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四屆全運會舉辦地西安市是我國有名的古都,哪些歷史事件發生在西安市
1、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為挽救民族危亡、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在臨潼對蔣介石實行「兵諫」,扣留來陝督戰的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亦稱雙十二事變。提出抗日救國八項政治主張,逼蔣介石抗日。
2、玄武門之變
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聽從魏徵的引導,收服被李世民重創的劉黑闥嘗試拿回兵權,李淵也嘗試任用裴寂,最終導致大敗,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領兵。
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在玄武門發動兵變,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啟了23年的「貞觀之治」。
3、武則天稱帝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
在位前後,「明察善斷」,多權略,知人善任,重視選拔人材,開創殿試、武舉及試官制度。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同時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軍事上收復安西四鎮,一度使後突厥歸降。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4、司馬遷寫《史記》
司馬遷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辯護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
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前後經歷了14年,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5、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6、霍光輔政
霍光輔政,是西漢中期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背景是:漢武帝征伐四方、三擊匈奴,致使國庫虧空,百姓叫苦連連,並時有農民起義反抗。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逝。年僅7歲的漢昭帝繼位,遵漢武帝的遺囑,由大將軍霍光來輔助漢昭帝,史稱「霍光輔政」。
② 西安歷史上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
西安歷史事件回到本欄 | 編輯本段 西安是一座具有三千餘年文明史的都市,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無數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公元前約11世紀,周文王在灃河西岸建立豐京,武王繼位後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並在灃河東岸建都鎬京,開創了西安長期作為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地位。公元前841年,鎬京「國人暴動」是中國歷史是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暴動驅逐國王事件。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標志著中國奴隸制社會進入鼎盛時期。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重大社會改革。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頂峰時期。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辟了以長安為起點,連接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唐王朝建立後更名長安。隋唐長安城的建設,自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開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基本就緒,歷時72年。城市面積84.1平方公里,布局規劃整齊,東西嚴格對稱,分宮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城市結構布局充分體現了封建社會巔峰時期的宏大氣魄,在中國建築史、城市史上具有劃時代影響。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西安人民為推翻腐朽反動的清朝政府奮起戰斗。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陳得才部圍攻西安,於三兆、杜曲等地大敗清軍,在西安地區播下武裝起義的火種。陝西回民起義隨後爆發。清同治五年(1866年)西捻軍入陝,在西安東郊十里鋪大敗清軍。這幾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同南方的太平天國起義遙相呼應,動搖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統治。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後,西安是最早起而響應革命的省會城市之一。陝西革命黨人同哥老會聯合,於10月22日發動起義,經兩天激戰控制西安,不僅推翻了清王朝在陝西的統治,有力地支援了武昌起義,打破了清王朝企圖以西北為基地反撲的夢想,而且促進了北方革命高潮的到來。1919年,「五四」運動揭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消息傳到西安,愛國學生奮起響應,遊行示威,組織演講,喚起民眾,宣傳抵制日貨,成立陝西學聯,選派代表進京請願,大聲疾呼「吾陝西學生,素稱愛國,高舉義旗,焉能後人!振臂而起,誓作北京學生之後盾;登高號呼,喚喊國民之忠忱」。在1924年至1927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一次高潮中,擁護孫中山革命政權的國民軍於1925年把軍閥劉鎮華逐出陝西,控制西安。1925年10月。西安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誕生。當北洋軍閥向國民軍反撲時,劉鎮華率鎮嵩軍圍攻西安達8個月之久。西安軍民在李虎臣、楊虎城率領下,克服缺糧斷炊的嚴重困難,奮起抗擊,殊死搏鬥,保住了西安這一革命陣地。當北伐戰爭推進到華中地區時,國民軍聯軍進駐西安。在中國共產黨黨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的合作努力下,西安地區革命運動風起雲涌。1927年初,共產黨人劉含初、史可軒、鄧小平等人在西安創辦中山學院和中山軍事學校,培訓大批革命骨幹。「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向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1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西安。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賀龍任主任,賈拓夫、趙壽山、甘泗淇任副主任。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賈拓夫任市長、方仲如任第一副市長,張鋒伯任第二副市長。西安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邁入嶄新的歷史階段。
③ 西安有哪些歷史
西周伯姬來昌(周文王)在自今西安城西南長安縣灃水中游西岸營建豐京,將臣民從岐山周原遷於此。又一年,命子姬發(周武王)在灃水東岸營建鎬京。後者為政治中心,前者為宗教、文化中心,合稱"宗周"。是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後,以豐鎬為都,是為西安作為都城之始。西周歷12代約300年,公元前771年亡於犬戎。
④ 西安的歷史戰爭(急~~)
重大歷史事件
西安是一座具有三千餘年文明史的都市,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無數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公元前約11世紀,周文王在灃河西岸建立豐京,武王繼位後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並在灃河東岸建都鎬京,開創了西安長期作為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地位。公元前841年,鎬京「國人暴動」是中國歷史是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暴動驅逐國王事件。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標志著中國奴隸制社會進入鼎盛時期。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重大社會改革。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頂峰時期。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辟了以長安為起點,連接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
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唐王朝建立後更名長安。隋唐長安城的建設,自隋文帝開皇二年(公元582年)開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基本就緒,歷時72年。城市面積84.1平方公里,布局規劃整齊,東西嚴格對稱,分宮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城市結構布局充分體現了封建社會巔峰時期的宏大氣魄,在中國建築史、城市史上具有劃時代影響。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西安人民為推翻腐朽反動的清朝政府奮起戰斗。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陳得才部圍攻西安,於三兆、杜曲等地大敗清軍,在西安地區播下武裝起義的火種。陝西回民起義隨後爆發。清同治五年(1866年)西捻軍入陝,在西安東郊十里鋪大敗清軍。這幾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同南方的太平天國起義遙相呼應,震憾動搖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統治。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後,西安是最早起而響應革命的省會城市之一。陝西革命黨人同哥老會聯合,於10月22日發動起義,經兩天激戰控制西安,不僅推翻了清王朝在陝西的統治,有力地支援了武昌起義,打破了清王朝企圖以西北為基地地反撲的夢想,而且促進了北方革命高潮的到來。 1919年,「五四」運動揭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消息傳到西安,愛國學生奮起響應,遊行示威,組織演講,喚起民眾,宣傳抵制日貨,成立陝西學聯,選派代表進京請願,大聲疾呼「吾陝西學生,素稱愛國,高舉義旗,焉能後人!振臂而起,誓作北京學生之後盾;登高號呼,喚喊國民之忠忱」。西安的學生運動,有力地響應和支持了北京的學生運動。
在1924年至1927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第一次高潮中,擁護孫中山革命政權的國民軍於1925年把軍閥劉鎮華逐出陝西,控制西安。1925年10月。西安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誕生。當北洋軍閥向國民軍反撲時,劉鎮華率鎮嵩軍圍攻西安達8個月之久。西安軍民在李虎臣、楊虎城率領下,克服缺糧斷炊的嚴重困難,奮起抗擊,殊死搏鬥,保住了西安這一革命陣地。當北伐戰爭推進到華中地區時,國民軍聯軍進駐西安。在中國共產黨黨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的合作努力下,西安地區革命運動風起雲涌。1927年初,共產黨人劉含初、史可軒、鄧小平等人在西安創辦中山學院和中山軍事學校,培訓大批革命骨幹。西安附近的農民運動也蓬勃興起,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日本軍國主義步步進逼,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在民族存亡系於一發的危急關頭,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向蔣介石實行兵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這種充滿愛國熱忱的浩然氣概,有力地振奮了全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民族精神。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進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全民族團結抗日奠定了基礎,成為中國現代歷史的重大轉折。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西安地方組織和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克服重重障礙,不斷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西安。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賀龍任主任,賈拓夫、趙壽山、甘泗淇任副主任。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賈拓夫任市長、方仲如任第一副市長,張鋒伯任第二副市長。西安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邁入嶄新的歷史階段。
⑤ 急!!!!歷史上西安發生了哪些大事!!!!
公元前110萬年
(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在灞河兩岸創造了人類文明。
公元前6000年
(新石器時代)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出現,半坡遺址完整保留。
公元前約2800年傳說中的華夏始祖-軒轅黃帝出現。
公元前1100年周族祖先後稷出現。
公元前1600年(商代)崇國和郝國建立
公元前1134年-前771年(西周)灃河兩岸建立灃、鎬兩京。
公元前246年-前207年(秦)秦始皇定都咸陽,創建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西漢)
劉邦定都長安,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著名的絲綢之路從古長安開始。
公元265年-317年(西晉)司馬炎建西晉,定都長安。
公元318年-329年(前趙)劉曜建前趙,定都長安。
公元351年-394年(前秦)符堅建前秦,定都長安。
公元535年-557年(西魏)宇文泰建西魏,定都長安。宇文覺建北周,定都長安。
公元581年-681年(隋)楊堅建隋,定都長安。
公元618年-907年(唐)李淵建唐,定都長安。唐太宗在位時,國力強盛,長安城人傑地靈,繁榮昌盛,史稱"貞觀之治"。
公元690年(唐)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在長安即位。
公元629年(唐)玄奘自長安取道西域赴天竺(印度)取經。
公元631年(唐)日本第一次派使者入長安。
公元960年(宋)宋改城名為"永興軍城"。
公元1135年(金)金改城名為"京兆府"。
公元1369年(明)改為"西安府",西安之名自此開始。
公元1645年(清)在西安建立玄滿城。
公元1936年12月12日發生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公元1935年-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在陝北領導中國革命,建立延安革命根據地。
公元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
公元1984年10月西安被批准為計劃單列市。
公元1992年3月國務院批准西安為內陸開放城市
⑥ 西安重大事件有哪些
公元前11世紀,抄周文王在灃河西岸建立了豐京,武王繼位後伐紂滅商建立西周王朝,並在灃河東岸建都鎬京,開創了西安長期作為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地位。
公元前841年,鎬京的「國人暴動」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大規模群眾暴動。
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標志著中國奴隸制社會進入鼎盛時期。
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重大社會改革。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辟了以長安為起點、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
公元582年,隋文帝頒令在漢長安城東南的今西安城址營建新都大興城。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都長安。
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1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西安。
⑦ 西安最重大歷史事件
秦王滅六國
·第一個皇帝——秦始皇
·博浪沙的鐵椎
·沙丘的陰謀
·大澤鄉起義
·劉邦和項羽
·巨鹿大戰
·劉邦進咸陽
·鴻門宴
·蕭何追韓信
·楚漢相爭
·霸王烏江自刎
漢代史
·大風歌
·白登被圍
·白馬盟
·蕭曹兩相國
·周勃奪軍
·緹縈救父
·周亞夫的細柳營
·晁錯削地
·馬邑誘敵戰
·飛將軍李廣
·衛青和霍去病
·張騫通西域
·蘇武牧羊
·司馬遷寫《史記》
·司馬遷
·霍光輔政
·王昭君出塞
·王莽復古改制
·綠林赤眉起義
·昆陽大戰
·劉秀重建漢王朝
·硬脖子的洛陽令
·老當益壯的將軍
·取經求佛像
·班超投筆從軍
·張衡和地動儀
·跋扈將軍梁冀
·「黨錮」事件
·范滂進監獄
·黃巾軍起義
·袁紹殺宦官
·曹操起兵
·王允計除董卓
·遷都許城
·衣帶里的密詔
·官渡大戰
·孫策占據江東
·諸葛亮隆中對策
·周瑜火攻赤壁
三國史
·華佗治病
·劉備進益州
·蔡文姬歸漢
·關羽水淹七軍
·呂蒙白衣渡江
·曹植七步成詩
·陸遜燒連營
·七擒孟獲
·馬謖失街亭
·五丈原
·司馬懿裝病
·司馬昭的野心
·鄧艾偷渡劍閣
·扶不起的阿斗
·王浚樓船破吳
西晉史
·石崇王愷比富
·周處除「三害」
·白痴皇帝
·八王混戰
·李特的流民大營
·聞雞起舞
東晉史
·王馬共天下
·石勒讀漢書
·祖逖中流擊楫
·陶侃運磚頭
·王羲之寫字換鵝
·桓溫北伐
·王猛捫虱談天下
·一意孤行的苻堅
·謝安東山再起
·淝水之戰
·陶淵明不折腰
·劉裕擺卻月陣
南北朝史
·檀道濟唱籌量沙
·說實話的高允
·大發明家祖沖之
·范縝反對迷信
·魏孝文帝改革風俗
·北魏的分裂
·梁武帝做和尚
·反復無常的侯景
·陳後主亡國
隋朝
·趙綽依法辦事
·隋煬帝游江都
·李密牛角掛書
·瓦崗軍開倉分糧
·李淵太原起兵
·李世民取東都
唐朝史
·玄武門之變
·魏徵直言敢諫
·李靖夜襲陰山
·玄奘和尚取經
·文成公主進吐蕃
·女皇帝武則天
·請君入瓮
·狄仁傑桃李滿門
·張說不做偽證
·姚崇滅蝗
·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李白蔑視權貴
·安祿山叛亂
·顏杲卿罵賊
·馬嵬驛兵變
·張巡草人借箭
·南霽雲借兵
·李泌歸山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杜甫寫"詩史"
·段秀實不怕強暴
·郭子儀單騎退回紇
·顏真卿剛強不屈
·渾瑊和李晟
·東宮里的棋手
·劉禹錫游玄都觀
·白居易進長安
·李愬雪夜下蔡州
·韓愈反對迎佛骨
·甘露事件
·朋黨的爭吵
·沖天大將軍黃巢
·唐王朝的末日
宋代史
·黃袍加身
·杯酒釋兵權
·李後主亡國
·趙普收禮
·楊無敵
·王小波起義
·寇準抗遼
·元昊建立西夏
·狄青不怕出身低
·范仲淹實行新政
·歐陽修改革文風
·鐵面無私的包拯
·王安石變法
·沈括出使
·司馬光寫《通鑒》
·蘇東坡游赤壁
·花石綱
·方臘起義
·頭魚宴上的阿骨打
·李綱守東京
·太學生請願
·兩個皇帝當俘虜
·宗澤三呼"過河"
·女詞人李清照
·韓世忠阻擊金兵
·岳家軍大破兀術
·賣國賊秦檜
·莫須有「冤獄」
·鍾相楊么起義
·虞允文書生退敵
·辛棄疾活捉叛徒
·陸游臨終留詩
元代史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賈似道誤國
·文天祥起兵
·張世傑死守厓山
·正氣歌
·郭守敬修訂歷法
·歐洲來客馬可·波羅
·《竇娥冤》感天動地
·一隻眼的石人
·和尚當元帥
明代史
·鄱陽湖大戰
·劉伯溫求雨
·胡維庸案件
·燕王進南京
·三保太監下西洋
·土木堡的慘敗
·於謙保衛北京
·楊一清計除劉瑾
·楊繼盛冒死劾嚴嵩
·海瑞剛正不阿
·戚繼光碟機逐倭寇
·李時珍上山采葯
·張居正輔政
·葛賢痛打稅監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薩爾滸大戰
·徐光啟研究西學
·左光斗入獄
·五人墓
·袁崇煥大戰寧遠
·皇太極施反間計
·徐霞客遠游探險
·闖王李自成
·盧象升戰死巨鹿
·張獻忠奇襲襄陽
·李岩和紅娘子
清代史
·吳三桂借清兵
·史可法死守揚州
·夏完淳怒斥洪承疇
·鄭成功收復台灣
·李定國轉戰西南
·康熙帝平定三藩
·雅克薩的勝利
·三征噶爾丹
·顧炎武著書立說
·文字獄
·乾隆帝禁書修書
·曹雪芹寫《紅樓夢》
·大貪官和珅
·女英雄王聰兒
⑧ 28.十四屆全運會舉辦地西安市是我國有名的古都,以下哪些歷史事件發生在西安市
最有名的是西安事變,然後大唐的首都,現在西安也是過去的長安。
⑨ 西安的歷史故事
西安事復變,又稱「雙十二事變」。制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准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9)以下哪些歷史事件發生在西安擴展閱讀
西安事變結果
1936年12月24日,蔣介石簽訂六項協議,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主張。12月26日,蔣介石最後獲得釋放回到南京。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秘密軟禁起來,由大陸到台灣,失去了自由;
楊虎城被蔣介石長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慶慘遭殺害。東北軍被分拆瓦解,十七路軍被取消。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停止了」安內攘外「政策,迫使國民政府進行國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⑩ 1920年到1949年西安都發生了哪些歷史事件
1920年到1949年西安都發生了哪些歷史事件?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終於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長城抗戰(1933年1月-1933年5月)
熱河抗戰(1933年2月-1933年2月)
淞滬抗戰(1932年1月-1932年3月)
綏遠抗戰(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平津作戰(1937年7月)
太原會戰(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戰役(1937年9月)
平型關戰役(1937年9月)
忻口戰役(1937年10月)
娘子關戰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衛戰(1937年11月)
淞滬會戰(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戰役(1937年12月)
徐州會戰(1938年2月-1938年5月)
台兒庄戰役(1938年3月-1938年4月)
武漢會戰(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廣州戰役(1938年10月)
南昌會戰(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隨棗會戰(1939年5月)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939年10月)
桂南會戰(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侖關戰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棗宜會戰(1940年5月-1940年6月)
百團大戰(1940年8月-1940年12月)
上高會戰(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晉南戰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滇湎路戰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常德會戰(1943年11月-1944年1月)
豫湘桂會戰(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會戰(1944年4月)
長沙會戰(1944年5月)
衡陽保衛戰(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會戰(1944年8月)
緬北滇西戰役(1943年10月-1945年3月)
密支那戰役(1944年5月-1944年8月)
強渡怒江戰役(1944年6月-1944年7月)
湘西會戰(1945年4月-1945年6月)
桂柳反攻戰役(1945年4月-1945年8月)
解放戰爭(1946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