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

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1 16:09:44

『壹』 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製造的南京大屠殺,說說我們今天因該怎樣看待這段歷史

應銘記歷史恥辱,避免被就再度發生。大也不要憤青似的過度指責日本。畢竟那是軍國主義實力的錯,我們不應仇恨日本人民。但必須讓小日本成人禮是罪行,否則一切免談。

『貳』 面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 我們該如何反思

落後就要挨打,有時候會被打的很慘,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

『叄』 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意義

1,政府無能國家就要被欺負,倒霉的最後總是老百姓。

2,法西斯主義的瘋狂與無版視人性。

3,日本軍權國主義的野心加之變態思想與獸性,最終發生了這一人類必須牢記的事實。

4,老蔣的政策只是從他的統治角度考慮,沒有站在全中國人民的角度。

5,共產黨軍隊當年還是太弱了,所以想要腰桿子硬,就一定要有足夠的槍桿子(所有時期都適合這一條)。

6,事件是有少數人發動的,但最後必須由兩個民族來承受這一切。南京人現在及以後都不會原諒日本人,不是因為他們發動的這一歷史事件,而是因為他們發動的是一起滅絕人性的歷史事件,且到今時今日,他們的政府也不能正視這一事件的本質。

7,在南京,沒有多少日企,日本人更不敢在街上大聲喧嘩,買日本車的都被人看不起,這也許就是原因之一吧。

8,你去紀念館看看,出來時,就會有這些感受了。

『肆』 面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我們該有怎樣的反思

持續六周的南京大屠殺使數十萬鮮活的生命旦夕之間化為烏有,這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絕人寰的一頁。因此,反省歷史,譴責戰爭,呼喚和平,都應該成為南京大屠殺七十年紀念的題中應有之意。但是,反思的角度,似乎集中於民族主義的單一視角,而反思的聲音中,民族主義的呼聲也最為強烈。「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對待近代百年恥辱史最為標準的態度和口號。然而,這在某種程度上既無助於我們對歷史的真正認識和反思,也無助於今日中日兩國人民的和解。我們似乎應該重新反思曾經的歷史和屠殺。 首先,從國家層面或者說從政治層面來講,為什麼會發生南京大屠殺?當時的政府為什麼沒能有效抵抗日本入侵並保護自己的國民?應該說,這個層面的反思是我們做的最多的,但卻不見得做得好。「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曾經的最為正統的答案,但問題是為什麼會落後?這僅僅是軍事落後的問題嗎?政治上的專制在多大程度上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和崛起?國內的分裂和派系斗爭又在多大程度上妨礙了中國的抗戰和民族力量的團結?這是政治層面所應做的最根本的反思。否則,再次發生戰爭,我們仍會一敗塗地。 其二,民族性的層面。我是不願意強調這個層面的,這往往有居高臨下的道德指教之嫌,而且當處於與他們相似的境遇中時,我們本身也未必能做的更好,更何況原子化的個人不可能對抗裝備有現代化武器的軍隊,但是歷史逼迫我們必須面對,那就是面對日軍的屠殺,為什麼沒有反抗? 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是人性層面的反思。為什麼人性會扭曲並殘忍到這種地步?面對手無寸鐵的婦女老人和兒童何以痛下殺手?又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扭曲激發了這種瘋狂並使人類獸性的一面毫無保留地釋放出來?戰爭?制度?還是洗腦?怎麼才能防止這種獸性的再次爆發?如果我們處於這種狀況中,面對良心和命令只能二者擇一的情形,我們會如何選擇?或者我們是否還能意識到自己的良心?日本軍人的兇殘屠殺不僅僅是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的我們的恥辱,更是作為人類一員的我們的恥辱。 需要反思的,還有我們的「反思」自身。長期以來,中國以外的世界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知之甚少,遠沒有形成對納粹似的全球檢討和反省。二戰以後,以色列政府和猶太民間團體與學者密切配合,從人道主義視角出發對納粹罪行進行不斷地揭露和控訴,並對逃脫的納粹罪犯進行全力追捕以期繩之以法。但是兩岸政權卻相繼放棄了對日本的索賠,對抗戰史的研究甚至一度成為學術禁區,即使有所研究也多是強調民族感情和意識形態,而不關注於遭受不幸的鮮活的個體,這也導致西方世界普遍認為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爭論只是中日兩國政治對抗的需要。最終竟然是依靠一個柔弱而堅韌的女性以生命的代價寫成的《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才引起世界對這段黑暗歷史的普遍關注和承認。這本身難道不值得反思? 七十年後當我們再次祭奠數十萬無辜的冤魂時,我們不應記憶仇恨,而應該記取教訓。日軍屠城期間,無私救助中國平民的德國義士約翰·拉貝曾說過:「我們可以寬恕,但我們不可以忘卻。」是的,我們寬恕是為了放棄仇恨,我們記憶是為了防止悲劇的重演

『伍』 怎麼看待 南京大屠殺這一史實

「哦 歷史上是有這么回事 」 這樣看就可以了

『陸』 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

因為恐懼,我不敢看相關的書籍和電視劇,對我來說那是一段悲愴到我無法打開的歷史,更是讓很多當代人無法接受的事實,這個年代的我們到底應該應該自審國弱不敢反抗的懦弱還是應該指責日本進行屠殺時候的殘暴和麻木不仁呢?或許兩個方面都有,人人都道希望世界是和平的,然而世界是不可能真正的和平的,強國之間的軍事,資源競爭,弱國想要躋身強國之列的勾心鬥角,為了維護自己的國家和人們,有時候不得不去選擇戰爭。

這段歷史需要銘記,但是仇恨我們需要更好的去處理~

『柒』 為什麼要紀念南京大屠殺銘記歷史的意義何在

歷史是一面鏡子,只有牢記歷史,我們才可以少走彎路。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它的影響依然很在,這場事件也幾乎刻在了每個人的心中。銘記歷史,勿忘國恥,這對於每個中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我們之所以要紀念南京大屠殺,其意義主要在以下幾點:

第四點,這也可以喚醒民族精神。我們知道,雖然現在距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是為什麼還要紀念南京大屠殺?事實上,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以史為鑒,居安思危,警鍾長鳴,南京大屠殺是中國的國恥,這絕對不能被遺忘,這段歷史是血與火的歷史,有太多的中國人死在那場災難中。斯人已逝,後來者必須要牢記一點,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打」。

總而言之,銘記歷史,是非常重要的。

『捌』 我們怎麼正確認識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

還怎麼辦?記著復唄。當初英法燒制了圓明園,還害怕中國有一天反攻到歐洲,結果新中國來了一個「中國人民愛好和平」,就是說「只要你們不來打我,我就滿足了」。歐洲人就不再擔心了。日本人可能也這樣想吧。看看中國現在這崇洋媚外的勁兒吧

『玖』 我們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

忽然想到了死,關於死,一個人可以死多少次?答案是一次,一個人可以殺了多少人,我想這是沒答案的。
南京,南京發生大屠殺的時間確切是什麼時候?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這不是所謂的畏懼觸碰曾經傷痛的記憶狗屁之類的話,而是簡單的我懶,懶的去查。我也不知道那時候是什麼樣的慘境,是否有血流成和,是否有屍堆如山,是否哭聲喊聲咒罵聲呻吟聲還有笑聲夾雜震天,這不是我關心的,我只想知道,在日本人殺死了那麼多的生命之後,他們看見的地獄的時候,是否也會嘔吐。
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日本會選擇在南京屠殺,為什麼在他們在佔領中國的其他領土的時候都沒有發生屠殺,到了南京才開始,我現在才開始懂,因為南京,那時候是我們中華民國的首都啊,在別的一個國家的首都,屠殺別國的人,而且是交往上千年的友國,將他們蹂躪,很恨的踐踏他們的尊嚴,特別是在骨子裡,就有著強烈驕傲自尊的中國人,那是怎樣強大的樂趣!
而對於戰爭,對於日本的侵華戰爭,我並不仇恨戰爭,因為那是人類發展的一種渠道,而說不仇恨日本人,這種話我說不出口,永遠也說不出口,我想任何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都不會說這種話,那被屠殺的三十萬人,那不僅是一個數字,那是三十萬有血有肉有思想會走路的我們的同胞啊。
如果有中國人跟我說他不恨日本人的話,我一定會掐死他,如果那是我的朋友,我會先跟他結交,再掐死他。或許現在的人們已經對死亡習以為常了吧,有人會病死,有人會老死,有人會被水淹死,有人會喝奶中毒死。這世界每天都有那麼多人死,我們怎麼悲傷得過來,如果我們為每個死去的人都流一滴眼淚的話,我想,那該會被長江還浩瀚吧!
所以呢,當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死去的時候我們就有借口不用流淚,生老病死是我們的宿命,可是,我們要悲的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失去了性命嘛!我們需要流淚的是,我們與某個人失去了某段真摯深厚的感情!
而那慘死的三十萬英靈在看著我們哪,我們能想像三十萬具白骨堆積在一起的時候是怎樣的場景嘛?我們可以不為他們報仇,可是我們不能把南京大屠殺當沒發生過。
為不哀而哀,在不復重現而不可磨滅,刻骨銘心!

『拾』 為什麼要紀念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

我們要紀念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是為了:增加民族認同感,增強國家凝聚力尊重人權,彰顯對生命的敬畏以史為鑒,喚醒民族精神符合國際慣例,追求共同和平制度化形式,富於氛圍感染力

一、增加民族認同感,增強國家凝聚力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高祖貴接受記者采訪指出,設立國家公祭日能夠強化整個中華民族的國家認同感。「我們現在處在一個開放的社會,大家對很多問題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作為一個整體,我們的民族認同感需要強化,這有助於我們提升凝聚力,增強合力,促進國家發展。」

高祖貴說,設立國家公祭日還會讓我們銘記歷史,但卻並非是要牢記仇恨。「我們要看到的是,在我們不夠強大的時候,我們就會遇到很多問題。只有把自己的國家發展壯大起來,才能在國際沖突和爭端上捍衛自己的權益。同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需要和有關國家一起推動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尊重人權,彰顯對生命的敬畏

江蘇省檔案館研究館員徐立剛在談論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四點必要性時指出,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必要性,首先在於我們必須以人為本,珍重和敬畏生命,維護最基本人權。

30多萬,不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中國人的生命。這些死難者的背後,是一個個曾經溫暖的家庭。中國舉行國家公祭儀式,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體現的是對人權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對和平的嚮往。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認為:設立國家公祭日彰顯了對生命的敬畏、對人權的尊重。

三、以史為鑒,喚醒民族精神

短短六個星期之內,30萬骨肉同胞生靈塗炭,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殘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中國國力軍力的孱弱。國民政府指揮無方,一些國民黨部隊臨陣脫逃,而民眾則毫無組織,散沙一盤。更有甚者,充當「帶路黨」,引領日本侵略者指認已經解除武裝的中國軍人。

硝煙已經散盡,警鍾仍需長鳴。牢記國恥,勿忘國殤,富國強軍,銳意進取,居安思危,常備不懈,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絕不讓歷史重演,這就是設立國家公祭日和舉行國家公祭儀式的意義所在。

四、符合國際慣例,追求共同和平

殘忍、嗜血是人類扭曲的變態心理,是阻礙人類文明發展的毒瘤,理應受到全人類的唾棄。因此,世界許多國家都以設立紀念日的形式,提醒人們勿忘歷史,警惕噩夢重演。例如,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日、德國的大屠殺受害者紀念日、俄羅斯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殺紀念日、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日等。

五、制度化形式,富於氛圍感染力

徐立剛認為,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對於展示國家形象很有意義。這昭示了中國對人權的尊重,對歷史的認知達到高度和趨向成熟。這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於喚起民眾與國家患難與共的情感,有利於世人學習和傳承歷史,有利於警示和教育世人尤其是年輕人,有利於與國際社會進行溝通。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