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拒絕聯姻的公主有哪些

歷史上拒絕聯姻的公主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04 01:18:16

A. 古代有哪些被派去和親的女子

在古代有一種方式,既能減少將士流血犧牲,又能減少戰亂,還能穩定兩國關系,那就是和親。皇帝將自己嫡親的公主,送去番邦和親。

也曾有大臣在番邦和親時向皇上提議,這是對皇族的蔑視,對皇權的挑戰。可古代皇帝皇子公主眾多,可能有的公主一輩子都不被皇上重視。所以和親這種方式沒有理由被皇上拒絕,因為這比打仗可要簡單得多。

但公主畢竟是金貴之身,這么做有損天朝威嚴,所以就從唐朝開始興起,選擇一些宗室之女,或大臣之女,亦或是宮中宮女,加封公主封號,被送去和親。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唐太宗時期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原是宗室之女,在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使請求聯姻後,文成公主在遠嫁番邦後,吐蕃積極學習漢族文化,文成公主為弘揚藏族文化也作出不少貢獻。

歷史上比較出名的被送去和親的還有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本出生於長江三峽附近的一戶普通人家,因皇帝廣招美女擴充後宮,而被選入宮,但在進宮後久未受皇上青睞,遂一直鬱郁寡歡。

但就在呼韓邪來朝之時,漢元帝召五女欲賜予呼韓邪,誰知王昭君也在此列,並被呼韓邪一眼相中,此時的漢元帝腸子都悔青了,但話已出口,不好反悔,只能答應將王昭君遠嫁匈奴。

王昭君在嫁給呼韓邪後兩人恩愛有加,並育有一子,但只可惜,呼韓邪命不長,婚後3年就死了。隨後王昭君又依匈奴禮俗,嫁給新一任單於,兩人依舊過著恩愛的日子。

B. 在古代,聯姻乃是兩國外交的慣用方式,歷史上都有哪些和親的公主

歷史上有這些公主:
1.文成公主
貞觀十五年,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與吐蕃英主松贊干布。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負責護送公主到吐蕃。文成公主從長安大明宮出發後,沿絲綢之路西行至西寧,折而向南,過黃河源,至拉薩,這是絲綢之路的一條新的支線。此後不少人通過這條線前往尼泊爾、印度。
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大批穀物種子、書籍和能工巧匠,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到了西藏高原,為西藏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沿絲路直到西藏拉薩,至今仍留傳著許多關於文成公主的傳說和遺跡。如日月山、拉薩大昭寺等。據統計,在文成公主進藏的絲綢之路上有關文成公主的遺跡約有200處之多。
2.弘化公主
弘化公主,唐宗室女,貞觀十四年,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入吐谷渾與國王諾曷缽完婚。這次合親促進了唐與吐谷揮人民的友好關系,後弘化公主又鼓勵自己的兒子與唐聯姻,結成世代親戚關系。 公元663年(唐龍朔三年),吐谷渾被吐善所滅,諾曷缽攜弘化公主,率數千帳牧民,越過祁連山,投奔涼州。唐王朝又在涼州、靈州一帶設置「安樂州」。武則天曾封弘化公主為「大周西平公主」,希望她在平定西域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武威出士的《大周故西乎公主墓誌》記載,弘化公主曾活到76歲,死後葬在靈州南陽輝谷冶城山崗(今武威南營青嘴灣)。 金城公主,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唐宗室女金城公主入西域,與蘇度摸末完婚。蘇度摸末乃弘化公主與土谷渾王諾曷缽長子,此後,唐高宗封蘇度摸末為左領軍衛大將軍。
金明公主 ,蘇度摸末死後,弘化公主次子闥盧摸末來唐朝求婚,高宗又將宗室女金明公主下嫁給他,並封闥盧摸末為左武衛大將軍梁漢王。多次聯姻維持了絲綢之路河西走廊這一段的暢通,唐與吐谷渾的關系也得到進一步發展,這對於唐王朝西北邊疆的安全,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3.江都公主
張騫出使烏孫之後10年,即公元前109年,當時居住在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帶的烏孫王昆莫為了結好漢朝,以良馬千匹為聘,迎娶西漢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不幾年,烏孫王昆莫老去,又將江都公主,即細君嫁與其孫岑為妻,這雖不合漢習俗,但為了民族團結的大義,公主最終與岑結成夫妻。兩國繼續保持友好關系。
4.解憂公主
江都公主病故後,楚王戊的女兒解憂公主赴孫烏,與岑結合。解憂公主的長女後來成為龜茲王絳賓的夫人,曾數次進中原學習先進科技文化。兩位公主的聯姻,使漢與烏孫的關系日趨親密。 公元前72年冬,匈奴進攻烏孫,漢王朝派出15萬騎兵北渡大漠,與烏孫5萬騎兵聯合,夾擊匈奴。匈奴遭到出其不意的突襲,大敗北徙,絲路復現安寧。

C. 哪個朝代的公主,讓眾多的權貴士族不願娶回家

在古代皇權,各種達官貴人大都希望女兒們嫁入皇室,渴望飛上枝頭變鳳凰。而擁有皇室血統的公主們,她們即有傾城的美貌又知書達理,性格也許單純可愛、刁蠻任性、又或是率真高貴,在影視的古裝劇里也是受到眾多關注的角色。那迎娶公主成為駙馬,與天家結親,成為君王的女婿,應該也是很多風流才子、官宦子弟的心之所向。




柴紹父親在隋朝為官,柴家和李家是世交,同朝為官,李淵讓三女兒平陽嫁給柴紹,兩人結為夫妻,此時李淵未成為帝,平陽還不是公主。柴紹任職在長安,李淵舉兵造反時告訴女兒和女婿,讓他們逃回太原。柴紹去幫岳父的過程中,平陽也絲毫沒有示弱,在柴紹離開長安前准備去支援李淵時,平陽公主說了這樣一句話:夫君請速度先去支援,我是個婦人在這個理容易隱藏,自有計策能應對。現在看到也是非常的佩服這樣的女子,能夠憑一己之力招募一萬多人馬,等候在長安響應,勇氣與智慧並存,兩人都是有勇有謀不怕危險。在李淵攻下長安後,即位為帝,改國號為「唐」,就是歷史上的唐高祖。

平陽成為公主,可以說是一對患難夫妻。柴紹隨李淵、李世民父子征戰四方,為唐朝立下汗馬功勞,作為駙馬先後也被封為國公,都尉,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但這位平陽公主去世時年齡尚不足23歲,在歷史上開國功臣的儀式安葬足以看出她在李淵心中的地位。生有一子名為柴令武。

D.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和親的公主,希望能詳細介

1、永樂公主:楊氏,父楊元嗣,母不詳。父楊元嗣為東平王李續(不是李繼)外孫。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十一月三日,下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第二年李失活死後,永樂公主又嫁其弟李娑固。

2、太平公主: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

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3、衛長公主:一般認為是漢武帝長女,母為皇後衛子夫。因於武帝一朝以帝女而越級封為長公主、湯沐邑為最富庶的鹽邑、兩任丈夫皆貴震天下,被認為是漢武帝最喜歡的女兒。

同母弟為漢武帝嫡長子戾太子劉據。衛長公主沒有陷入征和二年的巫蠱之禍,也並非死於腰斬。一般認為衛長公主逝世於巫蠱之禍以前。根據茂陵陪葬墓分布,衛長公主很可能去世後與其夫平陽共侯曹襄合葬於茂陵。

4、長寧公主:唐中宗韋後長女,先後嫁楊慎交、蘇彥伯二人。頗受寵愛。後世也稱"寧長公主"。聖歷年間,她與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設立府衛,十步一人,加以騎兵巡邏,僭肖宮省。

神龍年間進封公主,開府,設置屬官,不設長史官,待遇等同親王;而她的食邑實封二千五百戶,是親王爵位待遇的三倍還多。

5、定安公主:唐憲宗第十女,母不詳。始封「太和公主」,歸國後晉升為「定安大長公主」。她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後一位和親回紇(回鶻)的正牌公主。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回鶻派使者合達乾等人來請求和親,唐穆宗同意了。

回鶻崇德可汗派都督、都渠、葉護、公主等兩千多人的龐大隊伍來唐朝迎親,納馬2萬匹、駝千匹為聘禮。唐穆宗封其妹為太和公主,出嫁回鶻可汗。公主正式到達回鶻牙帳,選擇吉日,冊封公主為回鶻可敦。

E. 歷史上參與和親的公主都有那些

金城公主(唐).義城公主(隋).解憂郡主(漢).細君郡主(漢)
千金公主(隋).南宮公主(漢).寧胡公主(王昭君)

F. 公主拒絕和親,哭了三天三夜,君王說了什麼,公主:我嫁

端柔和碩公主不願意和親嫁到蒙古,於是便哭鬧了三天三夜,當時雍正帝雖然溺愛她,但是畢竟和親蒙古是國家大事,於是便對她說,你要是不願意嫁就賜死你,端柔和碩公主一聽果然沒有了脾氣,她畢竟只是雍正帝的養女,雍正帝要是真的動怒賜死她也是有可能的,所以端柔和碩公主沒有辦法就只能說:「我嫁」。

等到她長大成人後,雍正帝就要將她嫁到蒙古,這個時候端柔和碩公主很不願意,畢竟生長在京城繁華之地,肯定不想去偏遠的蒙古,所以端柔和碩公主幹脆一哭二鬧起來,雍正帝非常生氣,最後對她說要是不去就賜死,端柔和碩公主聽到之後也就沒有了脾氣,乖乖和親蒙古了。

G. 公主和親是恥辱的象徵,歷史上有哪些公主被迫和親過

和親嚴格意義上是從漢代開始的,然後一直到清朝,有很多的公主都和親過。至於是否是被迫,我們無從得知。因為我想沒有人願意遠嫁他鄉。


去世的原因大家眾說紛紜,但是普遍的說法就是小公主根本無法承受晉平公的寵愛,所以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最後只能在病痛中離開人世。我覺得這個應該只是原因之一。一個才年僅10歲的孩子,去了別的國家,水土不服,擔驚受怕肯定也是願意之一,大家認為呢?

H. 歷史上有哪些和親的公主是真正的皇帝的女兒,而不是宗室女

真正的皇帝骨肉和親的主要有
一、寧國公主

《新唐書列傳第八》中記載:蕭國公主,始封寧國。下嫁鄭巽,又嫁薛康衡。乾元元年,降回紇英武威遠可汗,乃置府。二年,還朝。貞元中,讓府屬,更置邑司。

唐肅宗李亨,在安史之亂中即位,即至德元年(756)。他是個嚴肅的皇帝,對女兒們管教很嚴。而寧國公主是個苦命人。她嫁了二次(即鄭巽、薛康衡),都很快做了寡婦。後來為了長久地籠絡回紇人,又把她嫁給快要死的老可汗。寡婦出嫁,而且還是當王妃,這也反映了當時的婚姻開放程度可見一斑。可是,寧國公主嫁出不到半年,老可汗就歸天了。按照回紇人風俗,未亡人是要殉葬的。《資治通鑒》記載:回紇欲以寧國公主為殉。公主曰:「回紇慕中國之俗,故娶中國女為婦。若欲從其本俗,何必結婚萬里之外邪!」然亦為之剺面而哭。寧國公主不愧是大唐出來的正宗皇女,深受女權思想影響,不肯殉葬而自毀容貌用來替代。第二年,在寧國公主的萬般懇求下,唐肅宗派人接她回到京城。不過,她的陪嫁中有皇室宗親的女兒,稱「小寧國公主」,給老可汗做妃。回紇人不放她走。老可汗死後,按照漢族人不齒的回紇「風俗」,又改嫁給老可汗的兒子。

二、咸安公主

咸安公主是唐德宗李適的第八女,後被封為燕國襄穆公主。這位公主天生麗質,聰慧有加;自小就在宮中琴棋書畫,習武練箭,也可是一位深明大義的女子。當回紇請求和親時,她毅然前往。

貞元四年(788),咸安公主出嫁回紇,為長壽天親可汗可敦(「可敦」即為王後)。然而,不幸卻接踵而至。一年後,即貞元五年(789)十二月,長壽天親可汗病逝,其子忠貞可汗繼立。按照回紇奇異的「收繼婚」制度,即「父兄伯叔死,子弟及侄等妻其後母」(《通典》)的北方少數民族風俗,咸安公主又和忠貞可汗結為夫妻。三個月後,即貞元六年(790)三月,忠貞可汗被毒死,其子奉誠可汗繼立。按照風俗,奉誠可汗又娶咸安公主為妻。五年後,即貞元十一年(795),奉誠可汗去世,無子,宰相骨咄祿被大唐冊立為懷信可汗,咸安公主再一次換了丈夫。唐咸安公主在回紇生活了21年,她先後按回紇的收繼婚制嫁給兩姓三輩四任可汗。對此,《新唐書·回紇傳》稱「主歷四可汗」,《唐會要卷九十八》稱四人「皆從胡法繼尚公主」。

唐代詩人白居易為此曾寫了《陰山道》的詩來詠贊她:「咸安公主號可敦,遠為可汗頻奏論。元和二年下新劫,內出金帛酬馬值,詔江淮馬價孳,從此不令碟短織。合羅將軍呼萬歲,捧投金銀與縑采。」

三、太和公主

安定公主,唐憲宗李純之女,母不詳。始封太和公主。

長慶元年(821),回鶻保義可汗請婚,初立的唐穆宗李恆許以親妹妹、憲宗之女永安公主嫁之。尚未成行,保義可汗就死了,永安公主留在唐土,出家做了道士。

穆宗的另一妹妹太和公主,則於同年嫁給保義可汗的兒子崇德可汗,並冊封為可敦。太和公主在回鶻生活了20年。這一時期回鶻內憂外患,天災人禍交加,可汗彼殺被逐更迭頻繁,一些大臣勾引束沙陀、黠戛斯,終於導致回鶻汗國的滅亡。回鶻族長被迫遷離本土。黠戛斯奪取回鶻牙帳後,太和公主被送還唐朝途中又被回鶻的烏介特勤劫持,後幾經周轉才返回了內地。

太和公主性格開朗,愛憎分明,樂善好施,富有極大的同情心。因為政治上的變革,一生在動盪中度過。太和公主是唐代晚期的公主,她是為了唐朝的平安而出嫁番邦,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她的史事。太和公主是第四位被送到回紇(回鶻)可汗的大唐公主,雖然西方敦煌學的研究者對她的評價頗高,但她的名氣遠不及初唐的高陽、文成以及盛唐的太平等公主們。

I.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和親的公主,希

絲路上的和親公主

王昭君

昭君,名嬙,漢時為與匈奴通好,被選出嫁塞外。古詩中有「欲飲琵琶馬上催」即指昭君出塞一事。其夫呼韓邪單於得昭君十分喜歡,上書漢元帝:「願意保證上谷至敦煌一帶的安全,世代傳下去,永遠如此。」至此,漢匈邊境真正出現一派和平景象。

呼韓邪單於死後,其子雕陶莫皋即位,復收昭君為妻,育二女。 王昭君為漢匈和解、邊境安寧作出了很大貢獻。她的事跡直到今天還在漢蒙兩族人民中傳頌。

文成公主

貞觀十五年,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與吐蕃英主松贊干布。禮部尚書江夏郡王道宗負責護送公主到吐蕃。文成公主從長安大明宮出發後,沿絲綢之路西行至西寧,折而向南,過黃河源,至拉薩,這是絲綢之路的一條新的支線。此後不少人通過這條線前往尼泊爾、印度。

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大批穀物種子、書籍和能工巧匠,把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到了西藏高原,為西藏的經濟文化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沿絲路直到西藏拉薩,至今仍留傳著許多關於文成公主的傳說和遺跡。如日月山、拉薩大昭寺等。據統計,在文成公主進藏的絲綢之路上有關文成公主的遺跡約有200處之多。

弘化公主

弘化公主,唐宗室女,貞觀十四年,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入吐谷渾與國王諾曷缽完婚。這次合親促進了唐與吐谷揮人民的友好關系,後弘化公主又鼓勵自己的兒子與唐聯姻,結成世代親戚關系。

公元663年(唐龍朔三年),吐谷渾被吐善所滅,諾曷缽攜弘化公主,率數千帳牧民,越過祁連山,投奔涼州。唐王朝又在涼州、靈州一帶設置「安樂州」。武則天曾封弘化公主為「大周西平公主」,希望她在平定西域中發揮重要作用。據武威出士的《大周故西乎公主墓誌》記載,弘化公主曾活到76歲,死後葬在靈州南陽輝谷冶城山崗(今武威南營青嘴灣)。

金城公主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唐宗室女金城公主入西域,與蘇度摸末完婚。蘇度摸末乃弘化公主與土谷渾王諾曷缽長子,此後,唐高宗封蘇度摸末為左領軍衛大將軍。

金明公主

蘇度摸末死後,弘化公主次子闥盧摸末來唐朝求婚,高宗又將宗室女金明公主下嫁給他,並封闥盧摸末為左武衛大將軍梁漢王。多次聯姻維持了絲綢之路河西走廊這一段的暢通,唐與吐谷渾的關系也得到進一步發展,這對於唐王朝西北邊疆的安全,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江都公主

張騫出使烏孫之後10年,即公元前109年,當時居住在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帶的烏孫王昆莫為了結好漢朝,以良馬千匹為聘,迎娶西漢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不幾年,烏孫王昆莫老去,又將江都公主,即細君嫁與其孫岑為妻,這雖不合漢習俗,但為了民族團結的大義,公主最終與岑結成夫妻。兩國繼續保持友好關系。

解憂公主

江都公主病故後,楚王戊的女兒解憂公主赴孫烏,與岑結合。解憂公主的長女後來成為龜茲王絳賓的夫人,曾數次進中原學習先進科技文化。兩位公主的聯姻,使漢與烏孫的關系日趨親密。

公元前72年冬,匈奴進攻烏孫,漢王朝派出15萬騎兵北渡大漠,與烏孫5萬騎兵聯合,夾擊匈奴。匈奴遭到出其不意的突襲,大敗北徙,絲路復現安寧。

參考文獻:《漢書·匈奴傳》。

J.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和親的公主,希望能詳細介紹。

1、永樂公主:楊氏,父楊元嗣,母不詳。父楊元嗣為東平王李續(不是李繼)外孫。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十一月三日,下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第二年李失活死後,永樂公主又嫁其弟李娑固。

2、太平公主: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

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3、衛長公主:一般認為是漢武帝長女,母為皇後衛子夫。因於武帝一朝以帝女而越級封為長公主、湯沐邑為最富庶的鹽邑、兩任丈夫皆貴震天下,被認為是漢武帝最喜歡的女兒。

同母弟為漢武帝嫡長子戾太子劉據。衛長公主沒有陷入征和二年的巫蠱之禍,也並非死於腰斬。一般認為衛長公主逝世於巫蠱之禍以前。根據茂陵陪葬墓分布,衛長公主很可能去世後與其夫平陽共侯曹襄合葬於茂陵。

4、長寧公主:唐中宗韋後長女,先後嫁楊慎交、蘇彥伯二人。頗受寵愛。後世也稱"寧長公主"。聖歷年間,她與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設立府衛,十步一人,加以騎兵巡邏,僭肖宮省。

神龍年間進封公主,開府,設置屬官,不設長史官,待遇等同親王;而她的食邑實封二千五百戶,是親王爵位待遇的三倍還多。

5、定安公主:唐憲宗第十女,母不詳。始封「太和公主」,歸國後晉升為「定安大長公主」。她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後一位和親回紇(回鶻)的正牌公主。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回鶻派使者合達乾等人來請求和親,唐穆宗同意了。

回鶻崇德可汗派都督、都渠、葉護、公主等兩千多人的龐大隊伍來唐朝迎親,納馬2萬匹、駝千匹為聘禮。唐穆宗封其妹為太和公主,出嫁回鶻可汗。公主正式到達回鶻牙帳,選擇吉日,冊封公主為回鶻可敦。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拒絕聯姻的公主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