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書籍的分類名稱
如果文言基礎好的話,推薦讀二十四史,雖然有些地方不太真實,但畢竟是官方史書,我讀的就版是二十四史。權
文言基礎一般,就先去買一本中國通史,什麼版本都行,看過之後可以挑自己感興趣的朝代或歷史人物,去讀斷代史或人物傳記。
中國通史語言都比較干,怕枯燥就去看歷史講評,像百家講壇系列,明朝那些事兒,不過那些都屬於一家之言,有些地方主觀色彩很重,建議先了解一下正史再去看專家學者講的歷史,否則有可能對自己的歷史觀產生影響。
如果要推薦書籍,我認為 史記 最好,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啊。
其次就是 三國志 ,因為我喜歡三國這個驚心動魄的年代。
2. 請問有什麼介紹六大歷史觀的書籍嗎麻煩推薦一下,謝謝!
《 劍橋中國史》
是一部完全由西方學者撰寫的中國歷史,沿襲西方漢學研究一貫堅持的嚴謹作風,廣泛引用文獻材料,注重文獻的辨偽和考訂。由於東西歷史文化的差異,該書在許多歷史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觀點和質疑,也許有的問題,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而從沒有考慮過的。所有這些來自於另外一種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東西,必將極大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和開闊我們的視野。
《中華上下五千年》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間流傳有許多的神話,歷史故事等。故有書《中華上下五千年》。
《明朝那些事兒》
從朱元璋出生講起,到崇禎皇帝自縊明朝滅亡。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並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並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
《讀史學智慧》
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回憶,具有資治、借鑒、垂訓、治亂興衰之功用;本書製作精美,內容精彩,涵蓋從古至今的勵志經典,多層面、多角度、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生哲理。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
共分為四卷,是以「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的嘴巴重新詮釋中國史和世界史,將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段落變得趣味橫生,將原本趣味橫生的歷史段落變得精彩絕倫。
《二十四史》
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細說中國史》
學者黎東方教授在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就向群眾講述歷史事實,會場內聽眾踴躍,轟動一時。自離開大陸後,經常往返於台灣與美國,或執教某一大學,或潛心研究學問。先後由台灣傳記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細說先秦史》、《細說三國》、《細說元朝》、《細說明朝》、《細說清朝》,一直細說到民國的肇造。黎東方教授的《細說》深入淺出,是適合大眾閱讀的通俗性歷史讀物。黎東方教授對各個朝代的歷史事實與現象,透過其表面而洞察其底蘊,並探明其彼此間的相互關系,在融會貫通的理解之後,才筆之於書。閱讀《細說》,會發現黎東方教授具有深厚的功底,才能左右逢源、曲匯旁通。
《中國皇帝全傳》
皇帝,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曾經煊赫2000餘年。他們之中,有的是這條河中的順風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與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順流而漂的朽木……鉤沉他們的史跡,傳述他們的軼聞,於今之借鑒、增知、休閑,不無裨益。
本書匯集歷代約400餘位皇帝的小傳,上起始創「皇帝」名號的秦始皇,下迄滿清末代皇帝溥儀,且後附歷代皇帝一覽表。如此,則大體反映了歷代帝王的全貌。
3. 想了解中國歷史,讀哪些歷史書比較好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造就了現在的中國。而在此期間,更是發生過許多許多的重大事件,被流傳至今,為中國的歷史平添了一份色彩!
對於想要學習中國歷史的讀者來說,下面這幾本書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1、《上下五千年》
從黃帝至今,眾多歷史事例,人物都有詳細記載。對於里邊的文章,對於讀者來說也是更多的回憶和深思。嚴格按照時間線的順序來記載,對於歷史初學者是個不錯的選擇。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一直學習,而不是止步於課本,更多的歷史讀物正在等待大家去了解!
4. 比較全面而完整介紹世界歷史的書有哪些
我買了一套世界上下五千年,雖然很厚但是還是不詳細,每個文明國家介紹的還不夠多,了解歷史要看很多書,才能達到你的要求,參考如下:[1] 《聖經》
它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鑰匙! 作為基督教的正式經典,其最重要的主題是人。
[2] 《古蘭經》
伊斯蘭教的經典。從對世俗的征服來看,它表現的威力比任何神跡都大。
[3]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沒有牛頓,就沒有近代科學。牛頓第一次表明人可以像上帝那樣洞察世界的奧妙,這種思想在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4] 達爾文《物種起源》
達爾文的偉大之處,就是在於在看來不變的事物中找到變化,在看來沒有聯系的事物中找到關系。
[5]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夢是最一般的心理現象之一,也是各種迷信和預言的來源之一。弗洛伊德主要功績在於理性地把夢作為一種對象來研究,並得出劃時代的發現――潛意識。弗洛伊德指出,人並不是自己行為和精神的主宰,他在很大程度上受潛意識控制。
[6] 歐幾里得《幾何原本》
除了《聖經》以外,沒有任何其他著作有這么多人閱讀、學習和研究,正是《幾何原本》把數學變成脫離實際的純粹數學,並且對於近代科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7] 亞當?斯密《國富論》
用科學的方法對經濟體制運行規律進行研究,斯密發現了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運行的主要矛盾――公平與效率。
[8] 馬爾薩斯《人口原理》
兩個世紀以來,馬爾薩斯可以說被攻擊得體無完膚。不過,即便他的每一句話、每個數據都是錯的,其精神實質總是得到輝煌的證實。
[9] 卡遜《寂靜的春天》
同《人口原理》一樣,《寂靜的春天》是人類對自己的生存狀況提出嚴重警告的警世之作,在它出版四十多年之後,「環境」已經成為最流行的熱門詞條之一。
[10]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這是一部氣勢磅礴的作品,同時它又是具有深刻思想的理論著作,這兩者的結合造成它的非凡的影響。它是「共產主義的聖經」,真正影響了千百萬人的思想和行動。
[11] 《論語》
代表中國文化的首屈一指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在於人和人之間有差別、不能平等,這也是兩千五百年來中國文化的核心。許多古代文化消亡了,而中國文化卻在變化中存續下來,這可能是孔子和他的《論語》的功勞。
[12] 孫武《孫子兵法》
它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以及最有影響的軍事理論著作,它同儒家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國傳統文化,而這種思想完全深入到現代人的思想之中。《孫子兵法》提供的「計謀」形成中華民族兩千五百年來斗爭哲學的主導技術,但單純技術觀點並不能帶來勝利,許多情況下還遭到失敗。
[13] 拉瓦錫《化學原論》
人類面對的就是多樣多彩的物質世界,化學就是關於多樣性的科學,而且化學不單純是「自然科學」,它還是人工科學。不少人低估了化學革命,也沒有對拉瓦錫的功績予以充分的肯定。
[14] 麥克斯韋《電磁通論》
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不僅在理論上是物理科學的重大突破和完美綜合,而且從技術上產生出驚人結果。一方面通過電工學使整個文明社會電氣化,使工業自動化成為可能;另一方面,通過電磁波的預言和發現,直接把人類引導到無線電世紀,而這構成了信息與傳媒社會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15] M.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馬克斯?韋伯是20世紀最偉大的社會科學家,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與馬克思相提並論。馬克思側重經濟基礎,而韋伯則強調意識形態,特別是宗教的作用。在一個片面強調競爭、優勝劣汰、爾虞我詐的社會中,理性的經濟倫理――誠實、信任、責任、互惠是多麼難以建立起來。而這就是韋伯的新教倫理學說的重要意義。
[16] J.S.穆勒《論自由》
「自由」是一個美麗的字眼,但不少人對它只是泛泛而談,許多人批判它更是偷換概念、言不及義。穆勒的《論自由》是迄今為止論述社會自由最重要的著作,也是第一批介紹到中國的世界名著。遺憾的是,一百年後,一些中國人對此書的內容仍然茫然無知。
[17]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法律是人類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建制之一。歷史上的許多政治理想和社會大同的思想,最終只有通過法律才能落在實處。所以歷代思想家對法律多有思考,但他們往往從某一角度出發,而帶有一定的局限。本書是第一部系統的法學巨著,其核心在於法律至上和三權分立學說。這不僅在歷史上有著重大作用,而且對今日仍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18] 盧梭《社會契約論》
啟蒙運動時期是一個思想大解放的時代,它與工業制度的結合是社會現代化的兩個動力。盧梭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但時至今日,人們對盧梭仍有許多誤解,不是認為他的思想和其他人差不多,就是認為他十分激進。仔細研究一下他的思想,會發現他有許多獨創之處。
[19] 希特勒《我的奮斗》
《我的奮斗》是一個非常好的反面教材。希特勒在書中反復明確宣傳他的政治理想。概括起來就是:種族主義、大日耳曼民族主義、生存空間、第三帝國的理想國。這些思想在希特勒死後並沒有消失,仍然在以各種形式延續著。
[20] 麥克盧漢《理解媒體》
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可是很少人關注信息的傳播;我們生活在媒體的包圍之中,可是沒什麼人注意到它的影響。麥克盧漢是最早開始關心媒體對個人、對社會的改造的人,提出「媒體即消息」的論點。他開拓了一個無盡的前沿,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挖掘。
[21] 柏拉圖《共和國》
世界哲學歸根溯源只有兩種,其中之一是希臘哲學。了解希臘哲學,首先要談柏拉圖。柏拉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把哲學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哲學不是那種空洞言詞的游戲,也不是宗教和意識形態的教條。哲學要對一般概念和理論進行發揮和論證。
[22] 亞里士多德《工具論》
亞里士多德是許多學科的開創者。與柏拉圖不同,他是學科的體系化者;後來許多哲學、科學體系的建立是以他的體系為模式來做的。《工具論》是亞里士多德的邏輯論文的匯編。邏輯和語言一樣,平時感覺不到它有多重要,而只有在思想混亂一團時才感到其必不可少。邏輯是整理思想和知識的框架,沒有它,理論和科學都無從產生。
[23] 薛定諤《生命是什麼?》
20世紀生命科學最重要的事件是分子生物學的產生,分子生物學來自沃森和克里克的DNA雙螺旋模型。而這兩位科學家恰巧都受到薛定諤這本小冊子的深刻影響,他們的成就,使其後五十年生物學完全改變面貌,而且還將在下一個五十年、一百年改變世界的面貌。這條路恰巧是一位連化學都不太懂的物理學家打通的。
[24] 維納《控制論》
該書實際上預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整套新學科的產生。控制論所包括的內容十分龐雜;20世紀晚期發展起來的一套理論,如非線性科學、渾沌理論、復雜性理論、人工生命、直接或間接的與控制論特別是維納的思想有關。
[25] 威爾遜《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
正如威爾遜所說,社會生物學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普遍理論,使之能夠依據群體的各種參數關系以及由物種遺傳結構所產生的行為在受到制約的情況下,來預見社會組織的特徵。顯然,這在理論上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正如達爾文一樣,只要把動物同人類聯系起來,終將會受到挑戰。
[26]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對人的本質的洞察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從古到今,人最感興趣的問題還是人本身,人希望認識自己;而這恰巧是人本主義或人文主義的實質。但人是復雜的,這種認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文藝作品為我們提供一個最佳的場所。
[27] 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們》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作家當中是最偉大的思想家。如果說,「文學是人學」,那他就是人類心靈最為深刻的探索者。或許,是人心的洞察者。俗話說「人心叵測」,這似乎有貶義,但人心的確難以用科學的方法、理性的方法來度量,而文學作品卻可以彌補科學的不足。
[28] 孔德《實證哲學教程》
孔德的《實證哲學教程》可以看成是19世紀初思想狀況的一個網路全書,從這里勾畫出未來發展的藍圖。這本網路全書的大綱就是科學分類。學科的不斷分化與專門化是一種不可遏制的趨勢,只有科學分類才能告訴我們它們發展的邏輯線索和歷史線索。
[29] 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
邊沁在國內不大為人所知,但不少人對他的「功利主義」應該有所耳聞。邊沁的功利主義主要問題在於他過於強調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的一致性,而且事在人為,總可以使其一致。雖然邊沁的每一種理想都遭到許多反對,但是在英國本土卻漸進地得到貫徹,這也許是19世紀英國得到和平發展的原因所在。
[30] 《奧義書》
世界哲學歸根溯源只有兩種,其中之一是印度哲學。但印度哲學過於抽象、過於脫離現實和現世,它沒能繁衍出健康的自然哲學和社會哲學,而只是停留在純哲學的層面,更多的是塑造印度人乃至印度宗教的精神。《奧義書》是印度哲學的源泉。它首先從巫術、儀式中過渡到哲學性質的問題,並謀求其解答;它開辟了印度哲學的先河。
[31] 歌德《浮士德》
歌德用「古典的」形式創造一個嶄新的,完全屬於新時代的理想的人。在歌德的浮士德身上,最主要的是為求知識的無盡的探索精神,這個精神可稱之為浮士德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西方的科學昌明與文化鼎盛的時代。
[32] 塞萬提斯《唐?吉訶德》
名著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有助於精神的提升,精神提升的關鍵在於人生意義的認同。唐?吉訶德和他的僕人桑丘以及書中的其他人物對每個讀者來說都不陌生,一個人在他生活中,總會遇到類似的人物和情景。除了技術進步之外,你會發現現代的人性與塞萬提斯描寫的16世紀的人性與非人性何其相似乃爾。
[33] 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資本主義必將滅亡,20世紀沒能滅亡恐怕得歸功於凱恩斯,是他拯救了資本主義免遭滅頂之災。戰後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也是他奠定的。
[34] 凡勃侖《有閑階級論》
階級的劃分除了馬克思的經典定義之外,一般使用比較隨便,但劃分的依據不外乎政治、經濟與身份地位。但凡勃侖是一位另類的思想家,他把人按「閑暇」來分類,分成有閑階級和無閑階級。由於有閑階級越來越成為現代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有必要對有閑階級的地位和存在價值做一番探討。
[35] 福柯《詞與物》
很難用一句話概括這本書,實在要說,那就是「學科分類與演化的科學框架」。在學科肆意泛濫的今天,科學的分類實屬當務之急。
[36] 羅爾斯《正義論》
羅爾斯的《正義論》於1971年出版。其中討論的主題沒有一樣是新的,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啟蒙運動時期的問題,但是,他卻是在新的環境之下來考慮的。換句話說,這本書標志著道德哲學由現代到後現代的轉變。
[37] 卡西爾《符號形式的哲學》
「人是什麼?」――人們對哲學本來應該解決的最根本問題一直沒有給出像樣的答案。卡西爾解決這個問題的出發點與眾不同,那就是「人是符號的動物」。這打開了一個新的通道。由於所有的文化的基礎都是建立在人有形成概念的能力之上,這種能力使我們能夠發明和使用人工記號和符號。卡西爾認為這些「符號形式」正是哲學所應該集中研究的對象。
[38] 喬姆斯基《句法結構》
語言是21世紀最主要的研究對象之一。人的一生都在用語言同人打交道,也通過語言進行思考;但是圍繞語言有許多老大難問題至今不能理解。1957年出版的《句法結構》引起一場語言學上的喬姆斯基革命;這是一場對整個語言理論的正本清源。它不僅在語言學界激起強烈反響,而且影響到許多周邊領域,涉及許多基本問題。
[39] 馮?諾伊曼,摩根斯坦《對策論與經濟行為》
馮?諾伊曼的工作從方法上標志著數理經濟學的新時代。他的方法證明,現代數學的公理思想,抽象的概念對於實際問題一樣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他的哲學觀點預示著未來數學家的工作――數學家可以在極其廣泛的領域中選擇課題進行研究,無論是對策論還是與經濟學的結合已經取得而且必將取得重大進展。
[40] 微耳和《細胞病理學》
現在的西醫被稱為「科學的」,歸根結底,有賴於把疾病的原因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上。而這正好是德國醫學家微耳和的主要貢獻。他是細胞病理學的締造者。1858年他發表了《細胞病理學》,其中完整地闡述細胞學說,並聲稱「所有細胞來自細胞」。
[41] 湯因比《歷史研究》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有識之士總要考慮當前與過去的關聯,將來的發展趨勢等等;而這就需要通過學習和研究歷史,建立一種歷史哲學或歷史觀。而史論就是為這些人打造航海羅盤的。湯因比的《歷史研究》在眾多的史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包含大量的理論概括及創新。
[42] 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
到了20世紀,史學界出現一次大的革命,那就是「年鑒學派」的興起。年鑒學派反對把歷史局限於政治史范圍之內,主張研究歷史的全貌。布羅代爾就是年鑒學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由於他的工作,年鑒學派在二戰後佔主流地位,其影響也從法國擴大到全球。
[43] 羅素《自由與組織》
在18世紀末,可以說所有國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卻因為各種原因產生了如今如此驚人的差距。過去的歷史哲學也許能指明歷史發展的方向和動力,但無法預測歷史發展的速度。而19~20世紀與以往歷史的不同之處正好在於速度的變化。羅素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能指出引向這種變化的因素。
[44] 霍布斯鮑姆《極端的年代》
在整個歷史長河中,20世紀究竟是繼往開來走向進步走向輝煌的時代,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一個小插曲,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作為一個極端的時代,肯定會遺留下相當多的後遺症,值得我們反思。
[45] 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在21世紀,各種文明的命運是我們首先要關心的問題。本書就是在歷史轉折關頭反思的結果。亨廷頓害怕伊斯蘭文明與儒教文明聯手打敗基督教文明,但是前兩者是不可能結合的,這點上他的判斷顯然有誤。然而文明的沖突是否能造成新一輪的「西方的沒落」,卻不是沒有可能。
[46] 加繆《鼠疫》
從古到今,人類不斷面對各種災難,但他們很少能夠對災難有所准備。這本講人類如何面對災難的書創作於希特勒時代,許多人感到無望。在這關鍵時刻,加繆看到面對災難的惟一正確態度,就是不要聽從命運的擺布,也不要聽從權威與利益集團的煽動。
[47] 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這是一本「禁書」,也許是最著名的、名副其實的禁書。盡管它因「性」被禁,卻並不等於說它的題材只是性。在書中,勞倫斯不僅要求一個人真正「性」的解放,更要求從工業文明、傳統文化以及精神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解放的人」。這些才是勞倫斯思想的深義。
[48]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19世紀兩位大思想家對20世紀有著持續的影響:一位是馬克思,一位是尼采。這本書是尼采著作的頂峰。它包括尼采過去的一切思想,這些思想用兩個新的概念,即超人和永遠輪回來加以貫穿。
[49] 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
波普爾的《科學發現的邏輯》是科學哲學的一次革命。波普爾說:「經驗科學就是理論體系,我們可以把認識邏輯稱做理論的理論。」「科學的理論就是普遍的命題。」按照他的學說,科學理論「不是由觀察開始,而是由問題開始」。波普爾的整個科學理論的出發點是劃界問題,也就是找出一個判據來區別科學與「偽科學」的界限。
[50]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人們對未來有所企盼,但同時又對未來充滿恐懼;在一個變化劇烈的世界中有著大量的不確定性,人們希望駕馭它。到20世紀後半,未來學應運而生。對未來學家的評價首先在於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或僅僅處於萌芽狀態的東西能否做出比較准確的預測。托夫勒做到了這點。他的這本書在1980年出版,而20世紀後二十年正是按照這個藍圖來實現的。
5. 中國歷史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請大家推薦些關於中國歷史的書籍
中國通史,來這本書是自對歷史愛好者一個比較通俗的書籍
廿五史,這套書被稱為正史,但全部是文言文,而且我認為只有前四部書(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非常好,而且較真實,後面嗎。。。。。
世說新語,這本書是野史的代表,不過文學性很高,也有較高的史學價值。
第二十三王朝,英國人著的明朝史,有很多中國人不敢寫的東西,而且分析的很嚴謹。
資治通鑒,以史為鑒,有資於治道。司馬光的歷史觀很讓人欽佩。
貞觀政要,記載了李世民與其主要大臣的對話。對了解貞觀之治有極大的借鑒。
6. 能否幫我推薦一兩本關於歷史觀的書籍
我不同意上面觀點
我覺得你答的是有關歷史的書不是介紹歷史觀
我覺得應是《史通》
7. 比較有名的中國歷史書籍有哪些
有《春秋》、《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左傳》等。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2、《史記》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3、《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
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4、《三國志》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
5、《左傳》
《春秋左氏傳》(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代以後才多稱《左傳》。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同時也是傑出的歷史散文巨著。
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范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史書
8. 有什麼好看的歷史書籍求推薦
如果文言來基礎好的話,推自薦讀二十四史,雖然有些地方不太真實,但畢竟是官方史書,我讀的就是二十四史。
文言基礎一般,就先去買一本中國通史,什麼版本都行,看過之後可以挑自己感興趣的朝代或歷史人物,去讀斷代史或人物傳記。
中國通史語言都比較干,怕枯燥就去看歷史講評,像百家講壇系列,明朝那些事兒,不過那些都屬於一家之言,有些地方主觀色彩很重,建議先了解一下正史再去看專家學者講的歷史,否則有可能對自己的歷史觀產生影響。
如果要推薦書籍,我認為 史記 最好,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啊。
其次就是 三國志 ,因為我喜歡三國這個驚心動魄的年代。
9. 想看一些關於歷史的書籍,多了解了解歷史 求推薦
想要了解歷史可以看中國通史,如果時間充足可以看世界通史,看時不一定一字一句看,跳躍的看,沒什麼興趣或沒怎麼聽說過的篇章可以不看,或者覺得對考試沒什麼用的也可不看。當然你有興趣看是最好。
看這兩本對你歷史宏觀架構比較有好處,也不會很難讀。
你如果沒有任何基礎的話,我是這樣推薦的,如果你想把歷史讀通,第一步,你要讀通史。至少明白有那些朝代,順序是什麼,不能亂。這個時候推薦你讀《中國通史》,白壽彝先生著,另外還有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 這期間,你可以多看電視,還有那些講壇視頻,這些是非常好的,像那個袁老師的,易中天的。還有閻崇年的等等。
等你,把這些看完了,你會有點亂,這個時候,你要想辦法把自己理順。推薦易中天的《中華紀》有很多本的,你慢慢的讀,他的分析有道理。
這個時候,你應該對是中國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了。
相詳細的了解每個朝代的事情的時候,你可以讀斷代史,像呂思勉先生的《秦漢史》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書,而且你也有了自己的選擇能力。
如果,你還要考研的再細點,你就讀《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這些書,這些書是在功底的。
最後,讀二十四史。你讀了才知道,實在太難了,就是歷史專業畢業的,也沒有幾個讀完的。
10. 推薦一些「大歷史觀」的書
黃仁宇先生的作品最能體現「大歷史觀」,推薦以下書目:
《萬曆十五年》
《放寬歷史的視界》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中國大歷史》
《大歷史不會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