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有哪些大臣曾經廢皇帝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聲怎樣
說到廢帝,似乎必會被提及的便是伊尹霍光二人。
不過他們只是廢帝,並無篡位之舉版。
伊尹之權於商朝如同呂尚之於周,輔佐成湯取了夏的天下。
伊尹廢了成湯的孫子太甲,認為其暴虐亂德,說是三年之後又覺得太甲已經改善從惡,還政於他告老還鄉,但其間是否牽涉政治爭斗就眾說紛紜了。
霍光,也算得漢武帝的託孤重臣,漢武死時封其為大司馬大將軍,
而後他外孫女又成了昭帝的皇後,因此得以以外戚的身份把持朝政,
後來昭帝去世且並沒有子嗣,其就立漢武的孫子劉賀為帝,但劉賀荒淫無度,很快就被廢,後來立了個中興之帝——漢宣帝劉詢。
霍光在昭帝期間繼續武帝末年的「與民休息」政策,另外還恢復了與匈奴的正面交往,這些措施可以說對當時經濟的發展和武帝後期以後動盪局勢的恢復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宣帝在位6年之後他就去世了。在霍光死時霍氏一族權勢依然強盛,但因為對皇室有圖謀,試圖毒害宣帝皇後並意圖廢帝立自家人為帝,最後終究結局凄慘。
Ⅱ 歷史上所有的皇帝有哪些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建 12年。 二、王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Ⅲ 漢朝歷史上的漢廢帝是個怎樣的皇帝
劉賀(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漢朝第九個皇帝,也是漢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他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19歲即位,當了27天皇帝,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去,分封到了今天的江西省永修縣,史稱漢廢帝。
劉賀的父親劉髆,是漢武帝劉徹第五子,天漢四年(前97年),劉髆被封為昌邑王,是為西漢第一位昌邑王。征和三年(前90年),劉髆之舅、李夫人唯一在世的兄弟貳師將軍李廣利,因密謀推立劉髆為太子一事敗露,其家被族滅,李廣利投降匈奴,第二年被衛律設計殺死。後元元/二年(前88/87年)正月,昌邑王劉髆去世,謚號哀,史稱昌邑哀王。始元元年(前86年),劉賀嗣位,成為西漢第二位昌邑王。
劉賀19歲時,漢昭帝劉弗陵駕崩,因劉弗陵膝下無子嗣,劉賀在大將軍霍光的操縱下成為皇位的繼承人。劉賀帶著200多人進京即位後,天天跟這班人飲酒作樂,淫戲無度,即位27天內,就幹了1127件荒唐事,將皇宮鬧得烏煙瘴氣。霍光見劉賀如此不堪重任,和大臣們商量之後,便奏請上官太後下詔,於當月便廢了劉賀。隨後,又將劉賀逐回昌邑,削為平民。不過據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說,劉賀盡管不學無術,不務正業,甚至荒唐透頂,但也決不可能在27天內做出1127件荒唐的事情來。劉賀的荒唐之名主要原因是霍光通過廢立,繼而進一步專權的政治目的。在這場廢立風波中,劉賀不過是霍光玩弄權術的一個政治道具而已。
一晃十年過去了,劉賀已29歲,期間霍光病死,漢宣帝(原名劉病已,漢武帝劉徹曾孫)親政。漢宣帝覺得劉賀已不足忌憚,便下詔封劉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封地在南國江西。
「事實上,海昏縣與海昏侯國是並行的兩個體系。海昏縣是行政編制,是漢代高祖時期(劉邦)的一個行政區劃。而海昏侯國是西漢分封制體制下的一個侯國,是由皇室成員在海昏縣建立的侯國。由此可見,海昏縣的地域顯然要比海昏侯國要大。」徐長青說,侯國不能幹預縣里的基本行政管理,但有4000戶人家為他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Ⅳ 中國一共歷史上有幾個皇帝
中國有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個「帝」和162個「王」. 中國歷代皇帝名單 上古時代 炎帝 神農氏 黃帝 軒轅氏 少昊 金天氏 顓頊 高陽氏 帝嚳 高辛氏 帝摯 高辛氏 唐堯 放勛 虞舜 重華 夏 禹啟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予槐芒泄 不降 扃廑 孔甲 皋發癸 商 湯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周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周武王 姬發 周成王 姬誦 周康王 姬釗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滿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囏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 周厲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靜 周幽王 姬宮湦 東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春秋 周莊王 姬佗 周厘王 姬胡齊 周惠王 姬閬 周襄王 姬鄭 周頃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簡王 姬夷 周靈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貴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元王 姬仁 周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戰國 周安王 姬驕 周烈王 姬喜 周顯王 姬扁 周慎靚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 秦朝:秦始皇 秦二世 胡亥 秦三世 子嬰 西漢:漢高祖(劉邦) 惠帝(劉盈) 前少皇帝(劉恭) 後少皇帝(劉弘) 文帝(劉恆) 景帝(劉啟) 武帝(劉徹) 昭帝(劉弗陵) 宣帝(劉病已) 元帝(劉奭) 成帝(劉驁) 平帝(劉衎) 孺子(劉嬰) 東漢:光武帝(劉秀) 明帝(劉庄) 章帝(劉炟) 靈帝(劉宏) 獻帝(劉協) 西晉:武帝(司馬炎) 惠帝(司馬衷) 懷帝(司馬熾) 愍帝(司馬鄴) 東晉: 元帝(司馬睿) 明帝(司馬紹) 成帝(司馬衍) 康帝(司馬岳) 穆帝(司馬聃) 哀帝(司馬丕) 廢帝(司馬奕) 簡文帝(司馬昱) 孝武帝(司馬曜) 安帝(司馬德宗) 恭帝(司馬德文) 十六國: 蜀(成漢):武帝(李雄) 哀帝(李班) 幽公(李期) 昭文帝(李壽) 末主(李勢) 前趙:高祖(劉淵) 昭武帝(劉聰) 隱帝(劉桀) 劉曜 後趙:明帝(石勒) 海陽王(石弘) 武帝(石虎) 譙王(石世) 彭城王(石遵) 義陽王(石鑒) 趙王(石祗) 前燕:文明帝(慕容煌) 景昭帝(慕容儁) 幽帝(慕容暐) 前秦:景明帝(苻健) 厲王(苻生) 宣昭帝(苻堅) 哀平帝(苻丕) 高帝(苻登) 苻崇 前涼:昭王(張寔) 成王(張茂) 文王(張駿桓) 王(張重華) 威王(張祚) 沖王(張玄靚) 悼公(張天錫) 後秦:武昭帝(姚萇) 文桓帝(姚興) 姚泓 後燕:武成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寶)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南燕:獻武帝(慕容德) 太上帝(慕容超) 北燕:馮跋 馮弘 後涼:懿武帝(呂光) 靈帝(呂纂) 建康公(呂隆) 南涼:武王(禿發烏孤) 康王(禿發利鹿孤) 景王(禿發辱檀) 西涼:武昭(王李嵩) 後主(李歆) 永建(王李恂) 北涼:武宣王(沮渠蒙遜) 哀王(沮渠牧楗) 西秦:宣烈王(乞伏國仁) 武元王(乞伏乾歸) 文昭王(乞伏熾磐) 末王(乞伏暮末) 夏:武烈帝(赫連勃勃) 昌秦王(赫連昌) 平原王(赫連定) 南北朝: 宋: 武帝(劉裕) 少帝(劉義符) 文帝(劉義隆) 孝武帝(劉駿) 廢帝(劉予業) 明帝(劉彧) 後廢帝(劉昱) 順帝(劉准) 齊:高帝(蕭道成) 武帝(蕭賾) 鬱林王(蕭昭業) 海陵王(蕭昭文) 明帝(蕭鸞) 東昏侯(蕭寶卷) 和帝(蕭寶融) 梁:武帝(蕭衍) 簡文帝(蕭綱) 元帝(蕭繹) 敬帝(蕭方智) 陳:武帝(陳霸先) 文帝(武帝侄) 廢帝(陳伯宗) 宣帝(文帝弟) 後主(陳叔寶) 北朝-魏:道武帝(拓拔珪) 明元帝(拓拔嗣) 太武帝(拓拔燾) 南安王(拓拔余) 文成帝(拓拔浚) 獻文帝(拓拔弘) 孝文帝(拓拔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詡) 孝庄帝(元子攸) 長廣王(元曄) 節閔帝(元恭) 後廢帝(元朗) 出帝(元修)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文皇帝(元寶炬) 廢帝(元欽) 恭帝(拓拔廓) 北朝-齊:文宣帝(高洋( 廢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後主(高緯) 幼主(高恆) 北朝-周:孝閔帝(宇文覺)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贇) 靜帝(宇文衍) 隋:文帝(楊堅) 煬帝(楊廣) 恭帝(楊侑) 唐: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顯) 唐睿宗(李旦) 武則天(武曌 ) <從新即位:唐中宗(李顯) 唐睿宗(李旦)> 溫王(李重茂)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肅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適) 唐順宗(李誦) 唐憲宗(李純) 唐穆宗(李恆)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曄) 唐哀帝(李拀) 五代十國-五代: 後梁:太祖朱溫 郢王朱友珪 末帝朱友貞 後唐:庄宗李存勖 明帝李嗣源 愍皇帝李從厚 末帝李從珂 後晉 高祖石敬瑭 出帝石重貴 後漢 高祖劉知遠 隱帝劉承祐 後周 太祖郭威 世宗郭榮 恭帝郭宗訓 十國-前蜀:高祖(王建) 後主(王衍) 後蜀:高祖(孟知祥) 後主(孟昶) 吳:太祖(楊行密) 烈祖(楊渥) 高祖(楊隆演) 睿帝(楊溥) 南唐:烈祖(李昪) 元宗(李景) 楚:武穆王(馬殷) 衡陽王(馬希聲) 文昭王(馬希范) 廢王(馬希廣) 恭孝王(馬希萼) 留王(馬希崇) 閩:閩太祖(王審知) 閩太宗(王延均) 閩康宗(王繼鵬) 閩景宗(王延義) 和帝(王延政) 荊南:武信王(高季興) 文獻王(高從海) 貞懿王(高保融) 貞安王(高保勗) 德仁王(高繼沖) 南漢:襄帝(劉隱) 天皇大帝(劉岩) 殤帝(劉玢) 明孝皇帝(劉晟) 惠帝(劉鋹) 吳越:武孝王(錢鏐) 文穆王(錢元瓘) 忠獻王(錢弘佐) 忠遜王(錢弘倧) 忠懿王(錢弘俶) 北漢:漢世祖(劉崇) 孝和皇帝(劉鈞) 少平皇帝(劉繼恩) 英武皇帝(劉繼元) 宋-北宋: 太祖(趙匡胤) 太宗(趙匡義) 真宗(趙恆) 仁宗(趙禎) 英宗(趙曙) 神宗(趙頊) 哲宗(趙煦) 徽宗(趙佶) 欽宗(趙桓) 南宋:高宗(趙構) 孝宗(趙眘) 寧宗(趙擴) 理宗(趙昀) 度宗(趙禥) 恭帝(趙顯) 端宗(趙昰) 端宗(趙昺) 元:太祖(鐵木真) 太宗(窩闊台) 定宗(貴由) 憲宗(蒙哥) 世祖(忽必烈) 成宗(鐵木耳) 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 英宗(碩德八刺)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天順帝(阿刺吉八) 文宗(圖帖木爾) 明宗(和世) 寧宗(懿磷質班) 順帝(妥歡帖睦爾) 明: 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熾)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鎮) 明代宗(朱祁鈺) 明憲宗(朱見深) 明孝宗(朱祐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驄) 明穆宗(朱載垕) 明神宗(朱翊鈞)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檢) 清:太祖(努爾哈赤) 太宗(皇太極) 順治帝(福臨) 康熙帝(玄燁) 雍正帝(胤禎) 乾隆帝(弘歷) 嘉慶帝(喁琰) 道光帝(綿寧) 咸豐帝(奕寧) 同治帝(載淳) 光緒帝(載恬) 宣統帝(愛新覺羅
Ⅳ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廢皇帝呢
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皇帝 皇帝多短命,名醫多高壽。此言當真? 先看下面兩則 數據: 其一,有人統計,從秦漢至明清,我國封建時代各朝 有生卒年可查的皇帝共有二百零九人,其中活過八十歲的 只有四人,七十至七十九歲的四人,六十至六十九歲的二 十四人,五十至五十九歲的三十五人,四十至四十九歲的 二十九人,三十至三十九歲的四十八人,二十至二十九歲 的三十四人,不足二十歲的三十一人。人生七十古來稀。 二百零九個皇帝,壽過古稀的僅八人,只佔百分之四,而 未過半百的倒有一百四十二人,佔百分之六十八,平均壽 命僅三十九歲。 其二,據《辭海》提供的材料,我國古代有醫著傳世、 並有生卒年或年壽記載的大醫家約有四十人,其中活過百 歲的二人,活過九旬的二人,八十至八十九歲的十五人, 七十至七十九歲的十四人,六十至六十九歲的四人,五十 至五十九歲的三人。壽過古稀的共有三十三人,佔百分之 八十三,未過半百的無一人,平均壽命高達七十九歲,是 皇帝的二倍。 為了便於比較,再以文字記載較可靠的清王朝的情況 為例,清帝國十一代共有十二個皇帝,他們的年壽是:太 祖努爾哈赤六十七歲,太宗皇太極五十三歲,世祖福臨二 十三歲,聖祖玄燁六十八歲,世宗五十七歲,高宗弘歷八 十八歲,仁宗六十歲,宣宗六十八歲,文宗三十歲,穆宗 載淳十九歲,德宗三十七歲,溥儀六十一歲。壽過古稀的 僅一人,未過半百的倒有四人。 清代最有成就的醫家約十四人,他們的年壽是:喻昌 八十一歲,李中梓六十七歲,傅青主七十七歲,張石頑七 十四歲,葉天士七十九歲,薛雪八十九歲,徐大椿七十九 歲,趙學敏七十六歲,陳修園七十歲,吳鞠通七十八歲, 王清任六十三歲,王旭高六十四歲,吳尚八十歲,王孟英 五十九歲。壽過古稀的十人,未過半百的無一人。 皇帝多短命,其原因不外乎:一、爭權奪利,死於非 命的多;二、後宮妃嬪成群,酒色過度,樂極生悲的多; 三、迷信方士丹術,胡弄而死的多;四、身有病痛,御醫 不敢開方下葯,貽誤致死的多。 名醫多高壽的原因主要有二:一、飲食起居大多能嚴 格遵循醫道;二、古時行醫,多自己采葯制葯,常勞頓於 山林湖澤之中,既不乏運動和體力勞動,又能得養性怡神 的好處。 皇帝短命原因很多。209人中,因爭奪帝位被殺或被迫自殺的65個,其中南北朝最多,佔28個。早婚和多妻是短命的重要原因。皇子一般11-14歲結婚,影響發育。皇帝後妃多到幾十人,縱欲不僅使他自己早卒而且還使後代體質孱弱。一般是開國皇帝往往享中壽,他們的子孫壽命越來越短。 從醫葯角度看,一方面是不少皇帝熱衷於煉制和服食仙丹,所謂仙丹多數是含汞、鋁、砷的化合物,長期大量服用,往往中毒死亡。 唐代9個皇帝暴死,與服食仙丹有關。另一方面,皇帝得病難侍候。漢高祖劉邦病重拒絕醫療,還把醫生罵一頓。曹操殺掉了提出正確醫療方案的華佗。所以醫生術再好也難發揮。 回顧中國歷史,細數歷代帝王,享有高壽的佼佼者清朝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不僅高壽八十九,而且在位六十年,無人能出其右。為何自古皇帝多短命,乾隆卻身強力壯腦健而獨享高壽?這除了與他自幼重視騎馬射箭練武有關外,還在於他養生有道。據一位御醫的後裔透露,乾隆的養生之道歸納起來為十六個字:「吐吶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以上諸要訣中的「十常四勿」,有必要進一步闡述。 所謂「十常」,乃指日常生活中多從事此十項基本且重要的「小動作」,即: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目常運、面常搓、足常摩、腹常運、肢常伸、肛常提。所謂「四勿」,就是不要觸犯日常生活中的四項禁忌:食勿言、卧勿語、飲勿醉、色勿迷。不難看出乾隆皇帝的高壽秘訣也是源於《養生十六宜》。 有人說,遺傳基因決定個人的體質與壽命,但從乾隆的例子探索,其父親雍正皇帝因體弱多病在位僅十三年,其子嘉慶皇帝也只不過二十五年。可見後天的保養調攝與健康和高壽的關系密切。過分強調遺傳因素而忽略後天的努力,常使人陷入「宿命」而喪失改變命運的機會,又何嘗不是一種遺憾。
Ⅵ 有哪些「×廢帝」
廢帝是對被廢除的皇帝的通稱,一般皇帝被廢除之後,後世都可稱其為「專廢帝」,但也有的不稱其為廢帝屬,而以其即位前或退位後的爵位來稱呼,這種情況佔了絕大多數。還有因為年紀較小被稱為少帝的。偶爾有幾個廢帝得到謚號的,如漢獻帝、魏元帝。被稱為廢帝的有漢廢帝劉賀(昌邑王)、吳廢帝孫亮(會稽王)、晉廢帝司馬奕(海西公)、宋前廢帝、宋後廢帝、陳廢帝陳伯宗(臨海王)、北魏廢帝拓跋余(南安王),等等。還有許多不被承認的皇帝(如宋劉劭、後梁朱友圭)就不再列舉了。
Ⅶ 廢帝的歷代人物
1.漢廢帝劉賀(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漢族人,漢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漢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他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19歲即位,當了27天皇帝,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分封到了今天的山東省巨野縣大謝集鎮昌邑集,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貶到江西省永修縣做海昏侯,史稱漢廢帝。
2.漢廢帝劉和(?-公元310年):字玄泰,新興(治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國時期匈奴漢國的君主(也說前趙或趙漢君主),他是漢光文帝劉淵之子,公元310年劉淵(又名劉元海)病死,皇太子劉和即皇帝位,即位不久就被劉聰所殺,史稱他為漢廢帝。 曹髦(241-260)字彥士,漢族,三國時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魏文帝孫。曹髦擅長寫詩文。另外他的繪畫藝術也很是不錯。是一個善於琴棋書畫的才子。公元254年,司馬師廢掉魏國皇帝曹芳,十二歲的曹髦被立為帝,改元「正元」。曹髦年幼,只是一個傀儡,實權先後由司馬師和司馬昭掌握。司馬昭專橫跋扈,朝政腐敗,國勢衰弱,魏國國內一片黑暗,時有「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語。隨著小皇上的長大,曹髦日漸對司馬昭產生不滿。不久他寫了一首《黃龍歌》,司馬昭發現,也有了戒備之心。
魏甘露五年(260年)四月曹髦召見王沈、王經、王業等三人,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不顧郭太後及眾臣的反對,率領宮人三百餘人討伐。
王沈與王業先行向司馬昭通風報信,司馬昭馬上派兵入宮鎮壓,雙方在宮內東止車門相遇,中護軍賈充在南闕下率軍迎戰曹髦,賈充命令成濟殺曹髦,成濟一劍從曹髦胸部刺穿,曹髦立即死在車上,年僅20歲。謚號為高貴鄉公,史稱魏高貴鄉公、高貴鄉公或魏廢帝。 完顏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金代第四位皇帝。完顏亮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庶長孫,太師完顏宗干次子,母大氏,史稱海陵王。完顏亮在位十二年,在位期間為人殘暴,殺人無數但嚴肅吏治,能夠聽取臣下的某些有益建議。遷都燕京之後,完善中央集權,進一步鞏固和奠定了金王朝的統治。在金朝歷史上,完顏亮的確是一位頗有作為的皇帝。
正隆六年(1161年)九月,金世宗完顏雍趁完顏亮在南侵南宋期間稱帝,完顏亮在境內的瓜洲渡江作戰時死於內亂被部下所殺,時年四十歲。死後先被追廢為海陵煬王,不久又被廢為庶人。 愛新覺羅·溥儀(1906.2.7—1967.10.17):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辛亥革命後,宣布退位。抗戰時由於充當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帝,被定為戰犯,後被毛澤東特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1967年在北京病死。他為清朝皇帝時的年號是「宣統」,所以通稱宣統皇帝,於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兩次在位;他在偽滿洲國皇帝位時的年號是「康德」,於1934年—1945年在位。
Ⅷ 歷史上有哪些皇帝,曾經幹掉了自己的哥哥
漢昭武帝劉聰殺掉皇帝哥哥劉和上位
前秦宣昭帝苻堅是殺掉皇帝堂哥厲王苻生上版位
隋煬帝權楊廣是殺掉太子哥哥楊勇上位
宋孝武帝劉駿殺掉皇帝哥哥劉劭上位
唐太宗李世民殺掉太子哥哥李承乾上位
梁末帝朱友貞殺掉皇帝哥哥朱友珪上位
楚後主馬希崇是廢掉國王哥哥恭孝王馬希萼上位
南漢中宗劉晟殺掉皇帝哥哥殤帝劉玢上位
北漢英武帝劉繼元殺掉皇帝哥哥少帝劉繼恩上位
金廢帝完顏亮殺掉皇帝堂哥金熙宗完顏亶上位
元文宗圖帖睦爾殺掉皇帝哥哥明宗和世瓎上位
Ⅸ 中國有多少廢帝
最早有記載被廢除的君主 周厲王 姬胡(在國人暴動中被推翻)
東周 匡王 姬班
西漢孺子帝 劉嬰 被王莽廢除
西漢更始帝 被劉秀廢除(一說自殺)
東漢 沖帝 質帝 被外戚梁翼廢黜
少帝 漢獻帝 這些就不用說了吧
三國時期
魏國 高貴鄉公 魏元帝 被司馬氏廢掉
東晉
恭帝 司馬德文 被南朝宋劉裕廢黜
南朝 齊和帝蕭寶融 被南朝梁武帝蕭衍廢黜
南朝 梁永嘉王 被陳霸先廢黜
北朝
東魏 孝敬帝 高洋
西魏 恭帝 宇文覺 廢黜
北周 宣帝 靜帝 被隋楊堅 廢黜
唐朝
中宗 睿宗 曾被武則天廢黜
哀宗 李祝 被五代 後梁 朱溫廢黜(一說殺死,朱溫把持朝政多年早就想當皇帝了)
五代
後周 柴宗訓 一說禪讓 趙匡胤.另一說廢黜(黃袍加身都一樣)]
宋朝
不記得了
元朝
不知道
明朝
靖難之役中 朱允文被 朱棣廢掉了.
還有個光宗 就當了三十天皇帝,一說被毒死,
清朝
也沒有
我就知道20個 沒啦
遼國因篡位被殺的皇帝我知道的有遼世宗耶律兀欲(又名耶律阮)被遼太宗(耶律德光)長子耶律察割殺害,不過其未得到帝位遼穆宗耶律述律平定叛亂但後被侍從殺死
西夏桓宗 李純佑 被襄宗李安全廢黜
不過襄宗李安全後被其堂侄廢黜
金國
金衛昭王被胡沙虎殺死後擁立金宣宗即位
Ⅹ 歷史上有哪些皇帝被廢後還能活命的
劉禪,劉備的復兒子,不用我說制了,就是那個「此間樂,不思蜀」的。
唐睿宗李旦,唐玄宗的老爹,開始做了6年皇帝,被武則天廢了,後來他兒子李隆基擁護他又做了皇帝,又做了4年,禪位給唐玄宗了,最後老死。
唐中宗李顯,也是兩度當皇帝,開始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因為一句話不慎,被武則天廢了。後來武則天被趕下來後他又當了皇帝,最後是被他老婆韋後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死的(還在皇位上),不算是因為被廢而死。
北周恭帝柴宗訓,在被趙匡胤奪去江山後,奉周恭帝為鄭王。周恭帝在位只半年,十一年以後死去,死時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