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隋朝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比歐洲早700多年。[
劉焯制定版的《皇極歷》,權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隋朝時期發明世界最早的整體雕版印刷。
大興城的修建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規劃高超水平的標志,也是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大興城乃當時的「世界第一城」。
等間距二次內插公式的發明,後發展出不等間距二次內插法。
隋朝史書記載了最早糖尿病患者尿甜的現象,比誤認為最先發現尿甜的ThomasWillis約早千餘年。
造出了各種彩色紙張。
《諸病源侯論》的編撰,總結了魏晉以來的醫療實踐經驗,對中醫「病因學和「證侯學」進行了精細准確的描述,成為中國第一部病因證候學專著。
現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切韻》由陸法言執筆編寫完成。
請採納
『貳』 隋朝五大貢獻
首先,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一統王朝,幅員遼闊,國力強盛。
在大一統方面,隋朝的功績還要超過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夏商周更像是部落聯盟,或者聯邦),秦朝影響深遠。不過,大秦帝國消滅六國一統天下,它統治的地盤是漢族聚居區。秦朝,嚴格的老說是一個漢族大一統王朝。地盤不大,民族單一。
可是隋朝就不一樣了。隋朝本就是在少數民族政權北周基礎上建立的。經歷了五胡亂華的中原地區,除了漢族,還活躍著許多少數民族。隋朝的建立,使得各民族真正實現了大融合。少數民族的加入,使得漢族有了許多新鮮血液,使得中國的歷史發展有了新的變化,更為後來中國一步步成為如今的多民族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其次,隋朝人口眾多,經濟富庶。
封建時代兩千多年,世界的科技水平總體來說沒有太大的變化。一個國家富強與否,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就是人口!隋朝鼎盛時期煬帝大業年間,人口達到890萬戶,約為4600萬人。這個數字空前龐大。大唐建立第五年,天下一統,全國人口290萬戶。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執政二十多年,創造了所謂貞觀之治。可是,在唐太宗去世後三年,人口僅僅是380萬,一直到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唐朝人口才突破900萬,並且成為整個唐朝的巔峰。
至於經濟富庶,隋朝號稱中國古代史上國家最富庶的朝代。衡量古代經濟狀況,重要標準是糧食。隋朝施行均田制,耕者有其田,全國農民的積極性被大大激發,國家儲備的糧食自然也遠超前代。隋朝在全國許多大城市都設立糧倉。在洛口倉里許多糧倉,一個糧倉就可以儲存兩千多萬石糧食。貞觀年間,唐太宗曾經參觀隋朝糧倉,慨嘆:「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也就是說,隋朝剩下糧食,足夠天下人不幹活吃五六十年!
當然,正因為隋朝藏富於國的政策,使得百姓生活日漸艱苦,最後不得不奮起反抗。最終儲備的絕大多數糧食,都白白留給了大唐。
第三,隋朝軍事強盛,威震敵國
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號稱「天可汗」,是普天之下各民族共同的皇帝。其實,在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如此殊榮的並非李世民,而是隋文帝楊堅。
在北周北齊時代,因為彼此攻殺,對於北方的突厥不得不屈辱投降,以換取邊關寧靜。當時突厥的可汗驕傲地說:「我在南方有兩個兒子,我們從此再也不用擔心沒有糧食吃了!」等到隋文帝楊堅即位後,命令衛王楊爽帶領大軍十五萬,追擊突厥。突厥有鐵騎四十萬,可是被隋軍連番擊潰。突厥可汗不得不帶著周邊國家共同朝拜隋文帝,並且尊稱隋文帝為「聖人可汗」。
在漢唐時代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戰,基本上是以戰術和戰略取勝。比如霍去病以閃電戰突襲匈奴,李靖趁著突厥內亂加大雪平定東突厥。可是,隋軍和突厥的作戰,基本上是硬碰硬,正面出戰,結果,依然是隋軍大勝。後來隋軍攻打南陳,更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遇上什麼阻力。
另外,隋朝還有很多功績,比如修建大運河,比如開明的民族政策,比如推行三省六部制,比如推行科舉制等等。這些都是造福萬民,推進歷史的好制度。
『叄』 隋朝以前我國歷史上領先的成就有哪些
黃帝時期 嫘祖 養蠶繅絲
炎帝時期 炎帝 嘗百草,發現茶
堯舜禹時期內 漆器
夏商周時期 青銅器容
秦代 蒙恬 毛筆
東漢 華佗 麻沸散
東漢 張仲景 《傷寒論》
東漢 張衡 地動儀
唐朝 煉丹人 火葯
東漢 蔡倫 造紙術
宋代 畢升 活字印刷術
『肆』 隋朝文化的成就有那哪些
開創了科舉制度
『伍』 隋朝的文化成就如何有哪些代表人物呢
隋朝的歷史雖短,文化上卻有新氣象,成就以科學技術方面最為突出
煬帝時徵集整理圖書,分甲乙丙丁四目,即經、史、子、集四類。這個四部分類法一直為後人所沿用。中國古代繪畫,以人物為主,山水畫的發展是從唐朝開始的。現存的隋朝畫家展子虔的《游春圖》相傳是最古的山水畫。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據明人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從》的說法,雕版印書始於隋朝。這雖有疑問,至少是很有可能的。我國古代早已設有太醫令,但均隸屬於其他機構。
宇文愷和何稠是宮廷技術家,但他們的成就反映了當時科學技術的水平。在民間,優秀的工匠李春,建造了聞名世界的趙州安濟橋(在今河北趙縣洨水上)。這座跨度長37.37米的石橋,空腔單拱,在一個大弧券兩端的拱背上開了4個小拱,洪水從小拱排出,對橋身的沖擊力便減弱了。橋身的弧形很低,省工料,便運輸,看上去坡勢低平,剛勁柔和。宛如長虹當空,是橋梁建築史上的偉大成就。
歐洲人晚了1200年才造同類的拱橋。這座橋經歷了洪水、地震等考驗,至今尚存,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傑出的智慧和創造才能,值得我們引以自豪。解放後,我國橋梁工作者廣泛利用它的經驗,建造了許多省料省工、堅固美觀的橋梁。
『陸』 隋朝的功績
隋朝是在結束了370年的分裂對峙局面後重新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盡管它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只有短暫的三十六年,但它在法制方面的建設不僅為後來完備的唐朝法律制度全面奠定了基礎,而且它所留下的沉痛教訓也為唐朝初年的統治者敲響了警鍾,使得他們時時不忘前車之鑒,從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政治局面,使唐律發展到古代法律成就的顛峰。可以說,隋朝法制是唐朝法制最直接的淵源。近代學者楊鴻烈在其1933年所著《中國法律發達史》中即對隋朝法制在中國法律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做了肯定,他指出:「隋是晉以後統一南北的重要朝代,所以那部《開皇律》上集六朝刑典的大成,下開唐人律學的先河,承先啟後,厥功甚巨。再說自五胡亂華,鮮卑族的後魏接著佔有北中國,帶來不少游牧民族的殘酷刑法,再加上中國歷朝固有相傳的許多制度,到了隋代均經過一番揀擇淘汰,才成功《開皇律》比較進步的五種刑名。」既然如此,隋朝法制理應受到學者們的重視。
但是,由於隋朝存在的時間很短,有關法制方面的史料大多毀於戰亂,因此對隋朝法制的研究受到客觀條件的極大限制。此外,由於隋煬帝始終被視為歷史上的暴君,又全面破壞了隋文帝時期剛剛建立起來的法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者們對這段法制進行研究的興趣,相應地,對隋朝法制的成就則論述較少,對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也就難以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此,1979年以來,一些學者撰寫論文,在分析和闡述隋律特點的基礎上,重新審視隋律在中國法制史上的地位。
沈國峰在《略論隋王朝的封建法制和它的興亡史》(《北京政法學院學報》1979年第1期)文中指出:隋初法制的顯著特點有三:(1)刑罰比前代趨於寬緩,律文漸從清簡;(2)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訴訟和司法制度;(3)加強了經濟立法和司法活動,用刑律來作為實施經濟法規的保證。文章還詳細論述了隋朝後期法制的破壞,並由此對統治者立法與執法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倪正茂的《集封建法典之大成,播深遠影響於中外——隋唐立法概況》(《法學雜志》1984年第4期)一文認為:隋朝立法是中國法制史上的重要轉折點。隋《開皇律》與秦以來的法律相比是很寬簡的,它促進了中國封建法典的定型化,如後世封建法典中的篇目、刑名、「十惡」皆在《開皇律》中定型。此外,《開皇律》十二篇的內容幾乎全部為唐律所承襲,也為後代所沿用。因此,《開皇律》在中國法制史上是一個承先啟後的重要轉折點。倪正茂著《隋律研究》一書,是多年來第一部關於隋朝法制的專門著作。著者在書中詳細論述了隋代的法律思想、隋律的制定、隋律的內容、隋律的歷史淵源、隋律的階級本質以及《開皇律》的地位和影響等問題。此書的出版,表明法制史學界對於隋律的研究開始走向深入。
王天木、楊永華的《略論開皇律的地位和教訓》(1982年《法律史論叢》第二輯)一文,對隋律的歷史地位、進步性和對後世封建法律的影響做了較高的肯定性評價,指出:首先,《開皇律》比較准確地掌握了歷代封建刑法的規律,對周秦以來的刑罰制度做了人道化的改革,首創中國法制史上「疏而不失」的盛典。其次,《開皇律》突破歷代封建法律科條煩瑣的特點,鑄成中國法制史上「刑綱簡要」的楷模。總的看來,隋律系統地總結了封建統治階級運用法律進行統治的經驗,它在法制上的創建和改革,自唐至明清,為歷代所遵循。 回答者: 付薇臻 - 超級魔導師 十三級 加為好友 09-22 05:14 隋朝是在結束了370年的分裂對峙局面後重新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盡管它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只有短暫的三十六年,但它在法制方面的建設不僅為後來完備的唐朝法律制度全面奠定了基礎,而且它所留下的沉痛教訓也為唐朝初年的統治者敲響了警鍾,使得他們時時不忘前車之鑒,從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政治局面,使唐律發展到古代法律成就的顛峰。可以說,隋朝法制是唐朝法制最直接的淵源。近代學者楊鴻烈在其1933年所著《中國法律發達史》中即對隋朝法制在中國法律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做了肯定,他指出:「隋是晉以後統一南北的重要朝代,所以那部《開皇律》上集六朝刑典的大成,下開唐人律學的先河,承先啟後,厥功甚巨。再說自五胡亂華,鮮卑族的後魏接著佔有北中國,帶來不少游牧民族的殘酷刑法,再加上中國歷朝固有相傳的許多制度,到了隋代均經過一番揀擇淘汰,才成功《開皇律》比較進步的五種刑名。」既然如此,隋朝法制理應受到學者們的重視。
但是,由於隋朝存在的時間很短,有關法制方面的史料大多毀於戰亂,因此對隋朝法制的研究受到客觀條件的極大限制。此外,由於隋煬帝始終被視為歷史上的暴君,又全面破壞了隋文帝時期剛剛建立起來的法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者們對這段法制進行研究的興趣,相應地,對隋朝法制的成就則論述較少,對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也就難以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此,1979年以來,一些學者撰寫論文,在分析和闡述隋律特點的基礎上,重新審視隋律在中國法制史上的地位。
沈國峰在《略論隋王朝的封建法制和它的興亡史》(《北京政法學院學報》1979年第1期)文中指出:隋初法制的顯著特點有三:(1)刑罰比前代趨於寬緩,律文漸從清簡;(2)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訴訟和司法制度;(3)加強了經濟立法和司法活動,用刑律來作為實施經濟法規的保證。文章還詳細論述了隋朝後期法制的破壞,並由此對統治者立法與執法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倪正茂的《集封建法典之大成,播深遠影響於中外——隋唐立法概況》(《法學雜志》1984年第4期)一文認為:隋朝立法是中國法制史上的重要轉折點。隋《開皇律》與秦以來的法律相比是很寬簡的,它促進了中國封建法典的定型化,如後世封建法典中的篇目、刑名、「十惡」皆在《開皇律》中定型。此外,《開皇律》十二篇的內容幾乎全部為唐律所承襲,也為後代所沿用。因此,《開皇律》在中國法制史上是一個承先啟後的重要轉折點。倪正茂著《隋律研究》一書,是多年來第一部關於隋朝法制的專門著作。著者在書中詳細論述了隋代的法律思想、隋律的制定、隋律的內容、隋律的歷史淵源、隋律的階級本質以及《開皇律》的地位和影響等問題。此書的出版,表明法制史學界對於隋律的研究開始走向深入。
王天木、楊永華的《略論開皇律的地位和教訓》(1982年《法律史論叢》第二輯)一文,對隋律的歷史地位、進步性和對後世封建法律的影響做了較高的肯定性評價,指出:首先,《開皇律》比較准確地掌握了歷代封建刑法的規律,對周秦以來的刑罰制度做了人道化的改革,首創中國法制史上「疏而不失」的盛典。其次,《開皇律》突破歷代封建法律科條煩瑣的特點,鑄成中國法制史上「刑綱簡要」的楷模。總的看來,隋律系統地總結了封建統治階級運用法律進行統治的經驗,它在法制上的創建和改革,自唐至明清,為歷代所遵循。 回答者: 崔玉玲 - 超級魔導師 十三級 加為好友 09-22 05:14 隋朝是在結束了370年的分裂對峙局面後重新建立的統一的封建王朝,盡管它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只有短暫的三十六年,但它在法制方面的建設不僅為後來完備的唐朝法律制度全面奠定了基礎,而且它所留下的沉痛教訓也為唐朝初年的統治者敲響了警鍾,使得他們時時不忘前車之鑒,從而開創了「貞觀之治」的政治局面,使唐律發展到古代法律成就的顛峰。可以說,隋朝法制是唐朝法制最直接的淵源。近代學者楊鴻烈在其1933年所著《中國法律發達史》中即對隋朝法制在中國法律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做了肯定,他指出:「隋是晉以後統一南北的重要朝代,所以那部《開皇律》上集六朝刑典的大成,下開唐人律學的先河,承先啟後,厥功甚巨。再說自五胡亂華,鮮卑族的後魏接著佔有北中國,帶來不少游牧民族的殘酷刑法,再加上中國歷朝固有相傳的許多制度,到了隋代均經過一番揀擇淘汰,才成功《開皇律》比較進步的五種刑名。」既然如此,隋朝法制理應受到學者們的重視。
但是,由於隋朝存在的時間很短,有關法制方面的史料大多毀於戰亂,因此對隋朝法制的研究受到客觀條件的極大限制。此外,由於隋煬帝始終被視為歷史上的暴君,又全面破壞了隋文帝時期剛剛建立起來的法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者們對這段法制進行研究的興趣,相應地,對隋朝法制的成就則論述較少,對其在歷史上的地位也就難以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此,1979年以來,一些學者撰寫論文,在分析和闡述隋律特點的基礎上,重新審視隋律在中國法制史上的地位。
沈國峰在《略論隋王朝的封建法制和它的興亡史》(《北京政法學院學報》1979年第1期)文中指出:隋初法制的顯著特點有三:(1)刑罰比前代趨於寬緩,律文漸從清簡;(2)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訴訟和司法制度;(3)加強了經濟立法和司法活動,用刑律來作為實施經濟法規的保證。文章還詳細論述了隋朝後期法制的破壞,並由此對統治者立法與執法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倪正茂的《集封建法典之大成,播深遠影響於中外—— 隋唐立法概況》(《法學雜志》1984年第4期)一文認為:隋朝立法是中國法制史上的重要轉折點。隋《開皇律》與秦以來的法律相比是很寬簡的,它促進了中國封建法典的定型化,如後世封建法典中的篇目、刑名、「十惡」皆在《開皇律》中定型。此外,《開皇律》十二篇的內容幾乎全部為唐律所承襲,也為後代所沿用。因此,《開皇律》在中國法制史上是一個承先啟後的重要轉折點。倪正茂著《隋律研究》一書,是多年來第一部關於隋朝法制的專門著作。著者在書中詳細論述了隋代的法律思想、隋律的制定、隋律的內容、隋律的歷史淵源、隋律的階級本質以及《開皇律》的地位和影響等問題。此書的出版,表明法制史學界對於隋律的研究開始走向深入。
王天木、楊永華的《略論開皇律的地位和教訓》(1982年《法律史論叢》第二輯)一文,對隋律的歷史地位、進步性和對後世封建法律的影響做了較高的肯定性評價,指出:首先,《開皇律》比較准確地掌握了歷代封建刑法的規律,對周秦以來的刑罰制度做了人道化的改革,首創中國法制史上「疏而不失」的盛典。其次,《開皇律》突破歷代封建法律科條煩瑣的特點,鑄成中國法制史上「刑綱簡要」的楷模。總的看來,隋律系統地總結了封建統治階級運用法律進行統治的經驗,它在法制上的創建和改革,自唐至明清,為歷代所遵循。
隋朝 581 - 618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相國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的"禪讓"稱帝,國號"隋",建元"開皇"。
隋繼承了北周的強大,等內部安定後,隨即在589年滅南方的陳帝國,結束了二百七十餘年的大混戰,統一了中國,有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因為方塊漢字的聚合力,使不同語言卻相同文字的中國人續連在一起,從此,中國境內各民族結合成一個新的中華民族,再沒有鮮卑,匈奴,羯,氐,羌之分,使新的中華民族更充滿活力。
文帝採取了予民休養生息的方針,使中國迅速恢復了應有的強大。但到著名暴君煬帝楊廣的手中後,征高儷,開運河,造洛陽東宮。終導致民不聊生,烽火頻起,十八年間,兵變民變和宮廷政變共136起。有50餘位領袖人物,每人都集結兵力五十萬以上,割據一方,或稱帝王,或稱可汗,互相征伐。最後勝利屬於隋的太原大將李淵,接替隋,建立唐王朝,使中國再度統一。
『柒』 歸納隋唐文化的成就
文化來包含很多方面,隋唐文化成就源如下:
一,科學技術方面:1,雕版印刷術和火葯的發明,隋唐時期有了雕版印製的佛經、日歷和書籍;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
2,天文和歷法的顯著成就,唐代僧一行的《大衍歷》,較准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3,醫學的進步,孫思邈的《千金方》,吐番名醫元丹貢布《四部醫典》,唐高宗時編修的《唐本草》。4,建築的成熟,隋代的宇文愷主持修建了大興城,隋朝工匠李春設計的趙州橋。
二,詩歌的黃金時代 唐詩什麼的,就不贅述了
三,多姿多彩的藝術,1,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傑出畫家——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閻立本、吳道子。2,書法方面,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草聖張旭、懷素;3,樂舞方面,《秦王破陣樂》《霓裳羽衣舞》
『捌』 簡述隋朝歷史
隋朝復經歷了兩代皇帝,隋文制帝和隋煬帝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隋,年號開皇,定都長安。589年,滅陳,統一南北。
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有利於國家統一,安定和社會發展。
至隋煬帝徭役繁重,刑法嚴酷,三征高麗,天災不斷,611年,發生長白山起義,在農民軍打擊下,隋朝風雨飄搖。618,隋亡。
隋的建設:興建兩都,廣建倉庫(洛口倉,含嘉倉),開通運河(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世界最早最長的大運河),修築馳道。
政治上:三省六部制。科舉制,改革府兵制,改租調制為租庸調制。
經濟上:農業進一步發展,江南土地利用,水稻種植面積提高,農具改進,商品化程度高了。手工業發展,商業繁榮,城市興旺。
對外交往:開始了絲綢之路,與新羅,東南亞,印度半島,中,西亞,歐非,日本交往,並互通技藝。
文化方面:雕版印刷術,建築成熟,洞窟藝術,繪畫(展子虔),書法,樂舞《秦王破陣樂》。
『玖』 隋唐時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隋朝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2、隋唐時期我國已發明了雕版印刷術,晚唐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3、唐朝葯王孫思邈著《千金方》,記載了800多種葯物和5300多個醫方;
4、唐代僧一行第一次實測出子午線的長度,他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第一人;並且僧一行首次發現恆星移動現象,比歐洲早1000多年;
5、唐政府組織編寫的葯典《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正式頒布的葯物學專著;
(9)隋朝的歷史成就有哪些擴展閱讀:
1、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
建於隋朝開皇十一年至開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間,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2、《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書中首篇所列的《大醫精誠》、《大醫習業》,是中醫學倫理學的基礎;其婦、兒科專卷的論述,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五臟六腑為綱,寒熱虛實為目"。
並開創了臟腑分類方劑的先河;其中將飛屍鬼疰(類似肺結核病)歸入肺臟證治,提出霍亂因飲食而起,以及對附骨疽(骨關節結核)好發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與癰疽關系的記載,均顯示了相當高的認識水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
為針灸治療提供了准繩,阿是穴的選用、「同身寸」的提倡,對針灸取穴的准確性頗有幫助。因此,《千金要方》素為後世醫學家所重視。《千金要方》還流傳至國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3、7世紀中葉,由於國家的統一,唐朝的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更由於在這以前西北少數民族的內遷,初唐交通和貿易的發達,西域和印度文化不斷輸入,使唐代的葯品數目和種類不斷增加,豐富了我國葯物學的內容。
而當時醫家奉為治病指南的《本草經集注》由於陶氏編著時存在的種種不足以及梁後一百多年來傳抄改移所出現的錯誤,己不適應當時形勢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把葯物知識加以總結和整理,唐朝政府遂下令修撰新的本草著作。