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是哪幾個朝代首都
八個,分別是孫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南唐、明朝。
1、孫吳
吳國(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則為59年)。魏黃初年間,孫權名義上依附於曹魏,並受封吳王。
黃龍元年(229年)5月23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隨後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航海到台灣(時稱夷洲),這是我國的政治勢力第一次達到台灣。
孫吳領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天紀四年(280年)5月1日,孫吳亡於西晉。
2、東晉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史稱東晉,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東晉是門閥士族政治,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並存,這一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東晉時代,也曾經內部四分五裂。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
東晉曾多次試圖北伐,但由於內部不團結,除了最後篡晉的劉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餘都無建樹。祖逖本有希望恢復舊土,但他被司馬睿挾制,鬱郁而終。桓溫的北伐則被慕容垂擊敗。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率兵南侵,東晉宰相謝安力主抗擊,派謝石謝玄率軍,在淝水之戰大獲全勝,苻堅隻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勢從此而成。
後有桓玄叛亂,廢安帝,自立為天子,後為大將劉裕所平,擁恭帝,然大權落裕。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恭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
3、南朝宋
南朝宋(420-479年),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 、國力最強的朝代。
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故又稱水宋。
劉裕在東晉末期的亂世中趁勢崛起,先後平定孫恩、桓玄、劉毅、盧循、司馬休之等勢力,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
不僅統一了中國南方,同時也收復了山東、河南、關中等地,最終代晉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劉裕死後,宋文帝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元嘉年間一片繁榮,史稱「元嘉之治」。
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敗致國力大損,劉宋後期,朝政混亂,帝王更迭頻繁。公元479年被權臣蕭道成取代,建立南齊,劉宋覆滅。
4、南朝齊
齊朝(479年—502年)是中國南北朝中南朝的第二個朝代。
開國皇帝蕭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間擔任右軍將軍。宋明帝去世後他與尚書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
公元474年,蕭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范的反叛,進爵為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了禁衛軍,督五州軍事。此時宋朝內斗激烈,蕭道成逐漸掌握大權。
公元477年,蕭道成殺後廢帝劉昱,擁立他的弟弟劉准繼位。蕭道成被封齊王。在這之後,蕭道成鏟除了忠於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
公元479年,蕭道成迫使宋順帝劉准禪位,自立為帝,建立南齊。國號源於讖緯之說。
公元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起兵奪位的將領蕭衍。南齊覆滅,南齊是南朝四個朝代中最短命的,僅有二十三年。
5、南朝梁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第三個朝代,由雍州刺史蕭衍取代南齊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因皇室姓蕭,又稱蕭梁。
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稱帝之前,在基層政權機構干過一些年,有一定的從政經驗,對齊末的腐朽統治耳聞目睹。
故即位後,所實行的政策大都對梁的政治的安定,經濟的復甦發展有益。南朝梁後期國政敗壞,導致侯景之亂,戰火使南朝的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破壞。
隨後南梁皇室為爭帝位又紛紛招引北齊和西魏為援,使這兩朝趁虛攻奪了南梁大片土地,南朝實力大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強的局勢。太平二年(557年),陳霸先廢帝自立,改國號陳。
南朝梁享國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滅了位於長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殘余。另外北周還扶植蕭衍的孫子蕭詧在江陵建立西梁,傳三帝,隋滅陳之前取消其帝號。
6、南朝陳
陳朝(557年—589年),史稱南陳或南朝陳,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為陳霸先於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交趾以北的地區。
陳朝建立時已經出現南朝轉弱,北朝轉強的局面。陳朝剛建立時(557年)面臨北方政權的入侵,形勢十分危急。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帶領軍隊一舉擊敗敵軍,形勢逐漸好轉。
陳霸先於永定三年(559年)病逝,其侄陳文帝陳蒨即位,陳蒨大力革除南梁奢侈之風,使陳朝治稍為安定。
天康元年(566年),陳蒨死,遺詔太子陳伯宗繼位,於次年被文帝弟陳宣帝陳頊所廢。陳頊即位後,繼續實行陳蒨時輕徭薄賦之策,使江南經濟逐漸恢復。太建九年(577年),北周滅北齊。
翌年,周陳在呂梁展開激戰,周敗陳,吳明徹被俘,淮南之地得而復失,江北州郡盡為北周所有。
太建十四年(582年),陳頊病死,太子陳叔寶繼位,是為陳後主。後主不問政事,荒於酒色,陳朝政治已江河日下。
北方的隋文帝楊堅積極准備滅陳。禎明二年(588年),楊堅命其子楊廣等統軍攻陳(隋滅陳之戰),至次年攻陷建康,南朝陳滅亡。
7、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南京),後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當中版圖較大的國家。
吳太和七年(935年)南吳睿帝加封徐知誥為齊王,並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歸齊國;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誥建立齊國;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齊」,改元升元。
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李昪即位後,繼續保境安民,在相對安定的條件下,社會生產有所發展。與同時割據諸國相比,南唐地大力強;由於興科舉、建學校,文化也比別國昌盛。
保大三年(945年),南唐乘閩內亂,出兵滅閩,俘王延政。保大九年,南唐乘楚內亂,派兵滅楚,馬希崇降。但不久,楚國故地為周行逢所據,南唐未能鞏固所佔之楚地。
中興元年(958年)李璟去皇帝尊號,稱江南國主,並向後周稱臣;宋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佔金陵,後主李煜出降,南唐滅亡。
8、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 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 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都城
2. 有哪些朝代在南京定都
孫吳、南朝梁、南朝宋、南朝齊、明朝等。
1、孫吳
吳國(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則為59年)。魏黃初年間,孫權名義上依附於曹魏,並受封吳王。
黃龍元年(229年)5月23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隨後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航海到台灣(時稱夷洲),這是我國的政治勢力第一次達到台灣。
孫吳領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元279年(天紀三年),晉武帝下令,以賈充都督司馬伷、王渾、周浚、王戎、胡奮、杜預、王濬和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舉伐吳。
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
孫吳方面上下離心,疏於防備,無統一對策,以致節節失敗。晉軍勢如破竹,孫吳防線快速崩潰。
公元280年(天紀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自知大勢已去,反綁雙手,抬著棺材到西晉軍門前去投降。
交州刺史陶璜堅守不降,孫皓寫親筆信相勸才降晉。西晉朝廷封孫皓為「歸命侯」。孫吳滅亡,西晉實現了統一。
2、南朝宋
南朝宋(420-479年),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 、國力最強的朝代。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
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故又稱水宋。
劉裕在東晉末期的亂世中趁勢崛起,先後平定孫恩、桓玄、劉毅、盧循、司馬休之等勢力,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
不僅統一了中國南方,同時也收復了山東、河南、關中等地,最終代晉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定中京(今河南洛陽)為陪都。
劉宋前期,社會安定,劉裕即位前後,大力推行改革,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並,實施土斷,打擊豪強士族,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輕徭薄賦,廢除苛法,親自聽訟,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
劉裕死後,宋文帝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元嘉年間一片繁榮,史稱「元嘉之治」。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敗致國力大損,劉宋後期,朝政混亂,帝王更迭頻繁。公元479年被權臣蕭道成取代,建立南齊,劉宋覆滅。
3、南朝梁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第三個朝代,由雍州刺史蕭衍取代南齊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因皇室姓蕭,又稱蕭梁。
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稱帝之前,在基層政權機構干過一些年,有一定的從政經驗,對齊末的腐朽統治耳聞目睹。故即位後,所實行的政策大都對梁的政治的安定,經濟的復甦發展有益。
南朝梁後期國政敗壞,導致侯景之亂,戰火使南朝的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破壞。隨後南梁皇室為爭帝位又紛紛招引北齊和西魏為援,使這兩朝趁虛攻奪了南梁大片土地,南朝實力大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強的局勢。太平二年(557年),陳霸先廢帝自立,改國號陳。
南朝梁享國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滅了位於長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殘余。另外北周還扶植蕭衍的孫子蕭詧在江陵建立西梁,傳三帝,隋滅陳之前取消其帝號。
4、南朝齊
齊朝(479年—502年)是中國南北朝中南朝的第二個朝代。
開國皇帝蕭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間擔任右軍將軍。宋明帝去世後他與尚書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公元474年,蕭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范的反叛,進爵為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了禁衛軍,督五州軍事。此時宋朝內斗激烈,蕭道成逐漸掌握大權。
公元477年,蕭道成殺後廢帝劉昱,擁立他的弟弟劉准繼位。蕭道成被封齊王。在這之後,蕭道成鏟除了忠於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
公元479年,蕭道成迫使宋順帝劉准禪位,自立為帝,建立南齊。國號源於讖緯之說。民間有讖歌雲:「金刀利刃齊刈之」,意即「齊」將取代「宋」。
公元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起兵奪位的將領蕭衍。南齊覆滅,南齊是南朝四個朝代中最短命的,僅有二十三年。
5、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明初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後縮為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還曾收復安南。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 ,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 ,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明史》評價明成祖為「遠邁漢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都城
3. 誰知道南京歷史由來有多少個朝代建都南京
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擁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遺存。
4. 請問南京歷史上都有哪些朝代建都,歷史上都叫什麼名字,按順序說好嗎
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與北京、安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同版稱權為中國歷史上的七大文化古都。東郊湯山猿人頭骨的出土,表明35萬年前南京就是古人類聚居之地。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天南京的中華門西南側建城,開創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公元3世紀以來,先後有東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史稱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共10個朝代和政權在南京建都立國,留下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
南京之名始於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業、建鄴、建康、白下、升州、江寧、集慶、應天等名。明成祖時國都北遷,應天府改稱南京。太平天國稱之為天京、清朝稱為江寧,辛亥革命以後再改稱南京至今。
5. 古代有哪個朝代在南京建都多謝。
吳,東晉,南北朝時的宋齊梁陳,明初
6. 在南京建都的朝代有那些
有孫吳、南朝宋、南朝陳、南唐、明朝等。
1、孫吳
吳國(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則為59年)。魏黃初年間,孫權名義上依附於曹魏,並受封吳王。
黃龍元年(229年)5月23日,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隨後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航海到台灣(時稱夷洲),這是我國的政治勢力第一次達到台灣。
孫吳領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天紀四年(280年)5月1日,孫吳亡於西晉,標志著中國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
2、南朝宋
南朝宋(420年-479年),是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國力最強的朝代。
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為水德,故又稱水宋。
劉裕在東晉末期的亂世中趁勢崛起,先後平定孫恩、桓玄、劉毅、盧循、司馬休之等勢力,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
不僅統一了中國南方,同時也收復了山東、河南、關中等地,最終代晉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定中京(今河南洛陽)為陪都。
劉宋前期,社會安定,劉裕即位前後,大力推行改革,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並,實施土斷,打擊豪強士族,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輕徭薄賦,廢除苛法,親自聽訟,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
劉裕死後,宋文帝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元嘉年間一片繁榮,史稱「元嘉之治」。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敗致國力大損,劉宋後期,朝政混亂,帝王更迭頻繁。公元479年被權臣蕭道成取代,建立南齊,劉宋覆滅。
3、南朝陳
陳朝(557年—589年),史稱南陳或南朝陳,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為陳霸先於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梁所建立,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交趾以北的地區。
陳朝建立時已經出現南朝轉弱,北朝轉強的局面。陳朝剛建立時(557年)面臨北方政權的入侵,形勢十分危急。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帶領軍隊一舉擊敗敵軍,形勢逐漸好轉。
陳霸先於永定三年(559年)病逝,其侄陳文帝陳蒨即位,陳蒨大力革除南梁奢侈之風,使陳朝政治稍為安定。
天康元年(566年),陳蒨駕崩,遺詔太子陳伯宗繼位,年號光大,於次年被文帝弟司徒、安成王陳頊所廢。
陳頊即位為陳宣帝,繼續實行陳蒨時輕徭薄賦之策,使江南經濟逐漸恢復。太建九年(577年),北周滅北齊。翌年,周陳在呂梁展開激戰,周敗陳,吳明徹被俘,淮南之地得而復失,江北州郡盡為北周所有。
太建十四年(582年),陳頊病死,太子陳叔寶繼位,是為陳後主。後主不問政事,荒於酒色,陳朝政治已江河日下。
北方的隋文帝楊堅積極准備滅陳。禎明二年(588年),楊堅命其子楊廣等統軍攻陳(隋滅陳之戰),至次年攻陷建康,南朝陳滅亡。
4、南唐
南唐(937——976),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江蘇南京),後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當中版圖較大的國家。
吳太和七年(935年)南吳睿帝加封徐知誥為齊王,並將升州、潤州等十州之地劃歸齊國。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徐知誥建立齊國。同年十月,徐知誥受禪稱帝,國號「齊」,改元升元;
升元三年(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又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李昪即位後,繼續保境安民,在相對安定的條件下,社會生產有所發展。與同時割據諸國相比,南唐地大力強;由於興科舉、建學校,文化也比別國昌盛。
保大三年(945年),南唐乘閩內亂,出兵滅閩,俘王延政。保大九年,南唐乘楚內亂,派兵滅楚,馬希崇降。但不久,楚國故地為周行逢所據,南唐未能鞏固所佔之楚地。
中興元年(958年)李璟去皇帝尊號,稱江南國主,並向後周稱臣;宋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佔金陵(今江蘇南京),後主李煜出降,南唐覆滅。
南唐雖偏安於淮河以南,卻是五代十國時期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對後世宋朝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南唐最盛時幅員三十五個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5、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 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明初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後縮為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 ,還曾收復安南。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明史》評價明成祖為「遠邁漢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朝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朝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朝
7. 歷史上最早建都今南京的朝代是哪個
吳(211年)來、東晉(317年)源、宋(420年)、齊(479年)、梁(502年)、陳(557年)、楊吳、南唐(937年)、宋(1127年)、南宋(1138年,陪都)、明(1368年)、南明(1644年)、太平天國(1853年)、中華民國(1912年)。最早是三國的東吳
8. 南京是哪個朝代的首都
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六朝分別是: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專齊、南朝·梁、南朝·陳;屬
還有五代·楊吳(西都)、五代·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也均在建都。
拓展資料:
1、六朝時期的建康城(今南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漢民族在南京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2、南京舊稱:冶城、越城、石頭城、白下、江寧、丹陽、金陵、秣陵、建業、揚州、建鄴、建康、秦淮、升州(升州)、蔣州、上元、集慶、應天、京師、南京、南都、天京、首都。
3、南京別稱:龍盤虎踞(龍蟠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博愛之都、開明之城、江南佳麗地、鍾山風雨帝王城。
9. 歷史上有哪幾個朝代在南京定都
三國東吳 223年--280年 吳大帝 孫權 建鄴(今江蘇南京)
東晉 317年--420年 晉元帝 司馬睿 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朝宋 420年--479年 宋武帝 劉裕 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朝齊 479年--502年 齊高帝 蕭道成 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朝梁 502年--557年 梁武帝 蕭衍 建康(今江蘇南京)
南朝陳 557年--589年 陳武帝 陳霸先 建康(今江蘇南京)
五代十國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李昪 金陵(今江蘇南京)
明朝 1368年--1644年 明太祖 朱元璋 應天府(今江蘇南京)
定都南京時間(1368年--1421年)
太平天國 1851年--1864年 天王 洪秀全 天京(今江蘇南京)
國民政府 1912年--1949年 蔣介石 南京(今江蘇南京)
10. 中國歷史上建都南京朝代有哪幾個南京在那時的名稱叫什麼
南京為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首都。專
三國時稱屬為建業,是東吳的首都。
西晉避司馬鄴諱,改名為建康,是東晉京城。
南北朝時期,宋朝、齊朝、梁朝、陳朝皆以此城為都。南朝四朝首都,加之東吳、東晉首都,所以南京亦稱六朝古都。
六朝以後為南唐國都。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後,南京為大明的首都。後明成祖遷都北京,南京亦為南都。
太平天國時期改為天京,為太平天國都。
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後建立中華民國,南京被定為中國首都。
隨著北洋政府的建立,由南京遷都北京。1927年北伐勝利後,復定都南京。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國民政府遷往重慶,陪都重慶為臨時首都。1945年光復後,回都南京。1949年蔣介石領導國民政府撤退到台灣,但按照自稱國民政府的說法,南京至今仍為中華民國的正式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