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孤山鎮的歷史文化
孤山鎮很古老。因境內有蘇中平原上唯一的山――孤山而得名。孤山古稱「元山,屬江陰黃山余脈,數千年前為長江江面上高聳的一塊礁石。至明弘治元年,孤山正式登陸。明代孤山就建有寺廟祠殿,梵林僧閣。每逢農歷三月三廟會,商賈雲集,百貨紛陳。孤山的躡雲坊、摩崖石刻、不孤亭、望江樓讓眾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詩詞墨寶。民間文化的「活化石」――講經、民間工藝品泥叫雞、三月三孤山廟會孕育了孤山深厚的文化底蘊。
『貳』 孤山有什麼
「浙江博物館」和「孤山」景點簡介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於1929年,原名「西湖博物館」。位於杭州西湖孤山南麓,風光如畫,景緻宜人。斷橋殘雪、平湖秋月、岳墳等風景名勝,與其毗鄰。
浙江省博物館舊館址的一部分為江南著名藏書樓文瀾閣。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佔地面積20400平方米,新增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工藝館、禮品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傢具館、精品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築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築和連廊組合而成,形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以長廊逶迤相連,掩映於湖光山色間,成為天堂杭州一處耀眼的文化新景點。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十萬余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製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青瓷,會稽鏡和湖州鏡,明清浙籍書畫家的作品等,均為遐邇聞名的瑰寶。
浙江省博物館以斑斕多彩的文物展品,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浙江七千年古老悠久的歷史。文物長年在歷史文物館、書畫館、青瓷館、工藝館等陳列館展出。同時,精品館不定期地推出從國內外引進的各種高品位的專題展覽。浙江省博物館還有位於棲霞嶺的黃賓虹紀念室、位於龍游路的沙孟海書法藝術館,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名人館舍系列。1999年底落成的浙江西湖美術館,又為浙江省博物館拓展了新的天地。
近年來,隨著一系列高檔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活動的相繼推出,赴德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國的文物展覽的成功舉辦,大型學術刊物《東方博物》以及《浙江七千年》等一系列文物圖書的出版,浙江省博物館的影響日漸擴大,已成為在海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博物館之一。 孤山在西湖北面湖中,是葛嶺的支脈,高38米,東連白堤,西接西泠橋,孤立湖中,故名孤山,亦名孤嶼,因多梅花,也稱梅嶼。孤山四周湖水環繞,山上林木繁茂,亭台樓閣錯落,名勝古跡薈萃,是湖上一處融自然美與藝術美於一體的立體園林。孤山及其周圍有平湖秋月、中山公園、西冷印社、文瀾閣、敬一書院、林社、秋瑾墓、放鶴亭、慕才亭等名勝古跡和浙江圖書館(古籍部)、浙江省博物館。登上山巔,蘇堤和湖中三島盡收眼底。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就已聞名。唐代有孤山寺,南宋時建有西太乙宮、四聖延祥觀,清代曾在此建行宮,康熙、乾隆南巡時都在這里住過。雍正時(1727年)改為聖因寺,與靈隱、昭慶、凈慈三寺合稱西孤山
放鶴亭湖四大叢林。1927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原行宮的一部分建為中山公園(文瀾閣、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圖書館等處都是行宮舊址)。公園大門內正對的石壁上刻有兩個筆力雄健的大字「孤山」,相傳是宋人手跡。石壁兩旁各立石亭一座,這是20年代末杭州市民為感激南洋華僑資助災民而建的,亭台石坊上刻有「善與人同」的題額。沿階而上,便可見東側有一處由亭閣假山、水池曲橋構成的精美庭園。庭園中央是以蘇東坡詩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亭上一副以不同字體書寫的楹聯十分引人注目:
水水山山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此聯巧用疊字,順誦倒讀均成聯。有人將疊字折開,略加移動,讀作「山處明,水處秀,山明水秀;晴時好,雨時奇,晴好雨奇」,別有一番情趣。公園高處有萬菊亭、四照亭、團結亭,還有一處以湖石疊成的假山,遠遠望去猶如浮動的朵朵青雲,名為「綠雲徑」。
『叄』 杭州西湖中的孤山,到底有哪些看點
杭州孤山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特,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它因位於西湖的里湖與外湖之間,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一名梅嶼。孤山海拔38米,為西湖群山最低的山,然而卻是湖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湖中唯一的天然島嶼。
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孤山東接白堤,西連西泠橋,形如牛卧水中,浮在碧波縈繞的西子湖中。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是在孤山與白堤相連的地方。這里是風景勝地,也是西湖文物薈萃之處:宋理宗在此建過西太乙宮,清康熙、乾隆在此建過行宮;孤山東南隅,有「平湖秋月」;南麓有面湖背山的精美園林中山公園;平台東有景物奇秀的「西湖天下景」園亭、有收藏四庫全書的浙江圖書館、有清代學者俞木越的故居俞樓、有陳列文物史記的浙江博物館、有紀念宋代學者歐陽修的六一泉、有清代我國七大書閣之一的文瀾閣、有百年老店樓外樓;山之西面有我國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學術團體西泠印社,旁有清末女革命家秋瑾墓和雕像;北麓有放鶴亭,為紀念北宋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千古流傳的「梅妻鶴子」故事發生在這里;山顛有宋建四照閣,廢後近幾年重建四照亭;蘇曼殊墓;陳士英墓;林啟塑像。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聞名遐邇,唐詩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明代凌雲翰有「凍木晨聞尾畢浦,孤山景好勝披圖」的佳句。古人有詩曰:「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孤山碧波環繞,山間花木繁茂,亭台樓閣錯落別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的立體園林。
『肆』 孤山的景點有哪些
孤山的景點有:中山紀念亭,中山公園,俞樓,放鶴亭,西泠印社,敬一書院。
1、中山亭是中國唯一的由孫中山先生親自持鋤奠基的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建築物。它坐落在前山鎮東北梅花村後山坡上、廣珠公路旁,始建於1921年。現為珠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四柱小亭是當地群眾集資興建的,為我國最早紀念孫中山的建築物之一。
『伍』 孤山的歷史有哪些
南宋理宗皇帝和清帝康熙都在此營建行宮、御花園,佔了大半個孤山。
1927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為中山公園。園內一個精緻絕倫的小園林叫「西湖天下景」,人在園中彷彿置身深山谷底,獲得「小中見大」的效果。景區溪、潭、花、木、亭、橋等布置得疏密有致,參差有序。山北麓,有紀念北宋詩人林逋(號和靖)的放鶴亭。林系杭州人,長期隱居孤山,終身不仕不婚,遂有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有「梅妻鶴子」之說。林死後葬在孤山,鶴在墓前哀鳴而亡。亭內立「鶴舞賦」刻石,碑文為清康熙皇帝臨摹明朝董其昌書法的手跡。 以金石篆刻見長的西泠印社在孤山山頂,這里也是個依山面湖構景精巧的古典園林。光緒二十九年(1908年)以藝術大師吳昌碩為社長,成立西泠印社。一時國內外篆刻名家雲集於此,成為全國金石篆刻和書畫藝術的活動中心。西泠印社保存著歷代碑刻、貼石、墓誌、畫像石等250餘件。
孤山西麓、西泠橋畔有秋瑾墓。秋瑾於1904年參加光復會,奔波海內外,鼓動革命,組織軍隊。1907年犧牲於紹興軒亭口,年僅32歲。她生前敬慕民族英雄岳飛,曾對親友說,如不幸犧牲,願埋骨杭州西泠,現墓為1981年遷回重建。墓以花崗石砌築,方座形,高1.75米,正面嵌大理石,上鐫孫中山題「巾幗英雄」四字。座上有漢白玉雕刻的秋瑾立像,高2.7米,身著長裙,雙手拄劍,背山面湖而立,神態沉靜剛毅。
這是孤山最著名的歷史,
還望採納。
『陸』 孤山有哪些文人遺跡
孤山的景點:
中山紀念亭
中山公園
俞樓
放鶴亭
西泠印社
敬一書院
林和靖墓
中山紀念亭
在孤山後麓,有一座民國風格的亭子,中山紀念亭,正對西泠橋。
中山公園
位於孤山中部,是利用清行宮御花園一部分改建而成的。1927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稱中山公園。
俞樓
孤山南麓六一泉旁,有一幢兩層三開間的中式樓房掩映於綠陰叢中。便是一代國學大師俞樾的舊居,人稱俞樓,門牌為孤山路32號。
放鶴亭
放鶴亭初建於元代,為郡任陳子安為紀念林和靖而建。現亭為1915年重建,面闊875米,進深885米,重檐攜三灶。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創立於1904年。時值清末,金石研究和發展正處於鼎盛時期。眾多的金石名家,有志於弘揚和發展國粹,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輔之、葉為銘、吳石潛等人相聚西湖,研討印學。於是結社於孤山南麓西泠橋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當時清朝杭州府與錢塘縣均以官府批文登記備案。
敬一書院
1994年,在孤山東麓一處被稱為「財神殿」的民居院落,挖出一塊「敬一書院界」的碑石,人們又重新認識了這座書院。
林和靖墓
林和靖墓位於東北坡的放鶴亭旁,是『'梅妻鶴子」的林和靖死後所葬之地,也正是有林和靖使得孤山成為杭州三大賞梅勝地。
孤山景點特色:
這里是風景勝地,也是西湖文物薈萃之處:宋理宗在此建過西太乙宮,清康熙、乾隆在此建過行宮:孤山之上至今尚存,陰刻和陽刻、一低一高兩個石座,應為乾隆及妃子御用之物;孤山多古木,或雲:古木參天跟入地,長江歸海源在山。實為小風景、大氣派。孤山東南隅,有「平湖秋月」;南麓有面湖背山的精美園林中山公園;平台東有景物奇秀的「西湖天景」園亭、有收藏四庫全書的浙江圖書館、有清代學者俞木越的故居俞樓、有陳列文物史記的浙江博物館、有紀念宋代學者歐陽修的六一泉、有清代我國七大書閣之一的文瀾閣、有百年老店樓外樓;山之西面有我國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學術團體西泠印社,旁有清末女革命家秋瑾墓和雕像;北麓有放鶴亭,為紀念北宋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千古流傳的「梅妻鶴子」故事發生在這里;山顛有宋建四照閣,廢後近幾年重建四照亭。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聞名遐邇,唐詩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明代凌雲翰有「凍木晨聞尾畢浦,孤山景好勝披圖」的佳句。古人有詩曰:「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孤山碧波環繞,山間花木繁茂,亭台樓閣錯落別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的立體園林。聞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島,白居易稱之為「蓬萊宮在水中央」。
南宋這里興建四聖延祥觀和西太乙宮,作為御花園[2] ,清康熙年又辟為行宮所在地。孤山自然風景絕佳,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詩為證「錢塘之勝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如走馬觀花,半日就可盡歷西湖天下景、中山公園、放鶴亭、西冷印社、秋瑾墓等勝跡。中午還可在樓外樓菜館一嘗杭菜風味,午後,如果您游興未盡,時間允許,不妨在西泠印社四照閣泡一杯龍井茶,閑眺西湖秀色,領略「面面有情,環水抱山山抱水」的情趣。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特,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景點有
仰賢亭
印社初期建築之一。原為明代故跡,年久為墟。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印社諸君重建此亭,以明天順間胡郡守所題仰賢亭之舊名命之。印社創始人之一吳石潛先生摹刻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兩峰所繪浙派先賢「丁敬身畫像碑」嵌諸壁間,以申景仰。此後十年,印社諸君共訪求廿八印人遺像「述其事跡,系以傳替,按年次而編摹。求形容於彷彿,一堂濟濟」嵌諸東西壁面。亭內還有成於1910年之石圓桌,邊上刻篆書銘文:「龍泓印學開南宗,一鐙相續傳無窮。二篆八分交異同,和神如坐春風中。宣統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銘、王壽祺篆,葉銘鑒造,吳隱刻石。」仰賢亭之匾額分別由兩任印社正副社長沙孟海、趙朴初、王個?m等題寫。
四照閣
原為宋代古跡,始建於宋初,為都官關氏之別業。舊閣在現華嚴經塔處,年久閣廢。1914年印社同人重建此閣。「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麴院之風荷。兩峰夏雲排闥送青,兩湖春漲拍岸澄碧。」1924年印社建造華嚴經塔,遷閣於現址。門楣上掛有西泠印社顧問、著名書畫家謝稚柳所題「四照閣」匾額。兩旁楹聯「盡收城郭歸檐下,全貯湖山在目中」由印社副社長劉江篆書。閣內還掛有著名書畫大師劉海粟八十八歲時所書「高閣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之楹聯。「環水抱山眼底天然圖畫,吉金樂石座中自有周秦」刻畫出四照閣內品茶賞景,切磋交流之絕妙情趣。
放鶴亭
放鶴亭初建於元代,現亭為1915年重建,亭中有《舞鶴賦》刻石一塊,碑通高2.4米,寬2.94米。文章為南北朝鮑照所著,字跡系清康熙帝臨摹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所書。全賦共466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鶴的美麗動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
放鶴亭旁還有林和靖墓,墓畔曾有林和靖生前所養"鶴皋"的鶴冢。這里曾被譽為"梅林歸鶴",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林逋 (967~1028),北宋詩人。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時多病,未婚娶,布衣終身。大約40歲以前,長期漫遊於江淮一帶。後半生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喜歡梅、鶴,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他曾在孤山繞屋種梅300株,並養鶴放鶴,流傳有「梅妻鶴子」的故事。他在隱居生活中自得其樂,相傳20年足不入城市。但是聲名遠揚,常有士大夫、文人往謁。朝廷曾賜給他粟帛,並要地方官員照顧他。他同范仲淹、梅堯臣都有詩歌唱和。天聖六年(1028)卒,年六十二,賜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集》。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 《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現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實際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後才確定下來的。當時將這里原有的龍王堂為御書樓,樓前鋪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圍以欄桿,旁構水軒,懸掛康熙御題「平湖秋月」匾額,後人又勤石建景碑亭於其左。
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重新規劃和逐年翻建,擴建,新建,這里形成了一片狹長的沿湖園林,遍植四季花木,點綴假山疊石,亭台樓閣錯落其間,更加宜賞月,宜品茗,宜休閑。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認為良辰美景,充滿了詩情畫意。平湖秋月高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廣,視野開闊,秋夜在此縱目高眺遠望,但見皓月當空,湖天一碧,金風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實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駱成驤有撰有一副楹聯:「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
盡管平湖秋月景區范圍在西湖十景景區中也許是最小的,但人們仍可以在此尋訪和體味到歷史古跡和文化蘊涵。早在唐朝,這里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時,隨著孤山皇家道觀四聖延祥觀的建造,這里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這兩「望」為日後平湖秋月定址於此埋下伏筆。明萬曆年間,司禮太監孫隆斥巨資復建西湖舊景時,曾對望湖亭大加修繕,
文學家張岱在《西湖尋夢》中記載道:「修葺華麗,增築露台,可風可月,兼可肆設席,笙歌劇戲,無日無之。今變建龍王堂。」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
秋瑾烈士墓
秋瑾烈士墓位於西泠橋南端,是經十次遷徙於1981年重新建造起來的。墓座上端立著英姿颯爽、手持寶劍的秋瑾烈士漢白玉塑像。墓座石碑正面,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巾幗英雄」四個大字;背面鐫有《鑒湖女俠秋君墓表》,詳細地記敘了這位巾幗英雄的革命一生。
秋瑾(1875-1907)是我國近代女民主革命家。字睿卿,號競雄,別署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辛亥革命時期同盟會浙江分會會長。為推翻清政府統治,她積極投身於救國救民的革命運動。1907年7月13日在紹興大通學堂被捕,15日在軒亭口英勇就義,犧牲時才32歲。因其生前有「埋骨西泠」的願望,經再三輾轉,由好友吳芝瑛與徐自華將其遺體安葬在西泠橋畔。秋瑾,不僅是一位尋求真理的革命先驅,而且還是一位近代文學史上的傑出女詩人,「秋風秋雨愁人」一句,便是她的臨終絕筆。西泠橋畔,面臨外西湖,原秋社遺址前,有一座由十二根朱紅柱子組成的四角亭,就是為紀念秋瑾而建的風雨亭。
蘇小小墓
蘇小小,南齊時(479-502)錢塘名伎,才貌出眾,身世和愛情故事凄婉動人,其詩作「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膾炙人口。傳說死後葬於西泠橋畔,後人於墓上覆建慕才亭,歷代關於蘇小小的詩文、小說和戲曲甚多。「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泠」,傳為湖山佳話。 歷史上蘇小小墓幾經毀建,2004年,杭州市重新修復甦小小墓及墓亭。該墓修復前曾經過各方專家學者多次論證,修復過程中根據孟兆楨等國內著名園林專家的意見和設計草圖,並按照遺留墓亭老照片反復推敲,原汁原味地還原其本來面目。墓亭共有12副柱聯,分別邀請12位全國著名書法家書寫,是西湖風景區中柱聯最多的一座亭子。
蘇小小墓蘇小小墓留給我的記憶就是它那渾圓光滑的墓頂,小時候父母將我抱上去,坐不住滑溜下來引得旁觀者開懷大笑。稍大點問我父親這是誰的墓,父親告訴我此墓與左近的武松墓一樣,都是虛擬的假墳,而中間的秋瑾墓才是真的。父親酷愛書法,到了那裡就看亭柱上的楹聯。我總弄不明白什麼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父親笑笑未作答復卻乘機給我講了好多有關的唐詩宋詞,只記得其中有一首《長相思》:南高峰 北高峰 一片湖光煙靄中 春來愁殺儂。郎意濃 妾意濃 油壁輕車郎馬驄 相逢九里松。就是說蘇小小的。
中山公園
位於浙江杭州的孤山。在南宋,這一帶就建有西太乙宮和四對聖延祥觀等皇家園林。到清康熙年間,改建為行宮。雍正後間(1723--1735),經稍加修建,改為聖加寺,到近代幾近廢墟。1927年,為紀念辛亥革命,特別是孫中山先生,人們在聖加寺的舊址基礎上闢建成中山公園。
『柒』 孤山鎮的歷史名人
孤山地處邊陲,多數歷史名人是武將,如唐、五代、宋的折家眾將和明時的總兵戴布邊,操守版戴冕,明威大將軍權戴辰、都督僉事、備倭總兵戴延春、總兵戴天寵等。千百年來,他們為了反抗侵略,保衛家鄉,前赴後繼,流血犧牲,用生命和鮮血寫下了無數可歌可泣、感天動地的故事。(戴辰系戴冕子,戴延春系戴辰子,戴天寵系延春子。)
『捌』 西湖孤山的詳細資料
它因位來於西湖的里湖與外湖自之間,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一名梅嶼。孤山海拔38米,為西湖群山最低的山,然而卻是湖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湖中唯一的天然島嶼。它東接白堤,西連西泠橋,形如牛卧水中,浮在碧波縈繞的西子湖中。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是在孤山與白堤相連的地方。
孤山春色
這里是風景勝地,也是西湖文物薈萃之處:宋理宗在此建過西太乙宮,清康熙、乾隆在此建過行宮;孤山東南隅,有「平湖秋月」;南麓有面湖背山的精美園林中山公園;平台東有景物奇秀的「西湖天下景」園亭、有收藏四庫全書的浙江圖書館、有清代學者俞木越的故居俞樓、有陳列文物史記的浙江博物館、有紀念宋代學者歐陽修的六一泉、有清代我國七大書閣之一的文瀾閣、有百年老店樓外樓;山之西面有我國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學術團體西泠印社,旁有清末女革命家秋瑾墓和雕像;北麓有放鶴亭,為紀念北宋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千古流傳的「梅妻鶴子」故事發生在這里;山顛有宋建四照閣,廢後近幾年重建四照亭;蘇曼殊墓;陳士英墓;林啟塑像。
『玖』 孤山的歷史勝跡知多少
端午期間,我去孤山閑逛,發覺孤山不僅風景秀美,而且歷史勝跡眾多。在不足2??0??公頃的孤山地區,百年以上的古建築不下幾十処,活像一個古建築群博物館。雖然大多古建築已聞名遐邇,但也有不少鮮為人知。現在讓我們從西泠橋開始,沿孤山路、孤山後路游覽一圈吧。
寂庵,杜月笙西湖別墅,位於西冷橋畔,孤山腳下,後孤山路10號。1932年上海靑幫老大杜月笙買下了這里的一座別墅,裝修後取名寂庵,俗稱杜庄。解放後,杜庄收歸國有,一度為省長沙文漢住所,秋瑾亊跡陳列室,現為中國印學博物館。
俞樓,位於秋瑾墓東側,清代國學大師俞樾,號曲園的住所,建於光緒四年(1878年),重修於1998年,現為俞曲園紀念舘
海霞西爽,位於孤山南麓,俞樓北側。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因雍正八年(1730年)淅江總督李衛在此建西爽亭,因亭而得景名。
清雍正年間浙江總督李衛所建的西爽亭
六一泉和半壁亭。俞樓東側有條小徑通山邊一処泉池,蘇東坡為紀念恩師歐陽修,取其號六一為泉名,泉上方有半壁亭。
西冷印社,建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印社成立於1913年,是我國成立最早影響最大的國際性學木團體,被譽為中華第一名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石彖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西泠印社後山石坊,建於1918年,有108階石級通向印社北門
柏堂,西泠印社第一建築群中的主要建築,是宋代遺跡。因屋前有顆南北朝時期所植的柏樹而得名。
漢三老石室,建於1922年7月,內珍藏1900年前的東漢三老碑而得名。三老碑是我國至今發現的最早碑石,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為西泠印社的鎮社之寶。
華嚴經塔,建於1924年,為西冷印社的標志性建築。
百年老號樓外樓,始建於1848年,為姓洪的紹興人所建,其菜餚西湖醋魚等評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浙江圖書館孤山舘舍,位於樓外樓東側,始建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1903年為浙江藏書樓,1909年定名為浙江圖書館,1913年3月1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成為我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1928年大學路舘舍落成後,孤山舘舍改為浙圖古籍部直到今天。孤山舘舍由紅樓、白樓和青白山居等3幢建築物組成,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拾』 孤山杭州的介紹
杭州孤山是杭州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面積20公頃,山高38米,是文物勝跡薈萃之地。現有勝景內30處,主要有文瀾容閣、浙江博物館、西泠印社、防鶴亭、秋瑾墓等。冬天是探梅、賞雪勝地等。孤山自然風景絕佳,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詩為證「錢塘之勝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杭州孤山的雪景最為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