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關安徽省潁上縣的簡介
潁上縣位於淮河、潁河交匯處,國土面積1859平方公里,耕地10.3萬公頃,人口170萬,轄個鄉鎮、349個村(社區),先後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水利建設管理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示範縣、全國政務公開先進縣、全國勞務輸出示範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園林縣城等稱號。
潁上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潁上春秋時屬慎邑,秦漢時置慎縣,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設潁上縣,建縣歷史長達1400多年。這里曾孕育出齊國大政治家管仲,秦國少年上卿甘羅,以及現代著名作家戴厚英,工程院院士鄭守仁、陳國良和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等古今名人。境內古跡眾多,人文自然勝景獨特,具有濃郁的淮河地方文化特色。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小張庄和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八里河,先後被聯合國環境署命名為環境保護「全球500佳」;集人文與自然、古老與現代於一體的八里河風景區和迪溝風景區,雙雙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遠近聞名的管鮑祠、尤家花園,分別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縣年接待遊客300萬人次,被省政府命名為首批「安徽省旅遊強縣」。
潁上資源豐富,潛力巨大。潁上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盛產小麥、水稻、林果、蔬菜、中葯材和優質畜禽、水產品,是著名的淮河糧倉、魚米之鄉。「管子牌」管仲貢米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南照大米、八里河大米、蓮藕、鱅魚、鰱魚等8種農產品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鐵礦蘊藏量數10億噸,煤炭儲藏量100億噸。謝橋煤礦年產800萬噸,年產800萬噸的劉庄煤礦是亞洲第一個數字化、環保型特大礦井,年產300萬噸的羅園煤礦即將開工建設。依託煤炭資源規劃建設的劉庄煤電一體化項目,已與國投新集集團和浙能集團簽訂協議,一期2×660兆瓦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可研副本製作;以煤汽化為龍頭,以合成氨、煤制油為發展方向的煤化工基地建設已經啟動。
潁上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阜陽機場和京九鐵路阜陽編組站距縣城60公里,連接京滬和京九兩大鐵路干線的阜淮鐵路橫穿縣境,途徑潁上的阜六鐵路即將通車,商杭高鐵即將建設;阜六高速公路、合淮阜高速公路縱橫縣境,105國道與102、224、328省道在境內交匯,全縣鄉鄉鎮鎮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達1.8公里/平方公里;淮河、潁河流經潁上200多公里,四季通航,通江達海,潁上船閘已經通航。
潁上基礎穩固,發展迅速。經過多年的發展,全縣正在形成煤炭、服裝、機械製造、新能源、農產品加工五大支柱工業,糧食、畜牧、水產、蔬菜、林果五大農產品生產基地,南照大米、三十鋪粉絲、賈崗麻花、楊湖蒜苔、八里河水產品五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小張庄公園、南湖公園、竹林公園、迪溝生態園、五里湖生態濕地公園、尤家花園六大旅遊景區。「十一五」以來,全縣人民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和發展舉措,大力實施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三化同步」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始終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② 穎上縣龍王廟的來歷
龍王廟,位於潁上東部7公里潁鳳公路旁的夏橋鎮,緊靠潁河的龍王內廟村,是紀念唐代進士宣城容縣令張路斯所建的廟宇。1954年潁河漲大水,廟寺被淹倒。
龍王廟村在唐朝以前叫百社村,因姓石的是大戶,故又叫石台村。唐朝景龍年間,張路斯因家庭貧困,在石家幫工,因其特別聰明,石家招其為婿,並資助其讀書。張路斯勤奮讀書,十六歲考取進士,當了宣城縣令。
在任宣城縣令期間,張路斯關心人民疾苦,重視農業生產,帶領當地百姓治理湖窪地,開墾荒坡地,開溝、建橋、修路,使荒廢地變成良田,百姓對他非常尊崇,把新開墾的田地叫作「路斯田」,新修的橋叫「張公橋」,其名稱延用至今。
張路斯返鄉後,常在潁河邊釣魚。當地流傳著他是白龍,與黑龍爭奪老龍窩的故事。他去世後,後人為其建了龍王廟。農民遇到乾旱,來此燒香求雨;遇到水災,求其保佑平安;船民行船至此,均來燒香求其保佑。到宋代,歐陽修、蘇軾和屠隆等人在潁州、潁水任職時,均來此求過雨,寫過祈雨文;歐、蘇二人還為龍王廟寫過紀念碑文,立碑祭奠。蘇軾碑現還存於龍王廟村。
③ 安徽省穎上縣有哪些鎮
全縣轄21個鎮:慎城鎮、謝橋鎮、南照鎮、楊湖鎮、江口鎮、潤河鎮、新集鎮、六十鋪鎮回、耿棚鎮、半答崗鎮、王崗鎮、夏橋鎮、江店孜鎮、陳橋鎮、黃橋鎮、八里河鎮、迪溝鎮、西三十鋪鎮、紅星鎮、十八里鋪鎮、魯口鎮、縣政府駐慎城鎮。
④ 安徽阜陽潁上縣有哪些村莊
有 ,給你個地圖!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⑤ 安徽省潁上縣古城有誰了解呀,可以幫我說說嗎
潁上縣城現為慎城鎮,位於縣境中偏南部,居淮河北岸,瀕臨潁河右岸。 潁上縣城潁上歷史悠久,自建城至現在已有將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清光緒《潁上縣志》載: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樓煩縣為潁上縣,縣治在故鄭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把縣治改建於縣北6公里之舊縣城(今十二里店東邊,俗名「高河沿」)。後來不知在何時,縣治又遷回鄭城舊址。元朝末年,潁上縣城只存有土基。明朝初,經守御所正千戶孫繼達、副千戶何泉開始修築磚城。東城外臨潁水。城周3807米,高8.3米,基廣10.7米,面廣5.53米,城牆垛口1867個。四門:東門名叫「通津」,城門樓為「觀潁」;南門名叫「壽春」,城門樓為「望淮」;西門名叫「潁陽」,城門樓為「通汴」;北門名叫「禾稔」,城門樓為「拱宸」。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潁州道蘇志皋始開潁上城隍,城與池始備。至萬曆六年(1578年),知縣屠隆修築東門外石堤。崇禎九年(1636年),因李自成義軍馳騁潁霍,知縣廖維義重修石堤,並在北城建築「靖氛樓」,在城東南、城西北兩角同時修建兩座防禦樓房。潁上縣人「左州知州」高天佑又在城東北角築一高台。順治八年(1651年),東南角城牆被水淹倒,知縣鮑宏仁捐獻自己的薪俸把它修好。順治十二年(1655年),知縣翟乃慎又維修了東門外石堤和橋,「建泰山廟以鎮水口」,並修理了城牆。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潁河水漲,只有東北角城牆未倒,其餘三面全毀。雍正三年(1725年),知縣張志亨用土修復了三面城牆。乾隆四年(1739年)漲黃水,城牆又被淹倒,知縣嚴彭年又重修磚城,城周553丈,共3里20步,城牆垛口1285個,高7米至8米不等,用城樓名作為城門名字。道光十年(1830年),城牆又有倒塌,知縣黃應鈞倡捐重修。至二十二年及咸豐、同治年間,城東南、西北、西南等處屢有塌陷,迭經知縣程鈺、廷瑞、金灝、黃祺年等先後修復。光緒十二年(1886年),四座城樓又毀,知縣陳慎容等籌款重修,維持到清朝結束。 民國5年、12年(1916年、1923年),四座城樓又兩次毀壞,縣知事方肇尋、童佐良等籌款維修。民國22年(1933年),城牆又有倒塌,安武軍李榮標(潁上人)募捐重修,並在城東北、西北、西南、東南四處建碉樓四座。「沿城高、寬均如前,城牆垛口為1272個。城外濠池寬8丈至3丈,深1丈至5尺,周6里余」。直到民國28年,國民政府命令拆去城牆高度的一半,將城磚修建學校,古城遂逐步毀去,今僅存城基,已與地平,只有在城河外圍,還能清楚地看到城牆磚基突出於河干之上。 潁上縣城自隋朝始,一直為潁上縣治所在地,居縣境中部偏南。民國時期設城東、城西兩鎮。1949年解放,設城關鎮,屢有擴建,2005年11月撤城關鎮,設慎城鎮。
⑥ 安徽阜陽市潁上縣有哪些高中
安徽阜陽市潁上縣高中只有三所:
1、潁上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09年,1969年學校更為現名,2003年,學校被確定為安徽省示範高中,原校長王守讓,現由校長趙成松主管工作。
學校位於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城北新區,原來老校區在城南,現已成為潁上三中,截至2016年,共佔地400餘畝,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擁有有高中教學班109個。
(6)穎上縣有哪些廟歷史長擴展閱讀:
截至2016年3月30日,潁上縣第一中學共建成6棟教學樓(共105間教師辦公室,150個教室,其中包括8個大型多媒體教室)、5棟學生公寓(共692間宿舍,每層有兩間公共衛生間及盥洗室,每間提供6張床鋪,每間公寓房每生一床一櫃一桌凳,獨立陽台、晾衣架、衣櫃);
1棟圖書館大樓、2棟專用教室(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室及音樂室、美術室等)、食堂(8000平米,共兩層,內有小型超市)、浴室(二層,2000平米)以及高規格運動場(20000多平米,擁有標准塑膠草坪足球場、400米標准化塑膠跑道以及運動場看台;
硅PU地面籃球場18個、手球場4個、排球場2個)等,每個年級都擁有階梯教室,每個教室都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室和辦公室裝有空調、飲水機、語音聽力設備、現代化考試平台。
網路-潁上縣第二中學
網路-潁上縣耿棚中學
⑦ 安徽省穎上縣有哪些鎮
全縣轄21個鎮:慎城鎮、謝橋鎮、南照鎮、楊湖鎮、江口鎮、潤河鎮、新集鎮、內六容十鋪鎮、耿棚鎮、半崗鎮、王崗鎮、夏橋鎮、江店孜鎮、陳橋鎮、黃橋鎮、八里河鎮、迪溝鎮、西三十鋪鎮、紅星鎮、十八里鋪鎮、魯口鎮、縣政府駐慎城鎮。
⑧ 潁上縣有沒有被日軍打過
有。潁上縣志上有詳細記載。侵華日軍在潁上犯下滔天罪行,罄竹難書。
1938年5月以後,日本侵略軍曾四次入侵潁上。
第一次入侵:1938年5月24、25兩日,日本軍先後出動12架轟炸機對潁上城狂轟濫炸各達1小時之久。西關大街延燒3日,成了一片廢墟。全城死傷200人,燒毀房屋1000多間。6月3日,日軍占據鳳台縣城,繼續南下西進,攻佔潁上的魯口子、沫河口、楊湖鎮。所到之處,肆意燒殺淫掠,近30戶的楊檯子被放火燒光。菜農余公被殺後,屍體又被剁成多塊放在缸里腌。5日,日機在新渡口的浮橋和南岸葦子、高粱地里轟炸掃射,炸死船民和群眾數十人。
第二次入侵:1938年秋,日軍汽艇,溯淮西犯。潁上沿淮的垂崗、廟台、趙集、潤河、南照等集鎮鄉村遭受蹂躪達兩個月之久。在垂崗,放火燒順河街房屋300多間,拋屍河岸;在潤河,燒毀糧食34萬公斤,房屋近千間,全集幾乎被燒光,殺死無辜百姓300多人;在南照,燒毀東寨街和西順河街房屋千餘間,屠殺市民200多人,姦淫婦女百餘人。
第三次入侵:1942年3月1日,日軍第二次佔領魯口子。老百姓或投親靠友避難,或流落外地討飯,麥子熟了也不敢回家收割。
第四次入侵:1944年4月24日,日軍第三次攻佔魯口子,遭到國民黨抗日部隊騎二軍補充團九連的奇襲,斃日軍山奇中尉1員、士兵50餘名。後因寡不敵眾,九連邊戰邊退。25日,日軍佔領沫河口,沿潁水西上。在楊湖鎮、李溝嘴、江劉集、王泊渡、五里井等地,補充團第二、三營和騎兵師第一、二團與日軍多次激戰,因日軍有飛機掩護,致使抗日部隊節節敗退,潁城逐於27日淪陷。次日,在五里湖、十八里鋪、三十鋪、四十鋪等地,騎八師和騎二軍補充團又同日軍多次交鋒,斃傷一批日本兵。5月5日上午,一架敵機襲擊四十鋪騎八師司令部,盧廣偉副師長殉職,傷亡官兵數人。日軍進至六十鋪附近時,中國援兵暫編十四師趕到。7日,十四師第三團同日軍激戰於五十鋪一帶,並令二連逆襲,短兵相接,抗日官兵奮勇異常,日軍死傷慘重,副指揮官被擊斃,殲敵900餘人。三團趁勝追擊,10日下午收復潁城,12日收復楊湖鎮,潁上全境光復。這次日軍入侵潁上,所到之處,燒殺淫掠,殘忍至極,田園村莊被糟蹋得慘不忍睹。共殺我同胞100餘人。五里井孫二夫婦雙雙中彈身亡;城東渡口范治平被殺,其母被活埋;六十鋪陳庄,一次就有5個農民被殺;高庄1名婦女被輪奸後又被淹死;、張泊渡1位70歲的老奶奶被輪奸致死;城西武庄武藎臣被綁在樹上,削鼻、割耳、剜眼,最後剝皮。目擊者無不義憤填膺。
(以上事實均來自《潁上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