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寫作文可用哪些古代歷史史實

寫作文可用哪些古代歷史史實

發布時間:2021-02-05 03:43:35

A. 中國的古代歷史作文

在今天中國人民挺胸抬頭屹立在世界這個大舞台上,生活過得挺滋潤,一日三餐喂得白白胖胖的,鈔票多的都沒地方放,只好存在銀行,這不國家的國庫不就充裕了?如果你不相信可以上網查一查 1997 年和 2008 年的金融風暴可以說是席捲全球幾乎無人能敵,搞得全世界都雞飛狗跳的,就算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對它也是甘拜下風,可是當它入侵亞洲的時候遇到了一位東方巨人——中國,這位東方巨人就是全世界的希望,世界因它而再次恢復生機。你說如果中國沒有錢能支撐得住嗎?

現在的中國和公元 1840 年以前的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比較高而在這兩段歷史之間的那段歷史是中國千百年來的一段屈辱歷史。在公元 1840 年以前中國一直是一個封建專制國家並且在秦朝以後,中國在各方面都要領先於西方國家一步,比如,在英國大網路全書中提到過英國的選官制度類似於中國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其它歐洲各國的選官制度都是從英國那裡學來的,而英國又是學習中國的;在明朝時期,鄭和率領一萬餘人和許多中國特產及金銀財寶從杭州出發最遠到過非洲東海岸及紅海地區,而歐洲最出名的航海家就要數哥倫布了,他幾乎是歐洲航海史上的標志,可是他當時才率領了區區幾百人和鄭和相比那簡直是差遠了;在宋朝時期,中國的指南針傳到歐洲,才是歐洲的航海業如此發達。

然而在清朝時,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列強通過革命生產力得到發展從而走上了資本主義侵略的道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於是它們瞄上了中國,而中國由於閉關鎖國看不到國外的發展與進步,而是繼續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然而它們就一次又一次的用炮打開了中國緊鎖的大門,它們在中國橫行霸道,掠奪大量金銀珠寶,難殺無辜,殺害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如:南京大屠殺,它們甚至在戰爭中使用違反國際法的生化武器,如:常德細菌戰。這些戰爭使中國戰傷累累,許多熱愛祖國的人都為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曾記否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國軍隊在珠江海面上進行挑釁隨著就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然而由於英軍的炮火太過於猛烈導致它們直接攻上了附近的炮台上,而當時作為廣東水師提督的關天培正在上面督戰見大量英軍一擁而上,於是他立刻拔出腰刀沖上前去與敵人火拚,之後,雖然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他並沒有被人們所遺忘。

曾記否黃海大戰時期,突然一聲「嘭」的一聲戰爭爆發了,仔細一了解原來是日本它偷襲北洋艦隊,只見日本船上炮彈一顆又一顆得打到北洋艦隊船上,而北洋艦隊的炮彈不是沒打著就是啞炮,眼看這幾艘日本戰船飛速的沖向北洋艦隊的旗艦,說時遲那時快,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也就是鄧世昌率領的那艘戰船極速沖向日本艦船,以希望救得旗艦,可惜天公不作美,不僅旗艦沒救的,連自己那艘也因為中彈而永久的沉入大海,之後中國就簽下了那舉世矚目的馬關條約。我只想說:雖然你沉入大海了,但是人們依然會記得你的。

那一張張合約的簽訂,那一幕幕讓人痛心的場景,那一幅幅悲慘的畫面。一個國家的興衰是由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和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及這個國家的方針政策,政治路線,經濟策略等所決定的,而不是靠專制。一個國家學要發展,就應該取長補短,對它國的優點要吸收,對它國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一個國家不發展就只會挨打,舊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是嗎? 雖然現在中國已經站起來了,但是我國的許多地方的地方主權仍然受到它國的驅使,我只能說一句話:革命仍未成功,國家仍需努力。 祖國加油!加油!

B. 寫一篇關於歷史人物的作文!謝謝!

諸葛亮自古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評論,深受人們的愛戴,出於茅廬的他輔佐實力單薄的劉備成王霸業,忠貞地獻上自己的謀略,為蜀國打拚了一片天下。他的聰明才智和忠貞不虞讓許多人都為之欽佩。

小時侯就聽過有關諸葛亮的故事,也看過一點《三國演義》的電視劇。所以,諸葛亮在我的心中總是神秘的,出神入化,無所不能。他是一個神奇的人,隱居於山中未能與外界接觸,卻能熟知當時的情形,對外界了如指掌。面對劉備的提問,他將時局分析得相當透徹,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是那樣的周密,面面俱到。另外,他對於與曹操,孫權的關系方面的把握也做了相當精妙的解析。最後還做出了最為重要的一個謀略——取荊州,作為蜀國的國土,並將荊州的地理環境,人文關系都進行了嚴密的分析。可以說,沒有哪個謀士能像諸葛亮一樣將各個方面都考慮到,對於各個地理環鏡那樣的熟悉。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算準天氣,「呼風喚雨」借東風,對於赤壁之戰的勝利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可真可謂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他的聰明才智是不可估量的。後人一提起他,必將首先想到他的神機妙算與錦囊妙計,是智慧的化生諸葛亮設空城計,下退司馬懿大軍,實行的心理戰術;草船借箭,竟向敵人獲取了戰斗工具。看似不容易做到的,卻如此輕松地在他的計謀中完成。這些計謀都很奇特,令人意想不到,在危難時刻幫了蜀國大忙,挽救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蜀國絕對不會立足於天下,與魏`吳兩國抗衡。諸葛亮也是相當忠義的一個人,劉備在世時,盡心盡力地出謀劃策,劉備死後也耐心地輔佐劉禪,為後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劉禪卻昏庸無能,不理朝政。諸葛亮非但沒有篡位,背叛,到其他的強國去,反而更加盡心地為劉禪出謀劃策。《出師表》一文中更是表現出了自己的衷心,感人肺腑,正義凜然。這一切都取決於對先主的感激與懷戀。可是我認為,諸葛亮雖然接受了先主劉備的遺命,但是蜀國卻早已不如當年,再怎麼調整也不可能打敗曹操,後主如此地軟弱。也許,他太注重於忠,堅首誓言,盡心盡力去做的只是一件永遠沒有結果的事。最後死在了行軍途中,令人惋惜。如果諸葛亮早日掙拖的束縛,看穿了這一點,他不會活得那麼累。他可以歸隱山居,安度晚年。成為一名隱士。諸葛亮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啟發和迷團。然而他的聰明才智,忠貞不虞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千古流傳,永不磨滅。

C. 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有哪些

諸葛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贊、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傳頌的人物.,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孫堅、孫策占據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於消滅割據,一統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成鼎足三分的格局.,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借、毫無實力中,創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所給予後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嚮往與敬慕.,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嚮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類型.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鑒……

周恩來


縱觀歷史,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敬佩的人物,像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黃繼光等等,現在我就說說敬佩的周恩來總理.
周恩來總理從小就是一個破產的封建家庭的弟子,受足了家裡長輩們封建思想的影響,但是,他熱愛革命的心卻沒有改變.他這種立場堅定的決心,使我敬佩.
周恩來總理早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身為長子的他只好出面處理家事.由於他父親在外地工作,家裡又沒有多少錢可以養活他和兩個弟弟,所以,他只好向街坊、親戚借錢.可是,原來與他家很好的一些親戚卻翻臉不認人,世態炎涼呀!而且,他家族裡有封建思想的長輩也出面干涉,要他把誰第幾天借了多少錢寫在一張紙上,改天還得給那一家人磕頭,拜聖人,在人家有節慶時,還得再借債給人家買禮物.周恩來在這樣的境遇里,硬是把兩個弟弟拉扯大了,他自立堅強的意志讓我敬佩.
周恩來在十四歲時離開了家鄉,到大伯居住的東北地區學習,一次在課堂上,老師問學生讀書是為了什麼?同學中有的說是為了幫父母記帳,有的說是為了謀個人的前途.惟有周恩來堅決地回答:「為了中華之崛起!」他這句「為中華之崛起!」令我折服!

D. 最適合寫作文的歷史人物

屈原,愛國又不得志。

項羽與劉邦,二者的天下之爭。

諸子百家(孔子,孟子,莊子等)思想歷程與成功經驗。

鍾子期與伯牙得知音。

中國近代史,曾國藩,慈禧,洪秀全,李鴻章.....

世界史,二戰軍官,資產階級革命著名人物。
華盛頓,傑斐遜,林肯....

E. 有什麼歷史素材的書最好是歷史上出名的名人的素材,主要用來寫作文

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相信道教,有超脫塵俗的思想;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他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李白約在二十五、六歲時出蜀東游。在此後十年內,漫遊了長江、黃河中下游的許多地方,開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天寶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此時期李白的詩歌創作趨於成熟。此後11年內,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地區漫遊,「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他仍然關心國事,希望重獲朝廷任用。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次年分手後未再會面。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一帶隱居。次年十二月他懷著消滅叛亂、恢復國家統一的志願應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觸怒肅宗被殺後,李白也因此獲罪,被系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途中遇赦得歸,時已59歲。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帶。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准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李白詩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內容豐富多采。李白一生關心國事,希望為國立功,不滿黑暗現實。他的《古風》59首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對唐玄宗後期政治的黑暗腐敗,廣泛地進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賢能之士沒有出路的悲憤心情。言多諷興,氣骨高舉。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業,為國效勞,但他並不艷羨榮華富貴,而是認為「鍾鼓饌玉不足貴」(《將進酒》)。在建樹功業以後,他要以戰國時代高士魯仲連為榜樣,不受爵祿,飄然引退。其思想明顯地受到道家特別是莊子的影響。李白的不少詩篇,表現了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這種內容常常結合著對統治者的批判。他的一部分樂府詩,反映婦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著重寫思婦憶念徵人,還寫了商婦、棄婦和宮女的怨情。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丁都護歌》、《秋浦歌》「爐火照天地」,分別描繪了農民、船夫、礦工的生活,表現了對勞動人民的關懷。李白一生寫下不少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他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等,形象雄偉,氣勢磅礴,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類詩篇,正象他若干歌詠大鵬鳥的作品那樣,表現了他的豪情壯志和開闊胸襟,從側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另外一些詩篇,像《秋登宣城謝眺北樓》、《獨坐敬亭山》、《清溪行》,則善於刻畫幽靜的景色,清新雋永,風格接近王維、孟浩然一派。李白還有不少歌唱愛情和友誼的詩篇。其樂府詩篇,常常從女子懷人的角度來表達委婉深摯的愛情。還有若干寄贈、懷念妻室的詩,感情也頗為深摯。李白投贈友人的作品數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詩表現了鮮明的政治態度,更多的是表現日常送別、相思之感,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沙丘城下寄杜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贈汪倫》等等,感情深摯,形象鮮明,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量。李白詩歌內容也包含著一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較多的是宣揚人生若夢、及時行樂、縱酒狂歡的消極虛無思想和表現求仙訪道、煉丹服葯的宗教迷信。他描寫婦女和愛情題材的詩,也有少數存在庸俗情調。李白詩歌中大量採用誇張手法和生動的比喻。他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其十五),刻畫他長安政治活動失敗後深廣的憂思,是廣泛流傳的名句。他如「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寫自己的懷才不遇;「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寫仕途艱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寫朋友間的深厚友誼等,都以鮮明突出的形象打動讀者。李白詩歌的想像是很豐富和驚人的。他的「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金鄉送韋八之西京》)、「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像表現了對長安和詩友的懷念。《梁甫吟》、《古風》「西上蓮花山」分別通過幻想方式來表現自己在長安受到讒毀和安史叛軍對中原地區的蹂躪;《遠別離》更通過迷離惝恍的傳說來表現對唐玄宗後期政局的隱憂;它們都顯得形象鮮明,寓意深刻。《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則藉助於神話傳說,構造出色彩繽紛、驚心動魄的境界。李白詩歌豐富的想像力在篇幅較長的七言歌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方面明顯地可以看出受到屈原的影響。在體裁方面,李白擅長形式比較自由的古詩和絕句,不愛寫格律嚴整的律詩。《古風》59首是他五古的代表作品。他樂府中的五古,繼承漢魏六朝樂府民歌的優良傳統,文筆樸素生動,並傾注著詩人洋溢的熱情。他的七言古詩(包括樂府七言歌行和一般七古)具有更大的創造性。寫景則形象雄偉壯闊,氣勢磅礴,色彩繽紛,抒情則感情奔放激盪,跳脫起伏,變化多端。從文學淵源說,這類詩受屈原作品和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最深。李白擅長絕句。他的絕句,在南北朝樂府民歌的基礎上,鍛煉提高,更為精警。五絕如《靜夜思》、《玉階怨》等,蘊藉含蓄,意味深長。七絕佳作更多,語言明朗精練,聲調和諧優美,寫景抒情,深入淺出。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其二、《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贈汪倫》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歷來評唐代七言絕句,認為李白與王昌齡最稱擅場;李白集中七律最少,僅十多首,也少佳作。五律有70多首,有的寫得很好,說明他能寫律詩,只是不愛多寫。李白的樂府詩,雖用樂府舊題,卻能自出新意,唐人以樂府古題寫詩的,當推李白的成就最為傑出。他的某些歌行和絕句,雖不用樂府題目,也富有樂府詩的風味。他詩歌語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說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具體表現為語言直率自然,音節和諧流暢,渾然天成,不假雕飾,散發著民歌的氣息。這主要得力於學習漢魏六朝的樂府民歌。但他不是僅僅學習、模擬民歌語言,而是在學習基礎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練、優美,含意深長。他的七言古詩除明朗自然外,語言更以雄健奔放見長。杜甫《春日憶李白》詩稱譽李白詩「清新」、「俊逸」,道出了它語言風格的顯著特色。李白詩歌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唐代韓愈、李賀,宋代歐陽修、蘇軾、陸游,明代高啟,清代屈大均、黃景仁、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李白詩歌汲取營養,受其影響。李白還有若干詞作。《尊前集》著錄12首,《花庵絕妙詞選》著錄7首。其中《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3首,體裁實為七言絕句,當時配樂演唱。其他傳為李白作的長短句均不甚可信。其中《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憶秦娥》「簫聲咽」兩篇最為著名,但這兩首詞是否李白作品,頗滋後世疑問。李白的散文,今存60多篇。多對偶句,沒有擺脫當時流行的駢文風尚。但語言比較自然流暢,與其詩歌風格有相似之處。其中《與韓荊州書》、《春夜宴從弟桃花(一作「李」)園序》兩文,為後代選本所取,傳誦較廣。唐人所編的李白集子,現在沒有流傳下來。北宋有《李太白文集》30卷,刻於蘇州,世稱「蘇本」。後又有根據蘇本翻刻的蜀本,是現存最早的李白集,康熙年間繆曰芑據以翻刻,世稱繆本。最早為李白集作注者,是南宋楊齊賢的《李翰林集》25卷,注釋頗為繁富。今人瞿蛻園、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是迄今為止李白集注釋中最詳備的本子。關於研究李白的著作:五四運動以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有李長之著《道教徒詩人李白及其痛苦》、戚惟翰著《李白研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有詹著《李白詩文系年》、《李白詩論叢》、王運熙等著《李白研究》等。除此以外,還有不少單篇論文,中華書局曾選擇其一部分較有代表性的,於20世紀60年代編成《李白研究論文集》出版。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也作宏祖),字振之,別號霞客,江蘇江陰人。徐霞客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地理學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旅行家和文學家。萬曆十四年(農歷1586年,公元1587年1月)出生在南直隸江陰縣(今江蘇江陰市)南喝岐村(今屬霞客鎮)。徐霞客的家鄉在當時屬於「東南財賦地」的經濟發達地區。徐霞客出身仕宦世家、書香門第,他的曾祖和祖父曾經掛過虛名,但到了他的父親徐有勉那一代,徐家已經家道中落了。徐霞客的父親徐有勉,是個淡泊名利的人,他對仕途沒有多大興趣,也不喜歡和官場中的人結交,寧願平靜悠閑地在鄉間生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年幼的徐霞客有所影響。
徐霞客
幼年時期的徐霞客,天資聰穎,有很強的記憶力。對於不明白的地方,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對「四書五經」和八股文沒有很大的興趣,卻特別青睞歷史、地理和探討大自然等方面的書籍。這類書在當時視為不正規的閑書、奇書。他的閱讀面很廣,諸如古今史籍、輿國方誌、山海國經等,他都有所涉獵。他的族兄徐仲昭曾說他「性酷好奇書,客中未見書,即囊無遺錢,亦解衣市之,自背負而歸。今充棟盈箱,幾比四庫」。有錢必買書,無錢則變賣衣物來換錢買書,徐霞客「奇書」的嗜好就是到了這種令人嘆為觀止的程度。看了這些書以後,使得他更加嚮往五嶽等名山。
徐霞客19歲時,父親病故。三年服孝期滿,徐霞客萌發了外出遊歷的想法,而賢德的母親也認為好男兒志在四方,不願自己的兒子像籬笆里圈著的小雞,車轅上套著的小馬一樣,被束縛而沒有見識和出息。對徐霞客的決定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鼓勵。
年輕的徐霞客終於告別書齋生活,掙脫了仕途功名的束縛,開始實現兒時的夢想。他22歲就開始外出旅遊,歷經34年,直到生命結束為止。他先後游歷了大半個中國,足跡遍於華東、華北、中南、西南,包括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及雲南等16個省,遍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踏遍泰山、普陀、天台、雁盪、九華、黃山、武夷、廬山、華山、武當、羅浮、盤山、五台、阻山、衡山、九嶷等名山,;游盡太湖、民江、黃河、富春、閩江、九鯉湖、錢塘江、瀟水、湘水、鬱江、黔江、黃果樹瀑布、盤江、滇池、洱海等勝水。
徐霞客
在漫長的旅途當中,徐霞客為了考察得准確、細致,大都步行前進。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對於所遇的險阻,他都以頑強的鬥志去克服,而且無論身體多麼疲憊、條件多麼惡劣,他都每天堅持作日記。這些旅遊日記記錄了他的旅途經歷、考察的情況以及心得體會,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地理材料。
徐霞客很重視標本的研究價值,他在武當山等地冒險採集了榔梅; 在尚山採集了當地一種形似菊花的特產—金蓮花;在五台山採集了天茶花等珍稀名貴植物;在瑪瑙山上採集了「石樹」; 在蝴蝶泉邊採集了花樹的枝葉。
徐霞客對科學研究有著無所畏懼的精神。他喜歡獵奇,可以說是到「聞奇必探,見險必截」。每每遇到古洞、名剎、溫泉、飛瀑、奇峰、深林、幽皇等奇異景觀,他都把安危置之度外,只求一覽「廬山真面目」。他在自己的記錄中說:「亘古人跡未到之處,不惜捐軀命,多方竭慮以赴之,期於必造其域,必窮其奧而後止。」他在雲南騰越為了把一個岩洞看個明白,冒死攀登上懸崖;在湖南茶陵時,獨闖傳說中神秘的麻葉洞;在廣西融縣真仙岩,徐霞客為了探索一個時洞,竟從一條橫卧的巨蟒身上跨過,進到洞內。他還經常和鬼神迷信做斗爭,雲南地方上有一本《雞山志略》,書中記載了五台山、峨眉山和雞足山等地的「放光瑞影」現象,這種五彩光圈通常被社會上認為是「佛光」或「寶光」。徐霞客則從地形環境的角度,解釋了出現這種自然現象的原因,駁斥了遷腐的迷信說教,這也表現了他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F. 有歷史史實的作文

沖突的發生及局來部交涉的經源過

這次盧溝橋事變,是日本軍閥用其慣技,向中國的軍隊再三挑釁而爆發的: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之夜的十點鍾時,日軍一木清直所部的一中隊,在宛平縣境的盧溝橋附近實行夜間演習,當它集合歸隊的時候,突然借口日兵一名失蹤,要求入宛平縣城搜索,並開槍示威。但中國當地駐軍和宛平縣政府,未允其無理要求:一面由縣長兼專員王冷齋通知駐軍金振中營長,對城防切實戒備;一面則命令警察保安隊代為搜尋,可是並無所獲。王縣長乃親赴北平市政府和冀察外交委員會報告。據王氏在《盧溝橋事變回憶錄》中說:「報告後,當即奉命赴日本特務機關向機關長松井交涉,到達日軍機關部時已午夜二 時左右,斯時外委會主席魏宗瀚、委員林耕宇、綏署交通處副處長周永業、日特務機關長松井、顧問櫻井均在座,當就本案與松井等商談。先半小時松井已得報告,謂失蹤日兵均已歸隊,惟須明了如何失蹤情形,以便談判。
付諸:還有多,要就聯系我

G. 作文,描寫歷史古人300字

諸葛亮
雖然我對歷史並不是很了解,但是我卻知道很多歷史人物,而我最崇拜的就要數《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了。
諸葛亮字孔明。諸葛亮有兩個姊姊、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在 來自{放放假-他八歲時,父母相繼去世,他們姊弟五人便依靠叔父諸葛玄生活。一九七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就與弟弟諸葛均一齊在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蓋了幾間茅草屋,開始了躬耕生活。在隆中,諸葛亮一共住了十年。在這十年裡,諸葛亮閱讀了大量的文史典籍。他十分喜歡兵家、法家的著作、崇慕古代的管仲、樂毅,常常詠誦梁父吟,以表明自己的志向。

一次,劉備向司馬徽求教。司馬徽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伏龍即卧龍諸葛亮,鳳雛即龐統。」不久,徐庶投靠劉備,又推薦諸葛亮。劉備思賢若渴,就帶領關羽、張飛到隆中拜訪,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才見到了諸葛亮。這就是我們上學期學過的《三顧茅廬》。從此諸葛亮離開隆中,開始了後半生的戎馬生涯。
諸葛亮在一生中使用過很多計策,有一計叫激將法,這一計可厲害了。我在《歷史智慧》書上看到過這個故事,讓我對諸葛亮更加了解。這個故事是這樣的:那時諸葛亮和徐庶還有龐統都在一所私塾念書,到了學期末,先生提了個難題,就是要在午時三刻經過他的同意出這個屋子就算出師了。很多學生都在那裡想辦法,有人說外面著火了,還有人說想解手……可是先生對這些不理不睬。徐庶遞上一封信,信上說母親病了請允許去探望母親。先生說「午時三刻自便,一邊站著。」龐統說:「先生,你要我經過你的同意從裡面到外面去我是辦不到,要是你能讓我到外面去,我便能經過你的同意來。」先生說:「龐統耍小聰明一旁站著。」而諸葛亮則呼呼大睡起來,先生看到很生氣,快到午時三刻的時候諸葛亮突然醒了,他拽著先生的衣服大罵:「你這是什麼人,盡出一些刁難的題來,快還我三年學費!」先生被激怒了:「徐庶、龐統把這個不肖子給拉出去。」到了外面,諸葛亮撿了根很粗的木棍跪倒在先生面前說:「對不起,剛才為了出師冒犯了先生,請先生處罰。」先生恍然大悟,說:「你可以出師了!」「徐庶、龐統也可以出師了!」先生想想有理也就同意了。看完這個故事,我真的太佩服諸葛亮了!
魯迅在評價諸葛亮時認為他太神而近乎於「妖」。對前人的評價,我不能深入領會,但我知道「妖」是個貶義詞。盡管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話,但稱其為「妖」不免過於尖酸刻薄。而我認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來自於他的學乾和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有自我的想法。諸葛亮是一位世界難得的人才,我一直很敬佩諸葛亮,可以稱得上是崇拜他。很多人都是這樣,就連劉備也要三顧茅廬,何況我這樣的一個學生呢?

H. 古代歷史人物故事作文字數不少於100字

1、岳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








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


2、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履善,又字宋瑞,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 相貌堂堂,身材魁偉,皮膚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觀物炯炯有神。


在孩提時,看見學宮中所祭祀的鄉先生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的畫像,謚號都為「忠」,即為此高興,羨慕不已。說:「如果不成為其中的一員,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3、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 。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4、鄭成功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


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5、鄧世昌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籍貫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現為廣州市海珠區),清末北洋水師將領,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光緒帝輓聯如此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閱讀全文

與寫作文可用哪些古代歷史史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