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蚌埠有哪些歷史典故
大禹治水聖地
大禹治水聖地塗山,即位於今天的懷遠縣有4A級塗荊山風景區,塗山也是當年大禹治水時會諸侯之地,他在此娶塗山氏女為妻,並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千古佳話,現存有塗山廟、啟母石、禹會村、千年銀杏、聖泉、靈泉等勝跡。每年農歷3月28日前後3天為禹王廟會,遠近百姓紛紛前來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場面盛大。
和氏璧發現之地
與塗山隔河相望的荊山,就是春秋時和氏璧發現之地。在荊山西面,仍存有卞和抱玉之地——「卞和洞」。相傳當年卞和在此發現絕世美玉,獻給楚王,卻不為楚王所識,卞和所獻的璧玉,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和氏璧。荊山還有蘇東坡贊譽的「天下第七泉」——白乳泉以及望淮樓、啟王宮等名景。特別是到六月石榴開花之時,滿山石榴花似火燃燒,其景美不勝收。
霸王別姬的垓下古戰場
在固鎮鏡內,還有一處楚漢相爭鏖戰之處——垓下古戰場,現留有霸王城、韓信點將台、虞姬墓等遺跡。霸王別姬的故事就發生在蚌埠,很值得一游。垓下不僅因古霸王別姬而出名,還因其是春秋戰國的古城而引起中國考古界的震驚,垓下古城的發現與發掘,被評為2009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龍興之地鳳陽(鳳陽屬於滁州市)
蚌埠東20公里處的鳳陽縣,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現有明代皇陵、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寶剎古寺——龍興寺,有禪窟寺,有明代初期的中都城古建築和石碑碣,還有號稱「江北第一溶洞」的韭山洞。
美麗的龍子湖公園
在蚌埠東郊,有一片湖泊,相當於四個西湖的面積
。相傳朱元璋兒童時代曾在這里放牛,此湖後被人稱為龍子湖。經過整治,龍子湖公園已經成為十分美麗的4A級風景區。在風景區,還有明代所建的湯和墓,墓前存有石人石獸。龍子湖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內湖,水面面積8.4平方千米。
② 蚌埠歷史有哪些傳說
大禹文化,劈山導淮,塗山望夫石三過家門而不入,禹王會諸侯。
大明文化,朱元璋,丐幫文化,豪放派,港台街,抱大腿,跪舔,吃百家飯。
③ 蚌埠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哪些有影響的人物
單長庚
單長庚(?~1645),字西朗,明宿州湖溝集(今湖溝區湖溝鄉)人。庠生,有武略,善騎射。崇禎年間,應募從軍於史可法部,因屢立戰功,升力行營守備。福王在南京稱帝(1644)後,奉命隨興平(今陝西興平)伯高傑赴河南開封抗擊清軍。高傑為壯大軍事力量,特約睢州(今河南睢縣)駐防總兵許定國聯合作戰,然許定國遲遲按兵不動,他便隨高傑親往督促。誰知許定國佯裝恭順,挑選美女為高傑把盞,醉而殺之。與此同時,高傑的數十名隨從官兵也被許定國以妓、酒招撫,唯單長庚曉以大義,拒不投降。半夜,單長庚與標下千總潘一鳳潛逃,至睢州西門外,被許軍追及,雙雙戰死。
徐大鵬 徐大鵬(生卒年不詳),清靈璧縣固鎮保(今我縣城北區皇店鄉瓦房村)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武解元,四十三年(1778)中進士。初任廣東羅定州(今羅定縣)協右營守備,出征台灣、貴州安南縣(今晴隆縣境),為朝廷立下戰功,改任督標中營都司。嘉慶元年,(1796)進剿湖南省苗族地區,升任廣西右江游擊,後因病歸里。七年(1802),病癒,率鄉勇堵剿宿州王朝名。被朝廷起用後受賞頂戴花翎,升任河北易州(今易縣)營游擊署河間府(今河間縣)協副將。
明朝開國功臣---常遇春
元末明初,有一位叱吒風雲的歷史名人,他就是被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為「開國元老,異姓真 王」的明朝功臣——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漢族,安徽省懷遠縣常家墳區永平崗人。宋朝南渡是遷來懷遠,到他已經是第七世。其父常六六,母高氏。其妻藍氏生有三子三女。
常遇春生於公元1330年(元朝至順元年)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23歲時,適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亂,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常遇春也在平阿山區加入了劉聚的起義軍。由於他賦性剛毅,狀貌奇偉,英勇善戰,膽識過人,深受劉聚的器重,不久便當上了什夫長。後來,他因不滿劉聚的「善惡不分」,毅然於公元1355年初,率領幾十人趕到和州投奔朱元璋。而此時朱元璋的勢力已經日漸壯大,正欲渡江南下,常遇春自願請命為前部先鋒。乃至渡江朱元璋兵分三路,輪攻採石,元兵布陣磯上,磯下雖巨舟如織,但相距三丈有餘,難以登岸。第一路郭英先攻,第二路胡大海再攻,均未攻上而敗退。第三路常遇春見勢乘快舟而至,奮發神威,舍舟挺戈飛身登磯,眾敵喪膽(今馬鞍山市採石磯猶有常遇春大腳印古跡)四散逃竄,遂攻下採石,乘勝又奪取了太平(今當塗)。這對朱元璋進軍克復江南地區,建立根據地,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此戰之後,常遇春便成為朱元璋手下一名得力將領。朱元璋授其為「總管府先鋒」不久又升任管軍總管。
④ 安徽有哪些輝煌的歷史!
這個全安徽文化網
-
安徽歷史網,安徽歷史文化第回一門戶答
http://www.ahage.net/
⑤ 蚌埠的歷史,由來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轄市,位於東經°12』、北緯32°57』。蚌埠因古代盛產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譽。現轄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和懷遠、固鎮、五河三縣,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人,其中市區面積601.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87.45萬人。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實行郡縣制後,今蚌埠地域分屬九江、泗水兩郡。其東部(今鳳陽縣境內)設鍾離縣。
漢高祖四年,今蚌埠淮河北歸屬沛郡,淮河南歸屬淮南國。武帝元狩元年淮南國復改為九江郡,並在蚌埠西部(今懷遠縣境內)設置當塗縣。
隋開皇二年,西楚州改為濠州;廢荊山郡,馬頭縣改為塗山縣。大業三年,又將濠州改為鍾離郡,領鍾離、塗山縣。今蚌埠北郊則屬彭城郡谷陽縣域。
北宋元佑元年,今蚌埠淮河北隸於新置靈璧縣,為淮南東路宿州所轄;淮河以南只存鍾離縣,為淮南西路濠州所轄。宣和七年,金兵南下陷汴京,取淮北,宿州初為山東西路領,至金大定六年改屬南京路。
明洪武二年,鳳陽建中都,鍾離縣更名中立縣,翌年再改名為臨淮縣。洪武六年,撤中都設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遷新城改名鳳陽府,臨淮縣亦改名鳳陽縣;蚌埠西部仍為懷遠縣,東北為五河縣。三個縣明初均為中書省鳳陽府所領。永樂元年,鳳陽府為南京直隸。
民國元年,蚌埠三縣司廢,河南岸改屬鳳陽縣,置二區公署;河北岸小蚌埠屬靈璧縣,一直到民國35年。民國3年,恢復道制,蚌埠河南岸屬安徽省淮泗道鳳陽縣轄。民國18年,蚌埠曾成立市政籌備處,但翌年即撤銷,仍屬鳳陽縣所轄。
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銷皖北行署,蚌埠市為安徽省直轄。1956年,安徽省置蚌埠專區,專員公署駐蚌。
1958年11月起,蚌埠市隸屬省和專區雙重領導。1961年3月撤銷蚌埠專區,此後至1985年,蚌埠市一直屬安徽省直轄。
(5)蚌埠的輝煌歷史有哪些擴展閱讀:
蚌埠特產:
1、蚌埠石榴
安徽蚌埠懷遠石榴栽培歷史悠久,品質優異久負盛譽,據傳從唐代已有栽植,到了清代懷遠石榴已諸正史,懷遠縣志中記有:「榴,邑中以此果為最,曹州貢榴所不及也。紅花紅實,白花白實,玉籽榴尤佳。」
可見,懷遠石榴在很久已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並以其艷麗的色彩,端正的果形,晶瑩剔透的籽粒,佳美的風味,贏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評。
懷遠石榴遠銷東南亞、英國、羅馬尼亞等國,引種到前蘇聯、保加利亞等國。懷遠石榴色澤艷麗,果皮橙紅色,黃白相間,布著紅暈,並有青翠光澤,如玉琢脂凝,十分奇觀。
懷遠石榴有馳名中外的玉石籽、瑪瑙籽、果大而美的大笨子、二笨子、青皮等,紅艷悅目的粉皮、紅葫蘆、美人蕉等。有白花白籽白實的三白石榴,還有花大艷美的千層花石榴。
懷遠石榴品質名列全國各大石榴產區之首,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含糖量高是其顯著特點。
2、蚌埠花生
安徽蚌埠固鎮花生又名落花生、雙子葉植物,葉脈為網狀脈,種子有果皮包被。歷史上曾叫長生果、地豆、落花參、落地松、成壽果、番豆無花果、地果、唐人豆。
花生長於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並且和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
花生的營養價值比糧食類高,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適宜製造各種營養食品。
彩色花生主要分為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珍珠花生等幾個品種,其中按果仁外皮顏色又能分為黑、紫黑、白、紫紅、紅白,彩粒等幾個色系。
五彩花生有黑色、雪白、白底紅花紋、黑底黃花紋、黃底黑花紋等顏色。長出的秧蔓與普通花生沒有區別,只是葉片稍大一些。
⑥ 蚌埠有多少年的歷史,經歷了多少的風雨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轄市,位於東經117°12』、北緯32°57』。蚌埠因古代盛產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譽。現轄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和懷遠、固鎮、五河三縣,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人,其中市區面積601.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87.45萬人。 史前時期,今蚌埠地域為淮夷氏族聚居區。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懷遠縣境塗山娶塗山氏為妻,並生啟(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夏朝,為華夏第一代帝王)。是時起,今懷遠縣和蚌埠市區西部屬塗山氏國,今蚌埠市區東部屬鍾離國。春秋時期,今固鎮縣先後屬宋、吳,今五河縣先後屬徐方、魯、宋;戰國時期,今懷遠縣、蚌埠市區、固鎮縣均屬楚,五河縣先屬宋、吳,後屬楚。 歷經秦、漢、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至南宋寶(礻右)五年(1257年)始置懷遠軍及荊山縣,轄今懷遠縣及蚌埠市區西部、固鎮縣一部,今蚌埠市區東部屬濠州鍾離縣,均屬淮南西路;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軍及五河縣,轄今五河縣,屬淮南東路。南宋、金對峙時期,今固鎮縣分屬宿州蘄縣、靈璧縣及泗州虹縣。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銷懷遠軍,改荊山縣為懷遠縣,今蚌埠市區西屬懷遠縣,東屬鍾離縣,均屬安豐路濠州;今固鎮縣屬宿州,五河縣屬泗州。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濠州升為臨濠府。明洪武年間,鍾離縣先後改為中立縣、臨淮縣,增設鳳陽縣,今蚌埠市區西屬懷遠縣,東屬鳳陽縣,今固鎮縣分屬宿州、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鳳陽縣。因臨濠府先後改為中立府、鳳陽府、宿州及懷遠、靈璧縣、五河、鳳陽各縣均屬鳳陽府所轄。清雍正二年(1724年),五河縣改屬泗州。清同治二年(1863年),劃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為蚌埠獨立行政區,置三縣司,直屬鳳陽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鳳陽府,懷遠縣、五河縣直屬安徽省(1667年設),後屬安徽省淮泗道。同時廢蚌埠三縣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劃屬靈璧縣,淮河以南劃屬鳳陽縣;今固鎮縣仍為宿縣、靈璧、五河、懷遠、鳳陽5縣分領。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正式廢道,鳳陽縣、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先後直屬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翌年撤銷,仍屬鳳陽縣。1932年,懷遠縣、鳳陽縣改屬安徽省第四區,五河縣先後改屬第七區、第六專區。淪陷時期,蚌埠設為偽安徽省維新政府、偽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戰勝利後,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第五專區、五河縣屬安徽省第四專區。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脫離鳳陽縣,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 1949年10月1日建國後,蚌埠市、懷遠縣、五河縣屬皖北行署,今固鎮縣分屬宿縣、五河、靈璧、懷遠4縣。1952年4月,蚌埠市屬安徽省;上述4縣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仍屬宿縣專區。1964年10月,析宿縣、懷遠縣、五河縣、靈璧縣各一部分地區組建成固鎮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宿縣專區改為地區。1983年7月,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由宿縣地區改劃屬蚌埠市至今。
⑦ 蚌埠的歷史沿革
史前時期,今蚌埠(含市區及所轄懷遠、五河、固鎮三縣,下同)地域為淮夷族聚居區。傳說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過今禹會區境內塗山娶塗山氏女為妻,並生啟(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夏朝,為華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戰國時期,今蚌埠曾分別為徐方、魯、宋、吳、越、楚等國邑地。
秦朝時期,秦王朝建立後實行郡縣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屬九江郡曲陽、鍾離等縣分領;今淮河北岸懷遠、蚌埠、固鎮、五河地域為泗水郡蘄、徐等縣分領。
南宋時期,至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分鍾離縣(今鳳陽縣)置懷遠軍和荊山縣,轄今懷遠縣及蚌埠市區西部、固鎮縣一部,今蚌埠市區東部屬濠州鍾離縣;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軍及五河縣。南宋、金對峙時期,今固鎮縣先為宿州蘄縣、靈璧縣及泗州虹縣分領,後為宿州、靈璧、荊山、五河等縣分領。
元朝時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銷懷遠軍,改荊山縣為懷遠縣屬濠州(治今鳳陽),今蚌埠市區西屬濠州懷遠縣,東屬濠州鍾離縣;今固鎮縣為宿州及宿州靈璧縣、泗州五河、濠州懷遠縣分領。
明朝時期,明洪武年間,鍾離縣先後改為中立縣、臨淮縣,增設鳳陽縣;今蚌埠市區西屬鳳陽府懷遠縣,東屬鳳陽府鳳陽縣;今固鎮縣分屬鳳陽府宿州及鳳陽府懷遠縣、鳳陽府宿州靈璧縣、鳳陽府泗州五河縣、鳳陽府鳳陽縣。濠州先更名臨濠府後更名鳳陽府,全境均屬鳳陽府。
清朝時期,清沿襲明制全境屬鳳陽府,雍正年間泗州脫離鳳陽府,五河縣屬泗州,其餘均屬鳳陽府。其中鳳陽縣主簿衙門駐小蚌埠鎮,清同治二年(1863年),劃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為蚌埠獨立行政區,置三縣司,直屬安徽省鳳陽府。
民國時期,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鳳陽府,懷遠縣、五河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全境屬安徽省淮泗道(治鳳陽縣)。同時廢蚌埠三縣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劃屬靈璧縣,淮河以南劃屬鳳陽縣;今固鎮縣仍為宿縣、靈璧、鳳陽、五河、懷遠等縣分領。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正式廢道,鳳陽縣、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先後直屬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翌年撤銷,仍屬鳳陽縣。1932年,懷遠縣、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四區、第四專區,五河縣先後改屬第七區、第六專區。淪陷時期,1938年鳳陽縣城由府城遷至蚌埠,同時蚌埠又為安徽省會(當時名為鳳陽縣蚌埠鎮)抗日戰爭勝利後,懷遠縣改屬安徽省第十專區,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第五專區,五河縣屬安徽省第四專區。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脫離鳳陽縣(府城又重新作為鳳陽縣城),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蚌埠市、懷遠縣、五河縣屬皖北行署,今固鎮縣分屬宿縣、五河、靈璧、懷遠4個縣。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屬安徽省;上述4縣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仍屬宿縣專區。
1964年10月,析宿縣、懷遠縣、五河縣、靈璧縣各一部分地區置固鎮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宿縣專區改為地區。1983年7月,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由宿縣地區劃屬蚌埠市至今。
⑧ 蚌埠的歷史有多久
蚌埠市是安徽省直轄市,位於東經117°12』、北緯32°57』。蚌埠因古代盛產河蚌而得名,有「珍珠城」的美譽。現轄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淮上區四區和懷遠、固鎮、五河三縣,總面積5917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人,其中市區面積601.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87.45萬人。
史前時期,今蚌埠地域為淮夷氏族聚居區。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懷遠縣境塗山娶塗山氏為妻,並生啟(公元前21世紀,啟建立夏朝,為華夏第一代帝王)。是時起,今懷遠縣和蚌埠市區西部屬塗山氏國,今蚌埠市區東部屬鍾離國。春秋時期,今固鎮縣先後屬宋、吳,今五河縣先後屬徐方、魯、宋;戰國時期,今懷遠縣、蚌埠市區、固鎮縣均屬楚,五河縣先屬宋、吳,後屬楚。
歷經秦、漢、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至南宋寶(礻右)五年(1257年)始置懷遠軍及荊山縣,轄今懷遠縣及蚌埠市區西部、固鎮縣一部,今蚌埠市區東部屬濠州鍾離縣,均屬淮南西路;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軍及五河縣,轄今五河縣,屬淮南東路。南宋、金對峙時期,今固鎮縣分屬宿州蘄縣、靈璧縣及泗州虹縣。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銷懷遠軍,改荊山縣為懷遠縣,今蚌埠市區西屬懷遠縣,東屬鍾離縣,均屬安豐路濠州;今固鎮縣屬宿州,五河縣屬泗州。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濠州升為臨濠府。明洪武年間,鍾離縣先後改為中立縣、臨淮縣,增設鳳陽縣,今蚌埠市區西屬懷遠縣,東屬鳳陽縣,今固鎮縣分屬宿州、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鳳陽縣。因臨濠府先後改為中立府、鳳陽府、宿州及懷遠、靈璧縣、五河、鳳陽各縣均屬鳳陽府所轄。清雍正二年(1724年),五河縣改屬泗州。清同治二年(1863年),劃鳳陽縣馬村溝以西、懷遠縣席家溝以東、靈璧縣後樓為蚌埠獨立行政區,置三縣司,直屬鳳陽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鳳陽府,懷遠縣、五河縣直屬安徽省(1667年設),後屬安徽省淮泗道。同時廢蚌埠三縣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劃屬靈璧縣,淮河以南劃屬鳳陽縣;今固鎮縣仍為宿縣、靈璧、五河、懷遠、鳳陽5縣分領。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正式廢道,鳳陽縣、懷遠縣、靈璧縣、五河縣先後直屬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翌年撤銷,仍屬鳳陽縣。1932年,懷遠縣、鳳陽縣改屬安徽省第四區,五河縣先後改屬第七區、第六專區。淪陷時期,蚌埠設為偽安徽省維新政府、偽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戰勝利後,鳳陽縣先後改屬安徽省第九專區、第五專區、五河縣屬安徽省第四專區。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籌備處,脫離鳳陽縣,轄原屬鳳陽縣的淮河以南地區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區。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直屬安徽省,為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
1949年10月1日建國後,蚌埠市、懷遠縣、五河縣屬皖北行署,今固鎮縣分屬宿縣、五河、靈璧、懷遠4縣。1952年4月,蚌埠市屬安徽省;上述4縣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1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仍屬宿縣專區。1964年10月,析宿縣、懷遠縣、五河縣、靈璧縣各一部分地區組建成固鎮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宿縣專區改為地區。1983年7月,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由宿縣地區改劃屬蚌埠市至今。
風流少年 2008-03-20 19:25 檢舉
⑨ 蚌埠地區有過什麼歷史戰役么
楚漢相爭的霸王別姬垓下古戰場,就在我市的固鎮縣境內,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徐蚌會戰)指揮部就設在我市蚌山區孫家圩子。
⑩ 安徽蚌埠古今有哪些名人
安徽蚌埠古今名人有湯和、朱元璋、年羹堯、史玉柱、蔣雯麗等。
1、湯和
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名將,軍事家。
湯和為人謹慎,沉敏多智,於至正十二年(1352年)參加郭子興起義軍,授千戶。在隨朱元璋渡長江、占集慶、取鎮江的諸戰中屢破元軍,累功升統軍元帥。
2、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 , 漢族。原名重八, 後取名興宗,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後改名為元璋。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
3、蔣雯麗
蔣雯麗,1969年6月20日生於安徽蚌埠,中國影視女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會員 。199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89年,參演首部電視劇《懸崖百合》,飾演保育院的老師,並獲得飛天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同年,參演首部電影《離離原上草》,飾演山區姑娘水秀。
4、史玉柱
史玉柱,1962年9月15日生於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商人、企業家。1984年從浙江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工作。1989年深圳大學軟體科學系(數學系)研究生畢業後,隨即下海創業。
5、年羹堯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