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和湖南那個發展的比較好呢
湖北湖南清朝初期由湖廣省拆分成兩個省,仍設湖廣總督,總督制所沿元代明代例仍設版武昌府,建國後湖北權因有武漢的存在,大型工業企業投資遠超湖南,另外農業因為湖北平原眾多,光一個江漢平原就比整個湖南所有的平原總和要多一二倍,農業基礎比湖南好很多;從2018年GDP來看湖北省比湖南省略高,湖南人在工業農業基礎薄弱狀況下,積極進取,值得敬佩。
❷ 湖北湖南哪個省的歷史更悠久前景更好
從人類文明來說,是湖北悠久,1956年於湖北省長陽縣(今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西南下鍾家灣村一個稱為「龍洞」的石灰岩洞穴中
❸ 湖南和湖北哪個好
比潛力動力,無非是看區位優勢、產業優勢、文化因素。這幾點中部6省還是湖北、湖南、河南突出一些,其他省份綜合實力與以上3省目前還不是同等級較量。不過由於人口方面河南遠高於兩湖,而且河南的GDP中資源型比例較高,科技教育方面,又落後於兩湖,相比之下,湖北湖南的潛力最大。因此中部的較量當數湖北湖南,以下主要說湖北與湖南。
湖北的區位優勢是天然的、傳統的,一有長江縱穿,二有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
湖南的區位優勢是更靠近珠三角,在產業配套、承接方面有更多便利。同樣安徽是承接長三角的配套產業,雖然最近發展很迅猛,但安徽的經濟體量還遠落後於湖南。
就經濟地理來說,湖北從理論上更適合發展成為區域經濟中心,湖南挨著廣東,湖南是中心,那廣東是什麼?不過湖南的中心在湖南偏北部,長株潭的一體化後有相當的競爭力,與相近的武漢城市圈構成一個聯合的中部經濟中心還是有可能的。當前社會的高速發展,讓經濟距離越來越近,武漢、長沙、廣深的交通越來越便利,武漢城市圈與長株潭是可以互利的。
武漢城市圈與長株潭的產業側重點也各有不同,確切的說,武漢的龍頭產業更為明顯,冶金、光通信、汽車等在國內都有一定影響力,都是規模效應巨大的基礎產業,三產方面,武漢的商業、工業設計也比較發達。另外武漢雄厚的高教科研實力以後會釋放出更多的作用。
長沙在基礎產業方面相對薄弱一些,株洲湘潭有一定補充。長沙比較有名的無非是電視娛樂、動漫、煙草、工程機械等,但這些產業在規模效應、對配套延伸產業的推動作用與武漢的幾個優勢產業相比,似乎有些不足。
文化因素,湖南因靠近珠三角的緣故,在創新、搶鮮意識方面會稍領先於湖北,電視娛樂、動漫產業的的崛起就是例證,又如旅遊產業方面,湖北的旅遊勝地不少,但落後於湖南,也和湖南的宣傳、開發得力有關。湖北目前對自身的高教優勢無法充分利用,培養的人才大多外流。
但是談到文化因素,逃不了中國這個大環境,中國人的思想傳統,決定了現在的中國還不能向歐美那樣自由奔放,同樣決定了經濟市場受國家政策的強力牽引,國家政策向導很大程度決定了地區的發展前景。武漢最近被定義為中部中心城市,這是國家的定位,這種國家賦予的優勢是難以撼動的。
綜上所述,湖北更有可能成為中部經濟中心,當然武漢城市圈與長株潭同時作為一個雙引擎的中心也是可能的。至於中原城市群,由於產業優勢不明顯,未來的輻射能力或將弱於兩湖的城市群。 共同發展。。。。
❹ 湖南有哪些悠久的歷史寫下來。
湖南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有人類活動,古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區。西周時期為楚國南部。唐廣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觀察使,至此中國行政區劃上開始出現湖南之名。
湖南省現行行政區域在周朝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期納入楚國版圖。秦統一中國後, 實行郡縣制,湖南地區設置有黔中郡、長沙郡。
西漢實行州、郡、縣三級制,與封國並行。湖南境內設有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 長沙國。王莽新朝曾廢長沙國改立長沙郡,桂陽郡改南平郡,武陵郡改建平郡,零陵郡改 九嶷郡。東漢時恢復原郡名,但長沙不再立國而保留長沙郡。
三國時期,湖南地區為蜀漢和東吳角逐之所,零陵、武陵郡屬蜀,長沙、桂陽郡屬吳。 後零陵、武陵郡歸入東吳版圖,並增置南郡、臨賀郡、衡陽郡、湘東郡、天門郡、昭陵郡 6郡。
西晉時,湖南分屬荊州、廣州。東晉偏安江左,湖南分屬荊州、湘州和江州。 南朝宋、齊和梁前期,湖南分屬湘州、郢州和荊州。陳朝時湖南分屬荊州、沅州、湘 州。
隋朝裁並州、縣,改州、郡、縣三級制為郡縣二級制。湖南省境設8郡:長沙郡、武 陵郡、沅陵郡、澧陽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陽郡、零陵郡。
唐初改郡為州,武德四年置潭州總管府,管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連州、南梁 州、南雲州、南營州8州。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統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 連州、邵州和道州。太宗朝始設道,道下設州(或郡),州下為縣。湖南分屬山東南道、江 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廣德二年又置湖南觀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有湖南,立楚國,國都為長沙府。楚分其所轄地為28州1監, 在湖南境有13州1監:潭州、岳州、郴州、朗州、辰州、溪州、邵州、錦州、澧州、敘 州、衡州、永州、道州和桂陽監。
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分屬荊湖南路和荊湖北 路。
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 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臨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寶慶路、武岡路、 桂陽路、茶陵州、耒陽州、常寧州。元朝政府還在今湘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土司制度, 置有10多個長官司或蠻夷長官司,分別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 省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管轄。
明朝行省設布政使司,後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為府(州),府下設縣,實行省、府 (州)、縣三級制。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轄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 長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寶慶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順軍民宣慰使司、 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
清朝地方政權實行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州)四級制。康熙三年 置湖廣按察使司,湖廣右布政使、偏沅巡撫均移駐長沙。湖廣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獨立建 省。長沙、衡州、永州、寶慶、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撫直接管轄。 雍正二年,偏沅巡撫易名湖南巡撫。至此,現行的湖南省行政區域作為獨立的地方一級政 權組織才基本確立下來。
清代湖南總計分4道、9府、4直隸州、5直隸廳(不轄縣)。直隸州、直隸廳直接隸 屬道與省,而不由府管轄。縣以外設有散廳、散州,受府節制,相當縣一級。湖南有散州 3個,散廳1個。作為基本行政單位的縣和散州、散廳,包括不轄縣的直隸廳和直隸州在 內,共有77個單位。
中華民國成立後,湖南的行政設置幾經變化。民國3年(1914),分全省為湘江、 衡陽、辰沅、武陵4道,其轄區與清代長寶道、衡永郴桂道、辰沅永靖道和岳常澧道基本 相同,共75縣。
民國5年(1916),裁常德道,所轄縣常德、岳陽、平江、臨湘、華容、漢壽、沅 江、澧縣、安鄉、臨澧、南縣劃歸湘江道,桃源、石門、慈利、大庸劃歸辰沅道。全省存 3道,仍有75縣。
民國11年(1922),撤銷道制,僅存省、縣二級。
民國24年(1935),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區,將指定綏靖范圍的19縣劃為慈石 庸、沅瀘辰漵、永保龍桑、芷黔麻晃、乾鳳古綏5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1936), 正式設立專員公署。將澧縣、臨澧、靖縣、會同、綏寧和通道6縣劃入,與原19縣組成 4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公署分別設在沅陵、慈利、乾城和黔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是由省政府派出機構,代行省政府職權。
民國26年(1937)12月,全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以專員兼任駐在地 縣長。全省劃為9區:第一區轄瀏陽、平江、臨湘、岳陽、醴陵、湘陰、長沙、湘潭、寧 鄉、益陽等10縣,專員駐瀏陽;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 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縣,專員駐常德;第三區轄沅陵、大庸、桑植、漵浦、永 順、瀘溪、辰溪等7縣,專員駐沅陵;第四區轄乾城、龍山、保靖、古丈、永綏、鳳凰、 麻陽等7縣,專員駐乾城;第五區轄衡陽、常寧、衡山、耒陽、攸縣、茶陵、安仁、酃縣 等8縣,專員駐衡陽;第六區轄邵陽、湘鄉、安化、新化、武岡、新寧、城步等7縣,專 員駐邵陽;第七區轄黔陽、綏寧、會同、芷江、靖縣、通道、晃縣等7縣,專員駐黔陽; 第八區轄郴縣、桂東、汝城、永興、資興、宜章、桂陽、嘉禾、臨武、藍山等10縣,專 員駐郴縣;第九區轄零陵、祁陽、新田、寧遠、江華、道縣、東安、永明等8縣,專員駐 零陵。 民國29年(1940)4月,又將全省劃為十個行政督察區。曾一度增置陽明縣( 後改為陽明特別區),但不久即撤銷。先後還增設2省轄市(長沙、衡陽)、2縣(懷化、 隆回)。至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前,全省共有2個直轄市、10個行政督察 區,77個縣。具體情況如下:
省轄市:長沙市(民國22年設,省會),衡陽市(民國32年設)。 第一行政督察區,治岳陽,轄8縣:岳陽縣、長沙縣、湘陰縣、臨湘縣、瀏陽縣、平 江縣、湘潭縣、醴陵縣;第二行政督察區,治耒陽,轄8縣:耒陽縣、衡陽縣、衡山縣、 攸縣、茶陵縣、常寧縣、安仁縣、酃縣;第三行政督察區,治郴縣,轄10縣:郴縣、桂 陽縣、永興縣、宜章縣、資興縣、臨武縣、汝城縣、桂東縣、藍山縣、嘉禾縣;第四行政 督察區,治常德,轄9縣:常德縣、澧縣、桃源縣、石門縣、華容縣、南縣、慈利縣、安 鄉縣、臨澧縣;第五行政督察區,治益陽,轄6縣:益陽縣、湘鄉縣、安化縣、漢壽縣、 寧鄉縣、沅江縣;第六行政督察區,治邵陽,轄6縣:邵陽縣、新化縣、武岡縣、新寧縣、 城步縣、隆回縣;第七行政督察區,治零陵,轄8縣:零陵縣、祁陽縣、寧遠縣、道縣、 東安縣、永明縣、江華縣、新田縣;第八行政督察區,治永順,轄6縣:永順縣、龍山縣、 大庸縣、保靖縣、桑植縣、古丈縣;第九行政督察區,治沅陵,轄8縣:沅陵縣、漵浦縣、 辰溪縣、鳳凰縣、乾城縣、永綏縣、瀘溪縣、麻陽縣;第十行政督察區,治洪江,轄8縣: 會同縣、芷江縣、綏寧縣、黔陽縣、晃縣、靖縣、通道縣、懷化縣。
此外,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 下,湖南省境的平江、瀏陽、醴陵、岳陽、臨湘、湘陰、長沙、酃縣、茶陵、攸縣、郴縣、 宜章、永興、耒陽、資興、桂東、汝城、安仁、桑植、永順、龍山、大庸、石門、慈利、 華容等25縣建立了革命根據地,或者成為游擊區,並成立縣蘇維埃政府,建立區蘇維埃 政府170多個,鄉蘇維埃政府或革命委員會910多個,成為湖南最早的基層工農政權。 省一級蘇區政府,有1930年7月30日成立湖南省蘇維埃政府;1930年10月成 立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1931年7月,成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後改為湘鄂贛省工 農兵蘇維埃政府);1931年10月成立湘贛省蘇維埃政府;1934年11月成立湘 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以上均行使省級革命政權的職能,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 政權的先聲。
❺ 湖南和湖北有什麼淵源
湖南與湖北一衣帶水,一江之隔,「惟楚有材」的贊譽均為受之無愧。版特別是近百年來,兩地權英雄豪傑競相崛起,演繹了一場場風起雲涌的感人故事。在湖南升起一個個革命領袖、戰爭統帥的同時,湖北則相繼鑄就一批將軍之鄉、名人故里。在多年的斗爭歲月里,湖南、湖北並駕齊驅著。
❻ 全中國哪個省的歷史最悠久
河南省。
河南省簡稱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行政區,省會鄭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於黃河中下游以南地區,故名河南。河南地處中國中部,承東啟西,古稱天地之中,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是中國經濟自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以河南省為主體的中原經濟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版塊,以河南省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河南地勢西高東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別分布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別山,中部和東部為大面積的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黃河穿北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河南。全省面積16.7萬平方公里,面積排名全國第17位,總人口10489萬人(2011年年末),居中國同級省份第一,與全球國家相比,河南人口排名第11位(2010年)。
在遠古新石器時代早期,在中國黃河中游流域的中原地區就有多種形式的文化發源和發展,現考古發掘出的有裴李崗文化和賈湖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裴李崗文化的年代在距今約9000年前至7000年前之間,由於最早在河南鄭州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該文化的分布范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別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遺址還包括臨汝中山寨遺址、長葛石固遺址等。
仰韶文化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持續時間大約在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前。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山東歷城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
二里頭文化是中國跨越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文化,以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村的二里頭遺址而得名。時間為大約從前21世紀到前17世紀。
夏朝(前21世紀-前16世紀)也以今河南為中心,中國史書記載的最古老的部落聯盟國家,中國史上最早的奴隸制世襲王朝。它經歷多次遷移,由偃師二里頭(今河南洛陽偃師)建立,後遷到陽城(今河南鄭州洛陽登封),後遷到陽翟(今河南許昌禹州)。
商朝(前16世紀-前11世紀)也以今河南為中心,它的主要城市殷,就位於今天的安陽。商代從盤庚到帝辛(紂),在安陽殷墟建城市達二百七十三年,安陽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城市,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城市。
前11世紀,西面的周消滅了商朝,建於今陝西西安附近。前771年遷到雒邑,開始分裂動盪的東周時期,那時今河南地域屬許多小國,如戴國、陳國、蔡國、曹國、鄭國、衛國和宋國。北面的強國晉國後來分為三個國家,其中韓國 (戰國)的都城新鄭和魏國的都城大梁(開封)都在今天河南境內。南面的強國楚國也在河南南部擁有南陽等地域。最終,在前221年,西面的秦國消滅了所有諸侯國,形成了統一的中國。
❼ 湖南與湖北的歷史
1、湖南在原始社會時為三苗、百濮與揚越(百越一支)之地,據寧鄉縣、安鄉縣、津市、澧縣、道縣和平江縣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證明,湖南境內在40萬年前有舊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種植稻穀,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湖南的先民就開始過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時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代屬於楚國蒼梧,洞庭二郡。秦始皇設黔中、長沙兩郡;西漢初期屬於長沙國,漢武帝之後屬荊州刺史轄區,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郡;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為荊南五郡;西晉時分屬荊州和廣州;東晉時分屬荊州、湘州、江州;南朝宋、齊、梁時分屬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荊州,南朝陳時分屬荊州、沅州;隋高祖開皇九年(589年)平南陳,而統一中國後,在湖南設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從此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
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分屬荊湖南路和荊湖北路。
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 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臨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寶慶路、武岡路、桂陽路、茶陵州、耒陽州、常寧州。元朝政府還在今湘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個長官司或蠻夷長官司,分別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省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管轄。
明朝行省設布政使司,後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為府(州),府下設縣,實行省、府 (州)、縣三級制。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轄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 長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寶慶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順軍民宣慰使司、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
朝地方政權實行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州)四級制。康熙三年置湖廣按察使司,湖廣右布政使、偏沅巡撫均移駐長沙。湖廣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獨立建省。長沙、衡州、永州、寶慶、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撫直接管轄。 雍正二年,偏沅巡撫易名湖南巡撫。
中華民國時,湖南廢除府、廳、州,保留道、縣兩級。民國三年(1914年)全省下設湘江、衡陽、辰沅、武陵四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道制撤消,僅存省、縣兩級。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湖南省劃為九區;1938年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1940年4月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監督區,各區轄6~10縣不等,並成立長沙市(1933年)、衡陽市(1943年)兩省轄市。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以前,湖南省有2市、10行政監督區、77縣,湖南省政府駐長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初期設置長沙(1949)、株洲(1956)兩地級市,長沙、衡陽、郴縣、常德、益陽、邵陽、永州7個直屬專區,湘西行政區及所轄永順、沅陵、會同3個專區。2002年末,湖南省共計劃分為14個地區(13地級市和1自治州),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4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65個縣和7個自治縣。
湖南在近代發生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1852年,曾國藩受命在湘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在1898年,湖南是唯一支持戊戌變法的省份。1899年和1904年,岳陽、長沙先後被開辟為商埠,常德、湘潭增列為「寄港地」。1903年,黃興創立華興會,成為同盟會和國民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26年-1927年,北伐戰爭期間,湖南農民運動聲勢最為浩大,農會成員發展到600萬人。1936年,粵漢鐵路全線通車。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在湖南省境進行過幾次極其慘烈的抗擊日軍的戰役,包括長沙會戰、衡陽會戰和常德會戰等。
2、湖北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湖北歷史悠久。夏王朝時期,夏文化的影響已經到達江漢地區。商朝建立後,湖北即納入商的版圖。西周時期,湖北境內已出現諸多小國,春秋戰國時期,南方諸國逐漸統一於楚。
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後,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湖北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黔中和九江郡,並置若干縣。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湖北大部屬荊州刺史部,東漢(25~220年)沿置南郡、南陽郡、江夏郡以及漢中郡、廬江郡等。
三國(220~280年)時期,魏、蜀、吳爭奪荊州,後魏、吳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南陽郡、南鄉郡、義陽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兩晉(265~420年)時期,湖北大部分仍屬荊州之江夏、襄陽、南郡、建平、宜都、義陽、南鄉、南陽、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長沙、天門、武陵、魏興等郡,開始僑置州、郡、縣。
從晉懷帝永嘉年間到南朝宋元嘉年間(307—453年),南遷移民,其中湖北境內長江流域中上游今江陵、松滋一帶的移民主要來自山西、陝西、河南,少量來自安徽和江蘇的淮河流域。長江下游今武昌、黃梅一帶的移民大多來自河南,也有一些安徽淮北的移民。但湖北接受移民的主要地區還是漢江流域,上自今鄖西、竹溪,下至今宜城、鍾祥,而以襄陽為中心[5] 。
南北朝(420~589年)時期,湖北主要屬南朝范圍,仍設州、郡、縣,僑置州、郡、縣增多,變更頻繁,建制紊亂。
隋朝(581~618年)統一全國後, 先撤銷僑置州、郡、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又行恢復。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統領南郡、夷陵、競陵、沔陽、清江、襄陽、舂陵、漢江、安陸、永安、江夏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後來鄂州又成為治所。今湖北簡稱鄂即源於此。
唐代(618~906年)初,全國分為十道,後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為山南東道,東部為淮南道,東南部為江南西道,西南部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並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隨州、均州、房州、峽州、復州、全州和薪州、安州、黃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後設山南東道節度使、荊南節度使、武昌節度使,分領各州。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 ,湖北境內的襄、均、房、隨、郢、復、安七州一直屬於五代,黃、薪、鄂三州初屬吳,後屬南唐;黃、薪二州復又歸後周。江陵地區的南平國(924~963年)建都江陵,據荊、歸、峽三州;施州屬蜀。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設荊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復、峽、歸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荊門軍、漢陽軍等(轄縣33個),占湖北大部分地區;北部設京西南路,有隨、金、房、均、郢諸州和襄陽府以及光化軍等(轄縣19個);東部約以長江為界,北部屬淮南西路,有薪、黃二州(轄縣5個),南部屬江西南路,為興國軍(轄縣3個);西部的施州屬夔州路;鄂西南為羈摩州。
靖康之亂後的南遷,湖北江漢平原三分之二來自南昌府。鄂東鄂北來自饒州南昌[6] 。
元代(1279~1368年)在全國設3個中書省、11個行中書省。今湖北境內,長江以南屬湖廣行省(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有武昌路、興國路、漢陽府與歸州;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有襄陽路、黃州路、薪州路、中興路、峽州路和安陸府、沔陽府及荊門州;西北部一隅屬陝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羈摩州屬四川行省。
明代(1368~1644年)初,湖北屬湖廣行省。後分全國為十三個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屬於湖廣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有武昌府、漢陽府、黃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荊州府、襄陽府、鄖陽府。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1368年(洪武元年)確立明王朝在長沙的統治。連年戰禍,使長沙許多地方渺無人煙。明王朝就近從江西大量移民遷入長沙地區(湖北和湖南,當時二省是一個省份,稱之為湖廣省),並允許「插標佔地」,奏響歷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廣」的宏偉史詩[6] 。
清代(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布政使司;北為湖北布政使司,定為湖北省,省會武昌。湖北領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襄陽、鄖陽等8 府,湖北省行政區域之概貌已經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領武昌、漢陽、安陸、襄陽、鄖陽、德安、黃州、荊州、宜昌、施南等10府和荊門直隸州、鶴峰直隸廳共60縣、6散州、1散廳。
康熙十六年,清軍為消滅義軍,濫殺無辜,人口殆盡,一片荒蕪。清廷下詔,江西、湖南、湖北眾多居民被迫遷居。民間把這次大移民稱之為「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6] 。
民國 鄂軍都督府
民國年間,湖北省總體區劃變化不大。1912年,廢除府、州、廳建制,重新劃分,省下設道、縣兩級政區;1927年,廢除道一級建制,實行省、縣兩級行政區;1932年於省、縣之間增設行政督查區;至1949年,湖北省共設1市(武昌市,漢口市為國民政府直轄)、8行政督察區、69縣。
1927年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建立過許多革命政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立過黃安農民政權,擴建為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湘鄂西蘇維埃五縣聯縣政府,後改為湘鄂西蘇維埃政府、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
1941年4月,成立鄂豫邊區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擴大成立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
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後建立過5個地區。
1947年底,分別成立江漢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❽ 湖南和湖北的名字由來
1、湖南省,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 因境內有回貫穿省內答南北的河流叫湘江,以湘江為母親河,故簡稱「湘」。
2、湖北省,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清朝時省會武昌屬鄂州管轄,所以簡稱鄂。
(8)湖南和湖北哪個歷史悠久擴展閱讀
湖南地理位置:
湖南省位於長江中游,省境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湘江貫穿省境南北,故簡稱湘。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東以幕阜、武功諸山系與江西交界;西以雲貴高原東緣連貴州。
西北以武陵山脈毗鄰重慶;南枕南嶺與廣東、廣西相鄰,北以濱湖平原與湖北接壤。省界極端位置,東為桂東縣黃連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縣韭菜塘,南起江華瑤族自治縣姑婆山,北達石門縣壺瓶山。東西寬667公里,南北長774公里。
❾ 湖南和湖北哪個好
我當然更喜歡湖南。
不過論大學,湖北的武漢大學在全國前10內,很好,也很漂亮,尤其是文內科專業的!湖南的湖容南大學和中南大學實力差不多,在全國前20內,也是比較好的大學。而且湖南還有好幾個不錯的本科院校,如湖南師大,湘潭大學等,湖北也有湖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兩省在教育上的實力相差不大,高考錄取分數線也相差不大,都是高分地區。
論長沙和武漢,長沙沒有武漢大,但是長沙的人文美食,娛樂購物肯定更吸引人,而且長沙的城市規劃和環境衛生也要比武漢好,氣候相差不大,都是臨長江,也都是火爐城市,現在很熱的。
高職和高專不是特別清楚,但是這樣的學校是很多的,湖南有很多這樣的招生隊伍,湖北不清楚,相信也有,湖南裡面有湖南新華電腦學校,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是比較出名的,還可以。只是要注意在這類學校里要挑選實用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