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指鹿為馬國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

指鹿為馬國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

發布時間:2021-03-03 13:54:21

❶ 與「指鹿為馬」典故有關的歷史人物是誰

與趙高有關系指鹿為馬一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專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屬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❷ 指鹿為馬這個故事的歷史人物都有誰

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秦朝是咱們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皇帝的朝代,因為秦始皇的這個始皇就是第一個皇帝的意思。客觀來講,秦朝末年是一個值得很多人關注的年代,因為在那個年代裡,出現過很多歷史典故,其中有一些歷史典故,已經成為了一個個成語。比如說西楚霸王項羽曾經舉起過一個大鼎,然後「力能扛鼎」這個成語就誕生了。當然除了「力能扛鼎」這個成語之外,秦朝末年最有名的一個成語就是「指鹿為馬」。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指鹿為馬」這個故事的歷史人物都有誰呢?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給大家講講「指鹿為馬」這個歷史故事中包含的歷史人物都有哪些。

❸ 與「指鹿為馬」典故有關的歷史人物

指鹿為馬
開放分類: 成語、文化、典故、俗語、歷史

目錄
• 【成語解釋】
• 【歷史典故】
• 【原文】
• 【關聯人物】
• 【現實意義】

【成語解釋】
指鹿為馬 (zhǐ lù wéi mǎ)
解釋:指著鹿,故意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處:《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 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示例:東床已招佳婿,何似以羊易牛;西鄰縱有責言,終難~。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七
近義詞: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反義詞:是非分明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故意顛倒黑白

【歷史典故】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近義詞:顛倒黑白

清代李漁《憐 香伴·拷婢》「你說的話雖不是指鹿為馬,卻也是以羊易牛。」

【原文】
三年,章邯等將其卒圍巨鹿,楚上將軍項羽將楚卒往救巨鹿。冬,趙高為丞相,竟案李斯殺之。夏,章邯等戰數卻,
二世使 人讓邯,邯怒,使長史欣請事。趙高弗見,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見邯曰:"趙高用事於
中,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項羽急擊秦軍,虜王離,邯等遂以兵降諸侯。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髃臣不聽,
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
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髃臣皆畏高。

【譯文】
二世三年(前207),章邯等率兵包圍了巨鹿,楚國上將軍項羽率領楚兵前去援救巨鹿。冬天,趙高擔任丞相,終於判決殺了李斯。夏天,章邯等作戰多次敗退,二世派人去譴責章邯,章邯害怕了,就派長史司馬欣回京匯報情況,請求指示。趙高既不接見,也不信任。司馬欣害怕了,趕緊逃離,趙高派人去追,沒有追到。司馬欣見到章邯說:「趙高在朝廷中掌權,將軍您有功是被殺,無功也是被殺。」這時,項羽加緊進攻秦軍,俘虜了王離,章邯等人就率兵投降了諸侯。八月己亥日,趙高想要謀反,恐怕群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計謀進行試驗,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把鹿說成是馬。」問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關聯人物】
·趙高

趙高弄權
胡亥做了皇帝後,趙高對胡亥說:「陛下要注意,諸公子和大臣們正在為沙丘之謀而蠢蠢欲動啊! 」二世一聽, 馬上緊張起來, 忙問趙高如何應付。趙高見時機已到,便煞有其事地說:「萬全之策惟有『換血』,鏟除禍患。這樣,陛下就可盡情享受人間樂趣了。」二世一聽,樂得手舞足蹈。於是,一場「換血」大行動開始了。大批朝臣先後被殺,連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們都慘死在屠刀之下。最後連李斯都遭五刑腰斬,合家滅門。李斯一死,趙高便頂替他做了丞相,其族人、親信都安插到了權要部門。趙高當了丞相後,成了秦朝的實際獨裁者。漸漸地,他就想踢開二世自己做皇帝,但又擔心群臣不順從,於是就導演了一幕「指鹿為馬」的鬧劇。從此,群臣更加害怕趙高。

秦相李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在我國歷史上聲名顯赫,功績卓著。公元前247 年,李斯來到秦國,當上了秦王政的侍衛,後任命為長史,又拜為客卿,協助秦王吞並六國,統一天下。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屢建奇功。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死後,李斯為保全自己的利益,附和趙高偽造遺詔,立少子胡亥為帝。趙高篡權後又施展陰謀,誣陷李斯「謀反」,將其腰斬於市,並夷滅三族。

·扶蘇
扶蘇(?~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長子,是秦朝統治者中最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他認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蒙恬軍。秦始皇死後,趙高等人害怕扶蘇即位執政,便偽造詔書,指責扶蘇在邊疆和蒙恬屯兵期間,「為人不孝」、「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上書直言誹謗」,逼其自殺。

【現實意義】
順從性是與獨立性相對的一種意志品質,順從性強的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缺乏主見、易受暗示或懾於權勢、權威的情況下,常會表現出這種順從現象。
趙高「指鹿為馬」以考驗群臣的這出戲就是應用了心理學上的順從現象。秦二世雖然提出質疑,但畢竟年幼,還要聽聽群臣之見。而群臣當中,一些人迴避矛盾、不吭聲,這種保持沉默的態度無異於為虎作倀、助紂為虐,他們因此得以擺脫困境。不少人說是馬來順從趙高,這中間的確有人是為討好趙高,阿諛逢迎,跟著他講假話,但也少不了上面所說「順從性強」的人。他們在思維和實施行為的過程中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因而不加分析和批判地接受別人的意見,人雲亦雲或是附和多數人的意見。這種「隨大溜」的情況,心理學上稱為「從眾現象」,即服從多數人的意見。如此,一些人懾於權勢而不表態,一些人阿諛奉承講假話,又帶動了一些順從者及從眾的人也跟著顛倒黑白。這樣,趙高「指鹿為馬」的謊言就佔了上風。在當時的氣氛下,頂著壓力講真話的人是要有點勇氣的,而且事後都被「暗中治之以法」,吃了苦頭。
順從現象在人的催眠狀態下表現得最明顯,此時,醫生往往利用病人無條件的順從來消除其心理矛盾、糾正其錯誤觀念,達到治療目的。清醒狀態下人還是需要多一些獨立思考精神,少一些順從心態,方為健康心理。

❹ 指鹿為馬這個成語出自那個典故。其中的人物都有那些

指鹿為馬成語典故出自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趙高為篡奪秦朝的政權而導演的一場鬧劇,主要人物是趙高和秦二世。

結局: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主要講的是:

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

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4)指鹿為馬國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擴展閱讀:

指鹿為馬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

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趙氏,名胡亥,在位時間前210年—前207年,也稱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最小的兒子),長子扶蘇的弟弟,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台,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混淆是非」和「指鹿為馬」都有「違背事實;不分是非」的意思;有時可通用。但「指鹿為馬」完全是故意的;並時有咄咄逼人之勢;「混淆是非」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無意的。

❺ 與「指鹿為馬」歷史典故有關的人物是哪個

指鹿為馬一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專中有哪些大臣順從屬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❻ 指鹿為馬有哪些有關的歷史人物

1.指鹿為馬是抄與秦二世和趙高有關的歷史成語。
2.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3.秦二世的時候,趙高駕著一頭鹿隨從二世出行,二世問他說:「丞相為什麼駕著一頭鹿呢?」趙高說:「這是一匹馬啊!」二世說:「丞相錯了,把鹿當做馬了。」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啊!(如果)陛下認為我的話不對,希望(陛下允許我)問一問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說是鹿,一半說是馬。這時,秦王不相信自己,卻相信奸臣的話。

❼ 指鹿為馬是哪位歷史人物

指鹿為馬是趙高。

趙高是戰國末年的趙國人,為人精通法律,詭計多端,被擄至秦國,任命中車府令。

公元前210年,秦王帶兒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巡遊,秦王突發重病,急命趙高給長子扶蘇發詔書。詔書未發,秦王在歸京途中病死。

趙高恐正直的扶蘇,登基後對自己不利,便協同胡亥、李斯修改遺詔,立胡亥為帝。趙高的扶持深得胡亥信任,任命中書令。為了消除異己,慫恿胡亥殺害皇室兄弟,並設計李斯,奪取了丞相之位,但仍不滿足,進而還想篡取皇位。

可不知朝堂上有哪些人支持,趙高命人在朝堂上牽來一隻鹿,跟秦二世胡亥說進獻的是一匹好馬。胡亥疑惑不解,但趙高堅持說是馬。秦二世將信將疑反問,馬為什麼有角?

趙高便提議讓眾多大臣來評論,膽小人低頭不語,怕趙高日後算計;正直擁護朝廷的人,一致坦言是鹿;而奸臣小人向秦王直言,這就是馬。事後,趙高將不順意自己的人全都出除掉。

(7)指鹿為馬國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擴展閱讀

趙高相關經歷:

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他的母親因觸犯刑法遭到處刑後身體殘缺,被收入秦朝官府專門設立的收容刑滿釋放人員工作的隱官,趙高兄弟皆出生於此。

秦始皇聽說他為人勤奮,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為中車府令掌皇帝車輿,還讓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斷獄。由於趙高善於觀言察色、逢迎獻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賞識和信任。

有一次,趙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阿法,要按律處他死刑,趙高巧言令色,最終使秦始皇赦免了他並復其原職。

❽ 與「指鹿為馬」典故有關的歷史人物是誰

趙高。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

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

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8)指鹿為馬國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擴展閱讀

原文: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譯文: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

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❾ 與「指鹿為馬」典故有關的歷史人物是

您好!

與「指鹿為馬」典故有關的歷史人物是:趙高(最主要人物)、秦二世。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近義詞:顛倒黑白

清代李漁《憐 香伴·拷婢》「你說的話雖不是指鹿為馬,卻也是以羊易牛。」

閱讀全文

與指鹿為馬國哪個歷史人物的典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