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如何認識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的發展歷程
了解社會主義實現了來從空想到科學、從自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從初步探索到不斷深化的幾次歷史性變革,推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逐步深入。社會主義是一種社會學思想,主張整個社會應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的概念在西歐廣為流傳,發展出不同分支。
Ⅱ 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社會主義發展是曲折性與前進性的統一。
2、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是社會主義發展必然選擇;它是過去社會主義政權建立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它是當代社會主義改革成效的現實的驗證;它是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精髓,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的規定。
3、正確認識社會主義事業的艱巨性、曲折性,不能因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巨大挫折而得出馬克思主義「大失敗」、社會主義「歷史終結」的結論。
(2)如何認識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科學社會主義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理論體系,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廣闊的理論與實踐空間,堅持社會主義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改革和創新。這就要反對僵化的觀點,不能抱著那些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和附加到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不放,堅持把那些探索中的東西看成馬克思主義的固定模式不改;這就要反對西化的觀點,不能數典忘宗,離開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隨心所欲地胡「改」、亂「革」,甚至搞「意識形態多元化」、「指導思想多元化」等「全盤西化」那一套;這就要反對理想化的觀點,不能削足適履,把那些關於社會主義的帶有空想因素的個別論斷作為理想模式,甚至把對這種理想模式的突破看成是離經叛道。這樣,才能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探索符合本國實際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認知與探索:如何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Ⅲ 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在當代世界的發展趨勢和歷史
其實一直以來人民說起社會主義都會說起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以及我們後來的鄧小平,要了解社會主義就要從這幾個人開始說起。
首先社會主義是由馬克思先提出的,之後先是有第一國際,這是第一個國際性的社會主義組織,可惜在巴黎公社破滅後,這個組織隨即解散,之後恩格斯領導了第二國際,在各個國家展開社會主義政黨工作,在俄國的十月革命的時候,其實是一群社會主義政黨推翻封建沙皇的行動,起初並沒有什麼流血事件,沙河和平退位,可就是接下來這群社會主義黨要民選,選內閣席位的時候,由於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只有百分之24的選票,列寧為了爭奪國家政權,隨即發動了武力干涉,而列寧打的其實就是恩格斯的那個第二國際的政黨,之後又是白匪和紅軍打,總之俄國本來就不富裕,這場戰爭,對人民的傷害很大。
在戰爭期間,列寧實行了一種叫做戰時共產主義的政策,就跟我們那時候文革搞平均差不多,吃大鍋飯,消滅私有制,之後蘇聯成立之後,列寧就逐漸發現這套政策有利於打仗時期,但是不利於建設,那時候俄國也和我們大躍進一樣出現了飢荒。
隨後列寧在晚年提出了新經濟政策,認為這套新經濟政策可以救俄國,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是列寧晚年已經被斯大林,托洛斯基架空了權利。
之後斯大林執政的時候仍然實行那套戰時共產主義,也叫軍事共產主義政策,這個政策讓蘇聯在二戰和冷戰時期成為世界一級,但是斯大林後面的繼任者都沒有創新,而且黨內貪污越來越嚴重,結果這政策拖垮了蘇聯。同時我國也飽受毛澤東的大躍進和文革災難,那時候實行的也是戰時共產主義的政策。
之後鄧小平提出了改革開放,重視私有制,要說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還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資本主義國家是資金掌控國家,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是國家掌控資金,國企和私企並存的方式。
其實原本的馬克思提出的社會主義理論中,不提怎麼建設國家,只有說要怎麼斗爭,蘇聯也好,中共也好,對於建設方面的那都是在摸索著一條道路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說是否中國國情的,因為在中國必須權利集中,中國不比歐美,中國歷朝歷代的國家都是上層階級建設的,永遠是自上而下的,政黨政治符合這個要求,而馬克思也說過,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會誕生在一個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國家內,也就是說資本主義變成社會主義是一種社會演變,一種進步,所以我國的經濟政策也是對的
Ⅳ 「社會主義500年」是什麼意思
一、社會主義五百年是指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歷程。具體是1516年早期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版家莫爾提出空想社權會主義演說。到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世界實踐,與當代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結合的歷程。目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國家有五個:中國、朝鮮、越南、寮國、古巴。
二、一部社會主義史包括社會主義思想史、社會主義運動史、社會主義制度史、社會主義革新史等等。社會主義思想起源於1516年英國托馬斯·莫爾著《烏托邦》一書,從那時算起,至今已將近500年了。
(4)如何認識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至今經歷了六個時間段:
1、空想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
2、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3、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並實踐社會主義
4、蘇聯模式逐步形成。
5、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
6、中國共產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主義500年
Ⅳ 怎樣科學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其實現過程是會發生曲折的
人類社會發展的幾千年來,人們不斷幻想建立消滅人剝削人、實現平等的制度,幻想過「社會主義」.從古至今,出現過各式各樣的社會主義流派.馬克思恩格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剩餘價值學說,批判地繼承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優秀成果,在工人運動的實踐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
與空想社會主義不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這一結論,並不是主觀的想像,也不是訴諸道德與法的結果,他們認為,「道義上的憤怒,無論多麼入情入理,經濟科學總不能把它看作證據,而只能看作象徵.」(《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2版,第3 卷,492頁)他們是從分析資本主義現實存在的矛盾著手,提出未來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正如列寧所概括的,「共產主義是從資本主義中產生出來的,它是歷史地從資本主義中發展出來的,它是資本主義所產生的那種社會力量發生作用的結果.」(《列寧全集》中文2版,第31卷,81 頁)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本的積累,生產越來越具有社會的性質.資本主義生產使得勞動社會化了,許多分散的生產過程融合成為一個社會生產過程,生產者之間的社會聯系日益鞏固,整個國民經濟聯結成一個整體.生產力的這種性質,客觀上要求由社會來佔有生產資料和調節整個國民經濟.但是,生產資料的私人資本主義佔有妨礙做到這一點,每種生產都是由個別資本家經營,由他為所欲為,由他把社會產品攫為私有.於是生產方式與佔有形式處於不可調和的矛盾之中,生產方式起來反對佔有形式,這構成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生產社會性與私人資本主義佔有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范圍內是無法解決的.惟一的出路是把生產資料的私人資本主義佔有形式變為公有的,即社會主義的佔有形式.用馬克思的話來說:「資本的壟斷成了與這種壟斷一起並在這種壟斷之下繁盛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鍾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2版,第2卷,269頁)可見,資本主義發展規律本身使得社會主義制度必然到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要實現的客觀規律.馬克思是在100 多年前作出這一科學論斷的.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無論發生多大的變化,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僅依舊存在,而且作用范圍越來越擴大,尖銳程度越來越加強,因此,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的論斷沒有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堅信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和歷史必然性,社會主義信念堅定不移,其根本的理論依據正在於此.
20世紀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的產生和發展,說明馬克思的上述論斷是科學的,富有預見性.20世紀初,在帝國主義統治的薄弱環節——俄羅斯爆發了偉大的十月革命,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從此,社會主義從理想變為現實,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世界社會主義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歐洲、亞洲、拉丁美洲許多國家裡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這是社會主義凱歌行進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實踐,在探索、保證全體人民的政治平等和當家作主,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消除兩極分化、貧富懸殊,建設新型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實踐證明,社會主義是指引世界上處於剝削制度壓迫之下的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改變自己命運,獲得社會解放,建設幸福生活的正確道路.
然而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從世界歷史進程看,社會主義的歷史還是短暫的,總的來說還處於實踐和發展的初期.還要看到,十月革命以來先後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都是原來經濟政治文化落後的國家.徹底改變這種落後面貌,在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後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其前進途中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和想像的困難與風險,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必須充分估計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長時期的努力奮斗.由於社會主義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就可能發生這樣那樣的失誤以至挫折.一旦出現了失誤以至挫折,必須加以正視,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利更好地推進社會主義事業,而決不能動搖社會主義信念.
社會主義是在曲折中前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然而這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社會發展規律與自然發展規律都是客觀的,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但其實現過程卻有著原則的不同.自然規律的實現往往不需要人們實踐活動的參與,社會發展規律則不一樣,它是人們各種實踐活動的合力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趨勢,它必須通過人們的實踐才能實現.在任何社會里,由於人們的利益有差異,他們實踐活動的方嚮往往是不一致的.在階級社會里,對立階級之間的利益沖突表現為階級斗爭.因此,在這里,社會發展規律必然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在階級斗爭中,由於各種客觀的、主觀的因素,階級力量的對比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變化,這就決定了社會發展規律的實現過程不是直線的,必然會發生曲折.但是,不管出現多大麴折,由社會規律所決定的發展趨勢是不會改變的,它將在漫長、曲折的斗爭過程中為自己開辟道路,並最終得到實現.我們經歷了像蘇東劇變這樣的驚濤駭浪,仍堅信世界將沿著十月革命指引的航向,駛往共產主義的彼岸,其根據也就在這里.
蘇東劇變是這些國家黨的領導人放棄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因而並不是證明社會主義的失敗,而是證明他們推行的路線的錯誤
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東歐國家政局發生劇變,社會制度從社會主義演變為資本主義,甚至造成蘇共遭禁,蘇聯解體的悲慘局面.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最大的悲劇.為什麼蘇聯這樣一個發展了70多年的社會主義國家還會發生資本主義的復辟呢?社會主義有沒有希望,馬克思主義還靈不靈?一些善良的人們產生了種種疑問和迷惑,對世界社會主義的前途也存在這樣那樣的憂慮,甚至在我們的一些黨員和幹部中也程度不同地產生了「信仰危機」.這是客觀存在,我們不承認不行.我們必須正確地分析蘇東劇變的原因,澄清這些疑問和迷惑,進而堅定社會主義的信念.
蘇東劇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因內因.蘇聯東歐之所以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地步,確有西方敵對勢力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的因素,對此決不能低估.然而外因終究只是變化的條件,而內因則是變化的根據.造成蘇東劇變的國內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問題在於,什麼因素是根本的、決定性的,也就是說,導致蘇東劇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經常看到一種說法:蘇東劇變是社會主義的失敗,至少是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的失敗.這是值得推敲的.
如何評價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即所謂「斯大林模式」?一些學者談到「斯大林模式」,往往是貶斥的,甚至是徹底否定的,彷彿這是一種錯誤的、罪惡的東西.其實,這需要作科學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從制度的角度來看,「斯大林模式」包含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是反映社會主義社會經濟形態的本質特徵和基本原則的基本制度.這是第一位的、決定性的.對於「斯大林模式」中有關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內容,必須充分肯定.蘇聯70年社會主義的實踐表明,他們堅持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建立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蘇維埃政權,對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實行廣泛的民主,對資產階級和一切敵對勢力實行專政,並依靠無產階級專政來保衛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兩種形式的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之在國民經濟中占統治地位,在此基礎上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從而為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創造了前提條件;在意識形態領域,堅持無產階級世界觀——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地位.所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體現,符合生產力社會性質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而決不能否定.我們黨在1956年發表的《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中,曾經把這些內容概括為蘇聯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經驗,並指出這些經驗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是「每個國家革命和建設的過程」的「共同方面」.
第二是社會主義本質特徵和基本原則的具體實現形式,即具體的政治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具體的方針、政策、措施.這是第二位的、從屬性的內容.對於「斯大林模式」中有關這一層次的內容,需要作具體分析.其中有的是正確的,有的則是錯誤的;有的在蘇聯的具體國情下是正確的,搬到別的國家去則是錯誤的.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對蘇聯這一層次的經驗採取的就是這種具體分析的態度.他提出以蘇聯經驗為鑒戒,走中國自己的路,也就是說,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結合起來,探索社會主義在中國具體條件下的具體實現形式,而不能原樣照搬蘇聯模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以此為發軔的.對這一層次的內容,還需要注意作歷史的分析.更多的情況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某種體制、某種政策是正確的、必要的,但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必須進行改革.以經濟體制為例.蘇聯從20年代末以來,一直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這種體制符合當時國際國內環境下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有它的歷史由來,起過歷史的積極作用.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結構的復雜化,尤其是在新的科技革命、經濟增長以集約方式為主的形勢面前,這種經濟體制已經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了.蘇聯社會主義實踐的一大失誤就是在經濟體制已經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時候,沒有及時進行改革,或者只是在原有體制范圍內採取一些修修補補的改進措施,因而經濟出現停滯現象,引起人民的不滿.蘇聯的教訓表明,在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不進行改革是沒有出路的.
把「斯大林模式」這兩個層次綜合起來考慮,不能不承認,蘇聯模式社會主義基本上是正確的,但存在許多弊病,不能照搬.《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曾經指出:「如果一定要說什麼『斯大林主義』的話,就只能說,首先它是共產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是主要的一面;其次,它包含一些極為嚴重的、必須徹底糾正的、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錯誤.」對於「斯大林模式」也應該作這樣的分析.
我們再從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結果來分析這個問題.以經濟建設為例.經常有人用「經濟沒有搞好」這樣一句話來概括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談到蘇聯經濟,應該講兩句話.第一句:70年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沙皇俄國原來是一個經濟極其落後的國家,1913年工業總產值只相當於美國的6.9%.到1985 年戈爾巴喬夫上台時,蘇聯工業總產值已相當於美國的80%,20多種主要工農業產品居於世界第一位(包括石油、鋼鐵、水泥、木材、拖拉機和化肥等).就整個經濟實力來說,蘇聯從歐洲第4位、世界第5位躍居歐洲第1位、世界第2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談到蘇美經濟比較, 還應該看到這樣一個客觀因素,即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疆域都是主要戰場,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工業生產下降36%,第二次世界大戰則下降了23%.戰爭加上戰後恢復國民經濟,大約有20年時間未能正常進行建設.而美國本土始終沒有遭到戰爭的蹂躪,戰爭不僅沒有破壞美國的經濟,而且應該說美國是發了戰爭財的.在順逆迥然不同的客觀條件下,蘇聯與美國的經濟差距大大縮小,不能不承認,這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表現.第二句:蘇聯在經濟工作中犯有許多錯誤.在30年代社會主義工業化時期,過於偏重發展工業,犧牲了農業,把農民挖得很苦.戰後,隨著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又沒有及時調整國民經濟結構,造成農業、輕工業嚴重落後,加上60年代中期以後,蘇聯貽誤了對計劃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改革的時機,因而到了70年代中後期以後,出現了經濟發展停滯、市場供應緊張、人民生活改善不快的情況.這成為蘇聯政局劇變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如果全面地考察蘇聯經濟,應該指出,成就是第一位的、主要的,問題是第二位的、次要的.簡單地說「經濟沒有搞好」一句話,是不符合實際的.
為了正確地評價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有必要重新讀一下毛澤東同志的有關論述.早在1956年,針對由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引發的反共反社會主義浪潮,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任何一個民族,不可能不犯錯誤,何況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經歷又那麼長久,不發生錯誤是不可能的.蘇聯發生的錯誤,象斯大林的錯誤,它的位置是什麼呢?是部分性質、暫時性質的.」「蘇聯那個主流,那個主要方面,那個大多數,是正確的.」他主張對蘇聯的革命和建設「三七開」,「他們的主要的、大量的東西,是好的,有用的;部分的東西是錯誤的」.(《毛澤東文集》第7卷,91頁)這種實事求是的、全面的、 辯證的評價,至今仍是適用的.
綜上所述,在蘇東國家的社會主義實踐中,他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是正確的,具體的政治經濟體制、運行機制則存在弊病,需要改革;他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成績是基本的、第一位的,問題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因此,不能斷言蘇聯模式社會主義是失敗的,也不能因為蘇東國家發生劇變就斷言社會主義沒有優越性.
那麼,這些國家為什麼會發生政局劇變、資本主義復辟呢?蘇東國家的社會主義事業是葬送在黨的領導者推行的錯誤路線上的.我們以蘇聯為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戈爾巴喬夫手裡搞垮了.蘇聯的基礎設施、工業基礎都比較雄厚,資源豐富,人民的文化素質也是高的,但眼看著解體了,搞成今天這個樣子,最根本的原因是戈爾巴喬夫背棄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包括取消黨的領導、拋棄無產階級專政.這個教訓深刻得很啊!
戈爾巴喬夫是何許人也?據他在1999年一次演講中說,他「生活的目的就是消滅對人民實行無法忍受的獨裁統治的共產主義」.他坦言,「只有身居最高層職位,才能為此有最大的作為」,所以他「不懈地努力往上爬」.蘇東發生劇變以後,他自豪地宣布:「我消滅了蘇聯和所有歐洲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主義」,「達到了主要目的,這就是在歐洲消滅了共產主義.」他最大的遺憾是,沒有能消滅中國的共產主義,「要是中國的共產主義垮台了,世界在走向和平和正義的道路上會前進得更遠.」這樣一個狂熱的反共、反社會主義分子當上了蘇共中央總書記,他會推行什麼樣的路線、進而導致什麼樣的結果,那是不言而喻的.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提出了「新思維」,推行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路線.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從意識形態來說,是一股反馬克思主義的資產階級思潮;從社會制度來說,是作若干改良的資本主義制度;從歷史作用來說,在社會主義國家裡,是從社會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的橋梁.
推行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路線是怎樣導致顛覆社會主義制度、復辟資本主義制度的呢?
第一,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實行多黨制.戈爾巴喬夫認為堅持共產黨領導就是主張搞與「民治國家」相對立的「黨治國家」,違反人民當家作主的思想.他否認共產黨代表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把黨的領導看作是「官僚專制」、「行政命令」,因而要求放棄黨的「政治壟斷」,取消憲法中有關共產黨領導的條款,使共產黨成為與各種政治勢力(包括反共、反社會主義勢力)進行所謂平等競爭、爭取政治權力的政治組織.他鼓吹實行多黨制,強調黨不謀求壟斷,允許「表達各種政治意願」的「各種政治組織和派別自由競爭」,共產黨應在這一競爭中「謀求得到一個被承認的席位」.
第二,攻擊無產階級專政,鼓吹「全民國家」.戈爾巴喬夫把剝奪階級敵人民主、自由的無產階級專政看作是「使人與政權、與政治相分離」的根源,是「專制」、「獨裁」.他借口社會主義國家歷史上犯過的肅反擴大化的錯誤,把無產階級專政描繪成違反人道主義的、不民主的、恐怖的制度,因而提出要「排除任何階級的專政」,要求取消無產階級專政.戈爾巴喬夫宣稱:「我不能接受下述建議和意見,即我們需要專政,只有某種專政才能拯救我們」,我贊揚赫魯曉夫的「全民國家」理論.他提出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全面充實人權」,使之符合「全民國家」的結論.
第三,否定生產資料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實行私有化.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明確宣布:「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2版,第1卷,286頁)生產資料公有制在經濟上佔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徵.戈爾巴喬夫完全否定這一最基本的原則,攻擊以公有制為主體是「經濟壟斷」,妨礙人們自由地選擇所有制形式,妨礙人的價值的實現,因而要求對公有經濟實行私有化.他借口全民所有制實現形式即經營方式存在的問題,提出「非國有化」,在「取消國家所有制的壟斷」的口號下,把國有企業的財產分散歸個人所有.他認為只有私有化「才能克服人與生產資料的異化」,「恢復社會公正」,「實現個人利益」,「保證社會安定」.
第四,否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主張意識形態多元化.戈爾巴喬夫認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就是「精神壟斷」,妨礙了人們的思想自由,必須「拋棄對不同觀點和思想的意識形態限制、教條主義和不容忍態度」.他主張意識形態多元化,認為社會需要各種意識形態「自由競爭」,「堅決反對對輿論工具進行任何形式的霸佔,堅決反對以任何形式對輿論工具進行壟斷」,允許各個黨派、各種政治組織利用電視、廣播、報刊自由地宣傳自己的政治觀點.
可見,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它盡管打著社會主義旗號,但它否定和拋棄社會主義本質特徵和基本原則,因而本質上是反社會主義的.
分析蘇東劇變的過程和原因,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主義實踐中出現的失誤和弊病是蘇東劇變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因為它對敵對勢力煽動群眾、製造動亂、亂中奪權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必須認真總結他們的教訓,及時進行改革,努力把國內工作做好,特別是把經濟搞上去,使我們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但這些失誤和弊病並不是蘇東劇變的決定性因素,兩者之間不是直接的、必然的因果聯系.蘇東發生劇變的根本原因是這些國家黨的領導者推行了一條錯誤的路線,背棄馬克思主義根本原則、放棄社會主義道路所造成的.蘇東劇變並不是證明社會主義的失敗,而是證明推行的路線的錯誤.這是我們應該從蘇東劇變中吸取的根本教訓.堅持社會主義,堅持改革,這是我們總結蘇東劇變教訓應該得出的基本結論.
蘇東劇變的確是世界社會主義事業遭受的最大的挫折,它使得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跌入低潮.然而這只是歷史發展長河中的一個曲折,改變不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客觀規律.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的幾百年間,發生過多少次王朝復辟?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某種暫時復辟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規律性現象.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收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有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鄧小平文選》第3卷,382~383頁)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將在總結蘇東劇變教訓的基礎上更加成熟起來,從而一定會把社會主義搞得更好.嚴冬過去就是春天,勝利一定屬於人類的希望——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對此,我們是充滿信心的.
Ⅵ 如何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一百五十多年前,馬克思主義誕生,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深刻分析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基礎上,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指出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搞社會主義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物質文化前提,但對於社會主義革命而言,對這個前提的要求有相當大的彈性。而且革命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過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他社會政治條件。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國家誕生於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就是因為這些國家的革命條件已經成熟。
2.社會主義改變了世界
二十世紀社會主義的崛起,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時代,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完全可以說,沒有社會主義決不會有世界的今天。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國家的崛起,使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找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獲得社會解放、建設幸福生活的正確道路;使世界有了抗衡戰爭的力量,使人類擺脫了「戰爭怪圈」;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最終埋葬了世界殖民體系;迫使資本主義進行改良,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3.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西方「和平演變」的得手和這些國家內部把「改革」變成「改向」是兩個重要的直接原因,政治經濟體制僵化造成經濟發展緩慢和執政黨嚴重脫離群眾是兩個深層次的根源,指導思想上背離和拋棄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根本教訓。這一事件說明,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
4.社會主義前途光明
社會主義作為現實的社會制度還只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長河看是非常短暫的,總的說來社會主義的實踐還處在初始階段。盡管如此,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和發展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是富有生命力的。中國二十多年來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展望未來,社會主義前途光明。
Ⅶ 怎樣認識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歷史
一是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三個發展時期;二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專論體系的屬發展時期;三是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並實踐社會主義的發展時期;四是蘇聯模式逐步形成的發展時期;五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的發展時期;六是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時期。在六個時間段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從初步探索到不斷深化的幾次歷史性變革,推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逐步深入。
Ⅷ 如何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一百五十多年前,馬克思主義誕生,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深刻分析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基礎上,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指出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搞社會主義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物質文化前提,但對於社會主義革命而言,對這個前提的要求有相當大的彈性。而且革命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經濟過程,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他社會政治條件。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國家誕生於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就是因為這些國家的革命條件已經成熟。
2.社會主義改變了世界
二十世紀社會主義的崛起,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時代,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完全可以說,沒有社會主義決不會有世界的今天。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國家的崛起,使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找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獲得社會解放、建設幸福生活的正確道路;使世界有了抗衡戰爭的力量,使人類擺脫了「戰爭怪圈」;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最終埋葬了世界殖民體系;迫使資本主義進行改良,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3.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西方「和平演變」的得手和這些國家內部把「改革」變成「改向」是兩個重要的直接原因,政治經濟體制僵化造成經濟發展緩慢和執政黨嚴重脫離群眾是兩個深層次的根源,指導思想上背離和拋棄馬克思主義是一個根本教訓。這一事件說明,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
4.社會主義前途光明
社會主義作為現實的社會制度還只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長河看是非常短暫的,總的說來社會主義的實踐還處在初始階段。盡管如此,社會主義制度的誕生和發展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是富有生命力的。中國三十多年來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展望未來,社會主義前途光明。
Ⅸ 社會主義500年歷史中 蘊涵怎樣的歷史啟示
實踐離不開正確的理論基礎,事物發展是曲折性和前進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