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合理運用史料進行教學
史料是再現歷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據,也是歷史教學的基礎,歷史的無窮魅力也在於它包含了大量豐富的史料和內涵。離開了史料,歷史知識就成了無本之木。近年來,隨著新課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廣,高中歷史試題更加突出了對材料處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種材料為載體的高考試題不斷增加,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史料運用的有效性也就備受關注。因此,本文試圖從史料教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如何以此更好地推進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適當、准確的選取史料
教學的有效性包括教的有效性和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行為對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成功的教學依賴於教師有效的教學行為。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有效課堂應該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所以對於教師來說,如何適當、准確地指導學生選取史料尤為關鍵。
一般來說,教學史料形式上大多以文字史料為主,圖片、數字史料、視頻等多媒體資料為輔,實物史料由於受條件的限制,課堂教學中基本不常見。史料在教學中的運用價值就在於為歷史事實提供例證,有助於學生真實地、近距離地感知歷史,從而真正理解歷史知識的本質。
1.鼓勵學生嘗試獨立搜集、選取史料
在歷史學習中,史料的選擇和搜集是提高歷史認知水平必不可少的。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表現。學生嘗試獨立的搜集資料、探究資料則是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的途徑。學生經過獨立思考之後提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從搜集資料出發,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但面對浩如煙海的史料,學生自己獨立搜集時,究竟該如何展開?而且在中學階段的歷史學習中,學生最重要的角色是歷史知識的學習者,並非專業的歷史研究者。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好引導作用,根據學生實際程度和教學內容的需要,讓學生學會查找、辨析史料的方法。例如,如何充分利用各種文獻資料的書目、索引?如何利用網路查找和檢索史料?如何判斷作者的立場和時代性?如何把各種資料進行分類歸納和整理?如何判斷所選史料的准確性和客觀性?這些都是學生進行歷史學習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和素養。
2.充分使用教材中補充的史料
從文字史料角度來看,在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本身就帶有思考題的「學思之窗」部分,共有74處(其中必修一26處,必修二24處,必修三24處),還有很多史料直接在「歷史縱橫」、「資料回放」以及課後「探究學習總結」中的「學習延伸」部分給出。這些史料基本上是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選取的,與正文內容相互補充,具有典型性和啟發性。
教師在備課時應結合教材內容,充分分析這些史料,以促進難點和重點內容突破。除了以此對書中現成史學觀點進行解釋和論證,還可以開發其更多的價值。在具體授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讀懂、讀通的基礎上對歷史事實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概括等,逐漸學會學習、認識歷史的基本方法;鑒別、處理史料的基本技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識。如果能把不同章節的應用史料重新組合,不僅提高了分析運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於形成對知識的整體認識。如把人教版必修一中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史料和必修三中蘇格拉底思想、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結合起來,則可以更好地認識古希臘人文主義思想起源與發展的整體歷程。
人教版新編歷史教材的史料的種類十分豐富,除了一般常用的文字資料外,還有歷史人物畫像和照片、地圖、名勝古跡照片、漫畫、數據表格等。雖然這些插圖只是輔助資料,但也能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教科書中的有關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因此,也不能忽視這些歷史地圖、插圖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更要注意挖掘插圖中的隱性知識。
3.有針對性地適當補充教材外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有限,但有些重點內容艱深難懂,或只有歷史結論而沒有說明過程,使學生難以接受,教師可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課外史料,相應地培養學生分析閱讀史料的各項能力,努力做到論從史出。補充史料,關鍵是有針對性,有針對性的史料重點在選擇,這就要求教師廣泛閱讀,平時注意積累。
不過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史料也不能無原則地堆砌。教材外的補充史料,一定要反復篩選,緊扣課程目標、教學目的,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史料;同時要確保史料真實可信、長短適宜,難易度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如果學生不了解相應的歷史背景,即使材料很典型,學生也很難真正理解材料本身,也就很難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的內涵,更別提用史料來分析問題了,效果當然也會大打折扣。節選加工材料時,可對原始材料進行編輯和改寫,刪除無關的內容,提取材料中最為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圖表。不過要注意材料所屬的前後語境,以保證其原意的完整性。如人
② 如何運用史料教學提高歷史課堂有效性
一、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與史料進行有效對話
不論是傳統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都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學
生的主體地位,
把課堂交給學生,
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
通過獨立思
考、合作討論等方式解決問題,獲得知識,體驗整個研究的過程。同時,學生也
能在此過程中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自學的習慣,
最終更
好地達成新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
提升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而本人在教學中往往
是通過史料為載體,
用不同的設問,
創設相應的情境,
讓學生作為歷史事件的參
與者去體驗歷史發展的脈絡和走向。
如在《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的教學中,為將三個區域集團用一
條線索串聯起來,
讓學生體驗三個區域性集團的建立和特點,
我設計了三個情境
問題:
1
、
「
2004
年法國歐歌葡萄酒公司要出口一批葡萄酒到德國,你覺得該公司要
向德國交納關稅嗎?他們會用什麼貨幣進行結算?」
2
、
「
2006
年法國歐歌葡萄酒公司對外貿易擴大,該公司向北美自由貿易區的
美國出口了一批只徵收
5%
關稅的葡萄酒,公司還想讓美國出面協調其向加拿大
出口的葡萄酒也只交納
5%
的關稅,你覺得美國有可能做到嗎?」
3
、
「
2008
年法國歐歌葡萄酒公司值北京召開奧運會之機,進一步打開了中國
市場,以
10%
的關稅把酒出口到了中國,公司還想讓中國出面協調其向亞太經
濟合作組織成員國出口的酒也只交
10%
的關稅,中國能做到嗎?」
通過以上三個情境問題,引導學生與史料進行的有效對話,並設身處地、一
步一步深入三個區域集團的發展過程,
並思考其中不同。
這一過程
「提倡學生自
主學習」
、
「主動學習」
,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以學生發展為本,更貼近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二、充分利用教材及教材中的史料
教材內容無論從知識的掌握、
還是應對高考都是最為重要的文獻,
教材中的
每一段文字、
每一張圖表、
每一幅插圖乃至每一段引用的史料都是非常值得我們
研讀的內容,只是它們各自掌握的程度要求不同而已。怎樣來處理好這些知識,
特別關鍵的是怎樣運用教材的這些資源來增強歷史學習的有效性,
使學生增加思
維含量,學生不是背課本,而是思考和研究課本。
在《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兩種方法:一是
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讀教材,讓學生通過認真閱讀本節課要講的教材內容,
去解決教師的設問。這樣就將教材內容材料化、問題化,就是「史論結合」的具
體運用;
二是直接將教材中的有關的內容作為史料引用,
並設計相關問題引導學
生思考、分析,並與學生互動。
比如在
《當今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
的教學中,
我就引用了教材中的
一段文字作為材料:
材料二
北美自由貿易區啟動後,
美洲的經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並沒有
到此止步,
按原來的設想,
北美三國將把自由貿易協議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廣,
以
便最終建成以美國為中心的美洲自由貿易區。
——人民版《必修二》
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材料二並與材料一比較,概括出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特點。
其實,
只要以新課程的理念重新對教材進行統率,
把教材作為一本最直接的
史料,靈活運用,就能達到鍛煉學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文字表達的能力。
教師不再教「死書」
,學生也不再「死學」
,就能更好地體現出教與學的有效性。
三、引用的史料類型要多樣化,更要為教學三維目標服務
單純的文字資料會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時間長久就失去了研讀史料的興
趣;
單純的圖片資料則會讓學生眼花繚亂,
影響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過多的史料
會拖累課堂授課進度,影響一節課重、難點的突破;太難的史料閱讀,既會影響
學生掌握歷史知識,
還會挫傷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如此這些問題,
要求我們
在選擇史料時一定要精挑細選,
保證史料類型既要多樣化,
又能夠幫助學生順利
的理解史實,達成教學目標
③ 歷史教學中如何運用史料深耕歷史細節
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也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素材。本文研究運用史料深耕版歷史的細節,探討歷史教學中權歷史史料的運用情況。歷史課是培養學習者從史料中提取結論能力,重要的是得到結論的思維過程。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為什麼要運用史料;史料在歷史教學中的地位;如何運用史料深耕歷史細節。運用史料深耕是抓住歷史細節的必要手段,抓住細節是歷史教育的必要抓手。
④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使用史料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運用
史料包括文字資料,也包括實物資料,很多時事也是很好的史料。現行教材圖文並茂,大小字相間,史料較豐富,但由於篇幅所限,教材中對有些問題只能作概括敘述。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補充相關的史料。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閱讀歷史材料,並從中獲取有效信息,處理歷史信息。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歷史想像力和知識遷移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歸納、分析和判斷的邏輯方法,以及在獨立思考基礎上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能力。下面就對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運用做一些粗淺的分析。
一、史料要「適時」
所謂適時是指補充史料要抓住時機,不能憑一時的心血來潮,隨心所欲,想到哪說到哪,應從教材本身出發,圍繞教學目標思考分析:這些史料是什麼人在什麼時間,為什麼做出來的,可靠性如何?通過在課堂上思考探究,集體討論,課後查閱資料等手段,使學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形成自己的觀點;最後在教師的點撥之下形成正確深刻的見解主張。這種自主探究史料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過去那種教師給出結論,學生死記硬背的弊病,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深化。這就要求我們應用史料時一定要找准切入點,該補時則補。
(1)是在學生易產生「錯覺」之處及時補充。例如:在學到「虎門銷煙」這個問題時,有些學生誤認為銷煙就是燒煙。對此,我藉助於學生已觀看了電影《虎門銷煙》讓學生回憶「虎門銷煙」的場景,使學生明白了銷煙是用「鹽鹵加石灰」的方法將鴉片銷毀的,而並非用火燒掉。因為燒過的鴉片埋入地下,如果將泥土挖起來熬煎,仍可獲十分之二、三的殘膏余瀝。而鹽鹵加石灰的銷煙方法,能將鴉片徹底銷毀。
(2)是在探究重大史實、藉助於史料和創設歷史再現的場景時補充。教師利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豐富的史料展現,創設出趣味橫生的教學場景,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提高能力。如學習「二戰」歷史時,搜集「戰爭狂人」希特勒在戰場上的有關史料,引導學生討論希特勒在「二戰」中的作用。一些學生認為:沒有希特勒就不會有「二戰」,希特勒是「戰爭狂人」,沒有他,德國就不會建立納粹黨和法西斯專政,就不會形成歐洲戰爭發源地,也不會爆發「二戰」;一部分學生馬上反駁「:二戰能否爆發,要從當時歷史背景中去考慮——凡爾賽條約引起德國民族復仇心理,1929年至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英法的縱容政策等,不管希特勒是否存在,二戰「遲早要爆發。」通過史料使情景再現和課堂辯論,學生統一了認識:個人在歷史進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沒有希特勒「二戰」也會爆發。
(3)是在重大史實的疑、難點之處聯系現實適時補充。如:在學習「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時,課本只提供了一幅有關簽定投降書的圖片和幾行說明的文字,對日本的法西斯侵略教訓隻字未提。為此,我讓學生搜集今年來媒體不斷報道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的有關材料。對此,學生往往會想了解「靖國神社」究竟是什麼?這些日本政要為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諱,多次到那裡去行「神道教之大禮」?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資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
料,使學生明白:從明治維新以後到「二戰」結束,入祀「靖國神社」的亡靈,幾乎全是在侵略戰爭中戰死的軍人。尤其是「二戰」中那些在亞洲各國姦淫、掠奪、嗜殺成性的劊子手門的幽靈,也被供奉在這里。那麼,參拜「靖國神社」的實質是什麼?我們對此應採取什麼態度?教師可激勵學生主動尋找資料,並通過展示資料討論問題,得出認識:「靖國神社」是日本政府以宗教祭祀為形式,對國民進行軍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參拜「靖國神社」實際上是美化侵略歷史復活軍國主義,是對亞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們的公然挑釁,我們對此當然要表示堅決反對,同時要保持高度警惕,決不能容忍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重蹈歷史覆轍。現實生活中的焦點、熱點問題不勝枚舉,而這些問題不僅是新教材所要求的也是學生所關切的。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選取,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慾望,而且培養和挖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現實就是很好的史料,聯系現實使學生獲得認識現實的啟迪,他們才能切身感受學習歷史的意義,激發學史探史的興趣。
二、史料要「適量」
所謂適量,是指依據「論從史出」的觀點,精造史料。現行初中歷史教育知識容量大,要在有限的課堂45分鍾內處理好教材即要分清主次,對教材內容有所取捨;同時,對個別問題尤其是重點還需適當補充史料加以分析說明。這就要求教師在補充史料時一定要選擇典型史料,不宜過多。過多,一方面會增加學生的記憶負擔,另一方面有可能喧賓奪主,出現下課鈴一響只好「草草收兵」,教學任務無法完成的狀況。因此,教師在補充史料時一定要去粗取精、去偽取真篩選有效的信息。
三、史料要「適度」
所謂適度,是指在選擇史料時,要依據初中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難易適中,通俗易懂,如果對初一學生補充的都是些「之乎者也」之類的文言史料,對他們來說,將是「食而不知其味」。同時聯系史料不要牽強附會。只有那些比較重大並且和教材內容存在有機聯系的問題或事件,才可以在教學中進行適當的聯系。因此,不必要求每節歷史課都要有聯系史料。如果為追求形式主義的「聯系史料」,而在課堂上拉扯一些與教材內容並無密切關系的問題或事件,會造成畫蛇添足。這樣做,反而把歷史教學庸俗化了,也難以收到加強思想教育和基礎知識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歷史情景,激發了學生學歷史的興趣,激勵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由此產生了積極思維的氣勢;通過補充史料,加強歷史事件的聯系,使學生全面的認識,某一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廣闊性;通過探究史料,對史料的質疑問難、思考分析,從而使學生初步學會自主研究歷史的能力,進一步的培養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深刻體會。
⑤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史料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的運用也越來越普遍。適當合理地運用史料,不僅可以減少學習課程中的枯燥感,同時還可以借古論今,引發人們對現代問題的思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將史料引申到課程中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史料知識 歷史課堂 初中教學
史料是歷史課程的靈魂,歷史這門學科在史料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沒有真實的史料,歷史課如同空殼一般,無法真正發揮教育學生的作用。學生學習歷史,目的不僅僅是了解歷史上真正發生過的案例,更是通過學習的過程,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史為鑒,可以明智。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史料的重視,並在課程中合理運用,從而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史料在初中歷史課程中運用的現狀
(一)在課程中所佔比重不合理
很多教師都知道該將史料融入到課程教學中,然而,在「用多少」「怎麼用」上卻沒有進行合理設計。一些教師為了給學生多講解些知識,往往選用大篇幅的史料內容,而忽視了與教材間的平衡性,導致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壓力過大。另一些教師則是把重點完全放在教材上,對史料的提及並不多,甚至是沒有,致使很多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不透徹,提不起興趣,從而耽誤了學習。
(二)引用史料的方式不當
歷史是初升高必考的一門科目,因此很多教師都把教學重心放在學生的成績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引用史料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但往往都是單方面口述的方式,採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形式呆板、單一,導致很多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影響了學習積極性。所以這就需要教師順應新課改的要求,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激發其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
二、在初中歷史課程中合理運用史料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初中生學習主動性不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應當注意知識的傳授外,還要加強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史料都是由一個個真實的故事組成,含有曲折的情節、復雜的人物,學起來充滿趣味性。同時,當學生對一件歷史事件感興趣時,會自發尋找與之相關的其他信息,不知不覺中培養了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例如,在講到武則天創造的大唐盛世時,很多同學都會產生疑問:武則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到底經歷過什麼?又是憑借著哪些能力,才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女皇帝?……教師可以解答這些問題,也可以建議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真正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熱情,培養其學習的主動性。
(二)培養學生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
歷史上發生的事情都是真實存在且不可更改的,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就應當認識到這一點。尊重歷史、接受歷史,並要從中領悟歷史經驗教給我們哪些道理。如,當教師講到清朝末年,清政府由於昏庸無能,被列強逼迫著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流離失所時,學生就應該聯想到,現如今的祖國雖已足夠強大,但是還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每一個國人都應為祖國富強而作出努力,讓喪權辱國的情況再也不會發生。同樣,當學生了解了孟母三遷、岳母刺字這樣的歷史故事時,也要學著從中吸取有價值的信息及經驗,古學今用,這是學習歷史最大的價值所在。
(三)鞏固課內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歷史是傳承而來,每一部分看似獨立,卻也是由之前的歷史故事延伸發展而來,同時也是後續歷史的鋪墊。學生閱讀課外史料,對歷史會有更深的理解,也容易掌握課內所學知識,強化記憶。如,當學生學習了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之後,由於生性殘暴,迫害了很多無辜百姓,致使秦國很快滅國時,就會很自然地理解為何漢高祖劉邦在治國時如此重視百姓之基。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正是有了前朝之鑒,才使得漢朝統治如此深得百姓之心,從而建立一代盛世。
三、將史料合理運用到課程中的實施要素
(一)運用鮮活史料,激發學生興趣
史料的選擇應當以課本教材為載體,在難度和內容上適合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才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符合教學目標,順應新課改的發展。例如當教師講到三國時期的歷史典故時,可以聲情並茂地講述那個時期的戰役、謀略、人物等。同時,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去搜集資料,盡可能詳細了解自己最喜歡的一場戰役或一個人物,用一堂自習課的時間請每位同學介紹自己搜集到的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擴大學生知識面。
(二)根據教材選擇內容
史料不僅在內容上要進行仔細斟酌,在課程引入時也要進行合理設計。一些教材內容晦澀難懂,通過史料來幫助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理解和掌握。但是一些歷史課文本身就具有極強的趣味性,再引入史料未必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可能還會帶給學生更大壓力,加重負擔。
(三)注意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
初中生處於智力發育階段,更易接受直觀的、表面的教學形式。因此教師在選擇史料材料時,應盡量避免直接從名著典籍中摘選,如《史記》《左傳》就超出了中學生的能力范疇,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甄選材料時應偏向語言直白的文章、圖片或者視頻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達到教學目標。
(四)注重自身對史料的積累
學生在課堂上常常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教師作為教學路上的引導者,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才可以隨時解答學生的各種疑問。這就需要教師不僅僅在備課時對所教授的內容做好充足准備,更要在平時生活中多學習、多看書、多思考,不斷提升自己的歷史知識水平,這樣才能在課程中從容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並為學生樹立榜樣,用自己的教學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對歷史充滿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鍛煉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課程中增加史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形成愛讀史、會讀史的良好習慣。同時,學校和教師在教學課程中也應當注意合理設計課程內容,使史料既不會過多,破壞了教材的主體地位,也不會太少,使其達不到相應的效果。而在史料的選擇上,也需要教師多費功夫,不能晦澀難懂,也不能太過於簡單,而且要符合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史料,能大大增加學生對於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從而有助於其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⑥ 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注意什麼
新課程標准指出,初中歷史教學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探究式學習。筆者根據多年歷史教學實踐總結發現,要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有效達成這一目標,運用史料教學不失為一劑良方。
史料教學對於初中學生歷史學習能力培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新史料寓教於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歷史教學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而史料在這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如教學《甲午中日戰爭》時,我引用了伊藤博文與李鴻章在馬關談判時所對的一幅對聯導入新課。上聯是:「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伊藤博文),下聯是:「天難度,地難量,這才是帝王度量」(李鴻章),由此設問:(1)、對聯中哪句話反映了當時清政府的狀況?(2)、「玉帛相將」是什麼意思?學生回答後,又問:為什麼在甲午戰爭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慘敗,只得「玉帛相將」,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這幅對聯的引用起到了以趣引思的妙用,學生為了尋求答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新課學習中來。
2.史料運用可以深化教材,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歷史的過去性增加了中學生理解歷史的難度,很多情況下學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記教材現有結論,嚴重製約了其歷史思維能力的發展。史料能比較生動地反映歷史的本來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准確地領悟歷史。例如,講到近代英國對印度的掠奪時,就可引用殖民主義頭子克萊武在英國議會上的一句話作為史料:「富庶的城市在我的腳下,強大的國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開了充滿金條銀錠、珍珠寶石的寶庫。我統共取了二十萬英鎊。諸位先生,直到現在,我還奇怪自己為什麼那樣客氣呢?」克萊武的這一無恥「自白」,可以使學生更形象、更深刻地認識殖民主義的殘酷。
3.史料教學更能體現「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把學生培養成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讓學生簡單地記住一種答案或「權威」的解釋。教學中讓學生直接閱讀史料,通過分析各種史料,印證課本中的結論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編制新的信息網路,形成新的學習能力和動力。例如,補充史料湖北雲夢秦簡中的《田律》,可以發現它還是一部非常具體的環境保護法。因為《田律》規定:「從春季二月開始,不準進山砍伐林木,不準堵塞林間小道,不到夏季不準入山采樵,不準捕捉幼鳥或搗鳥卵,不準毒殺魚,不準設置誘捕鳥獸的網罩和陷井。」據此,有的學生就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環保法典,是我國的驕傲。這位學生的思維就有獨立性,表現了大膽而可貴的探究精神,值得大力提倡。
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史料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探究能力呢?
1.立足課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選取的史料
現行初中歷史教材編寫引用了大量史料,這些歷史文獻資料都是從各類史書中精心篩選出來的精華,基本上體現了教材中的各種史學觀點。合理運用這些文字史料,有利於教師解決材料的重點、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足用好這部分史料。
2.精心准備,適當補充部分史料
教材中現成的史料是史料教學的主體。教學時,圍繞教學目的,還需適當補充史料。比如教學九年級(上)第十五課《決定美利堅命運的內戰》時適當補充1787年美國憲法的內容,可以使學生更全面地認識美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教學八年級(上)第三課《甲午中日戰爭》時,簡要補充日軍在中國犯下的又一滔天罪行——旅順大屠殺的經過,不僅使學生的歷史知識更全面,而且能充分利用這一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達到以史為鑒的目的。補充史料,關鍵在恰當,恰當的史料關鍵在選擇。這就要求教師廣泛閱讀,平時注意積累,精挑細選,把最核心、最有價值、最有說服力的材料提取出來,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展示,學生通過認真閱讀,篩選信息,得出結論,使學生不僅習得了知識、培養了情感,還逐步學會了學習。
3.針對不同史料,精心設問
這是應用史料的關鍵。不管是課本上的史料,還是補充的史料,教師都應圍繞教學要求,精心設計一些高質量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用好用足史料,激發學生認真閱讀,積極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適當的難度,問題要有啟發性,或促進知識的遷移,或促使歷史與現實的結合。另外,教師在講述史料時,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分析,要注意史料產生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階級立場。
4.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可由學生自己動手搜集史料
例如,講完辛亥革命後,可設計這樣的問題:有人說「辛亥革命勝利了」,也有人說「辛亥革命失敗了」,你怎樣評價辛亥革命?為什麼?學生通過自己搜集材料,得出結論,逐步培養其獨立判斷的能力。
著名歷史學家傅斯年曾經說過:史學便是史料學。史料教學是歷史教學的特點和優點。史料教學將給初中歷史教學帶來無限生機,也必將成為初中歷史教學的方向。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史料,可以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探究,從中自主建構知識,領悟學習方法,養成科學態度,發展史學能力,同時形成正確的高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⑦ 高中歷史教學如何正確選用史料
必須掌握基本文獻學知識,才能對史料的進行分別
⑧ 中學歷史教學中如何運用史料輔助教學
教材中的史料受篇幅的限制有限,但有些重點內容艱深難懂,或只有歷史結論內而沒有說明過程,容使學生難以接受,教師可結合課堂教學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課外史料,相應地培養學生分析閱讀史料的各項能力,努力做到論從史出。補充史料,關鍵是有針對性,有針對性的史料重點在選擇,這就要求教師廣泛閱讀,平時注意積累。
不過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史料也不能無原則地堆砌。教材外的補充史料,一定要反復篩選,緊扣課程目標、教學目的,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史料;同時要確保史料真實可信、長短適宜,難易度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如果學生不了解相應的歷史背景,即使材料很典型,學生也很難真正理解材料本身,也就很難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的內涵,更別提用史料來分析問題了,效果當然也會大打折扣。節選加工材料時,可對原始材料進行編輯和改寫,刪除無關的內容,提取材料中最為重要的信息,形成文字或圖表。不過要注意材料所屬的前後語境,以保證其原意的完整性~
⑨ 新課程下如何正確認識和運用史料教學
史料是歷史教學的基礎,是進行歷史思維的基本素材和對象,離開了史料,歷史知識回就成了無源之水答。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史料在歷史教學當中的地位將更加的重要,各省市高考歷史試卷當中,對史料的探究分析題佔有重要的比例。因此,史料的運用應該成為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史料教學」有助於學生真實地、近距離地感知歷史,有助於培養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基本意識。本文對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如何認識史料,以及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史料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淺顯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