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齊語的《國語·齊語》
書名:國語 作者:不詳
桓公自莒反於齊,使鮑叔為宰,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於臣,使不凍餒,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者,則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國家者,則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寬惠柔民,弗若也;治國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結於百姓,弗若也,制禮義可法於四方,弗若也;執枹鼓立於軍門,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鉤,是以濱於死。」鮑叔對曰:「夫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夫猶是也。」桓公曰:「若何?」鮑子對曰:「請諸魯。」桓公曰:「施伯,魯君之謀臣也,夫知吾將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鮑子對曰:「使人請諸魯,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欲以戮之於群臣,故請之。』則予我矣。」桓公使請諸魯,如鮑叔之言。
庄公以問施伯,施伯對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國,則必得志於天下。令彼在齊,則必長為魯國憂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對曰:「殺而以其屍授之。」庄公將殺管仲,齊使者請曰:「寡君欲親以為戮,若不生得以戮於群臣,猶未得請也。請生之。」於是庄公使束縛以予齊使,齊使受之而退。
比至,三釁、三浴之。桓公親逆之於郊,而與之坐而問焉,曰:「昔吾先君襄公築台以為高位,田、狩、畢、弋,不聽國政,卑聖侮士,而唯女是崇。九妃、六嬪,陳妾數百,食必粱肉,衣必文綉。戎士凍餒,戎車待游車之剪,戎士待陳妾之餘。優笑在前,賢材在後。是以國家不日引,不月長。恐宗廟之不掃除,社稷之不血食,敢問為此若何?」管子對曰:「昔吾先王昭王、穆王,世法文、武遠績以成名,合群叟,比校民之有道者,設象以為民紀,式權以相應,比綴以度,竱本肇末,勸之以賞賜,糾之以刑罰,班序顛毛,以為民紀統。」桓公曰:「為之若何?」管子對曰:「昔者,聖王之治天下也,參其國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為之終,而慎用其六柄焉。」
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對曰:「四民者,勿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哤,其事易。」公曰:「處士、農、工、商若何?」管子對曰:「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閑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
「令夫士,群萃而州處,閑燕則父與父言義,子與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弟。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
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故士之恆為士。「令夫工,群萃而州處,審其四時,辨其功苦,權節其用,論比協材,旦暮從事,施於四方,以飭其子弟,相語以事,相示以巧,相陳以功。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故工之子恆為工。
「令夫商,群萃而州處,察其四時,而監其鄉之資,以知其市之賈,負、任、擔、荷,服牛、軺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市賤鬻貴,旦暮從事於此,以飭其子弟,相語以利,相示以賴,相陳以知賈。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故商之子恆為商。
「令夫農,群萃而州處,察其四時,權節其用,耒、耜、枷、芟,及寒,擊菒除田,以待時耕;及耕,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時雨;時雨既至,挾其槍、刈、耨、鎛,以旦暮從事於田野。脫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襏襫沾體途足,暴其發膚,盡其四支之敏,以從事於田野。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夫是,生物農之子恆為農,野處而不暱。其秀民之能為士者,必足賴也。有司見而不以告,其罪五。有司已於事而竣。」
桓公曰:「定民之居若何?」管子對曰:「制國以為二十一鄉。」桓公曰:「善。」管子於是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參國起案,以為三官,臣立三宰,工立三族,市立三鄉,澤立三虞,山立三衡。
桓公曰:「吾欲從事於諸侯,其可乎?」管子對曰:「未可,國未安。」桓公曰:「安國若何?」管子對曰:「修舊法,擇其善者而業用之;遂滋民,與無財,而敬百姓,則國安矣。」桓公曰:「諾。」遂修舊法,擇其善者而業用之;遂滋民,與無財,而敬百姓。國既安矣,桓公曰:「國安矣,其可乎?」管子對曰:「未可。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則大國亦將正卒伍,修甲兵,則難以速得志矣。君有攻伐之器,小國諸侯有守御之備,則難以速得志矣。君若欲速得志於天下諸侯,則事可以隱令,可以寄政。」桓公曰:「為之若何?」管子對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桓公曰:「善。」
管子於是制國:「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春以蒐振旅,秋以獮治兵。是故卒伍整於里,軍旅整於郊。內教既成,令勿使遷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喪同恤,禍災共之。人與人相疇,家與家相疇,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戰聲相聞,足以不乖;晝戰目相見,足以相識。其歡欣足以相死。居同樂,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則同固,戰則同強。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於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御。」正月之朝,鄉長復事。君親問焉,曰:「於子之鄉,有居處好學、慈孝於父母、聰慧質仁、發聞於鄉里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蔽明,其罪五。」有司已於事而竣。桓公又問焉,曰:「於子之鄉,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眾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蔽賢,其罪五。」有司已於事而竣。桓公又問焉,曰:「於子之鄉,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長悌於鄉里、驕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於事而竣。是故鄉長退而修德進賢,桓公親見之,遂使役官。桓公令官長期而書伐,以告且選,選其官之賢者而復用之,曰:「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惟慎端愨以待時,使民以勸,綏謗言,足以補官之不善政。」桓公召而與之語,訾相其質,足以比成事,誠可立而授之。設之以國家之患而不疚,退問其鄉,以觀其所能而無大厲,升以為上卿之贊。謂之三選。國子、高子退而修鄉,鄉退而修連,連退而修里,里退而修軌,軌退而修伍,伍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舉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誅也。政既成,鄉不越長,朝不越爵,罷士無伍,罷女無家。夫是,故民皆勉為善。與其為善於鄉也,不如為善於里;與其為善於里也,不如為善於家。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皆有終歲之計;莫敢以終歲之議,皆有終身之功。
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對曰:「相地而衰征,則民不移;政不旅舊,則民不偷;山澤各致其時,則民不苟;陸、阜、陵、墐、井、田、疇均,則民不憾;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犠牲不略,則牛羊遂。」
桓公曰:「定民之居若何?」管子對曰:「制鄙。三十家為邑,邑有司;十邑為卒,卒有卒帥;十卒為鄉,鄉有鄉帥;三鄉為縣,縣有縣帥;十縣為屬,屬有大夫。五屬,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屬焉;立五正,各使聽一屬焉。是故正之政聽屬,牧政聽縣,下政聽鄉。」桓公曰:「各保治爾所,無或淫怠而不聽治者!」
正月之朝,五屬大夫復事。桓公擇是寡功者而謫之,曰:「制地、分民如一,何故獨寡功?教不善則政不治,一再則宥,三則不赦。」桓公又親問焉,曰:「於子之屬,有居處為義好學、慈孝於父母、聰慧質仁、發聞於鄉里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蔽明,其罪五。」有司已於事而竣。桓公又問焉,曰:「於子之屬,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眾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蔽賢,其罪五。」有司已於事而竣。桓公又問焉,曰:「於子之屬,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長悌於鄉里、驕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於事而竣。五屬大夫於是退而修屬,屬退而修縣,縣退而修鄉,鄉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而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舉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誅也。政既成矣,以守則固,以征則強。桓公曰:「吾欲從事於諸侯,其可乎?」管子對曰:「未可。鄰國未吾親也君欲從事於天下諸侯,則親鄰國。」桓公曰:「若何?」管子對曰:「審吾疆埸,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無受其資;而重為之皮幣,以驟聘眺於諸侯,以安四鄰,則四鄰之國親我矣。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遊於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皮幣玩好,使民鬻之四方,以監其上下之所好,擇其淫亂者而先征之。」
桓公問曰:「夫軍令則寄諸內政矣,齊國寡甲兵,為之若何?」管子對曰:「輕過而移諸甲兵。」桓公曰:「為之若何?」管子對曰:「制重罪贖以犀甲一戟,輕罪以鞼盾一戟,小罪謫以金分,宥間罪。索訟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鉏、夷、斤、劚,試諸壤土。」甲兵大足。
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管子對曰:「以魯為主。反其侵地棠、潛,使海於有蔽,渠弭於有渚,環山於有牢。」
桓公曰:「吾欲西伐,何主?」管子對曰:「以衛為主。反其侵地台、原、姑與漆里,使海於有蔽,渠弭於有渚,環山於有牢。」
桓公曰:「吾欲北伐,何主?」管子對曰:「以燕為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使海於有蔽,渠弭於有渚,環山於有牢。」四鄰大親。既反侵地,正封疆,地南至於祇飠陶陰,西至於濟,北至於河,東至於紀酅,有革車八百乘。擇天下之甚淫亂者而先征之。
即位數年,東南多有淫亂者,萊、莒、徐夷、吳、越,一戰帥服三十一國。遂南征伐楚,濟汝,逾方城,望汶山,使貢絲於周而反。荊州諸侯莫敢不來服。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與諸侯飾牲為載,以約誓於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西征攘白狄之地,至於西河,方舟設泭,乘桴濟河,至於石枕。懸車束馬,逾太行與辟耳之溪拘夏,西服流沙、西吳。南城於周,反胙於絳。岳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而大朝諸侯於陽谷。兵車之屬六,乘車之會三,諸侯甲不解累,兵不解翳,弢無弓,服無矢。隱武事,行文道,帥諸侯而朝天子。
葵丘之會,天子使宰孔致胙於桓公,曰:「餘一人之命有事於文、武,使孔致胙。」且有後命,曰:「以爾自卑勞,實謂爾伯舅,無下拜。」桓公召管子而謀,管子對曰:「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桓公懼,出見客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承天子之命曰『爾無下拜』,恐隕越於下,以為天子羞。」遂下拜,升受命。賞服大輅,龍旗九旒,渠門赤旂,諸侯稱順焉。
桓公憂天下諸侯。魯有夫人、慶父之亂,二君弒死,國絕無嗣。桓公聞之,使高子存之。
狄人攻邢,桓公築夷儀以封之,男女不淫,牛馬選具。狄人攻衛,衛人出廬於曹,桓公城楚丘以封之。其畜散而無育,桓公與之系馬三百。天下諸侯稱仁焉。於是天下諸侯知桓公之非為己動也,是故諸侯歸之。
桓公知諸侯之歸己也,故使輕其幣而重其禮。故天下諸侯罷馬以為幣,縷綦以為奉,鹿皮四個;諸侯之使垂橐而入,捆載而歸。故拘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就其利而信其仁、畏其武。
桓公知天下諸侯多與己也,故又大施忠焉。可為動者為之動,可為謀者為之謀,軍譚、遂而不有也,諸侯稱寬焉。通齊國之魚鹽於東萊,使關市幾而不征,以為諸侯利,諸侯稱廣焉。築葵茲、晏、負夏、領釜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於諸侯也;築五鹿、中牟、蓋與、牡丘,以衛諸夏之地,所以示權於中國也。教大成,定三革,隱五刃,朝服以濟河而無怵惕焉,文事勝矣。是故大國慚愧,小國附協。唯能用管夷吾、寧戚、隰朋、賓胥無、鮑叔牙之屬而伯功立。
⑵ 《國語》是一部什麼體的史書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
《國語》相傳為春秋末魯國左丘明所撰,版但現代有權的學者從內容判斷,認為是戰國時期的學者依據春秋時期各國史官記錄的原始材料整理編輯而成的。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
相較《左傳》,《國語》所記事件大都不相連屬,且偏重記言,往往通過言論反映事實,以人物之間的對話刻畫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2)國語齊語有哪些歷史信息擴展閱讀:
《國語》左丘明所撰。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為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左傳》為西漢劉歆的偽作。該著作記錄范圍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
《國語》中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班固、李昂等還把國語稱為《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
⑶ 《國語 齊語》載:「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鋤、斤,試諸壤土」。這段史料
1.(2009哈爾濱市六中一模)《國語·齊語》載:「……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版金以鑄鉏、夷、權斤、斸,試諸壤土」。郭沫若釋「美金」、「惡金」分別指青銅和鐵器。與郭沫若得出這一結論相匹配的歷史事實是戰國時期 (B )
A.春秋時期青銅製造業發達
B.春秋時鐵器再農業中使用
C.春秋時畜牧業發達
D.春秋時農業耕作技術提高
⑷ 史學書《國語》的資料
國語 - 中國古代經典著作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
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
簡介
《國語》是關於西周(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時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人物、事跡、言論的國別史雜記,也叫《春秋外傳》。原來傳說是春秋末期魯人左丘明所作,與《左傳》並列為解說《春秋》的著作。近代學者研究證實,春秋時有盲史官,專門記誦、講述古今歷史。左丘明就是稍早於孔子的著名盲史官,他講的歷史得到過孔子的贊賞。盲史官講述的史事被後人集錄成書,叫做《語》,再按照國別區分,就是《周語》、《魯語》等,總稱《國語》。西晉時曾在魏襄王墓中發現了大量寫在竹簡上的古書,其中就有《國語》三篇,談到了楚和晉的歷史,這說明戰國時此書就開始流傳了。現版本的《國語》大概是這些殘存記錄的總匯。因為是口耳相傳的零星記錄,內容主要是口語,國別和年代的區分、排列沒有嚴格標准。
全書二十一卷中,《晉語》九卷,《楚語》二卷,《齊語》只有一卷。《周語》從穆王開始,屬於西周早期。《鄭語》只記載了桓公商討東遷的史實,也還在春秋以前。《晉語》記錄到智伯滅亡,到了戰國初期。所以《國語》的內容不限於《春秋》,但確實記載了很多西周、春秋的重要事件。從傳授淵源來看,可以認為是左丘明所作。《國語》出自的記錄,是一種價值極高的原始史料,因此司馬遷著《史記》時就從中吸取了很多史料。
國語按照一定順序分國排列。在內容上偏重於記述歷史人物的言論。這是國語體例上最大的特點。
作者
《國語》的作者,自古存在爭議,迄今未有定論。最早提出《國語》作者為左丘明的是西漢大史學家司馬遷。他在《報任安書》中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此後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也記載:"《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按照他們的說法,左丘明為孔子《春秋》作傳後,不幸失明,但他:"雅思未盡……稽其逸文,纂其別說……"根據作傳所剩下的材料,又編輯了一本書,即《國語》。班固、李昂等還把國語稱為《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
但是在晉朝以後,許多學者都懷疑這類說法。晉代思想家傅玄最先提出反對意見,他在《左傳·哀十三年:正義》引中言:"《國語》非左丘明所作。凡有共說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國語》虛而《左傳》實,其言相反,不可強合也。"宋人劉世安、呂大光、朱熹,直至清人尤侗、皮錫瑞等也都對左丘明著《國語》存有疑問。
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為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左傳》為西漢劉歆的偽作。
到了現代,學界仍然爭論不休,一般都否認左丘明是國語的作者,但是缺少確鑿的證據。普遍看法是,國語是戰國初期一些熟悉各國歷史的人,根據當時周朝王室和各諸侯國的史料,經過整理加工匯編而成。他們認為:《國語》並非出自一人、一時、一地。它主要來源於春秋時期各國史官的記述,後來經過熟悉歷史掌故的人加工潤色,大約在戰國初年或稍後編纂成。
成書
《國語》是一部國別史,分別記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事,是各國史料的匯編。成書約在戰國初年。各國"語"在全書所佔比例不一,每一國記述事跡各有側重。《國語》對東西周的歷史都有記錄,側重論證記言。《魯語》記春秋時期魯國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魯國歷史,很少記錄重大歷史時間,主要是針對一些小故事發議論。《齊語》記齊桓公稱霸之事,主要記管仲和齊桓公的論證之語。《晉語》篇幅最長,共有九卷,對晉國歷史記錄較為全面、具體,敘事成分較多,特別側重於記述晉文公的實際。《鄭語》則主要記史伯論天下興衰的言論。《楚語》主要記楚靈王、昭王時期的事跡,也較少記重要歷史時間。《吳語》獨記夫差伐越和吳之滅亡,《越語》則僅記勾踐滅吳之事。
⑸ 《國語》記錄了哪些內容
《國語》一書共二十一卷,分國記事,每國史事又依時間順序編排,所記各國史事的起專迄時間和記載方式屬自成系統,且前後史事多互不連屬。
《周語》三卷排在最前面,記事始於穆王,終於敬王。
《魯語》二卷,始於庄公長勺之戰,終於春秋末年。
《齊語》一卷,專記管仲輔佐桓公稱霸之事。
《晉語》九卷,篇幅幾乎佔全書一半,始於武公,終於昭公,內容極為豐富,因而有人稱《國語》是晉史。
《鄭語》一卷,僅記桓公子史伯對話。
《楚語》二卷,始於庄王,終於白以之亂。
《吳語》一卷,《越語》二卷,均記夫差與勾踐之事,但寫法不同,材料來源也不盡同。
《國語》所記史事,上起西周中期周穆王征伐大戌,下迄春秋戰國之際晉國韓、趙、魏三家滅智伯,前後約五百餘年,主要反映了春秋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狀況,與《左傳》所記史事的發生年代大略相當,兩書內容多有關聯,又因相傳為同一人所作,因而從漢代起就有《左傳》為《春秋內傳》、《國語》為《春秋外傳》的說法。
⑹ 《國語》的來歷是什麼
盲史官講述的史事集錄成書,便叫作《語》。再按照國別區分,就是《周語》、《魯語》等,總稱《國語》。《國語》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是關於西周、春秋時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人物、事跡、言論的國別史雜記,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因此也叫《春秋外傳》。
《國語》全書21卷中,其中《周語》3卷,《魯語》2卷,《齊語》1卷,《晉語》9卷,《鄭語》1卷,《楚語》2卷,《吳語》1卷,《越語》2卷。《國語》里各國「語」在全書所佔比例不一,每一國記述事跡各有側重。
《周語》從周穆王開始,記西周早期史實;《魯語》記春秋時期魯國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魯國歷史,很少記錄重大歷史事件,主要是針對一些小故事發議論;《齊語》記齊桓公稱霸之事,主要記管仲和齊桓公的論證之語;《晉語》記錄春秋時期晉國從卿大夫智伯滅亡到戰國初期之間的大事;《鄭語》則主要記史伯論天下興衰的言論;《楚語》主要記楚靈王、昭王時期的事跡,也較少記重要歷史事件;《吳語》獨記夫差伐越和吳之滅亡;《越語》則僅記勾踐滅吳之事。
《國語》記錄的歷史事跡,是一種價值極高的原始史料,對研究先秦時期歷史非常重要,後來司馬遷著《史記》時就從中吸取了很多史料。《國語》按照一定順序分國排列,在內容上偏重於記述歷史人物的言論,這是它最大的特點。
《國語》記錄了春秋時期的經濟、財政、軍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種內容,具有很強的倫理傾向,弘揚德的精神,尊崇禮的規范,認為「禮」是治國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它的政治觀比較進步,反對專制和腐敗,重視民意,重視人才,具有濃重的民本思想。其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禮重民等觀念。《國語》有較為明顯的藝術特色,一是長於記言,二是有虛構故事情節。雖然在語言上較為質朴,但從文學的發展角度來看,比《左傳》前進了一大步。
《國語》開創了以國分類的國別史體例,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後來許多國別史都是《國語》體例的發展。另外,其縝密、生動、精練、真切的筆法,對後世進行文學創作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所以,《國語》與《左傳》一起,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珠聯璧合的歷史文化巨著,對後世貢獻巨大。
《國語》
⑺ 《國語》中每部分別記錄的是什麼內容
《魯語》記春秋來時期魯國的事,自但不是完整的魯國歷史,很少記錄重大歷史時間,主要是針對一些小故事發表議論。《齊語》記錄了齊國國君齊桓公稱霸之事,主要記載了齊國大臣管仲和國君齊桓公的話語。《晉語》篇幅最長,共有9卷,對晉國歷史記錄較為全面、具體,敘事成分較多,特別是文中側重於記述晉國國君晉文公的事情。《鄭語》則主要記西周太史史伯論天下興衰的言論;《楚語》主要記楚國國君楚靈王、楚昭王時期的事跡;《吳語》記載了吳王夫差攻打越國的事情;《越語》僅記載越國國君勾踐打敗吳國的事。
在文學方面,《國語》比較善於選擇歷史人物的一些精彩言論,來反映和說明某些社會問題。在敘事方面,有縝密﹑生動之筆。很多文章寫得波瀾起伏,為歷代傳誦的名篇。還有些句子寫得較精練﹑真切。
《國語》開創了以國分類的國別史體例,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西晉文學家陳壽的《三國志》、北魏史官崔鴻的《十六國春秋》、清代文學家吳任臣的《十國春秋》,都是《國語》體例的發展。另外,其縝密、生動、精煉、真切的筆法,對後世進行文學創作亦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三國志》
⑻ 《國語》分別都記述了那些內容
《國語》全書21卷中,其中《周語》3卷,《魯語》2卷,《齊語》1卷,回《晉語》答9卷,《鄭語》1卷,《楚語》2卷,《吳語》1卷,《越語》2卷。《國語》里各國「語」在全書所佔比例不一,每一國記述事跡各有側重。《周語》從周穆王開始,記西周早期史實;《魯語》記春秋時期魯國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魯國歷史,很少記錄重大歷史事件,主要是針對一些小故事發議論;《齊語》記齊桓公稱霸之事,主要記管仲和齊桓公的論證之語;《晉語》記錄春秋時期晉國從卿大夫智伯滅亡到戰國初期之間的大事;《鄭語》則主要記史伯論天下興衰的言論;《楚語》主要記楚靈王、昭王時期的事跡,也較少記重要歷史事件;《吳語》獨記夫差伐越和吳之滅亡;《越語》則僅記勾踐滅吳之事。
⑼ 《國語》記載的是哪個國家的專門記載
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
1、周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30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
周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2、魯
魯國,周朝的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侯爵,首封國君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
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天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夥同武庚叛亂的奄國,受封於奄國故土,由於周公要留在鎬京輔佐周成王,於是讓自己的長子伯禽代為赴任,建立魯國,國都為曲阜。
魯國始封時疆域較小,「封土不過百里」,後來陸續吞並了周邊的極、項、須句、根牟等小國,並奪佔了曹、邾、莒、宋等國部分土地,成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國。
國力最強時其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山東定陶一帶,其統治核心區大都位於今山東省濟寧市境內,亦包括泰安南部寧陽,菏澤東部單縣、鄆城,臨沂平邑等市縣。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
魯桓公、魯庄公、魯僖公時期是魯國最為強盛的時期,一度與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魯僖公更曾領導諸侯抗衡過楚成王與晉文公。直至戰國初期,仍有數個諸侯國向魯國進貢。
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歷時790年。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
3、齊
齊國(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
疆域為位於今天山東。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大國之一。
公元前1000年前,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後,被封國建邦。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
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大國,齊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資源,迅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國被當時的人稱為海王之國。
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呂氏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在戰國中晚期稱王(曾一度稱東帝)。
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國統一六國,齊國覆滅。
4、晉
晉國(前1033年—前349年),周朝的諸侯國,周初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姬姓晉氏,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
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
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晉文公繼位後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霸。晉襄公時期先後在餚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繼其父為中原霸主。
晉景公時,晉國在邲之戰中敗給老對手楚國,轉而經略北方,在鞌之戰中大敗齊國後,又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攻入楚國本土。
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並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復霸天下。晉悼公時國勢鼎盛,軍治萬乘,獨霸中原,達到晉國霸業的巔峰。
晉平公以後,晉國范、中行、智、韓、趙、魏六卿之間斗爭激烈。晉定公時,范、中行兩家首先敗亡。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晉國已被三家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韓、趙、魏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前349年,末任晉侯晉靜公被殺,晉國覆滅。
5、鄭
鄭國(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諸侯國,以經濟發達、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詩樂文化聞名於世,是中國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國君為姬姓,伯爵。
公元前806年,鄭國的開國君主鄭桓公建都陝西棫林,第二任君主鄭武公跟隨周平王東遷到虢鄶之間(今滎陽市東京城遺址公園),第三任君主鄭庄公遷都到鄭韓故城遺址,直到滅亡。
鄭國立國共計432年,傳位24君(有爭議),公元前395年,建都鄭(今河南新鄭),主要的版圖位於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鄭國名君鄭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鄭國在春秋時期第一個強勢起來並稱霸諸侯,從而有「天下諸侯,莫非鄭黨」。
名相子產治國有方,使得鄭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名人列子淡泊名利,創造了《列子》這一恢宏的史詩。
鄭國是千乘之國,戰國初年被韓國所滅。
6、楚
楚國(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楚國在周文、武之世開始崛起, 奄有江漢,史稱「大啟群蠻」。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楚成王時,楚國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顯強盛。
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進入戰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兵強馬壯,初露稱雄之勢。
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
楚懷王時期滅越國,但因為懷王用人不當以及秦相張儀欺詐導致國勢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滅亡。
7、吳
吳國(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姬姓諸侯國,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
吳國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國都前期位於梅里(今無錫梅村),後期位於吳(今江蘇蘇州),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吳王闔閭、夫差時達到鼎盛。
吳國鼎盛時滅亡淮夷、徐夷、州來、巢、鍾離、鍾吾、邗等一眾東夷之國和楚國屬國而疆域大為擴張,成為東南霸主。
吳國還曾擊敗郯、胡、沈、陳、許、蔡、頓、魯,柏舉之戰攻入楚都迫使楚國遷都,夫椒之戰南服越,艾陵之戰北敗齊,黃池之會會盟晉。
吳鉤是冷兵器里的典範,充滿傳奇色彩,歷代文人寫入詩篇,成為馳騁疆場、驍勇善戰、勵志報國的精神象徵。
吳國有季札通習中原禮樂。有孫武、伍子胥等名將,誕生《孫子兵法》,開鑿邗溝(今京杭大運河)。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踐復仇吞並吳國。
8、越
越國(公元前2032年 —公元前222年 ),處東南揚州之地,是中國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由華夏族在中國東南方建立的諸侯國。
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余,大禹的直系後裔。越國與杞國、繒國、褒國等皆為大禹後裔子孫所分封。
越國封地處歐余山之南(陽)面,國君為姒姓。蹄(宰勛)開基為歐陽氏。越國主要以紹興禹王陵為中心。
春秋末期,允常時與吳國發生了矛盾,並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後,勾踐即位,前473年,勾踐消滅吳國,出兵向北渡過淮河,在徐州與齊、晉諸侯會合,向周王室進獻貢品。
勢力范圍一度北達齊魯,東瀕東海,西達今皖淮、贛鄱,雄踞東南。
前306年,越王無疆北上伐齊,聽信田姓說客所誤,率領大軍調頭攻楚,不料中埋伏,兵敗身亡;越國因此分崩離析,各族子弟們競爭權位,居住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東越,閩越皆為其後人所建國家。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軍降越君,置會稽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語
⑽ 中國歷史上的名臣有哪些
1,西周的周公。周公即是姬旦,武王的弟弟。不僅協助武王伐紂,而且國輔助成王,平定諸候國之亂,教化國民,以禮治國。
2,齊桓公之相,管仲。春秋時傑出的政治家、著名的軍事家、軍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謀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管仲的言論見《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3,秦朝的李斯。李斯在中國歷史上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但不管怎麼說,他還是個名相。李斯在秦做官曾遭排擠,但他寫下了反逐客令,為秦朝吸引外來人才奠定了理論基礎。他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方略,使秦王得一寸土即為一寸土的一統六國。他用各種手斷對六國進行分化瓦解。他提出要統一文字和度量衡......當然他也是個罪人,後人有對他作了「死有餘辜」的評論。
4,西漢的蕭何。劉邦的評功大會,十分熱鬧,諸將「拔劍擊柱」。但是劉邦還是作出了蕭何功為第一的評價,把別的將領比作狗。事實就是如此,蕭何相中了韓信人為將,使以後漢軍很少敗過。漢建後,蕭何治賦後方支持前方作戰。楚滅後,蕭即為了丞相,與民休養,出謀平定諸將的叛亂。
5,東漢末年的曹操。當然了也有人把他作為一個皇帝即魏武。事實上他並未稱帝,故作為一名大臣來看。有人說曹操是個奸臣,但從今天的眼光來看,「治國之能臣,亂世這奸雄」這句話的評論還是公允的。一個建安時代,沒有曹操是很難想像的。
附: 有人會認為,這一個時代,沒有諸葛亮是不行的。但我認為,諸葛亮的才能,更多是被《三國演義》吹棒而成。而其真正的能力,從蜀國的國力應可看一二。別說相比曹操,就算郭嘉,魯肅恐怕也難以超過。《三國志》有雲:「魯肅者,不遜於諸葛亮也」。可見諸葛亮與魯肅是同一水平左右。
6,唐朝的房玄齡。提到唐朝,很多人會想起魏徵,其實魏徵沒有當過相,他是個諫官,當然是個名臣,但不是個名相了。我們也許聽說過「房謀杜斷」吧,這里的房和杜就是房玄齡、杜如晦。他們都是宰相。唐朝的很律令都是他們在位時制定的,中國的封建制度的完善,並走向鼎盛。他們是出了不少力的。
7,宋朝的王安石。宋朝是個既有內憂又有外患的朝代,在北宋的中期王安石力圖變法,但阻力很大,他失敗了。但不能否認他的確是一個有見識名相。
8,元朝的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公元119——244年)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因住在玉泉山一帶,所以又稱玉泉居士,契丹人。耶律楚材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博覽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醫卜及釋道之學,並善詩文。燕京被蒙兵破後,他應召會見成吉思汗,並作為顧問留在朝中。元太宗窩闊台當政後,他任中書令(宰相),協助蒙古人管理元朝作出了的貢獻。也為蒙元的漢化,文明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9,明朝的劉基。明朝卓越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傑出的文學家、哲學家。生於元末,自幼聰敏,長大後博覽群書,因而才幹、學識大大長進。他胸懷救時濟世之志,於23歲考中進士,投身仕途。後棄官歸家。受朱元璋應邀而復出。劉基在統一中國創建明王朝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10,明朝的張居正。張居正也是個很有爭議的人。對他貶也很多,甚至褒大於貶。可想而知在明朝那個走向末落的王朝,當官的確很難,當好官更是很難。張居正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當官的。他給明朝後期的政治的確帶來了活力,他提出了一條鞕法,也是中國賦治一大大的進步。使得戚繼光這樣的人才,才有發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