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前的整個廣州都是屬於番禺的嗎
廣州始建於公元前214年,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最早建城時的名字叫任囂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紀的周代(即周夷王八年),這里的「百越」,《史記》中稱「南越」,《漢書》稱「南粵」,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楚庭」,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秦始皇征服嶺南後,設三郡,南海郡治和番禺縣治即今廣州市越秀區,南海郡尉任囂在番山、禺山上(今倉邊路附近)修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這是廣州設立行政區和建城的開始。
秦末大亂,前204年,南海郡尉趙佗兼並了桂林郡和象郡,據有嶺南(今廣東、廣西大部、越南北部),建立了疆土「東西萬余里」的南越國,定都番禺(今廣州),是為今嶺南地區第一次建都城,前113年,南越國丞相呂嘉叛亂,立趙建德為南越王,並聯絡東越(今福建境內)發兵反漢。次年,漢武帝調集大軍10萬分兵數路進軍南越國。217年,交州刺史步騭將州治遷回番禺,擴大城池,後稱為步騭城。元封五年改屬交州,州治為廣信(今廣東封開)。226年,孫權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廣州」由此得名。917年,劉建立南漢國,定都興王府(廣州)。後梁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兩軍節度使劉岩立國,國都廣州。國號初名大越,年號乾亨,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1680年,南明紹武帝朱聿謫在廣州建都;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廳,特指廣州這座城市。1844 年 10 月中法兩國在廣州黃埔簽訂了《黃埔條約》,1931年,黨內胡派、汪派、桂系、孫科等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非常會議」,彷照孫文護法戰爭時的做法,在廣州另立政府,廣州「國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1938年10月21日,日本侵略軍佔領廣州,開始了長達7年的淪陷時期。 1945年9月16日,廣州宣告光復。民國時期時期是八個特別市之一(上海、北平、天津、青島、漢口、南京、重慶、廣州),1948年《中華民國憲法》公布後,又改稱直轄市,[8][9]1949年10月14日解放廣州,解放後撤銷特別市。
㈡ 歷史_廣州以前好像叫番禺的,那是什麼時候啊
廣州地區(不完全是現在的廣州)歷史舊稱番禺,那是秦朝(秦始皇三十三年專)前屬後。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囂、趙佗率軍南下,統一嶺南。任囂平定嶺南後,出任南海郡尉並在南海郡番禺縣內建城作為郡治,因處番山和禺山故起名為「番禺城」(史稱「任囂城」,范圍現今的倉邊路以西,越秀區倉邊路以西的兒童公園(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廣州市文化局、廣東省財政廳一帶)。秦朝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時召見龍川縣令趙佗,謂番禺「負山險阻南海」,「可以立國」,並假託秦廷命令,委趙佗代理南海郡尉。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山即為當年越王所名。《史記·貨殖列傳》雲:「番禺亦其一都會也」,是當時全國九大都會之一。
㈢ 番禺歷史上最大地域有多大
秦漢時期的番禺縣是嶺南的中心,地域廣大:
北隔洌江與中宿(今清遠)相鄰
東與博羅(今博羅、惠陽一帶)相接
西與四會(今四會、鶴山一帶)相連
南止於濱海之地
——相當於現縣境的十多倍
㈣ 廣州古稱番禺,據說是因為有番山禺山而得名,那番山到底在今天的什麼位置呢
番禺以當年廣州城內番山和禺山而得名,番山,在今廣州市區文德路中山圖書館舊址北面的「九思亭」處小丘一帶,原來較高,南漢時擴大廣州城區而被鑿平。禺山在今北京路以西,小馬站以東,西湖路與越秀書院街之間。唐末開拓城區時被鑿平。番禺縣以縣城番禺城命名,即後世之廣州城,1925年廣州設市,番禺縣治遷市橋.
古番禺廣州老城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囂、趙佗率軍南下,統一嶺南。任囂平定嶺南後,出任南海郡尉並在南海郡番禺縣內建城作為郡治,因處番山和禺山故起名為「番禺城」(史稱「任囂城」,范圍現今的倉邊路以西,越秀區倉邊路以西的兒童公園(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廣州市文化局、廣東省財政廳一帶)。秦朝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時召見龍川縣令趙佗,謂番禺「負山險阻南海」,「可以立國」,並假託秦廷命令,委趙佗代理南海郡尉。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山即為當年越王所名。《史記·卷129·貨殖列傳》雲:「番禺亦其一都會也」,是當時全國九大都會之一。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將南越地重新劃為9郡,番禺仍為南海郡治。其後,漢朝廷為了監督各郡官吏,設了13個常駐監察機構,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今封開縣)的交趾部負責糾核嶺南9郡。後來,交趾部改為交州,兼擁有軍政大權,地方政權由郡、縣二級變為州、郡、縣三級。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逐漸形成,東吳孫權占據長江中下游後,向南擴張略取交州,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步騭東 下番禺城考察,《水經注》對此記載說:「騭到南海,登高遠望,睹巨海之浩茫,觀原藪之殷阜,乃曰『斯誠海島膏腴之地,宜為都邑』。建安二十二年(公元 217年)遷州番禺,築立城廓。」州治從廣信遷到番禺後,平整番山北部,修復並擴建「佗城」。吳黃武五年(226年),分交州為交、廣二州,廣州由此得名,州治即設番禺。此後1700多年間,番禺大都是地方一、二、三級政權所在地。
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年),撤銷南海郡,改番禺縣為南海縣,隸屬廣州總管府。仁壽元年(601年),改廣州為番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置郡,恢復南海郡,隸屬揚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廢南海郡,復置廣州,再置番禺縣(一說在長安三年即公元703年復置番禺縣),縣治設江南洲(今廣州河南)。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置嶺南道,廣州屬嶺南道。長安三年(703年),置嶺南五府經略使,總管嶺南五府,復置南海郡。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嶺南劃分東、西二道,嶺南東道治廣州,西道治邕州(今南寧)。兩廣分東、西,自此始。
唐朝末,農民起義,群雄割據。公元917年8月,劉䶮(yǎn)稱帝於番禺(廣州),國號大越,後改稱漢,史稱南漢,設興王府。番禺隸興王府。
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滅南漢,廢興王府,改為廣南東區,置廣州都督府。翌年,撤銷番禺縣,並入南海縣。至道三年(997年)改廣南東區為廣南東路。皇祐三年(1051年)恢復番禺縣,縣治設城東紫泥港(巷)。乾道六年(1170年)改為廣東路廣州府。祥興元年(1278年)廣州改為翔龍府。番禺沿為府治。
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翔龍府為廣東道廣州路。上隸江西行省。至元三十年改為廣東道上路。皇慶元年(1312年)復稱廣東道廣州路。番禺沿為道治、路治。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改為廣東道廣州府。二年改為廣東行省廣州府。九年改為廣東布政司廣州府。番禺沿為府治,隸廣州府。
清朝順治四年(1647年),設兩廣總督。地方政權分省、道、府、縣四級。番禺屬廣東省廣南韶道廣州府,沿為省、道、府治。
民國元年(1912年),廢廣州府,番禺屬廣東省粵海道。民國7年(1918年),廣州設市政公所。民國10年(公元1921年2月15日),廣州市政廳正式成立,廣州正式設市。故古時所稱的「番禺」城通常是指今天的廣州中心老城區,而非現在的廣州市番禺區。
今番禺廣州番禺區
中華民國10年(1921年2月15日),廣州市政廳成立,廣州正式設市。番禺縣府仍居於廣州市內。民國22年(1933年),番禺縣府從廣州老城區移至新造。抗日戰爭期間番禺淪陷後,原國民黨縣政府流亡三水、沙坪、威井等地(汪精衛偽番禺縣府駐廣州市東山區)
1945年抗戰勝利後,番禺縣政府移治市橋,初在先鋒巷謝氏祠堂。
1949年10月番禺解放,隸屬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方軍事管制委員會。
1950年3月至1952年11月,隸屬珠江地區專員公署。
1952年12月至1956年1月,隸屬粵中行政公署。
1956年2月起,隸屬佛山專員公署。
1958年12月15日至1959年6月10日,番禺、順德合並為番順縣,縣治設大良鎮,其間一度改隸廣州專員公署。
1959年6月10日恢復兩縣建置,並將中山縣屬的大崗、萬頃沙、南沙、黃閣等地劃屬番禺,縣府沿設市橋。
1975年1月,改隸廣州市。
1992年5月20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49號):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番禺縣,設立番禺市(縣級),仍由廣州市管轄。6月18日,番禺舉行撤縣設市掛牌儀式。
2000年5月21日,國務院同意廣東省撤銷番禺市設立廣州市番禺區,7月10日,番禺區舉行撤市設區掛牌儀式。
番禺轄區變化
番禺建縣之初,境域廣闊。北隔洌江與中宿(今清遠)相鄰,東與博羅(今博羅、惠陽一帶)相接,西與四會(今四會、鶴山一帶)相連,南止於濱海之地,相當於現縣境的十多倍。
自漢朝建安六年(201年)至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近1500年間,先後析出增城、東官(東莞)、懷化、熙安、南海、從化、花縣(今廣州市花都區)等,並由這些縣再析出龍門、香山(中山)、新安(寶安)、順德、三水等縣以及香港、澳門地區。在歷史上番禺兩度並入南海計有110年,三度成為南越、南漢、南明的 小國之都,共148年。自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析地建花縣後,至1921年廣州建市的235年間境域基本沒有變動。以當時縣學宮(今廣州農講所) 為中心,正北48里(華里)至花縣界,正南35里至順德縣界,正東51.5里至增城縣界,正西1.5里至南海縣界,東北70.5里至從化縣界,東南75里 至東莞縣界,西北2里及西南3.5里至南海縣界。
1921年(民國10年)廣州正式建市,捕屬(廣州市東半部)及河南街區劃為市區。其後數年,近郊鄉村相繼劃屬廣州市區。
1949年建國後,分數次將禺北、禺東(現白雲區、天河區、黃埔區、蘿崗區)一帶劃入廣州市區。
1959年,原屬中山縣的大崗、萬頃沙、南沙、黃閣、珠江農場劃歸番禺。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35號)同意設立廣州市南沙區:將番禺區的南沙街道和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靈山鎮部分區域,東涌鎮部分區域共544.12平方公里劃歸南沙區管轄。
㈤ 番禺的名來由
番禺市在廣東省南部,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全市總面積1313.8平方公里。北上與廣州相連,南鄰中山、珠海,東眺東莞,西毗順德、南海。從番禺蓮花山港或南沙港乘船到香港只需一個小時,交通十分便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南海郡,番禺為南海郡屬下首縣,並為南海郡治所在地。2000多年前,番禺就是重要的港市,《史記·貨殖列傳》曾稱「番禺亦其一都會也」,列為全國九大都會之一。原來縣境范圍很廣,從漢至清,先後直接或間接劃出今珠江三角洲主要縣市和香港、澳門地區。歷史上番禺大都為地方一、二、三級政權所在地,境處廣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清代至民國前期,番禺和南海分東西兩半管治廣州。1921年廣州正式建市,番禺縣署於1933年遷至新造,1945年復遷至市橋。1958年1月,劃禺東、禺北為廣州市郊區。同年12月,番禺與順德合並為番順縣,半年後,恢復兩縣建置,並將中山縣屬大崗、萬頃沙、南沙、黃閣等地劃屬番禺。1992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市政府仍設市橋鎮。2000年5月21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同意廣東省撤銷番禺市和花都市設立廣州市番禺區和花都區的批復。7月10日,番禺撤市設區掛牌儀式在行政辦公大樓舉行。從此,番禺成為廣州市轄的一個行政區。
㈥ 廣東番禺屬於哪個市
位於廣州市。
㈦ 廣州過去為什麼叫番禺
廣州古稱番禺,據《清一統志•廣州府番山條》引《後漢書•地理志》稱:「番禺縣以有番山禺山得名」,番山,就位於文德路上的孫中山文獻館裏。據說,南漢皇帝曾在山上修築宮苑,後來宋軍攻陷城池,燒為廢墟。番山上建有番山亭,此亭歷經千年滄桑,建了又毀,毀了又建,一直保留到今天。
番禺以當年廣州城內番山和禺山而得名,番山,在今廣州市區文德路中山圖書館舊址北面的「九思亭」處小丘一帶,原來較高,南漢時擴大廣州城區而被鑿平。禺山在今北京路以西,小馬站以東,西湖路與越秀書院街之間。唐末開拓城區時被鑿平。番禺縣以縣城番禺城命名,即後世之廣州城,1925年廣州設市,番禺縣治遷市橋。
秦始皇征服嶺南後,在廣州地區設置南海、象郡、桂林三郡,同時建立番禺(今廣州)等縣。南海郡含今廣東大部,郡治番禺,首任郡尉任囂,這是嶺南歷史上第一次劃分的行政區,亦是廣州歷史上最早的行政建置 。
南海郡治和番禺縣治即今廣州市越秀區,南海郡尉任囂在番山、禺山上(今中山四路倉邊路附近,廣州倉邊路以西的古番山和禺山上)修築了最早的廣州城—番禺(史稱任囂城),這是廣州設立行政區和建城的開始。
秦漢時南海郡行政管轄范圍北至觀坪石,東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任囂城雖是「袤四里」的小城,卻是廣州建城見之於文獻的最早的可靠記載 。因秦將任囂主持修築,故名任囂城。正式名稱為番禺城
㈧ 番禺縣的歷史簡介
番禺縣建置沿革番禺縣建縣之初,境域廣闊。北隔洌江與中宿(今清遠)相鄰,東與博羅(今博羅、惠陽一帶)相接,西與四會(今四會、鶴山一帶)相連,南止於濱海之地,相當於現縣境的十多倍。
自漢建安六年(201年)至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近1500年間,先後析出增城、東官(東莞)、懷化、熙安、南海、從化、花縣等,並由這些縣再析出龍門、香山(中山)、新安(寶安)、順德、三水等縣以及香港、澳門地區。在歷史上番禺兩度並入南海計有110年,三度成為南越、南漢、南明的小國之都,共148年。
自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析地建花縣後,至1921年廣州建市的235年間境域基本沒有變動。以當時縣學宮(今廣州農講所)為中心,正北48里(華里)至花縣界,正南35里至順德縣界,正東51.5里至增城縣界,正西1.5里至南海縣界,東北70.5里至從化縣界,東南75里至東莞縣界,西北2里及西南3.5里至南海縣界。
1949年建國後,分數次將禺北、禺東一帶劃入廣州市區。1959年,原屬中山縣的大崗、萬頃沙、南沙、黃閣、珠江農場劃歸番禺。 番禺縣歷史上的轄境,由於政區的調整而不斷縮小;但現縣境處於珠江出海口,不斷擴展的灘塗,使可耕地日益增多,現縣耕地80%是近1000多年來沖積而成的,建國後新圍墾的耕地亦近10萬畝。
㈨ 歷史上廣州以前好像叫番禺的,那是什麼時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囂、趙佗率軍南下,統一嶺南。
任囂平定內嶺南後,出任南海郡容尉並在南海郡番禺縣內建城作為郡治,因處番山和禺山故起名為「番禺城」。
秦朝末,南海郡尉任囂病危時召見龍川縣令趙佗,謂番禺「負山險阻南海」,「可以立國」,並假託秦廷命令,委趙佗代理南海郡尉。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趙佗自立為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山即為當年越王所名。《史記·貨殖列傳》雲:「番禺亦其一都會也」,是當時全國九大都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