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人用什麼方式點火
古代取火的工具稱為「燧」,取火方法有木燧、金燧、石燧。
一、木燧
即鑽木取火。相傳,在上古洪荒時期,三皇之首的遂皇(即燧人氏),創造出人工鑽木取火的方法。後來人們又用弓鑽取火,是直接用手鑽木的發展。鑽木取火,結束了原始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中華文明的源頭。
二、金燧
即聚光取火。周代,人們發明了陽燧,又稱夫燧、金燧、火鏡,是金屬的凹面鏡或尖底杯。金燧將陽光聚集於一點,使得艾等易燃物起火。由於陽燧在天陰或夜晚無法取火,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與其他取火方式並存。
三、石燧
即敲石取火。魏晉六朝起,人們以鐵片擊石所發的火花,點燃艾或紙(稱火絨),再用片狀木頭、麻秸(稱取燈、發燭)引火。使用的石頭稱為燧石,俗名火石或打火石,是比較常見的硅質岩石,鐵器敲打容易產生火星。
(1)歷史上人類如何點火擴展閱讀:
清末,石燧這項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光緒初年,一種叫火鐮的工具被普遍使用。火鐮又稱火刀,外觀為裝有鐵刃的皮包,包內有火石、火絨。使用時將火石上放置火絨些許,用鐵刃敲出火花,火絨即刻被點燃。火鐮是吸食旱煙、鴉片的必備用具之一。
而抽水煙又要使用另一種引火物——火褶子。此物又叫火媒、芒子, 主要材料為白芨汁浸泡過的土紙,加以棉花、葦絮等,曬干捲成長桿狀或繩樣。火褶子點燃後吹滅成暗火,裝入銅管或竹筒內,能長時間不滅。需要點煙時,取出一吹就能使其復燃。
其實火鐮與火褶子普及時,火柴已於同治四年(1865)傳入中國,當時稱洋火或自來火。火柴,是用易燃的木材做成細梗,一端蘸以葯料成為火柴頭,擦劃包裝盒一側的刷磷面,能迅即點燃。火柴的出現令取火變得簡單方便,所以不久以後,火鏡、火石、火鐮、火褶子等物就逐漸被淘汰,最終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㈡ 人類歷史上取火的方法有哪些
1、木燧,即鑽木取火。相傳,在上古洪荒時期,三皇之首的遂皇(即燧人氏),創造出人工鑽木取火的方法。後來人們又用弓鑽取火,是直接用手鑽木的發展。鑽木取火,結束了原始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中華文明的源頭。
2、金燧,即聚光取火。周代,人們發明了陽燧,又稱夫燧、金燧、火鏡,是金屬的凹面鏡或尖底杯。金燧將陽光聚集於一點,使得艾等易燃物起火。由於陽燧在天陰或夜晚無法取火,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與其他取火方式並存。
3、石燧,即敲石取火。魏晉六朝起,人們以鐵片擊石所發的火花,點燃艾或紙(稱火絨),再用片狀木頭、麻秸(稱取燈、發燭)引火。使用的石頭稱為燧石,俗名火石或打火石,是比較常見的硅質岩石,鐵器敲打容易產生火星。
4、光緒初年,一種叫火鐮的工具被普遍使用。火鐮又稱火刀,外觀為裝有鐵刃的皮包,包內有火石、火絨。使用時將火石上放置火絨些許,用鐵刃敲出火花,火絨即刻被點燃。火鐮是吸食旱煙、鴉片的必備用具之一。
5、火柴已於同治四年(1865)傳入中國,當時稱洋火或自來火。火柴,是用易燃的木材做成細梗,一端蘸以葯料成為火柴頭,擦劃包裝盒一側的刷磷面,能迅即點燃。火柴的出現令取火變得簡單方便,所以不久以後,火鏡、火石、火鐮、火褶子等物就逐漸被淘汰,最終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㈢ 古代人是怎麼生火的
火,從遠古時代開始,一直被人類所使用。那麼,火是怎樣被發現,又如何取得的呢?從中國的歷史來看,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鑽木取火。相傳,遠古人民"茹毛飲血",還不知道取火進行熟食。有一個叫燧人氏的人,見大鳥啄木出火(也有說看到森林自行起火),認為木中藏火,於是"幾經攻治,幾番試驗",才創造出人工鑽木取火的法子,人類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後世一直沿襲,曾經歷了數千年之久。這一古老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情況。
周代,鑽木取火之法已經大行。古代所鑽之木,一年之中,根據不同季節,還要隨時改變。《周禮·月令》規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這叫"改火"或"更火"。因為,古人認為:只有根據木的顏色,與四時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則不能得火。也就是說,每逢換季之時,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當時仍行鑽木取火,但取消過了"更火"這一風俗,不實行改木。
到了唐代,鑽木取火之法,更加廣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詩》:"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青楓是楓木,用於春日取火。崔元翰詩:"操舟眾工立禁岸,濕櫓鑽火磨星紅。"濕的木櫓也可出火,說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習俗。因此,每年冬天保存下來的火焰熄滅了。到了清明,又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大臣的寵愛。
金燧:金燧,即向太陽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禮》載:秋官避開炬,負責用"夫燧"向太陽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種用具。它是用金屬製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先放置艾、絨之類,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記》記載了用金錫為鏡,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見,我國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學原理取火的技術了。
取了漢代,仍用金燧取火。當時也叫陽燧。即用銅鏡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燒。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段詳細的記載:用凹面銅鏡放在太陽下,其光都聚向內。在離鏡一二寸處,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觸物即著火。實際上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鏡。如果我們拿這玻璃鏡,向著太陽,鏡也會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頃刻間即可得火。古代沒有玻璃,故用金鏡。現代的太陽灶就是從這一道理發展而來的。過去古人出門,身邊都帶著燧。因為那時的燧為尖頂杯,體積很小,都佩帶腰間以備用。但以陽燧取火,有個不足之處,就是天陰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內佩木燧"。這樣,有太陽就以金燧取火,沒有太陽則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發的火,叫"石火"。潘岳詩:"煩如敲石火"。劉勰在《新論·惜時》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猶如"石火"。到唐時,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詩:"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白居易詩:"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面在放著"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即取得火。火絨,是艾或紙,加以硝水製成,揉之使軟,極易起火。"取燈",北方叫"發燭",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狀,長五六寸,塗硫磺於首,遇火即燃,用以發火。在南方,發燭則用松木或杉木製成。高士奇《天祿識余》中記載:"杭人刻松木為小片,其薄似紙,溶硫磺塗木片頭,作為接火之用。"宋時,民間劈小杉條,並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為"引光奴"。後來一些以此為業者,則呼之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後,必須有引燃物配合,所以"發燭"、"火寸"等助燃物的行業就逐步發展起來。
光緒初年,火柴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是當時吸旱煙者不可離身之物。後來有了火柴,火鏡、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衰落了,最後消失。
㈣ 古代人咋點火
燧石
古代與火鐮、火絨配合點火的工具。它是一種石頭,通常被叫做火石。多產於山專上,有的產於水中,屬可以點火。 燧石俗稱「火石」,是比較常見的硅質岩石,緻密、堅硬,多為灰、黑色,敲碎後具有貝殼狀斷口,根據其存在狀態,分為兩種類型: 層狀燧石:多與含磷和含錳的黏土層共生,分層存在,單層厚度不大,但總厚度可達幾百米,有塊狀和鮞狀的區別。 結核狀燧石:多產於石灰岩中,有球狀、卵狀、棒狀、盤狀、葫蘆狀、不規則狀等結核體,一般只有5-15厘米,大的可達1-2米。 燧石由於堅硬,破碎後產生鋒利的斷口,所以是最早為石器石代的原始人所青睞,絕大部分石器都是用燧石打擊製造的,燧石和鐵器擊打會產生火花,所以也為古代人用作取火工具,中國古代常用一小塊燧石和一把鋼制的「火鐮」擊打取火,所以燧石也叫作火石,燧石槍是利用扳機擊打火石引發火葯的。現代利用燧石的堅硬性質,將燧石作為研磨的原料。
㈤ 古代人如何起火
秦代的時候鑽木取火已經很盛行了,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光緒初年,火柴版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權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是當時吸旱煙者不可離身之物。後來有了火柴,火鏡、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衰落了,最後消失。
火鐮是一種早期取火工具,與火石(打火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又名二氧硅)、火絨配合進行人工取火,因其擊石取火用的鐵條形似鐮刀而名。火鐮也是自煉鐵術發明以後至火柴發明之前的幾千年來我們人類主要的取火工具。
㈥ 古代人怎麼生火
古人一般採用陽燧和打火石來生火。
在春秋戰國乃至更早時期,中國人其實就已經用上「打火機」了,而且古人這種打火機的原理還是光學原理,這種神秘而又神奇的點火工具叫陽燧,這東西在古書上早就有記載,比如在《周禮注》中就寫:「陽燧取火、鑒鏡取水,莽草熏魚....」。
這裡面提到的陽燧就是一種取火工具,還不只是一處有記載,《考工記》寫:「今司宰有陽燧,形如圓鏡,以取明火」。但光是有記載我們很難知道陽燧到底長什麼樣,所幸,在河南陝縣就出土了一件陽燧,如今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這件陽燧是一個圓盤形,中間是個內凹的銅鏡,我們小時候用過放大鏡點火,不過古代的陽燧使用的原理可和放大鏡不一樣,它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古人在銅盤中間弄出一個凹面,再把裡面給磨光,這樣光在反射的時候能夠聚焦在一個點上。
這個點如果射在易燃物上,就可以很快點著火了,但這種高級貨一般都是王公貴族才有資格用,而且使用條件比較苛刻,必須是大太陽天,如果僅僅依靠這個生火,可能陰天就沒法做飯了,所以古人把它弄成裝飾品,太陽大的時候可以生生火,陰天還可以是家裡的裝飾品,一舉兩得。
民間普遍生火的工具還是石燧以及鑽木取火,其實這兩種生火方式人類已經使用了上萬年了,所以古代普遍用這兩種方式也很正常,但是這兩種取火方式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不容易找到易燃物。
生火是一件每天都要乾的事,如果每次生火都要找易燃物而浪費大半天的時間,這實在是不值得,於是為了方便起見,古人就在易燃物這上面費了很大功夫。
在明朝《南村輟耕錄》中記載了古人是如何製作點火用的易燃物:「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枇蚧仆磕酒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粹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史載周建德六年,齊後妃貧者以發燭為業」,這其實就是最原始的火柴。
古人把松木(松木有油脂易燃)削成薄如紙的薄片,「枇蚧」是一種小蟲,它的翅膀上含有蠟,很容易燃燒,古人把松木和枇蚧的翅膀製成火燭,當要使用的時候用石燧點一下,再吹幾口氣,就可以把火花轉換成火苗,就可以用來點火了。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的時候,北齊被滅,王室被滅之後,那些妃子就四處逃散,這些妃子養尊處優習慣了,根本沒有能力在社會上存活,於是她們就依靠製造火燭為生,《南村輟耕錄》的作者陶宗儀也是厲害。
他一個元末的文人,竟然能夠考察到北齊後宮妃子們的事跡,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文人啊,他雖然留下了很多文獻,可卻終身沒能謀得一官半職,只能說可能他的研究方向不符合主流價值觀。
在這段記載里,陶宗儀很詳細地記載了這些妃子們的生活,並說「發燭即今之取燈,利亦微矣」,陶宗儀當時認為,北齊妃子所做的發燭就是明代的取燈,利甚微,不過在北周時期,這可不一定,畢竟相隔太久,不過能賺到的錢也肯定不會太多。
「發燭」發展到明代就已經很成熟了,在市場上普通百姓都可以買到這種簡易火柴,也就是明朝人說的「取燈」,要使用的時候用石燧打出一點火花,生火就快很多了,然而光是這種簡易火柴的普及,中國人就花了上千年,可見在古代,我們的文明發展得十分緩慢。
可這種火柴還是太麻煩了,畢竟想要把石燧的火花弄到火燭上,也不是一件易事,所以在明朝時就有人發明出了更加便捷的火柴,當時火葯和硫磺已經普及,有人就把細小的松木條浸泡在硫磺里,曬干之後做成火寸條來售賣,這和現在的火柴已經非常相似了。
只要有一點火花,這種火寸條就能快速點燃,並且冒出明火,但是非常可惜,這種火寸條並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很快就消亡在歷史當中,後來西方人也是發現了這一秘密,用硫磺製成簡易火柴,到了18世紀末,西方人在上面塗抹了黃磷,只要一摩擦就能生火,至此,火柴誕生,人類的生火文明又前進了一步。
火摺子的歷史:
火摺子是古代很了不起的發明。在南北朝的時候,有一位宮女發明了它,後來經過不斷的完善,就變成了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面看到的火摺子。火摺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它是由紙卷製作而成。
人們將紙卷緊緊的卷在一起,然後點燃,點燃之後又馬上將其吹滅,只保留中間那點紅紅的火芯,再用蓋子蓋上。等到晚上需要的時候,便把蓋子打開晃一晃或者吹一吹,火摺子便點燃了。
其中的原理是這樣的:人們在製作的火摺子的時候,故意先將其點燃在吹熄,就是要在火摺子裡面保存火種,吹熄之後的火摺子其實一直都在燃燒,只不過因為氧氣很少燃燒非常緩慢。
等到了使用的時候,將蓋子揭開,往裡面猛烈吹氣,隨著氧氣的大量進入,火摺子便猛烈燃燒起來,於是火便出來了!從火摺子這項發明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火摺子因為體積小,便於攜帶,很受大眾的喜愛,尤其是夜晚外出,火摺子基本是人手一個。在軍隊里,火摺子也是必配之物。因為軍隊行進的地方往往都是人煙罕至,有了火摺子,到哪都能吃到熱乎乎的飯菜。
後來馬可波羅來到中國,看到火摺子,也是嘖嘖稱奇,後來還特地將其帶回歐洲,大大促進了歐洲「洋火」的發展。而這項發明在中國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隨著西洋火柴進入中國,才慢慢淡出人們視線。
㈦ 古代西方人如何點火
古代幾千年的,都不一樣,最早的人用鑽木取火,後來出現了火石,火內刀一類的,其實就容是讓碰撞產生的火花引燃易燃物,在後來就出了火褶子,好象用的煤油引燃的,至於具體怎麼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在後來西方的火柴傳過來後,歷史上所有的取火工具消失了
古代用火鐮敲擊燧石,打出的火星,點著了蓬鬆的火絨。
再用嘴吹燃出火苗,就得到了火種。
古人(一直延續到現在)在抽水煙的時候,用土製草紙,裁成紙條,用毛衣針這般的竹簽,捲成「紙媒」。使用時,點燃「紙媒」,使用兩種口形的吹氣,就能夠讓「紙媒」燃出火苗或者保留火種。這種「紙媒」,我在小時候就會卷和吹。樓主說的「一吹」,就是這個玩意。
㈧ 古時候人們用什麼點火呀
第一種:古典式鑽木取火法
這是被了解得最廣泛,但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一種方法。
首先,找到合適的木材做鑽板,乾燥的白楊、柳樹等等會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的質地較軟。再找到合適的樹枝做鑽頭,相對較硬一些就可以,條件不像鑽板一般苛刻。然後,把鑽板邊緣鑽出倒「V」形的小槽。
最後,在鑽板下放入一個易燃的火絨或者枯樹葉,然後雙手用力鑽動,直到鑽出火來為止。
第二種:雙人經典鑽木法
其他步驟跟第一種方法相同,不同的是這次是兩個人合作。一個人用帶凹槽的木頭蓋子把鑽軸固定在鑽板上,另一個人用摩擦力較大的繩子或藤條在鑽軸上纏幾圈,然後快速來回拉動。這種雙人合作的效率比第一種強得多。
第三種:簡易刨子取火法
將軟質木板挖一長槽,槽的前方放置易燃火絨,用較硬木條向前推動,直到火星將火絨點燃。
第四種:易洛魁族式取火法
由易洛魁族發明的這個裝置取火效率相當高。鑽軸的一端用兩根繩子纏繞,繩子的另一端分固定在一個硬質橫板上。鑽軸的中間部位用一個硬質木輪做加速器。
當把繩子纏好後用力向下壓橫板,就能使鑽軸產生極快的轉速,然後鑽出火花。
第五種:弓弦鑽木法
同第二種雙人鑽木法類似,只不過可由一人完成。
鑽軸上方同樣覆蓋一個有凹槽的蓋子,然後用弓弦樣子的工具快速拉動。
第六種:穴居時代的經典火種保留法
無論是用鑽木取火還是其他的什麼方法,都需要一個適當的介質配合火的燃燒。當周圍環境非常潮濕時,一般的材料很難燃著。
用乾燥的材料盤成鳥巢形狀,中間部分掏空,盡量保持松軟,然後墊上一層火絨。這樣即使在潮濕的天氣也能讓它遇火星便燃著。
第七種:火石取火法
這種就沒什麼科技含量了,用打火石打擊硬質的材料,比如鋼刀、花崗岩等等。
火石的上面墊上易燃的火絨或是已燒焦的布料,打擊便燃著。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越是有稜角的石頭打擊火石效果越好,當一塊硬石邊緣太圓滑時,需要把它在大石上摔碎,這樣就能現出尖銳的稜角。
別忘加分啊!!嘿嘿~~
㈨ 明清時期沒有火柴,人們是怎麼點火的謝謝
1、鑽木取火
倘若火柴受潮,或沒有火柴、打火機,仍然有很多辦法取火,但沒有一個辦法是容易的。無論是用何種方法取火,首先要准備引火物。 森林中的雜草、落葉、鳥巢、鼠窩、針葉松的乾果、松樹的樹脂、羽毛、幹了的動物烘和苔蘚,以及布頭,棉花等等都可以。
2、擊石取火
是人類最早的取火方法,這種方法的使用可能是受到製作石器時迸發出火花的現象的啟發。我們可以找一塊堅硬的石頭做為「火石」,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鋼鐵向下敲擊「火石」,使火花落到引火物上。當引火物開始冒煙時,緩緩地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
如果「火石」打不出火來,可另外尋找一塊石頭再試。當然並不是任何一塊石頭都能點燃引火物,石頭擊出的火花必須有一定的熱量和持續時間才能點燃引火物。根據考古資料發現,用黃鐵礦打擊火燧石而產生的火花可以取火。
3、弓鑽取火
用強韌的樹枝或竹片綁上鞋帶、繩子或皮帶,做成一個弓子。在弓上纏一根乾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塊硬木上迅速地旋轉。這樣會鑽出黑粉末,最後這些黑粉末冒煙而生出火花,點燃引火物。在平坦的木板上摩擦玻璃片,也能生熱發火。待劇烈摩擦時,將引火物吹燃。
4、藤條取火
找一根乾的樹干,一頭劈開,並用東西將裂縫撐開,塞上引火物,用一根長約兩尺的藤條穿在引火物後面,雙腳踩緊樹干,迅速地左右抽動藤條,使之摩擦發熱而將引火物點燃。還可用兩塊軟質的木頭或竹片用力相互摩擦取火,下面墊以棕櫚樹皮或椰子葉底部的乾燥物作引火物。
(9)歷史上人類如何點火擴展閱讀:
人工取火的意義:
由於人類終於掌握了駕御火的自由,進而才能燒制陶器、冶煉金屬。並且,正是由於火的利用,人類才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化學知識。人工取火的發明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時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正如恩格斯所說:「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分開」,人工取火「是人類對自然界的第一個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