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描述一個地方的歷史或者有哪些方面
地方的歷史沿革,世家望族,以及名人後裔的定居。人文掌故,列出出生此地或活動於此地的歷史名人,以及他們所留下的遺跡或傳聞。有特色的傳世工藝。地方氣候及主要農產品。等。
⑵ 如何分析一段歷史
一般要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來分析歷史,比較容易得分。
例如,分析劉邦和回項羽斗爭。答
除了引用前人所說,項羽勇而無謀,有婦人之仁等等傳統說法,還要用現代觀點來說。
從歷史觀講,項羽代表沒落的戰國分封制的社會制度,劉邦代表大一統的,成熟封建制發展理念。
項羽代表舊列國貴族階層,劉邦代表普通百姓利益,得到群眾和老百姓的擁護。等等。
如果能夠從現代管理學,經濟學,及現代軍事學角度分析歷史,你就是大師了,寫的論文可以在主流專業書刊發表。
⑶ 成語「圍魏救趙」講述了一段怎樣的歷史故事
成語「圍魏救趙」講述了一段怎樣的歷史故事?各位,圍魏救趙是發生在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圍魏救趙只是桂陵之戰中的一小部分。桂陵之戰的起源在於魏惠王想要去報自己失去中山的仇恨。中山國是當時的小國,一開始是臣服於魏國的,但是後來老魏王死去之後,趙國便是趁機吞並了中山,因此這也讓惠文王對趙國是十分的仇視,龐涓順勢提出,說中山國只是彈丸之地,因此此時攻打趙國邯鄲既能滅了趙國,又能報當年中山之仇,這是一箭雙雕之策,因此魏王便是認可了龐涓的想法。
其實一開始龐涓他是不願意撤軍的,因為那時候他只要再堅持幾天,趙國便會滅亡。但是魏王卻是害怕了,他發了數十道命令,要求龐涓班師回朝。在孫臏圍魏救趙的計策之下,龐涓他最終在不得已之下只得撤軍。龐涓在回國路中又在桂陵遭遇了孫臏的埋伏,而魏軍因為長時間的跋涉,體力跟不上,因此在齊軍的猛攻之下,潰不成軍。各位,以上就是圍魏救趙這一成語的由來。
⑷ 長恨歌白居易描述了怎樣一段歷史
《長恨歌》的主題思想
雙重主題說。認為它是揭露與歌頌統一,諷諭和同情交織,既灑一掬同情淚,又責失政遺恨。
應該說,寫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觀上是同意陳鴻的「懲尤物、窒亂階」之說的,後來在《新樂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還重復強調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題,明確宣揚性愛之為害,但是又承認「人非木石皆有情」,性愛是消滅不了的,所以解決問題的途徑只好是「不如不遇傾城色」。但在《長恨歌》的實際寫作當中,他又服從了民間愛情故事所表達的人類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慾望。這樣,整個故事便具有了更為深刻復雜的涵義:既寫了真美,又寫了真惡,並將兩者直接聯系在一起;《麗情集》本《長恨歌傳》有一段話:叔向母曰:「甚美必甚惡。」李延年歌曰:「傾國復傾城。」此之謂也。這段話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對這一問題的最後思考。白居易寫作《長恨歌》時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是:不因為「甚惡」而抹煞「甚美」。盡管其主題最後似偏離了對「甚惡」的譴責,但「甚惡」內容本身畢竟沒有被抹煞,反過來又豐富了「甚美」的涵義。
長恨歌(白居易長篇敘事詩)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六世祖北齊五兵尚書白建遷居韓城,曾祖又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
⑸ 日本最優秀的學者,是如何講述中國歷史的
其實提到這一段歷史的話,那麼我們對他的記憶相對來說是非常深刻的。可是日本人內在面對這些容歷史的時候,他們的態度則讓人非常的氣憤,那麼即使是現在日本最為優秀的學者,他們在講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大多數都是避而不談,或者即使在說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最大程度地去掩飾他們的罪行。
比如說日本軍隊他當時在入侵的時候,其實就做出了很多讓人非常氣憤的舉動,比如說他們拿人體做一些超人類難以忍受的實驗或者是做細菌實驗等等,這些作為其實都是讓人感覺到非常反人類反倫常的。但是在後來的時候,他們在提到這樣的一段歷史時,大多數都是會選擇直接的將這一段歷史忽略,甚至是不承認,這樣的態度可以說是讓人感到十分的惡心。
⑹ 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的一段歷史,從幾個方面評價啊
評價一個國家的歷史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
政治
軍事
文化
科技
以及對外關系狀況。
⑺ 如何才能講好一段歷史
首先,上課要拋開教案,對所講內容瞭然於胸,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試想一個老專師,連自己所屬講內容都不熟悉,講兩句還要看一下教案,或乾脆照本宣科,講了半天,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講的是什麽,又如何讓學生理解掌握呢?而且只顧埋頭讀教案或課本,哪裡還顧得上學生的反應?至於和學生的目光交流、師生間的互動等等,就更談不上了.前蘇聯學者斯卡特金說過:「未經過人的積極情感強化和加溫的知識,將使人變得冷漠,由於它不能撥動人的心弦,很快就會被遺忘.」實踐證明,即使完全相同的教學內容,講課時能否拋開教案,教學效果會大不一樣.
⑻ 課前十分鍾,講述一段精彩歷史事件.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以及影響
曹植是曹來操的小兒子,從源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據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記載: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⑼ 詩寫關於一段歷史,感情,景色,故事
先給你一首詩:
《蘇幕遮》【宋】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下面的是我一起整理的:
歲月從指間流淌著,
我感覺到自己的星宿從軌跡中緩緩隕落.
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幾段唏噓幾世悲歡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記憶像是倒在掌中的水,無論你是攤開還是緊握,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滴滴流淌干凈.
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經流年夢回曲水邊看煙花綻出月圓.
就這樣吧,從此山水不相逢.
看那天地日月,恆靜無言;青山長河,世代綿延;就像在我心中,你從未離去,也從未改變.
沒有一種生命的輪回是命中註定的,就像,隔夜的狂歡.
青春的寂寞是生命的點綴,沒有寂寞的青春是悲哀的,然而寂寞的青春不是沒有幸福,而是我們不懂幸福.
追問:
沒有關於星星的和夜空的現代詩歌嗎?
追答:
吹了燈兒,卷開窗幕,放進月光滿地。 對著這般月色,教我要睡也如何睡! 我待要起來遮著窗兒,推出月光,又覺得有點對他月亮兒不起。 我終日里講王充,仲長統,阿里士多德,愛比苦拉斯,……幾乎全忘了我自己! 多謝你殷勤好月,提起我過來哀怨,過來情思。 我就千思萬想,直到月落天明,也甘心願意! 怕明朝,雲密遮天,風狂打屋,何處能尋你! --------胡適的一首詩 淡淡地,幽光 浸洗著海上的森林。 森林中寥寂深深, 還滴著黃昏時分的新雨。 雲母面就了般的白楊行道 坦坦地在我面前導引, 引我向沉默的海邊徐行。 一陣陣的暗香和我親吻。 我身上覺著輕寒, 你偏那樣地雲衣重裹, 你團鸞無缺的明月喲, 請借件縞素的衣裳給我。 我眼中莫有睡眠, 你偏那樣地霧帷深鎖。 你淵默無聲的銀海喲, 請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 ------- 《霧月》
⑽ 應該如何寫對一個大學歷史的感受
應該如何攜帶一個大學。歷史的感受。現在大學生太多了。大學歷史的感受,只有老一輩的大學生才。才能學他寫它的歷史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