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中哪些人物與超越有關

歷史中哪些人物與超越有關

發布時間:2021-03-01 23:20:57

Ⅰ 下面的成語與歷史上哪些人物有關

1、篝火狐鳴(陳勝 吳廣)
2、高山流水(伯牙 鍾子期)
3、指鹿為馬(趙高)
4、雞鳴狗盜(孟嘗君)
5、鑿壁偷光(匡衡)
6、圖窮匕見(荊軻)
7、負荊請罪(廉頗)
8、破釜沉舟(項羽)
9、請君入瓮(來俊臣 周興)
10、江朗才盡 (江淹)
望梅止渴——曹操
世外桃源——陶淵明
圍魏救趙——孫臏
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

歷史人物和成語有哪些

1、一鼓作氣(曹劌)
2、一字千金(呂不韋)
3、一字之師(鄭谷)
4、一飯千金(韓信)
5、東山再起(謝安)
6、圖窮匕見(荊軻)
7、紙上談兵(趙括)
8、負荊請罪(廉頗)
9、卧薪嘗膽(勾踐)
10、接竿而起(陳勝、吳廣)
11、三顧茅廬(劉備)
12、孺子可教(張良)
13、四面楚歌(項羽)
14、老當益壯(馬援)
15、投筆從戎(班超)

16、暴殄天物(商紂王)
17、暗渡陳倉(劉邦)
18、嗟來之食(黔敖)
19、怒發沖冠(藺相如)
20、手不釋卷(劉秀、呂蒙)
21、韋編三絕(孔子)
22、墨守成規(墨子)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雞犬升天(劉安)
25、高山流水(俞伯牙)
26、口蜜腹劍(李林甫)
27、風聲鶴唳(苻堅)
28、泰山北斗(韓愈)
29、破釜沉舟(項羽)
30、東窗事發(秦檜)
31、程門立雪(楊時)
32、司空見慣(劉禹錫)
33、夢筆生花(李白)
34、力透紙背(顏真卿)
35、成竹在胸(文與可,即文同)
36、赤膊上陣(許褚)
37、馬革裹屍(馬援)
38、黃袍加身(趙匡胤)
39、洛陽紙貴(左思)
40、背水一戰(韓信)
41、聞雞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廬(諸葛亮)
43、完璧歸趙(藺相如)
44、退避三舍(重耳)
45、樂不思蜀(劉禪)
46、指鹿為馬(趙高)
47、畫龍點睛(張僧繇)
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諱疾忌醫(蔡桓公)
50、多多益善(韓信)
51、秋毫無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
53、鞠躬盡瘁(諸葛亮)
54、約法三章(劉邦)
55、請君入瓮(周興)
56、舉一反三(孔子)
57、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58、八斗之才(曹植)
59、陸海潘江(陸機、潘岳)
60、舉案齊眉(孟光、梁鴻)

滿意望採納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人物是截至目前都沒有人能夠超越的

中國歷史上難以超越的人物實在是太多了。武將有秦朝的蒙恬、西漢的衛青霍去病、三國時期的呂布、關羽、張飛,南宋的岳飛、明朝的於謙等等,文學家有三國時候的三曹、初唐四傑、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宋朝的三蘇、范仲淹,唐宋八大家,南宋李清照、辛棄疾、柳永,清朝的曹雪芹等等。每個人都獨特,都熱血,都難以超越。

范仲淹,也許大家只知道那個書本上“背誦並默寫全文”的《岳陽樓記》,實際上忽略了其政治上的成就。范仲淹是最具文人骨氣的政治家,他能代表一眾宋朝文學家,也正是因為這份骨氣。三次被貶,他都堅持自己的主張,堅持改革,這世間任何事,都不能阻擋他完成心中的抱負。蘇軾,我最愛的文學家,蘇軾的豪氣和細膩讓人沉醉不已。

Ⅲ 歷史上都有哪些人物是直到目前都沒有人能夠超越的

如果說歷史上有哪些人物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夠超越的,我覺得實在是太多了,要知道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出現的傑出人物實在是太多了,他們都會在某個方面做出無人能夠超越的事情出來,比如說秦始皇嬴政一統八荒,唐朝武周武則天,等等都是沒有人能夠再超越了的。

當然,除了秦始皇嬴政,武周武則天之外還有很多人,比如說詩仙李白,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等等,他們也都是如此。

Ⅳ 有哪些歷史人物做出了超越時代的作為

比如說畢升的造紙術,在畢升所處的那個年代和所受的教育,能夠發明造紙書非常的不容易,如果放到現在的話也是會有很高的成就。

Ⅳ 歷史上那些超越了時代的人物

刻舟求劍的楚國人
他的事跡記錄在《呂氏春秋 察今》中,刻舟求劍是批評他拘泥固執,不懂隨著實際變化來處理事情.
但是,我們仔細推敲一下刻舟求劍這件事情,根據現在的物理學中的運動學知識,就會發現,在理想狀態下,如果忽略水的阻力,而且江如果足夠深的話,最後他一定會求到劍。!!難道他當時已經具備現代的運動學知識?
結論:他的運動學知識可能要早於世界1000多年!!

我自己的結論:嘲笑他的就是當代亞里士多德,如果水沒有阻力他是一定會求到劍的。而且他的行為有很深的哲學內涵。
2.南轅北轍中的魏國人
他的事跡在《戰國策·魏策四》也有記載。南轅北轍的故事我們也很熟悉,再考慮一下它的科學性,我們現在知道他是可以實現向北走也能到楚國去的。難道那時候他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了嗎??
結論:他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有環球旅行想法並且第一個環球旅行的人,(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太晚了!!!)

我自己的結論:他是一位哲學家,行為藝術家,理想主義者,自由思想家,他的做法非常有哲理性邏輯性。
3.吳承恩 (1506-1582)
大家還記得他在《西遊記》中有斷「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描述。雖然只是個神話故事裡的一段描述,看起來也許很荒謬。但是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他已經有時間相對性的概念,這個概念是直到在300多年後的愛因斯坦才成功從牛頓的絕對時空觀中走出來而提出,而吳承恩要比牛頓還要早接近100年。我實在佩服吳承恩的想像力。
結論:吳承恩是世界上第一個有相對時空觀的人。

4《守株待兔》中的農夫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他提出了「歷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性」這樣的觀點。他的做法非常前衛,是明顯挑戰哲學理論的行為藝術,有深厚的哲學內涵。

5《鄭人買履》中的人有著驚人的數學天賦,只相信數字。

6 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人權(民)大於主權(社稷)思想。

其他

曹操:寧可讓我負天下人,不可讓天下人負我
以自己的感覺為重,以個人為中心,領先卡夫卡很多年。

最早知道非典可以至人死亡的人也是曹操.

「非典吾命休已」

Ⅵ 歷史上有哪些人物是如神一般存,不可超越的

如果單從歷史人物來做出的貢獻來自說,秦王嬴政的歷史成就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是他讓「中國」這一概念成為事實,自周天子分封以來,中國的概念多指中原地區,但中原地區又是由各諸侯國相互組成,雖共同為周天子效力但到後期實為散沙一盤,是秦始皇讓這一模糊的地理概念成為了一國家概念,也為後來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多民族國家做了一個先例。

Ⅶ 話題,歷史上有沒有超越時代的人

中國歷史上疑是穿越者的十大著名人物(轉)

第10名:冉閔【可能性30%】
冉閔是五胡亂華時不折不扣的「第一殺神」、「第一戰神」,面對北方胡族的大舉入侵,身為漢人的冉閔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改變了漢族險些被滅族的命運,可謂震古爍今、力挽狂瀾,堪稱是漢族的拯救者。別的不談,光是冉閔的戰績就幾乎是超人的,再加上他頒布「殺胡令」,主張漢族「以殺止殺、以暴制暴」來反擊侵略中原的北方胡族,這種思想非常類似於今天二十一世紀的「憤青們」的思想。冉閔的事情不能多說,說多了都影響民族團結了。傑出的軍事智慧、驚人的征戰成就、愛國的憤青思想、崇尚武力但沒有什麼政治智慧,這些都使得冉閔很像21世紀某位愛國憤青的穿越。

第9名:黃櫱禪師、步虛禪師、邵雍【可能性50%】
這三人在中國歷史上屬於不同的時代,之所以把他們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在穿越後都選擇了同一條道路:避世。和其他穿越者不同,他們沒有大展拳腳地大幹一場,而是遁隱山林渡過了平淡的一生,所以才不怎麼出名。為什麼說他們也是穿越者?因為這三人都寫了預言書,黃櫱禪師寫了《黃櫱禪師詩》,步虛禪師寫了《步虛大師預言》,邵雍寫了《梅花詩》,都是預言未來的,而且很准確。黃櫱禪師和步虛禪師在穿越後都選擇淡泊名利、清心寡慾地隱居度日,邵雍在北宋做了哲學家,其他事跡便沒有了。這三位的遭遇說明了,穿越後能夠恢復正常的心理也是不容易的事情。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陡然顛覆,足以讓一個人無法適應。有時候,穿越後不一定要干大事,融入當時的社會里過完平淡而美滿的一輩子,也未嘗不是壞事。黃櫱禪師、步虛禪師、邵雍三人應該是當代普通民眾的穿越,因此沒什麼雄心壯志,只希望安度一生。

第8名:鬼穀子【可能性50%】
鬼穀子簡直就是戰國時期的第一絕世奇人,他一直隱居山林,沒有直接投身七雄爭霸的時代,但他教出的學生卻一個比一個大名鼎鼎,武有孫臏、龐涓等,文有蘇秦、張儀、毛遂等,據說范蠡、白圭、呂不韋也在他這里學過經商之道。史書記載,鬼穀子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二是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游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鬼穀子先生,您究竟還有什麼不會的?用現代的目光看,鬼穀子應該具有大學教授的能力,他穿越前應該是個博學多才的大學理科教授,同時還是一個軍事愛好者。但為什麼鬼穀子沒有成為大秦帝國的開國元勛呢?這是因為鬼穀子先生穿越的時間不對。歷史記載,鬼穀子出生在公元前400年,而秦國的商鞅變法開始於公元前356年,並且變法二十年後才強盛起來。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鬼穀子先生活到六七十歲的時候,秦國才強盛起來並展開了一統中華的宏圖大業。想想看,鬼穀子穿越在後有多郁悶,生不逢時啊!他面臨的選擇是很麻煩的,雖然未來的天下是屬於大秦的,但那時的秦國卻是七雄里最弱小的國家,還需要六七十年時間才會慢慢地發展起來。沒辦法,鬼穀子先生穿越的時間出現了太大的誤差。他應該繼續穿越到五十年後,那時候他二十歲時,秦國正好被商鞅先生弄得強大了,可以供他大展拳腳了。但可惜,時間不對。此時跑過去投效秦國也沒什麼好處,甚至很有可能落個商鞅那五馬分屍下場。投效秦國屬於長期投資,而且時間十分漫長,過程太危險,投效其他國家屬於短期投資,註定最終失敗,不會青史留名。所以鬼穀子先生想了半天,看看這兩千年前的自然環境實在是太好了,既沒有工業污染也沒有食物添加劑,山清水秀、空氣絕對清新,於是他直接住下來了,同時干起老本行教書育人,培養出一個個當代豪傑去改變世界,至於他自己,則在絕對無污染的大自然環境里優哉游哉,以絕世高人的身份渡過了不平凡的一生。可以說,鬼穀子這位穿越者的心態很好,他雖然有著豐富的知識基礎,但偏偏穿越的時間不對,沒有給他大展手腳的歷史環境。但他隨遇而安,值得我們學習。鬼穀子先生的穿越遭遇說明了:穿越到的時代也很重要。

第7名:諸葛亮【可能性80%】
諸葛亮的事跡已經不用說了,光是他的頭銜就是一大堆: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書法家...並且還精通奇門遁甲、五行八卦等玄學玩意,甚至還能未卜先知、能掐會算,上馬指揮打仗,下馬安邦定國,閑時舞文弄墨,寫出一堆千古流傳的文學佳品,偶爾搗鼓搗鼓發明,發明出一堆稀奇古怪的東西,簡直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無所不會的超級完人,人品也非常完美。用現代的目光看,諸葛亮應該把現代的不少物理學、化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等基礎知識都帶了過去,可惜,諸葛亮在現代估計學習不怎麼樣,忘了火葯的配方成分了,所以沒能在三國時期造出大炮來,否則的話,他肯定能一統三國,但現代的高中生知識在三國時期也絕對獨步天下了。綜合而言,諸葛亮很像21世紀某位學習不太優秀但品德優秀的三好學生(應該是大學生)進行穿越的,當初他在南陽茅廬耕地種田的日子其實就是他適應穿越後世界時代的緩沖期,然後受不了種田的痛苦才跟著劉備去混天下的。我們可以肯定,諸葛亮是文科生穿越的,只懂得理科的一些皮毛知識,不精通現代理科,所以他沒發明出跨世紀的傑作,但寫詩很有水平。也有人說,諸葛亮的智慧是被《三國演義》給誇張放大的,但實際上,這傢伙在一些地方已經暴露了他是穿越者的身份了。中國古代十大預言書里的《武侯百年乩》和《馬前課》都是諸葛亮寫的。預言書!這是什麼概念?這是赤裸裸的穿越者的證據啊!諸葛亮這傢伙最終還是沒有耐得住寂寞,畢竟數十年如一日地保守一個秘密也是非常痛苦的,於是他忍不住寫了預言書來暗示自己是穿越者的身份了。大家都很奇怪,為什麼歷史上所有的預言書都寫得很潦草、很混亂、很隱晦?原因很簡單,除了歷史老師,誰會把中國五千年歷史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情記得一清二楚?大家都頂多記個大概而已,比如唐宋元明清這個順序以及一些大事,但這些大事是具體什麼時間發生的,誰記得?諸葛亮也一樣,他只記得中國歷史的整體大概,不記得細節,所以他寫出來的預言書也是含糊不清的。另外,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也非常聰明巧慧,很有可能是諸葛亮耐不住痛苦,向他老婆吐露了他其實是穿越者的身份,然後教會了他老婆不少現代的知識,這才使得黃月英也成為了歷史上最聰明的女人之一。通過諸葛亮的教訓,我們知道了,在穿越前學好理科知識是多麼地重要,否則的話,你即便擁有四川這么一大塊地盤,也無法統一中國。穿越後,你可以不會寫詩,但一定要學會製造炸葯。

第6名:李淳風、袁天罡【可能性80%】
這二人是師徒關系,都是大唐初年的預言家,享受國師的待遇,同時還是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兩人合夥寫下來的《推背圖》是中華預言書里最著名的奇書,據說預測了中華文明一千多年後的歷史,一直預言到公元2000多年。除此之外,李淳風單獨寫了《藏頭詩》,也是預言書。李國師,您也太顯擺了吧?穿越者的身份暴露無遺啊!可以推斷:李淳風是穿越者,袁天罡只是他在唐朝收的徒弟,但袁天罡知道李淳風是穿越者,並且從李淳風這里撈到了不少二十一世紀的知識,所以也成為了大預言家。從李淳風穿越後的表現看,他直接投靠了大唐說明他一開始就知道天下是屬於大唐的,另外,他好像沒有留下什麼文學作品,也沒有發明創造什麼東西,就是對歷史非常了解。由此可以再次推斷:李淳風是21世紀某個學歷史的學生,除歷史外一無所長,既不懂理科知識也不懂文科知識,所以既不會發明創造也不會寫詩寫書,完全就是靠著作弊的「預言」來混飯吃的,但在大唐混得還不錯。李淳風是個非常好的教材,告訴我們歷史是多麼的重要,哪怕你文科垃圾理科廢物,只要會背歷史書,穿越回去就能做大官並吃香喝辣。

第5名:劉伯溫【可能性80%】
劉伯溫之所以排名在諸葛亮和李淳風前面,是因為他的情況和諸葛亮李淳風很相近,但混得遠遠比諸葛亮和李淳風要好很多,俗話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就說明了劉伯溫比諸葛亮還要強。劉伯溫是明朝開國元勛,天文地理、軍事政治、文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同時也會打仗,既是軍事家也是政治家,既是開國功臣也是治世良臣——看到這里,我們的腦中忍不住浮出了「完人」這個詞了。這廝又是一個完人!這已經非常可疑了,但最大的鐵證,還是因為劉伯溫和諸葛亮、李淳風一樣,完成大業後每天吃飽沒事做,開始心靈空虛了,身為穿越者的秘密讓他心裡按捺不住,於是他也去幹了同樣的事情:寫預言書!沒錯!劉伯溫也寫了預言書,而且還和諸葛亮、李淳風一樣,都寫了不止一本!和《推背圖》齊名的《燒餅歌》就是劉伯溫寫的,除此之外他還寫了《金陵塔碑文》,也是預言書。作為明朝人的劉伯溫,預言到了1937年日本侵華、國共內戰等20世紀的事情,說他不是穿越者都讓人不相信了。由此可以推斷:劉伯溫其實是20世紀末或21世紀初的穿越者,而且基礎知識要比諸葛亮和李淳風強得多,所以混得比諸葛亮和李淳風好多了。諸葛亮只能幫助劉備三分天下,而劉伯溫則幫助朱元璋一統江山,李淳風只能靠著歷史知識做國師和預言家來混飯吃,而劉伯溫則真刀實槍地投身元朝末年的亂世並混到位極人臣的地位。所以說劉伯溫是個正面教材,再次告訴了我們,學好知識再穿越是多麼重要。

第4名:成吉思汗【可能性30%】
這一位更加不用說了,他的軍事指導思想絕對是超時代的,但政治能力不怎麼樣。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實在是太龐大了,極盛時期的蒙古帝國總面積3300多萬平方公里、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的22%,帝國境內的總人口達一億多。如此龐大的帝國,除了蒙古帝國這一個外,那隻有穿越小說里才會出現。那我們為什麼不懷疑其實蒙古帝國也是真實歷史里的穿越者的結果呢?另外,成吉思汗對日本也很討厭,曾發動了兩次東征,建造了兩支艦隊去征服日本。能夠建立這么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帝國,但不到百年便土崩瓦解,說明穿越者如果想要當皇帝,不但基礎知識要扎實,還要擁有高超的政治能力。

第3名:河蟹(僅是調侃,絕非對他老人家的不敬)
萬里長征、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如果哪個穿越小說把主角開始創業時的艱辛寫成這個樣子,肯定被認為是胡扯和不切實際的;發展時期,一百多萬解放軍大戰八百萬美械國軍,光是淮海一戰,六十萬小米加步槍的解放軍便吃掉八十萬擁有飛機大炮坦克的國軍,打了三年後不但大獲全勝,而且還有餘力去某個半島上和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國死磕...如果哪個穿越小說這樣寫,恐怕會被網友給徹底罵死:這不是赤裸裸的意淫嘛?寫得簡直是胡說八道,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這確實就發生了。
第2名:黃帝【可能性90%】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和中華文明的開創者,他的豐功偉績簡直數不勝數,發明創造也是不計其數。先是聯合炎帝幹掉了蚩尤,然後又把炎帝幹掉,從而正式地創建了華夏文明的雛形。他播種百穀草木、奠定了農業基礎,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等等。在精神文明方面,黃帝發明了天文歷數、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制、漢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葯、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政治文明方面,黃帝建立了古國體制,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共一百二十個官位來管理國家,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並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義,以此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在使用人才上,黃帝訪賢、選賢、任能因才使用,實行以法治國,設禮文法度、治法而不變,命力墨擔任法官,後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在物質文明方面,黃帝對農田實行耕作制,還發明了杵臼,開辟了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種桑養蠶,飼養獸禽,進行放牧等;縫織方面,黃帝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了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制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盤、盂、灶等;在冶煉方面,黃帝教會百姓煉銅,製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鍾、銃;在建築方面,黃帝設計了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在交通方面,黃帝製造了舟楫、馬車、指南車、記里鼓車;在兵械方面,黃帝發明了刀、槍、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炮、劍、射御等;而在日常生活方面,黃帝發明了熟食、粥、飯、酒、肉、稱尺、斗、規矩、墨硯、幾案、氈、旃、印、珠、燈、床、席、蹴踘等等。
黃帝簡直就是個超級全能之人。如果他是穿越者,那他直接開創了一個延綿五千餘年的文明。

第1名:王莽【可能性99%以上】
王莽,就是篡漢的那個王莽。公元8年,王莽發動政變,攫取了西漢王朝的統治權,成立了新王朝,但他的王朝壽命很短,只有15年。為什麼說王莽是穿越者而且還把他排列第一名?這是因為這傢伙的人生過程太像穿越者了,相似程度達99%,但可惜,他是個失敗的穿越者。閱讀王莽的發家史就會發現,他一開始的發跡史以及建立新王朝後的改革,怎麼看都會覺得此人是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的,而且就是一個80後,並且這傢伙在西漢時的發展過程之精彩程度實在比很多穿越小說而有過之而無不及。和很多穿越小說的套路一樣,我們的主角王莽一開始是夾著尾巴做人,但暗地裡發展自己的勢力,禮賢下士、招募人才;然後厚積薄發、一鳴驚人、直接造反,建立屬於自己的新王朝;接著全面大改革,讓古老的中國脫胎換骨、展翅騰飛;最後對外開戰,橫掃全球、一統世界。四個步驟,但王莽老兄只成功做到了第二步,也就是建立了他自己的國家,第三步進行全國大改革則完全失敗了,從而使這場穿越Game Over。
我們來看看王莽這個穿越者在穿越後是怎麼大展拳腳的。
王莽,字巨君(能想出這個字來的人太有膽了),他建立的新王朝取國號為「新」,歷史上簡稱為「新朝」(估計他是受到光榮三國游戲的啟發,玩過三國志系列的玩家個個喜歡頂個新王朝的旗號),王莽幼年坎坷,父兄先後去世,由叔父們撫養成人(典型的屌絲出生,王莽兄的穿越確實很困難,是一步一步靠自己艱難發展起來的)。在投效西漢王朝後,王莽也算是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再加上他待人誠懇、艱苦樸素,並且政績斐然、勤政愛民,因此他獲得了朝野民間很高的評價,被譽為是當代周公(看看,穿越者都這個德行)。隨後王莽的勢力日漸增長,控制了西漢朝政,並且贏得了人心,最終,他開始了穿越者的第二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帝國。
王莽成功了,建立了新朝,穿越者就是有優勢啊。
接著,王莽開始全面的大改革了,這是重點。
王莽進行的是一個全面而深刻的改革,不同於其他改革是在制度上隔靴搔癢,王莽的改革是非常深刻的,具有非常超前的眼光。比起北宋的另一個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是超前,而王莽則太像穿越者的作風了,他直接搞得就是社會主義。王莽哪裡和穿越者酷似呢?請看:
王莽非常鼓勵和支持科學試驗與發明創造。目前史學界公認王莽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時期,因為這一時期內的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由於對新科技高度重視,王莽當時進行了很多被儒家稱為奇技淫巧的新生事物,並且他還親手解剖了人體以促進醫學進步。公元18年,王莽得知有位巧匠能製作一種飛行器,可讓人飛行數百步,王莽立即召見他並親自觀看了他的表演,支持他的飛行實驗。另外,王莽還發明了一種原始的游標卡尺,意圖統一全國的度量,從原理、性能、用途看,這個游標卡尺同現代的游標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諸位,現代人都知道科學技術對於生產力的決定作用,因此王莽作為穿越者而高度重視科學發展,豈不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
王莽極度仇視匈奴和高句麗。仇視匈奴就不說了,匈奴當時年年和漢朝掐架,但是仇視高句麗就有點說不清了,當時高句麗是鳥不拉屎的窮地方一個,對漢朝根本就沒有什麼威脅或是積怨,但王莽竟然下令把高句麗的國名改成下句麗,還將匈奴單於的名字改為了降奴服於,還將其他少數民族的「王」降低爵位為「侯」。諸位,這說明什麼?這說明王莽是個非常狂熱的民族主義者,崇尚大中華主義者,同時非常厭惡「宇宙第一大國」棒子國,因此專門沒事找茬地羞辱了棒子們的祖先高句麗。諸位,恐怕我們穿越過去也會干王莽乾的這些事情吧?
王莽進行了土地改革!這是重點里的重點,因為穿越者都知道,想要拉攏老百姓,就必須要進行土改,分發土地給農民,而王莽也這么做了!王莽當皇帝後宣布土地國有化,禁止私人買賣,而且將土地重新洗牌,沒有土地的農民每一對夫妻會分到一百畝田地,不足的由國家補償,實行土地國有化,私人不準買賣土地。人均土地一百畝,多佔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還是普通百姓,立刻要無條件交出土地,分給貧民,土地不許買賣抵押,這就是赤裸裸的土改啊!這不就是社會主義很典型的體現嗎?只有穿越者才會具有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想!王莽作為一個生活在漢朝的人,怎麼會想到土改呢?這難道還不說明他是個穿越者?當然,我們也要清楚王莽進行全面土改的結果,他失敗了。因為當時是封建制度,中央政府靠的就是地主,王莽這樣便把地主階級得罪了,導致後來他的王朝被各地的豪強地主給推翻。所以,我們要吸取教訓,土改固然是好事,但也要分時代。在封建時代風風火火地進行全面大土改,是非常有危險的事情。因為那時候的國家主幹力量就是地主階級,而不是資產階級,土改是無產階級來對付資產階級的。王莽兄雖然知道土改的好處,卻沒有因地制宜、審時度勢,可惜可嘆呀!
王莽廢除了奴隸制度。那時候可是漢朝啊,整整2000年前,王莽就要廢除奴隸制度了。而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也是在150年前的南北戰爭後才正式廢除奴隸制度的。由此可見,王莽的思想是多麼先進!王莽當時十分痛恨奴隸制度,禁止買賣奴婢,但是中國真正禁止買賣奴婢也是在解放後才廢止的,看來,王莽是穿越者的說法更加是可靠了,因為他是穿越者,所以他具有現代人那種人人平等的光輝思想。「人的生命是天地間最尊貴的」,這曾是王莽說提出的口號;「買賣人口是『悖天心,逆人倫』的罪惡行徑,必須立刻停止」,這也是王莽說過的。 請想想,我們在穿越後,難道不也會廢除奴隸制度的嗎?
王莽特地頒布法令強迫無業遊民必須勞動,沒有工作的的遊民,每年必須罰布一塊或者勞役工作,由國家承擔食宿。諸位,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勞動力是非常寶貴的,是不能浪費的,而王莽也知道,所以他不但下令廢除了奴隸制度,還勒令社會上的無業遊民必須工作,這也是穿越者才擁有的思想意識呀!
王莽頒布了國家專賣的國企政策。主要內容就是酒、鐵、鹽等全部收為國有,國家統一發行錢幣。王莽還宣布山川河流等自然資源全部收為國有,私人開采要征稅,而且還要登記辦營業執照,這就是典型的國家資本主義嘛,這不就是國有壟斷嗎?國有經濟為主體,宏觀調控市場經濟,赤裸裸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手段呀!王莽在經濟上的這一手,再度說明了他是個穿越者。
王莽還制定了貸款制度,以刺激國家經濟增長。他宣布,經營生意的商人可以向國家貸款,國家收取利潤的十分之一;進行祭祀或者喪事的,國家可以無息貸款。不用說了,這又是他其實是穿越者的證據。
王莽還是個經濟思想家,這是後人封的。因為他很NB地提出了計劃經濟理論,准備在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這六個城市設「五均司市使」,主管評定物價、調節市場、辦理賒貸、徵收稅款等事宜。評定物價是指五均司市師要定時對市場上主要產品物價進行評定,調節市場是指控制市場供應,貨物滯銷時以合理的價格收購,貨物漲價時則以平價出售,以維護市場秩序。這些現代化的經濟手段可是他自己想出來的,用在現在都合適。
王莽最超前的就是幣制改革了,目前還不明白他的一套是怎麼回事,但王莽在世界鑄幣史上開創了主輔幣相結合的「寶貨制」,對後世的幣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就是全世界今天使用的幣制。王莽用一些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貨幣代替以前的金塊銀塊,這簡直就是近代幣制改革的翻版。但他好像還又搞出了什麼貝幣,不過那個年代還是接受不了。史學界覺得他最失敗的就是幣制改革。至於王莽發行的貨幣,中國錢幣收藏界一直認為是中國錢幣鑄造的最高峰,不論鑄造工藝還是銘文工藝,以後再也沒有超過的了,而且相差很遠,現在一枚王莽幣價值千萬。
我們最後進行總結:王莽的思想絕對不應該出現在那個時候,因為他的思想完全和當時的社會生產力與社會發展水平嚴重脫節!細數世界歷史上新思想的出現,都是與當時的社會生產程度有關系,當然,高瞻遠矚的超前思想也有,但從沒有像王莽這樣超前兩千年的思想。人的思想如果落後於時代,那就是唐吉坷德;人的思想如果超前於時代,那就是思想家。社會大環境是土壤,思想是土壤培育的。但王莽改制的政策,完全就是七八十年代中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翻版了!王莽出身豪族,從小最多接受儒家文化,但是為何會出現如此先進的思想?這種思想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在那個封建制度時代!另外,人人平等的光輝思想也絕對不會出現在一個從小活在豪族的人的腦袋中。在絕對封建制度的西漢時期,是絕不會出現王莽這種思想的!如果王莽出現在十九世紀,無疑就是個成功的改革家。所以說,王莽就是個穿越者!但可惜,他沒有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就匆匆忙忙地進行了2000多年後的社會改革,註定緣木求魚、竹籃打水。
除了這十大疑是穿越者外,國外也有幾個疑是穿越者,分別是:尼古拉·特斯拉、達·芬奇、本傑明·富蘭克林、西方大預言書《諸世紀》的作者諾查丹瑪斯等等。另外,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在明朝末年,在這個大航海時代正在開啟的時候,在這個中華民族走向世界並已經產生資本主義萌芽的時候,在這個中國即將可能爆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時刻,中國的命運卻發生了驚天的大逆轉?各種天災人禍以及用科學難以解釋的災難(王恭廠大爆炸)接連發生並最終導致了明王朝的滅亡和清王朝的誕生?這也導致中國走向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的生機徹底被扼殺在了封建鐵籠里。大家猜測一下:會不會是因為明朝後期的中國走向資本主義以及工業革命後發展得實在太變態了,所以其他國家在未來派來了穿越者在中國明朝末年進行了破壞,使中國無法進行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最終從根本上解決了未來的強大中國。
也許,這就是歷史的真相。我們的歷史確實被穿越者改變了,但不是變得更好了,而是變得更差了。

Ⅷ 舉例說明個人和歷史人物之間的關系

社會發展史,也就是個人發展史,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社會是個人的社會,個人是社會的個人,社會是與個人在同一歷史過程發展起來的。馬克思不僅有完整的社會形態理論,而且有深刻的個人形態理論,本文試以論之。

個人形態問題研究不同歷史條件下個人之間以及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馬克思指出:「勞動主體所組成的共同體,以及以此共同體為基礎的財產,歸根結底歸結為勞動主體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而和該階段相適應的是勞動主體相互間的一定關系和他們對自然界的一定關系。」在馬克思看來,作為社會歷史的主體的個人,「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歷史的產物」,歷史是個人的歷史,個人是歷史的個人,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不同歷史階段上具有不同的形態,是一個不斷生成、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這正如資本主義以前的歷史發展所表明的那樣:「[勞動者]對生產條件的所有製表現為同狹隘的、一定的共同體形式相一致,因而同狹隘的、一定的個人形式相一致,這種個人具有為組成這種共同體所需的相應品質,即狹隘性和自己的生產力的狹隘發展。而這個前提本身又是生產力的狹隘的歷史發展階段的結果」。
馬克思恩格斯在1846年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宏偉地敘述了分工及各種所有制形式相繼更替的歷史,實際上表述了個人形態與分工、所有制形式相一致的思想。他們認為,分工決定所有制的各種不同形式,而個人隸屬於階級「同單個人隸屬於分工是同類現象」,個人的發展「是在歷史地前後相繼的等級和階級的共同生存條件下產生的」。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也是把所有制形式與共同體形式和個人形式結合起來研究的,並且以資本主義「物的依賴關系」社會形態為參照,把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統稱為「人的依賴關系」社會形態,把從資本主義發展出來的未來社會稱為「自由個性」社會形態。
可以根據馬克思的三大社會形態理論以及關於分工、交往、交換等生產力狀況決定所有制形式,並決定與所有制形式相一致的共同體形式和個人形式的思想,把個人形態劃分為與個人對作為實體的自然血緣共同體和宗法的或政治的共同體的依賴關系、對作為抽象的或虛幻的共同體的貨幣共同體的依賴關系、對作為真正共同體的自由人聯合體的依賴關系相對應的依附的個人、獨立的個人和個性的個人等三種歷史形態。

(一)依附的個人
總的說來,在獨立的個人形態出現以前,個人發展都屬於依附的個人的歷史形態。但是,人類從動物界分化出來已有二、三百萬年的歷史,而有文明的歷史不過短暫的六、七千年,既然「自從文明時代開始以來所經過的時間,只是人類已經經歷過的生存時間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很小的一部分),只是人類將要經歷的生存時間的一小部分」,那麼,就不能把依附於自然發生的血緣共同體的個人與依附於歷史地形成的宗法的和政治共同體的個人簡單混同起來,而是應當區別地加以研究,這正如馬克思在唯物史觀創立之處就特別強調的那樣:「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系。……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事實上,在野蠻時代的高級階段以前的氏族公社的共同經濟形態中,分工「只是性行為方面的分工」,還沒有發展為一般意義上的以不發達的私有制為基礎的自然經濟形態,建立在經濟上的剝削和政治上的壓迫基礎上的個人之間的統治和服從關系還遠未形成,個人尚處於對自然血緣親屬關系的依賴階段。只是在野蠻時代晚期,人類開始向文明時代過渡,私有制的孕育和產生使共同經濟活動遭到破壞,氏族公社為個體家庭所代替,動產由公共佔有變為個人佔有,「由於人的個性的發展以及當時個別人擁有的大量財富的增長,便產生了貴族;使一部分居民永遠處於卑賤地位的奴隸制,促使形成以前各文化時期所不知道的對立狀態『』,依附於歷史地形成的宗法的和政治共同體的個人才逐步形成。因此,根據個人在其中活動的共同體的性質是自然發生的還是歷史形成的,可以把依附的個人分為依附於自然發生的血緣共同體的個人和依附於歷史地形成的、建立在對個人的直接的統治和服從關系基礎上的宗法的和政治共同體的個人兩個階段或類型。
1,依附於自然血緣共同體的個人
直到野蠻時代的高級階段人類開始冶煉鐵礦石並由於文字的發明及其應用於文獻記錄而過渡到文明時代前,以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的生產力極端低下,使「單個人的力量太小」,只能「以群的聯合力量和集體行動來彌補個體自衛能力的不足」,因而生產是共同進行的,這就決定了社會的基本組織是建立在公社社員的血緣親屬關系基礎上的氏族公社。與氏族共同體和公社所有制形式相適應,個人的最初形態是依附於自然血緣共同體的個人。在這里,既沒有後來出現的共同體對個人統治和強制,也沒有個人社會關系的物化,因而在個人發展史上保留著永恆的不可超越的價值意義。
依附於自然血緣共同體的「個人尚未成熟,尚未脫掉同其他人的自然血緣聯系的臍帶」[12],正象植物根植於土壤中一樣,個人與氏族共同體牢固而緊密地長在一起,個人直接地從自然界再生產自己,還「帶有動物的性質」, 「因為自然界幾乎還沒有被歷史的進程所改變」,這就使個人與自然界的關系和個人之間的關系具有狹隘性:「人們對自然界的狹隘的關系決定著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系,而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系又決定著他們對自然界的狹隘的關系」。第一,氏族公社內部狹隘的自然血緣親屬關系是唯一的個人之間的聯系。單個人是氏族公社的附屬物,與其說是個人毋寧說僅僅是「個體」;個人不是共同體的獨立成員,而是原始群體的相同因子;生命的主體不是個人,而是氏族公社;個體生命和生活不是獨立的特殊過程,而是歷史祖先逝去往事的無窮復現和簡單的循環往復過程;個人之間的僅僅是自然差別或自然差別的擴大,而沒有社會差別。第二,個人對自然界是一種純粹外在的、絕對地服從和依賴關系。馬克思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自然界的關系完全像動物同自然界的關系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懾服於自然界」。第三,動物式意識。個人把自己看作是與自然界以及自然形成的氏族共同體直接同一的,「我」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我」。顯然,個人的意識還只「是對自然界的一種純粹動物式的意識」、「純粹的畜群意識」。
2,依附於歷史地形成的宗法的和政治共同體的個人
與由自發分工所決定小土地私有制和宗法的或等級的共同體相適應,產生了個人對各種凌駕於個人之上的專制家庭、國家等狹隘地域性共同體的人身依附關系,由此產生了依附於歷史地形成的專制家庭、國家等宗法的和政治共同體的個人。
首先,社會關系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物的關系。個人既是所有者又是進行勞動的共同體成員,生產的目的是創造為了保證各個所有者及其家庭以及整個共同體生存的使用價值,這就使「物質生產的社會關系以及建立在這種生產的基礎上的其他一切生活領域,都是以人身依附為特徵的。而正因為社會建立在人身依附的基礎上,所以一切社會關系就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們在勞動中的社會關系清楚地表現為他們本身之間的個人的關系」。
其次,個人活動的原始豐富性。不發展的分工使個人活動呈現出多樣化特徵,「個人在自己的某個方面把自身物化在物品中,他對物品的佔有同時就表現為他的個性的一定的發展」,從而使個人本質力量達到了與其生產活動相適應的原始全面性和豐富性。所以,馬克思認為,這種農業或工業的「小生產是社會生產的技藝養成所,是培養勞動者的手藝、發明技巧和自由個性的學校。」
再次,個人之間以及個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狹隘性。由於「勞動生產力處於低級發展階段,……決定了人們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同自然之間的關系的狹隘性」,個人在直接的強制勞動中處於孤立分散狀態,總是「力圖尋求閉鎖的形態、形式以及尋求既定的限制」,雖然個人在一定范圍內有很大的發展,個別人甚至可能表現為偉大的人物,但是,「在這里,無論個人還是社會,都不能想像會有自由而充分的發展,因為這樣的發展是同[個人和社會之間的]原始關系相矛盾的。」正如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對依附的個人的典型——法國小農——所作的分析那樣:「法國國民的廣大群眾,便是由一些同名數簡單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馬鈴薯是由袋中的一個個馬鈴薯所集成的那樣」,「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代表他們。」
最後,個人對共同體形成了緊密、半緊密的人身依附關系,同時由於其固有的局限性而由牢固趨於鬆懈。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認為,亞細亞公社是完全的公有制,單個成員一直處於與公社的客觀的經濟的關系中,與公社牢固地長在一起,個人對共同體的依賴性最強;在古代的公社中, 已經產生了私有財產和公社財產的分離,公社成員是平等的,公社成員和公社互相保障對方的存在,個人對共同體的依賴性較弱;在日耳曼的公社中,私有財產已經佔主導地位,公社財產只是個人私有財產的補充,共同體是一種鬆散的聯合而不再是聯合體,個人對共同體的依賴性已經很小。馬克思認為,既然單個人對共同體的原有關系的再生產,「必然地只和有限的而且是原則上有限的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那麼,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由於人口的增長、戰爭、同外地人交往、奴隸、交換剩餘產品、債務等等——共同體就「成為對於不斷前進的人群的發展來說過於狹隘的、正在消滅的前提」,從而走向沒落並最終瓦解,使個人掙脫共同體的束縛而走向獨立。
(二)獨立的個人
隨著以交換價值為目的的生產的發展,自由的小土地所有制為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所代替,貨幣成為支配個人的普遍的、抽象的和虛幻的共同體,與之相適應,形成了獨立的個人形態。獨立的個人的形成,「一方面是封建社會形式解體的產物,另一方面是16世紀以來新興生產力的產物」。
第一,個人之間關系的物化。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生產,使個人活動和產品的普遍交換成為每一個個人的生存條件,交換價值成為個人之間唯一的社會聯系,因為只有在交換價值上,個人的活動和產品才能成為實現自己私人利益的形式和手段。既然生產的目的是交換價值,那麼生產就仍然是對個人的強制和對個人的自然存在的完全否定,這就使個人的一切個性,一切特性都被否定和消滅了,社會關系不是表現為個人之間的關系,而是轉化為物的、對於個人來說是異己的關系;相應地,個人能力也轉化為物的能力,因為個人只有成為交換價值或貨幣的所有者,才能行使支配別人的活動或支配社會財富的權利。這樣,個人內在本質的普遍的物化過程,就表現為全面的異化,即為了純粹外在的目的而犧牲了個人的目的本身。
第二,個人的獨立化、片面化和偶然化。個人之間關系的物化,使個人擺脫了原來那種狹隘的地方性聯系從而獨立化。但是,在貨幣共同體中,一方面由於貨幣「完全不以對自己佔有者的任何個性關系為前提;佔有貨幣不是佔有者個性的某個本質方面的發展,倒不如說,這是佔有沒有個性的東西,」使個人成為片面的個人;另一方面,由於「私人利益把每個民族有多少成年人就分成多少個民族,」「貨幣對個人的關系,表現為純粹偶然的關系,」[27]成為個人達到私人目的的手段,並作為一種個人無法控制的偶然的、強制的、異己的力量同個人相對立,這又使個人成為偶然的個人。
第三,個人自主活動的異化。私有制使共同體分裂為對立的兩極,一極是完全不依賴於各個人並與他們分離、並列的物的世界——私有制,另一極是同物相對立的大多數個人——勞動者。勞動者個人由於喪失了一切現實的生活內容,成了孤立的、抽象的、偶然的個人,是分散的和彼此對立的。這樣,作為個人本質力量發揮的生產力,對個人本身來說已經不再是個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個人在生產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生產活動與自主活動完全分裂,生產活動不是個人的自主活動,而表現為個人本質力量的完全空虛。
第四,個人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和全面的能力體系的形成。獨立的個人是在矛盾中發展的。盡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外在的、隔離和偶然的,但是,使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人,又必須以交換價值的交換為手段,這就在產生出個人同自己和同別人的普遍異化的同時,也產生出個人關系和個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從而使個人成為普遍性的社會化的個人:打破了一切人的依賴紐帶、血統差別、教育差別等等,確立了平等和自由的觀念和意識;摧毀了一切阻礙發展生產力、擴大需要、使生產多樣化、利用和交換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擺脫了過去的狹隘的民族的地域的地方性聯系,克服了在一定界限內滿足於現有需要和重復舊生活方式的狀況,建立起人們之間世界性的交往關系,為個人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發展出個人之間普遍的效用關系和適用關系,個人的素質、能力、才能、活動的社會性質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把個人作為具有盡可能豐富的屬性和聯系、廣泛的需要的人生產出來;創造出一個普遍利用自然屬性和人的屬性的體系,開創了社會成員對自然界和社會聯系本身的普遍佔有的新時代。
(三)個性的個人
獨立的個人,仍然只是個人發展的一個歷史性階段,因為在這里,社會關系不是個人自願地而是在一定的狹隘的生產關系內自然形成的自發的聯系,不是個人自身的聯合力量,而是某種異己的、在他之外的強制力量。這種個人之間的社會聯系與個人的異己性表明,獨立的個人存在的暫時性和個性的個人產生的必然性。
作為對獨立的個人的積極揚棄,個性的個人是與個人所有制或社會所有制形式和自由人聯合體形式相適應的未來社會的個人形態。個性的個人既不是依賴於自然血緣共同體和宗法式的政治共同體,也不是依賴於貨幣共同體,而是在汲取了以往一切歷史發展成果的基礎上依賴於作為個人的個人自身。馬克思說:「任何一個存在物只有當它用自己的雙腳站立的時候,才認為自己是獨立的,而且只有當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時候,它才是用自己的雙腳站立的。」這就是說,只有當個人依靠作為個人的個人即自己而存在的時候,才能實現「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完成個人「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存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達到個人發展的崇高境界。
個性的個人,是個人關系和個人能力得到全面發展的個人。一方面,是個人關系的全面發展。「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在自由人聯合體中,個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必然成為他們自己的共同的關系,並受他們自己的共同的控制,具有與物的依賴性關系中個人之間關系的異化完全不同的屬人性質。另一方面,是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馬克思認為,消滅由社會關系的物化造成的個人能力的物化,「只能靠個人重新駕馭這些物的力量,靠消滅分工的辦法來消滅。沒有共同體,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在自由人聯合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才能擺脫種種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個世界的生產(也同精神的生產)發生實際聯系,才能獲得利用全球的這種全面的生產(人們的創造)的能力。」
個性的個人,是全面地把握勞動和享受、物質和精神、類與個人等關系,全面地佔有自己的本質力量的完全的個人。一方面,由於消滅了個人完全屈從於分工的奴隸般狀態,「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同各個人向完全的個人的發展以及一切自發性的消除相適應,」達到個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和自主活動、勞動和享受、物質和精神的一致。另一方面,消除了社會關系的異己性質後的個人,不再把社會當作抽象的東西與自己對立起來,而是與社會融為一體:社會是作為個人的個人的社會,個人是作為社會的個人的個人,「在真正的共同體的條件下,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並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
個性的個人,是世界歷史性的普遍的個人。隨著生產力和交往的普遍發展,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化,必然伴隨著個人本身的發展,那種「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世界歷史性的、普遍的個人,是破除了民族的和地域的狹隘地方性束縛,建立了世界范圍上廣泛的個人之間的社會聯系,以世界歷史眼光處理個人和自然、個人和社會以及個人自身關系的個人。
個性的個人,是自主活動的自由的個人。獨立的個人以自己「類本質」的喪失取得了表面的獨立性和自由,然而,由於個人完全屈從於物而不能自主,所以,這種個人自由實際上是最徹底地取消任何個人自由。相反,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達和私有制的消滅,隨著個人向完全的個人的發展以及一切自發性的消除,在自由人聯合體中,作為個人的個人能夠「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才能夠實現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動,這種自主活動就是對生產力總和的佔有以及由此而來的才能總和的發揮。」因此,只有當個人最終成為自己的社會關系的主人,從而也成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的時候,所有的個人將作為個人的個人參加社會交往,聯合起來的個人實現對全部生產力總和的佔有以及由此而來的才能總和的發揮,個人將獲得自己充分的、不再受偶然性的物的限制的自主活動,實現自主活動與物質生活的一致,從而成為自主活動的個人;也只有在那個時候,個人將「不是在某一種規定性上再生產自己,而是生產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種已經變成的東西上,而是處在變易的絕對運動之中」,生成「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研究表明,自然的個人、依附的個人、獨立的個人和個性的個人是在典型意義上對個人發展歷史形態的劃分,這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上由於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共同體形式的多樣化而造成的三種形態的個人並存並不矛盾。事實上,中國傳統的高度集權的大一統社會經濟政治體制在改革開放前並沒有根本上動搖,沒有形成產生獨立的個人的生產力和共同體條件,更不要說個性的個人的發展了。在過去的計劃體制下,個人被定格為依附於家庭、村社等等狹隘的和地獄共同體的的互不聯系的「單位人」或「社員」,極大地束縛了個人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交往的普遍化,傳統農業社會正在發生向現代工業社會和知識社會的深刻轉型,傳統的依附的個人也隨之迅速向市場體制下的獨立的個人轉化,而且涌現出一批個性的個人,這就預示著一個個人普遍的獨立化,進而使每個個人得到全面自由發展並成為個性的個人的新時代的來臨,展示著社會主義在促進個人發展上的光明前景。

Ⅸ 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有哪些

諸葛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 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贊、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傳頌的人物。 ,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孫堅、孫策占據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於消滅割據,一統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 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借、毫無實力中,創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 , 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所給予後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嚮往與敬慕。 , 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嚮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類型。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 , 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鑒……

周恩來
縱觀歷史,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像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黃繼光等等,現在我就說說敬佩的周恩來總理。
周恩來總理從小就是一個破產的封建家庭的弟子,受足了家裡長輩們封建思想的影響,但是,他熱愛革命的心卻沒有改變。他這種立場堅定的決心,使我敬佩。
周恩來總理早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身為長子的他只好出面處理家事。由於他父親在外地工作,家裡又沒有多少錢可以養活他和兩個弟弟,所以,他只好向街坊、親戚借錢。可是,原來與他家很好的一些親戚卻翻臉不認人,世態炎涼呀!而且,他家族裡有封建思想的長輩也出面干涉,要他把誰第幾天借了多少錢寫在一張紙上,改天還得給那一家人磕頭,拜聖人,在人家有節慶時,還得再借債給人家買禮物。周恩來在這樣的境遇里,硬是把兩個弟弟拉扯大了,他自立堅強的意志讓我敬佩。
周恩來在十四歲時離開了家鄉,到大伯居住的東北地區學習,一次在課堂上,老師問學生讀書是為了什麼?同學中有的說是為了幫父母記帳,有的說是為了謀個人的前途。惟有周恩來堅決地回答:「為了中華之崛起!」他這句「為中華之崛起!」令我折服!
1911年10月10日,當辛亥革命爆發的消息傳來時,周恩來倍受鼓舞。他找來一把剪刀,帶頭剪斷了象徵奴役、屈辱的辮子,表示同清政府決裂,他成學校里第一個剪辮子的學生。他這種革命大無畏精神,讓我欽佩。
1994年,周恩來當上中央總理時,他勤儉節約的作風並沒有改變。有次,周恩來和一些中央委員出差,在一家飯店吃午飯,吃完午飯後,服務員想把吃剩的豆腐腦倒掉,被周總理看到了,他阻止服務員說:「我們中國剛成立,財力不夠,不應該這么浪費,你把它拿去包好,今晚還可以吃。」周總理這種勤儉節約的作風使我敬佩。
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夜的工作》篇課文嗎?裡面的周總理工作是多麼認真刻苦呀,他的辦公室多麼簡陋:一張不大的寫字台,兩把小轉椅,一盞台燈,如此而已。可見,他是多麼勤儉。他每天都要批閱許許多多的文件,但他又不是瀏覽一遍就算了,而是一句話一句話地審閱,他工作是多麼認真。他這種認真勤儉、敬業的精神讓我敬佩。
周恩來總理所做的一切都讓我深深的敬佩,他在廣州起義時的領袖風范,他在萬隆會議談判時的英姿颯爽,想到他一生的勤檢,想到他因為廢寢忘食地工作而病逝,想到十里長街送總理,他是那麼的完美。我一直認為周總理是中國最偉大,也最值得人敬佩的人之一。
1976年1月8日,這位偉大的領導人,這個我敬佩的人,在北京去世了。
「靈車緩緩地前進,牽動著千萬人的心。許多人在人行道上追著靈車奔跑。人們多麼希望車子能停下來,希望時間能停下來!可是靈車漸漸遠去了,最後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地方,靜靜地站著,站著,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

Ⅹ 與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勾踐 劉備 曹操 莊子 祖狄 王冕

與歷史中哪些人物與超越有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