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年級上冊歷史課文人物的故事
慈喜13歲進宮的
B. 八年級上冊歷史23課裡面講了哪四個人物
詹天佑帶領中國鐵路員工建成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施工建造的第一回條鐵路答干線;侯德榜將制鹼奧秘公諸於世,打破歐美強國鹼業的壟斷,又發明了「侯氏制鹼法」,為祖國爭得了榮譽;魏源開眼看世界,編纂《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 的口號,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嚴復譯著《天演論》,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 的進步思想,激發國人向西方學習,「自強保種」,救亡圖存。
具有崇高的愛國精神、強烈的創新意識、良好的道德品質、都接觸了西方先進的文化,是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嚴復四人的共同點。他們研究和活動的領域不同。他們雖然都生活在中國近代,但生活的時期不同。他們雖然都接觸到西方先進的文化,但接觸的深度和廣度不同。魏源沒出國留學,本身又不會外語,主要靠別人翻譯的外國書報,加以研究。詹天佑、侯德榜、嚴復都曾出國留學,接觸西方先進文化比魏源要深得多,特別是嚴復接觸西方先進文化又深又廣。
C.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十大人物及事件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書裡面的所有愛國人士的名字
D. 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上馳名中外的十大歷史人物
林則徐
左宗棠
康有為
譚嗣同
梁啟超
魯迅
梁啟超
孫中山
毛澤東
李鴻章
周恩來
E. 八年級上冊歷史課本上的近代歷史人物故事,要寫明人物的事跡和意義
林則徐。
是中國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被中國人視為民族英雄。
林則徐曾多次粉碎英國人到中國海域進行的武裝挑釁,「虎門銷煙」行動堪稱為一次壯舉。林則徐進行的禁煙運動嚴重損害了英國以輸出毒品為基礎的巨大貿易利益,促使了英國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並由此揭開了近代史上世界列強對中國長達百年的侵略史。
林則徐多次抵抗西方的武力入侵,但其對於西方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性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懂得英語和葡語兩種外語,並且著力翻譯西報及西方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成《海國圖志》,此書其後啟發了晚清後期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
文學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於貴州。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歲中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教習、侍讀、侍講學士及內閣學士等職,一度是清流派健將,後期轉化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他注重教育和治安,對清末教育和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也是由他開始主導。曾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曾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台失守,張之洞會同劉坤一與駐滬各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謚文襄。有《廣雅堂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F. 八年級上冊歷史的主要人物和時間是什麼
鴉片戰爭林則徐,
G. 八年級上人教版歷史書中的民族英雄都有誰急急急、
林則徐,左宗棠,鄧世昌,楊靖宇,佟麟閣,趙登禹,名確說明的就這些了,歡迎向我提問八年級上冊的問題,給好評,給推薦,給懸賞分呦!
H. 八年級近代史上冊課本中出現過的歷史人物,求學霸解答
林則徐。
是中國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被中國人視為民族英雄。
林則徐曾多次粉碎英國人到中國海域進行的武裝挑釁,「虎門銷煙」行動堪稱為一次壯舉。林則徐進行的禁煙運動嚴重損害了英國以輸出毒品為基礎的巨大貿易利益,促使了英國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並由此揭開了近代史上世界列強對中國長達百年的侵略史。
林則徐多次抵抗西方的武力入侵,但其對於西方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性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懂得英語和葡語兩種外語,並且著力翻譯西報及西方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成《海國圖志》,此書其後啟發了晚清後期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於貴州。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歲中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教習、侍讀、侍講學士及內閣學士等職,一度是清流派健將,後期轉化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他注重教育和治安,對清末教育和社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中國近代的警察制度也是由他開始主導。曾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曾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台失守,張之洞會同劉坤一與駐滬各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謚文襄。有《廣雅堂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I. 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頁上的人物是誰
手頭沒有課本,在網路文庫里搜了一下,第四單元頁上看到兩張照片內-------------------
一張是時任115師副師長聶榮臻和他容救下並收養的日本遺孤美惠子的照片,
一張是時任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橫刀立馬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