及客觀、真實、公正地判斷、評價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可見,歷史是一門知識,也是一種文化,它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所以,教師要利用這一平台,倡導歷史的人文價值,倡導正確的歷史觀,倡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這里既包括課程內容蘊涵的人文知識,又包括教學過程中應弘揚的關懷人、尊重人、解放人、提升人的人文精神,還包括歷史學習中應特別重視的重史實、重客觀、重背景、重借鑒、重揚棄、重批判的人文方法。

㈤ 如何進行歷史課堂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新課改的實施是新世紀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這是一個紛繁浩大的系統工程,也將是一個艱巨而長期的歷史過程。面對這次新課改澎湃大潮,我們這些身處教學第一線「弄潮兒」一方面感受到新課程全新理念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另一方面經過系統「師訓」和自身不斷地學習、實踐和反思,也深切體悟到無論是自身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三維目標」落實等等都在悄然發生著新課程改革所期冀的積極可喜變化。
經過一學年的新課改課改學習和實踐,筆者體會最深的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堂教學設計是指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對課堂教學所進行的設想和計劃,是對學生達成教學目標、表現出學業進步的條件和情境作出的精心教學籌劃,而不只是文本化的教案。課堂教學設計之所以必要和重要,是因為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而課堂教學設計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方案,是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和前提條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可以說,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課堂教學設計是關繫到新課程改革在實踐操作層面上成敗的關鍵所在。結合新課程理念和自身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應該也是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側重:
第一,在教學目標設計上:嚴格依據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依託《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同時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情況,全面整合和落實「三維目標」。
《歷史課程標准》反映了國家意志,體現了國家對高中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依據和法規。教師只有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了解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課程的內容標准、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新課程目標是指本課程要達到的結果,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同時決定了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定位,是新課程理念方面創新的主要標志之一。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結合我省高中階段教育實際情況,在研究相關文件、課程標准和教材基礎上,制定的本學科教學、學業評價、學生畢業及升學考試的基本依據。從課程教學目標設置上看,《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是高度統一和關聯的,都明確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必須牢牢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這一「標」和「本」,唯有如此,新課程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以高中歷史必修Ⅰ第七專題第二課《美國1787年憲法》為例,《歷史課程標准》確定的課程目標要求是「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目標(學習要求)是,「知道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特點及其作用;知道聯邦制的權力結構;理解美國的總統制;比較美國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感受1787年憲法中的「制約與平衡」原則這一人類政治智慧。」相比而言,《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在課程目標上一方面嚴格遵循《歷史課程標准》,另一方面又對《歷史課程標准》目標進行了細化、擴充和升華,使新課程目標更加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學實際。由於新課程特別關注和強調要改變傳統課程
「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通過教與學要求學生逐漸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且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所以,在考量、設計此課教學目標時,我們應該「三管齊下」,適當向「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傾斜。因此,在《美國1787年憲法》「三維目標」教學設計時,筆者就相對比較側重後二者,設計了通過採取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方式,探討「美國聯邦政府在啟蒙思...想指導下並結合國情.........如何進行制度創新的.....(權力分立和制約平衡.........
)?」這一探究題,以此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又設計了「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有何異同?中國封建君主制和英國議會制、美國總統制的根本區別是什麼?」這一比較題,以此來引導和啟發學生認識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也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精華.........,民主政治也是多樣性和獨特性.......的,而且在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時也是可以借.鑒.
的,從而來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總之,教師在具體制定三維目標時,這三維目標可以分別制定,但在具體運用實現過程中卻是互相交融滲透、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當然,三維目標在具體課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課教育性比較強,有的課知識性強些,但不管什麼課,教師對「過程與方法」方面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切實關注和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則盡可能挖掘和升華
第二:在教學內容設計上:完整、准確地優化教學內容,通過問題化設計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
所謂教學內容,具體可以分為課程內容、教材內容、課堂教學內容等。《歷史課程標准》教學內容是指為實現課程目標,根據一定的原則所選擇的學科知識;新課程教材內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將課程內容組織在教材中的學科知識;課堂教學內容:即課程資源,指的是為實現教學目標,依據課程和教材,並結合各種實際傳授給學生的各種知識(信息)。三者內容也是高度辯證統一的,其中新課程教材內容就是根據歷史新課程標准內容要求而編制的,其呈現出觀點新、材料新、結構新、內容新、要求高等特點。但是由於新教材教學內容是採取模塊、專題形式,而每個模塊、專題又是各成體系的。如必修Ⅰ政治模塊「專題的排列採用了先中國後世界、先古代後現代,遵循著對學生而言先易後難、由遠及近的方式,並不完全是事物發生、發展的自然時序」,因此在時序性上沒有邏輯而「混亂」的,給人「形散」感覺。如何做到教學內容的「形散而神不散」,提高教學效率的高效性,那就必須在教學內容設計時要對各模塊、專題內容進行完整准確地把握,並且加以優化,使其主題化、集約化(抓重點,大膽取捨)、結構化、層次化等等。
譬如,高中歷史必修Ⅰ是以中國和世界歷史中政治與制度發展的典型史實為主要內容的模塊,制度創新是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在必修I 教學設計時,筆者就對必修I的知識體系重新加以梳理,重構三條主線來進行教學:主線一: 政治制度史(中國、西方) ,下轄四個主題,即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專題1 )、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專題6)、近代西方代議制度(專題7)、科學社會主義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專題8);主線二: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史和現代中國政治制度,下轄三個主題,即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專題2)、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專題3 )、現代中國政治制度(專題4 );主線三: 現代中國外交史與世界多極化趨勢,下轄二個主題,即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5)、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專
題9)。通過對必修Ⅰ政治模塊知識結構優化設計和教學,其主題就更明確,重點更突出,結構更清晰,層次更分明,實踐也證明更有利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再如在處理模塊與模塊之間關系時,有些教學內容也是可以加以優化的,如必修Ⅰ的「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和必修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與必修Ⅱ的「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專題單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與必修Ⅲ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專題單元等,由於這些專題之間內在聯系密切,筆者在教學設計時,往往能從其相互聯系的特點出發,適當地相互參照、統籌兼顧,整合相關內容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則更加顯著,學生更容易全面掌握和理解課程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習有效性。
而涉及到專題之下的具體課時,則要在對教學內容完整准確釐清、把握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並且加以改造設計成一個個可以解決的問題,使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化,即通過問題來解決重點和難點,這是筆者在教學內容設計時的一種經常性處理辦法。
比如,《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興起》一課時,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艱難發展的深層原因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重點和難點,筆者曾設計了這樣二個問題:「1895—1918年時期和1870--1894年時期相比,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試從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重工業發展不利條件和輕工業發展的相對有利條件。據此你認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何主要特徵?」。從課堂問題的討論和解決過程來看,這二個問題是有利於學生來突破本課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的。當然,在設計教學問題時,一定注意科學性、挑戰性、開放性、思考性、層次性、引導性。
第三,在教學形式設計上,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教學方式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人,因此,我們的中心是如何處理學校中最基本的關系——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過於單一、被動的教學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把接受式學習與研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密切地結合起來,以促進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完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形式設計時,一方面必須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地選擇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地教。
在教學形式設計時,對學生無論採取什麼學習方式,對教師無論採用何種教學方式,都必須做一項基礎性工作,那就是進行「學情分析」。科學、客觀的學情分析是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設計的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依據,是突出學生主體教學的前提。如筆者在為嘉興市歷史學科基地准備必修Ⅱ《發展的亞太》教學設計時,是這樣分析學情的:「本課主要涉及東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三大經濟區域合作組織,由於學生缺乏世界現代史知識體系和相關的政治學科知識,給本課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同時學生們身處當代區域經濟集團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之中,而且已經學過必修Ⅰ的第九專題《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在加入WTO後積極地參與和融合到這一潮流之中,加之經過一段時間的新課程學習,學生的歷史理解、分析、概括、比較能力有所提高,為本課的自主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學情分析基礎之上,在教學設計時就能因人而宜、有的放矢。
一般來說,筆者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大都採取這樣的學習(教學)流程:即「提出問題(主題分析)——在課本或新情境中發現——從身邊的歷史中發現—— 拓展研究」。在上述必修Ⅱ《發展的亞太》筆者教學設計中設計的探究題(「2004年1月1日,由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3國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已整整10周年。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墨西哥(發展中國家)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的利弊得失有哪些?中國加入WTO組織已有五年多的今天是否也有這些利弊得失?舉例說明。」),也大致能夠反映此學習(教學)流程。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時,不應眼光只盯住探究題本身,更重要的是應該側重設計如何以方向引導、學法指導、動態地把握探究過程以便發現和解決新問題等等(教師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在教學設計探究問題時,要注意防止下列不良傾向:什麼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觀察、模仿學習;不顧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儲備,也沒有具體目標,徹底放開,讓學生憑空想像,無據辯論等等。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科學化、合理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一般地說常規的教學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講授法、情景復現教學模式、問題探究法等等。各種教學方法之間的關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的。巴班斯基認為:「有關最優化地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的概念永遠是具體的(不是包羅萬象的),那些對於一些條件來說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對另一些條件、另一些專題、另一種學習形式來說就可能是不適應的。」具體來說比如「講授法」是一種最傳統最基本的歷史教學方式了,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方式仍然有它的特點和優點,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資本原始積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議制」等)、或史學理論和方法(如「辯證唯物論」和「文明史觀」等)或知識難點學習時,「講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學方式設計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等綜合因素,實事求是、科學地取捨各種教學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標新立異」,因為「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第四,在教學總結上,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善於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對自己已完成的教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地進行審視,作出理性思考,並用以指導日後的教學。教學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任何教學設計,都有「紙上談兵」、「理論脫離實際」之嫌。教學設計和「原生態課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統一、曾至是大相徑庭的。因為課堂是動態的,「每一堂課都是一條不同的河」。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後對課堂教學從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教學行為、學習有效性等方面,全面地總結和反思教與學的得與失。因此可以說,在新課程改革的潮流中,沒有反思的教學設計是不完整、不科學、不合理的設計,從此層意義上講,反思教學也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加以重視。
例如,走出課堂進行實地調查,訓練學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同時讓學生貼近社會和生活,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新課程也鼓勵教師倡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但是看一主題是否合適社會實踐式的學習,一要看是否具備一些必要條件(如大量的時間、學生興趣能力等), 二要看主題是否有價值。筆者在對《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一課教學設計時,曾借鑒採用了他人設計的四個社會實踐式題目,「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裝,搞一次老式服裝秀,感受服裝文化的魅力」、「調查嘉興地區還保留了哪些傳統菜餚?體驗一次西餐」、「調查嘉興地區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築」 、「參加一次婚禮,走訪老人比較嘉興地區百年婚俗變化」 ,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一句「我沒錢吃西餐,老師你

請客呀?!」才讓我有所反思、體悟: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學目標,這是不符合實際的社會實踐式的學習,而且實踐的價值較淺層,而事實上這四題社會實踐題也僅僅在課堂上「走過場」展示一下而已,更何況學生在期末考試前已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社會實踐。所以在課後教學反思過程中自己總結形成了以下幾點反思:對這些實踐主題建議刪除或改為在直接呈現一些新情境材料基礎上從而組織學生進行一般性討論;要慎重使用社會調查;出現的上述問題,究其實質主要因為自己沒有吃透領會新課改的精神,有點盲目地趕潮流,過分追求在形式上做文章。
所以,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精髓,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地成長。
綜上所述,在課改背景下歷史教師課堂教學設計之側重點應當將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學內容,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反思教學得失上,以促進學生心智的全面發展。另外,教師也要對新課程教學中情境式習題的編制和練習、學生學習過程和效果的全面測評等等也要高度重視的。新課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沒有一種立竿見影的靈丹妙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要我們在新課改中, 「不畏浮雲遮望眼」,鍥而不舍,不斷地自覺學習、總結、反思、去偽存真,在創新中與時俱進,不斷向益友型、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師目標努力踐行,那麼新課程必然會結出豐碩成果。

㈥ 如何將歷史教學與學校特色相結合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身處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越來越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對於學生掌握知識以及實際能力的提高相當重要。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的核心環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對學生興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優化課堂結構,使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本文主要論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從而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伴隨著新課程、新標准、新課改、新理念的不斷出現,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何在有限的40分鍾內在完成教學基本任務的前提下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鍛煉其學習技巧,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中學歷史教師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
一、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後,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佔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但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科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有效教學:就是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於平均水準的教學,其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有效教學關注學生需求與心理基礎,倡導尊重學生。因此,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實施有效教學,才能切實地關注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思考問題、理解問題,才能真正地接近學生,使教師與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取得更高的教學效益,幫助學生輕松地獲取知識提高技能,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 教育學生全面理解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
當前在相當多的學生意識中都認為學習歷史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況且在相當多的省市中考考試科目中歷史都是開卷考試,並且分數也只有50分。這樣造成了更多的學生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更不感興趣,從而降低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因此我們必須教育學生正確理解歷史這門學科,了解其應用功能。歷史學科是人文科學,有其特殊性。正如法國的雷蒙-阿隆所言:「歷史科學不再是曾今存過的東西的完全再現,就象物理學並不是自然的再現一樣。歷史的最後目標,是構建一種人們將絕不會第二次看到的時間的獨特的序列——人類的多種社會和文化的變異。」 歷史科學是在掌握歷史事實的綜合及其聯系的基礎上,研究人類的社會發展過程。它既反映歷史發展過程的規律性,也反映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的繁復的現象的復雜性。作為中學歷史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和發展的經驗。培養學生根據歷史的經驗思考和認識現實問題。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 歷史雖然不可再現,蛋可以引導學生從歷史經驗中得到教育,喚起他們對相似社會現象的感慨,能從歷史人物中學習到善惡美醜,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社會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二) 緊扣課標結合教材創新教學設計
1.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
【案例】歷史必修3「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目的教學:教師用PPT展示「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的材料,引導學生閱讀後提出問題:「什麼是民主?」「為什麼提倡民主,反對專制?」學生思考,教師作答。新文化運動的其餘內容「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與迷信」、「提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教學流程同上。
分析 : 這一教學過程看起來是在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實際上沒有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其明顯的特徵是從知識本位出發,由教師包辦產生問題,是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問答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只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實現教師對知識的分層分步傳輸,直接體現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獨斷專行,無視學生主動進行智力勞動的需求,課堂內沒有形成立體、交叉的信息交流氛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多元性。
以學習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是: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主旋律,要保證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角色的恰當承擔。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學習上,包括適當的思維引領、策劃學習活動、提供相關學習途徑、明確成果交流評價機制等。學生不是被動地聽取知識訓導,而是積極地思考、獲取、交流、整合。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要將學生放在首位,首先考慮的是學生該做什麼、怎麼做,而不是教師教什麼、如何教。因此如果將案例1進行重新設計可以將學生按照新文化運動四個內容分成四個小組,各自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共同參與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閱讀教材、利用各自原有的知識與能力優勢互補分析材料歸納基本內容,然後再討論與交流合作中尋求最佳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教師也可以在充當聽眾的時刻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過程中針對學習的理解認識從中發現學生的不足與亮點,進而進行一定程度必要的深入分析引導加以補充與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
2.圍繞教學主題開展教學設計
在歷史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無論哪一版本教材一般一個單元就是《課程標准》中的一個專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要把握單元主題,明確單元學習的目標、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而每一單元下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個中心,而這每課的中心則是單元主題落實的基礎,為單元主題服務。因此教師要結合單元主題把握和突出每節課的中心,圍繞主題開展整個教學活動。要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就要學習和領會《課程標准》。只有明確了《課程標准》的要求,領會《課程標准》的意圖,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關鍵,把握教學本質,才能准確的把握單元主題和每一節課的中心,教學就能做到心中有數,輕重適當,高屋建瓴地駕馭教材,避免鬍子眉毛一把抓,事半功倍。如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這課的中心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導致天平天國運動的失敗,這就應該以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為中心開展這樣的教學設計:教師:歷史上的中國農民階級有何種特點呢?(此問學生雖然不能准確解答,但多少有一些感性認識,並且具有趣味性)我們先分析中國自然經濟的特點,從自然經濟出發來看中國農民階級的特點......
通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得出結論:中國農民階級具有革命性和落後性(保守、自私、分散等),革命性促使農民階級不斷斗爭,而落後性導致農民階級在斗爭的過程中無法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作為指導,而自私性和分散性導致農民在受到殘酷的壓迫後奮起反抗,但在斗爭中取得一點成績和利益後便開始降低自身的革命性,轉而滿足於眼前的利益,更加無法團結起來繼續斗爭分散性漸強。接著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與材料再次分析歸納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的表現,找出其失敗的原因。
3.富於創新性的教學設計
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敢於創新,大膽設計。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對不同的課型進行設計,要勇於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不斷探索。首先,歷史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例如對新授課課型可採取導入新課、課文探究、自我測評、課文總結、課外活動等過程。對活動課則可在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准備、活動過程、活動評價與總結等幾方面進行設計。其次,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學科內和學科間的綜合。在學科內要注意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即在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後知識間廣泛聯系。例如:在設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一課時,在正確處理歷史課與文化課的矛盾與交織;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矛盾與交織;歷史人物與歷史環境的矛盾與交織這三方面的關系,就會使教學既有新授課的特點,又有文化史部分教學共性特點。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注意學科間的綜合,如將歷史和語文、地理、政治等學科綜合。此外,歷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運用多媒體輔助歷史教學,可以增強歷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根據現有條件合理的設計。
4.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
歷史源於現實和生活,但高於現實和生活,更具有一定的指導功能。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歷史,是歷史的最初表現形式,而現實生活周圍的歷史遺跡或者是人文故事則是歷史的典型表現形式。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和事件則可以用歷史來解釋和分析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現實,指導現實生活。與現實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學設計的基本特徵:一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將歷史教學延伸到當代。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多角度、多層面的展示歷史,促進學生時代感和歷史責任感的形成。這首先就要求教師具有時代感,充分的關注現實生活,關注國內外事件與時政熱點,縱橫古今,貫通中外,思維時刻保持開放與活躍,從歷史的理論世界中走到歷史的現實狀態中。二是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實現歷史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經驗的結合,從而增強歷史的親切感。當教學內容本身時代感、現實感很強的時候,學生自然會感到有迫切了解的願望從而產生興趣,作為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歷史課堂走向生活,從書本走向社會。最終培養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新世界人才,共和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案例】歷史必修2《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一節教學時,某教師是這樣進行的:先提出問題「什麼是經濟全球化?」並從生產全球化、資本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說明了其表現,之後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的原因,重點分析了WTO的推動作用。最後也提出了問題「中國加入WTO後,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讓學生討論。
分析:從課堂教學結構來看,這節課安排是合理的,教學也是圍繞主題而開展的。但經濟全球化本身是時代感很強的話題,學生對經濟全球化的感受和體驗也比較多,教學時不應該就書本而論書本。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歷史學生身邊和學生本身具有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體驗來感受那些是屬於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並舉出實例也可以深印象。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化難為易從最基本的現象去體會全球化,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最後可以試著讓學生從中找到一些全球化帶來的利弊從而引入到理解中國在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這樣則既輕松又合理易於理解記憶。
通過以上方法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具有了一定的操作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為我們的教學設計最終是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以落實,這就需教師考慮到各種情況來加強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因此我們在制定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到:首先教學設計目標要明確具體可行,不要定得過高過空。要根據《歷史課程標准》和學生所學教材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其次,教學設計也必須充分考慮師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盡可能發揮自身的優勢避免不足,彌補不足,設計出個性化的教學,創造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對初中生可多用講解、談話、探究、體驗等方法,高中生則可多用討論、研究發現法等,但也不能機械化,一切要從實際出發;最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需考慮到所處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是否符合實際。由於歷史學看看內容的多樣性、復雜性,教師在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時一定要注意詳略有當、統籌規劃,真正將教學設計落到實處。
(三) 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情境教學就是教師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再現或創設歷史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形成歷史表象,掌握歷史知識,並通過具體場景的體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當屬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以其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形耳聞其聲,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歷史教學中可以應用的資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圖片,影音資料等。多媒體的直觀性可視性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給學生以如臨其境的感覺,變抽象的語言表述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一種參與的意向,因此是創設教學情境的一個有效方法,同樣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力手段。
2.由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歷史是對人物活動及重大歷史事件的記敘,其自身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在學習過程中引用歷史故事不僅可以調動學生興趣,同時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因此教學中故事的引用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講《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課中的公民參政情況時,可以對學生講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這一故事,通過對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權利的見聞和遭遇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白人民主權的概念和輪番而治的體現,同時也能讓學生體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在講《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一課時可以用「酎金奪爵」和「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來說明漢武帝和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如可以用「南門立木」的故事來說明商鞅變法成功的秘訣、用「卧薪嘗膽」的故事來表明越王立志雪恥的決心、用「三顧茅廬」的故事來說明劉備愛惜人才最終使其占據西南一席之地等等。通過故事架橋,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興趣,同時完成了知識的傳授,何樂而不為?
3.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通過導入新課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是提高歷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課堂教學是以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形成為核心,滲透思維訓練,促進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導入比尋設計和安排得當,使學生在首因效應的影響下產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設疑、製造懸念導入法或直觀導入法,也可以是故事導入、開門見山、直接破題等。
4. 創設活動讓學生參與激發興趣
古人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們要想深入了解和認識事物,就必須親身參與、體驗。同樣,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也需要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加,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同步完成了自主學習,可謂一舉兩得。
歷史活動的組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如讓學生編演歷史劇本、歷史知識搶答競賽、歷史謎語競猜、開展辯論會等。就學生感興趣而又存在爭議的人物或事件組織辯論會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如在《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一課中涉及到對秦始皇功過的評論問題,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統一中國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過歷代都有人評說,當時有人稱贊說「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晉朝有人指責他「殺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贄則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在就這個問題組織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大多積極參與但意見不一: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歷史功績的肯定,認為他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的割據混戰,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等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因此應該給予肯定;也有些同學側重於對秦始皇的批判,認為他殘暴,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徭役害得民不聊生,焚書坑儒又嚴重摧殘了文化禁錮了思想,因此應對他持否定態度。辯論過程很激烈也出現了不少亮點,既增強了學生興趣有加深了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認知水平。對歷史上沒有定論的人物,同學們比較感興趣,設計討論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觀點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很好的途徑。不論學生在辯論中給出哪種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言直有據即可,辯論後教師要進行講評,將正反方的論據進行綜述,使之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信息系統,反饋給學生。
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對歷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對民族命運的關切,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啟迪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 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1.強化課程意識,深入挖掘歷史教材
課程意識是教師執行課程標准,落實課堂教學設計的內驅力。教師的課程意識需要以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理論基礎為先決條件,深入挖掘教材是強化教師課程意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深入挖掘教材則是充分利用課程資源的基礎。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是進行歷史教學的基礎。對教科書的開發和整合利用,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這一資源可以試教學效果大增。特別是本次課程改革實現了教材的多樣化,按照相同的課程標准,可以採用不同的教材版本,這就促使教師一定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合理使用教材,強化教研和校本意識。
2.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等教學資源
隨著社會的進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歷史學習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豐富的信息來源這是時代的新產物並很快發展成為歷史課程的新資源。 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以及一些歷史音像圖像資料來豐富歷史教學內容、再現歷史過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境、拓寬課堂形式、啟迪學生思考、強化重點、簡化難點等。通過網路,學生可以訪問世界各地的歷史教育網站、歷史資料資料庫、圖書館等,充分利用有效歷史資源級遠程教育中的歷史課程,使歷史不僅僅局限於課堂、學校,而是朝著更廣闊的空間發展。當然這些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和手段,是不能根本上取代教師地位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結合實際和自身特點採取適當的多媒體、網路手段等為教學錦上添花。
3.有效開發社區課程資源,了解身邊的「歷史」
要想充分利用歷史課程資源,校外尤其是我們身邊社區的歷史資源不容忽視,這些資源包括:社區圖書館、資料室、博物館、網路資源、社區歷史遺跡、紀念館、歷史人物或故事等。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課程資源更具有豐富性、生動性和現實性的特點。但長期以來教師把教材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而忽視了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甚至不願主動開拓各種潛在的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各種歷史資源,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其情操,還可以激發其學習歷史的興趣更加了解身邊的人或事,培養學生細心觀察事物、體驗人生的好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在短暫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效地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其形式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在於:要有對歷史學科的正確認識形成正確的歷史觀;結合課程標准切實可行的創新教學設計;培養並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良好興趣與積極性;還需要加強對課堂內外學校與社會課程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來豐富歷史課堂教學。

㈦ 如何實現歷史教育的功能和本質

「在『歷史教育』、 『歷史教師』、 『歷史教師通過教育作用於中學生』,三者關系中,先天性地將歷史教師居於了『主導』地位。」[1] 歷史教師的思想、思維、情感決定了歷史課的效果。歷史教師只有把握了義務階段歷史教育的本質,才能把握初中歷史教育的方向。
那麼,歷史教育的功能和本質是什麼?應該持什麼樣的觀念去教?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是進行初中歷史教育的國家標准,提出了最基本的、所有初中學生必須達到的目標。歷史課標的法規地位決定了歷史教師必須確立以課標為依據的教育思想去指導教學。2011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在「課程性質」部分明確指出:「歷史課程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歷史課要「以人類優秀的歷史文化陶冶學生的心靈,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歷史,正確理解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提高人文素養,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積極向上的人生志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課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確指出:歷史課程要「充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發揮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為宗旨」;在「課程目標」部分明確指出:要通過歷史教學使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成為擁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從而突出、強化了歷史教育的人文性和公民意識。「歷史教學『恰到好處』的境界,就在於把『教學』升華為服務人生的教育」 [2]。 「歷史教育主要涉及人類的信仰,文化的選擇、傳承和發展等精神領域。一個人從小到大,由散漫的行為而成熟為具有良好的生活技能,精湛知識和高尚理想的社會成員。不消說,這個生長過程,需要人類已有的文明去滋養。學校的歷史教育若能夠有效率、有質量地承擔這一任務(本該如此),這個生長的過程不僅充滿智識,而且會支配一個人的人生選擇和信念,這便是我們通常賦予歷史學科的發展觀念。」[3] 「歷史教育的學科本質是發展學生的人格」,即「幫助學生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標」

㈧ 淺談歷史課堂怎樣開展教學活動 詳細

淺談歷史課堂怎樣開展教學活動[基礎教育教學] 房小娟 約3240 字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正在不斷的涌現。而在新的教學理念中, 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教學正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視。舊課程過於注重歷史知識的傳授,而新課程強調的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要實現三維目標、發展學生個性,就勢必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即是創新的一種。那麼在歷史教學中應如何開展教學活動來取得實效呢?本文在實踐基礎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初步探析。 關鍵詞歷史課堂 教學活動 誤區 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中學歷史教學是基礎教育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在我國未來人才培養和國家的全面建設和發展進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 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革也在逐漸地深入發展,並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在當前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活動越來越受到重視,活動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舉辦歷史故事會、編演歷史劇、知識競賽、編輯歷史小報、動手製作教具、舉辦歷史文物展覽、參觀歷史遺址等等,花樣層出不窮。新的教學理念特別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活動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為目的,正是對這一理念的實踐。由於活動教學引入課堂,過去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帶來的消極影響,比如學生對學習歷史沒有興趣,認為歷史只是一門可學可不學的學科,認為學習歷史不需要思考只要記憶就可以「背多分」,這些情況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但是在活動教學取得進步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在新課改實施的過程中,大家對教學中「學生活動」的認識和設置還存有許多誤區和問題,甚至於不少地方出現了,學校人為規定歷史課堂上必須挪出多少時間來組織學生活動的現象。經過筆者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和觀察,存在的問題主要歸結為三個方面: 1 過分重視活動本身,忽視學生的思維活動 這一點也可以表述成為了活動而活動,忽視學習知識這一主要目的。 現在歷史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上,如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的閱讀、討論、回答問題等,與教師的講授及其它教學方式進行恰當的組合, 就可以設計出不同風格的課堂教學樣式。並且,「從活動本身來分類,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動手活動;一類是動腦活動。雖然這兩類活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其各自又帶有很強的獨立性,在本質上也具有很大的差異,不能相互替代。」對於這一方面,教師應該要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在歷史教學實踐中不可以把它二者隨意混淆。基於以上要求,教師在開展歷史課堂教學中,在設計學生的活動時,就必須依據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在這兩類活動中進行科學的選擇和恰當的運用。眾所周知在歷史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活動才是活動的核心部分,因此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動手活動應該是為學生動腦,也就是思維活動的展開服務。 在目前的中學歷史課堂上,很多所謂的學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形式,並且有逐漸向模式化方向發展的傾向。其中特別應該引起我們關注的是,有不少這樣的實例正被當作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範例而加以推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即開展的學生活動,能夠有益於全面落實教學目標,而不是純粹為了活動而活動。還有一點也要注意,在歷史課堂上調動學生動手活動要遵循適度原則,要和教師的講解及其它教學方式方法相互配合。教師應該給予詳細的點評,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和縱向聯系。 歷史這門課是一個非常講究前後連貫性的學科,一味強調活動,忽視學生在活動中對於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忽視講解,容易造成學生知識鏈的斷裂,這和過去的「一言堂」同樣不可取。同時,這種純粹為了教學方式創新而活動的教學活動,已經流於表面,失去其實效了。 2 教師備課不充分,課堂控制力低 教師准備充分,有能力掌握課堂控制權,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實際教學中, 很多教師由於對活動氣氛和發展情況的預期失誤和活動前准備不足,導致無力控制課堂氣氛, 出現放得出、收不回的尷尬局面。在課堂上既要充分解放學生的眼、口、手、腦,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又要使活動的開展不偏離主題,操作起來是有一定的困難。 在中學實習時,我曾遇到過這種情況。那位老師規定每堂課上課前用五分鍾時間,由學生先講一個與本課有關的小故事。結果班上部分同學性格活潑口才極佳,講的故事引人入勝,超過五分鍾。再加上別的同學總是會進行辯論,這就導致這位老師的課常常被佔用超過十分鍾, 當然也無法完成一課時本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這就是教師本身的課堂控制能力的問題,需要教師進行反思和改進。 此外,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還常常有這種情況出現。有一次去聽一位年輕老師上《鴉片戰爭》這一課,她沒有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通過表演歷史短劇的形式。(下轉第181 頁)(上接第178 頁)安排兩個同學做講解員,其餘同學分組表現其中的一段。這一課被她編成了幾段短劇,由林則徐上書道光帝這一幕開始,然後隨著林則徐的述說切換到英國大量走私鴉片以及鴉片戰爭帶來的危害,接下來依次是虎門銷煙、英軍入侵,直到英軍抵達南京下關江面,簽訂南京條約。從她的設想看來這節課確實新穎有吸引力,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卻因為准備不充分,屢屢出錯, 整堂課支離破碎。 俗話說:「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為了課堂教學活動朝預期的軌跡發展,為了學生在活動中按照教師的思路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就必須對教學活動進行周密的設計,講知識點合理地鑲嵌進活動過程中,這樣的一堂既有趣又達到灌輸知識目的的活動課,才是我們所應該追求的境界。 3 活動設計缺乏針對性、啟發性 教師設計活動的時候,不能只注重娛樂性和氣氛,必須要明確進行學生活動的目標,即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寓教於樂,在活動中領悟知識。具體來看主要有三個要求, 即針對性、啟發性和科學性,符合這兩個要求的教學活動才是成功的。 首先,所謂針對性是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在設計活動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活動流程,還要針對歷史教材的實際,譬如針對歷史事件爆發的背景和意義,針對歷史人物的功與過等涉及教材重難點的地方。同樣以上文《鴉片戰爭》一課為例,關於鴉片戰爭背景的場景設計還是不錯,顧及到了教材的重點。除了針對教材之外,還要針對學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疑問和實際水平。比如課堂問題討論,如果教師提出超出學生知識儲備的問題,必然造成「冷場」,或者出現「胡答亂猜」的情況,拖延教學進度,影響課堂效果。 其次,所謂啟發性是指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最簡單的課堂問題討論為例,教師不能過多地設計學生回答「是」與「不是」這種簡單的問題。或者是提出來的問題只需學生復述教材上的某段內容就可以解決。這將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新思維的發展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諸如圍繞「結合蘇聯社會經濟改革失敗和中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對比分析其原因,並理解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與曲折性」這種開放式、有一定深度的問題開展活動,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總的說來,筆者是支持在歷史課堂上加強學生的活動的。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學過程中大量學生活動的增加,符合青少年時期身心發展的特點,大大改變了過去歷史教學中教師注重說教、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沉悶的現象, 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許多歷史課堂上的學生活動確實存在著明顯局限,在我們實施「學生活動」這一教學模式時,往往過分注重形式的花哨,而忽視了教學的實效,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馬衛東.談談對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中幾個熱點問題的認識[J].歷史教學,2002(1):25-28.

㈨ 我們需要怎樣的歷史教育

首先,搭建一個中國古代歷史朝代的宏觀框架。大多學生高中畢業也無法從商代到清朝的朝代順利地寫出來,就是因為傳統的歷史課學的是瑣碎的片段,而並沒有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框架。
所以,在吳啟雷的歷史課上,他首先會給學生呈現一個完整的中國古代史歷史框架,有了像船的龍骨一樣的框架基礎之後,他再帶著學生關聯藝術、文化、政治、經濟及軍事的這些「肉」架到框架之上。
第二,突出事件之間的因果關聯。
比如吳啟雷介紹,在他講先秦時代的歷史時,他通常從秦的崛起到最終統一為歷史主線介紹,這就會涉及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秦,春秋五霸的秦,統一中原的秦直到走向衰落。
第三,強調人文藝術性。
這也是吳啟雷的歷史課與別的學校最大不同之處。
他為什麼會如此強調人文藝術性呢?吳啟雷認為一個民族的文化最精髓之處不在政治制度上,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學習藝術文化才是了解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徑。
他還特別提到,在我們國家早期,大多數藝術文化是由貴族創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琅玡王氏。在他給學生教授王羲之王氏家族書法傳承的時候很強調這個觀點。
所以,吳啟雷會通過相應的經典作品展開相應的歷史事件、人物、社會情況探討,以藝術作品為載體,放大出去介紹作者的生平、社會環境、為什麼創造、傳承下來的影響、歷史的線索又是怎樣等等。
這樣展開過後,就會使藝術和歷史緊密結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受到吳啟雷滲透的是人文藝術式的關懷,而這種關懷的背後學到的是中國古代史的飽滿知識。
第四,強調學術思辨性。
吳啟雷說道,他會把最新的一些研究動態,民間認識帶入課堂,通過研讀史料原籍的方法,去改變學生對於某一個歷史問題的既定研究。吳啟雷曾為平和初三學生講了整整一學期的宋史專題課,就滲透著這樣的學術思辨性。
在微課最後,吳啟雷以古今第一的藝術之君,玩物喪志帝王的典型代表宋徽宗為例,分享他是如何將歷史、藝術與文化有機整合在一起的。

㈩ 學校教育的發展史

學校教育的發展史

一、發展模式的不斷轉換
綜觀百年來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其發展模式的轉換大致可分為七個時期。
第一時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戰爭以前,中國近代高等教育處於醞釀時期。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了一批培養外語人才和軍事技術人才的專門學校。它們不同於傳統封建教育機構,不是培養作為各級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養通曉各國語言和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的所謂「藝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和1867年創辦的福建船政學堂。至1894年前後,我國共創辦了30所左右的此類學堂。這些學堂毫無例外地都是在外來因素的誘發下創辦的。所謂外來因素的誘發,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它們是清政府在外力脅迫下應急反應的產物,是為了培養應付西方殖民主義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開辦的;第二層意思是,這些學堂都標榜以西方為榜樣,然而,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卻並不明確,籠而統之地把西方稱之為「泰西」。從時人留下的大量文獻分析,所謂「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國。可見,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種泛稱,還沒有具體而明確的模仿對象。
第二個時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時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別成立的天津中西學堂、上海南洋公學和京師大學堂一般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大學的雛型。20世紀初,清政府頒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內的具有近代意義的全國性學制——《癸卯學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時間里,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無論是理論層面、制度層面還是實踐層面,都彌漫著一種濃厚的「以日為師」的氛圍。1898年創辦的京師大學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啟超「略取日本學規,參以本國情形草定規則八十餘條」[1],即主要是參照日本東京大學的規程制定的。《癸卯學制》中有關高等教育的條文也幾乎與日本學制中的相關規定一致。與前一個時期相比,學習的目標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詞被一個具體的國家——日本所取代,價值取向明確而單一。可以說,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時期,是以日本為模式的。
第三個時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幾年間,可以說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多元化時期。民國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進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學制《壬子癸丑學制》,對清末頒布的《癸卯學制》中有關高等教育的內容作了相應的改革。其間,教育部還陸續公布了《大學令》、《大學規程》、《專門學校令》、《公立、私立專門學校規程》和《高等師范學校規程》等一系列有關高等教育的法規法令。眾所周知,作為民國初年教育改革的總設計師,蔡元培非常關心高等教育,《大學令》就是由他親手制定的。他多次談到,《大學令》中許多內容是「仿德國制」,「仿德國大學制」[2]。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借鑒德國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願。但是,從實踐的層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並未實現。擺脫日本單一模式束縛的努力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大學設評議會、教授會的條文列入了《大學令》,但在當時的高等學校中並未實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之後,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學術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學付諸實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國高等教育為模式對北京大學進行深刻改造的同時,另一所國立大學——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東南大學迅速崛起。留美歸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東南大學以美國大學為榜樣,延攬一批留美學生到校任教,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為一體,從管理體制、系科設置、課程內容以至經費籌措等,全面學習、借鑒美國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東南大學聲譽日隆,影響日廣,成為與北京大學南北呼應、交相輝映的中國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鎮。
第四個時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間,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國和歐洲各國特點的進程中,以美國模式為基本走向。如果說20年代後期曾經是美國高等教育影響最盛的時期,從對地方分權制的教育體制的模仿,到大學實行選科制、學分制,以至於大學各專業缺乏明確的課程標准等等都顯示了美國高等教育的強大影響;那麼,進入30年代,則表現出一種比較主動地吸收和借鑒歐洲各國高等教育經驗的傾向。如在高中畢業生中實行會考制度,以整齊大學生的入學程度;教育部制訂並實行有關大學教師任職資格的法令;強調大學畢業考試制度等等,這些舉措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吸收了歐洲各國高等教育的具體做法。但是,這一時期從總體上講是以美國模式為基本走向。其間,有一個短暫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間實行的大學區制。實行「大學區制」用蔡元培的話來說是「仿法國制度,以大學區為教育行政之單元」[3]。眾所周知,大學院制試行不及兩年就無疾而終,對全國高等教育的實際影響並不大,就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轉換而言,可算作是一個小小的插曲。
第五個時期(1949年至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於特定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幾乎重復了半個世紀以前走過的路徑,即學習、借鑒的目標單一而集中,那就是以蘇聯為榜樣。1949年至1959年的10年間,我國高等院校共聘請蘇聯專家861人,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在高等教育部擔任顧問。在這些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對高等院校的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進行了全面修訂調整,專家的工作也包括編寫教材、培養研究生和培訓教師,甚至滲透到學生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實驗室和資料室建設等具體工作領域。與此同時,政府通過對私立學校的接辦改造、教會學校的取締和院系調整等重大措施,初步完成了對1949年以前的高等教育體制和格局的改造,新的以蘇聯為模式的高等教育體制形成並確立。
第六個時期(1958年至1977年)。摒棄「模式」,復歸「傳統」。1957年以後,由於中蘇關系的惡化和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逐漸走上了一條摒棄一切外國「模式」,復歸「傳統」的道路。所謂復歸「傳統」,是指力圖用中國共產黨在戰爭年代、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等根據地舉辦高等教育的經驗、辦法來指導高等教育改革。所謂摒棄「模式」,就是在「獨立自主」的旗幟下,拒絕接受來自國外的任何「模式」。20年間,經歷了1958年至 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所帶來的高等教育的「大躍進」。之後是隨著國民經濟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而進行的高等教育的大調整。從1966年開始的 「文化大革命」,完全是關起門來革教育和文化的命,在經歷了高等學校三年不招生、工農兵上大學和在工人階級領導下的「斗、批、改」之後,力圖清除一切外國模式的干擾和影響的目的似乎已經達到,但事實是,中國高等教育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第七個時期(1978年以後)。博採各國之所長,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1978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決策。在經歷了閉關鎖國20年所帶來的種種災難之後,隨著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確立,中國的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進入90年代,政府陸續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等一系列法規,借鑒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經驗,加快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明確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這樣的大學,應該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的搖籃,應該是認識未知世界、探求客觀真理、為人類解決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的前沿,應該是知識創新、推動科學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力量,應該是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交流借鑒的橋梁。」[4] 盡管中國的高等教育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艱苦探索之後,深固拒閉、盲目排外不可取,單一的價值取向不足取,正在成為政府和知識界的共識。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而又廣泛吸收各國之長的高等教育的發展道路,是中國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通過上面簡略的回顧,我們可以看出,在短短的一個世紀里,中國高等教育在發展模式的選擇上經歷了那麼多次的轉換,從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史上考察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歸根到底這是受近代中國急劇變化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現實所制約。如果我們把一個世紀作為一個歷史過程考察,又會發現,百年間,我們在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選擇上似乎走了一個大圓圈:被迫開放(無意識的泛化)——單一的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努力——單一的價值取向——封閉——主動開放(在世界范圍內博採眾長)。歷史證明,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關起門來搞自己的高等教育,拒絕借鑒任何先進國家的經驗,無論是在「天朝大國」的迷夢中還是在「自力更生」的口號下,都是一條自我封閉、作繭自縛的死胡同;囿於某種政治環境,價值取向單一,同樣不是發展的最好選擇。這是因為,高等教育作為人類所創造的知識文化的重要傳播場所,作為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基地,有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高等教育的發展,既要受處於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具體國情所制約,也要受高等教育本身發展規律的制約。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一個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轉換就是在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這一對矛盾的過程中艱難推進的。不能以強調本國情形的特殊性為由而拒絕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也不能以標榜追趕世界潮流為借口而置本國國情於不顧,這是我們回顧和總結這段歷史所應深刻記取的經驗教訓。
二、傳統與移植
1894年至1911年的十幾年間,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時期。19世紀最後幾年所創辦的天津中西學堂、南洋公學和京師大學堂,如前所述是近代大學的雛型。1904年頒布的《癸卯學制》中有《奏定大學堂章程》、《奏定高等學堂章程》和《奏定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在這些章程中,關於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有了新的表述:大學堂「以謹遵諭旨,端正趨向,造就通才為宗旨。…以各項學術藝能之人才,足供任用為成效。」通儒院(即研究生院)「以中國學術日有進步、能發明新理以著成書、能製造新器以利民用為成效。」[6] 從前一個時期的培養「藝才」、「專才」,到這一時期的提出「通才」,從字面上看,似乎又回到了傳統的人才觀。因為中國的傳統教育也強調「通才」,即所謂 「一物不知,儒者之恥」。但是,這里的「通才」是以掌握「各項學術藝能」為前提的,不僅與封建教育的理想人格「通才」在內涵上有所不同,而且,這種目標提出的本身也提升了「藝才」與「專才」的地位。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較之前一時期,較多地接納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當然,這種「通才」仍必須「謹遵諭旨」,「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學為基」。在這里,中國傳統高等教育的影響依然十分強大。這是因為,雖然科舉制度在1905年被廢除,但是,科舉制度賜予出身的陋習仍然保留下來,秀才、舉人、進士的頭銜還十分具有吸引力。當然更重要的是封建專制制度的政治框架還在起著支撐作用,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變革終究需要以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變革為前提。與此相適應,在這十幾年間,高等教育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發生了較大變化。最明顯的表徵是西方近代社會科學的各個門類被大量引進高等教育的課堂,政治學、法學、教育學、哲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被作為大學或高等學堂的教學內容,通過日本引進或翻譯的西方教科書大量出版。學術界往往把這一時期看作是在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方面移植西方的第一個高潮。與此同時,在傳統高等教育中特別受到重視的儒家典籍「經學」的研習,也被保存下來,京師大學堂有經學科之設,而且置於各學科之首。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領域,傳統與移植之間的沖突、矛盾在政策層面和實踐層面都非常激烈。
民國初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和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從根本上否定了「中體西用」這一直接支配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文化觀念,提出要用「民主共和」和「科學民主」的精神來改造中國傳統的封建主義文化,這也為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進一步發展演變提供了思想基礎。 從1912 年至1949年的近40年間,民國政府和後來的國民政府制定頒布過幾部重要的關於高等教育的法令、規程。就培養目標而言,從法律條文上看,最大的變化在於取消了封建社會高等教育的政治方向。1912年的《專門學校令》提出,「專門學校以教授高等學術、養成專門人才為宗旨」。同年頒布的《大學令》規定,「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才、應國家需要為宗旨。」在這里強調的是高深學術,是培養「碩學閎才」和「專門人才」。高等教育領域中大學和專門學校的區分標準是「學」與「術」,前者重在學術研究,後者重在應用技術。政治上、思想上的種種限制與要求,即所謂「忠君」、「尊孔」,在培養目標中被取消了。特別在民國前期,由於蔡元培的努力和他的廣泛的社會影響,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得以在教育理念上有了一次大的飛躍。正如有些研究者所指出的:「只有在這一時期,中國才真正開始致力於建立一種具有自治權力和學術自由精神的現代大學。」[7] 西方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學術自由和大學自治的觀念,通過蔡元培的理論倡導和身體力行第一次較全面地被國人所認識和接受。蔡元培對北京大學的改造,他所反復強調的學術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他對大學功能的理解與認識,即所謂「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等等,使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對西方的移植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正是通過蔡元培在北京大學的努力,使中國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上,從根本上動搖了以培養「內聖外王」的「賢士」、 「君子」、「循吏」為目標的主流傳統。在這里要強調說明的是,蔡元培在宣傳、倡導西方大學理念的同時,也充分利用了中國封建社會高等教育的非主流傳統,即張揚古代書院濃厚的學術氛圍、師生間砥礪德行互相切磋的融洽之情以及相對的獨立地位,等等。1922年,毛澤東等人「鑒於現在教育制度之缺失,採取古代書院與現代學校二者之長,取自動的方法,研究各種學術,以期發明真理,造就人才」[8],在湖南創辦自修大學。蔡元培聞訊後,高興地寫下了《湖南自修大學介紹與說明》一文為之鼓吹:「合吾國書院與西洋研究所之長而活用之,其諸可以為各省新設大學之模範者與?」[9] 對西方大學理念的移植與中國高等教育主流傳統和非主流傳統的排斥、融合,在「五四」新文化時期特定的環境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頒布了《大學組織法》和《專科學校組織法》。其中關於培養目標的表述,分別為「大學應遵照……國民政府公布之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以研究高深學術養成專門人才」,「專科學校應遵照……國民政府公布之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以教授應用科學養成技術人才。」在 20年之後的1948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布的《大學法》和《專科學校法》,關於培養目標的表述,與20年前幾乎完全一致。上述情況說明,在1912年至 1949的近40年間,高等教育培養目標是研究高深學術的學者和研習應用科學的技術人才這條主線一直貫穿其間。
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面,民國時期與清末比較,最大的變化是廢除了反映封建傳統文化的科目,增加了體現西方文化精神的大量新學科,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如此,在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方面更是如此。據統計,民國初年《大學規程》中所開列的課程科目總數比清末《癸卯學制》所規定的多300多門;專科學校課程也比清末相應學堂科目增加了1-2倍。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學20年代開設的課程中,有許多在歐美各著名大學中也是剛剛起步。在課程體系方面的另一顯著變化是,從參照日本到直接借鑒西方高等學校的課程設置。許多大學和專科學校的教材直接用西方大學的原版教材。似乎可以認為,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方面,對西方高等教育的移植在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出現了第二個高潮。直到30年代後期才陸續開始有中國學者自己編著的教材被冠以「大學叢書」的字樣在各大學和專科學校採用,而且仍主要限於人文社科類學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關於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明確表述,最早見之於政府法規文獻的是1950年7 月政務院批準的《高等學校暫行規程》。其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的宗旨為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五章的規定,以理論與實際一致的教育方法,培養具有高級文化水平、掌握現代科學和技術的成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建設人才。」[10]在這里,除去頭、尾兩處有關政治方向的要求之外,核心內容是「培養具有高級文化水平、掌握現代科學和技術成就的建設人才」。與民國時期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相比較,政治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這是十分自然的;應該說,作為高等教育的特點還是體現出來了,「高級建設人才」的提法也可以說涵蓋了學術人才與專門技術人才。當然,由於特定的國際國內環境,所謂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等等,在剛剛取得政權的社會條件下,是不會受到關注的。相反,對大學中舊知識分子的改造很快就提上議事日程。在課程體系方面,特別強調了廢除國民黨政府開設的政治教育課程,代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著作為基礎的新的課程體系。進一步發展的結果,則是全面地照搬蘇聯的課程體系。1955年有個統計,當時的浙江師范大學開設的153門課程中,有41門是以直接從蘇聯翻譯過來的教科書為基礎而設立的,另有79門課程所用教材是在蘇聯模式的基礎上改編而成的[11]。可以說,在這一歷史時期,對國外高等教育的移植在課程體系方面出現了第三個新高潮。
在1956至1957年間,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一股追求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的風潮。知識分子們響應中國共產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號召,對於機械地照搬蘇聯模式,大學中專業設置過窄、高等教育中忽視社會科學以及把馬列主義奉為教條等現象提出了激烈的批評。著名代表是北京大學的馬寅初。這可以看作是中國高等教育非主流傳統與移植而來的蘇聯高等教育模式(高度集中統一)的一次頑強對抗。眾所周知,這次風潮的結果是以「反右斗爭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著名講話中,提出了指導中國近30年的教育方針,即「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把毛澤東的講話用政府法律的形式作了肯定:「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結合。為了實現這個方針,教育工作必須由黨來領導。」[12]從此,這個方針成了中國所有教育機構,包括大、中、小學的辦學宗旨。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簡稱《高教六十條》)頒布,對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作了前所未有的詳細規定:「高等學校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具有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具有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擁護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願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為人民服務;通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著作的學習,和一定的生產勞動、實際工作的鍛煉,逐步樹立無產階級的階級觀點、勞動觀點、群眾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際技能,盡可能了解本專業范圍內科學的新發展;具有健全的體魄。」[13]可以說,這是近代以來關於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字數最多的一次表述。應該說,較之1957年毛澤東的論述和195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指示中的規定,培養目標更明確,對專業有一定的要求。考慮到20世紀 60年代中國所處的國際國內環境,這已是一個很大的轉變。而且,也確實對實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這種狀況沒有持續多久,隨著「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口號的提出,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泛政治化傾向愈演愈烈,直至「文革」十年,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變成了「反修、防修,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一句空洞而抽象的政治標語。與此相適應,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在大量突出政治學習、觸及靈魂、思想改造的同時,專業知識被壓縮至最少程度,大學變成了短訓班。
1957至1977年的20年間,中國高等教育在培養目標、教育理念等方面所發生的變化, 同樣可以從移植與傳統的沖突中得到解釋。如果說1949至1956年的全盤蘇化期間,我們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培養目標仍然強調的是學術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是對民國以來形成的主線的繼續,體現的是外來因素的移植,同時融合了傳統的影響(政治方向、政治要求);那麼,後20年間則是傳統對移植的激烈反抗並戰勝之。在這里,所謂傳統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中國傳統高等教育所積淀而成的根深蒂固的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培養政治人才的主流傳統;二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戰爭環境中,在培養幹部隊伍中所形成的理念和方法。20年間,特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使中國的高等教育關閉了與世界交往的大門,為傳統的復歸和高揚提供了適宜的土壤和氣候。1978年4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否定和拋棄了「文革」中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教育目的,將現代化的實現確立為教育的主要目標。同年10月,教育部對1961年頒布的《高教六十條》略作修改,印發全國高校組織討論,關於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完全是原來的表述。盡管如此,至少說明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注重專業知識的問題已被提到議事日程之上。 1980年2月,全國人大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對在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的畢業生和科研人員經過嚴格考核,分別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其目的是為了促進科學專門人才的成長,促進各門學科學術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學事業的發展。1985年5月,中共中央頒布了《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決定》指出,「高等學校擔負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發展科學技術文化的重大任務。」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第一次如此明確地把高等教育的任務歸結為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發展科學技術文化。這次會議的另一項與高等教育理念有關的重大決定是,明確提出要擴大高等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改變政府對高等學校「統的過多的管理體制」,使高等學校具有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積極性和能力。」[14]盡管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高等學校所獲得的自主權遠未達到文件中所給予的自由度,但是,我們仍然可以說,《決定》給予了我國高等學校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自主權。此外,《決定》還強調高等學校是教學、科研中心,而不是像蘇聯模式那樣,要麼負責教學,要麼負責專業培訓;強調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制度,強調提高教學質量,開展教學改革試驗,改變專業過窄的狀況,增加選修課,實行學分制和雙學位制等等,努力借鑒和移植先進國家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進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體制的轉變,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994年7月,國務院頒發《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進一步發揮高等學校在國家科學技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實施「211」工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1998年8月,全國人大制定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高等學校應當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實行民主管理」,突出強調了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辦學自主權。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年來制定頒布的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它全面肯定了改革開放20年來我們在高等教育辦學理念、培養目標、管理體制等方面所取得的共識。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斷高漲,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理念正在日益被人們所接受,並轉化為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國高等教育面向社會精英階層的傳統正在成為歷史。可以說,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在經歷了整整一個世紀的曲折之後,終於有了明確的、與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同步的理念、目標與方向。

閱讀全文

與學校如何進行歷史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