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說的是我國歷史上哪位皇帝
黃袍加身解釋 五代後周趙匡胤在陳橋兵變,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回帝。指登上答帝位。 出 處清·錢采《說岳全傳》:「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子虛子《湘事記·軍事篇二》:「然陳橋之役,趙匡胤~,遂膺天命矣。」 近義詞 自封為王、稱王稱霸典故宋太祖趙匡胤在後周時期,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 杯酒釋兵權釋 義釋: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將領的兵權。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 出 處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
② 黃袍加身是指哪個皇帝奪取政權
不只是趙匡胤,在他之前的郭威就是黃袍加身成為皇帝,奪得後漢皇權的。
③ 歷史上有哪些皇帝是通過黃袍加身稱帝的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周太祖郭威和趙匡胤,郭威還是趙匡胤的老上級,所以趙匡胤還有模仿他上級郭威之嫌。但是有很多人都只知道趙匡胤卻不知道他的上級郭威,要說這趙匡胤也是夠夠的了,模仿別人不說,還篡奪了郭威的江山,也難怪世人只知道他。
趙匡胤和周太祖有很多相似之處,唯一不同的就是周太祖是被昏君逼迫走上叛國之路,而趙匡胤是自己主動去篡奪的。後周的最後一位皇帝是一個7歲的孩子,正因為這樣,讓他有了可乘之機,也讓他促使了陳橋兵變,然後假意醉酒醒來,被他的親兄弟和親戚朋友披上黃袍,假裝自己是被逼無奈當上皇帝的。
④ 歷史上兩個黃袍加身的皇帝,他們分別有什麼結局
歷史上兩個黃袍加身的皇帝,一個沒有後人繼位,一個死得不明不白。說起黃袍加身,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故事,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趙匡胤其實是有樣學樣,在效仿他人。因為,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過兩位黃袍加身的皇帝,趙匡胤只是其中之一。
那麼,歷史上第一位黃袍加身的皇帝是誰呢?其實這個人就是對趙匡胤有知遇之恩的老上級,後周開國皇帝周太祖郭威。
郭威家庭出身還不錯,父親郭簡曾擔任晉王李克用(後唐庄宗李存勖的老爹,史稱後唐太祖)的順州(今北京順義縣)州委書記兼任州長。只是好景不長,郭威還不懂事時,父親就被軍閥“劉窟頭” 劉仁恭所殺。母王氏在帶著他前往潞州(治所在今 山西省長治市)投親的路上,不幸染病身亡。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郭威的成長歷程可想而知。十八歲那年,澤潞節度使李繼韜招募兵士,郭威前去應招,由於身材魁梧,又有一身死力氣,在缺少父母管教下打架斗毆更是一把好手。李繼韜一見之下就喜歡上了,將他留在身邊做“牙兵”(藩帥的親兵)。
第二年(960年)正月初一,相同的一幕出現了。又有將領上報假軍情,說是契丹和北漢聯兵南下進犯,趙匡胤同樣領到了統率諸軍北上御敵的任務。正月初二,趙匡胤率領大軍來到距開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著手實施兵變計劃。當天晚上,先是趙匡胤的親信在官兵中散布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政,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皇帝,然後再出發北征”。官兵們的情緒很快被煽動起來,兵變計劃水到渠成。
第二天一早,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後改名光義)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准備好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醒的趙匡胤身上,再復制當年郭威時的情景。不同的是,幾萬將士呼喊萬歲的聲音數公里外都能聽到。趙匡胤卻裝模作樣的說道:“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大家也陪著一起裝,大聲回答 “惟命是聽”。
趙匡胤兵不血刃當上皇帝後,改國號為“宋”,史稱“宋朝”、“北宋”, 定都開封,改元“建隆”。如果說郭威當年對後漢有深仇大恨,不得不反的話,那趙匡胤純粹是知恩不圖報,欺負你人家後周孤兒寡母。
不過他的報應也來了。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被稱為功夫皇帝、一向身體健壯的趙匡胤與弟弟趙光義飲酒,第二天清晨就暴斃了,享年五十歲。關於趙匡的離奇去世,至今還是一段歷史公案,最流行的說法是《湘山野錄》中記錄的“燭影斧聲”, 趙光義為了篡位謀殺了皇帝哥哥。
⑤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黃袍加身的皇帝是誰
就是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976),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漢族,涿州(今內河北)人。出身容軍人家庭,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⑥ 歷史上第一個皇袍加身的皇帝是誰
後周太祖郭威 生卒: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 在位:951年2月13日-954年2月22日 表字:文仲 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隆堯縣西)人。年少時孤貧,初為軍吏,後漢時拜為樞密副使。 公元948年,他奉命討平了李守貞的叛亂,後封為鄴都留守兼天雄軍節度使。公元950年,後漢隱帝劉承祐猜忌他,派使者要到魏州殺郭威。郭威起兵反漢,下令攻進了京城,允許士兵大搶10天。7天後郭威進入汴京,縱軍大肆搶掠,並逼太後任他為「監國」,奪得國政。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他又稱帝,國號為周,定都汴京,建年號為「廣順」,史稱後周。 李守貞叛亂
簡介:郭威生年未詳,卒於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五代時後周開國皇帝,廟號「太祖」。郭威字文仲,邢州堯山人,本姓常,幼時隨母親適郭氏,故改姓郭。父郭簡曾為順州刺史。劉文恭攻破順州,郭簡被殺,郭威年方數歲,其母不久也死去,郭威只得依潞州姨母韓氏為生。十八歲投潞州留守李繼韜部下為軍卒。 郭威勇武有力,豪爽負氣,深為李繼韜所賞識。有一次,郭威酒醉殺人,為官府拘押。李繼韜暗中將其放走,後又招至麾下。後李繼韜為唐庄宗所殺,其部眾悉為收編。郭威因略通文墨、書算,升為軍吏。及至後晉為契丹所滅,郭威歸附劉知遠部下。劉知遠起兵太原,即位稱帝,封郭威為執掌揮務的樞密副使,並在臨終時將太子劉承祐託孤於郭威和史弘肇。劉知遠在位一年便因病逝世。太子劉承祐即位,是為後漢隱帝,進封郭威為樞密使。當時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相繼擁兵造反。朝廷屢次出兵討伐,均無功而返。 隱帝劉承祐遂命郭威率兵出征。郭威至河中後立柵築壘,分兵圍困。李守貞屢次突圍,均被挫敗,相持日久,城中糧草俱盡。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一舉攻進城中,李守貞自焚而死。永興趙思綰、鳳翔王景崇相繼歸降,使風雨飄搖的後漢政權轉危為安。 之後,郭威又移師北伐,大敗契丹,以功進封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河北諸州郡皆聽郭威節制。 一代明君郭威
後漢隱帝與其寵臣對郭威等有功大將十分疑忌。於是隱帝與親信李業密謀,詔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殺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詔令鎮寧軍節度李弘義誅殺侍衛步軍指揮使王殷,以企一舉鏟除前朝舊將勢力。不料李弘義反以詔書密示於王殷。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見事情緊急,即採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隱帝令郭威誅殺諸位將領。於是群情激憤,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 隱帝見郭威起兵造反,並派兵抵禦郭威。七里坡之戰,後漢政府軍戰敗,隱帝被郭允明所殺。郭威帶兵入京,覲見太後,讓太後臨朝聽政,並且假意擁立劉氏宗室武寧節度劉贇為帝,隨後突然聞報契丹南下,於是率軍北上抵禦,途徑澶州,士兵兵變黃袍加身,郭威返回汴梁,監國,不久正式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 郭威生於亂世,長於軍伍,勇武有力,豪爽負氣,略通兵法,善撫將士,以軍功累遷至樞密使高位。終以軍事實力為後盾,取後漢而代之,是五代時期軍人專權的代表人物。
⑦ 歷史上被「黃袍加身「的皇帝是誰陳橋驛兵變以怎麼的代價竊取了皇位
歷史上被「黃袍加身「的皇帝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 後周滅亡,北宋建立,趙匡胤終身背上了篡位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