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向全國移民是從哪年開始的
古槐移民
水有源,樹有根,人有血脈宗親。那麼,你來自何方呢?——可曾聽祖輩們念叨過:問我
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數百年來這些
民謠在我國廣大地區祖輩相傳,婦幼皆知。古大槐樹處位於洪洞縣城,是聞名全國的明代
遷民遺址,海內外數以億計的古槐後裔尋根祭祖的聖地。幾個世紀以來,古大槐樹被當作「
家」,被稱作「祖」,被看作「根」,成為億萬人心目中的故鄉。
棗庄齊村郭氏分支,究竟來自何處?是唐末郭曖的後代隨軍來棗庄守邊呢,還是明初大槐
樹的移民呢?在少年時代,我常常聽父輩們講大槐樹移民的故事,那時,我深信不疑,我
們就是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人。及年長,發現山東許許多多的人們都說自己是洪洞縣大槐樹
移民。我就開始懷疑:明代以前,我們這里沒有人煙了嗎?後來讀地方誌,志書里說,據
統計棗庄地區,有60%以上的村莊是明初大槐樹移民而來。棗庄、齊村不在其列,這些村
庄早在唐代以前就存在了。再說這60%的村莊里,是純粹的移民呢,還是原來就有不多人
口,後來又增加了一部分移民呢?誰人能統計得那麼准確?近讀家譜,我相信:我的祖籍
是江蘇邳州黃泥灣,黃泥灣是由八義集大郭庄那裡遷居而來。問題在於黃泥灣是什麼年代
從八義集大郭庄遷居而來?八義集大郭庄又是什麼年代從嶧縣上郭家遷居而來?《上郭譜
》記載:一世支祖為郭公頤,與上郭一世支祖郭公修真平輩。明朝中葉八世祖加忠遷往邳
縣八義集大郭庄,這里的記載因缺乏具體年代,其准確度有多大?至於八義集大郭庄支祖
向黃泥灣遷居,只是口傳,沒有文字記載,什麼時間遷出連傳說都找不到。齊村支祖由黃
泥灣遷出,已歷經十代人。從家譜上看,與邳州大王廟那一支派從黃灣遷出在年代時間上
很相近。我們家譜上記載的許多人物大都是斷代史,史料很不全面,再加上以訛傳訛,人
為的主觀錯誤所至。《上郭譜》首卷第20頁,邳州18世郭恆楨在譜序中寫道:「吾郭氏之
由山西洪洞遷山東兗州,分居徐東邳有年矣,代遠年湮,多遭喪亂,譜牒失修,又有年矣
。予生也晚,家貧不克力,學識之無而已年。念及水源木本之事,敦宗睦族之行,心有餘
而力不足。嶧縣族人,祖居之邦也。」他肯定郭氏族人是洪洞移民,但時間沒有說明。《
上郭譜》首卷第21頁,邳縣19世郭允涵認為:「吾族散處於邳睢銅靈豐沛間者有年矣。明
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遷來此地乃汾陽王之後裔也,三支祖修真墓前有碑文可考。」這位
19世族人,說得十分肯定,故不能排除我們是口碑相傳中的大槐樹的移民。
一、古槐移民傳說
據《洪洞縣志》和《明史》記載: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
,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飢荒頻增,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予以殘
暴的鎮壓,爭域奪地的殊死之戰時有發生,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
兵燹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
無人之地。在中原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裡山河」——山西,
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四境安謐。較之於相鄰諸省,
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
地區。洪洞等地土沃水足,人煙尤為稠密。明朝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便大量從山
西往外地遷民,凡「丁多田少」及「有丁無田」之家,都在遷移之列。從洪武初年至永樂
十五年,五十餘年期間組織了十八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
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為唐貞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
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前遮數畝,蔭藏數目」的漢槐,車馬大道從
樹蔭下通過。汾河灘上的老鴰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布,甚為壯觀。明朝政權在廣濟寺
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發放「憑照川資」。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薈萃之地。明洪武至永
樂十五年間,屢移山西民於京、冀、魯、豫、皖、蘇、鄂、秦、隴等十餘省市。六百多年
來移民子孫繁衍遍布全國以及海內外。
據說,每次遷民,不管家在何處,都以洪洞為集中地。官家在廣濟寺旁設機構,進行登
記,而後才往各地遷送。常言說:「窮家難舍,故土難離」。正因為這樣,老百姓臨離開
洪洞時人人痛苦、個個流淚,他們拖兒帶女、扶老攜幼,肩挑籮筐、手拄破棍、抑天長號
,其狀極為悲切。晚秋時節,槐葉凋落,老鴰窩顯得十分醒目。移民們臨行、凝眸高聳的
古槐,棲息在樹杈間的老鴰不斷地發出聲聲哀鳴,令別離故土的移民潸然淚下,頻頻回首
,不忍離去,最後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鴰窩。每個人都是三步一回頭,五步一轉身。望
啊望,望不夠家鄉的廣濟寺,望不夠廣濟寺旁邊的大槐樹。當走到很遠很遠的時候,人們
最後一瞥,只能望見聳立雲端的槐樹和樹梢上的老鴰窩。大槐樹蒼老挺拔,枝繁葉茂,翠
綠色的枝葉上下搖動,就好像是為離別故土的人們送行。於是,大槐樹和老鴰窩就成為移
民惜別家鄉的標志,這株古槐的形象便牢牢地刻在了所有移民的心中:古槐——我的故鄉
,從此融為一體。以後,父傳子、子傳孫,「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
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便成了流傳的歌謠。
明初從山西洪洞等地遷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安徽、江蘇、
湖北等地,少部分遷往陝西、甘肅、寧夏地區。從山西遷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後又轉遷到
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諸省。如此長時間大范圍有組織的大規模遷徙,在我國歷
史上是罕見的,而將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墾荒振興農業的
政策,雖然其目的是鞏固封建王朝的統治,但客觀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調動了農民的生產
積極性,使農業生產逐步得到恢復,邊防鞏固,社會安定。
民國初,洪洞村民景大啟集資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來的古大槐樹處,亭
雖不大,但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亭中豎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樹處」
五個隸體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簡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側,建有茶室三間,以
備尋根遊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題字為「飲水思源」。碑南20餘米處建有牌坊一座,橫額
雕刻著「譽延嘉樹」,另一面刻有「蔭庇群生」。祭祖小屋裡貼著一張「古槐後裔姓氏表
」,該表上共有 450姓,大大超過了百家姓。他們都是 600年前移民到全國各地的,經過
搜集整理,公諸於牆,以便尋根查詢。近年來,大陸民眾競修家譜,海外同胞尋根祭祖,
紛紛查詢自己同大槐樹的血緣關系。
在這里還流傳著一些有關遷徙的故事:
——當時的遷民是強迫性的。明政府廣帖告示,欺騙百姓說 :「不願遷移者,到大槐
樹下集合,須在三天內趕到。願遷移者,可在家等待。」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趕往古
槐樹下,晉北人來了,晉南、晉東南人也來了。第三天,古大槐樹四周集中了十幾萬人,
他們拖家帶口,熙熙攘攘,暗中禱告上蒼祈求保佑他們平安無事。突然,一大隊官兵包圍
了大槐樹下手無寸鐵的百姓,數員將簇擁著一個官員,那官員大聲宣佈道 :「大明皇帝敕
命,凡來大槐樹之下者,一律遷走。」 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靂,人們都驚呆了,但不久就
醒悟過來:他們受騙了!人們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罵的、 有呼兒喚女的、有哭爹叫
娘的,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接著官兵強迫人們登記發給憑照,每登記一個,就讓被遷的
人脫掉鞋,用刀子在每隻腳小趾上砍一刀作為記號,以防逃跑,人們的哭喊聲驚天動地。
至今凡大槐樹移民後裔的小趾甲都是復形(兩瓣)。「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
。」你若有興趣,不妨自我查看。河南、山東、河北、陝西、皖北、蘇北、甘肅普遍傳說
,凡是從洪洞遷來之民,腳小趾甲中有一裂縫,好像是兩個指甲,不是古槐遷者,均無此
特徵,時至今日仍為復形指甲。
——據先輩傳,當時凡同族近親是在洪洞大槐樹下分路而遷。牛氏兄弟在分遷時砸破一
口大鍋,每人拿一塊碎鐵為紀念,人稱「打鍋牛」。河北、河南等地也有打鍋牛的傳說。
——人們出於對大槐樹的留戀,臨行前都想最後擁抱一次。有一戶十一兄弟手拉手難以
合圍,最後由大嫂加入後才得以實現。因此,可以想像大槐樹有多麼粗大。
——在山東、陝西及河南的一部分縣中,還傳說由於是被綁押解遷出的,因而至今人民
走路仍有背手習慣。當時,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們反綁起來,然後用一根長繩聯結
起來,押解著移民上路。人們一步一回頭,大人們看著大槐樹告訴小孩:「這里就是我們
的老家,這就是我們的故鄉。」至今移民後裔不論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說古大槐樹處是自
己的故鄉。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捆著,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移民大多
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
——在押解過程中,由於長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
我要小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單化,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就
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後「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
———移民在離開大槐樹時戀戀不舍,到達新的定居地點後,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
勤的雙手建屋造房,開荒種地,不論干什麼,都會聯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為了寄託對故
鄉的苦戀,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門口栽種槐樹,以表對故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
有些移民到遷徙地後,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區有趙城營、紅銅(洪洞)營、蒲州營
、長子營等,表明這些居民是當年從趙城、洪洞等地遷去的。河南確山縣有槐樹廟村、大
槐樹村、槐樹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廟祠堂的楹額上銘記了紀念的文字,以表達自己的
思念之情。山東菏澤固堆袁家祠堂牆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題望槐思鄉詩:「昔日從戎
驅韃虜,今朝屯田太行東。洪洞分支老門第,曹州安居舊家風。古崗植槐三五株,銘記晉
中父老情。卧雪傳說流千古,後昆霞蔚賽勁松。」河南焦作劉氏祠堂匾額書:「派衍洪洞
。」河南偃師牛氏家廟大廳的楹聯寫著:「十八祖平陽世澤,五百年毫西名門。」河南武
陟小東鄉大淘村孫氏牌位對聯:「祖洪洞支遷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有些移民的名字
更表現了留戀家鄉的意思,河南偃師縣寇店鄉韓寨村《趙氏宗譜》載:趙氏始祖兄弟四人
,名「經、營、槐、顯」「念新造之艱窘,伯與仲故諱經,而諱營。恐故鄉之遺忘,叔與
季則諱槐,而諱顯」。這里「顯」顯然是「鄉」的意思。移民們遷往各地,有一姓分為幾
個姓者,並且時常保持來往,至今仍有「回、翟、常,一個娘」;「魏、梁、陳、一家人
」;「崇、劉、顧,是一戶」;「山東無二郭」等說法。
——譽延嘉樹,蔭庇群生。大槐樹處有一牌坊,建於1914年。牌坊四腳三腿,飛檐斗拱,
浮雕彩繪,匾額詩風,古色古香,甚是典雅。橫額雕刻「譽延嘉樹」,背面是「蔭庇群生
」。這八個字既是對古大槐樹的贊譽,也是對遷民先祖的紀念,其中還有一段故事:
明末李自成義軍有一路經洪洞殺向北京。在洪洞休息後,首領們連下拔營起寨的命令,兵
馬巋然不動。原來士兵們成群結隊,拈香荷表,到大槐樹下燒香焚紙,叩頭參拜,祭奠先
祖。義軍多為河南、陝西人,他們是古槐後裔,來到祖先發祥之地,互相轉告,參拜古槐
,寄託思鄉之情。首領們之情後,乾脆置辦豐盛的供品,列隊前往古槐祭祖。在洪洞境內
,義軍經過之地,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視百姓為鄉親,連軍糧馬草也不在洪洞徵收。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山西巡撫張錫鑾率盧永祥第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
處肆意搶掠,殺戮人民,趙城受害最甚。趙城名士張瑞機對當時的殘暴寫道:無論貧富貴
賤,一律槍決,不餘一家,不遺一人,冰雹猛雨,無此遍及。倉無剩米,笥無遺縑。沿門
抄沒搜奇珍,破扉掘地穿壺粵。彈丸飛雨沾血腥,馬塵所至遭凌暴。北掠霍州南平陽,陶
唐遺區斷炊煙。淫殺焚掠,所過成墟。淫掠焚殺,慘無人理。三日飽載南去,車400輛,駝
300頭,馬數千匹。負包擔囊,相屬於道。盧軍過後,趙城一片狼藉,城無街市,鄰無炊煙
,雞犬無聲,家無門戶,箱無遺縷,盤蓋無完缶,書畫無整幅,牆壁傾圮,挖地三尺。無
貧無富,無商無民,屍體遍道。整個趙城,灰燼慘然。環城五里,男攜婦,母抱兒,夜行
逃難,踏雪逾溝,山風刺骨,凍餒睏乏,相抱而泣,仰首蒼天,不成一語。事後,趙城人
民鑄盧永祥鐵像,高四尺,寬二尺八寸,兩手各持元寶,跪伏於城南門外,人見吐之,以
解憤恨。盧軍到了洪洞,下令放假半天搶劫。士兵大都是冀魯豫人,來到古大槐樹處,紛
紛下馬膜拜,互相傳言:「回到大槐樹老家了。」不但沒搶掠,而且將財物供施於大槐樹
下。盧永祥也是山東人,見此情景,下令放假一天,朝拜古槐,並到四方認親。大槐樹「
御災抗患」之功為人們所稱道。故土如同胎記,深嵌在國人的肌膚上。不管光陰之波多麼
強勁,總也不能將故鄉從遊子記憶的深土中拔出。古槐移民已逾六百載,當初的移民及其
後代,早已有了他們的許多故鄉。雖然移民的哭聲早已煙消雲散,眼淚也早已化作新的悲
歡,但古槐移民歷史記憶的磷光,仍穿越悠邈的時空,在遼闊的宇宙中忽明忽滅地閃爍。
悠悠 600多年過去了,漢代古槐已不復存在,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之中,而同根孳生其
旁的第三代槐樹,則枝葉繁茂,充滿活力。在祖國的大地上,遍布著古大槐樹處遷民之後
裔。槐鄉的後裔已遍布全國20多個省, 400多個縣,有的還遠在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廣
大勞動人民從古槐遷走後,經過幾代、十幾代,大都不知道被遷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
「大槐樹處是我們的故鄉」,這一點至今誰也沒能忘卻。解放後,這里遊人不斷,他們千
里迢迢,尋根認祖,有的來自南海之濱,有的來自長城腳下,還有來自異國他鄉的海外僑
胞。這些炎黃子孫,也像古槐一樣,一代又一代,繁衍在黃河兩岸,大江南北,地球東西
,世界各地。他們牢記父輩昔日背井離鄉,飄流四方之苦,繼承祖業,艱苦奮斗。在國內
的,正在為社會主義祖國的「四化」宏圖,進行新的「墾荒拓蕪」;在海外的,不忘祖國
,不忘根本,盡力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貢獻。
遙想當年祖輩們扶老攜幼,被逼離鄉背井,在頻頻回首遙望大槐樹和老鴰窩時,灑下
了多少傷心淚。願大槐樹與海內外同胞永遠根連根,心連心。
⑵ 禮泉縣今年有幾個鎮要建移民安置房
禮泉縣有20個鄉鎮。 禮泉縣,咸陽市轄縣,面積1017平方公里,轄5鎮15鄉。
⑶ 禮泉縣的地方名人
符浩、閻綱、鄒志安、劉世讓、宋伯魯等。
1、符浩
符浩,1916年4月13日生於陝西禮泉。1937年10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外交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駐日本、越南等國大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職業外交官。
2016年6月1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2、閻綱
閻綱,1932年生,陝西禮泉人,1949年參加工作,1956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同年分配到中國作家協會,1986年調中央文化部。中國著名作家,「首屆冰心散文獎」獲得者。
編輯的報刊有:《文藝報》《人民文學》《小說選刊》《當代文學研究叢刊》《評論選刊》《文論報》《中國文化報》《中國熱點文學》。
3、鄒志安
鄒志安,陝西禮泉人,中共黨員。1966年畢業於師范學校。歷任禮泉縣小學教師、縣文化館員,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專業創作員、理事、主席團委員。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愛情心理探索》,短篇小說集《鄉情》、《哦,小公馬》,中篇小說集《心旌,為什麼飄搖》等。
憑借《哦·小公馬》和《支書下台唱大戲》連獲第7、8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一舉躍上全國文壇。
4、劉世讓
劉世讓(?—623年)。字元欽,京兆醴泉(今陝西禮泉北)人,唐初將領。初仕隋,為征仕郎。李淵軍入長安後歸唐,被授予安州道行軍總管,率軍2萬拒薛舉,為薛舉所俘。
薛仁杲被唐軍平滅後得歸,授彭州刺史。歷任陝東道行軍總管、弘農郡公、檢校並州總管等職。後受命經略馬邑(今山西朔縣東北),防備突厥。突厥懼其威名,使人反間。
武德六年(623年),傳其與突厥可汗通謀,將行作亂,被高祖冤殺。
5、宋伯魯
宋伯魯,(一八五四―一九三二)字芝棟,一字芝田,亦署芝鈍,陝西禮泉人。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進士,入詞林。與楊深秀合疏彈許應騤阻撓新政。
戊戌變政(一八九八)後,遄回原籍,致力詩、畫,山水專攻王時敏,頗存矩矱,用筆在著力不著力之間,憑空取神,蒼潤中更饒秀氣。
花卉具陳淳、徐渭風韻。書則參合柳公權、趙孟頫。目力至佳,年逾七十,猶能寫蠅頭小楷。卒年七十九。著海棠仙館集。《畫人軼聞》、《清畫家詩史》
⑷ 禮泉縣南坊鎮東里村什麼時候,能移民搬遷
剛剛有 個人 問這個 問題 , 我 已經說了,
是正月 十六開學
⑸ 求順治8年移民的歷史情況
1651年(順治八年),清廷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凡移住之農民,每月供給食糧一斗,每垧墾地給種子六升,墾民每百人貸與耕牛二十頭,其中食糧、種子於秋收後,如數歸償.......凡招來新民,歸部遣官偕同縣官,城中每丁給地基繩,永為民業。」這是順治八年的東北移民事件。
其中23年間「魯民(今山東)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遼東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山東的百姓大多遷至了遼寧省的大連和丹東,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遷至了遼西(遼西中心城市為錦州)和遼北地區。
(5)禮泉縣移民從哪裡來歷史擴展閱讀:
1668至1860年,為維護東北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關東實行禁封政策。這期間,關內和關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驟然停止,其實也是清政府閉關自守的一種體現。
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從此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以振興關外的經濟。闖關東的百姓已經大規模向黑龍江地區遷移。
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清朝政府卻依舊禁關。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被懲罰危險,「闖」入關東,此為「闖關東」來歷。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清於1860年在關東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
民國年間(1912年——1949年),「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近4000萬人。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大約佔全部闖關東人口(3700萬)的一半。
全國解放後,統計的闖關東後留下的山東人達到700多萬,約占當時東北總人口(4000萬)17%,而當時全國人口為5.4億(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
⑹ 一部四川移民史,也是一部血淚史,四川人到底是從哪遷來的
秦的第一次移民到四川總共搬遷了10,000戶家庭。根據四口之家或五口之家的計算,最多有四五萬人。這是四川歷史上第一次移民。但是,這僅僅是開始。實際上,自從秦開始軍事遷移到四川以來,有許多逃亡者和流離失所者將他們的妻子和悲傷帶到了四川。第二次移民,從東漢末至東晉,群眾分裂,中原陷入混亂,大批人死於混亂,或散落各地。
從順治和康熙年間,清朝逐漸實施了鼓勵南北各省人進入四川的政策。本世紀的移民活動也是四川歷史上第五大移民。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向西遷至重慶,隨後遷移了許多工廠,學校,企事業單位。東部人口也遷入其中。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三線建設,改革開放和三峽移民,四川和重慶迎來了歷史上的新一輪移民。
⑺ 誰知道陝西禮泉東庄水庫啥時候可以搬遷,移民搬到什麼地方知道的幫忙答復一下哦!
具體時間未定,十有八九移民煙霞鎮
⑻ 禮泉的名人都有哪些他們的事跡有哪些
呂效祖、閻景翰、曹伯庸是禮泉三位著名文化老人。他們都是關學繼承者,學養精深;都長期從教,桃李滿天下;都已過古稀之年,卻筆耕不輟,著述迭出。更重要的是,三人都籍貫禮泉縣,因為地緣關系而互相激勵,在各自領域內均取得了卓然的成就,堪稱為我省老有所為者的典範———
曹伯庸:75歲,書法家
漫步街頭,翻閱書刊,曹伯庸先生的書法常常赫然閃爍於我的眼前,那種於法度嚴謹中流露出的高潔書香和高雅的書卷氣息直沁入心脾,賞心而悅目。而在陝西師范大學家屬區,退休後的曹伯庸先生與老同學閻景翰先生比鄰而居,花園挨著花園,架上藤蔓廝纏在一起,就像在老家連畔種地一樣,一看就知道,絕對是鐵桿的鄉里鄉親。在先生古色古香的客廳里坐定,聽先生說故地往事,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先生說小時候曾去過我的老家,抬著轎請一位人稱「八爺」的白發背頭有遺老之風的風水先生,其子陳皮,小名叫「高興」,給他留下的印象很深。
剛剛出版的《宗山人》一書中有先生的簡介:「先生出身於書香門第,幼承庭訓,悉心臨摹歐陽詢《九成宮禮泉銘》,培養了熱愛書法的興趣。中年後,廣涉諸家,融會貫通。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退休後,潛心書藝研究,作品益臻爐火純青境界,書品、人品譽滿三秦。其書作曾參加全國第一、二屆及省、市多次書展,並被選送日、韓、新等國展出,有些被毛主席紀念堂、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等單位和名家收藏,還被選入《中國長安當代名家書畫精品集》、《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陝西老年名家書畫選》等多種大型書畫集。先生博學多才,於『版本目錄學』、『古籍文獻學』,文物、書畫鑒定和篆刻等研究有素。於繪畫、詩詞,偶而為之,信手拈來,亦無不饒有情趣。近年來致力於書法教育工作,深受學員歡迎。」先生家學深厚,長期接受學校系統教育,終生職業為教師,其交遊也盡是文化界的耆宿精英,故涵養深沉,蘊藉風雅,其書穩重沉著,清秀健挺。凡此經歷,精學、多識、多能,在陝西書畫界名流中恐怕也是不多見的。
劉念先先生在《真體內充 蓄素守中———曹伯庸先生書法臆說》一文中寫道:「書品基於人品,伯庸滿腹詩書的詩人氣質,反映於書作之中則氣清形和,內涵秀雅;證之於人,則虛心謙和,耿直坦率,重視友誼,淡於名利,忠信為先,急公重義,寬以待人,尤為愛護青年、常懷赤子之心,不失敦厚之旨。故其書也穩重暢適,率真溫純。這些正是其書之所以耐人觀摩之秘。」我想說,這也是晚輩如我等親聆先生教旨的真實感受:凡虛懷博學者,其德藝之風必將山高而水長。
⑼ 山西洪洞縣移民的歷史
河北省廣大地區流傳著這樣的民謠:「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故鄉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是說,自己的祖宗是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遷移來的。如果接著要問:為什麼遷移呢?那就得從「燕王掃王」說起了。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領重兵鎮壓守大都(即今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死,朱元璋死後,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火文)即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等大臣建議,大力削藩,剝奪分封全國各地的叔父們的兵權。燕王以討齊、黃為名,起兵反抗,號稱「靖難」。建文帝派兵平叛。於是在河北、山東一帶,進行了長達三、四年之久的大戰。史書上稱之為「靖難之戰」,民間傳說則為「燕王掃北」。在此期間,人民遭受戰亂的破壞和自然災害的襲擊,「村莊毀去十之八九,民僅存十之一二」,「春燕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史書上記載,河北這塊地方「青轔白骨」,「怵驚心目」,滿目荒涼。而山西洪洞一帶,卻無兵荒馬亂之苦,連年風調雨順,四境安寧,人民生息繁衍,一片昇平景象。「靖難」之役,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1403年,燕王軍攻佔南京,建文帝於戰亂中失蹤。燕王即皇帝位,改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在歷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發展生產,極力恢復河北一帶經濟。永樂初年,詔令從山西「分丁於真定、南官一帶占籍為民。」於是,當時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縣設立一個移民機構,專門辦理移民事宜。相傳此處有一棵老槐樹。故河北老百姓中有「要問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老槐樹」的說法。
⑽ 陝西省禮泉縣縣名來源
禮泉歷史悠久,鍾靈毓秀
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221)建縣,距今2218年。夏屬雍州版,周稱焦獲,秦權叫谷口縣(一作瓠口),西漢置谷口邑,屬左馮翊管轄,後改為谷喙縣,東漢並入池陽,南北朝時改稱寧夷縣。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因境內有泉,味甘如泉,且旁有醴泉宮,故更名為醴泉縣。1964年9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醴泉縣」更名為「禮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