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黃河邊上有哪些英雄

歷史上黃河邊上有哪些英雄

發布時間:2021-03-03 10:38:07

1. 在歷史上,在黃河畔有哪些民族英雄

黃河畔民族英雄很多,下面列舉幾位:
大禹: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准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林則徐:
林則徐以虎門銷煙名聞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治水方面也是個「能人」。嘉應觀建成106年後的1831年,林則徐出任河東道河道總督,負責黃河中下游防汛。林則徐在河道任上是出了名的認真。他上任的時候正是冬天。冒著嚴寒,林則徐沿黃河兩岸千里巡視,檢查防汛物資儲備,「無一垛不量,無一廳不拆」。查到誰弄虛作假立馬撤職查辦。道光皇帝誇他:「向來河工查料垛,從未有如此認真者!」鴉片戰爭失敗後,林則徐被發配新疆。這時候黃河又在開封決了口,束手無策的皇帝急忙把林則徐調回來堵口。百病纏身的林則徐到開封後精心設計堵口方案,並與民工一起打樁抬土,最終堵上了決口。
吉鴻昌:
1933年1月,吉鴻昌受中共北方局黨組織之命,聯絡馮玉祥,籌組抗日同盟軍.他毀家紓難,拿出6萬元購置軍火.5月26日,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在張家口宣布成立"察哈樂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任總司令,吉鴻昌為第二軍軍長兼任察哈爾省警備司令和公安局長.6月,馮玉祥任命吉鴻昌為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北徵收復察東失地.22日,鴻昌率部收復康保城,7月1日收復寶昌城.7月7日,北征軍兵分三路猛攻多倫城.日偽軍用重炮,飛機轟炸頑抗, 吉鴻昌率敢死隊,持大刀袒臂匍伏前進,冒彈雨3次爬城.後暗派精兵入城,里應外合,用大刀肉搏,激戰7天,於12日光復多倫.察東四縣光復,全國人心大振,國民黨竟於此時命何應欽率軍進攻察哈爾,加之日偽軍大舉反撲多倫城,鴻昌被近撤出多倫.為保存抗日革命力量,他又率部西開商都,東進石口,挺進冀東. 10月5日,到達大,小湯山地區,遭國民黨軍阻擊,日本飛機配合掃射.同盟軍傷亡慘重,彈盡援絕,吉鴻崐昌和方振武只得同國民黨三十二軍商震談判。

2. 在歷史上,黃河河畔有哪些英雄人物

1、宗澤
北宋末年宰相宗澤,指揮軍民英勇抗擊金軍,在逝世前還連喊三聲「渡河!渡河!渡河!」鼓舞後只為收復山河而作不屈的斗爭。

2、劉志丹
劉志丹是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1936年3月,劉志丹率紅28軍參加東征戰役,在晉西北迭克敵軍。4月14日在中陽縣三交鎮戰斗中英勇犧牲,時年33歲。

3、吉鴻昌
吉鴻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恆立,抗日英雄,愛國將領,河南省扶溝人。1913年入馮玉祥部,從士兵遞升至軍長,驍勇善戰。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為主任委員,秘密印刷《民族戰旗》報,宣傳抗日,聯絡各方,准備重新組織抗日武裝。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為置吉鴻昌於死地,宋美齡不遺餘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賄,將吉鴻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4 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4、馬本齋,
馬本齋(1901~1944),原名馬守清,回族,河北滄州獻縣人。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的創建人,抗日民族英雄。1942年6月,馬本齋率回民支隊轉移到冀魯豫邊區。後任八路軍冀魯豫第三軍分區兼回民支隊司令員,採用游擊戰術,率部在冀魯豫平原上進行了大小數百次的戰斗,取得了「反掃盪」戰斗的多次勝利。他勇謀兼備,注意貫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民族平等政策,在冀魯豫地區為粉碎日軍掃盪、建立鞏固的抗日政權作出了重要貢獻。

3. 歷史上在黃河邊有哪些民族英雄請簡述其事跡

黃河衛士 夏駿 付康敏 徐昌偉 韓朝俊 老子 老子生於公元前571年農歷2月15日,為孔子同時代人版. 他博學多才權,二十多隨便做了東周王朝的使官,受到了周王朝的特殊禮遇.在《史記·老子傳》中是這樣記敘的: 民族英雄-吉鴻昌 1933年1月,吉鴻昌受中共北方局黨組織之命,聯絡馮玉祥,籌組抗日同盟軍

4. 黃河邊上英雄故事

古往今來來,黃河以其雄壯的氣勢,自奔騰在中國大地上,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炎黃聯合打蚩尤,黃帝打炎帝 公元前2500年左右,黃河流域出現了軒轅氏黃帝這面大旗。於是,一朵朵絢麗的文明之花,便從黃帝這個人文始祖中先後開出。黃帝植谷,黃帝造車,黃帝捕魚,黃帝制鏡,黃帝紡紗……在中國文化的曙光里,處處留下了黃帝的剪影同時,中華民族的另一遠古英雄也出現在這黃土高原上。他就是炎帝。史傳他因天之時,分地之利製作耒耜,教民農作,嘗百草而治百病,所以又稱為神農氏。在他率領下的原始部落,於黃土高原上的渭河流域,種植百穀百蔬,使這一帶的黃土地成為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源地。
後來,炎、黃二帝聯合起來,在涿鹿大戰中打敗了蚩尤部落,而在孤泉大戰中,黃帝又打敗了炎帝。黃河流域經歷了大裂變和大融合,炎、黃兩族逐漸融合,也同化了其他一些民族部落,最後形成了以黃帝為黃同祖先的多民族的華夏族。據說,顓頊、帝嚳、堯、舜、禹,這些充滿靈光的中華民族的遠古英雄,都是黃帝後裔.

5. 歷史上在黃河「身邊」的英雄有那些簡述其事跡.謝謝!

大禹治水的故事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專,鯀被堯帝任命負屬責此項工作。而他仍採用最簡單和原始的辦法築堤,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繼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他改鯀的「圍、堵、障」為「疏川導滯」的方法,最終制服了黃河水患。

6. 抗日時期有什麼英雄事跡發生在黃河邊上

《永遠的豐碑》
大型主題宣傳活動開篇語

80多年來,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艱苦奮斗,無私奉獻。一部新中國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一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永葆先進性的歷史!鮮紅的黨旗上凝結著革命英烈的鮮血,共和國的旗幟上飛揚著先進模範的風采。他們是中華民族永遠的豐碑!
為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央電視台推出了《永遠的豐碑》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教育人們緬懷先賢,不忘歷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中,永遠記取他們的英名和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他們不滅的精神。

永遠的豐碑1: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

80多年來,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艱苦奮斗,無私奉獻。一部新中國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一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永葆先進性的歷史!鮮紅的黨旗上凝結著革命英烈的鮮血,共和國的旗幟上飛揚著先進模範的風采。他們是中華民族永遠的豐碑!為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本台從今天起推出《永遠的豐碑》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教育人們緬懷先賢,不忘歷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中,永遠記取他們的英名和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他們不滅的神。 今天播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
這里是北京香山萬安公墓,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烈士墓就安放在這里。
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影響著李大釗,1919年,他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他成為了當時中國最早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這一年,"五四"運動爆發,李大釗又一次成為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人之一。
1920年10月,李大釗在北京發起、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1927年,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逮捕了李大釗等80餘人。李大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敵人不顧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
李大釗倒下了!可是作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永遠受到黨和人民的人民的敬仰。

永遠的豐碑2:
中國革命早期思想家--蔡和森

二十世紀初,學界名流楊昌濟曾這樣誇贊過他的兩個弟子:"二子海內人才,前途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這二子,一個指毛澤東,另一個則是蔡和森。
1918年,他與同校的毛澤東一起創辦了新民學會。後來,蔡和森在北京結識李大釗,參加了"五四"運動。1921年年底,蔡和森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主辦中共機關刊物《向導》。
從中共"二大"至"六大",蔡和森都是中央委員,他的家庭也成為黨內突出的革命之家。他同妻子向警予、妹妹蔡暢、妹夫李富春等人作為黨的第一代開拓者,被載入共和國的史冊。
1931年6月,由於叛徒顧順章的出賣,港英當局將蔡和森引渡給廣東軍閥。在獄中,他受盡酷刑,堅貞不屈,最後被敵人將四肢釘在牆上,用刀戳爛胸膛,悲壯就義,用生命和熱血共同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共產主義凱歌。

永遠的豐碑3:
開天闢地一代英傑--董必武

從南湖紅船到中共十大,55年風雨歷程,董必武用他對黨的赤誠,以學識淵博、忠厚長者的風范,為締造先進的政黨和嶄新的中國,傾注了自己光輝的一生。
1914年和1917年,董必武兩次東渡日本學習法律,並秘密參加了中華革命黨,開始尋求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相繼爆發後,董必武回到了祖國,並結識了同鄉陳潭秋,一起在武漢組織成立了共產主義研究小組。1921年7月,董必武赴上海參加中共一大,這一年他35歲。
1934年董必武已近五十歲,他拖著體弱的身軀依然參加了艱苦的長征,他拉著馬尾爬過雪山,拄著拐棍走過草地。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中央派董必武重返武漢,擔任長江局常委,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里,董必武在國民黨統治區開展統戰工作,廣泛交友,以學識和風采感動各界。
1954年9月,董必武當選為全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貢獻了畢生精力。

永遠的豐碑4:
可當大局的秀才--何叔衡

在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中,何叔衡被稱為秀才,然而在面對敵人的屠刀時他卻英勇不屈,實踐了生前"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中國共產黨一大在上海召開時,他作為長沙小組代表出席了大會。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何叔衡從湖南轉移到上海從事黨的宣傳工作。由於他不熟悉當地的情況,又不會說上海話,結果被敵人逮捕。審訊中,這位何秀才隨機應變抑揚頓挫地講起了孔夫子的《論語》,偽警察誤認為抓了個"土學究",便把何叔衡放了。
1935年紅軍長征後,已達六旬高齡的何叔衡在福建上杭縣小逕村一次突圍戰斗中,身負重傷,但他勇敢地與兩個前來追捕的敵人英勇搏鬥,直至壯烈犧牲。
1928年6月,何叔衡受黨委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途徑哈爾濱時,寫過這樣一首詩表達自己對黨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
身上征衣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風雨登輪出國門。

永遠的豐碑5:
無限忠誠黨的事業的英烈--方誌敏

"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當我們吟誦方誌敏的不朽詩篇,無不為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對黨和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而肅然起敬。
1934年11月初,方誌敏奉命率紅軍北上抗日,在皖南被7倍於己的敵軍圍困。他帶領先頭部隊奮戰脫險,但為接應後續部隊,復入重圍,終因寡不敵眾,於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隴首村被捕,那天,兩個國民黨士兵知道方誌敏是個"大官",以為他很有錢,但搜遍全身,除了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國民黨軍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作為紅軍的高級將領,方誌敏經常籌款數百萬元,但一點一滴都用在革命事業上,自己從不動用一分一厘。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方誌敏正氣凜然,堅貞不屈,還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等著作。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窩英勇就義,時年36歲。

永遠的豐碑6:
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劉胡蘭

58年前,時任中央縱隊司令員的任弼時向正在轉戰陝北的毛澤東匯報了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毛澤東為劉胡蘭的事跡深深感動,含淚揮筆寫下了八個大字--"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
劉胡蘭出身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農民家庭。抗日戰爭爆發後,劉胡蘭參加了村裡兒童團,和她的小夥伴一起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情報。後來,劉胡蘭當上了雲周西村婦教會秘書。她發動群眾鬥地主、送公糧、做軍鞋,還動員青年報名參軍,在斗爭中經受了嚴峻考驗,於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為中共候補黨員。這一年,劉胡蘭剛剛14歲。
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被國民黨軍隊抓捕。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當敵人殘暴地將六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後,劉胡蘭毫不畏懼地走向了敵人的鍘刀。

永遠的豐碑7: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提起馬本齋,人們自然會想起抗日戰爭時期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回民支隊。"鐵軍"的威名,載入了抗戰的史冊,馬本齋,一個共產黨員的名字也永遠記在了人們心中。
青年時的馬本齋投身奉軍,進入東北講武堂學習。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29歲的馬本齋在家鄉組織起了回民義勇隊,奮起抗日。1938年馬本齋率部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稱為冀中軍區回民支隊,馬本齋出任司令員。勇猛善戰的馬本齋不畏強敵,身先士卒,從1937年至1944年,他指揮戰斗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萬6千餘人,打得敵人聞風喪膽,毛澤東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1941年9月,日寇抓捕了馬本齋的母親,企圖讓馬母白文冠給兒子寫勸降信,馬母堅貞不屈,壯烈犧牲。馬本齋強忍心頭的悲憤,奮筆疾書:"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斗爭!"
1938年10月,馬本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6年後,馬本齋在山東莘縣病逝,時年42歲。

永遠的豐碑8:
以身殉國 浩氣千古-左權將軍

1942年5月侵華日軍開始對太行山抗日根據地進行"鐵壁合圍"大掃盪,為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機關突圍,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率部抗敵,不幸在山西遼縣十字嶺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僅37歲,這是抗日戰爭爆發後,我軍第一個在戰場上殉國的高級指揮員。
左權,1905年3月15日生於湖南醴陵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中學時期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蘇聯學習軍事理論,1930年回國後參加了開辟中央蘇區和五次反"圍剿"的作戰;1934年10月長征開始,紅一軍團參謀長左權參與指揮突破國民黨4道封鎖線、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役戰斗。抗日戰爭爆發後左權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開展華北抗日戰場敵後游擊戰爭,粉碎日軍多次殘酷掃盪。
左權以自己壯烈而無愧的人生證明了一個共產黨人對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無限忠誠.

永遠的豐碑9:
一代名將--葉挺

每當人們朗讀這首著名的"囚歌"時,就會想起它的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和新四軍領導人葉挺將軍。
南昌起義時,葉挺擔任前敵總指揮,與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一道,指揮起義部隊與敵激戰3個小時,一舉拿下了南昌城。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率領部隊轉戰華中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葉挺將軍臨危不懼,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指揮部隊奮起突圍,浴血奮戰8晝夜,他自己在奉派與國民黨交涉時被扣押。抗日戰爭勝利後,經中共中央營救,於1946年3月4日獲釋。4月8日,在由重慶赴延安出席全軍整編會議時,因途中飛機失事遇難。
1946年3月15日,重慶《新華日報》曾刊登了一篇《葉挺同志說明入黨志願》的報導。葉挺說:"如果我能自由了,一定要繼續犧牲了的同志們的精神,重新加入共產黨,貢獻我全部的力量,來為中國人民服務。"

永遠的豐碑10:
抗日英雄--楊靖宇

抗日戰爭勝利的第二年,吉林省蒙江縣被改為靖宇縣,這是我黨在東北地區第一次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字命名的地方。
楊靖宇犧牲前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楊靖宇早在1928年,就受黨指派到開封、洛陽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在東北等地領導工人運動。他曾5次被敵人抓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他以"頭顱不惜拋棄,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崇高氣節,繼續堅持戰斗。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季反"討伐"作戰中,他率警衛旅轉戰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人周旋5晝夜。渴了,抓一把雪吃,餓了,吞一口樹皮或棉絮,堅持和敵人進行頑強斗爭,直至彈盡,於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當殘忍的敵人將楊靖宇割頭剖腹後,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竟無一粒糧食。楊靖宇就是憑著堅強不屈的革命意志,頑強地和敵人戰斗到最後一息。

永遠的豐碑11:向警予

向警予是我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被譽為"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1919年她與蔡暢等組織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為湖南女界勤工儉學運動的首創者。1921年底向警予回國,不久她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擔任黨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開始領導中國最早的無產階級婦女運動。她還為黨中央婦女部起草了許多重要指導文件,撰寫了大量論述婦女運動的文章,培養了大批婦女工作幹部,在婦女解放運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革命失敗後,黨的大部分領導同志先後轉移,向警予主動要求留在武漢,堅持地下斗爭。1928年3月20日,由於叛徒的出賣,她不幸被捕。敵人三番五次對她審訊和毒打,但她堅貞不屈,對於黨的秘密一字不供,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和優秀品質。國民黨反動派決定在5月1日,這個全世界工人階級的節日里殺害她。向警予視死如歸,沿途向廣大群眾進行講演。敵人對此極端恐懼,憲兵們凶毆她,想使她不再說話,但她仍然滔滔地講下去,因此他們在她嘴裡塞著石頭,又用皮帶縛住她的雙頰,街上許多人看了都哭泣起來。向警予被押赴余記里空坪刑場,英勇犧牲。

永遠的豐碑12:
中國農民運動的先導者--彭湃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這是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創始人彭湃面對敵人的酷刑和逼供而作出的響亮回答。
在海陸豐建立和保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中,彭湃夫婦總是帶頭沖鋒陷陣,他家有六口人先後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由於叛徒的出賣,這位革命先驅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被捕入獄,但他始終對革命的前途充滿信心,對黨的事業忠貞不渝。他曾經堅定地說過:"為了我們的子子孫孫爭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1929年8月30日,在赴刑場時,他砸翻獄警送來的所謂的"送終餐",將身上的衣服脫下來贈送給戰友,並高唱《國際歌》,呼喊著"打倒帝國主義","中國紅軍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慷慨就義,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他用自己33歲的寶貴生命,為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譜寫出壯麗的詩篇。

永遠的豐碑13: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張思德

這是毛澤東同志1944年9月8日發表的著名演說《為人民服務》,從這一天開始,張思德的名字就伴隨著無數的共產黨人實踐著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宗旨。
張思德1915年生於四川省儀隴縣,18歲他報名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張思德擔任了中央軍委警衛營通信班長,帶領全班承擔起機要通信、站崗放哨、開荒生產和建窯燒炭等各項任務。1944年,延安大生產運動開展起來,組織上派他當農場副隊長,他帶著戰士們走進了安塞縣的大山中燒木炭。雖然是副隊長,可是他每次都爭先鑽進炭窯中作業。哪裡累,哪裡臟,哪裡就有張思德。這一年的9月5日,因炭窯崩塌,不幸犧牲,時年29歲。
毛澤東在張思德追悼會上深情地講到:"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重。"

永遠的豐碑14:
用先進理論喚起民眾的共產黨人--鄧中夏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的趙家樓一把反對帝國主義的大火震撼了賣國賊,掀起了反帝國主義運動的高潮。它的主要組織者就是現代工人運動的開創者--鄧中夏。
1920年10月,鄧中夏協助李大釗在北京成立了共產黨小組,成為黨的創始人之一。隨後他投身工人運動,在北京長辛店、上海和廣東省港罷工中威名遠揚。1933年5月15日,鄧中夏在上海法租界不幸被捕。在獄中,他給戰友們上黨課,講馬列主義,講共產黨的理想和氣節。他請人轉給黨組織一句話是"就是把鄧中夏的骨頭燒成灰,鄧中夏還是共產黨員"。一位獄中的難友曾經回憶說,1933年9月21日黎明,鄧中夏高唱著《國際歌》走過他的牢房,走向雨花台。難友們和著他的聲音一同高唱《國際歌》,為這位英雄送行。鄧中夏慷慨激昂地高呼:"同志們,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們繼續努力奮斗吧。最後的勝利終究是我們的!"

永遠的豐碑15:
學貫東西,才華出眾的革命家--張太雷

廣州起義--中國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頁,作為廣州起義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張太雷和這光輝的一頁永載史冊。
張太雷,江蘇常州人,1898年6月生,1915年秋考入北京大學,參加了"五·四"運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春赴莫斯科,成為我黨最早參加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活動家,回國後,為推動第一次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建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27年,張太雷在黨的"八七"會議上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後補委員。12月11日,領導廣州起義,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12日,不幸遭到敵人襲擊,壯烈犧牲,時年29歲,是我黨在戰斗中犧牲的第一個中央政治局成員。
張太雷學識淵博,有很高的理論水平。他撰寫了大量宣傳馬列主義的文章,還曾將《國際歌》歌詞譯成中文。中國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稱贊他:"學貫東西,才華出眾。"

永遠的豐碑16:
為了新中國,沖啊--董存瑞

"為了新中國,沖啊!"這是一位共產黨員用生命喊出的誓言,至今仍深深激勵著人們。
董存瑞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懷來縣,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在部隊發起沖鋒時,遭受敵人一個隱蔽的橋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但他毅然頑強堅持沖到橋下。由於橋形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安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用自己19歲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1950年,董存瑞被追認為全國戰斗英雄。1951年朱德總司令為他親筆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永遠的豐碑17:
革命家理論家宣傳家--瞿秋白

1935年6月18日,國民黨軍隊士兵將槍口對准了又一個共產黨員,在刑場上,他昂首挺胸,唱著《國際歌》從容就義。他就是中國現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
1921年,瞿秋白隻身到莫斯科以記者的身份考察俄國革命實踐。回國後負責主編黨的理論刊物《新青年》,以及《向導》、《前鋒》兩個刊物。在大革命失敗的危機歷史關頭,瞿秋白主持召開中共中央八七會議,在會上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這一時期瞿秋白創辦了國立蘇維埃大學、高爾基戲劇學院等文化團體,在文化戰線開辟了新局面。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長汀轉移途中被捕,敵人得知他的身份後如獲至寶,採取各種手段對他利誘勸降,但都被他嚴詞拒絕。他對勸降者說:"人愛自己的歷史,比鳥愛自己的翅膀更厲害。"他深信,"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就是國家前途的光明"。瞿秋白就義時年僅36歲。他生前大量的文章被收錄進《瞿秋白文選》。

永遠的豐碑18:
工人運動領袖--趙世炎

78年前,一位年僅26歲的共產黨員,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高呼著"中國共產黨萬歲",在上海龍華從容就義,他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者之一趙世炎。
1914年,趙世炎到北京求學,參加了"五四"運動,目睹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勞苦工人的苦難,趙世炎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1927年,他和周恩來同志一起組織並指揮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帶領只有150支槍的工人糾察隊向國民黨反動派發起了反擊,他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27年7月,由於叛徒出賣,趙世炎被捕入獄,面對生死考驗,他臨危不懼,堅定地表示:"共產黨就是戰斗的黨,黨存在一天就必須戰斗一天,不願意參加斗爭,還算什麼共產黨員!"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趙世炎獻出了全部的青春和熱血。
共產黨就是戰斗的黨,黨存在一天就必須戰斗一天,不願意參加斗爭,還算什麼共產黨員。

永遠的豐碑19:
群眾領袖,人民英雄--劉志丹

1943年,劉志丹犧牲7周年時,毛澤東親筆題詞:"群眾領袖,人民英雄"。
劉志丹,1903年生,陝西保安人。1924年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春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受黨指派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大革命時期,積極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4月,參與領導渭華起義,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主席。後在陝甘邊開展兵運工作。1931年10月,和謝子長等組建西北反帝同盟軍,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邊游擊隊,任副總指揮、總指揮,開辟以照金、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蘇區。此後,相繼任陝甘邊紅軍臨時指揮部副總指揮兼參謀長、紅26軍42師師長、中共陝甘邊軍事委員會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把陝北、陝甘邊兩塊蘇區連成一片,成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紅軍長征之後的落腳點。
1935年9月,任紅15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參與指揮勞山戰役。後任北路軍總指揮兼第28軍軍長、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窯堡警備司令。劉志丹經常教育部隊顧全大局,絕對服從中共中央的領導和調遣。在他的影響下,陝北紅軍與中央紅軍團結一致,共同對敵。周恩來說:"劉志丹同志對黨忠貞不二,很謙虛,最守紀律,他是一個真正具有共產主義品質的黨員。"
1936年3月,劉志丹率紅28軍參加東征戰役,挺進晉西北,迭克敵軍。4月14日在中陽縣三交鎮戰斗中犧牲,年僅33歲。為紀念他,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將保安縣改名為志丹縣

永遠的豐碑20:
在烈火中永生--邱少雲

朝鮮,五聖山連綿不斷,中朝兩國人民永遠銘記著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在這里的偉大戰士邱少雲烈士。
邱少雲,1931年生,四川省銅梁縣人,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聯合國軍"391高地的任務。11日夜晚,部隊組織500名戰士在敵人陣地前的草叢中潛伏。12日12點左右,美軍發射的一枚燃燒彈落在了邱少雲潛伏點的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立即蔓延到他的身上。身後就是一條水溝,只要後退幾步,就可以在水溝里將火苗撲滅。然而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任務的完成,邱少雲咬緊牙關,在烈火中堅持了30多分鍾,直至壯烈犧牲。實踐了入黨申請書中所寫的:"為了世界革命,為了戰斗勝利,我願意獻出自己的一切!"的鋼鐵誓言。
1953年,邱少雲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先後被追記特等功和追授"一級英雄"稱號。

永遠的豐碑21:
甘灑熱血寫春秋--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夏明翰在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前,寫下的一首氣壯山河的就義詩,一直為人們所傳頌。
夏明翰祖籍湖南衡陽縣,1919年,他和同學們走出校門,開展大規模的愛國宣傳活動,聲援北京學生的反帝反封建斗爭。1921年經毛澤東、何淑衡介紹,夏明翰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長沙參與領導人力車工人的罷工斗爭。1926年2月,夏明翰被黨調到武漢工作,擔任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兼任毛澤東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秘書。大革命失敗後,夏明翰參與發動秋收起義並領導發動了平江農民暴動。1928年3月18日,不幸在武漢被敵逮捕。3月20日清晨,在漢口余記里刑場,當敵執行官問夏明翰還有什麼話要說時,他大聲說:"有,給我拿紙筆來!"於是,夏明翰在刑場上寫下了那首大義凜然的就義詩,犧牲時年僅28歲。

永遠的豐碑22:
"蠟燭精神"寫人生的肖楚女

今天的人們常談起"蠟燭精神"。80年前也有人暢談"蠟燭"--"做人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這就是我黨的優秀黨員肖楚女生前的格言。
肖楚女,1893年生於湖北漢陽,192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創辦重慶公學,成為《新蜀報》主筆和《中國青年》、《向導》的撰稿,他的文章筆鋒犀利,矛頭直指土酋軍閥,貪官污吏,連反動派控制的報刊也不得不贊嘆肖楚女的文章是"字夾風雷,聲成金石。"1925年6月,戴季陶主義出籠後,肖楚女寫下了《國民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書,批駁戴季陶對共產黨的攻擊和污衊。
1927年4月15日,肖楚女在廣州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4月22日在獄中被害,年僅34歲。"蠟燭精神"在共產黨員中代代相傳。

永遠的豐碑23:
捨身堵槍眼的英雄--黃繼光

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了幾代人。他那奮不顧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為人們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跡為人們所傳頌。
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0年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曾當過兒童團團長和民兵,被評為民兵模範。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作戰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後,於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受阻於零號陣地,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時近拂曉,如不能迅速消滅敵中心火力點,奪取零號陣地,將貽誤整個戰機。關鍵時刻,時任某部6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當即被任命為第6班班長。他帶領2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迅速抵近敵中心火力點,連投幾枚手雷,敵機槍頓時停止了射擊。當部隊趁勢發起沖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攻擊部隊再次受阻。這時他多處負傷,彈葯用盡。為了戰斗的勝利,他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ca>

7. 在黃河邊有哪些英雄事跡

一級英雄」王海大隊長

人物小傳:王海,山東人,1925年生,1945年入黨,1946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任空三師九團一大隊大隊長的王海帶領戰友們創造了擊落擊傷敵機29架的戰績,大隊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他本人因擊落擊傷敵機9架,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授予「一級英雄」稱號。

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前,王海和戰友們平均駕駛噴氣式戰斗機飛行時間只有20多個小時,而他們的對手美國空軍飛行員大多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飛行時間多在1000小時以上。但在抗美援朝戰斗中,王海和他的戰友們相信自己一定能打敗強敵。1951年11月18日下午,180餘架美機分頭飛至我方上空進行狂轟濫炸,我機奉命起飛迎戰。王海大隊出動6架戰機,向指定戰區飛去。「跟我進攻!」發現敵機正在向清川江橋投擲炸彈後,王海發出命令。隨之,編隊從6000米的高度直搗而下,瞬間就沖到了1500米處的敵機群中。敵機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亂作一團,丟掉炸彈,倉促應戰。見敵機採用「圓圈戰術」,8架飛機首尾相連,互相掩護,與我機兜起圈子,王海一聲令下:「爬高佔位!」我6架戰機一起昂頭,急速躍上高空。緊接著,他們又一壓機頭,猛沖下去。幾次沖擊,硬是沖破了敵機的「圓陣」。王海抓住時機,向一架敵機猛沖過去,直到距敵機500米處才開火,打得敵機翻滾著墜向地面。剩下的敵機一個個驚慌萬分,四散逃竄。戰斗結束後,王海和戰友編著整齊的隊形返回基地。這次戰斗中,他們一共打掉了5架敵機。王海大隊一舉成名。
南宋末年,元兵南逼。宋皇從杭州敗移福州。景炎帝二年(即公元一二七七年)的春天。文天祥為了抗擊元兵,率師從閩西進軍漳州,所聞福州失守,宋帝敗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閩南與閩西交界的坂寮嶺,退到險要的倒嶺趕築營壘,沉著應急。元兵來勢兇猛,緊迫在後,文天祥的兵馬渡過下畲溪的木橋,仰望天空,說了聲「天助我!」立即,風起雲涌,電閃雷鳴,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嶇的對岸。
那拆掉的雖是木橋,卻系交通要道。文天祥考慮到戰後百姓過往的需要,特地為當地留下不少金銀,以備復建之用。當他帶兵馬要經過倒嶺下的梅子坑村,老百姓聞訊接應,紛紛主動把家裡的門板桌面都搬來鋪架臨時便橋。文天祥萬分感激,當場為此橋取名為「大義橋」,後人也有傳說為「待御橋」。
明朝萬曆十年(即公元一五八二年)間,在大畲溪建起了堅固的石拱橋,並在橋頭建立了壯觀的碑亭,以紀念信國公文天祥舉義駐師。樹立的三塊石碑,均有秀麗的碑文。
傳說後來當地著名的文人林希嚴(林泰)為了悼念「耿光垂北斗」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感慨滿懷地寫了《題國公橋》一詩:
當年丞相過橋東,
戰馬嘯嘯滿路風。
萬古人間留壯烈。
百年溪水泣英雄。
傷心荒澗碑猶在,
放目寒山事已空。
弔古不堪回首望,
冷煙萎草夕陽紅。
這首凄涼,悲壯的詩篇,表達了後人對文天祥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

8. 歷史上黃河邊的英雄

黃河邊的英雄
黃河衛士
夏駿 付康敏 徐昌偉 韓朝俊
老子
老子生於公元前571年農歷2月15日,為孔子同時代人.
他博學多才,二十多隨便做了東周王朝的使官,受到了周王朝的特殊禮遇.在《史記·老子傳》中是這樣記敘的:
後出關赴秦講學,死於扶風,葬於愧里,秦國上下病悼其逝.後來,老子被道教奉為始祖,被唐冊封為"太上玄元皇帝".其《五千文》被日,蘇,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中的奇葩而譯出版.美國《紐約時報》列其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道德經》,也叫《老子》.它是了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理詩.它沒有引用醒西周以來官方的,典籍訓誥,而是吸收了不少民間謠 諺.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對於《老子》一書,西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81章.以前31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後來道教自稱源出先秦道家老子,奉其《道德經》為主要經典,稱為《道德真經》,作為宣揚道教神仙的依據.
總之,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哲學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 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國長達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史上,只有老子及其道家學派,才可以與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相抗衡.

民族英雄-吉鴻昌
1933年1月,吉鴻昌受中共北方局黨組織之命,聯絡馮玉祥,籌組抗日同盟軍.他毀家紓難,拿出6萬元購置軍火.5月26日,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在張家口宣布成立"察哈樂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任總司令,吉鴻昌為第二軍軍長兼任察哈爾省警備司令和公安局長.6月,馮玉祥任命吉鴻昌為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北徵收復察東失地.22日,鴻昌率部收復康保城,7月1日收復寶昌城.7月7日,北征軍兵分三路猛攻多倫城.日偽軍用重炮,飛機轟炸頑抗,吉鴻昌率敢死隊,持大刀袒臂匍伏前進,冒彈雨3次爬城.後暗派精兵入城,里應外合,用大刀肉搏,激戰7天,於12日光復多倫.察東四縣光復,全國人心大振,國民黨竟於此時命何應欽率軍進攻察哈爾,加之日偽軍大舉反撲多倫城,鴻昌被近撤出多倫.為保存抗日革命力量,他又率部西開商都,東進石口,挺進冀東.10月5日,到達大,小湯山地區,遭國民黨軍阻擊,日本飛機配合掃射.同盟軍傷亡慘重,彈盡援絕,吉鴻崐昌和方振武只得同國民黨三十二軍商震談判

9. 歷史問題:歷史上黃河畔有哪些民族英雄

大禹: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准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林則徐:
林則徐以虎門銷煙名聞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治水方面也是個「能人」。嘉應觀建成106年後的1831年,林則徐出任河東道河道總督,負責黃河中下游防汛。林則徐在河道任上是出了名的認真。他上任的時候正是冬天。冒著嚴寒,林則徐沿黃河兩岸千里巡視,檢查防汛物資儲備,「無一垛不量,無一廳不拆」。查到誰弄虛作假立馬撤職查辦。道光皇帝誇他:「向來河工查料垛,從未有如此認真者!」鴉片戰爭失敗後,林則徐被發配新疆。這時候黃河又在開封決了口,束手無策的皇帝急忙把林則徐調回來堵口。百病纏身的林則徐到開封後精心設計堵口方案,並與民工一起打樁抬土,最終堵上了決口。
吉鴻昌:
1933年1月,吉鴻昌受中共北方局黨組織之命,聯絡馮玉祥,籌組抗日同盟軍.他毀家紓難,拿出6萬元購置軍火.5月26日,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等在張家口宣布成立"察哈樂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任總司令,吉鴻昌為第二軍軍長兼任察哈爾省警備司令和公安局長.6月,馮玉祥任命吉鴻昌為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北徵收復察東失地.22日,鴻昌率部收復康保城,7月1日收復寶昌城.7月7日,北征軍兵分三路猛攻多倫城.日偽軍用重炮,飛機轟炸頑抗, 吉鴻昌率敢死隊,持大刀袒臂匍伏前進,冒彈雨3次爬城.後暗派精兵入城,里應外合,用大刀肉搏,激戰7天,於12日光復多倫.察東四縣光復,全國人心大振,國民黨竟於此時命何應欽率軍進攻察哈爾,加之日偽軍大舉反撲多倫城,鴻昌被近撤出多倫.為保存抗日革命力量,他又率部西開商都,東進石口,挺進冀東. 10月5日,到達大,小湯山地區,遭國民黨軍阻擊,日本飛機配合掃射.同盟軍傷亡慘重,彈盡援絕,吉鴻崐昌和方振武只得同國民黨三十二軍商震談判

10. 歷史上在黃河「身邊」的英雄有那些簡述其事跡.

大禹治水來的故事
傳說在帝堯時期自,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鯀被堯帝任命負責此項工作.而他仍採用最簡單和原始的辦法築堤,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繼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他改鯀的「圍、堵、障」為「疏川導滯」的方法,最終制服了黃河水患.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黃河邊上有哪些英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