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九年級上冊歷史大題如何解答

九年級上冊歷史大題如何解答

發布時間:2021-03-03 17:27:33

Ⅰ 九年級上冊 歷史材料分析題一道

(1)羅馬共和國時期;掌握實權的是元老院
(2)元老院;原因:①愷撒搞獨裁專制專,顛覆國家政體屬,所以被保守勢力所殺。②凱撒的獨裁和改革侵犯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3)羅馬帝國時期;元首制實質是隱蔽的專制君主制,元首實質就是獨裁專制的君主
(4)①原來的元老院不能代表整個地中海地區奴隸階級的利益,它只能代表局部奴隸主的利益。②共和國城邦公民權的保守性已不利於羅馬對整個地中海地區的統治。③原有的國家機器不能充分發揮執行鎮壓奴隸,維護統治之任務。

Ⅱ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看清題目在回答.!

九年級 下冊 世界史
1、人類史首次勝利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十月革命,它由列寧領導的彼得格武裝起義,影響全國。
2、列寧定都彼得格勒,成立人民委員會,建立蘇維埃俄國。
3、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促使俄國走上實現現代化獨立之路,為落後國家樹榜樣。
4、為戰勝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反撲,鞏固新政權,蘇俄政府被迫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5、戰後為恢復國民經濟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
6、新經濟政策這是列寧建設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大轉變,它對小農占優勢的國傢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7、俄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統治,十月革命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8、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成為世界一流的工業強國(由斯大林領導)。
9、1936年,蘇聯新憲法頒布,標志蘇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10、1936年蘇聯新憲法頒布也標志斯大林創建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
11、列寧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有戰時共產主義戰策和新經濟政策。
12、斯大林模式特點是高度集中。
13、1922年蘇聯建立,1991年蘇聯解體。
14、美英法操縱巴黎和會。美日爭奪遠東和太平洋,美國發起召開華盛頓會議。
15、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確立一戰後世界新秩序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16、1916年6月,美英法等戰勝國與德國簽署《凡爾賽和約》。
17、《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承擔發動戰爭的責任,內容有: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萊茵河東岸50千米內不得設防,認波蘭獨立,部分領土劃歸波蘭等國,廢除德國的普遍義務兵役制,德國應支付大量戰爭賠款。
18、華盛頓會議針對中國的《九國公約》為列強共同掠奪中國提供了條件。
19、《九國公約》打擊日本獨佔中國的計劃。
20、《九國公約》內容有尊重中國主權和獨立及領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國保證各國在華機會均等,對外門戶開放。
21、《九國公約》不理中國提出的取消領事裁判權,歸還租借地,關稅自主等要求。
22、美國作家德萊塞《美國的悲劇》稱為美國最偉大小說,以支萊德主人公墮落為例控訴揭露美國社會制度的弊端。
23、1929年美國開始爆發經濟危機(1929-1933),特點是危害性特別大,波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由美國黑色星期四的股災觸發。
24、經濟危機給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深遠的影響。
25、美國總統羅斯福實行羅斯福新政,以對付危機。
26、羅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礎是《全國工業復興法》,規定了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工資水平和工作時數,規定工人具有集體談判的權利等內容。
27、新政標記是藍鷹,發動藍鷹運動,守法企業縣掛藍鷹標志。新政中心措施是整頓工業。
28、羅斯福新政最突出特點是開創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一個里程碑)。
29、新政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一次自我調節,開創國家干預經濟先河,提高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
30、羅斯福新政取得很好的效果,使美國度過危機。
31、希特勤製造國會縱火案,借壓德國共產黨,德共主席台兒曼和保加利亞共產黨領袖季米特洛夫被捕。這是1933年初希特勒任總理,掌握國家政權,上台後乾的第一件事。
32、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二戰期間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屠殺600萬猶太人。
33、二戰爆發前中國,衣索比亞,西班牙已進行抗擊法西斯國家侵略。
34、1935年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並施毒氣。德國義大利侵略西班牙。
35、1937年德國轟炸西班牙的格爾尼卡城,為訴暴行西班牙畫家畢加索創作《犬爾尼犬》。
36、日軍731部隊是日本在中國實行細菌戰化學戰的主要部隊,基地設在哈爾濱。號稱死亡工廠。
37、借反共,德意日結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凡,稱為軸心國,挑起二戰。
38、1938年9月英法德意舉行慕尼黑會議,訂《慕尼黑協定》,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割蘇台德區給德國。
39、《慕尼黑協定》是英法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標志,加速第二次世界大占的爆發。
40、二戰前,德國在歐洲已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41、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標志是1939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
42、德軍按白色方案,閃擊波蘭。
43、1941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二戰進一步擴大。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44、德軍按巴巴羅薩計劃進攻蘇聯,德軍兵逼莫斯科,蘇聯面臨最危急局面。
45、斯大林領導莫斯科保衛戰勝利打破德軍天下無敵神話,也使巴巴羅薩計劃受挫。
46、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事件是珍珠港事件。

Ⅲ 初三歷史大題答題技巧

作為高三史地班的學抄生,襲我自己總結了一套技巧:煉、提、點、分。希望可以為學弟解惑。
「煉」就是煉字,注重措辭准確;
「提」就是提出重點語句,更方便理解;
「點」就是切合要點,不偏答;
「分」就是分點,要有條理性。
這些就是答題技巧,至於知識點方面就需要平時的背誦記憶了。
希望能幫到你。

Ⅳ 九年級上冊歷史也社會試卷上的題目求會的人解答。

(1)亞非會議的召開是戰後國際形勢和亞非地區形勢變化,民族獨立運動蓬勃興起的產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亞洲民族獨立運動勃興,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推動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運動的發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獨立敲響了殖民統治的喪鍾。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亞非兩大洲己涌現出30個獨立國家。這是幾百年來國際關系史上一個空前未有的變化,它為亞非國家獨立自主地召開一次大型國際會議創造了條件。

亞非會議是亞非兩大洲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具有偉大的國際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亞非會議高舉獨立、和平、友好與合作的旗幟,形成了舉世聞名的萬隆精神。這個精神貫穿於會議所通過的各項決議之中,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50年來,國際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是萬隆會議的原則和精神並未過時,更沒有消失,相反,經歷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它更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歷史表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所制定的十項原則,是穩定世界局勢、解決國際爭端的最好方式,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求同存異,來源於求同舍異,意思是:找共同點,保留不同的看法和觀念,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時提出中日雙方應求同舍異,周總理糾正說應求同存異,所以不同的看法及社會制度怎麼可能說拋棄就拋棄呢.但是,又不能過分的強調不同而強調,這樣的話,"話不投機半句多",又怎能坐在一起會談呢.
求同存異."同"就是共用的利益."異"就是意識形態的差異.周恩來在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是為了挫敗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加強亞非各國的聯系。

Ⅳ 初三歷史上冊試題(附答案)

初三歷史總復習試題(九年級上冊)
( 時間:60分鍾 總分:100分)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選一選,看誰選得最准確(每小題2.5分,共50分)
1、下列古代文明中,位於南亞大陸的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國文明
2、下列成就中,可作為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的是( )
A、《天方夜譚》 B、《荷馬史詩》 C、《俄底浦斯王》 D、麥加大清真寺
3、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認為「落在人們頭上的幸福或不幸取決於他們自己」、「人類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這些內容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A、進化論思想 B、人文主義思想 C、空想社會主義思想 D、自由平等思想
4、1683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其直接目的是( )
A、限制議會的權利 B、建立君主立憲制
C、限制國王的權利 D、掃清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
5、下列各項中,屬於拿破崙對歷史的貢獻的一項是( )
A、頒布了《人權宣言》 B、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C、頒布了《法典》 D、領導法國大革命
6、到18世紀後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是( )
A、英國 B、法國 C、西班牙 D、荷蘭
7、馬克思主義誕生標志是( )
A、英國工人的憲章運動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國際歌》的誕生
8、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所以成為英國歷史的轉折點,主要是因為它( )
A、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B、創立了議會民主制
C、處死了封建君主 D、改變了社會性質
9、被譽為「南美解放者」的是( )
A、玻利瓦爾 B、蘇克雷 C、聖馬丁 D、伊達爾哥
10、首先打開日本國門的是
A、美國 B、英國 C、俄國 D、法國
11、「國之強弱,決定於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則系於物之多寡,而物之多寡又起於是否鼓勵人民之工業。」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日本明治政府採取的措施是( )
A、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B、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
C、大力發展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 D推行「文明開化」政策
12、前不久,丹麥和西班牙兩國王室都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迎娶平民王妃。你知道下列哪能個國家至今還保留著君主立憲制么( )
A、俄羅斯 B、美國 C、法國 D、英國
13、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有歐洲「火葯桶」之稱的是:( )
A、伊比利亞半島 B、巴爾干半島 C、亞平寧半島 D、斯勘的那維亞半島
14、一戰前形成了兩大敵對帝國主義侵略集團。下列國家中,加入同盟國的是( )
A、英國 B、法國 C、俄國 D、德國
15、「當革命風暴橫掃整個法國的時候,英國正在進行一場比較平靜的但是威力並不因此減弱的變革」。恩格斯的這段話是:( )
A、肯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地位 B、譴責英國組織「反法同盟」
C、肯定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作用 D、贊揚法國大革命的作用
16、「三角貿易」的路線正確的是( )
A、美洲→ 歐洲 B、歐洲→ 美洲 C、歐洲 ←美洲 D、美洲 ←歐洲
↑ ↓ ↓ ↑ ↓ ↓ ↑ ↑
非洲 非洲 非洲 非洲
17、小胖設計了幾個小論文的題目,聰明的你請看看,哪一個不太合適?( )
A、文藝復興與達•芬奇 B、達爾文與相對論
C、林肯與美國的統一 D歐仁•鮑狄埃與《國際歌》
18、與「聖誕節」、「聖誕樹」、「聖誕老人」、「下字架」有關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19、下列四國中,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途徑與其它三國不同的是( )
A、英國 B、法國 C、日本 D、美國
20、法國啟蒙思想家為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備。下列人物中,屬於法國啟蒙思想家的是( )
A、莎士比亞 B、伏爾泰 C、托爾斯泰 D、貝多芬
二、學以致用,活動與探究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從材料中獲取信息,解決歷史問題(4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什麼力量迫使他們搞改革呢?這就是把俄國拖上資本主義道路的經濟發展的力量。地主農奴主不能阻撓俄國同歐洲商品交易的增長,不能保持住舊的崩潰的經濟形態。如克里木(克里米亞)戰爭顯示出農奴制俄國的腐敗和無能。解放以前,農民的「叛亂」每十年都要高漲一次。這使頭號大地主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認,從上面解放比等待從下面推翻要好些。
材料二:在農奴制改革前夕,有這樣一個大地主,人們問他為什麼不使用打穀機時,他回答說:「打穀機要花費許多錢,它需要修理,還需要喂養馬匹(用馬匹來帶動機器);而農民一文錢也不要花費。」 ——《俄國農奴制的廢除》
材料三:亞歷山大二世在俄國國務會議最後審查改革方案時說: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四:如果總的看一看1861年俄國國家全部結構的改變,那就必然會承認,這種改變是封建君主制轉變道路上的一步。不僅從經濟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而且從政治觀點來看也是正確的。 ——列寧《關於紀念日》
(1)、從材料一中歸納指出俄國實行農奴制改革的原因。(1分)

(2)、材料二說明了什麼問題?(2分)

(3)、從材料中反映出俄國農奴制改革根本目的是什麼?(2分)

(4)、從俄國歷史的發展而言,農奴制改革的客觀作用是什麼?請用「———」在材料四中劃出來。(2分)
(5)、農奴制改革的性質是什麼?(3分)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我們以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力,謹庄嚴宣告: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他們解除對於英王的一切隸屬關系,而他們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聯系也應從此完全廢止......人生來就是自由平等的......。
——摘自《XXXX》
材料二:現代的文明的美國的歷史,是由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開始的,同那些因王公、地主、資本家瓜分爭得的土地和利潤而引起的掠奪戰爭(像現在的帝國主義戰爭)比較起來,這種戰爭是很少見的。這是美國人民反對當時壓迫美國,使美國處於殖民地奴隸地位的英國強盜們的戰爭。
——1918年8月23日列寧《給美國工人的信》
材料三:1858年林肯說:「一幢裂開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這個政府不能永遠保持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確期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四:內戰前,林肯又說:「沒有其它選擇,只好動用政府的軍事力量,用武力來抵抗推翻反政府的武力,用武力保衛政府」。
材料五:這項重要法令像一盞希望的明燈出現在千百萬黑人奴隸面前,他們已經被不滅的火焰烤灼得乾枯凋零。《解放宣言》的簽署預示著備受煎熬的漫漫長夜結束了,令人歡欣鼓舞的黎明到來了。
——馬丁路德金1863年8月演說
(1)、材料一中「聯合殖民地「最初是由多少個殖民地組成?

(2)、材料一所述文件名稱是什麼?發表於何時?

(3)、材料二中「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指什麼戰爭?主要領導人是誰?

(4)、材料三林肯所說「半奴隸半自由的狀態「的含義是什麼?

(5)、材料三中林肯主張用什麼方法解決裂開的房子的問題。

(6)、「用武力保衛政府」的戰爭叫什麼戰爭?這場戰爭的性質是什麼?

(7)、《解放宣言》的簽署在當時有什麼重要作用?

(8)、《解放宣言。簽署後美國黑人「備受煎熬的漫漫長夜」是否真正就徹底結束了/為什麼?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
從14世紀到19世紀中葉,地理大發現,殖民擴張等孕育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著一體化方向邁出了關鍵一步。資產階級革命相繼在歐美主要國家取代了封建勢力,獲得了政治統治權。這些國家先後開始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獲得迅猛發展,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摘自《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稿)
(1)、那位航海家首先發現了美洲大陸?

(2)、17——18世紀大西洋兩岸發生了哪些資產階級革命?

(3)、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哪一個國家?

(4)、以英國為例簡要說明地理大發現,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成果展示
24、用你喜歡的形式(直接敘述,編小故事,寫詩詞、散文等)表現出本學期所學的、你最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的歷史貢獻,並說說他有何可貴品質。要求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某些方面可以虛構、誇張,文字表述在100字以內。(10分)

閱讀全文

與九年級上冊歷史大題如何解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