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性喬歷史上從哪裡人

性喬歷史上從哪裡人

發布時間:2021-02-05 08:35:48

❶ 三國裡面大喬小喬是哪裡人

三國裡面的大喬和小喬,在歷史上是廬江皖城人(今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喬回不是名字,而是姓橋。史答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周瑜隨從孫策攻取廬江的皖城。破城後獲得了橋公的兩個女兒,都是絕色美女。其中年齡較小的被周瑜所納 。當時孫策對周瑜開玩笑說:「橋公二女雖經戰亂流離,有我們兩個人作丈夫,她們也應該感到滿足了 。「二橋隨後同袁術家眷(袁夫人等)和劉勛家眷等人一起被送回吳郡(現在的蘇州) 。

❷ 三國大喬小喬哪裡人

《三國演義》中大喬籍貫:廬江皖縣。小喬籍貫:安徽潛山縣。

1、大橋

籍貫:廬江皖縣(今安徽潛山)。名字 :喬氏。容貌: 如花似玉 傾城佳人。父親:橋國老。配偶: 孫策。姊妹:小喬。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葯石罔效逝世。

大喬悲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 歲 ) ,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

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2、小喬

性別:女。籍貫:安徽潛山縣。名字:喬氏。容貌:國色天香(也作國色琉璃) 可以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相媲美。父親:橋國老(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後來都作喬國老。)配偶:周瑜。姐姐:大喬。

(2)性喬歷史上從哪裡人擴展閱讀:

二喬史話

喬家兩個女兒原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位小姐驚人的美貌卻在一路上有機會得以展現,人們都說看見仙女了。這話就悄悄傳揚了開來,甚至連遠在洛陽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聽說了江東二喬的美名。

孫策是當時遠近聞名的「虎將」,被封為吳侯。周瑜也是當世英雄,還容貌俊秀,精於音律,至今還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民諺。《三國志》記載,孫策「美姿顏」,周瑜「有姿貌」,可見都是完美的奇美男子,二喬得此二人也算是琴瑟和諧了。

❸ 《三國演義》大喬小喬的出生地

《三國演義》中大喬小喬出生在今安慶市潛山市。

二喬指的是東漢末年喬公的兩個女專兒大喬與小喬,名不詳。二屬喬容貌美麗,以美貌出名,為皖國潛山氏也就是現今的安慶市潛山市人。

喬家兩個女兒原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位小姐驚人的美貌卻在一路上有機會得以展現,人們都說看見仙女了。這話就悄悄傳揚了開來,甚至連遠在洛陽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聽說了江東二喬的美名。

(3)性喬歷史上從哪裡人擴展閱讀:

大喬小喬雖然嫁給了三國的風雲人物,但是她們命途多舛,先是皖城被侵佔作為戰利品成為了孫策和周瑜的夫人,後是丈夫的英年早逝令她們的後半生沒有了保障。

如此一來,大喬小喬的結局好不到哪裡去,大喬嫁給孫策兩年左右就被許貢的人刺殺了,當時大喬應該是生了孫紹的,但是年幼的兒子執掌不了東吳的權勢。

孫權掌權後,孫策沒有被追封為先皇,孫紹就封了個侯爵。孫紹的兒子孫奉因為有人要立他為帝的謠言被時任皇帝的孫權之子孫皓誅殺。

小喬比姐姐稍微好一點,跟丈夫多過了幾年,然而周瑜在三十六歲的時候也離世了,留下了周循、周胤和一個女兒,也沒有說是小喬生的。

周循很早就死了,周胤本來應該繼承爵位的,但是孫權以不當行為流放了他,即使得以復位也沒享受到就死了。

❹ 我國歷史上姓喬的名人有哪些 我國歷史上姓喬的名人

歷史名人:喬庭桂,喬松年,喬用遷,喬允升
軍事政治名人:喬石,喬世波專,喬傳秀,喬冠華,喬曉陽,喬清屬晨,喬軍喬宗淮,喬連升,喬學珩

體育名人:喬紅 醫學名人:喬樹民,喬若愚 科學名人:喬石瓊,喬啟明
文化藝術名人: 喬大壯,喬羽,喬致庸,喬林,喬國瑞

❺ 姓喬的在歷史上有什麼著名人物啊

三國江東大小喬 和她們的父親喬公
還有18路諸侯討伐董卓時一個諸侯叫喬冒
新中國的 喬冠華

喬達:山水畫家,燕(今屬河北)人。
喬行簡:南宋大臣。浙江東陽人,光宗紹熙進士,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林:唐代宰相,太原(今屬山西)人。
喬知之:左司郎中,馮翎(今屬陝西)人。
喬維岳:官至太常少卿、壽州刺史,南頓(治所在今河南項城西)人。
喬用遷(?-1851),湖北孝感人。字見齋。嘉慶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道員,廣東按察使。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曾率軍在穿鼻洋、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同年任山東布政使。1845年升貴州巡撫。1852年卒。
喬松年:清代山西巡撫,徐滿人。
喬世植:上海人,著名詩人。
喬林:畫家、篆刻家,如皋人。
喬允升:明代刑部尚書,洛陽(今屬河南)人。
喬宇:著名大臣,樂平(今屬河北)人。
喬中和:太原通判,丘(今屬河北)人。
喬吉: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太原(今屬山西)人,後居杭州(今屬浙江),散曲風格清麗,內容則多消極頹廢,明清人多以他同張可久並稱為元散曲兩人家。

❻ 三國中的大喬小喬是哪裡人

廬江郡皖縣(今安徽安慶潛山),中國漢末三國時期的女性,系喬公之女

❼ 從古至今性喬的名人有那些呢

喬用遷(?-1851),湖北孝感人。字見齋。嘉慶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道員,廣東按察使。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曾率軍在穿鼻洋、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同年任山東布政使。1845年升貴州巡撫。1852年卒。
喬松年:清代山西巡撫,徐滿人。
喬世植:上海人,著名詩人。
喬林:畫家、篆刻家,如皋人。
喬允升:明代刑部尚書,洛陽(今屬河南)人。
喬宇:著名大臣,樂平(今屬河北)人。
喬中和:太原通判,丘(今屬河北)人。
喬吉: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太原(今屬山西)人,後居杭州(今屬浙江),散曲風格清麗,內容則多消極頹廢,明清人多以他同張可久並稱為元散曲兩人家。
喬達:山水畫家,燕(今屬河北)人。
喬行簡:南宋大臣。浙江東陽人,光宗紹熙進士,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林:唐代宰相,太原(今屬山西)人。
喬知之:左司郎中,馮翎(今屬陝西)人。
喬維岳:官至太常少卿、壽州刺史,南頓(治所在今河南項城西)人。
喬冠華:(1913.3.28—1983.9.2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1974.11~1976.12)。江蘇鹽城人。早年留學德國,獲哲學博士學位。抗日戰爭時期,主要從事新聞工作,撰寫國際評論文章。1942年秋到重慶《新華日報》主持《國際專欄》,直至抗戰勝利。
喬羽:(1927.11.16—) ,山東濟寧人,劇作家、詞作家,曾任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主席、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喬紅:湖北人,1975年 入選武漢市南垸坊小學乒乓球隊,1980年 進入湖北省乒乓球隊,1987年12月 入選國家乒乓球隊,1996年 亞特蘭大奧運會後正式退出國家隊,2003年1月至今 任中國乒乓球隊教練。

❽ 歷史上姓喬的名人及他們的事跡

喬 吉:太原(今屬山西省)人,後遷杭州(今屬浙江),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作品風格清麗,後代並其與張可久為元散曲兩大家。其作現存《兩世緣》、《揚州夢》、《金錢記》三種,今人輯《夢符散曲》。
喬 達:(今屬北京)人,元代畫家,以山水見長。
喬 彝:元代晉寧人,為人剛正有節,時賊陷晉寧,彝命家人整冠肅衣,先令妻子依次投井,己隨赴之,賜謚「純潔」。
喬 宇:樂平(今山西昔陽)人,明代成化年間進士武宗時任南京兵部尚書,威震當地。世宗時任吏部尚書,清正廉明,聲望極高。
喬 林:如皋(今屬江蘇省)人,清代畫家兼篆刻家。
喬智明:前趙鮮卑前部人,歷隆、慮二縣令,以德行而名,有「神君」之稱號。
喬知之:馮翊(今屬陝西省)人,唐代官至左司郎中,以俊才而著稱。傳其作《緣珠篇》送與窈娘(原為其婢女,後被武承嗣所奪),窈娘讀後感憤而自盡。
喬執中: 高郵(今屬江蘇省)人,宋代進士。其人通經術,性寬厚有仁,多次修改法典,使很多人重生。在王安石執政時,曾編修《熙寧條例》。
喬行簡:婺州東陽(今屬浙江省)人,宋代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右丞相。知無不言,好薦士,多至顯達。封魯國公,卒謚「文惠」。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三教、喬仲常:均為河中(今山西省永濟蒲州鎮)人,宋代畫家。
喬允升:洛陽(今屬河南)人,明代刑部尚書執法不撓,曾為遭魏忠賢迫害的諸多官員平反,受人稱頌。
喬光烈:上海人,清乾隆進士。為官清正廉明,兩袖清風,歷任寶雞知縣、湖南巡撫、甘肅布政史等職。做官30多年,仍然兩袖清風。在任知縣時,他親自教農民種桑養蠶,被人稱為喬公桑。著有《最樂堂集》。

喬松年:山西省徐溝(今屬清徐)人,清道光進士。曾配合怡良、曾國藩鎮壓太平軍、捻軍。歷任常州、蘇州知府,兩淮鹽運使,倉場侍郎,東河河道總督等職。著有《論語淺解》、《蘿摩亭札記》、《喬氏載記》。

喬用遷:湖北孝感人,清嘉慶進士。曾協助林則徐開展禁煙運動,歷任廣東按察使、山西布政史、貴州巡撫等職。喬世埴:上海人清代詩人。
喬清秀(女):河南省內黃人,河南墜子演員,原名李金秀,因隨喬利元學藝而更名。唱腔清脆而輕快流暢,稱「喬派」,擅唱《玉堂春》。
喬冠華:江蘇省鹽城人,現代著名外交活動家。曾留學日本、德國,長期從事文化和新聞工作。建國後從事外交工作,曾任外交部長。
喬恆志:遼寧遼陽人,1945年加入東北民主聯軍,從事戰地救護工作,在火線上英勇靈活,屢次出色完成戰場包紮和搶救任務,在解放戰爭中先後立大功6次,小功2次,榮獲「紅色青年救護英雄」稱號。1950年出席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後,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鬼頭洞戰斗中,率救護班,冒敵炮火,將33名傷員轉至安全地帶。同年11月在東坪洞戰斗中犧牲。

❾ 喬姓有什麼歷史人物

喬達:山水畫家,燕(今屬河北)人。
喬行簡:南宋大臣。浙江東陽人,光宗紹熙進士,理宗時曾任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進知樞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晚年至平章軍國重事,並被封為魯國公。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
喬林:唐代宰相,太原(今屬山西)人。
喬知之:左司郎中,馮翎(今屬陝西)人。
喬維岳:官至太常少卿、壽州刺史,南頓(治所在今河南項城西)人。
喬用遷(?-1851),湖北孝感人。字見齋。嘉慶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後歷任廣西南寧知府、道員,廣東按察使。1840年,林則徐在廣州禁煙時,曾率軍在穿鼻洋、尖沙角轟擊入侵的英國軍艦和走私船。同年任山東布政使。1845年升貴州巡撫。1852年卒。
喬松年:清代山西巡撫,徐滿人。
喬世植:上海人,著名詩人。
喬林:畫家、篆刻家,如皋人。
喬允升:明代刑部尚書,洛陽(今屬河南)人。
喬宇:著名大臣,樂平(今屬河北)人。
喬中和:太原通判,丘(今屬河北)人。
喬吉:元代散曲家、戲曲作家,太原(今屬山西)人,後居杭州(今屬浙江),散曲風格清麗,內容則多消極頹廢,明清人多以他同張可久並稱為元散曲兩人家。
還有三國的大小喬,姓名不詳一說其父叫喬玄。

❿ 性孛的歷史,來自哪裡,是那代人的後人

第一個淵源
源於西羌族,出自周王朝時期犬戎部落將領孛丁,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犬戎,上古時期一個民族的名稱,亦稱獫狁、西戎,主要活躍於今陝、甘一帶,獫、岐之間。犬戎、獫狁、西戎,都是周王朝時期對這個民族的稱謂。據歷史文獻記載,犬戎族就是稱自己的祖先為兩只白犬、並以白犬為圖騰的西北地區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屬於西羌族,是炎黃族先祖的近親。早在炎黃時期,犬戎民族群落就是炎黃一族的勁敵。南朝宋著名史學家范曄在史籍《後漢書》中就記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黃帝的曾孫、堯帝的父親。
在西周末期,長期的農耕和平環境使得君王荒淫無度,玩物喪志,烽火戲諸侯,無心富國強兵,結果周幽王姬宮湦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周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以西以北被犬戎佔領,強盛了約三百年的西周覆滅。此後,犬戎便成了華夏族最可怕的敵人。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為秦國的強敵。後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國的游牧民族、游牧精神和游牧民族的圖騰,也必須從古匈奴葷粥和犬戎開始。
到了漢朝時期,在原來犬戎族的活動范圍內曾出現一個人口眾多的西戎白狼國。在東漢明帝劉庄執政時期(公元58~75年在位),「白狼……等百餘國,戶百三十餘萬,口六百萬以上,舉種奉貢,」自願歸屬東漢。白狼王還命人作詩三首,合稱《白狼歌》,獻給東漢皇帝。因此,所以白狼國就是犬戎國的變種,白狼王則是犬戎的後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並以白狼為圖騰的部族。白狼國的存在,也可以證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一直到了唐朝時期,中原民族還把西北游牧民族統稱為「犬戎」和「戎狄」。例如在唐代宗李豫執政時期(公元762~779年在位),太常博士柳伉就上疏說:「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之後的唐德宗李適執政時期(公元780~805年在位),大臣柳渾也對唐德宗說:「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結。」
在漢史記載中,「犬戎」的「犬」字是帶有民族歧視性的文字,按其記載,其母族即古羌族也崇拜犬圖騰,犬戎民族大多野蠻兇悍。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在史籍《資治通鑒》中記載:在唐朝初年,有「白簡、白狗羌並遣使入貢」,而且,唐朝政府還「以白狗等羌地置維、恭二州……」這說明古羌族也崇拜白犬。實際上,從民族歸類上看,犬戎族就是西羌族,漢朝大學者、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羌,西戎牧羊人也。」因此,犬戎就是西羌,西羌包含犬戎。那麼以上所說的「犬戎」、「白狗」和「白狼」等族就都是西羌族,西羌族是以白狼或白犬為圖騰的游牧民族。所以今天蒙古族和羌族中崇拜狼圖騰的部族都是犬戎族的後代。當初,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由於要將王位傳給寵妃褒姒之子姬伯服,因而將太子姬宜臼與申王後驅逐。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年末,申侯聯合了犬戎、繒國等大鬧鎬京的歷史事件,在犬戎的軍隊中,就有一個驍勇善戰的右軍將領(右先鋒),叫孛丁,他指揮犬戎軍攻擊西周都城。由於各地諸侯拒不救援,周幽王慘敗,帶著褒姒、姬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倉皇逃至驪山,在周幽王十一年初(公元前771年),被孛丁率軍追上殺之,而褒姒、姬伯服等人從此皆不知所終。犬戎攻破周王朝都城鎬京,西周王朝就此滅亡,國祚共三百五十一年,華夏歷史開始進入姬宜臼建立的東周王朝,分春秋、戰國兩個歷史時期。
在犬戎將領孛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或氏族名稱為姓氏者,即稱孛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孛氏正宗,姓氏讀音作bèi(ㄅㄟˋ)。犬戎民族在擊滅西周王朝之後,占據了鎬京以西以北的陝西、甘肅一帶。由於犬戎長久以來一直與周王朝的地緣交叉、文化交融,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今,在姓氏宗源研究中,大多認為孛氏起源於陝、甘、隴地區,與犬戎民族有著極其密切的淵源。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國豫章王蕭綜之子蕭直,屬於以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據史書記載,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永元四年(南朝梁武帝蕭衍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農歷3月,當時的梁王蕭衍(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武進)以宣德太後之令,逼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禪位。之後,三十九歲的蕭衍繼任皇位,是為南梁武帝(公元502~548年在位四十八年)。
蕭衍稱帝之後,很快就平息了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的殘余作亂,討平反叛;放遣後宮、樂府、西解、暴室被幽逼者,「分遣內侍、周省四方」,招集流民、發展生產,並親耕勸農,推行屯田。與此同時,他大力興辦學校,實行以文治國,並大力提倡朝廷節儉,在當時堪稱一代明君,不過,南梁武帝後來因家族之事受到刺激,在南朝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棄位出家為僧,一年後在南朝梁臨賀王蕭正德正平二年(公元549年)逝世,終年八十六歲。不過,南梁武帝的節儉主要是對他本人和功臣們,但對其皇室族人卻又大方到了非常徇私護短的地步。後來,由於宗室成員所做的兩件事使他倍受刺激,成為他後來要出家當和尚的主要原因:一個是他的六弟臨川郡王蕭宏,一個是他的次子豫章王蕭綜。豫章王蕭綜是蕭衍的次子,他的母親吳淑媛原來是南朝齊東昏侯的妃子,自從改隨了南梁武帝之後,僅七個月就生下了蕭綜,雖然當時有人懷疑蕭綜是南朝齊東昏侯的兒子,但南梁武帝並沒有歧視蕭綜,仍封他為豫章王,並將古豫章郡封為豫章國,還讓他做大將軍。一直到吳淑媛失寵之後,出於對南梁武帝的怨恨,就把僅七個月便生蕭綜的事告訴了兒子。從此,蕭綜就覺得自己是南朝齊東昏侯的兒子,遂逐漸與南梁武帝疏遠了,竟而投靠了敵對的北魏政權。但是,豫章王蕭綜在北魏王朝一直未得志,以致最終客死於異國它鄉。
由於豫章王蕭綜背叛了南朝梁國,南梁武帝因而將其子蕭直的姓氏改為「悖」,稱悖直,以志其父糊塗反叛,其後裔子孫從此皆稱悖氏。在古代,「悖」字也通作「孛」字,因此亦稱其為孛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氏讀音作bèi(ㄅㄟˋ)。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乞顏部族,一說源於姬姓軒轅氏,出自蒙古族尼倫奇雅特·古孛爾只斤·乞顏部(亦稱乞彥、奇渥溫),屬於以部落、部族名稱為氏。 關於乞顏氏的遠源,一說為白狄,一說為拓跋氏,而拓跋氏即為黃帝軒轅氏的北支後裔。遠古蒙古族人的圖騰為「孛兒貼赤那」,形象示為蒼狼,亦可能為孛兒只斤氏的姓氏起源,這有待進一步考證。孛兒只斤氏的始祖是蒙古族乞顏·孛端察爾,是成吉思汗的上十代先祖。在蒙古民族中,凡是出自乞顏·孛端察爾的諸氏族部落,概被稱為「尼倫」(黃金家族)。乞顏·孛端察爾在眾兄弟的幫助下,俘獲了札兒兀惕部落的一名女俘札兒赤兀惕·阿當罕·兀良合真氏,從此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馬群、家貲、隸民、奴婢等。出自乞顏·孛端察爾的諸多氏族部落,因各有名號,概被稱為「尼倫」。到了乞顏·屯必乃的兒子乞顏·合布勒汗時,才復用古老的「奇雅特」(乞顏)稱號,其子孫被稱為奇雅特氏。
乞顏·孛端察爾的後裔發展到乞顏·合布勒汗的孫子乞顏·耶速該巴特爾時,起用了「孛兒只斤」這個稱呼,形成了後來的孛兒只斤氏這個姓氏,他自稱孛兒只斤·奇雅特(突厥語,漢義「藍眼睛的奇雅特人」)。喀喇沁羅密在其撰著的《蒙古博爾濟吉忒氏族譜》中記載:孛端察兒之子孫以孛端察兒名字取姓為孛兒只斤氏。依照血統關系,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應屬奇雅特氏族人,其祖輩是該氏族的族長。所以,蒙古乞顏部自成吉思汗開始,「奇雅特」就以高貴和偉大而聞名於世,並且一直凌駕於其他各個蒙古部落氏族之上。「奇雅特」在史籍《元史》中被稱之為「奇渥溫」,也是正確的。孛兒只斤氏的古突厥語為Bordijidin,漢義「藍眼睛的人」,族人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後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rjigit Hala。
在明、清以後,孛兒只斤氏族人多以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多稱孛氏、鮑氏、寶氏、包氏、鐵氏、余氏、博氏、奇氏、羅氏、波氏等等三十餘個姓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蒙古族孛氏族人皆尊奉乞顏·孛端察爾、乞顏·也速該巴特爾為得姓始祖,其姓氏讀音作bó(ㄅㄛˊ)。孛,一字二音。在《新華字典》中僅有書面注音為bèi(ㄅㄟˋ),沒有口頭讀音bó(ㄅㄛˊ)。因為「孛兒只斤」在姓氏用語中之「孛」是音譯,故只用口頭讀音為bó(ㄅㄛˊ)。在漢語中,文白異讀現象在各地方言中較為普遍,現代漢語中也有,但不是很多。不過,作為一部代表國語權威的《新華字典》,只標注了文字讀音bèi(ㄅㄟˋ),卻未能指出其作為姓氏用字的口語讀音bó(ㄅㄛˊ),則是確有不當之處,至少是不全面的。另外,「孛兒只斤」另有諸多漢譯,如明朝時期官方譯為「博爾濟錦」,而清朝時期從滿語漢譯則為「博爾濟吉特」。蒙古民族自己還是認定漢譯為「孛兒只斤」最好,保持並顯示了蒙古民族源起於白狄→蒙兀室韋→蒙古的歷程。因此,本書尊重蒙古族同胞的意願,確定使用「孛兒只斤」為該支蒙古族群體的正宗姓氏,其餘的漢譯如「孛兒基德」、「孛兒吉根」、「孛兒吉濟錦」、「博爾濟錦」、「博爾濟吉特」、「博羅特」、「博爾濟」、「博爾齊特」、「布兒赤金」、「孛爾吉」等等,皆僅作為參考。
蒙古族孛氏族人皆尊奉乞顏·孛端察爾、乞顏·也速該巴特爾為得姓始祖,其姓氏讀音作bó(ㄅㄛˊ)。
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唐朝末期靺鞨族「通用三十姓」之粟末部孛術律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博都哩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術律氏,在金國時期稱孛術魯氏,以姓為氏,滿語為Bodori Hala,漢義「疣」,世居索倫地區(今黑龍江嫩江),後有鄂溫克族、布依族引為姓氏者,其中的布依族博都哩氏,也是源於滿族博都哩氏族人,後融入布依族中,將該姓氏帶入布依族中。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鄂溫克族、布依族博都哩氏族人中有冠漢姓為孛氏、魯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其孛氏的姓氏讀音作bó(ㄅㄛˊ)。

閱讀全文

與性喬歷史上從哪裡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